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製造業轉型升級
綜合考慮上述基本要素,鎊鎊天工行業研究員認為,可以將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綱領——「中國製造2025」政策體系的總體思路概括如下: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順應全球製造業數字化、互聯化、智能化、協同化、平台化、服務化和綠色化趨勢,針對中國製造業存在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特別是質量效益不高、成本上升、資金外流、資源環境約束、產能結構性過剩、核心技術缺失、價值鏈低端固化等痼疾,圍繞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這個核心任務。
目前在網上搜到的最早關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的文章是 2005年中國海洋大學碩士楊華的論文《全球價值鏈理論與我國製造業升級模式》《中國海洋大學》。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產業轉型升級包括哪些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在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並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誤區,如一些地方認為轉型升級就是淘汰傳統產業尤其是一些夕陽產業轉而發展新興產業,因而一哄而上去追逐新興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當然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
再如,為了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要求區域內所有城市都必須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這其實也不盡合理。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表現,但並不是對所有區域、所有城市的統一要求。相對而言,特大城市更適合於發展第三產業。
事實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轉型」,其核心是轉變經濟增長的「類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轉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轉為集約型,而不是單純的轉行業。轉行業與轉型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轉了行業未必就能轉型,要轉型未必就要轉行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升級」,既包括產業之間的升級,如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由第一產業占優勢比重逐級向第二、第三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也包括產業內的升級,即某一產業內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縱深化發展,實現技術集約化,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只有正確理解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這些內涵,才能在實踐中避免出現偏差。
Ⅲ 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根據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製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Ⅳ 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這個概念由「轉型」和「升級」兩個詞復合而成。
前者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經濟體制轉型,把資源配置由政府主導轉變為由市場決定;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把粗放發展方式轉變為科學發展和集約化發展。
後者則有四個層次的含義:一是產品升級,通過創新,使功能更好的產品替代原來的產品;二是工藝升級,性能和效率更高的生產工藝替代原來的舊工藝;三是功能升級,即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升級,由實體性的加工、製造、裝配、生產活動向非實體的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網路活動升級;四是產業鏈升級,由低級鏈條分工轉向更高級產業鏈分工。
現在很多地方把轉型升級簡單地理解為提高R&D佔GDP比重,或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這個是危害無窮的。前者加大投入浪費,後者在丟失我們的傳統產業優勢。
尤其後者,1、使我們主動輕易地放棄了幾十年來好不容易獲得的在傳統產業的競爭優勢;
2、使自己直接面對發達國家的面對面競爭,遭遇到空前打壓,如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遭遇;
3、使我們可能丟失全球40多億人口的巨大市場而轉向為全球1、2億少數人口服務的市場。這將是巨大的失策!其實,面對生產要素成本的不斷迅速上升,轉型升級的真正含義和由此決定的最佳策略,是讓傳統產業提升生產率,通過生產率上升克服或消化掉成本上升因素,並通過更低成本和價格刺激市場擴大。因此轉型升級中的「騰籠換鳥」,是要為生產率上升騰出空間,鳳凰涅槃重生出生產率更高的經過新技術、新模式、新管理改造過的新產業體系,而不是簡單化地把企業趕走擠跑!以遷移或者轉移方式騰岀了籠,但引不來新鳥,即使引來了,不僅成本巨大而且新鳥因為直接面對發達國家殘酷競爭,也難以活下去。
Ⅳ 什麼叫產業什麼叫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就是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或系統生產物質產品的集合體,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一般不包括商業。有時專指工業,如產業革命。有時泛指一切生產物質產品和提供勞務活動的集合體,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服務業、文教衛生業等部門。產業是指由利益相互聯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個相關行業所組成的業態總稱,盡管它們的經營方式、經營形態、企業模式和流通環節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經營對象和經營范圍是圍繞著共同產品而展開的,並且可以在構成業態的各個行業內部完成各自的循環。
產業轉型升級,應定義為產業結構高級化,即向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技術進步,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並加以研究、改進和創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體系。產業轉型升級必須依賴於政府行政法規的指導以及資金、政策支持,需要把產業轉型升級與職工培訓、再就業結合起來。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轉型後,中國正式實施轉型升級體制改革。
Ⅵ 如何實現工業轉型升級
"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發展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中央果斷實施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我國工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十三五」期間,技術改造工作應緊密圍繞《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技術創新、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新要求,以提高質量效益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綠色製造和產品高端化為重點,充分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推動企業普遍實施技術改造,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打造河北製造業升級版,盡早實現建設製造強省的目標。
Ⅶ 基礎篇:什麼是轉型升級
收藏推薦 經濟轉型升級中,產業的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轉型升級轉型升級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經濟的轉型升級,二是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三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經濟轉型升級包括不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區域、城鄉經濟的平衡發展,集約化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內容,是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轉型升級結果的集中體現;產業轉型升級是在充分發揮企業主動性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業內資源,吸引新增資源,吸納其他產業轉移的資源,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從而實現產業自身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對經濟轉型升級起促進作用;企業是產業的組成單元,宏觀上的產業升級和轉型只有通過微觀的、具體的企業升級和轉型才得以實現,企業自然是轉型升級的主體,即企業轉型升級是產業轉型升級落地開花的終極途徑。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是發展模式轉變問題,其實質在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即: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又好又快發展。
Ⅷ 什麼是企業轉型升級
為了適應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折,原有的國有企業向股份制企業轉化,這就是企業轉型升級。
民企治理專家曾水良老解析當今社會轉型期之中小企業的五大機遇、六大融合及轉型升級九大路徑;結合新形勢下企業七大商業模式的定位突圍路徑與公司機制變革、體制轉型治理策略。
(8)什麼是工業轉型升級擴展閱讀: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區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部分企業還出現生產經營困難,這些都是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我們要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宏觀政策、微觀發展形成的"倒逼"機制,在調整中提升,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加強調整,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調整產業結構是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一是要發展和培育一批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探索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虛擬經營。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商貿、金融、物流、會展等四個中心建設,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用現代服務業提升製造業,形成工貿互動的良好局面。以"萬元田"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農藝科技、服務體系、經營體制、產業體系、投入機制五大創新。三是扶持和壯大一批重點企業。鼓勵企業通過走產品經營、資本經營、品牌經營相結合的道路,重點扶持吉利、吉奧、巨科等排頭兵企業,加快培育"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
自主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一是科技創新。高度重視傳統產業的科技創新與改造,加快構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聯、政府扶持"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適時考慮在區內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二是供應鏈創新。在當前高成本形勢下,繼續發揮路橋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協作配套體系這一優勢,要特別重視和加強配套協作過程中的產業供應鏈管理,積極尋求供應鏈變革與再造,減少經營成本。三是營銷創新。積極運用網路等新型的銷售渠道,通過網上下單、就近配送、就近安裝等方式,努力縮短銷售渠道,降低營銷費用,增強競爭能力。
提升服務,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牢固樹立"善待企業"意識,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實實在在為企業辦事。對轉型試點企業在辦證辦事、政策適用及資源投放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職能管理部門要對試點單位涉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項目給予優先優辦,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同時,將上級扶助專項資金優先考慮試點行業和試點單位。繼續開展"兩年"活動,建立以各類中小企業為對象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網路。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技術開發風險基金,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和新產品開發風險大等問題。
破解難題,努力強化企業要素保障
在土地方面。除積極爭取指標、合理安排用地指標外,還要加大挖潛力度,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廣土地租賃制,鼓勵企業通過租賃方式取得國有或集體土地使用權,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一定的年限出租,探索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機制。倡導"零地技改",加強荒灘、荒地等閑置土地的清理,盤活存量用地。加快沿海灘塗圍墾進度,使企業盡快向沿海產業帶轉移。在資金方面。各銀行仍然要加大對企業的投入,通過組織存款、拆借資金等方式,使得貸款的資金空間較大,富有調劑餘地,保證足量的信貸資金來源。建立多元籌資機制,積極牽線加強銀企合作,規范發展擔保公司,創新金融服務,加大企業貸款力度。積極探索民間資本投資方式,鼓勵拓寬投資領域,加大對社會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擔保的獎勵額度,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潛力較大的產業。在電力方面。加快電力項目建設,推進城鄉電網改造,增強電力輸配能力。加強用電管理和科學調度,大力倡導節約用電,提高全民節約用電意識。
齊抓共管,切實做好企業減負工作
給企業減負解困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重要舉措,也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和當務之急。要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國家有關減免稅收政策,制定優惠政策,放水(轉下頁)(接上頁)養魚,並根據財力承受能力,該減的減,能免的免,重點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支持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支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堅決執行省、市核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緩、停"項目,抓緊清理行政性收費,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和行政執法監察行為,停止各類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堅決查處"吃、拿、卡、要"等行為。繼續開展"送溫暖、送政策、送服務"活動,盡快幫助企業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