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為什麼工業體系不好

為什麼工業體系不好

發布時間:2023-02-27 16:52:05

① 數據來說話,為什麼中國和美國是世界僅有兩個完整工業體系國家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劃分,世界產業可以分為39個大類,19個中類,525個小類。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產值規模高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70年來,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網路大國。苗圩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

一、第一製造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的份額達到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邁進,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產業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已成為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② 越南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為什麼說越南很難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

越南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嗎,為什麼說越南很難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有很多原因,其中越南製造業仍以傳統製造業為主,機械化率較低。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和各種機械設備,低端產業污染嚴重。越南仍然缺乏高精度和高科技產業。作為一個進行產業轉移的國家,許多國家將低端產業轉移到越南。對越南來說,這是一條從低端產業到高端產業的道路,但它需要付出代價和時間。

越南的教育水平,即越南的平均教育水平,只有小學六年級。對於一個工業國家來說,這是非常低的。沒有教育,就不可能發展工業。要發展高端產業,我們需要一批具有高知識儲備的高科技人才,這符合工業國家的需要。它也是高端工業製造業的關鍵。對越南來說,只有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發掘更多的人才,才能為建設一個強大的產業奠定基礎。

此外,越南南北狹長,難以集中各種資源,也難以建立大規模的產業體系,更不用說進行更高層次的產業轉移。此外,越南南北矛盾難以調和,不時發生騷亂。與美國有密切聯系的是南方人。2018年,南方人親美,這在越南許多地方引發了騷亂。就越南的國情而言,這種內部矛盾難以消除,內部和平並不和平,越南的發展之心肯定不一樣,越南也難以有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了,你了解清楚了嗎

③ 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 主要是 工業體系建設問題

分幾步來回答
第一,如今西方人不會真正將技術賣給其他國家,在那個時代是不一樣的,就清國來說,洋務派購買的克虜博大炮,致遠艦,定遠艦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中國洋務派在甲午戰爭前擁有的裝備和技術絲毫不亞於日本(遠東第一艦隊,東亞第一要塞,現代化的淮軍),中國卻戰敗了,原因不用多說

第二,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差距我就舉個例子
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長崎,當時有水兵上岸後嫖妓與當地人發生沖突被扣。北洋水師的軍艦鳴炮示威,水兵被放。長崎事件給了日本很大刺激。被長崎事件刺激起來的日本人,上至天皇,下至小民都決心要發展海軍,當時日本政府本身沒有太多的儲備來發展海軍,結果國民踴躍捐款,連明治天皇也把自己私房錢拿了出來,短短時間就籌集到了一筆巨款。到1889年左右,日本已然擁有了「千代田」、「吉野」、「秋津洲」等軍艦,其中尤其是主力艦「吉野」,更是航速快捷、炮火猛烈。

且不論歷史問題,作為整個20世紀面對西方侵略唯一擊敗過西方的亞洲國家,日本的確有值得國人學習的地方

④ 沙特有錢為何不建設自己的工業體系

伊斯蘭世界,有富國,也有具有基本製造業水平的國家,但擁有發達的工業化水平的國家,似乎一個也沒有產生過。什麼程度的工業化算發達的工業化呢?題主的理解是,至少有幾項高端製造業有世界先進的水平(特別是軍事工業)。比如西歐幾個工業國,日韓,上個世紀末的南非;以色列,新加坡,捷克,瑞士這種體量小但也有很強的高水平製造業的國家;或者中俄這種雖然大部分工業領域水平並不拔尖,但個別領域也有世界一流水平(航天,軍工,鐵路等);至於美國,前蘇聯就更不用說了。


能夠成為發達工業國,科技水平是關鍵的因素。其實這個問題,基本可以等價於,伊斯蘭世界,為什麼沒有產生過至少一個,有高科學技術水平的國家?


伊斯蘭世界在現代國際政治博弈中處於劣勢,內部沒有工業化強國是根本原因。直觀的例子,就是幾次中東戰爭,人口,資源都是以色列幾十倍的幾個阿拉伯國家,付出十幾倍的傷亡都無法打贏以色列。


工業化是從歐洲起源的,和歐洲距離近的那些伊斯蘭國家,應該更有條件學習工業化,但反而是遠在東亞的中日韓躍遷為工業化強國。如果說水資源制約了伊斯蘭國家工業化,那以色列就可以作為反例(澳大利亞也部分符合),同時東南亞,南亞,巴爾干,西非的那些伊斯蘭國家都不缺水,所以這個解釋也不是很有說服力。中東幾個石油國很富有,用石油收入發展自己的工業,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可以走類似過去南非那樣的發展路徑(其實美國,蘇聯也是資源大國,它們也算是用資源開啟工業化的例子)。但事實上中東幾個石油國,都是富而不強,沒有高水平的工業。

附:維基「穆斯林世界」圖(人口超過一半信仰伊斯蘭教,算是伊斯蘭國家)

但是,一方面他的野心過大,步子邁得太大,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不會坐視一個伊斯蘭國家如此做大,於是他們特意培養了一根楔子,深深地插在了諸多伊斯蘭國家中間。嗯不說你也知道,這跟楔子就是以色列。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在西方的扶持下,以色列和埃及發生了第二和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被虐成了狗。。在此之後的薩達特和穆巴拉克主張經濟更加開放化,但是在對外貿易中,埃及已經淪為一個資源輸出國,本土工業被徹底打垮,國家也一直經歷著各種動盪和暴亂。


在此之後,其他伊斯蘭國家也試圖發展自己的工業化,比如發展最好的伊朗就遭遇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壓。再比如OPEC組織的一些國家,曾經提出過「購買工業化」的方針,企圖用石油美元來引進西方技術和人才,建設本國的工業體系。


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西方國家並不在自己的毗鄰多出這些競爭對手,更何況一旦這些石油輸出國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就不會安於甘心輸出資源了。所以,一個追求奢侈極致,貧富差異巨大的石油奶牛阿拉伯才是西方人最想看到的,除了建立那些極盡奢華然而並沒什麼卵用的巨大建築外,OPEC國家的石油美元只能投資美國國債,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懂的。

⑤ 印度人是購買武器的大國,為什麼不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

印度的軍工體制不完善,研究武器的周期長,並且無法形成戰鬥力。其次印度經濟頗為依賴美國,為此印度需要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以獲得經濟發展的機會。

近幾年,印度不光在經濟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軍事上也有出色的成績。印度的軍事力量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全國擁有不下於130萬的兵力,並且配備了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
印度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不可避免的是印度的軍費連年增加。直至兩年前,印度的軍費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614萬億人民幣。正是由於印度在軍事上耗費巨資,導致基礎建設的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有很多人難以理解,畢竟每年都需要耗費巨額經費購買他國的武器,為何不發展自己的軍工力量?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因為印度經濟在很多方面需要美國的支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會提出很多無理要求,其中有一項就是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所以為了經濟發展,印度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⑥ 中國是唯一一個全產業國家,為什麼歐美強國沒做到全產業呢

中國是唯一一個全產業國家這個是有 歷史 機遇的。

中國改革開放前期主要承接的是歐美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的產業鏈轉移,從最基礎的產品開始做起。後期隨著整個 社會 經濟的發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要求我們對產業升級。這一步就需要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了。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就讓我們布局全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了。

我們可以從最為基礎的產品,逐步做到高端的產品。雖然目前還是不是最強,但一定是面最廣的產業。

而其他國家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優勢。能同中國一樣具有這樣體量的國家有幾個:一是美國;二是印度。但美國由於發展的比較早,他們對於一些低端的產業,根本不屑,這就造成了美國產業的空心化。而印度比中國發展略慢,他們能做的是承接中國產業鏈的轉移,但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印度目前是難以承擔起這種的產業轉移的。

因此,有且只能是中國成為全產業國家了。

歐美國家他們大部分體量不足,而且只想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對於低端產業瞧不上,所以就只能中國來了,也只有中國有這樣的魄力!

我們確實是全世界全產業鏈的唯一一個國家,比歐美的工業產業鏈還要完全,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功績,因為當一個國家快速發展,迅速融入世界的時候,產業鏈幾乎都是健全的,即便不健全,邊邊角角的一些分支產業也不會影響大局。

全產業鏈說白了,功勞是要放在改革開放身上的,但同時也要必須承認,全世界對於當時開放的中國的一種認可,才會把這些產業鏈生產線搬到中國,成就中國這一美名,也成就了世界製造和世界工廠的勝利,但是我覺得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

因為長期以來只負責加工,只負責貼牌,使得中國企業的利潤微薄,中國勞苦大眾的勞動力在40年的發展不斷輸血給外國的既得利益者,同時也給國內的既得利益者貢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和勞動力,但是那一點工資至今都無法讓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反而那些權貴們動不動就出國轉移資產?貪污腐敗,鄧爺爺曾說,如果貧富差距懸殊,那就意味著開放的失敗,現在想一想,不絕於耳。

回來再說一說全產業鏈的問題,全產業鏈確實是實行工業化的最初以及中間目標,但是全產業鏈並不能保證你的技術生產人員和 科技 不受他國左右,不受他國控制,尤其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十億多的人口,全產業鏈可以在表面上達到自給自足,但實際上依然是由歐美國家決定你能否發展。

別的不說,就拿市場來講,中國確實擁有最廣大的產業鏈,同時也有世界上最多的加工工廠生產出來的物品,供給全世界都不成問題,但是現在是西方發達國家動用自己在國際上的權利,被迫讓你與世界市場脫鉤,生產了如此多的東西,人力物力,還有原材料全都已經耗費在哪裡?成本都堆在了倉庫,但就是沒有市場。

國內市場確實可以消費一部分,但是不要忘了我國的生產能力是能夠滿足全世界的,但是現在只有全世界1/5的人口,會不受外界影響的市場,我們根本不能消化自己的產能,這是在經濟方面的,在國家安全方面,我們確實能夠生產發動機,還有一些粗製的晶元等。但問題在於,我們對於他們的生產僅在於模仿和復制,我們會根據發動機的比例擴大,或者是縮小發動機的大小,但是很多關鍵技術和細微的尖端領域,我們一直不知道發動機為什麼是這個形狀的,發動機的內部構件,為什麼是這么安裝的?

很多東西我們都是不知道的,我們只是單純地把它仿造出來,這雖然證明我們工業技術的強大,但是根本不能證明我們能夠真正掌握這些技術核心,而發動機也僅僅是我們受制於人的冰山一角,當然我們可以變得不要臉,把所有的東西都仿造出來,自己用就得了,但是這么做一定會失信於國際,在國際上一個沒有信譽的國家,比一個四處引發戰爭的國家更加遭人唾棄。

歐美發達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其實都是一個領土范圍不大,人口並不眾多的國家,但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信仰和國際價值觀,以及共同的國家利益,所以在討論全產業鏈的時候,我們作為一個世界工廠,作為一個世界制度的後來者,只能被迫遵守,我們只能單槍匹馬的作戰,但是歐美國家,即便有分歧,在核心利益上,也是擰成一股繩的。

所以在討論全產業鏈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夠把歐洲和美國分開來看,甚至也不能夠把歐洲內部國家分開來看,他們是一個整體,而且他們又不僅是一個整體,他們又是一個能夠全產業鏈合作的國家,這既保證了雙方之間在核心利益方面不會起沖突,而且還保證了整個集團范圍內各國關鍵部件的供應,尋求的既是軍事平衡,也是經濟平衡,更是政治平衡。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國家擁有的朋友是否眾多,並不在於你自己有全產業鏈,什麼都能生產,什麼都能消費,而在於你的東西是否能夠得到盟友的認可,盟友的支持,盟友的購買,和盟友的合作,歐美國家就是這樣一個交互的關系,所以不單單是圍堵東方,就是曾經對抗蘇聯,多方之間也依然是一個盟友,而不像與伊朗簽訂的長期條約那樣,更像是一種臨時抱佛腳和被現實逼迫而簽訂的解決之道,為的就是解決燃眉之急,但是,根本不可能起到歐美那樣戰略同盟的作用。

改革之前中國是一個相當落後的國家,雖然地大物博,人們還是很窮困的,常受西方人譏笑。在中國政府給出優惠政策之下,中國改革開放前期主要承接的是西方國家、亞洲四小龍甚至全世界的產業鏈轉移,把一些利潤微薄的產業都移向中國,也把低效的、污染的、有毒的東西拋給中國,自己掌握定價權,坐享更高的利潤,讓中國人為它們打工,而中國從最基礎的產品開始做起。後期隨著中國的改革深入,全面調動人們進入復國的願望,經過四十年的打拚,積累大量的財富,實現小康 社會 ,整個 社會 經濟的發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要求我們對產業升級。

為什麼全世界的產業都往中國轉移,那是人口眾多,各種資源是極其豐富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市場,使得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垂涎欲滴。這就讓我們布局全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了--中國實施市場經濟,需要西方國家的技術、管理和資金。

我國可以從最為基礎的產品,逐步向高端產業轉移,生產和出口高質量的產品。雖然目前還不是最強的製造國,但一定是面最廣的產業,覆蓋整個工業體系。這種優勢致使西方國家聯手制裁中國每一次都勞而無功,主要是中國除了一些高精尖產品外,什麼都不用外求,在西方列強的欺壓下,反而激起中國人的鬥志,我們高舉復興的大旗,走進新時代:中國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

我們有很好的 社會 主義制度。莫非定律怎麼說的?「如果一個辦法笨而有效,那它就不笨」。蘇聯的經濟政策或許很笨,但它抓住了工業化的要害——增長。資本主義主導的工業化容納不下工業化創造出來的驚人生產力,非要通過戰爭來解決這個矛盾,蘇聯卻能吃下這些過剩的生產力。機器美國人當廢鐵賣,蘇聯人當寶貝。工程師、技工在美國失業,願意當藍領都沒人雇,蘇聯可以高薪聘請。所以蘇聯駐美國的大使館門外排著長隊要簽證,蘇聯人還挑挑揀揀。這反映在經濟上就是蘇聯的工業每五六年就翻一番,快速追趕上西方國家。西方不斷地把工廠廢棄。所以那時二戰後的蘇聯蒸蒸日上,最後與美國一竟高下,而別的國家卻陷入大蕭條。到了30年代,在沒有任何殖民地的情況下,蘇聯居然變成了世界第二工業國。這說明什麼呀?這說明計劃經濟的作用也非同一般,也能起過重大作用,也能與市場經濟的作用相媲美。也許正是蘇聯人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好處,才一直堅持下去的吧。

這說明什麼呀?這說明計劃經濟具有市場經濟不具備的功能,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也跟市場經濟一樣優秀。由於計劃經濟有種種好處,在我國一直實行計劃經濟,縱使實行改革開放也沒有完全擯棄計劃經濟,而實行利伯維爾場化--完全自由市場化。否則,中國的將來不會成為這個樣子的。

比如說我們國家長期實行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有計劃經濟的必要,能集中必要的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目前形勢的需要為著眼點,統一籌劃,全面安排,前後兼顧,著眼長遠,把這些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解決當前的難題,使得我國工業體系建立起來了,紮根於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還有一個好處是整體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都能聯合起來按政府的要求去做,參加產業鏈競爭。

2020年,一中國是首先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整個國家全面封廠、封路、封城,很多人宅在家中。受此影響,各個行業的生產一度停滯。考慮到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經濟與全球供應鏈的融合程度較高,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較大的供給沖擊。

隨著主要經濟體的2019年四季度數據以及2020年1月數據陸續公布,不僅世界經濟復甦的預期終結,而且突然爆發並仍在全球范圍內擴散的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短期內國際分工產業鏈的秩序,尤其是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受到最大沖擊,只是沒那麼嚴重罷了,而西方國家,因中國封需,關掉了大部分工廠,中國工廠生產大減或儀停工,結果各種元器件出現斷供的現象,就連蘋果代工廠也只好關停一些工廠,因為它們必須快速補貨,甚至考慮轉向其它國家生產所需的元器件。「一場災難」中國斷鏈危機,全球500萬企業叫苦。

一遇上低潮時,只是讓這部機器運轉慢一點罷了,而並沒有讓它停轉,製造業供應鏈強大。這個完備的工業體系使得我國經濟闖過大大小小的風浪,避免了經濟危機,使得唱空中國崩潰的陰謀屢屢落空。這又顯示了 社會 主義制度的頑強生命力!

國際 社會 普遍指出,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保持自身獨立的同時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也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波蘭、塞內加爾、緬甸、突尼西亞等國政黨強調,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不僅給世界樹立了成功典範,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全新路徑。法國、羅馬尼亞等國政黨指出,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另一種選擇」。

改革開放充分證明,西方民主模式和資本主義價值體系並非人類發展的唯一道路。

你好,不是經常說資本無國界嗎,資本趨利性導致它們在全球范圍內獲取生產資料和開設工廠,自己牢牢把握技術專利,控制生產鏈頂端,賺取大部分利潤。 相較而言,發展中國家的場地、原材料、運輸、人力成本比起歐美更低,比如一部蘋果手機在中國生產蘋果公司可以賺300美元,在美國生產只能賺100美元,那肯定拿中國來生產更劃算。

一、我們先來看看,當今全球製造業產業鏈現狀是什麼樣的?

可是,這些公司基本只來源於中國與發達國家,也就是其他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在近萬億產值的半導體領域幾乎毫無建樹。

在東南亞,新加坡靠地緣位置富裕起來,韓國靠高新技術實現經濟騰飛,日本讓歐美企業節節敗退,中國台灣把電子產業做到極致,才能從原本落後走向先進。

直到1980年,歐美國家依然還保有強大基礎工業產能,而此時日本與四小龍已經實現飛躍,並且帶動了東南亞。可是東亞島鏈、東南亞諸國的工業化根本沒有沖擊到西方產業,即便是在1990年全世界驚呼「東亞奇跡」時,歐美還依然保有大量的「落後產能」。

二、在我看來,全球化才是真正使得歐美工業衰弱甚至空心化的推手

歐美工業的衰弱甚至是「空心化」是近20年才明顯的,也就是中國全面開放大潮下,以龐大體量產生的向心力,即便強如美國也大感吃不消,而一些歐洲小國更是幾乎失去所有的工業生產能力。

起初,歐美等西方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誤以為資本主義是適合全球化的,但是其實資本主義與全球化有著內在的,結構性矛盾。

可是,美國不一樣,美國為了提高收益,變成了資本主義完全體,進行了資本資產化,也就是說美國的資本從掙產業發展為掙錢。

就是這個個大問題,大家都知道資本主義必然會發生經濟危機,每次經濟危機就是一次清算,然後再重新開始,後來隨著蘇聯解體,美國資本資產化,及中國加入世界經濟體系,讓經濟全球化得到極大發展。

經濟全球化給資本主義帶來更快速發展,更強大積累,符合資本主義邏輯的財團變得更高更快更強,不符合中低端產業等的逐漸衰落,這一切都正在加速變化。 可見,並不是西方選擇了空心化,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沒選擇的都衰落了。

三、最後談談,為何全球化為使得歐美的中低端產業逐漸衰弱甚至空心化?

這其實是人性和利益的自然選擇,去工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自然趨勢。

而歐美等西方國家,因成功於工業化,過早地佔據了當今世界財富的大頭,因此就陷入了玩虛擬經濟賺錢更容易,賺得也更多的怪圈中。所以,它們把功夫花得多,賺得少的工業大部分轉出去,維持一定高利潤率的高 科技 產業,把產業集中於收息收租收利的末產,躺著賺錢,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趨勢。

回顧 歷史 ,春秋的中國也是有去農業化,所以管仲踩提出重農抑商的國策,讓國家政策來平衡市場經濟的自然趨勢,穩定了中國 社會 農業發展數千年,看今天,是不是要採用類似的方法呢。

毓美美作答:工業體系不完整不代表產品體系不完整。全球一體化的今天,生產製造也具備全球化的特性,任何國家是不能完全脫離其它國家而獨立存在的,過分強調全產業鏈全產品全部自產是不現實的,這種閉關鎖國的做法終將使該國與世界脫節,使該國國力衰退。


美國雖不是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但美國的強大之處在於,即便它本國無法生產,但是它可以憑借其強大國力在世界其他國家購得,而我們中國,一旦有無法生產的東西,可能關鍵時候根本買不到。這種被逼無奈的困局,造就了我國遍地開花的工業結構。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個體,逼急了,任何困難都能想得出解決方法,方法總比困難多,這是這些年造就我國全產業鏈的真實寫照。中國的完整工業體系正是當年落後的工業水平和國際環境逼出來的。


只有工業化全產業鏈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唯有逆天的全產業鏈才能解決十幾億國民的吃飯問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苦難行軍雖然異常艱苦,但是卻幫助這個民族驅散百年屈辱的陰影,淬煉出民族的自信與尊嚴。勤勞隱忍的中華民族的精神特性,國民之奮發圖強程度堪稱世紀經典,吃的了任何苦,方才造就今日大國的製造奇跡。


對於中國全產業製造的能力與水平我們既不盲目樂觀也不盲目悲觀,說我們已經超過歐美國家的工業設計能力,那叫盲目樂觀,說東南亞等國家製造業已經超越中國製造產業鏈那叫盲目悲觀。人口基建,工業配套體系、技術實力以及穩定的匯率,使得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地位無可撼動,面對一些高精尖產品的製造史,中國仍是最好的選擇。


國內擁有14億人口,消費市場和潛力巨大。全產業鏈布局意味著海量的市場收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個驅動力非常大。加上國際 社會 、文化的因素,更促使國內堅定的自主研發。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塑造能力,成為 科技 強國,是我們更高的追求,也是步入強國之列的必經之路!


分享點亮生活,歡迎加關注,感謝留言交流!

你知道現代工業的全產業需要多少工業人口才能支撐嗎?接近2億工業人口!美國也才僅僅接近!按照專家的測算,由於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化,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需要超過3-4億的產業人口才能支撐完整的全產業,所以有人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只有中美有機會,而中國可以單獨完成,美國還必須聯合盟友。其它國家要麼搭上中美快車要麼吃完飯歇歇吧!

這個主要還是得益於這么多年全球化發展分工的結果。

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當中,歐美發達國家逐步逐步把低端製造業遷移到發展中國家,自己只保留高端製造。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聚焦高附加值的加工製造部分,而把生產率比較低,污染比較重,資源消耗比較多的低端製造部分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享受整個產業鏈的高附加值和高利潤,同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的污染。另外,低端製造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匹配本國的生活水平,因為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不足以支撐低端製造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建國之後,以蘇聯老大哥的援建為基礎,初步在東北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並逐步發展完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逐步地利用外資建立起了低端的加工製造產業。2000年之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不斷的發展,產業更新換代明顯,在這個基礎之上也逐步逐步建立起來自己的高端的製造產業。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是全球產業鏈最完整的布局。

這個也是目前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地方。

這個就有點吹了!唯一一個?你信么?就問你色青你有沒有?高端光刻機有沒有?有全產業鏈根本沒啥驕傲的,做大做強產業鏈才有用,人家根本不屑擁有那些低端產業鏈。

我們要客觀看待全產業鏈,既不能過高估計,也不能妄自菲薄。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全產業鏈也是被逼無奈。一些高精尖的產品要麼不賣給你,要麼過於昂貴。通過這些年艱苦卓絕的國產替代,我們的產業鏈才逐步走向健全的。

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產業鏈是中端產業鏈,而不是高端的產業鏈。在激烈競爭的形勢下,不進則退,稍不小心,有些產業又可能變得落後。

西方發達國家實現產業分工優勢互補,這是比較合理的規劃。人才交流和思維激盪,使他們更容易在新領域取得突破。

我們要非常謙虛地汲取他們西方的優點。變人口優勢為人才優勢。變勞動力紅利為工程師紅利。最終實現變人才優勢為頂級科學家優勢。從科學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那時我們就不用在乎什麼全產業鏈了,目光所向,便是極致!

因為不掙錢的產業。人家就不做了。他們國家人工費太高。做出來的比進口的貴的多。所以放棄了。就不全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工業體系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將汽車鑰匙改裝成手機開鎖 瀏覽:263
賓士glb機油位置怎麼測 瀏覽:931
奧迪a4l倒車鏡片怎麼調 瀏覽:655
2040萬的新能源汽車買哪個 瀏覽:191
工業風毛坯棚怎麼處理 瀏覽:795
西安馬家灣工業園什麼時候搬 瀏覽:111
賓士前後剎車片多久換一次 瀏覽:893
寶馬m5擋把怎麼掛 瀏覽:729
沙溝工業大廈怎麼走 瀏覽:528
明年汽車市場價格走向如何 瀏覽:167
汽車電瓶大線後開多久能充滿 瀏覽:165
奧迪車載流量用沒如何續費 瀏覽:584
為什麼汽車改裝輪轂好看 瀏覽:867
二手19奧迪a6l到底多少錢 瀏覽:415
賓士怎麼區分底盤 瀏覽:258
奧迪底板怎麼裝 瀏覽:915
汽車天窗是什麼 瀏覽:678
卡達工業有哪些 瀏覽:894
汽車談判技巧有哪些 瀏覽:961
汽車的免審單多久可以申領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