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化生產的利與弊
利:用統一的結構形式,成套的標准構件,採用先進的工藝,按專業分工,集中在工廠進行均衡的連續的大批量生產,在現場包括混凝土現澆和裝修工程採用機械化施工,使建築業從那種分散的、落後的、手工業的生產方式轉到大工業的生產方式的軌道上來,從根本上來一個全面的技術改造。
弊:工業化只能解決少數人的問題,而且工業化是排斥人的。也就是說就算中國已經完全工業化了,也只能解決少數人的富裕問題。
(1)中國工業化有什麼缺點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實現建築工業化,可以從建立新型結構體系和發展施工新技術兩方面入手。首先應從建築結構設計入手,設計新型結構體系,如鋼結構體系和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讓大部分的成品、半成品建築構配件實行工廠化作業,減少施工現場作業。設計時還應考慮到施工上應從現場澆築向預制構件和裝配式方向發展。
內澆外掛體系即建築結構主體採用現場澆注混凝土,外牆採用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結構體系,這中結構體系能很好地實現建築工業化。牆體連接方式為半剛性連接。
② 我國國家主導的工業化的利弊
利: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各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協調,經濟效益較好,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弊:雖然我國近年來保持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就業壓力卻越來越大。
(2)中國工業化有什麼缺點擴展閱讀
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我國收入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到了不容忽視的水平。
自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城鄉差距就停止縮小而轉向擴大。根據統計,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1.7倍擴大到2003年的3.2倍,這一差距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若將農民的實物收入、生產性投入和市民的隱形福利收入等考慮在內,城鄉收入差距達到驚人的6倍。
我國地區收入差距也十分明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在西北乾旱地區、西南山區還有上千萬人沒有脫離貧困。在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人均GDP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差距在12倍以上。
③ 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產生哪些問題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史上,20世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工業化和城市化國家在取得一定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犧牲了一定的社會發展,如環境惡化、溫室氣體排放超標、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這些都使那些華麗的增長數字顯得暗淡無光。尤其是「貧民窟」,這個被初到某些剛剛探索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的遊客稱之為「景緻」的字眼,在從事社會經濟研究的學者眼中卻顯得那樣的刺眼。因為它的背後隱藏著一種深刻的矛盾,從而形成與經濟增長格格不入的沖突。本文試圖從農村勞動力流動這個角度闡述「農民的城市」所揭示的拉美國家城市化問題,來影射中國大陸目前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存在的不足。
一、現象:城市化與逆向城市化
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拉美國家普遍走上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拉美地區的城市化也進入一個高潮期。1950年,拉美地區的城市人口(2萬人口以上的市鎮居民屬於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41.6%,1980年達到65.6%,已接近於歐洲的城市化水平。(蘇振興:《發展模式與社會沖突:拉美國家社會問題透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頁)根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統計年鑒2002》各國的最新數據顯示,2000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阿根廷為89.6%,巴西為79.9%,墨西哥為75.4%,最高的烏拉圭為92.6%。到2010年,預計上述四個國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將分別為阿根廷91.4%、巴西83.1%、墨西哥78.8%、烏拉圭93.7%。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墨西哥城(1640萬人)、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387萬人)、巴西聖保羅(1300萬人)、里約熱內盧(1000萬人)都已躋身於世界最大城市的行列。一般來說,城市化是以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和集中為特徵的一種歷史過程,不僅表現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改變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的演變,而且此過程還伴隨著精神、文化、觀念的無形轉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發展史和城市化進程史。然而,城市化在讓人類享受工業文明的同時又受到「城市病」的困擾,生活貧困、住房緊張、供水不足、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正威脅著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範效應更加速了這種「城市病」的流行。實際上,在拉美國家還存在著一種逆向城市化,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失控的城市化過程。許多研究拉美城市化的學者指出,城市在空間上的擴張比人口膨脹更快。主要原因是,由於移民數量不斷增加和城市地價及生活費用的上漲,數量越來越多的低收入階層(絕。大多數是由農村轉移出來的剩餘勞動力組成)開始遷移,從原來相對靠近市中心的簡陋住所向城市周邊地帶轉移,逐漸形成環繞城市的大片貧民區。這與西方發達國家近些年出現的講究生態模式的逆向城市化大不相同。在發達國家,一些中、高收入階層逐漸放棄市中心地區而向人口密度低的郊區轉移。如在日本,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鄉差別幾近消除,農村的居住生活條件不亞於城市,且在住房面積、空氣質量上農村更有優勢,所以日本出現了白天到東京上班,晚上回到千葉縣、琦玉縣和神奈川縣居住的「遠距離上班族」。因此,這是兩種意義迥然的逆向城市化,發達國家的是一種追求生活質量的選擇,而拉美國家的是一種低收入階層被社會邊緣化的無奈。
二、原因:一個模型與一種合力
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論,不可能迴避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模型」。他在其著作《二元經濟論》中首先假設了一種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經濟,即維持生存的傳統的、自給農業部門及一個現代化的資本主義部門。資本主義部門由於把剩餘再投資於新資本的形成,從而擴大並吸收了更多的人從自給農業部門到資本主義部門就業。剩餘越來越多,資本形成也越來越大,而這個過程要一直繼續到剩餘勞動消失為止。盡管劉易斯模型的主要任務在於解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但他卻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兩條思路。第一種是勞動力的產業轉移。劉易斯認為,在二元經濟模型中,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資本家將剩餘價值再投資於生產過程,而不是消費。能夠忠實地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工業家階級。這樣,伴隨著經濟發展過程的不斷進行,整個社會勞動力大部分從傳統的、自給性的農業部門流向現代化的工業部門。從這個意義上講,劉易斯模型是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歸結為工業化的過程。第二種是勞動力的地域轉移。按照劉易斯的理解,傳統的、自給性的農業部門都分布在農村地區,而先進的、現代化的資本主義部門都建立在城市。伴隨著資本形成的不斷擴張,農業剩餘勞動力被不斷地轉移到現代工業部門,也就同時實現了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劉易斯把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主要是看成一個鄉村人口的城市化問題。當農村部門的剩餘勞動力全部被城市部門吸收時,農業部門的工資上漲,勞動力無限供給狀態隨之消失,勞動力在農業及工業、農村與城市形成合理的配置,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工業化及城市化達到了一個合理的、較高水平的基礎上,開始一個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拉美國家的二元經濟特徵也十分明顯,不僅體現在農村與城市之間,而且還反映在農業內部,同時由於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偏高,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於是,剩餘勞動力先是在農村由傳統農業部門向商品農業部門流動,繼而由農村向城市流動,最終完成了與經濟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急劇城市化過程,我們稱之為「農民的城市」。而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合力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發揮著作用。
農業現代化模式的偏差形成「離心力」。早在戰後初期,拉美國家就形成了有關農業現代化模式的兩種意見。一派觀點認為,農業的核心問題是分配問題,必須通過深刻的社會變革來實現農業資源由一些社會集團向另一些社會集團的大量轉移,才能使問題獲得解決。也就是說,這一派主張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另一派認為,農業的現代化過程不能傷害任何人,而是應當走技術變革的道路。(同上,第112頁)觀點的對立反映了拉美國家不同階級利益集團之間的對立。其深刻的根源是拉美國家在歷史上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土地佔有制度。這種不合理的土地佔有結構的特徵是一極為種植園、庄園和牧場的大地產,一極為為數眾多的小地產,中間是一部分中等規模的地產主和佃農。而大地產主集團是拉美各國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享有很大的政治權力,能夠對政府的決策施加影響。這就決定了拉美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是偏向於第二種模式,即在基本保持原有土地佔有制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緩慢的技術變革來進行。盡管在20世紀50-70年代,部分拉美國家進行過程度不同的土地改革,但是,除了古巴於1959年5月和1963年10月先後進行的兩次土改消滅了農村的大庄園制度和富農經濟外,其他改革都是局部性的,成果有限。這樣,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推動下,以大中型為主的農牧業經營單位由傳統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轉變,同時在持續實行的進口替代工業化模式過程中,原料與初級產品出口創匯的地位不斷強化,更加刺激了企業規模化經營的熱情。這些大中型企業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原來的大地產主,而另一部分則是投資於農牧業的本國或外國資本家。他們在國內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壓力集團,攫取了大量有關農產品價格、農業信貸、技術援助等政策優惠。他們的崛起加速了中小農業企業的分化,使農業部門逐漸形成現代企業與從事自給自足生產的傳統農民企業長期並存的局面。在這種農業現代化模式下,農村勞動力的流動便呈現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相當數量靠打短工維持生存的無地勞動者形成現代農業企業僱傭勞動力的儲備軍。但是,拉美的現代農業企業不具有中國80年代鄉鎮企業就地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由於它季節性、臨時性用工的特點,使得這支儲備軍常年在農村流動,甚至跨國流動,他們無法獲得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二,引發農村向城市的自發移民潮。據統計,1950-1960年期間,拉美農村人口的增長部分中,42%流入了城市;1960-1970年期間,這一比例提高到58%。50年代初,每年流入城市的農村人口不到100萬,70年代每年超過200萬。(轉引自蘇振興主編:《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頁)
城市工業化水平形成「向心力」。拉美地區的主要城市形成於殖民地時期,除了墨西哥城是在原來印第安人農業社會發展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都是歐洲各宗主國、特別是西班牙出於強化政治統治需要而「超前供給」出來的,待殖民地的政治、軍事、宗教等統治機構及其相應的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被集中到這些城市後,經濟功能的需求才「追隨而至」,因此,拉美國家城市的布局結構存在歷史上的先天缺陷一一地區發展不平衡,這一點在後來的工業化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城市人口集中於首都則成為拉美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據世界銀行統計,1980年,海地56%的城市居民集中於首都太子港;智利44%的城市居民集中於聖地亞哥;阿根廷、烏拉圭兩國首都的人口分別占本國城市人口的45%和52%。(同上,第89頁)城市化人口之所以出現爆炸性增長,主要原因是:其一,早期工業化的迅速擴張創造了對勞動力的需求。無論是1929年以前由初級產品生產部門帶動的國內工業品市場的形成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在遭遇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大危機後,由出口部門的衰退或增長不足而引起的進口替代工業化,勞動力向城市集中都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其二,人口增長過快。一項統計資料表明,歐洲在1920-1970年期間城市人口由占總人口的40%提高到60%,即經過了50年;拉丁美洲則在1955-1980年的25年之內城市人口由占總人口的40%提高到60%。但是,拉丁美洲在這25年中的人口增長率要比歐洲在上述50年中的人口增長率高出1倍。(轉引自蘇振興:《發展模式與社會沖突:拉美國家社會問題透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頁)其三,城市的就業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健全的社會化服務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美好的「心理預期」。因為勞動者也是理性人,只要進城的預期收益大於從事農業生產的收益和遷移成本之和時,他們就會做出流向城市的決定。他們認為,即使生活在城市貧民窟中,生活水平和質量也要高於農村。
綜上所述,在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合力作用下,農村剩餘勞動力必將大規模、無序地入城市,而在拉美國家這個過程無疑是過快、過猛了。
④ 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有什麼缺陷
摘自知乎,以下是答案。此處的「工業化」可能更側重的是數量或形式的可復制性,但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完全相同的動物或人。
生命生產的「工業化」讓時間和成本被壓縮,但這只是針對生產者。對於消費者來說,來自身體健康及環境生態的成本,大部分情況下會被消耗,迫使更多的時間和成本去恢復健康和環境。
所以,工業化並不是不好,需要合理的平衡。但不管怎麼說,絕對的宏觀統計是難以實現的。我們看到的利弊,都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才得以成立,因此,工業化生產中的弊端很難真正避免。
⑤ 工業革命的利弊
1、利: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2)、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3)、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2、弊:
(1)、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等。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
(3)、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如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中國工業化有什麼缺點擴展閱讀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⑥ 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的工業化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路徑,這種工業化路徑帶來的不良後果
我國曾經走過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優先發展重工業,而是特殊意義上的長期片面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走這條道路,盡管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時也產生了嚴重後果。
第一,重工業的長期高速增長,必然導致經濟總量的嚴重失衡。
第二,重工業的長期片面高速增長,必然導致經濟比例關系的嚴重失衡。
第三,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必然導致經濟周期的強烈波動。
第四,長期片面高速發展重工業極易導致粗放經濟增長方式的普遍化(低水準重復建設的普遍發展)和凝固化(粗放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增長方式的轉變過程很慢)。
第五,由於多次發生經濟周期的強烈波動和粗放經濟增長方式的普遍化和凝固化,必然導致經濟效益低下。
第六,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長期的普遍化和凝固化,必然使環境遭受嚴重污染和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第七,長期片面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主要是依託農業在很低的生產水準下提供的積累實現的。這就必然會造成城鄉差別的擴大。
第八,長期片面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是以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城鄉的社會經濟二元體制為依託的。這些情況必然造成極不正常的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
第九,長期片面高速發展優先發展重工業,歸根結底,是靠壓低人民消費水準實現的。
第十,長期片面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使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準(不是指的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發達國家的差距又進一步拉大了。
⑦ 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1、工業化水平尤其是重工業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2、工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低。
3、工業分布不合理,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1、近代以來,民族資本主義以發展輕工業為主,導致工業經濟比例失調,先天不足,發展畸形。
2、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基礎薄弱,急需提高工業水平,重工業是較好的選擇。
3、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已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實踐對我國工業發展有借鑒作用。
⑧ 工業化原則有什麼優缺點
優:工業化帶來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組織的民主,工人階級的紀律,工會的強大政治影響力;同時,工業化不斷提高的社會生產率為大批就業人口轉向第三產業奠定了基礎,使得工業社會逐步向後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邁進。
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