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兩個五年計劃之前蘇聯的重工業發展狀況如何
兩個五年計劃之前的蘇聯是落後的農業國。由於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到1925年蘇聯的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蘇聯現代工業還比較落後,鋼鐵、電力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汽車、飛機製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發電站成套設備、自動生產線設備)等等當時最新的大工業幾乎一片空白。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而且當時蘇聯缺乏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勞動者的素質也不高,到1927年,蘇聯還有50%的文盲。同時還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封鎖。可以說在實行五年計劃之前的蘇聯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重工業十分薄弱,幾乎是一片空白,而且發展條件很不好。
㈡ 如何評價蘇聯的軍工水平
關注小編,關注世界級油條
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評價蘇聯的軍工水平,可以總結為四個字「暴力美學」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的點一下關注。
㈢ 蘇聯工業化的成就是什麼
:(1)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基本上實現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增強了綜合國力;(2)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國基本上完成農業集體化,(3),一度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經濟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維護了蘇維埃政權的統治.
斯大林在列寧逝世後組織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聯共(布)十四大(1925年)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心是實施重工業建設,把重工業建設放在首位.此後,即1927年召開的聯共(布)十五大上提出農業集體化方針,實施集體農庄.到1937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緊次於美國.
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第一、國民經濟恢復基本完成後,蘇聯仍然是一個只能輸出農產品、輸入機器裝備的落後農業國.為了用現代技術改造落後的工業農業,為了增強國防力量以維護民族獨立,為了給社會主義建立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1925年12月召開的聯共(布)「十四大」通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決定把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這次大會,標志著有計劃、大規模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的開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十分艱難困苦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國際上蘇聯受到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國內原有的經濟文化和技術基礎十分落後,資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會主義工業化在人類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事業,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蘇聯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上勇於探索,開拓前進.從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第三個五年計劃被迫中斷外,完整地執行了10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計劃完成時,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達到70%,已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建立了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同時,工業的社會主義成分佔了99%以上.據蘇聯官方統計,「二五」計劃的完成,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機床已基本自給,進口的機器只佔需要量的0.9%,拖拉機等產品已開始出口.第二、1927年末,蘇聯的工業生產達到並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後的個體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業,不能適應工業的迅速發展.1927年12月,聯共(布)「十五大」通過了逐步開展農業集體化的方針.1929年,在蘇聯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1930年1月,聯共(布)中央的決議指出: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權和主要生產資料公有的集體農庄.決議要求在運動中堅持農民自願參加的原則.1933年1月,聯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個體小農經濟納入社會主義大農業的軌道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農業集體化的實現,為蘇聯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開辟了廣闊道路,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了條件.
㈣ 蘇聯為什麼先發展重工業
重工業是發展輕工業和機械農業的基礎,像蘇聯這種受資本主義陣營排擠的國家,不可能把自己的經濟命脈交到它國手上。因此蘇聯就只能游離於全球工業體系之外,另搞一套專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而搞自主工業體系的基礎就是重工業,所以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在當時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但是,由於當時納粹德國崛起,國際形勢對蘇聯嚴重不利的因素,這就導致蘇聯在發展工業化的過程中,嚴重跑偏了——蘇聯的重工業水平並沒有因為優先扶持政策而發展的特別好,反倒是因為國防需要,它的軍工產業發展特別迅速。
㈤ 如果二戰蘇聯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的話會怎樣
二戰前蘇聯的工業體系並沒有缺失啊,即便是在工業基地整體搬遷的時候,它的工業體系也是完整的,造就了源源不斷的鋼鐵洪流。如果你指的完整的工業體系,還包括輕工業,那輕工業一直都是前蘇聯到現在俄羅斯的短板。如果前蘇聯擁有的工業體系真正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可能二戰會提前結束。
㈥ 蘇聯實現工業化的方式及影響
以重工業為主,農業和輕工業為重工業提供經濟基礎。影響:積極 是蘇聯的國防,經濟地位得到提升,蘇聯的鋼產量達到了世界第二,歐洲第一。此時正當經濟大危機時,其他國家也紛紛派考察團到蘇聯考察甚至還有移民到此。 消極 斯大林模式僵化成為以後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導致蘇聯有原先的沙皇統治下的糧食出口國變成糧食進口國,1964年蘇聯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