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文明具有什麼性質

工業文明具有什麼性質

發布時間:2023-03-01 04:29:51

1. 工業文明的三個階段

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從英國發起,由於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開展起來,這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二階段:是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階段:發生在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結果。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人類進入科技時代。

最新的狀態:

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

2. 工業文明的簡介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無限增長需要高生產率,高生產率需要發達的分工,還要求這種分工必須有不斷的、有時是迅速的變化,因為創新不停地帶來新的分工和新的產業。因此工業社會有著比農業社會多的多的職業,但它們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暫。這個社會中的人一般不會終身呆在同一個位置上,他必須時刻准備著從一種職業轉換到另一種職業。因而這是一個沒有嚴格劃分的職業的世界,人們可以任意選擇職業。因此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必須是其成員能夠順利地交流和流動(包括空間的和職業的)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遷徙自由和擇業自由被工業社會視為基本人權的經濟根源。在一個高度流動的社會里,不可能在任何分工之間設置深刻的障礙,不允許社會層級的劃分一成不變,那樣做會影響流動性。由此帶來職業的平等。職業平等的邏輯結果就是呆在任何職業中的人的法律、社會和政治的平等,身份基本不起作用。換言之,工業社會有職業、有階級而無等級。階級和等級都是分工的產物,差別在於,階級的成員可以流動,等級的成員不能流動。工業社會在財產佔有方面存在著眾所周知的巨大差異,與階級、階層和職業有關的其他不平等也的確存在,但一般說來,相對於農業社會中的僵化、絕對和深刻的等級劃分來說,它們具有一種彈性、相對、溫和的性質。工業社會的平等主義既不是完全的幻想,也不是純粹的現實。工業社會成員不再是貴族、臣民、賤民和愚民,而是公民。
對此,筆者還想補充指出,工業社會的消費文化也有助於平等。大眾消費是不斷的經濟增長的絕對需要,為此,就必須使所有人都成為現代工業的終端消費者;進而,一切妨礙消費的過於懸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差距就不能允許長期存在。 工業社會成員的頻繁的大規模的流動和平等,意味著一個陌生人社會。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蓋爾納將掌握標准語及其他與他人溝通所必需的同時也是與他人共有的普通技能,即擁有讀寫算的能力、基本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和關於自然和所處社會的基本常識,稱為「識字」。
工業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半自然半人為的產品,即通過對一種精心選擇的方言的改造而來。霍布斯鮑姆指出,歐洲各國語言的標准化過程,多半發生在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⑧]漢語普通話、白話文和簡化字的形成,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統一的官方語言的物質基礎是工業文明。「標准化的民族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文字,若不是藉助印刷術的發明,識字率的普及,還有公立教育的廣設,將不可能出現。在工業社會里,「識字」不再是一種專長,而是所有專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賦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識不再是專門的技術,而是所謂的識字能力。真正職業的教育,雖然也必不可少,但和農業社會比較,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因此,培養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即讓他們識字,使之能夠不那麼困難地和迅速地勝任不同職業,而非培養專家,成為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的主要任務。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建立在人人識字基礎上的、世俗的和大眾的文化,是農業社會所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業,這就需要現代國家。只有擁有社會內部最大范圍的和最高的權力及控制最多資源的政治組織即國家才有能力和意願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和持續不斷的教育。工業社會的成員要想具備工作資格並成為真正的公民,就必須按照共同的要求,達到一定的識字水準,這是家族和地方單位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因此產生的對教育的要求也規定了國家這種政治單位的最小規模。這種規模歸根到底是由工業的大規模生產和無止境增長所決定的人力資源的規模及大規模流動的必要所決定的。它必須比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多數文化單位和政治單位要大。
不能過於機械地理解這里的「識字」,蓋爾納把它理解為一種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在他看來,工業文明的性質要求永遠占人口多數的普通勞動者具備大致相同的能力,工業社會的技術進步決定了這種能力肯定是越來越高的,而擁有真正專業知識的專家只是極少數。因此,用「識字」這個詞只是表明其大眾性。 從18世紀80年代到以後的三代人里,一場史無前例的、意義深遠的革命在整個英格蘭展開。「從那時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國工業革命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拉開了整個世界向工業化社會轉變的「現代化」帷幕。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各國看到了振興的希望,紛紛變法圖強,從此以後,工業革命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展開,至今方興未艾。從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地球上就開始存在著兩類主要的文明: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當然中間還有很多過渡地帶,因為不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級而更多的甚至還沒有開始工業化。工業革命是近代工業化的實際開端,是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過渡的轉折點。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偉大飛躍,工業革命所建立起來的工業文明,成為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農業文明的終結者,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農業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經濟、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會結構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無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所謂工業革命,其實是不同層次的統一,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然後是社會革命,最後是文化革命。不能把工業革命僅僅當做是產業革命,而應當從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著眼來進行全面把握。事實上,如果沒有社會革命的支撐,工業革命無法最終完成。工業革命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互為表裡。實際上工業社會的一切都以工業大生產為基礎進行,一方面國家建立起關聯度極高、分工極為嚴密的產業體系,產生了大批的「自由勞動者」——產業工人(包括藍領和白領),同時工業化要求從業者有較高的教育,因此國家建立起完整而系統的國民教育體系,使得教育和職業訓練社會化。另一方面,國家作為大企業利益的集中體現,與經濟管理高度整合,管理能力和國家權力大大增強。如此一來,整個國家和社會高度組織化,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日夜不停地產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 當前的文明研究將世界分為幾大文明圈,如基督教文明圈、儒家文明圈、印度文明圈、伊斯蘭文明圈之類,這種研究不是不正確也不是沒有價值,但這其實是對傳統文明的研究,基本上是對農業文明的劃分,不但不能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格局給出清晰地說明,而且還很容易混淆人們的思想。而將社會發展階段劃分為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也過於機械,沒能抓住生產力這個根本。實際上對文明的劃分應該以生產力為根本標准,按工業化水平來對人類社會進行劃分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最科學的,因為工業化是對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是生產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變革。可以用工業化水平作為唯一標准對全世界的國家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處於低端的是落後國家,處於高端的發達國家,處於最高端的國家曾經是大英帝國,而到了21世紀則是「大美帝國」。
評價
人類社會歷經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最終到達現在西方國家所處的知識文明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中間的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可省去。這是一個生產力水平不斷遞進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
相比較而言,工業文明早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這也使得一些左派人士對此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的產生是正常的,但也是不理性的。因為那些人只看到了工業文明早期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貧富差擴大等問題,卻絲毫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人類糧食產量的迅猛增長,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期社會福利制度的蓬勃發展,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新生兒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因而,西方國家的曾經走過的工業化道路今天的我們也必須走,但我們要吸取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教訓,使我們在工業化道路上盡可能少走彎路,以期更早進入知識文明。

3. 工業文明有哪些特徵

工業社會的主要標志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和勞動分工的專業化,以及相應產生的教育、醫療、保險、服務等現代社會機構與制度,因此也稱之為現代社會;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特徵是自動化和信息化,理論和科技 占據了社會的中心地位。
工業文明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物質生活方面

衣著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縫紉機、拉鎖、尼龍、維尼綸、滌綸等。當代世界服飾發展的趨勢表現為:回歸自然,追求純朴之美;效仿和追逐世界服飾潮流,巴黎、紐約、米蘭、倫敦、東京五大服飾中心領導著世界服飾發展的潮流。

飲食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甜菜糖、食品罐頭、汽水、巧克力、糖精、口香糖、味精等。當代世界飲食發展的趨勢有——科學化:為追求健康和長壽,低脂低糖食品風靡歐美國家;快餐業興起:通過提高供餐速度、縮短等餐時間滿足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需要;各國飲食的交流日益頻繁:中國、美國、義大利、日本、印度的飲食風靡世界;食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據專家預測,21世紀人類的常用食品中將有一半是人類從未曾吃過的食品。

居住方面的變化: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出現了電梯、鋼筋混凝土建築、高層建築和摩天大樓。

○社會生產方面

勞動工具:出現了紡紗機、織布機、軋棉機、縫紉機、針織機、車床、鑽床、發電機、電動機、水泵、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電子計算機、機器人、機器手等。

○精神生活方面

過去,中國農村的業余活動比較貧乏,普通民眾難得有一次看戲的機會。而現在老百姓的業余活動十分豐富,有讀報、看電視、上網、聽廣播、聽音樂、看電影、看體育比賽、唱卡拉OK、打保齡球等;許多家庭都擁有不同的娛樂設施,如錄像機、VCD、音響設備、家庭影院、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鋼琴、電子琴、電子寵物等。

4. 工業文明有哪些特徵

一、數字經濟的基礎框架
朱嘉明老師(著名經濟學家)認為:數字經濟是突變,是演化產生的結果,而不是漸變。所以,它與我們熟悉的工業文明和以前的農業文明,都有很大的差別。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研究其實還很不到位,只是嘗試去羅列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差別。

1.數字經濟區別於工業文明的部分特點

工業文明有四個特點:

第一,以生產為中心,整個社會都在努力把資源交給生產者,交給企業;

第二,經濟資源的分配,尤其是金融資源的分配,是以物權和債權為基礎進行;
第三,主要採用「公司」這種組織形式。我們通過幾百年之前的商法革命,將公司作為法人主體建立起來,實現了有限責任制;
第四,工業文明的貨幣是信用貨幣。它是真正的虛擬貨幣,只是賬本上的一串數字。從實物貨幣到信用貨幣的發展,是為了應對貿易和賬期的需求。

數字文明與之相對應:

第一,以交易為中心,強調交易的效率和低磨擦;

第二,對應物權,提出一個概念叫「數權」;

第三,組織形態從過去的公司組織,轉變成自協組織;

第四,貨幣不再是單極的,而是基於不同的需求在不同層面上流轉的多級數字通證。

2.物權、債權體制和數權體制的不同

現有銀行普遍採用信用貨幣制度。因此,在社會上流轉的貨幣,本質上只是某家銀行資產負債表負債端的一個數字而已。

由於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要添加一個數字,在資產端也要添加一個數字與之相平衡。因此,資產負債表也叫平衡表,即balance sheet。即你在右端增加一個數字,那麼在左端也必須增加一個數字以保證左右兩邊的平衡。

在工業經濟時代,我們在左端增加的數字(資產項)只有兩類:物權和債權。

所謂物權,是可以衡量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比如房子、地、機器設備,動產或者不動產等。物權可以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端,只要銀行認,它就可以在右端對應釋放出貨幣,也就是將金融資源分配給你。

所謂債權,是在過去長期的經營活動中,通過交易記錄證明你有比較強的還債能力。比如你在大公司工作,未來收入可預期。因此,銀行可以在沒有物權抵押的情況下,僅僅基於信用記錄,給你釋放一筆貨幣。

這時資產負債表左端抵押的,僅僅只是你的一張欠條。這就是債權。

銀行發放或者創造貨幣,是僅僅基於物權和債權來創造的。互聯網問世20多年後,發生了很大的差別。

比如去年全國非常火的網紅薇婭,以她為中心的團隊只有10個人,卻創造了4.6億的銷售額。排名第二的李佳琦,是賣口紅賣得非常好的男性。

如今,這些人正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量出現。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他們理解成網紅或者粉絲經濟,因為這些人有知識、有影響力、有專業技能,有非常強的社交能力。

但是如果按照物權和債權體系來衡量的話,他們既沒有物權也沒有債權,因此得不到相應的金融資源的支持。所以,在茫茫人海中只有少數幾個網紅冒出來。

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時代,我們永遠都是用存量去進行金融資源分配的。那麼在我們的經濟已經開始以技術、影響力、知識和創新為基礎來進行增長時,我們如何衡量人在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因此,我們提出數權的概念。

數權,是憑借可信數字證據要求其他利益主體不跨越邊界利益,依據合約、約定採取行動的權利。

這個可公開驗證,而且可信的數據,目前最好的載體就是區塊鏈。區塊鏈能夠通過眾多節點、去中心、簽名、時間戳等非常強悍的手段,保證數據的可信和有效性。如果沒有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數字記錄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將很難確認。

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人的創造力、影響力、知識水平、專業程度、創新能力,在未來的經濟生活當中,將大幅度地被可信數據所記載。

那「是否能基於可信數據記錄來創造和分配金融資源」,將成為比較重要的問題。

當然,不只是創造貨幣,還包括貨幣的分配和交易。

在數字經濟的基本框架之下,我們看到進入數字金融或者數字經濟現在有兩條路徑,這兩條路徑一直在交戰當中:

一條是把區塊鏈當成一個可信的資料庫,為金融等機構提供可信數字證據。

某種意義上講,幣圈和鏈圈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在鏈圈,是把大量的交易記錄或重要的證據存在區塊鏈上,將其變成可信的數字證據。但最終到分配金融資源這一步時,還要回到傳統金融機構去分配金融資源。

這類是改革,目前中國只允許以這種方式發生。

另一條路徑是一種激烈的變化。

比如比特幣、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採取的路徑,我根本就不與你商量,直接把貨幣創造和貨幣分配的權利數字化,以至於讓銀行的存在都成為疑問。

這種激烈的方式是和數字經濟本身的內在需求融合在一起的。

這兩條路徑未來如何發展,是我們現在研究中相當關注的問題。

當然,我是提倡通證的。通證可能在兩條路線中相對比較折中,我們認為金融工具、金融載體,可以是多層級的,不一定馬上就要取代貨幣;但可以在股票、證券、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資產支持證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 抵押支持債券或者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層面上,先做一些實驗。

現在鏈圈會更更保守一些,認為這樣做也會違反監管條例,所以乾脆只做數字證據。

但我想說,本質上大家都在干同一件事情,只是選擇的位置不同而已。現在有像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這樣激進的產品和項目出來,對拓展我們的視野和思路其實大有好處。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梳理了9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二、數字經濟的九大問題
1.可能發生的數字貨幣「戰爭」

這個問題有關各方,因此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龍白滔博士《數字貨幣潮下的貨幣競爭與體系重建》一文很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數字貨幣區這個概念。

數字貨幣區,是指某一種數字貨幣集中流通和使用的區域。

這個區域和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主權區、物理、地理區會有差別,它很可能會發生大量數字貨幣區重疊並行的狀態。

如果在同一地方,或者同一人群,同一個社會里,同時疊加了多個數字貨幣區,實際上就意味著這些數字貨幣在這個地區展開了某種意義上的競爭,甚至是戰爭。

這個環境可能不是在自己的、保護得很好的區域和范圍里自由去發展,而是直接就面臨與很強的數字貨幣之間的競爭。

對於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們現在討論得並不充分。現階段,很多研究者在討論數字貨幣時,並沒有將其放在博弈的環境下去討論。

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激勵體系中的監管對抗設計做得很機智,它有一個承銷商網路,比如你想購買等值一萬美元的Libra幣,實際上你可能要掏11000美元。

但是,多掏的1000美元不是被Libra協會拿走了,而是被分配給了負責把你的美元換成Libra的承銷商群體。他們負責滲入到用戶所在國家和地區,因而可能要承擔匯率損失和匯率風險。因此,他們有權利收這1000美金。

但問題在於,一個國家或地區越是對Libra封堵得厲害,這個區域的人需要Libra時額外支出的錢可能就會越多。這就會對承銷商網路體系提供一個巨大的激勵。這是Libra體系設計當中自帶的。

其實,這個體系我們並不陌生。但凡貨幣管制的地區,黑市交易都具有這樣的特點,管製得越凶,手續費越高。

Libra與之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和你見面。要進行貨幣交換時,可以臨時寫一個網頁或者運行一個程序去完成交易;之後立刻刪除這個網頁或程序。這會極大地加大監管難度。

所以用立法的方式,事實上很難堵住Libra這種類型的數字貨幣的交易。數字貨幣完全可以竊走主權區域里的經濟活動,當公司之間的經濟往來可以完全不走法幣通道時,各方面的監管將會全部被繞開。

2.數字金融的管理體制

我們國家現在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誰來管理數字貨幣和數字金融?

傳統上,我們會認為應該央行管,因為央行管金融;但是央行不是很懂網路,而懂網路的人不一定懂金融;懂網路又懂金融的人只會監管,又不會促發展。那誰來促發展呢?工信部又跳出來了。

這會涉及很多部門,現在由誰管、怎麼管、建立什麼機構來管,國內外都還沒搞清楚。

3.數字金融中心

有人認為「數字金融中心」是偽命題。但自從8月18號,因改革開放而生的深圳再度肩負起改革「先行者」和「探路者」的使命。

5. 工業時代的文明觀是什麼

工業時代的文明觀是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

工業文明是以工業化為重要標志、機械化大生產佔主導地位的一種現代社會文明狀態。其主要特點大致表現為工業化、城市化、法制化與民主化、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教育普及、消息傳遞加速、非農業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長、經濟持續增長等。

這些特徵也可視作推動傳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軌的重要因素。

相比較而言,工業文明早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這也使得一些左派人士對此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的產生是正常的,但也是不理性的。

因為那些人只看到了工業文明早期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貧富差擴大等問題,卻絲毫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人類糧食產量的迅猛增長,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期社會福利制度的蓬勃發展,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新生兒死亡率的快速下降。

因而,西方國家的曾經走過的工業化道路今天的我們也必須走,但我們要吸取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教訓,使我們在工業化道路上盡可能少走彎路,以期更早進入知識文明。

6. 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以人尊重機器為代價的人類文明的極端表現形式。從機器開始出現在人類社會起,機器便以一種救世主的尊貴,在這個社會里中獨步天下,人們像現在崇拜金錢一般崇拜它,把它作為現身的上帝來對待,許多游戲規則便以它作為參照來制訂。如同神台上供奉的神,盡管只是一尊泥塑,或許壓根兒什麼也沒有,只有一面殘垣斷壁,但是,它在人們心裡卻占據著統治的地位。工業文明擅長分割與組裝。分割是把鐵塊切削成機器所要求的形狀,組裝是把各種功能集中。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必須像加工過了的,有光潔的外表,然後作為社會這台大機器的一個部分,鑲嵌進去,成為社會機器中的一個部件。對於個體而言,一個人是人,而對於社會而言,一個人只是一個零件。如果現代社會有誰還在叫囂自己很偉大,那麼,我應該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沒什麼稀奇,大不了是一個小螺絲釘與一個大輪胎的區別。

7. 什麼是現代工業文明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無限增長需要高生產率,高生產率需要發達的分工,還要求這種分工必須有不斷的、有時是迅速的變化,因為創新不停地帶來新的分工和新的產業。因此工業社會有著比農業社會多的多的職業,但它們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暫。這個社會中的人一般不會終身呆在同一個位置上,他必須時刻准備著從一種職業轉換到另一種職業。因而這是一個沒有嚴格劃分的職業的世界,人們可以任意選擇職業。因此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必須是其成員能夠順利地交流和流動(包括空間的和職業的)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遷徙自由和擇業自由被工業社會視為基本人權的經濟根源。
在一個高度流動的社會里,不可能在任何分工之間設置深刻的障礙,不允許社會層級的劃分一成不變,那樣做會影響流動性。由此帶來職業的平等。職業平等的邏輯結果就是呆在任何職業中的人的法律、社會和政治的平等,身份基本不起作用。換言之,工業社會有職業、有階級而無等級。階級和等級都是分工的產物,差別在於,階級的成員可以流動,等級的成員不能流動。工業社會在財產佔有方面存在著眾所周知的巨大差異,與階級、階層和職業有關的其他不平等也的確存在,但一般說來,相對於農業社會中的僵化、絕對和深刻的等級劃分來說,它們具有一種彈性、相對、溫和的性質。工業社會的平等主義既不是完全的幻想,也不是純粹的現實。工業社會成員不再是貴族、臣民、賤民和愚民,而是公民。
對此,筆者還想補充指出,工業社會的消費文化也有助於平等。大眾消費是不斷的經濟增長的絕對需要,為此,就必須使所有人都成為現代工業的終端消費者;進而,一切妨礙消費的過於懸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差距就不能允許長期存在。
工業社會成員的頻繁的大規模的流動和平等,意味著一個陌生人社會。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蓋爾納將掌握標准語及其他與他人溝通所必需的同時也是與他人共有的普通技能,即擁有讀寫算的能力、基本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和關於自然和所處社會的基本常識,稱為「識字」。
工業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半自然半人為的產品,即通過對一種精心選擇的方言的改造而來。霍布斯鮑姆指出,歐洲各國語言的標准化過程,多半發生在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⑧]漢語普通話、白話文和簡化字的形成,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統一的官方語言的物質基礎是工業文明。「標准化的民族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文字,若不是藉助印刷術的發明,識字率的普及,還有公立教育的廣設,將不可能出現。
在工業社會里,「識字」不再是一種專長,而是所有專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賦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識不再是專門的技術,而是所謂的識字能力。真正職業的教育,雖然也必不可少,但和農業社會比較,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在這里蓋爾納對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勞動進行了獨到的比較。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中的勞動有下列特徵:絕大多數勞動是體力勞動;絕大多數勞動都是直接和作為勞動對象的物體打交道,而較少和人打交道;較復雜的即包含智力因素的體力勞動的專業化程度很強,特別是在手工業中,這類勞動及其產品的復雜性和藝術性要求勞動者具有長期的訓練和嫻熟的技能。因此,農業社會勞動者所必備的知識主要是關於作為直接勞動對象的特定物和作為直接勞動過程的特定技術的特殊知識。農業社會的教育屬於私人而非公共領域,與農業勞動的這一特徵有直接關系。在工業社會中,由於技術進步,類似農業社會中勞動所具有的體力性和智力性越來越多地被機器所消解。工人操作機器,機器才直接作用於生產對象。機器越來越自動化,勞動的體力因素也越來越少,工業勞動特有的智力因素則越來越重要。就後者來說,主要不是關於機器和控制機器的知識,而是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原因有二,一是頻繁的職業變換;第二,由於工業經濟在生產前、生產過程中和生產後的所有環節中都具有的社會性,工業社會的大多數工作都離不開與他人的交流。總之,工業社會的勞動主要是並且越來越是交流性和語義性的,離不開與人、意義而不是與具體事物打交道,只有極少數專家才需要真正專業的知識。換言之,工業文明的較之農業文明發達的專業化,僅僅體現在專家和物化的專家即機器中,工業社會對絕大多數人的要求僅僅是識字。筆者以為,工業勞動的上述特點可以稱之為勞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與之對應,農業社會中的勞動充滿了特殊性。
因此,培養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即讓他們識字,使之能夠不那麼困難地和迅速地勝任不同職業,而非培養專家,成為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的主要任務。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建立在人人識字基礎上的、世俗的和大眾的文化,是農業社會所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業,這就需要現代國家。只有擁有社會內部最大范圍的和最高的權力及控制最多資源的政治組織即國家才有能力和意願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和持續不斷的教育。工業社會的成員要想具備工作資格並成為真正的公民,就必須按照共同的要求,達到一定的識字水準,這是家族和地方單位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因此產生的對教育的要求也規定了國家這種政治單位的最小規模。這種規模歸根到底是由工業的大規模生產和無止境增長所決定的人力資源的規模及大規模流動的必要所決定的。它必須比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多數文化單位和政治單位要大。
不能過於機械地理解這里的「識字」,蓋爾納把它理解為一種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在他看來,工業文明的性質要求永遠占人口多數的普通勞動者具備大致相同的能力,工業社會的技術進步決定了這種能力肯定是越來越高的,而擁有真正專業知識的專家只是極少數。因此,用「識字」這個詞只是表明其大眾性。
工業經濟決定了國家需要它的成員們在文化上具備相同的特徵,或者說,經濟增長需要一種由國家維系的普遍識字的大眾文化,蓋爾納把它理解為近似於農業文明中的高層次文化的世俗化和普及。是這種跨社群跨地方的大文化而非社群和地方文化提供了國家內部的約束力。「在農業社會里,高層次文化與低俗文化共存,需要一個教會來維持。在工業社會里,高層次文化占據主導地位,他們需要的是國家而不是教會。每一種文化都需要一個國家。」[⑩]這意味著文化邊界和政治邊界的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一種普遍的和共同的、與政治單位同一的現代文化的世界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來說,就變成了自然的社會單位。
這種單位就是近代國家。就像他沒有具體分析農業國家的政治統治的效果一樣,蓋爾納也沒有刻意去列舉近代國家的政治和文化細節。由於了解這些細節對理解蓋爾納的思想是不可缺的一環,因此筆者以為花些筆墨對這一幾近常識的領域作些勾畫還是有必要的。近代國家的特徵是從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開始形成的。理想的近代國家都有下述特徵: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對其人民直接統轄,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礙流動的中間統治環節;國家對人民進行普遍的讀寫文化和公民准則的教育,但幾乎都不宣揚宗教;由於普遍的教育、遷徙和就業使幾乎每一個國民都成為現代經濟的成員,由於等級和身份的廢除和經濟社會差距的縮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賦予納稅的義務和能力,現代國家的財政制度得以建立;由於人民是稅收和軍隊的主要來源,由於平等,近代國家必須時時關注其人民的意見,不得不允許人民參政議政,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近代國家才能維持下去。這意味著,和農業時代相比,現代國家或多或少必須是民主國家, 至少是大眾動員和參與的國家。而在農業文明中,民主屬例外,專制是常規。發達的分工和健全的社會與政治網路使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雙向互動的了解和控制在技術上成為可能,從而保證了較高的行政效率。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概括蓋爾納所指出的工業文明區別於農業文明的以上種種特徵的話,筆者首選同質性或同質化。在文化與政治的關繫上,一個工業社會是一個同質的社會,一個農業社會則是一個有著許多異質的亞文化的不同質的社會。統一市場,統一語言,普遍的社會流動和平等,無處不在的標准化等等,都是同質化的具體表現。

閱讀全文

與工業文明具有什麼性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松原工業閥門都有哪些 瀏覽:283
萊蕪到淄博汽車多久 瀏覽:415
上海粗鹽工業鹽哪裡有 瀏覽:747
新汽車燒機油怎麼辦 瀏覽:262
汽車的中控屏有哪些功能就行了 瀏覽:341
深圳租寶馬5系一天多少錢 瀏覽:467
大運電動汽車小電瓶在哪個位置 瀏覽:262
拉薩哪裡有汽車配件市場 瀏覽:873
賓士商務備胎怎麼卸下 瀏覽:83
k3汽車電瓶多少錢 瀏覽:517
奧迪A645內飾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805
文科工業設計專業是什麼 瀏覽:779
工業園歸哪裡管 瀏覽:504
工業用地使用權期滿後如何延續 瀏覽:719
賓士轉向機用多久 瀏覽:560
汽車半軸是什麼材料 瀏覽:973
寶馬三系怎麼顯示幾擋 瀏覽:654
哪裡能看到汽車的藍牙 瀏覽:409
工業峰谷電怎麼用劃算 瀏覽:496
賓士店訂金交了不給車賠償多少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