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以蒸汽機、汽船、火車為代表,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七八十年代-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電力、內燃機、飛機、汽車為代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三次工業革命(二戰後-20世紀70年代),以計算機、原子能、航空航天、遺傳工程為代表,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工業革命是以科學技術作為驅動力,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所以就形成了我們概念中所理解的工業革命。
②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
(2017·黃石)「……,在科學成功的背後,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觀點認為科技革命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
(2015·黃石)工業革命中出現了許多工業部門,最早出現的是棉紡織業。
(2014·孝感)在過去的200多年裡,人類經歷三次科技革命,先後發明了蒸汽機、火車、輪船、汽車、飛機、電報電話、電腦、原子彈、人造衛星等。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2011·黃石)最能體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特徵的是鋼鐵時代、電氣時代。
蒸汽機運用於交通運輸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徵。
壟斷組織的出現、電力進入生產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徵。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也稱作信息技術革命)的特徵。
③ 兩次工業革命中各發明了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末,美國人仿造了珍妮紡紗機,不久又發明了軋棉機;1807年富爾頓發明了蒸汽輪船;1800年,美國伊萬斯最先發明了高壓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5年,貝爾發明了電話;1837年,莫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1897年,尼古拉·特斯拉獲得無線電技術專利;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④ 工業革命有幾次,分別是什麼
工業革命有三次,分別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2、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