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經過是怎樣的
(1)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這一時期,能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電動機也被發明出來,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但是,要把電力應用於生產,還必須解決遠距離輸送問題。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重大成就。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採的石油只有80萬3噸,到1900年猛增至2 000萬噸。
(3)化學工業的建立
化學工業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在無機化學工業方面,19世紀60~70年代發明了以氨為媒介生產純鹼和利用氧化氮為催化劑生產硫酸的新方法,使這兩種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有機化學工業也隨著煤焦油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從80年代起,人們開始從煤焦油中提煉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學合成方法,美國人發明了塑料,法國人發明了人造纖維。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4)「鋼鐵時代」
伴隨「電氣時代」而來的是「鋼鐵時代」。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9世紀上半葉,由於房屋結構和鐵路的需要,熟鐵和鑄鐵的產量提高極快,但鋼的產量裹足不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鋼產量最多的國家,1850年年產量不過6萬噸,同年它的鐵產量卻達到250萬噸。由於冶煉工藝的限制,鋼產量不高,價格昂貴,其用途局限於工具和儀表。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門子、托馬斯等人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的貢獻,鋼得以大量生產且質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漸代替熟鐵,作為機械製造、鐵路建設、房屋橋梁建築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風行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教學建議:初中教材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介紹僅限於「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高中教學需使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較全面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在回顧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第五目壟斷組織的出現。教材從主要介紹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以及壟斷的影響。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關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教材並未直接說明,可以請學生解答【探究學習總結】中「本課測評」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程度、產業結構側重以及廣度及深度等角度對兩次工業革命進行對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些工匠並不具備科學理論知識,因此,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比如,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是個織工,水力紡紗機的發明者阿克萊特是個鍾表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業革命揭開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序幕,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第三,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在英國的帶動下,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工業革命,但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時期,英國雖然仍有一些重要發明,但是,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范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2)壟斷的產生
19世紀晚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的發展,使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壟斷」的影響
19世紀晚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壟斷組織的出現正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產生後,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自然會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它也使技術發明和改進的過程社會化了。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能夠提供條件,使科學技術研究能夠更大規模和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夠較快地運用於生產。托拉斯等高級形式壟斷組織的出現,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切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壟斷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實力的發展和增強,資本主義各國的壟斷資本家從控制國家經濟命脈進而控制國家政權,越來越多地干涉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以賺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潤。隨著各國壟斷組織的出現,國內市場也相對狹小,壟斷資本家極力到全球各地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形成了國際壟斷集團。代表壟斷組織利益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已被瓜分完畢。
2. 關於二次工業革命和世界大戰的問題!
1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國的退戰對協約國構成威脅,因為德國可以將火力集中在西線.協約國陷於苦戰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的發展,使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2(1)時間:19世紀70年代開始-20世紀初 (2)條件:
第二次工業革命
①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②資本:大機器生產下的資本積累和對殖民地的商品輸出和掠奪 ③技術:自然科學突破性進展並迅速轉化為技術 ④市場:美德意日等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⑤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內國際環境 3第一次特點是以經驗為基礎發展的,第二次特點是以完全的科技為基礎發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歐洲,美國)
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共同背景
政治
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第一次】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確立【第二次】
經濟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一次】
資本主義的競爭上升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水平【 二次】
科技
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和生產技術知識 【一次】
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進展 【 二次】
市場
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一次】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二次】
4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在維也納結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國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並把它變成自己的保護國。義大利早已覬覦突尼西亞,但苦於實力不足,不能單獨對抗法國,便投靠德、奧。經過談判,1882年5月20日,德、奧、意3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條約主要內容:①如義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德、奧兩國應全力援助,如德國遭受法國侵略,義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②締約國的一國或兩國遭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指法、俄)進攻,則締約3國應協同作戰。義大利對此附有一個保留條件:如英國攻擊德國或奧匈 ,義大利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 。③當一大國(指俄國)攻擊締約國一方時,其他兩締約國應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發生俄、奧戰爭 ,義大利將保守中立。 條約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續訂,並增補了一些義務條款。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志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這個同盟條約與德奧同盟、三皇同盟同時存在,成為俾斯麥同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志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國同盟的矛頭指向俄國和法國,隨著德國不斷擴張以及英、德矛盾日趨尖銳,義大利改善了同法國的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5年5月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三國同盟瓦解。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又作三國公約、三國盟約,(英語:Tripartite Pact;德語:Dreimächtepakt;義大利語:Patto tripartito;日語:日獨伊三國軍事同盟 にちどくいさんごくぐんじどうめい) ,於1940年9月27日由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與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系,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麼保持中立,要麼兩面受敵。
條約中,三國同意在未來十年他們會
「支持及與對方互相合作……以期實現她們建立與維持新秩序的目標,以期提倡互惠互利與有關人民之福祉。」
三國確認對方的勢力范圍,並承諾
「以政經與軍事之力,協助任何仍未參與戰爭而被攻擊的一方。」而條款中的攻擊者不包括蘇聯。
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後來,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 和羅馬尼亞 (1940年11月23日) 加入協定。保加利亞在德軍進駐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日本戰國時期,為了三家的利益和目的,今川義元的軍師太原雪齋穿針引線,在善德寺使得駿河今川義元,甲斐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北條氏康這三家大名達成了同盟條約,史稱「三國同盟」,又作「甲相駿三國同盟」。
不過今川義元死後,今川氏真繼承家督,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同盟,聯手攻打並且平分今川家領地,從而導致「三國同盟」徹底的破裂。
見網路 5.【你問的不清不楚,書上都翻不到】我只知道:俄國在十月革命爆發後退出了戰爭。最終,協約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6同盟國 (德語: Mittelmächte,意思是中央國) 由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當時的土耳其)與保加利亞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協約國對敵。中央國的稱呼,是因為以上國家在俄羅斯以西、法國與英國之東。又稱中央同盟國.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中心的同盟國集團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同盟力量是同盟國的組成國家,中心力量是發動戰爭的主要國家。
7
Marn馬恩河(法國東北部河流81917年1月31日】指的是馬恩河戰役(9月5-10日)
9月4日,霞飛下達反攻命令,他命令第六軍團向東攻擊沙托-蒂耶里;英國遠征軍和法軍第五軍團向蒙米賴攻擊前進,第九軍團進行支援,並准備協同行動。第四軍團首先將被保留,並准備進攻。第三軍團從凡爾登出發向西攻擊。正如霞飛清楚地知道那樣,法國的命運將賴於對德軍右翼集團實施兩翼包圍設想的成功。9月6日將是「D日」 [ 譯者註:軍事術語,指事先未能確定具體日期的軍事作戰計劃中的首日。 ] 。
與此同時,莫努里的第六軍團,曾一度由精力充沛的巴黎軍政府首腦J.S.加利尼將軍指揮,已開始執行霞飛的警告性命令,從巴黎出發向烏爾克河前進,在那裡克盧克的右翼正處於誘人的暴露狀態。9月5日,正是由於H.馮·格羅瑙將軍這位德軍右翼部隊指揮官發揮其驍勇善戰的主動精神,才使克盧克的軍團免於被法軍突然實施的行動所包圍。事實上,克盧克認為法軍在其右翼的行動僅僅是一次破壞性進攻,他只派遣另1個軍去支援格羅瑙,而同時率其餘部隊繼續向南,奮勇追擊英國遠征軍和法國第五軍。到9月7日,烏爾克河戰斗激戰了兩天之後,克盧克才認清法軍的企圖。而這時其軍團的絕大部分在馬恩河以南。9月7-9日,克盧克將軍團撤回馬恩河以北並急忙改變其戰線,他使整個軍團朝西實施猛烈的反攻,阻止了法軍並迫使莫努里退卻並實施防禦。只是當加利尼從巴黎急忙發來的援軍抵達後,才使莫努里頂住了德軍兇猛的進攻。援軍的一部分是乘徵用的計程車趕來的。
馬恩河戰役關鍵性的一天(9月9日早些時候的態勢)
此時,交戰已沿凡爾登以西的整個戰線展開。克盧克認為英國遠征軍不再是一個威脅,於是向西移動,結果擴大了與還在向南攻擊前進的第二軍團之間原來即存在的缺口。英國遠征軍進入這個缺口,但前進緩慢,因為弗倫奇元帥低估了自己部隊恢復了的戰鬥力。F.德斯佩雷的第五軍團(朗雷扎克已被撤換)沿小莫蘭河一線與德軍第二軍團的一部交戰。
在東南方向較遠的地區,福煦的第九軍團正在聖貢德向北攻擊,他發現自己正面對著德軍第二軍團的另一部,而豪森的第三軍團進攻自己的右翼。9月8日,豪森軍團的4個師發動夜襲並實施白刃戰將福煦軍團的一部擊潰。而福煦的反應是立即加強自己的進攻,結果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福煦的陣地亦是不穩固的。
在維特里勒-弗朗索瓦,L.德·卡里的第四軍團與符騰堡親王的第四軍團以及第三軍團的一部實施激烈的戰斗,但無決定性結果。在阿爾貢森林的雷維尼,M.薩拉伊指揮第三軍團(魯菲已被撤換)阻止了王儲的第五軍團。同時在南錫和沿著阿爾薩斯邊界一線,盡管加強的德軍第六、七軍團連續不斷實施進攻(施利芬曾告誡不要實施此類進攻),盡管由於霞飛從法軍第一、二軍團抽調兵力用於西面新的部署而使其減弱,但第一、二軍團仍然成功地守住了高地。
毛奇為傳言和前線失利的零星報告感到憂慮,9月8日,他派遣了一位總參謀部的軍官R.李奇中校去視察前線。李奇的命令是口頭的並有點神神秘秘。當他抵達第二軍團司令部時正好收到消息報告說,F.德斯佩雷的第五軍團發動強有力的夜間進攻,正迂迴第二軍團的右翼。這可能是整個戰役的轉折點。比洛就個人而言被打敗了,他准備撤退。克盧克的第一軍團在西北方向攻擊莫努里的左翼並正取得進展,但英國遠征軍穿過缺口的推進威脅到他的左翼和後部。
9月9日,李奇默許了比洛計劃的退卻,同一天晚些時候,他以毛奇的名義命令使克盧克亦實施退卻。毛奇現在認識到他的進攻已經失敗了,他下令總退卻,撤至努瓦永-凡爾登一線。在五天的時間內,德軍沒有遭到精疲力竭的協約國軍的嚴重騷擾而脫離了戰斗,並組織構建他們新的陣地。至此馬恩河戰役以協約國軍的戰略性勝利而結束,霞飛作為法國的拯救者脫穎而出。在9月14日同一天,毛奇被撤職,E.馮·法金漢接替了他。
8德國宣布將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為了抗衡美國日漸增長的敵意,德國外交官開始為結成德國、墨西哥和日本的同盟而進行秘密的談判。
1917年2月3日,美國與德國斷交為反對德國宣布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美國政府宣布與德國政府斷交,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和其他拉美國家追隨美國與德絕交,中國也在3月14日與德絕交。
1917年3月1日,「齊默爾曼密電」美國公布了「齊默爾曼密電」,該密電的內容是,如果德國與美國爆發戰爭,德國將與墨西哥結成防禦同盟,條件是「墨西哥將重新征服失去的領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這在美國引發了憤怒的浪潮。1月19日,德國外相A.齊默爾曼向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馮·埃克哈特發出秘密指示,其內容包括了進一步的要求,即墨西哥敦促日本加入同盟國。英國海軍諜報機構截獲並破譯了該密電,並在2月24日將復印件交給美國駐英國的大使W.H.佩奇。佩奇立即將它轉交給美國國務院,國務院於3月1日向報界公布。後來美國的諜報機構進一步證實了密電的真實性。
1917年3月13日,美國武裝商船威爾遜總統決定,凡在交戰地帶航行的商船將予以武裝,美國務院和海軍立即公布了這一決定。
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國宣戰之前,美國有幾艘商船已被擊沉。4月2日,威爾遜總統向參議院發表了戰爭咨文。8個月以後,在12月7日,美國才向奧匈宣戰。
1917年4-6月,美國的戰爭准備美國陸軍將不得不擴建。6月份,約翰·J.潘興少將被選為美國遠征軍的司令,由現有陸軍正規部隊拼湊而成的第一師登船奔赴法國。潘興的計劃是到1918年5月徵召100萬軍隊用於海外,隨後長期的計劃是在歐洲集結300萬的軍隊。5月19日,《選徵兵役法》得以通過,美國進入高速運轉狀態。海軍已作好准備(參見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的作戰行動→海戰)。
8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傷。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損失共計281887百萬美元,很多國家停戰後很長時間未恢復,戰後瘟疫問題,處理問題也用了很長時間,所以稱沒有勝利的和平。
9法國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克列孟梭總理的觀點也代表了法國民意。盡管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
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
因此英國國內廣泛的民意仍希望嚴懲德國。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在具體措施上較法國為輕。喬治認識到,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同時喬治對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政策感到憂慮,因為英國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贊同簽訂秘密條約封鎖德國海岸線。 在1917年4月美國參戰前後,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
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民眾普遍認為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因美國在一戰中通過貿易受益並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政府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 在戰爭結束前,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建議,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松,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談判過程中日本和其餘各國外長先後退出十人委員會,實際上只剩「四巨頭」,後義大利因對南斯拉夫的阜姆(現里耶卡)的領土要求被拒絕也退出時,最終的談判由三大國(英國、法國、美國)的政府首腦,即英國首相喬治、法國總理克萊蒙梭、美國總統威爾遜把持,義大利首相維托里奧·奧蘭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國甚至不準參與條約討論。因為各國談判目標不一致甚至存在沖突,每個決定都是經過「不愉快的妥協」後才能達成。亨利·基辛格稱之為「美國式理想主義和歐洲式偏執狂之間的脆弱妥協」。 1919年4月29日由德國外長烏爾里希·格拉夫·馮·布魯克多夫-蘭祖率領的德國代表團抵達凡爾賽宮。5月7日德國代表團接受戰勝國提出的條件,內容包括將德國領土分割一部分給鄰國,戰勝國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國再次發動戰爭的能力等。但因德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德國政府認為以上條件不公並提出抗議,隨即退出和會。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鮑爾為總理的德國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國國會舉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條約者以237票比138票勝出,28日德國新外長赫爾曼·穆勒在和約上簽字。1920年1月10日國際聯盟宣告成立。
總的來說,各個國家的條件不同,簽約過程並不順利,最後是得到一份全不滿意的條約
10 俄國革命,又稱十月革命,也稱為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階級斗爭基礎上的一場革命。是第一個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歷10月25日),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革命推翻了俄羅斯克倫斯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導致1918年-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的成立。
臨時政府不顧人民死活,執意參戰,7月,俄軍向德國發戰,失敗。引起人民憤怒。
11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國的退戰對協約國構成威脅,因為德國可以將火力集中在西線.協約國陷於苦戰
12一些人用來證明斯大林是列寧事業的「忠誠繼承者和卓越發展者」。列寧提名斯大林擔任總書記,列寧知人善任, 經過多年的共事, 他對斯大林的性格了如指掌, 知道他性格粗暴和熱衷於行政手段,列寧生病時給斯大林寫「絕交信」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電話並辱罵了她。盡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記您說的話, 但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還是從她那裡知道了這件事。我不想這樣輕易地忘記反對我的言行, 不言而喻, 我認為反對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對我的言行。因此, 請您斟酌, 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話並且道歉, 還是寧願斷絕我們之間的關系。順致敬意!
13【大哥,是五年計劃吧!⊙﹏⊙b汗】指的是蘇聯十月革命中實施的五年計劃
14
3. 英回兩次工業革命對人生活變化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
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工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1、工業化國家的民眾日益分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
2、資本家日益擁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在與貴族的對抗中取得優勢;
3、人類從此產生了大量的工業聚集,而影響了人類之間的關系。
對歐洲關系的影響
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對環境的影響
1、在工業革命之後,世界上的煤炭總量飛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氣(沼氣)等同上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
3、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
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使產品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並使勞動日益單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場工業向工廠工業的轉變
④開創了製造大機器的時代
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①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③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⑤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掌握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⑥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對西方社會結構的影響
1、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
3、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5、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工業社會時代的平民更加貧困、環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會問題。
後期影響
1763年以前的那一時期中,歐洲諸強國僅在亞洲和非洲擁有少數立足點,它們主要的佔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後,它們從政治上控制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和幾乎整個的非洲。不過,在南北美洲,它們所能做到的比這要多得多。它們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歐化了。這一點在亞洲和非洲是辦不到的,因為那裡土著居民為數太多,而且已有高度的發展。但是,在南北美洲地區和大洋洲地區,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歐洲人從各個方面——種族的、經濟的和文化的方面—— 整個地移植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
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這一歐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已經看到,生產率的增長和醫學的進步導致19世紀歐洲人口的急劇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壓力是通過海外遷移找到出路。鐵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運過海洋和大陸,而種族迫害進一步促進了遷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5年中,150萬猶太人從歐洲東部的俄國逃往北美大陸,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主要例子。這種種因素相結合,導致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遷移。每過去10年,人口遷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長。19世紀20年代中,總共才14.5萬人離開歐洲,19世紀50年代中,有大約260萬人離開歐洲,而在1900至1910年間,移民人數高達900萬,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萬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來自北歐和西歐;那時以後,多數移民來自南歐、東歐和東南歐。一般說來,英國移民前往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和美國;義大利人前往美國和拉丁美洲地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國人前往美國,其中還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和巴西。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這種極其巨大的遷移的意義在於:除很大一部分人湧入亞洲俄國地區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遷移的目標是完全對著美洲和大洋洲的。結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在種族方面幾乎完全歐化。雖然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設法活下去,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換句話說,1763年之前這一時期中的殖民地分枝,在19世紀期間已成為與舊歐洲相並排的若干新歐洲。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不但在種族上,而且在經濟上被歐化。1763年以前,這些大陸上的歐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帶。但在後一世紀中,大陸的內地被橫越。工業革命通過提供必需的機械和技術,使由陸路侵入成為可能。如果沒有從海岸導向內地的道路、沒有連接河道的運河、沒有橫跨大陸的鐵路和電報、沒有往返於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沒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農業機械、沒有徵服諸土著民族的連發槍,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這些征服大陸的廣闊區域用的機械裝置對拉丁美洲人和澳大利亞人來說,如同對於美洲邊疆居民一樣,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有個阿根廷人曾在1878年撰文評論道:「印第安野蠻人的軍事力量被完全摧毀,因為雷明頓已使他們認識到,一支軍隊能越過整個南美大草原,使地面上蓋滿敢於反對它的人們的屍體。」
新大陸在殖民和經濟方面的發展,也自然地導致歐洲文化的移植。誠然,文化在移植過程中發生變化。文化不僅被採納,也被改變。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與大不列顛並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精確的復製品。然而,事實依舊是,語言基本上是相同的,雖然美國俚語使英國人著迷、陳舊的法屬加拿大方言使法國人好奇。宗教也是同樣的,盡管存在著營火復興會和摩門教信徒。文學、學校、報紙、政體——所有這一切都有著可以追溯到莢國、西班牙、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根源。
當然,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也存在著某些並非起源於歐洲的文化。美洲的黑人保留了有著其非洲背景的某種殘余物。倖存的諸土著民族,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促成了一種混合文化人們也不應忘記荒原的影響;它給歐洲移民及其風俗留下了難以去除的印記。所有這種種力量說明了為什麼紐約、墨爾本和多論多迥然不同於倫敦,為什麼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利亞和墨西哥城迥然不同於馬德里。
不過,從全球觀點看,相似之處顯得多於不同之處。阿拉伯諸民族在從它們地處中東的家鄉向西擴張期間,曾越過北非擴張到大西洋岸。今天,摩洛哥的文化不同於阿拉伯半島的文化之處,遠遠多於美國文化不同於英國文化之處或者巴西文化不同於葡萄牙文化之處。然而,摩洛哥現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無疑地,它自己也這樣認為。在同樣意義上,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如今是歐洲世界的一部分。
新帝國主義征服新帝國工業革命不僅是美洲和澳大利亞被歐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歐洲龐大的殖民地結構在亞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這種帝國的營建在1763年出現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後的數十年間穩步地進行著。確實,19世紀初葉,在英、法兩國的某些集團中存在著不少反帝國主義的情緒。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認為殖民地僅具有極小的經濟價值,而英國與13個殖民地打交道的經歷似乎也為他們的意見提供了證據。然而,事實依舊是,英、法兩國在那數十年間繼續獲得屬地。例如,英國於1815年獲得開普殖民地和錫蘭,於1840年獲得紐西蘭,於1842年獲得香港,於1843年獲得納塔爾。同樣,法國在1830至1847年間征服阿爾及利亞,在1858至1867年間遠征印度支那,此外,1862年時,還試圖在墨西哥得到一塊立足地,沒有成功。不過,這些獲得物與1870年以後營建帝國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後,「新帝國主義」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為歐洲少數強國的附屬物。
殖民地可以作為數量日漸增多的製成品的市場;從獲取殖民地的不斷增長的慾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國主義與工業革命之間的密切聯系。19世紀期間開始工業化的幾個歐洲國家和海外國家很快就在互相爭奪市場,並在這過程中,提高各自的關稅,以抵制別國的產品。不久,有人主張,每個工業化國家都應當擁有能夠為其製造商提供「不受外國競爭影響的市場」的殖民地。1898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艾伯特·貝弗里奇就這種看法向波士頓的一群商人作了頗有代表性的說明:
美國的工廠正在製造比美國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東西;美國的土地正在生產比美國人民所能消費的更多的東西。命運已經為我們制訂了我們的政策;世界的貿易應該而且必須是屬於我們的。因此,我們將如同母國(英國)所告訴我們的那樣,去得到世界的貿易。我們將在全世界建立貿易站作為美國產品的分配點。我們將派我們的商船隊駛過誨洋。我們將建立起一支真正偉大的海軍。自治的、掛起我們的旗幟並與我們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將在我們的貿易站周圍成長。
工業革命還產生了剩餘資本,剩餘資本又致使各強國尋找殖民地作為其投資的去處。資本在國內積累得愈多,利潤降得愈低,對國外更有利可圖的投資市場的需要也就愈大。實際上,各強國,尤其是英國、法國和德國,對外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例如英國,到1914年,已在國外投資了40億英鎊,等於其國民財富總數的四分之一。那時,法國也已在國外投資了450億法郎,約合其國民財富的六分之一。德國雖然是後起者,一直將其大部分資本用於國內工業發展,但也在海外投資了220億至250億馬克,約合其國民財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歐洲已成為世界的銀行家。在19世紀上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在白人的世界。但是,在19世紀下半世紀,這些海外投資多半是在亞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對不穩固的國家。提供資本的成千上萬個私人小儲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組織自然為其資本的安全而憂慮。他們寧願在其投資所在的地區出現「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這種管理最好是由他們各自的政府來進行。如此,投入剩餘資本的需要促進了新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的源起並不完全是經濟性的;它也並不僅僅與工業革命有關。當時,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在起作用。一個因素是,希望得到象在馬爾他和新加坡那樣的海軍戰略基地以加強國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獲得另外的人力來源,就如法國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樣。再一因素是傳教士的影響,他們在19世紀中特別活躍。這些傳教士一直試圖使土著皈依,他們有時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殺死。雖然傳教士本身為了自己的事業起見,也許樂於容忍這樣的危險,以為是可接受的,但是,輿論時常要求反擊。因此,政府知道,可利用這類事件作為進行軍事干涉的借口。最後,社會達爾文主義及其生存斗爭和適者生存的學說的流行,自然導致種族優勢的觀念和白人有「責任」統治世界上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觀念。傑出的帝國創立者塞西爾·羅得斯在這一問題上是十分坦率的。
這些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後結果,是導致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地攫取,這種土地攫取甚至是成吉思汗的征服無法與之相比的。在1871至1900年的30年間,英國使其帝國的土地增加425萬平方英里、人口增加6600萬,法國使其土地增加350萬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萬,俄國在亞洲增加了50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650萬人口,德國增加了5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萬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時也設法獲得了90萬平方英里土地和850萬居民。這些征服地加上原有的殖民地,產生一種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形勢:世界的一小部分地區統治了其餘地區。
工業化的歐洲強國不僅完全地擁有這些巨大的殖民地。而且還控制了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被實際共容的、經濟和軍事上軟弱的地區。晚清時期的中國、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亞洲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就是例證;它們名義上都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卻經常遭到掠奪、蒙受恥辱、受到資本主義強國以直接和間接的種種方式進行的控制。拉丁美洲也是各強國的經濟附屬物,只是在這一地區,歐洲的軍事行動因門羅主義而遭受挫折。不過,門羅主義並不妨礙美國海軍陸戰隊為「恢復法律和秩序」而一再進行的武裝干涉。俄羅斯帝國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歐的經濟控制,但與此同時,沙皇政權的軍事力量是很強大的,足以阻止外來的經濟影響擴展到其他領域。
因此,我們看到,歐洲的控制不僅擴展到其遼闊的帝國,也伸展到同樣廣闊的附屬地區。事實上,投入附屬國的歐洲資本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這些投資通過各種手段和政治、經濟壓力——如:訓練當地軍隊的軍事代表團、監督並通常控制當地財政的金融代表團、給居住這些地區或在這些地區經商的歐洲人以專門特權的治外法權以及與治外法權有關的種種安排 ——而得到保護。如果必要的話,還始終有美洲的海軍陸戰隊或東半球的炮艦作為最後的一種手段。
有關諸強國與各種殖民地和附屬地之間的關系的詳細情況,將在後面幾章中加以考察。這里的目的僅在於描述這些關系的一般格局。這一格局清楚地表明,到1914年,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已受到歐洲少數國家以及俄國和美國的直接或間接的支配。這一發展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今天,在別世紀中葉,世界上的大部分混亂就是對這種歐洲霸權的不可避免的反應。
新帝國主義的影響為什麼歐洲在19世紀後期的大擴張應被稱為新帝國主義呢?帝國主義畢竟不是什麼新的東西。如果將帝國主義定義為是「一個國家、國族或民族對其他類似的集團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政治或經濟的統治或控制」,那麼,帝國主義就同人類文明一樣古老。無疑,羅馬人是帝國主義的,因為他們征服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和近東,並統治那些地區達數世紀之久。而且,在羅馬人之前和之後,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別的帝國為各種民族所征服。
然而,「新帝國主義」一詞是頗有道理的,因為這種19世紀後期的歐洲擴張就它對殖民地和附屬地的影響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雖然羅馬通過掠奪、通過收集主要以糧食為形式的貢物,簡單、直接地剝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剝削並不特別地影響殖民地的經濟生活和結構。殖民地繼續以與過去相同的方式生產幾乎同樣的糧食和手工藝品。將這種帝國主義與後來侵擾並改造整塊整塊大陸的那種帝國主義相比,就象將一把鏟子與一台蒸汽挖掘機相比。傳統的帝國主義包含剝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經濟變化和社會變化。貢物僅僅歸於某一統治集團而不歸於另一統治集團。相形之下,新帝國主義迫使被征服國家發生徹底的變他這與其說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政策,不如說是西歐的生氣勃勃的工業主義對非洲和亞洲的靜止的、自給自足的農業政權的不可避免的影響。換句話說,歐洲的工業資本主義太復雜、太擴張主義了,不能說是與殖民地的一種簡單的貢物關系。
開始時,歐洲征服者肯定毫不遲疑地進行掠奪和徵收貢物。英國人在印度就曾這樣做過,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魯所做的那樣。但是,經過這一最初的階段之後,歐洲的生氣勃勃的經濟開始以各種方式包圍和改變殖民地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工業化的歐洲需要為它的剩餘資本和製造品獲得原料來源和市場。例如,英國曾用船把大量紡織品和資本運到印度,資本主要是用於鋪築鐵路。到1890年,印度已鋪築了約17000英里鐵路,大致與英國的鐵路網相等。但是,從1890至1911年,印度的鐵路網大約增加一倍,達33000英里,而在這同一時期中,英國的鐵路僅增加了300英里多一點。
應該指出,鐵路和其他大項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設施是用英國資本換來的。換句話說,印度並不是必須待到它積聚起足夠的資本時才發展其經濟和增加其出口商品。因而,在這早期階段,印度的經濟發展因與英國的聯系而得到促進。但是,重要的一點是,印度的經濟不僅受到促進,也得到重建,並在後一階段中歸於無效。英國的紡織品非常便宜,這時能通過鐵路網而分配到全國,從而,象在早一個世紀時使英國工匠破產那樣,無情地使土著工匠破產。不過,這兩種形勢之間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不同之處。英國工匠到城市中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的工廠里去做工,印度工匠卻由於他們的城市裡沒有出現工廠而無處可去。英國人自然並不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相競爭的工業結構。
這是一種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響了印度人民。他們以往歷來是通過農業和手工業謀生。而這時,工匠須削價與競爭者搶生意,沒有可替換的生活來源。農民也不能不受到影響,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捲入為英國工廠生產黃麻和其他商品的過程中。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僅僅供養他們自己和附近城鎮的人們。這時,他們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受世界經濟的波動和危機的支配。歐洲還通過傳入醫學科學和種種衛生措施而從根本上影響了印度,因為醫學和衛生措施導致人口急劇增低這種情況早先在歐洲也發生過,但是,歐洲有數百萬人進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卻做不到這些。因此,最後結果是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受阻。
這就是新帝國主義對殖民和附屬地的影響的性質。印度已用作這種影響的一個例證,但是,在其他地區,一般格局是相同的,只是自然地帶有一些地方的變化。這一格局應當記住,因為它說明了為什麼今日的世界被劃分成發達世界和不發達世界,為什麼這兩個世界的生活水平有著如此驚人的差異,為什麼不發達世界的人民在獲得政治獨立之後,其首要目標是成為發達世界——盡可能迅速地達到西方的經濟水平。
對新帝國主義的回顧不應該得出結論,說新帝國主義對於世界,甚至對於諸從屬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災難。按照歷史的觀點,新帝國主義無疑將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進步,正如工業革命是歐洲人的一大進步一樣。實際上,新帝國主義的歷史作用在於將工業革命推進到其邏輯上必然的結局——使工業國家即工業資本主義能以世界性的規模起作用。這導致了對世界物力人力資源的遠為廣泛、協調和有效的利用。無疑,當歐洲的資本和技術與不發達地區的原料和勞動力相結合、首次導致一個完整的世界經濟時,世界生產率無法估量地提高了。事實上,世界工業生產在1860至1890年間增加了三倍,在1860至1913年間增加了七倍。世界貿易的價值從1851年的64100萬英鎊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萬英鎊、1900年的404500萬英鎊和1913年的784000萬英鎊。
對於蛋糕的體積增大所帶來的好處,人們沒有不同的意見。更確切地說,爭論集中在蛋糕該如何切開的問題上。諸殖民地民族已感覺到,過去,他們所得到的少於他們應得的份額。他們所得到的總的量已明顯增加,要不然,他們的日漸上升的人口就無法得到供養。例如,有位英國經濟學家指出,1949年,在礦物豐富的北羅得西亞從事開礦的歐洲公司將他們的產品總共賣得8670萬英鎊。這筆錢中,他們花費在北羅得西亞的僅為1250萬英鎊;這意味著,有三分之二的錢給轉移到國外。而且,花費在北羅得西亞的1250萬英鎊中,有410萬英鎊是支付給在那裡生活、工作的歐洲人。3670萬英鎊中,只有200萬英鎊是給了在礦井裡幹活的非洲人。然而,這些工人平均一年得到41英鎊,而殖民地每個成年非洲人的平均收入是一年27英鎊。
顯然,在西方工人對工業資本主義的反應與殖民地民族對新帝國主義的反應之間,有著一個相似之處。兩者都對自己的命運不滿,而且,兩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變革的運動。但是,又有一個基本差別:諸殖民地民族並不反對自己民族的皇帝,而寧可說,反對外國統治者。因此,至少在最初階段,它們的反對運動並不是社會主義,而是西方的一系列政治學說——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尤其是民族主義。
工業革命,不同於科技革命,可以指: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改良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第三次技術革命以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
請採納
4. 查找資料,說一說 兩次工業革命是怎樣改變人類的生活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第二次工業革命
(1)經濟:
①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生產關系,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③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④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⑤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⑥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②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③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
④民主民族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⑤國際關系(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①壟斷主義
②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問題.
對世界的影響
1、世界各地聯系更加密切
2、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信息的交流
3、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4、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