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桂林理工屬於幾流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是桂林區域的一流高校,全國區域的二流一本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簡稱「桂工」,坐落於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由中央與地方共建,系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源於1956年原國家重工業部在廣西組建的桂林地質學校,歷經五改歸屬、十易校名的發展歷程。
其中,學校1978年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開始本科層次教育;1993年更名為桂林工學院;1998年,學校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2000年與2004年,原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桂林民族師范學校先後並入學校;2009年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
截至2022年7月,學校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300餘畝。
設有二級教學單位19個,開設本科專業82個、高職高專專業50個;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4萬餘人,專任教師2000餘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桂林理工大學
B. 原南昌有色金屬工業學校現更名為什麼
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
C.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飛夢湖的由來
是公辦的。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的前身是1985年建校的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
2000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准整體並入桂林理工大學,成為桂林理工大學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從事應用本科教育和高職教育,電子注冊和學生畢業統一歸口桂林理工大學。
南寧分校充分依託學校本部的辦學資源與優勢夯實分校辦學基礎,注重分校辦學特色的培育,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D. 桂林理工大學有哪些分校啊有個南寧分校嗎
南寧有分校,在安吉這邊。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T Nanning)是桂林理工大學的分校,主要承擔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的前身是1985年建校的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2000年,南寧分校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准整體並入桂林理工大學,成為桂林理工大學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分校有教師近500人,其中冶金與資源工程系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高級職稱13人,佔比40.60%;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8人(博士2人,研究生班及碩士26人),佔比87.5%。
機械與控制工程系有專職教師33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在讀博士1人,出國留學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超過60%,有「雙師」資格的佔70%以上。
以上 內容參考 網路——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E.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級別是什麼
二級。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級別是二級,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是桂林理工大學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電子注冊和學生畢業統一歸口桂林理工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是桂林理工大學的分校,主要承擔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的前身是1985年建校的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
F.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是幾本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是二本。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是本科院校,其招生批次屬於二本批次,主要承擔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的前身是1985年建校的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截至2018年7月,分校在南寧安吉、空港兩個校區,校園面積1300多畝,建築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設有6個系、19個本科專業及41個高職專科專業;有教師近5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
分校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紐西蘭國際太平洋學校、澳大利亞墨爾本商學校、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馬來西亞精英大學、馬來西亞林登大學、馬來西亞伯樂大學、馬來西亞世紀大學、英國史塔福郡大學、英國桑德蘭大學、新加坡南洋現代管理學校等10餘所國際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G. 桂林民族師范學校是現在的桂林理工大學嗎
不是。桂林理工大學是源自1956年重工業部在桂林建立的桂林地質學校,期間曾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78年)、桂林工學院(1993年)等,直至現在的桂林理工大學。其中,1999年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並入桂林工學院;2004年桂林民族師范學校並入桂林工學院。所以不能說桂林民族師范學校就是現在的桂林理工大學,而只是合並進來的一小部分。當然桂林民族師范學校的校友也就是桂林理工大學的校友了。
H. 桂林理工大學的歷史沿革
五改歸屬,十易校名
學校先後隸屬於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冶金部;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
學校先後更名為桂林地質學校、廣西冶金專科學校、廣西礦冶學院、廣西礦業專科學校、桂林冶金地質學校、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桂林工學院、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地質學校時期(1956.1~1958.8)
1956年,正值年輕的共和國大規模開展工業化建設的火紅年代,重工業部根據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要求,決定創建桂林地質學校,先後從中南工學院、長春地質學校等冶金系統院校抽調了十多人具體負責籌備工作。
1956年秋,桂林冶金地質學校在桂林普陀山下宣告成立,並隨即招收第一批學生。
當時只有地質、物探兩個專業,學生500人。
1958年4月,桂林地質學校下放到廣西,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領導,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
廣西冶金專科學校時期(1958.8~1960.2)
1958年年8月,學校升格並改名為廣西冶金專科學校,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領導。
為適應當時形勢需要,增設了冶煉、機電、采礦、選礦、金工等六個專業。
為實現廣西人才培養需要,開辟西灣分校。
廣西礦冶學院時期(1960.2~1961.8)
1960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 *** 批准,學校改名為廣西礦冶學院,當年招收本科生199人,中專生400人,首批招收的500人中,大部分按期畢業,一部分轉入大專班學習,在校學生達2240人。
1961年,國家國民經濟發生暫時困難。
根據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校縮小辦學規模。
廣西礦業專科學校時期(1961.8~1963.7)
1961年下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 *** 決定將當時的南寧地質專科學校、田陽煤炭石油工業學校和平桂西灣分校撤消,把在校生、一部分教職工及設備撥入該校,學校改名為廣西礦業專科學校。
桂林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63.7~1970.10)
1963年7月,學校由冶金工業部收回直接領導,改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校,除保留原有的地質,物探專業外,增設了化探專業,其餘專業均停止招生。
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70.10~1971.3)
197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冶金工業部決定將北京地質研究所遷往桂林與該校合並,學校更名為「廣西冶金地質學校」。
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時期(1971.3~1973.12)
1971年3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 *** 批准,學校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試圖實行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新體制。
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73.12~1978.12)
1973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批復,研究所與學校分設,研究所遷出學校,選址另建,學校仍恢復1970年曾使用六個月的原名廣西冶金地質學校。
1977年,學校恢復招生統一考試,從高校統考中錄取了最後一屆中專學生。
1978年秋,經冶金部同意,國家計委批准,學校招收首屆地球物理專業四年制大學本科一個班35名學生。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時期(1978.12~1993.12)
1978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廣西冶金地質學校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
地質學院的成立,標志著學校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此後,學校在教學、科研、後勤、產業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983年冶金部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分設,學院劃歸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領導。
當時學院全日制學生規模定為2500人,面向全國招生,學制四年。
桂林工學院時期(1993.12~2009.3)
1993年12月,經原國家教委審核批准,學院更名為桂林工學院。
從此,學院進入了又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98年12月,學院再次下放到地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管,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
1999年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並入桂林工學院。
2004年桂林民族師范學校並入桂林工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時期(2009.3--至今)
2009年1月15日上午,在海南召開的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會議表決通過桂林工學院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
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 *** 批准,桂林工學院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
2009年6月21日,學院正式舉行更名桂林理工大學的揭牌慶典儀式。
2010年2月1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了《關於同意實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的通知》(學位[2010]8號)文件,同意桂林理工大學實施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此舉標志著該校博士建設單位規劃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是該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對於進一步優化該校研究生教育結構、提升研究生教育辦學層次、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1月29日,學校順利通過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驗收,獲得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