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本書目標是刻畫與解釋中國自1978年以來快速工業化和社會經濟變革的關鍵步驟與訣竅另一個則是中國經驗照亮知識界長期未能解答 英國工業革命之謎作者通過一個稱為新階段和「胚胎發育」理論的理念框架,來解釋經濟發展的核心歷史邏輯這一邏輯在英國工業革命和中國增長奇跡的歷程一以貫之
目前為止中國總共進行四次工業化嘗試第四次改革開放意外的成功了帶來的沖擊力是19世紀末美國的20倍19世紀初英國的100倍
中國在1978年點燃它的原始工業革命秘訣是中國農村的鄉鎮政府結構和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度中國的地方政府促進農村企業的產生,加快市場發育和創造進程。
為什麼工業化運動沒有像英國那樣更早之前的中國歷史上發生?比如具有很好私有財產權的清朝和民國時代答案就在於中國清朝和民國時代缺乏國家統一意志和戰略眼光去引導商人為廣大的鄉村工業和城市作坊去創造一個深厚當然國內國際大市場,尤其是紡織品市場和全球棉花原材料供應鏈
制度是生產方式的產物,而不是因果
原因無論是英國工業革命還是今天中國工業革命首先是向世俗的重商主義的觀念轉變,然後是市場規模、工業組織和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是政治制度的變革(作者主要反駁以格拉斯.諾斯為首的傳統經濟學制度決定論的基本思路)書中舉例指出諾斯關於制度決定交易成本大小的經濟學理論的致命弱點中國通過鐵路連接寮國首都萬象與雲南昆明運輸時間從兩天三夜縮減至十小時左右大大縮減交易成本,卻與制度沒有多大關系
第三次工業革命嘗試為了資助現代化工業建設對農業領域徵收重稅(因此才有了大躍進)導致巨大潛在產能過剩(受市場規模與意識形態限制)接下來國家經濟發展下降,動搖國家統治穩定性如果不是改革開放的成功 ,給經濟發展方向來個大轉彎最後就像蘇聯一樣面臨解體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