㈠ 工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
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工業化最初只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現象,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這種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老的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容量的需求。同時,資本積累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工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為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會勞動組織系統。為此花費約100年時間。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工業生產的空間活動范圍在工業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較明顯的趨向性。初期時,工業生產活動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點狀分布),隨交通條件的改善而呈線或帶狀向外擴散。最終達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相對的均衡分布狀態。工業化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㈡ 工業革命是什麼
一、工業革命含義: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力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生產領域中、社會領域中都引起根本性變化。
二、工業革命的前提和條件
1、前提
1688年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18世紀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發展,社會穩定。
2、條件
①勞動力——圈地運動為其提供了自由的勞動力 。
②資本——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販賣黑奴等活動,積累大量資本
③技術——手工工場日益興旺,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
④市場——「日不落」殖民帝國的建立,海外貿易市場擴大(直接和必要條件)
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開始——標志
機器的發明和使用——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問世
2、工業革命進入新階段(工業革命的關鍵)——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1)動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推動機器的普及和發展。
(2)交通運輸的發展:美國人富爾頓——汽船;英國人史蒂芬孫——蒸汽機車。
3、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標志
1840年前後,大機器工業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
4、工業革命的拓展
19世紀中期,法國、美國等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
㈢ 中國在什麼時候進入了工業社會
中國還沒進入工業社會。
工業社會的代表是英國的工業革命,然後很多英國人跑到了北美,建立了美國,所以美國是更現代的工業社會。特別的還有兩個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二戰前期爆發吸收和發展了工業技術。
法國當時是產生了反對工業革命的思潮,其代表就是巴黎公社。
中國是有沿海,但內陸巨大的國家,那個時代交通極為不便,因此民眾很難取得由工業革命的帶來的好處,所以國人接受了馬克思的保守理論。
中國所以到現在仍舊保守的接受工業改進,而不是工業革命。也不理解工業革命的精髓。一個總重要的現象就是禁槍,禁槍政策就是來源於沒有從深層理解工業革命。
武功是肉體,槍支是工具,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會使用工具,中國到現在人就是武功,不懂機器人,也不懂變形金剛,看美國大片一律是槍炮轟鳴,看中國片都是武功超群。
禁槍使得軍火商沒有市場,沒市場的軍火商也就不會再有科研力量去進行更進一步的技術開發。而美國沒有禁槍,軍火商不斷地在銷售,獲得利潤用於再生產,所以即使美國單兵武器的科技成就都遠高於中國。
㈣ 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3、第三次工業革命
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4、第四次工業革命
21世紀開始第四次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4)什麼時候有工業一詞擴展閱讀: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指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它在生產領域和社會關繫上引起了根本性變化,18世紀60年代首先發生在英國,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到19世紀上半期,機器本身也用機器來生產,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之後,法、美等歐美各國也相繼進行了工業革命。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工業革命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當時科學技術主要集中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新能源(電力,石油)的發展和利用。
(2)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創制。
(3)新通訊的應用。標志,電力的發明和使用。特別是新能源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人類進入了: 「電氣時代」,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標志著的科學技術的到來,這次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上被稱為第三次技術革命。
標志著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劃時代意義的是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而電子計算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
四、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將到來)
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發源地:美國,德國,中國等科技大國。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⑴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⑶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⑷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㈤ 中國何時成為了工業國,教科書上有沒有說中國已經是工業國
中國從1995年到2015年,20年,從農業國家過渡到工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