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傳統工業化和新型工業化,具體如下:
一、傳統的工業化
傳統的工業化是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特點有:
1、消極方面
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2、積極方面
促進了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社會生產得到極大地提高。
二、新型工業化
所謂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特點如下: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⑵ 什麼是工業化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有哪些特點
1.什麼是工業化?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有哪些特點?
答:(1)工業化的定義有許多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較窄的定義,認為工業化是指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發展。這一定義可見之於許多有關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文獻。巴
格奇(A.K.Bagchi)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撰寫的辭條「工業化」就採用了類似的定義:「工業化是一種過程。下面是一種明確的工業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特徵。首先,一般說來,國民收入(或地區收入)中製造業活動和第二產業所佔比例提高了,或許因經濟周期造成的中斷除外。其次,在製造業和第二產業就業的勞動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趨勢。在這兩種比例增加的同時,除了暫時的中斷以外,整個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加了。」
另一類定義較為寬泛,中國經濟學家張培剛即持此種觀點。張培剛把「工業化」定義為「國民經濟中一系列基要的生產函數(或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或變革)的過程」。
(2)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
我們所謂「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是指歐美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歷過的工業化模式。這些國家的工業化模式的共同特徵為:
第一,這些國家的工業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規模工業企業為載體。工業集中於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外部經濟」;大企業可以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工業化過程中,人口不斷地向城市流動,社會逐漸城市化。
第二,在這些國家中,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化是民間發動的。所謂民間發動的工業化就是主要由個人積累資本和進行投資而推動的工業化,這種工業化一般表現為一種進化的、比較均衡的經濟進步過程。
第三,這些國家的工業化大多是消費品導向的;工業化起步於消費品工業,最早的重大機器發明是機器紡織,然後逐漸擴大到投資品工業,其進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消費品工業占優勢的階段、投資品工業的相對增加階段和投資品工業漸占優勢的階段。
概括地說,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模式是追隨市場的模式,表現為自發的進化過程,政府幹預造成的扭曲較少,資源配置較為合理,但這一過程往往十分漫長。
⑶ 機械製造業的生產特點有哪些
現代製造技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製造已成為一個系統 製造是從產品概念到最終產品的集成活動,是一個功能體系和信息處理系統。這個系統正逐步向著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例如,美國提出的對產品開發及相關過程以組成多功能協同小組工作模式為特徵的並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以簡化組織和強調人的能動性為核心,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過程中簡化組織結構,集成各方面人員,獲取最大效益,以達到最大限度滿足客戶要求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精益生產(Lean Proction-LP);以動態多變的組織機構和充分發揮技術、組織和人員的高度柔性集成為主導,充分利用人的智能、信息技術和多方面協作的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AM);日本提出的以提高決策自動化為目的、並在整個製造過程中貫穿智能活動的智能製造(IM);德國提出的以人為主體的第二代CIM(HIM)。此外還有虛擬製造(VM)、仿生製造(BM)和綠色製造(GM)等先進的生產模式。我國的專家和學者也提出了全球敏捷生產(GAP)、分散網路化生產(DNM)、虛擬全球製造和精益-敏捷-柔性生產(LAFP)等一系列新的、先進的生產模式。以上這些新的、先進的生產模式經過理論和實踐驗證,其中一些將成為21世紀機械製造業的主導生產模式。2)設計與工藝一體化 人類處於小生產、手工生產時,設計和工藝是密切結合的,有時甚至是同時的,並且往往統一在同一個人身上。大規模、大批量生產出現後,由於生產需要,設計與工藝分開了,甚至出現了工藝從屬於設計的現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品種單件小批生產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佔多數,產品規格式樣不斷更新的需求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設計與工藝的一體化,並將會出現工藝過程主宰產品的現象。為了保證將設計變成現實、工程一次成功,並行工程技術應運而生,面向製造的設計成為並行工程的一個新方法、新途徑。3)形成了製造科學 製造已經具有隨不同對象和時間而改變的功能結構,建立了表達功能的模型和功能之間的信息流和物質流,可以對製造系統進行分析並找出控制其性能的規則,預測其情況變化時所產生的影響。製造技術的當務之急是要發展它所需要的科學和工程理論基礎,現在的製造技術越來越以科學為基礎,越來越多靠理論、演算法、實驗、分析、模型、模擬、模擬等手段來開發和深化,並以此發展和形成了一門真正的科學。製造科學是由機械、計算機、信息、材料、自動化等學科的有機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跨學科的綜合科學,它以機械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並採用了先進的生產模式、先進的製造系統、先進的製造技術和先進的組織管理方式,把設計和製造的整個過程集成起來,從而形成了製造科學的一元化理論。機械製造業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悠久的工業形式,時至今日,機械製造業仍舊是第一大的工業。根據我國政府統計,截止至去年,機械製造業仍是我國最主要的工業,其占據了約60%的份額。
機械製造業是一個物質基礎工業,即使網路經濟與IT信息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占據著主導地位,它依然必須有一個發達的、先進的物質基礎。而機械製造業正是生產這種物質基礎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工藝裝備,一個國家富強離不開機械製造業。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機械製造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加突出機械製造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化載體在推動整個社會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作為國民經濟增長和技術升級的原動力,機械製造業將伴隨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而共同進步,並充分體現先進製造技術向智能化、柔性化、網路化、精密化、綠色化和全球化方向發展的總趨勢和時代特徵。
二、機械製造行業的行業特點分析
機械製造業主要是通過對金屬原材料物理形狀的改變、組裝,成為產品,使其增值。它主要包括機械加工、機床等加工、組裝性行業。機械製造業涉及的工業領域主要有機械設備、汽車、造船、飛行器、機車、日用器具…總之,只要是以一個個零部件組裝為主要工序的工業領域都是屬於機械製造業的范疇。
1.機械製造業的生產特點
第一,機械製造業生產的主要特點
機械製造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離散為主、流程為輔、裝配為重點。
工業生產的特點基本上分為兩大方式:離散型與流程型。離散型是指以一個個單獨的零部件組成最終產成品的方式。因為其產成品的最終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裝為主要工序,所以裝配自然就成了重點。而流程型是指最終產成品的形成並不同於離散型一樣把不同零部件裝配起來,而是通過對於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狀或化學屬性發生變化最終形成新形狀或新材料的生產方式。我們所熟悉的機械設備的製造就是典型的離散型工業,而諸如冶煉就是典型的流程型工業。汽車製造業傳統上業認為是屬於離散型工業,雖然其中諸如壓鑄、表面處理等是屬於流程型的范疇,不過絕大部分的工序還是以離散為特點的。所以,機械製造業並不是絕對的離散型工業,其中還是有部分的流程型的特點。具體特點有以下幾個:
(1)產品結構清晰明確
機械製造企業的產品結構可以用樹的概念進行描述,最終產品一定是由固定個數的零件或部件組成,這些關系非常明確和固定。
(2)工藝流程簡單明了,工藝路線靈活,製造資源協調困難
面向訂單的機械製造業的特點是多品種和小批量,因此,機械製造業生產設備的布置一般不是按產品而是按照工藝進行布置的,例如,按車、磨、刨、銑來安排機床的位置。每個產品的工藝過程都可能不一樣,而且,可以進行同一種加工工藝的機床有多台。因此,需要對所加工的物料進行調度,並且中間品需要進行搬運。面向庫存的大批量生產的離散製造業,例如象汽車工業等,按工藝過程布置生產設備。
(3)物料存儲簡易方便
機械製造業企業的原材料主要是固體,產品也為固體形狀。因此,存儲多為室內倉庫或室外露天倉庫。
(4)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機械製造業企業由於主要是離散加工,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率很大程度依賴於工人的技術水平,自動化主要在單元級,例如數控機床、柔性製造系統等,因此,機械製造業也是一個人員密集型行業,自動化水平相對
⑷ 分析工業社會的特徵
工業社會是指以工業生產為經濟主導成分的社會,主要特徵有:
1.以大機器的使用和無生命能源的消耗為核心的專業化社會大生產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
2.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生產效率全面提高。
3.社會分化劇烈,社會分工精細。
4.社會流動性增強,業緣關系取代了血緣和地緣關系而成為人們社會關系的主要形式,個人發展的機會和自主程度增多。
5.法治取代人治成為政治系統運行的基本方式,社會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6.城市數量增加、規模加大,農業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數以下。
7.交通運輸工具和通訊聯絡手段高度發達,個人、群體、組織、區域、國家日趨開放。
8.人的思想觀念充分更新,競爭意識和時間觀念加強,崇尚科學、信服真理、追求變革成為人們基本的行為或價值取向。
⑸ 作為工業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層級結構曾表現出哪些主要特徵
(1)直線指揮,分層授權。層級組織的基本特徵便是利用直線指揮和分層授權來規范成員間的關系,影響他們在企業中的行為表現。
(2)分工細致,權責明確。分工勞動不僅嚴格規定了組織成員應該履行的職責,而且明確了相應職務的工作人員為履行指責而可以行使的權力。
(3)標准統一,關系正式。包括作業方法的標准化,企業政策的一致性。
拓展資料: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 (或勞務) 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 直接從事工業產品 (或工業性勞務) 的生產經營活動;
(2) 擁有從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的物質資源和場所;
3) 在經濟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4) 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資格。工業企業,按社會性質可劃分為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和社會主義工業企業;按技術水平可劃分為手工工業企業和現代工業企業;按規模可劃分為大型工業企業、中型工業企業和小型工業企業;按隸屬關系可劃分為中央企業、地方企業、街道企業和鄉鎮企業;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可劃分為採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調制型、裝配型;按生產方式可劃分為單件生產類型、成批生產類型、大量生產類型;按組織形式可分為單廠企業和多廠企業,等等。 [1]
中文名工業企業特 點依法成立
工業企業應具有的主要特徵和基本屬性是:
(1)工業企業是一種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經濟性和組織性。經濟性是指它是經濟領域內的一種組織;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層組織和經濟細胞;它從事的是生產經營性的經濟活動;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組織性是指它是依法定程序組成的統一體;是經濟上的統一體;技術上的統一體;對外關繫上的統一體。
必須明確認識它是一種經濟組織。它不是政治組織,軍事組織,文化組織,也不是什麼行政組織。這一點是進行工業企業立法,確立工業企業地位和任務的基本點。但也正是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有過嚴重的偏差和失誤。在過去,我們事實上是把工業企業當作行政組織對待的,而且是作為行政附庸組織對待的。工業企業只是行政的附屬物,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和利益。
(2)工業企業是從事工業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現了它的產品的商品性和工業性。商品性是指現代工業企業都是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它們所生產的產品(或所提供的勞務)都是以商品形式出現的,都需要投入市場,將個別勞動轉化為社會必要勞動,取得社會承認,方能實現自己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因此,現代工業企業都是一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工業性是指它所生產經營的產品或勞務都具有工業性質,是工業品或工業勞務。工業企業的這些特徵、屬性也為工業企業設立的宗旨和基本任務確立了基礎。
(3)工業企業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
這一特徵表明了它在經濟上的自主性和盈利性。獨立性是指工業企業在經濟上是獨立的。有自己可支配的財產,有自己獨立的利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這些也正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問題和基本目標。這一特性使它與事業單位和內部組織等區別開來。
盈利性是指工業企業在自己的生產經營經濟活動中,應不斷地創造價值、獲取利潤、增加積累。工業企業從其成立的宗旨和本質看,不僅要在使用價值上滿足社會需要,而且要實現價值的增殖,要創造利潤。社會主義工業企業也是要講究經濟效益的。
(4)工業企業是能夠享受經濟權利、承擔經濟義務的法人。
這一特徵表明了它在法律上的獨立性和法人性。法律上的獨立性是指它是法律上的主體,能夠獨立地享受經濟權利、承擔經濟義務。法人性是指它依法取得企業法人資格,受到國家的承認和保護。
⑹ 企業採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
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分化了市場(市場好比是塊大餅,做同樣或相似的企業多了,每個企業分的餅就小了);
另一方面,人的需求愈發個性化。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生活富足,激發每個人的個性和夢想,人們追求多姿多彩的個性化生活。
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特點:
1:產品製造周期長,訂貨期長。
2:通用化設備,用人多,生產效率低,勞動生產率低。
3:成本高。
4:產品質量不易保證。
我國很多機械工業企業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都進入或面臨從少品種、大中批量生產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過渡的問題。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但由於機械工業的生產組織歷來以大中批量為主要對象,生產管理學對大中批量的生產組織管理較為成熟,而對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尚缺乏系統的、成熟的研究,沒有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基本特點是品種多、批量少,產品不定期地輪番上場,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低,通用設備的比例高,設備種類配套齊全,生產過程中的物流、信息流復雜,控制較為困難。傳統的管理思想不能有效地駕馭新的生產現實,因而我國相當多的此類企業的管理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生產計劃和作業計劃實現率低;生產技術准備工作倉促;均衡生產(包括生產均衡和負荷均衡)難以實現;在製品佔用量大等。大量的生產管理不是依賴計劃來控制、督促、協調,(所謂生產管理中的「法治」),而是依賴於少數管理人員。
⑺ 中國工業化進程中表現出來的三個重要特徵是什麼
中國工業化進程中表現出來的三個重要特徵:
1、中國的工業化是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大國的工業化,中國的人口超過了所有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人口的總和。
2、中國的工業化是一個長期、快速推進的工業化,世界上還很少有國家能夠長期保持如此高的工業化速度。
3、 中國的工業化是一個低成本的出口導向的工業化,幾乎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夠找到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產品。
補充:
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是後發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常採用的兩種發展戰略,各有不同的優缺點。由於進口替代發展戰略在我國實施中產生了許多弊端,以及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運用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獲得成功的示範作用,我國逐漸地從進口替代轉向了出口導向發展戰略。長期以來,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是比較低,我國環境污染是低付費的,我國依靠引進為主的技術進步也是低成本的,我們人民幣幣值是低估的,這構成了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源泉,也是我國可以實施出口替代戰略的基礎。
⑻ 建築工業化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建築工業化是通過現代化的製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築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