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北-咸寧是個怎麼樣的城市求對其綜合的印象和評論!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東與黃石市的陽新縣交界,南與江西省的修水縣、湖南省的平江縣接壤,西與湖南省的臨湘市相連,北與荊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與武漢江夏區、鄂州市、大冶市毗鄰。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咸寧市人民政府駐溫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溫泉辦事處。
行政區劃
咸寧市(地級市)行政建置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市域夏商屬荊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縣(今赤壁市)。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鎮,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為永安縣,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按《易.乾象》「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取名咸寧縣(今咸安區)。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魚縣。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縣。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陽縣。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縣。元時,市域屬湖廣行省武昌路;明清時,屬武昌府。民國時期,先屬江漢道,後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隸屬大冶專區、孝感專區。1965年8月成立咸寧專區,轄咸寧、嘉魚、蒲圻、通山、通城、崇陽、陽新、鄂城、武昌9縣。1970年咸寧專區改稱咸寧地區。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縣分別劃屬武漢市、黃岡地區。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立咸寧市(縣級市)。1986年6月撤銷蒲圻縣,設立蒲圻市(縣級市),1998年10月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1997年陽新縣劃屬黃石市。
199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同時撤銷原咸寧市(縣級市),設立咸安區。
咸寧市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赤壁市、咸安區四縣一市一區,共設12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下轄1049個村民委員會、10145個村民小組。
氣候地理
咸寧市隸屬湖北省,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享有「桂花、楠竹、茶葉、薴麻、溫泉之鄉」之譽。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3o32′-114o58′,北緯29o02′-30o19′。東鄰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區位適中,交通便捷。13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京廣鐵路、106、107、京珠高速公路貫通南北。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現轄一市一區四縣:赤壁市「三國故事」享盛名;咸安區向陽湖畔翰墨香;崇陽縣戲鄉琴韻號天城;嘉魚縣秀水澄湖魚米鄉;通城縣三省通衢多客商;通山縣九宮巍峨雲天外。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構造處於揚子准地台(Ⅱ)東端的下揚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帶(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寧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個四級構造單元。區內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層,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通山的九宮山一帶。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形成現今地貌景觀。地勢南高北低,分為3個地貌區。江漢湖積沖積平原區,位於西北部,為赤壁市茶庵嶺至咸安區雙溪以北的大片地區;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區,位於中部,為通山縣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北,茶庵嶺至雙溪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幕阜山侵蝕構造中山區,位於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南地區。
咸寧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偏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為245-258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災、洪澇及夏旱、伏旱。
自然資源
咸寧土地礦產資源 咸寧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全市國土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人均1.55畝、全省人均1.25畝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我市顯得尤為重要。
咸寧市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金屬礦產次之,能源、水氣礦產少。已發現礦產37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8種,包括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7種、礦泉水1種。全市有11種礦產資源的儲量列居全省前五位。其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鎂、銻、獨居石、鉭、地熱等5種礦產,居第二位的有金、鈮、冶金用白雲岩等3種,居第四位的有煤、釩、錳3種。
咸寧水資源 全市平均降水量1325.2mm,摺合水量130.0億m3,較上年偏少7.2%,較多年平均偏少 13.5%;全市水資源總量65.84億m3,較上年偏少7.2%,較多年平均偏少20.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3.76億m3,地下水資源量15.77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重復計算量13.69億m3。全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2379m3,畝均佔有水資源量3174m3。全社會用水總量13.3798億m3,其中生產用水量12.3576億m3,佔92.36%;生活用水量1.0190億m3,佔7.62%;生態環境用水量0.0032億m3,佔0.02%。全市人均用水量484m3,萬元GDP用水量656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30m3,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635m3。
建國初期全市有大小湖泊115個,正常水位的湖水面積為488平方公里。由於人為侵佔等原因,目前全市500畝以上的湖泊僅有19個,湖水面積206.4平方公里,其中萬畝以上湖泊5個。
全市境內河流眾多,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31.1084萬KW,可開發量為24.1057萬KW。
咸寧森林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積981494公頃。其中陸地面積905655公頃,佔92.27%。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林地面積561286公頃,佔61.98%;荒地面積16375公頃,佔1.81%;難利用面積7302公頃,佔0.81%。
在全市林地面積中:森林面積411095公頃,佔73.24%;疏林地面積8563公頃,佔1.53%;灌木林地91110公頃,佔16.23%;無立木林地47452公頃,佔8.45%;苗圃地3067公頃,佔0.05%。
在全市森林面積中: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面積共有308238公頃,佔74.98%;竹林102475公頃,佔24.93%;農林間作林382公頃,佔0.10%。
全市活立木蓄積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8302520立方米,佔94.69%;疏林蓄積量45516立方米,佔0.53%;散生木蓄積量135271立方米,佔1.54%;四旁樹蓄積283795,佔3.24%。
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3%。
咸寧市南部屬幕阜山系余脈,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最高山峰老鴉尖海撥1656米,一般在200-800米。北部屬江漢平原,海撥多在20-50米。其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資源種類繁盛,主要植物群落類型劃分為:
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其代表群落有苦櫧林、樟樹林、甜櫧林。林中散生樹種有長葉石櫟、冬青、青栲、油茶、石楠、烏楣栲、絲栗栲、女貞、厚皮香、綿櫧等。
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地帶,其代表樹種有短柄枹、錐栗、化香、黃蓮木、青檀、黃檀、稠李等。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1100米之間,其代表樹種有甜櫧、栓皮櫟、青岡櫟、厚皮香、青榨槭、石櫟、白櫟、綿櫧、交讓木、楓香、黃檀、酸棗、糙葉樹、拐棗、短柄枹、山槐、化香、茅栗、臭辣樹等。
針葉林:海拔 800米以上的代表樹種有黃山松、油松, 800米以下其代表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柏木等。杉木是鄂南主要造林樹種,大部分為人工純林。天然林只在通山縣九宮山、一盤丘,通城縣黃龍山等地有零星小塊分布。
竹林:我市竹類資源豐富,有17屬、123種。主要為楠竹,雷竹次之。楠竹林在海拔100-1100 米地帶均有分布,以片林為主,也有與松、 杉及闊葉樹混生類型。雷竹主要分布崇陽,近幾年來,崇陽致力打造雷竹大縣,雷竹產業發展迅猛,現已發展到3333公頃。此外,慈竹、桂竹、斑竹、黃竹、水竹、金竹、箭竹等竹類品種全區各地均有少量分布。
據1989年國土資源普查,咸寧共有樹種112科、354屬、1114種、54個變種。
主要用材樹種:杉木、馬尾松、楠竹、苦櫧、柏木、櫟類、楊樹、櫧栲、楓香、檫木、酸棗、香椿、刺槐、泡桐、樟樹等;
主要經濟林樹種:茶葉、桂花、雷竹、香椿、油茶、油桐、柑桔、烏桕、棕櫚、板栗、杜仲、厚朴、桃、李、梨、柿、棗、漆樹等;
主要綠化樹種:懸鈴木、樟樹、柏類、廣玉蘭、白玉蘭、雪松、水杉、黃楊等;
主要珍稀樹種:一級保護樹種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二級保護樹種有:三尖杉、鍾萼木、蓖子三尖杉、香果樹、杜仲、銀杏、胡桃、馬褂木、金錢松、秤錘樹等;三級保護樹種有:金錢槭、黃山木蘭、厚朴、凹葉厚朴、紅豆樹、閩楠、楨楠、青檀、白辛、黃山花楸、紫莖、銀鵲樹、紅椿等。
引種樹種有 50科、101屬、294種、9個變種。 水杉、 台灣杉、池杉、落羽杉、水松、濕地松、火炬松、長針松、短針松、晚松、日本冷杉、黃杉、鉛筆柏、日本扁柏、纓絡柏、福建柏、 中山柏、風尾柏、日本香柏、美國香柏、綠干柏、西藏柏、竹柏、 羅漢松、蘇鐵、木蓮、巴東木蓮、紅花木蓮、桂南木蓮、黃山木蘭、天目木蘭、寶華木蘭、長蕊木蘭、深山含笑、闊瓣含笑、樂昌含笑、金葉含笑、觀光木、麻楝、川楝、大葉樟等,但銀合歡、 黑荊樹、銀華、大葉桉、赤桉、相思樹、榕樹、南洋杉、沙棘不宜栽種。
古、大、奇樹種:保留完好的古、大、奇樹木有27科、43屬、57種,共226株。
咸寧市有灌木450餘種,野生葯用植物有近500種,以石耳、七葉一枝花、竹節人參、沉香、獨活、 明黨參、黃精、天冬、玄參等十幾種較為常見。主要花卉品種有芍葯、雞冠、海棠、芙蓉、墨蘭、菊、白水槿、紫荊、茉莉、夾竹桃、夜來香、白玉蘭、梅、月季、杜鵑、南天竺等數十種。
經濟建設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全市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初步測算,全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4.65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48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96.02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83.15億元,增長13.1%。按戶籍年均人口計算,當年人均GDP突破8千元關口,達到8328元。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三次產業構成為23.7:40.9:35.4,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2.6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分別提高2.3和0.3個百分點。
著力發展新型工業,工業進入提速發展階段。隨著全國經濟由東向中、西部轉移戰略、中部崛起戰略、8+1武漢城市經濟圈戰略的實施和咸寧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經濟發展承載能力增強,全市工業進入了新一輪發展期。據初步計算,全部工業增加值87.33億元,增長20.1%,工業化率達37.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5%,全市工業增長拉動經濟增長6.9個百分點。
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農業產業化進程穩步推進。社會各界結合咸寧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年投入新農村各方面建設的資金達6億元。2006年,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61家,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1家,比上年增加3家。龍頭企業的壯大,帶動了特色農產品基地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楠竹、桂花、茶葉、蔬菜、薴麻、苗木花卉、水果等一批具有咸寧地域特色、帶動農民增收的優勢主導產業。農村基礎地位得到加強。100%的村通電、98.5%的村通電話、95.7%的村通公路。農村用電量2.8億千瓦小時,增長3.2%。
加強基礎建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1.24億元,完成工程2944處,完成土石方662.82萬立方米,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6.74萬畝,除澇面積2.99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56萬畝。
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新增參保人數0.9萬人;全年發放救災救濟款1.5億元(包括現金和實物折價),對21.6萬困難群眾進行了有效救助。城市低保新增對象6088人,共發放低保金6119萬元。農村五保供養8643人,供養金870萬元。農村特困救助新增17838人,城鄉貧困群眾大病救助資金664萬元。
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建設效果明顯。2006年,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步伐,城市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全市共完成城市建設投資約5億元。其中新建城市道路26.5公里、排水管道30.3公里,涮黑城市道路20.9公里,鋪設人行道28.3公里;鋪設燃氣管道12公里,供水管道33公里,新增、更新公汽115台;新建園林綠地17.8公頃,植樹1.5萬棵;建設污水處理泵站1座、截污管渠5.7公里。咸寧大道延伸、垃圾處理場和王英水庫引水等工程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和招投標等前期工作。
開發區改革和發展順利。咸寧經濟開發區順利通過全國省級開發區審核,並對開發區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在溫泉開發區和長江產業園基礎上組建了咸寧經濟開發區。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136%;上繳稅收2956萬元。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0950萬元,引進了今麥郎、王老吉等知名企業。
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市新增私營企業721家,年末累計達2847家;新增注冊資金15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金39.35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戶5365戶,年末累計達到47225戶;新增注冊資金3.08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金10.97億元。獲湖北省第五屆馳名商標22件,市首屆馳名商標71件。中國名牌產品19個,新增1個;湖北省名牌產品9個。
市場物價平穩上升。市場物價總體呈上升態勢,漲幅在控制范圍內。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較上年上漲2.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4.3%;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2.3%;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上漲3.5%。在居民消費價格中,各種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方向和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呈現「五增一降兩平穩」態勢。食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居住等五大類指數上漲,依次上漲1.3%、0.6%、18.6%、2.3%、3.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下降1%,煙酒及用品、衣著等兩大類指數與上年持平。
『貳』 咸寧的生活條件怎麼樣
湖北省咸寧市生活條件應該在中等。
『叄』 桂香咸寧在哪裡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門」之稱。
『肆』 咸寧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咸寧市位於武漢南部80公里處,是湖北省的南大門,與湖南、江西接壤,成為武漢、長沙、南昌金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
咸寧市是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咸寧,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偏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為245~258天。全市境內河流眾多,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
以上都可以說是咸寧的優勢。
劣勢:
由於咸寧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全市國土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人均1.55畝、全省人均1.25畝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該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該市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地勢原因——東南高,西北低。所以地方區域的交通構成,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現狀,西北的嘉魚縣和赤壁市經濟稍微較好,靠近赤壁和嘉魚縣的崇陽縣和通城縣的個別地方經濟也還行,東南的通山縣和崇陽縣大部、通城縣大部的經濟發展就明顯緩慢一些。
以上可以說是咸寧的劣勢吧。
『伍』 黃石市和咸寧市哪個要好
看是哪方面,從經濟、工業、城建、城區面積上面來說,黃石當然好多了。以前是湖北的老二。
如果從旅遊、森林覆蓋率上面來說,咸寧要好。咸寧的桂花、溫泉這些不錯。
『陸』 湖北咸寧是不是很窮
是。
咸寧在湖北的地位很一般還特別弱,不管從經濟人口兩方面來說都是中等偏下。
城區經濟一般,沒有工業,下轄的縣多貧困縣,所以咸寧經濟排中下游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