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配8%的澱粉漿
我們這樣配製:
稱取澱粉 用15-20%涼水 混合均勻成濕澱粉,待用
將70-80%的水煮沸, 將濕澱粉糊倒入沸水中,攪拌均勻。用剩餘的5-10%的水洗滌容器,倒入,混勻。不需等澱粉糊再沸,就關火。
上述 水的量 沒所謂的,分成3部分即可,但沸水要大多半才行。
供參考。
❷ 怎麼攪拌澱粉,放一會才能不下沉 用溫水
澱粉在水中靜置都會沉下來,如果水溫達到60~70℃,澱粉就會糊化,糊化後當然不會下沉,但是糊化後的狀態就改變了,不再是澱粉顆粒。
❸ 等量遞加法如何把1g維C與30g澱粉混合均勻
操作步驟如下:
取相等重量的澱粉一份和維C一份,先混勻,得兩份。
再取兩份澱粉與之混勻,得四份。
再取四份澱粉與之混勻,得八份。
以此類推。
量少時用過篩、塑料袋、不銹鋼盆混勻,量多時放入V形混合機、三維混合機中混勻。
❹ 怎麼攪拌澱粉,放一會才能不下沉 用熱水多少度
不要用熱水,會把澱粉燙熟的。用溫水,筷子攪拌,注意水與澱粉的比例。
❺ 澱粉膠的製作
稻穀、小麥、玉米、馬鈴薯等農產品中含有大量的澱粉,這些澱粉通過物理、化學方法,又可加工成可溶澱粉、糊精、羥乙醚澱粉等多種形式。因此,根據不同的用途要求,以不同的澱粉為基料,配合相應的添加劑,可製成粘度、固含量、顏色、機械性能各異的澱粉膠。工業用澱粉膠通常以玉米為原料,將玉米澱粉在水中分散,然後加熱或添加少量的苛性鈉使澱粉糊化,再加水稀釋,就製成普通玉米澱粉膠。實際配製澱粉膠時,常加入澱粉質量的0.2%~2%的硼砂,以起防霉、交聯、增韌的作用,還可提高耐水性和耐黴菌性,有的加入0.5%~3%的甲醛或苯酚作防腐劑;有的加入甘油、乙二醇等作增塑劑。為了進一步提高澱粉膠的實用性,也可以用聚乙烯醇、脲醛樹脂、間苯二酚-甲醛樹脂(見酚醛樹脂)或異氰酸酯來改性。
❻ 澱粉熟的和生的怎麼個比例
我們在製作澱粉的時候,生粉和熟粉是按照1:1的比例加入進去的,然後攪拌均勻以後放入包裝密封就可以進行銷售了。
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其基本構成單位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0O5)n。
澱粉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類。前者為無分支的螺旋結構;後者以24~30個葡萄糖殘基以α-1,4-糖苷鍵首尾相連而成,在支鏈處為α-1,6-糖苷鍵
物理性質
吸附性質
澱粉可以吸附許多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因分子形態不同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質。直鏈澱粉分子在溶液中分子伸展性好,很容易與一些極性有機化合物如正丁醇、脂肪酸等通過氫鍵相互締合,形成結晶性復合體而沉澱。
溶解度
澱粉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水中加熱30 min後,澱粉樣品分子的溶解質量分數。澱粉顆粒不溶於冷水,受損傷的澱粉或經過化學改性的澱粉可溶於冷水,但溶解後的潤脹澱粉不可逆。隨著溫度的上升,澱粉的膨脹度增加,溶解度加大 。
糊化
將澱粉懸浮液進行加熱,澱粉顆粒開始吸水膨脹,達到一定溫度後,澱粉顆粒突然迅速膨脹,繼續升溫,體積可達原來的幾十倍甚至數百倍,懸浮液變成半透明的黏稠狀膠體溶液,這種現象稱為澱粉的糊化。澱粉發生糊化現象的溫度稱為糊化溫度。即使同一品種的澱粉,因為存在顆粒大小的差異,因此糊化難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所需糊化溫度也不是一個固定值。
回生
糊化的澱粉在稀糊狀態下放置一定時間後會逐漸變渾濁,最終產生不溶性的白色沉澱。而在濃糊狀態下,可形成有彈性的膠體,這種現象稱為澱粉的回生,也叫澱粉的老化或凝沉 。
膨脹能力
加熱澱粉乳,澱粉顆粒會膨脹。對於不同種類澱粉其顆粒膨脹能力不同。將澱粉乳樣品在一定溫度水浴中加熱30 min,然後離心,傾出上清液,將沉澱的顆粒稱重,澱粉膨脹後沉澱顆粒的重量與原來干澱粉重量之比稱為膨脹能。
臨界濃度
澱粉的臨界濃度是指澱粉在95℃條件下膨脹後正好將100 mL水全部吸收,無游離水遺留的干基重量。當澱粉濃度超過臨界值時,澱粉將形成膨脹粒的連續相,全部自由水都被截留;低於臨界值將會有游離水分存在。工業上應用的澱粉糊濃度遠高於臨界濃度,澱粉的臨界濃度是配製一定黏度糊所需要澱粉量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