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臨河工業空氣治理怎麼樣

臨河工業空氣治理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1-31 03:15:42

❶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其下遊河道的變遷極為復雜,從孟津以東至滎陽(南岸)、武陟(北岸)間,因河身為南岸山脈所約束,只是沿著自西而東的方向發生很小的移動,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點五公里,古黃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黃河則距孟津城僅二點五公里,可見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約十公里。武陟、滎陽以下,黃河正式進入華北平原,才有改變方向的大規模改道。改道不僅次數頻仍,流路紊亂,波及地域也極為廣闊。歷史上出現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數十根。武陟、滎陽是扇紐,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黃河的改道對這一廣大區域的地貌變遷造成極大的影響。

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到解放前約三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學者胡渭從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予以整理歸納,在《禹貢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說。後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徙,統稱「六大徙」。再加上戰國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為七個階段。分述於下:

1.戰國初期以前河道

見於先秦文獻而為人們所熟悉的古黃河下遊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根據《禹貢·導水》章的敘述是「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洛汭」為洛水入河處,「大伾」在今河南浚縣,說明古河水東過洛汭後,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東北流,至今浚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陸」指大陸澤。說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縣南,接納自西東來的漳水,然後北過大陸澤。「九河」泛指多數,是說黃河下游因游盪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則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勢而在今天津市東南入於海。

另一條見於先秦文獻的古黃河下遊河道「山經大河」,由於《山經》中不見關於河水徑流的記載,一直為世人所忽視。近年譚其驤根據《北山經·北次三經》所載入河諸水,與《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所載的河北水道相印證,發現「禹貢大河」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①。

2.戰國中期至西漢末河道

第三條見於文獻記載的黃河下遊河道是《漢書·地理志》及《漢書·溝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經·河水注》的「大河故瀆」。胡渭說:「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逕滑台城,又東北逕黎陽縣南,又東北逕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漯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②。認為是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改道。

這條「大河故瀆」的具體徑流是:宿胥口以上與《山經》、《禹貢》河道同,自宿胥口東北流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的一段,胡渭敘述較詳;過長壽津後,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館陶縣東北,折東經高唐縣南,再折北至東光縣西會合漳水,復下折而東北流經漢章武縣(今黃驊縣伏漪城)東入海。

譚其驤考訂,認為這條河道始於周定王五年河徙說雖不足憑信,但這條「大河故瀆」的形成很可能早於《禹貢》、《山經》河,在春秋戰國時代,它們曾長期並存,造為主次。「約在前四世紀四十年代左右,齊與趙、魏各在《漢志》河東西兩岸修築了綿亘數百里的堤防。此後,《禹貢》、《山經》河即斷流,專走《漢志》河,一直沿襲到漢代」③。

戰國中期下遊河道全面築堤後,發揮了蓄洪攔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較固定。其間雖曾決溢過九次,最著名的是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決於瓠子(今河南濮陽西南),東南注鉅野(巨野澤,在今山東西南部),通於淮、泗」①。這是歷史記載黃河奪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汜郡十六」②,歷時二十餘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以後的幾次決口大多經過數年即被堵住,河復故道。這條河道穩定了四百七十五年。但到西漢末年,由於泥沙長期堆積,「河水高於平地」③,重大改道,已勢不可免。

3.東漢至宋初河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發生第二次大徙。「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④。洪水在今魯西、豫東一帶泛濫了近六十年,直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海口千餘里」⑤,始形成東漢大河,也就是《水經注》以及唐《元和郡縣志》所載的大河。

東漢大河的位置較西漢大河偏東,從長壽津自西漢大河故道別出,循古漯水河道東行,復蜿蜒於今黃河與馬頰河之間,至今濱縣之南入海。距海里程比西漢大河短,河道也比較順直,東漢以後河水含沙量又相對有所減弱。由於以上這些原因,這條大河穩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變動,其間很少有決溢發生,也無大的改流。因此,魏、晉、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書·地理志》也沒有黃河經行的記載。

唐末宋初,由於下遊河口段淤高,排泄不暢,曾出現多次決口。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893年)黃河在河口段「自厭次縣界決而東北流,逕勃海縣(今山東濱縣)西北,又東北至無棣縣(今縣同)東南而東注於海」①。又宋景佑元年(1034年),河決澶州橫隴埽(今河南濮陽東),在其以下至長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條橫隴河②。但長清以下河道沒有變化,只是小規模的改道。

4.北宋慶歷以後河道

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第三次大徙。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經河南內黃之東、河北大名之西,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沿著南宮之東,棗強、武邑之西,獻縣之東,至青縣匯入御河(今南運河),經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稱這條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後,嘉佑五年(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府魏縣第六埽(今南樂西)向東決出一支分流,東北流經一段西漢大河故道,由今山東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篤馬河(今馬頰河)在冀、魯之間入海。名為二股河,宋人稱它為「東流」或「東派」②。

此後,黃河有時單股東流,有時單股北流,也有時東、北二流並行。由於東流所經冀、魯邊界,兩漢以來河道歷經泛濫,地勢淤高,不若御河以西地區「地形最下,故河水自擇其處決而北流」④。當時宋統治階級內部在維持北派或回河東流問題上爭論不休。前者主張維持北流,以憑借黃河天險阻御契丹的南侵;後者則「獻議開二股以導東流」。神宗採納後一意見,於熙寧二年(1069年)將北流封閉。但同年黃河即在閉口以南潰決。熙寧十年(1077年),從澶州決口後,匯入梁山泊,隨後分為兩支:一支由泗入淮,謂之南清河,一支合濟至滄州入海,謂之北清河⑤。經過幾次決溢之後,終因「東流高仰,北流順下」①,先後於元豐四年(1081年)及元符二年(1099年)在澶州及內黃潰決,恢復舊日的「北流」。三次北流所經路線略有不同,或向西潰決漫入漳水,或向東決漫入御河②。從慶歷八年起,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八十年間,強行封閉北流,逼水單股東流僅十六年,而單股北流的時間,卻達四十九年之久,另有十五年則為東、北二流並行。因而,這一時期黃河的主流,基本上還是保持在縱貫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線上。《宋史·河渠志》所記載的就是這一河道。這一時期,由於黃河泥沙使「河底漸淤積,則河行地上」③由東北流向渤海的古河道帶再也維持不下去,「水勢趨南」④已不可免。

5.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河道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決陽武(今河南原陽縣)光祿村。據胡渭的記述是:「是歲河徙自陽武而東,歷延津、封丘、長垣、蘭陽、東明、曹州、濮州、鄆城、范縣諸州縣界中,至壽張,注梁山濼,分為兩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東平歷東阿、平陰、長清、齊河、歷城、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台,至利津縣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會通河自東平歷汶上、嘉祥、濟寧,合泗水,至清河縣入淮者是也」⑤。此次河決以後,黃河河道南移,分別進入泗水及濟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兩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勢大於北派,這是黃河流行於山東丘陵以南的開始。

黃河入淮並非自明昌五年始,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在滑縣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縣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決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即已使黃河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東流經豫、魯之間在今山東巨野、嘉祥一帶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①。以後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年)五月,河決陽武,由鄆城東流,匯入梁山泊。②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河決李固渡(今河南滑縣南),水潰曹州(今山東菏澤)城,分流於單州(今山東單縣)之境。」③從曹、單南下徐、邳,合泗入淮。但其時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斷,黃河仍處於南北分流的局面。及至「金明昌中,北流絕,全河皆入淮。」④黃河從此不再進入河北平原達六百多年,這是黃河史上的一個重大變化。

金明昌五年前後,黃河幹道也有著逐漸南擺的趨勢。天德二年(1150年),「河水湮沒巨野縣」,河道幹流即自豫東北的滑縣、濮陽南移至魯西南地區;大定十九年(1179年),「河決入汴梁間」⑤,幹流又南擺進入開封府境;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河溢於曹州小堤之北⑥,幹流已進入歸德府(今商丘地區)境。金末時黃河幹道大致由陽武出封丘,經曹、單而合泗入淮。

黃河自奪泗入淮以後,每有決徙,常分成幾股入淮,相互迭為主次,河道非常紊亂。經常表現為枯水季節以一股為主,洪水季節數股分流,由淮入海⑦。至元代,從歷次決口中形成汴、渦、潁三條泛道入淮⑧。至正十一年(1351年),賈魯治河,自儀封的黃陵岡引河至歸德的哈只口,把黃河幹道挽向歸德出徐州⑨。所謂「河復故道」,大致上還是恢復金末的故道。賈魯堵塞了分流入渦、潁的河口。但這樣黃河失去宣洩的路徑,僅僅隔了十四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便河決東平,復進入大清河了。

明代黃河的決溢改道更為頻繁,以汴道幹流為主體的河道上,在原陽、封丘一帶決口時,大多北沖張秋運道,挾大清河入海;在鄭州、開封一帶決口時,多南奪渦、潁入淮①。但是,這一時期的黃河

幹道比較長的時間,還是保持在開封、歸德、徐州一線上。

6.明弘治中至清咸豐的河道

明弘治八年(1495年),築斷黃陵岡,以一淮受全河之水,為第五次大徙。

明政府為了保持京杭大運河漕運的暢通,派副都御史劉大夏築塞黃陵岡、荊隆等口七處。並於北岸築長堤,起胙城,歷滑縣、長垣、東明、曹、單諸縣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復築荊隆等口新堤,起北岸祥符於家店,歷銅瓦廂、陳橋,抵儀封東北小宋集(今蘭考東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①。使黃河河道由蘭陽、考城,逕歸德、徐州、宿迂,南入運河,會淮水東注於海。築斷黃陵岡和興建太行堤的結果,「北流於是永絕,始以清口一線受萬里長河之水。」②胡渭因而將它視為黃河史上的第五次大變。

弘治年間治河的目的在防止黃河北決影響漕運。治河工程主要在加強北岸堤防。南岸既未築堤,也不堵口。因而睢、渦、潁等股分流仍有時並存,影響了徐州以下幹道的水源。為了保證漕運,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二十一年(1542年),先後從丁家道口及小浮橋引水至黃河入徐州的幹道,以接濟徐、呂二洪。繼又堵塞南岸分流水口,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後,「南流故道始盡塞」③。於是「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④。從此黃河成為單股匯淮入海的河道。

黃河幹道固定後,河床因日久泥沙堆積淤高,成為高出地面的「懸河」。洪水決溢日益頻仍。嘉靖後期,決口多在山東曹縣至徐州河段。到隆慶以後,向南發展到徐州以下至淮陰段。因而,河工的重點已「不在山東、河南、豐、沛,而專在徐、邳」⑤。工部左侍郎潘季馴根據「束水攻沙」及「蓄清刷黃」的方針,於萬曆七年(1579年)完成黃河兩岸的遙堤以及洪澤湖以東的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也就在這一河段上。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

入清以後。因長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結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緩沙停,海口積墊,日漸淤高。」①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靳輔治河的重點就放在淮陰以下至河口段上。他採取以疏浚為主的方針,從清江浦歷雲梯關至海口,「挑川字溝」,把河床挖深。但也只能收效於一時。日久之後,河底又淤墊日高。嘉慶以後,政治黑暗,河政廢弛,決口泛濫的情況與日俱增,特別是下遊河淮並槽入海的沙床,淤塞的程度更為嚴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黃河以及淮河本身已不得不放棄這條水流下泄不暢的下遊河道而另找出路了。

7.清咸豐五年以後河道

清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在蘭陽銅瓦廂(今河南蘭考附近)決口,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過運河,挾大清河入海,是為第六次大徙。

決口之初,漫注於封丘、祥符、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曹州府迤南下注,兩股由直隸東明縣南北二門分注,經山東濮州范縣至張秋鎮匯流穿運,總歸大清河入海」②。從此,黃河下游結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當時翁同■、李鴻章等代表安徽、江蘇地主階級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東巡撫丁寶楨代表山東地主階級的意見,則要求堵口歸故。雙方爭執不休,而清政府正面臨太平天國革命的風暴,「軍事旁午,無暇顧及河工」③。因而在二十年間,聽任洪水在山東西南泛濫橫流,直至光緒元年(1875年)始在全線築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黃河下遊河道。

今黃河下遊河道形成以後,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裡,河患仍連年不斷,從1855年至1938年,決口達一百二十四次,有時向北侵入徒駭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1868年)河決滎澤房庄及光緒十三年(1887年)河決鄭州漫及淮河的兩次,危害較大,但都隨時堵塞,沒有構成河道大的改變。本世紀內曾發生二次較大的決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內溫縣至長垣的二百多公里內決口五十二處,造成極大災難①;一次是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西進,炸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3月,始堵口,恢復今黃河故道。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總的趨勢是決口改道越來越頻繁。除第一、二兩次大徙後,長達數百年間,決徙次數甚少,有一個較長的穩定時期外,慶歷、明昌改道後,連三十年固定的河道都沒有出現過,弘治改道後,入淮之水仍數股並存,流程紊亂,主流也時有變更。明、清統治者為了「挽黃保運」,不惜逆河之性,強使「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但最終仍不免回到渤海灣入海。整個歷史時期,黃河下游泛道更迭演變的過程極為復雜,胡渭所舉只不過代表其變遷大勢而已。近年鄒逸麟以河道主要流向為據,提出按宋代以前由渤海入海,金元以後數股匯淮入海,明嘉靖後期單股會淮入海及清咸豐五年以後由山東利津入海四個階段的分期主張①,似更簡明而條理清晰,頗有獨到之處。

黃河改道以下游為主,但上、中游也有改道。上游主要發生於河套平原的後套地方,據《水經注》的記載:河水「北過朔方臨戎縣西,……河水又北,屈而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於窳渾縣故城東,……其水積而為屠申澤,澤東西百二十里」。河水又「屈從(臨戎)縣北東流,……為北河」。河水「東逕高闕南……臨河縣故城北」②。說明現在後套北面的黃河支流五加河,古代稱作「北河」。是黃河的正流,而稱作「南河」的今河道,卻是支流。因此,《水經注》直呼北河為「河水」。秦漢時,今後套地方也稱為「河南地」。直至清初,北河河口日漸淤塞,近河口的屠申澤(因在窳渾縣城東,亦稱窳渾澤,後世改稱騰格裏海)到清中葉以後由於黃河河道東移,屠申澤因失去水源,已淤塞成沙阜,北河也就逐漸縮小成為分流的「五加河」(烏加河),黃河主流始改行南河。

至於蜿蜒於陝晉之間的黃河中遊河道,局部地區因洪水的沖刷而呈左右擺動,如原位於黃河西岸的大慶關(古名臨晉關)以南的河道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偏向西流,使自古「入渭」的洛水①,改為入河。到萬曆年間(1573—1619年)大慶關以北一段河道也改為偏西流,直達朝邑縣治,大慶關遂被隔於河東。到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大慶關南段又變為偏東流,洛水又改入渭。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左右,洛水又因此段河道偏西而重又入河。1934年大水,河又向東偏,洛水又入渭,大慶關也恢復到河西的位置①。

❷ 室內空氣治理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室內空氣治理市場前景還可以。
室內空氣污染來源來自於傢具、地板、窗簾、床、衣服等,污染物包括甲醛、苯、TVOC,尤其甲醛有15年釋放周期。而目前為人所熟知的除甲醛方法主要有擺放綠植、購買活性炭、安裝新風系統、設置空氣凈化器等,但是,目前這些方法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一些機構認為,隨著我國的消費升級,藉助高科技產品持續加速除醛是大勢所趨。
新材料依靠長期高效附著除醛,將解決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痛點,相對於傳統除醛方法,市場競爭力可想而知,這將給這類企業自身帶來突破性發展。

❸ 空氣治理這個行業好做嗎是不是騙人的(就是清楚室內甲醛)

任何行業都有騙人的,看你自己怎麼選怎麼做了!

❹ 室內空氣治理員這份工作怎麼樣,對身體有害嗎

前景不錯。對身體危害不高。
室內環境污染早已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確認為「第三代環境污染」,室內環境治理在國外起步較早,並形成了一定規模,行業管理規范,發展較為成熟,其室內環境治理更講究居住、使用的舒適性。
據有關專家估計,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持續提高和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室內環境治理的市場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預計5年內,僅上海的室內環境治理市場就將需要約6萬名從業人員。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如能加強對該行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本職業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可觀。

主要工作內容
(1)選擇測點,實施簡易檢測;
(2)分析檢測數據和污染源,判斷污染程度,撰寫室內環境狀況評估報告;
(3)制訂或審查治理、施工方案;
(4)操作工具設備,使用葯劑、材料進行治理施工;
(5)定期檢查、保養設備工具。

❺ 空氣治理這個行業的前景怎麼樣啊

未來實施更嚴監管、更高標准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以下簡稱338個城市)中,有9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佔全部城市數的29.3%;2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佔70.7%。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2.0%。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國城市整體空氣質量狀況有一定改善,但污染仍然較嚴重,未來將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法規及更高的環境保護標准。例如,《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提出,廣東「十三五」實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VOCs排放總量控制,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VOCs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18%,重點行業VOCs排放量削減20.7萬噸。

再如,《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未達標設區城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20%,全省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2.6%以上;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在2015年的基礎上分別下降17%、17%、20%以上。

政府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法規及更高的環保標准,預計將增加大氣污染治理服務的需求,進而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市場規模繼續增長,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發展前景仍可期。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❻ 如何治理空氣污染 治理空氣污染的方法都有哪些

1、控制排放量,利用大自然的自凈能力。應氣象條件的不同,大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不同,排出的污染物的濃度便不同,散發出來的污染就不同。

2、工業和城區規劃要合理,不要排放量過於集中。不要在一個地方排放二次污染,不然會發生嚴重污染現象。

3、植樹造林。利用樹來吸收更多的污染物,減少空氣污染的程度。

4、使用空氣凈化器。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風換氣。在依賴空調系統的密閉的空間, 保持空氣質量的有效方法是採用空氣凈化裝置凈 化室內空氣,最好選擇具備分解有機污染物功能的 空氣凈化裝置,可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理想效果。

❼ 室內空氣治理真的有必要嗎

有必要的:1、室內污染主要包括甲醛、氨、苯系物、TVOC等。家裡甲醛主要是購買的家私,衣櫃,床,這些是主要的甲醛來源,因為使用了很多膠黏劑。

2、室內空氣污染危害吸入時間長會有呼吸道不舒服,嗓子疼的症狀。高濃度有刺激氣味,吸入高濃度甲醛,會導致呼吸道嚴重刺激、水腫、眼刺痛、頭痛,還可能發生支氣管哮喘;皮膚直接接觸甲醛,會引起皮炎、色斑、壞死。經常吸入少量甲醛,會出現黏膜充血、皮膚刺激症等;孕婦長期吸入甲醛,可能導致新生嬰兒畸形等。

建議還是在家做點除甲醛措施:

1、通風,在有可能的時間多通風,把甲醛釋放出去。

2、建議通風過後使用一些葉廣泥材料,可以稀釋甲醛,葉廣泥這類材料裡面有許多微小的孔隙,大小剛好適合吸收甲醛、甲苯這類有害氣體,而且葉廣泥有弱電性,能夠牢牢的吸引住這些分子,使它們難以逃回到空氣中,不會吸附飽和。葉廣泥不是活性炭,它和活性炭是不同的材料。葉廣泥是具有吸附、鎖定並分解有害物質的材料,活性炭會吸附飽和,有二次污染。

3、植物選擇蘆薈、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等吸附能力強的。

4、要效果快一點的話,找一家室內空氣治理公司,他們專業些,我家就曾經找過一家叫做優租在線的平台做過室內工期治理。

❽ 怎樣治理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治理措施1.減少污染物的排放①改革能源結構,採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沼氣、酒精)。②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料脫硫、煤的液化和氣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③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採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④採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採用閉路循環工藝等)。⑤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⑥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⑦及時清理和妥善處置工業、生活和建築廢渣,減少地面揚塵。2.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燃燒過程和工業生產過程在採取上述措施後,仍有一些污染物排入大氣,應控制其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使之不超過該地區的環境容量。主要方法有:①利用各種除塵器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②採用氣體吸收塔處理有害氣體(如用氨水、氫氧化鈉、碳酸鈉等鹼性溶液吸收廢氣中二氧化硫;用鹼吸收法處理排煙中的氮氧化物)。③應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學的(如催化轉化)、物理化學的(如分子篩、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方法回收利用廢氣中的有用物質,或使有害氣體無害化。3.發展植物凈化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范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凈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污染物影響范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4.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大氣環境的自凈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總量恆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污染危害。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煙囪高度,使經煙囪排放的大氣污染物能在大氣中迅速地擴散稀釋。

❾ 如何治理空氣污染

污染源是防治大氣污染危害的根本措施,而治理途徑是多方面的,這里就其主要方法進行介紹。
(1).工業合理布局,以方便於污染物的擴散和工廠之間互相利用廢氣,減少廢氣排放量。
(2).實行區域集中供熱,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群,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排放方式。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
(3).改變燃料構成。如城市工業和民用煤氣、液化石油氣的發展,低硫燃料和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的採用。要推行採煤,以除去煤中大部分硫(主要是硫鐵礦硫)。
(4).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主要是改時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油的燃燒質量,加強交通管理。
(5).工業裝置排放的有毒氣體,要從工藝改革和回收利用方面予以控制。
(6).煙囪除塵。煙氣中二氧化硫控制技術分干法(以固體粉未或顆粒為吸收劑)和濕法(以液體為吸收劑)兩大類。

2、改變燃料構成,開發新能源要逐步推廣使用天然氣、煤氣和石油液化氣,選用低硫燃料,對重油和煤炭進行脫硫處理,開發和利用太陽能、氫燃料、地熱等新能源。

3、改革生產工藝,對廢氣進行治理工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的治理,主要集中在除塵、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兩方面。

4、區域集中供暖供熱設立大的電熱廠和供熱站,實行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尤其是將熱電廠、供熱站設在郊外,對於矮煙囪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來說,是消除煙塵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5、高煙囪排煙煙囪越高越有利於煙氣的擴散和稀釋,一般煙囪高度超過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顯,過高造價急劇上升是不經濟的。應當指出這是一種以擴大污染范圍為代價減少局部地面污染的辦法。

6、控制廢氣的排放時間

7、交通運輸工具廢氣的治理

閱讀全文

與臨河工業空氣治理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雨刷片怎麼安裝 瀏覽:399
奧迪氙氣燈怎麼開啟 瀏覽:500
工業會計交稅應該怎麼做賬 瀏覽:361
工業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瀏覽:404
賓士車被撞壞怎麼辦 瀏覽:595
汽車遇洪水注意什麼 瀏覽:298
奧迪a6夜視儀是什麼 瀏覽:435
曲梁鎮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瀏覽:953
汽車上有黑點代表什麼 瀏覽:515
賓士哪個店修車比較好 瀏覽:47
寶馬驅動系統測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578
一八年的奧迪q5是什麼配置 瀏覽:901
寶馬3系3d視角怎麼開 瀏覽:384
河南工業屏有哪些 瀏覽:551
河北工業數字交換機多少錢 瀏覽:867
上海蔚來汽車怎麼樣 瀏覽:761
東南汽車待遇怎麼樣 瀏覽:592
寶馬5系缸墊在哪個位置 瀏覽:636
汽車有哪些車牌 瀏覽:757
汽車後備箱遮物簾怎麼改成放重物的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