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和香港哪個發達
上海的GDP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了,在中國排名第一,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東京,香港的GDP為3200億美元,在中國排在上海,北京之後,預計今年會被廣州和深圳超過,上海常住人口2400萬左右,香港人口750萬左右,所以上海的人均GDP為1.6萬美元,香港的人均GDP為4.2萬美元。
如果把香港和上海都比成一個國家的話,香港的人均收入可以稱得上一個發達國家,在亞洲排名第三,位於卡達和新加坡之後,那上海也可以稱之為低收入的發達國家,因為在亞洲,除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卡達,沙特,汶萊等國家的人均GDP也排在香港的前面。
兩個城市都是以金融業為支柱產業,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市值排名前十的唯一一家公司就是在港交所上市的,那就是騰訊。上海有中國二大證券交易所之一的上海交易所,在中國,幾乎所有的銀行和證券公司都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香港的工業很少,大多或者遷移。但這樣的危機就是產業太過於單一,導致香港本地人就業面太窄。而上海具備完整的工業體系,具有非常龐大的工業實力。具備生產飛機、航天軍工、高精密儀器等非常多的行業。
2. 香港在六,七十年代主要的工業
製造業。
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志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遊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隨著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製造業黃金時期過去,工業北移,原先企業留下的大批工廈空置無人認領。自2000年開始,不少在港定居發展的文化創意工作者紛紛進駐工廠大廈設立工作室,以文化產業「活化」老去的工廈。
1951年韓戰爆發,由於中國派遣人民志願願軍支援北朝鮮,聯合國宣布向中國實施禁運,使香港不能再依賴作為轉口港支持經濟,很多物資也需要自給自足。
適逢當時不少逃離中國大陸的人士都是具有一定資本的工業家,加上其他難民可以作為廉價的勞動力,使香港工業的發展開始迅速發展。
1953年的兩個填海工程為香港增加300萬平方呎的土地。第一個填海工程是為了建設啟德機場的跑道。額外的土地使觀塘及荃灣變成工業中心。早期工業中心在狹窄地方製造了不少按鈕、人造花、雨具、成衣、鞋子等等。
3. 香港和澳門的重工業發達對嗎
不對,即香港、澳門的重工業不發達。比如香港的制葯業比較發達。
4. 香港產業為什麼出現了嚴重的下滑
1、製造產業外移。
自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就把60年代以來發展成功的輕型製造業向中國內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轉移,韓國、台灣和新加坡自80年代以來雖然也有產業外移趨勢,但顯然不如香港轉移的如此徹底,所以自1997年以來,香港本地的製造業仍在繼續萎縮,但其他「三小」的製造業卻還保持了一定的發展速度。根據新世紀初期對香港經濟的有關研究,說明香港本地出口產品的附加值率是40%,轉口的附加值率是20%,離岸貿易只有不足8%。
2、自90年代中期以來,內地的產業結構變動方向與香港的優勢相分離。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增長軌跡,前十年具有顯著的「輕型化」傾向,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開始從計劃經濟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來,轉向了低積累、重消費的增長軌道,同時由於在80年代還是國有企業為主體,而國企在獲得經營自主權後,有明顯的收入分配傾向於消費的傾向,因此在整個80年代,中國經濟的增長始終是個人收入與輕工業的增長顯著超過了儲蓄與重工業的增長,而這種增長模式與香港向內地大規模轉移輕型製造業的過程是高度配合的。
3、新全球化改變了東亞地區原有的產業與貿易格局,香港經濟則由於朝向服務業而難以適應這個變化。
冷戰結束於90年代初,接著開始出現了新全球化過程,到新世紀初新全球化出現了「奔騰」化的發展。巨大的外部需求不僅是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又一巨大動力,也由於美歐發達經濟體的產業資本向中國轉移,使中國的貿易結構得到提升。
4、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帶來了區域結構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對香港的服務產業也有著明顯的負面影響。
改革前30年,中國經濟的空間結構特徵一直都是「東輕西重、南輕北重」,即工業結構越往南往東就越「輕」,相反北部和西部的重工業比重更高。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前半期,由於經濟結構的「輕型化」傾向,就使得國內需求集中指向了珠三角這個輕工業比重高的地區,加之香港對珠三角地區的輕型產業轉移,使珠三角的輕工產業優勢更加明顯,因此使廣東省的經濟增長得以在長期內領先全國。
但是進入到90年代中後期,隨著中國產業結構朝向重化工業,需求重心就開始向珠三角以北地區轉移,這種「經濟增長極北移」的現象,使工業、貿易與投資活動都不斷向珠三角以北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帶,尤其是向長三角地區轉移,由於香港在地域上遠離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香港的服務產業優勢就更加難以發揮。
5、香港服務業難於和內地的實體經濟發展相結合,也直接受到珠三角地區的基礎設施日趨發達,服務業發展日趨成熟,服務業逐漸本地化的巨大影響。
珠三角地區正在興建高鐵網路,建成後在半徑300公里范圍內將形成「一小時」都市圈,將整合進珠三角范圍內的所有主要城市,由於基礎設施更發達,產業聯系也更緊密,估計服務業脫離香港而更加本地化的傾向也會更加明顯。
5. 香港六大優勢產業分別是什麼
香港經濟有多嚴峻?單憑一組數據已見端倪。港府最新預測,2020年香港全年GDP收縮6.1%,相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5.9%)、2003年非典(+3.1%)、 2009年次貸危機(-2.5%)更加惡劣,如無意外將成為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
有紀錄以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使香港經濟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再度顯性化。香港是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亞洲頂尖大學、亞洲最大的法律服務體系,以及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但香港服務業佔比近99%,幾乎沒有工業。香港佔比18.9%的金融行業,僅創造6.8%的職位,專業服務領域創造14%的就業崗位。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失業率高居8%,其後內地開放「自由行」,創造出大量新增就業,但它們大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的低端崗位。
內地開放「自由行」所創造出的新增就業大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的低端崗位。
香港在發展製造業上並不是沒有機會。上世紀後半葉,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輕工業,工業產值一度占據GDP的近三成。
但內地改革開放後,資本開始自然選擇,香港輕工業逐漸北移到營商成本更低的珠三角區域。不過香港並未立刻放棄製造業,而是試圖對其進行產業升級。1999年,從台積電離職的張汝京和漢鼎亞太風投徐大麟希望在香港推行「硅港」計劃,但被輿論質疑實為「炒地皮」,港府最終沒有撥地。與此同時,上海以近乎免地租和五年免稅的優惠措施,吸引這一計劃落地,建立「中芯國際」,目前已發展成總市值4000多億的晶元生產商。錯失工業升級的香港,在港府「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指導下,盡量不幹預經濟。新增利潤溢出到地產行業,地價不斷高企,發展工業的成本變得更加高不可及。產業結構單一還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的脆弱性,香港整體失業率自2019年中的2.8%快速上升至2020年9月至11月的6.3%,創16年以來的高位。若2021年受疫情等困擾而未能復甦的話,失業率有可能進一步挑戰2003年非典時期8.5%的紀錄高位。港府也曾思考產業單一化的弊病。2008年金融危機後,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的計劃,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以及創新科技,但發展並不順利,十年過去,它們在GDP中佔比依然處在個位數。
香港地價不斷高企,發展工業的成本變得更加高不可及。
高端製造業香港沒有,金融行業又可能被替代,香港的經濟前景在哪裡?
林鄭月娥的2020年《施政報告》足足提及45次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經濟開出的「葯方」大致概括為兩個方向——對內繼續融入內地經濟循環,對外努力參加RCEP等國際貿易協定合作。
長期觀察香港經濟發展的香港大學教授蔡洪濱卻直指,大灣區確實創造了另一種可能,但不應成為港府另一個不作為的借口,香港最關鍵還是先解決自身結構性痼疾,「區內的東莞、佛山等城市也可以依靠大灣區,香港優勢在哪裡?」
早於疫情來襲前,蔡洪濱就已警告香港經濟步入「技術性衰退」,主要症結是產業結構太單一,建議盡快推動經濟轉型。一年多後,他坦言未見特區著手改革,「《施政報告》沒有什麼新東西,缺乏積極的計劃」。
蔡洪濱表示,香港支柱的金融服務和貿易物流在數字革命的去中介化下,難以為繼,而在科技創新方面數據、市場和人才方面香港都沒有優勢,因此,香港未來應轉型發展以醫療、教育、文創為主的高端服務業。而要釋放這些產業的供給能力,導入國際需求,需要政府大力進行制度創新。
香港大學的另一位教授鄧希煒也認為,港府應該更積極,繼續抱守「大市場、小政府」態度,只會令政策零碎,各自為政。
鄧希煒進一步解釋稱,在沒有市場失效的情況下,積極不幹預政策是恰當的,但當市場嚴重失效,政府就有必要改弦易轍。港府過去強調四大產業,但近年其實只有金融和地產推動經濟增長,導致收入和財富嚴重不均,最佳辦法莫過於第三次經濟轉型。這方面,港府是摸對了方向,但過度不幹預造成政策散亂,措施重疊,加上欠長遠規劃,導致推動轉型未能捉到重點,流於片面。
近些年,香港的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金融和地產。
除了香港自身的結構轉型外,中美博弈也將是影響香港發展的重要因素。最近美國多名新內閣官員在發言時,仍然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挑戰。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的關系仍然充滿不容易解決的分歧。
對此,《香港01》創辦人於品海在「2020經濟高峰論壇」演講時則稱,如果香港應對得宜,其實也有很好的條件轉危為機,乘勢推動香港經濟結構進一步升級轉型。
首先是金融方面。美國早前針對打壓在當地上市的中資企業是一個轉危為機的例子。過去大半年,不少中企迴流香港上市,帶動香港證券市場去年繼續蓬勃發展。香港亦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樞紐,處理全球七成以上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在人民幣投資及風險管理產品業務方面,香港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第二是創新科技。香港擁有頂尖的基礎科研力量,五所大學位列世界100強,在生物醫葯、人工智慧等方面具備優勢。香港在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進程中,可以扮演獨特和重要的角色。
最後是貿易。過去一年多,雖然美國在貿易方面對香港多番針對,但事實上,東盟早已取代美國成為香港更重要的貿易夥伴。港府至今已與20個經濟體簽訂了8份自貿協議,還正在積極爭取加入RCEP,港商及投資者可以好好把握協議的優惠待遇,在這些新興市場開拓商機,並抓住內地「雙循環」機遇,積極參與內地的內需市場。
6. 香港為什麼沒有工廠,但得有錢
香港有工廠,但比較少,因為80-90年代,內地工資,土地各方面的成本都較低,所以廠房都搬到廣東去,所以現在香港的工業很少,但說沒有那是一定錯的,只是你不知道在那裡而已雖然香港沒有工業,但本身的商業,金螎,運輸,服務,旅遊等行業都發展比較好,而且發現的比國內早,所以較有錢但近年全球的經濟不好,所以香港的經濟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雖然有些人不願承認,但實際上中國也給香港帶來了不少支持,而且香港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亞洲的一個運輸及金螎經濟中心,本身也可以給國家帶來不少利益,所以這可以說是對各方都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