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發展工業智能製造

如何發展工業智能製造

發布時間:2023-01-29 21:45:46

❶ 製造業如何智能轉型升級

智能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
發展智能製造既符合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國製造業新優勢,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智能製造不僅僅是單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而是新模式的轉變。高效靈活的生產模式、產業鏈有效協作與整合、新型生產服務型製造、協同開發和雲製造,這些都是其很明顯的優勢。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先行先試,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不錯成效。
製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然而,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製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與此同時,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正為傳統的裝備製造以及物流等相關行業的生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產業變革。
智能化是集信息技術、系統控制技術、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通信技術、感測技術、軟體技術和專家系統等為一體,實現擴展或替代腦力勞動為目的的高層次的控制技術,是實現數字化工廠的重要技術基礎。我國製造業在新時期新形式下的發展必伴隨智能化、自動化。智能裝備典型代表是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具有很多優點。
首先,它們能代替人做某些單調、頻繁和重復的長時間作業,或是危險、惡劣環境下的作業。其次,在重復動作中可以保持較高精度,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第三,機器人可以連續工作,投資回收期較短。最後,機器人的使用成本較低,且便於控制,可以削減昂貴的人工費用,為企業節約大量的成本。智能裝備正支撐著我國裝備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市場對機器人的強勁需求始終保持較高增速,相關數據顯示,到2015 年,中國機器人市場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6000 台,佔全球比重18%。今後三年我國機器人銷量將累計增長11.8 萬台套。以每台30 萬元計算,我國機器人單體市場平均每年100-150 億元。
《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態勢及投資商機研究報告(2013-2017)》中提到:傳統製造企業利潤不斷被壓縮,人口紅利的消失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加強設備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減小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已經成為製造業的普遍共識。智能裝備正在快速有效的拉動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❷ 發展智能製造,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融合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那些基礎產業

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與保障。想要推進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中發智造認為,應該著重發展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及信息服務、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感測器、工業軟體五大產業。

1.人工智慧。

應加強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智能感測器、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推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

2.工業互聯網及信息服務。

構建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乃至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企業內部及產業上下游企業間生產設備與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促進製造資源、數據等集成共享。

3.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

完善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省內雲計算數據中心發展,重點建設一批公共服務、互聯網應用、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雲計算數據中心,引導數據中心向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強適應行業特點和企業需求的技術、產品、服務的應用推廣,加快推動企業管理、服務、設備、產品等上雲。

4.感測器。

推進硅微感測器、陶瓷微結構感測器、薄膜微感測器和微組裝感測器組件工藝技術平台及相關感測器產業化平台建設,打造國內領先的MEMS化學感測器產業化基地,加快建立集技術創新、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為一體的感測器產業體系。

5.工業軟體。

推進面向電子設備、儀器儀表、智能裝備等領域設備嵌入式系統軟體、中間件的定製化開發。加快面向生產過程管控和資源管理優化的組態軟體、工業APP軟體、MES系統、ERP軟體、PLM等管控一體化軟體的研發和二次開發。發展面向產品研發設計的模擬軟體。打造工業軟體研發與共享服務平台,形成一批工業軟體研發和應用的解決方案。

這五大產業可謂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的基礎產業,於智能製造而言,更是基礎中的基礎。

❸ 中國推行智能製造政策是什麼,有哪些計劃和措施

智能製造各地政策及發展目標解讀

重慶:力爭2022年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近期,重慶印發了發展智能製造實施方案,該方案明確了重慶在智能製造方面的目標及任務。

力爭到2020年,全市智能製造取得明顯進展,累計推動25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5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20個智能工廠和200個數字化車間,創建10個行業級智能製造標桿企業,建設5個智能製造示範園區,68%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52%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路化製造階段,「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58,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汽車、電子、裝備等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效果。

到2022年,全市智能製造進一步發展,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8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6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路化製造階段,「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2,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山東: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根據《規劃》到2022年,山東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將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條件、基礎好的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轉型。

到2022年,山東省傳統產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要達到72%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7%以上,萬人機器人數量將達到200台以上,山東省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實施前後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製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產品不良品率要大幅度降低。

安徽: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人工智慧發展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重點前沿理論和應用技術進步明顯,在產品智能、工業智能和服務智能等重點領域涌現一批優秀企業,集聚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人工智慧平台、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裝備製造等領域形成特色應用。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過1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中期目標。到2025年,重點前沿理論和應用技術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相關技術在智能農業、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智能無人設備、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確立競爭優勢,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工智慧企業和人才團隊。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廣東:2025製造業全面進入智能化製造階段到2025年,廣東省製造業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全省建成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示範引領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全面進入智能化製造階段,基本建成製造強省。製造業水平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至25萬元/人。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7%以上,安全可控的智能技術產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6.5。骨幹企業國際地位凸顯,培育一批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1000億元的工業企業,涌現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擁有自主品牌、開展高層次分工的國際化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市場份額大幅提高,建成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示範引領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上海: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深入貫徹製造強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將智能製造作為「上海製造」向「上海智造」轉變的主攻方向,實施智能製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堅持應用牽引、軟硬協同、分類施策、政府引導,大力推廣智能製造應用新模式,建立智能製造應用新機制,到2020年,力爭把上海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應用的高地、核心技術的策源地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的輸出地。

江蘇:2020年將建成1000家智能車間日前,為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的意見》。目標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車間,創建50家左右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試點創建10家左右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區。

根據《意見》要求,要加強領軍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提升智能製造專業服務水平——培育壯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到2020年,江蘇省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國內有影響力的本土化、品牌化智能製造領軍服務機構。

2019智能製造業十大發展趨勢

01

安全生產將成為重中之重

當智能製造融合了機器人、人工智慧眾多前沿科技後,人為能夠及時控制的事故似乎變得更加簡單,但是在設備增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管理人機交互時的安全性是重點之一。

另外,在工業物聯網進入製造業後,工業物聯網遭到數據攻擊的事件常有發生,所以企業的設備、產品等數據的安全也顯得尤為重要。

02

智能製造行業將會近一步擴大

智能製造在汽車行業、3C電子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步加深,當各企業開始認識到智能製造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方向後,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能夠對企業的產值和效率持續優化,智能製造會進一步滲透石化、紡織、機械等行業。

03

通用性技術或將成為AI+的突破口

在定製化柔性製造、多場景生產的大力發展下,通用性技術並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對於AI賦能傳統工業,就能夠容易解決這些需求。

在大數據的積累下,企業能夠利用AI實現專業場景的快速轉變,真正做到製造向「智」造轉型。

04

數字雙胞胎技術或將崛起

數字孿生技術將作為企業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工廠建設的第一選擇,車企可以通過這些技術在研發過程中解決生產過程復雜、資源浪費等產生高成本的問題,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數字化模型。

通過降低成本,汽車行業在明年的銷量可期。同時,在3C領域引入數字雙胞胎技術也可帶動行業的發展。

預計到2020年,至少50%年收入超過10億元的製造商將為其產品或資產啟動至少一項數字孿生項目。

05

打造精準大數據閉環

近些年,工業大數據開始被企業所重視,利用大數據能夠挖掘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客戶價值,幫助企業完成時限客戶需求、生產系統、商業模式、決策模式的轉變。大數據能夠幫助企業從0做到1,然後再從1做到N,從N做到1(個性化)。

要實現這樣的模式,就需要企業構建從構建從採集、分析、轉化、反饋等環節的精準數據流閉環。

06

更多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製造

互聯網企業進軍工業領域,即「互聯網+智能製造」已取得初步成效。阿里雲與西門子合作,宣布正式進軍工業物聯網,同時網路智慧工廠以及京東智慧供應鏈等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製造產業。

互聯網企業具有長時間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優勢,在進軍工業領域後,能夠給傳統製造企業帶來更多的技術應用場景,加速企業智能製造的轉型。

07

用戶需求將引導企業轉型

工業發展進程正在從企業產品牽引用戶需求轉變為用戶需求引領企業生產,智能製造將會改變傳統製造從生產環節降低成本增效,進而轉向提供高附加值的衍生服務,從提供智能產品到智能服務實現附加值提升。

08

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熟發展

通用性行業平台由於縱深程度有限,市場供給與需求並不匹配,使得企業上雲意願不強,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市場化模式。

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由於兼具聚焦和普適雙重特性,面對智能製造各行業不同需求,有望率先探索出可行的市場化商業模式。

09

聚焦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等細分行業

由於國內智能製造起步較晚,對於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以及資金壓力是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從幾個發展方向上切入智能製造,或許只有大企業才能負擔起。

如果中小企業從智能製造系統等細分領域深入研究將有望成為獨角獸。

10

超高附加值製造領域帶來機遇

增材製造技術應用在桌面級應用以及簡單的工藝大規模的場景不具備成本優勢,而作為發動機、風電葉片、潛艇螺旋槳等為代表的超高附加值、超大型定製化單品製造領域可能會在2019年給增材製造在工業領域帶來機會。

❹ 我國智能製造發展現狀和難點

中國智能製造發展現狀和難點
賽迪研究院 互聯網研究所 陸峰博士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發展智能製造是推動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途徑。以智能製造為抓手,推動中國裝備製造升級,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軟體化和網路化轉型,以柔性化、定製化和智能化生產模式滿足更廣闊市場需求,已經成為了推進製造業供給側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抓手。

一、發展現狀
(一)國家大力推進智能製造發展,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015年5月,國務院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五大重點工程,其中智能製造工程就是其中重點實施工程之一。2015年12月,工信部和國家標准委聯合印發《國家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提出要建成覆蓋5大類基礎共性標准、5大類關鍵技術標准及10大領域重點行業應用標準的國家智能製造標准體系。為了進一步推進智能製造工程實施,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和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提出「攻克五類關鍵技術裝備,夯實智能製造三大基礎,培育推廣五種智能製造新模式,推進十大重點領域智能製造成套裝備集成應用」。從《中國製造2025》,國家加大了對智能製造項目的扶持力度,2015年、2016年工信部連續開展兩批次總計109個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2015年工信部還開展了94個項目的智能製造專項。
(二)智能製造區域、行業和企業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從區域來看,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東部沿海省市由於經濟發達,企業智能化改造起步較早,進度較快,區域企業整體智能製造水平相對較高,部分企業已經從數字化階段向軟體化、網路化和智能化階段邁進,企業數字化、軟體化和網路化改造比較全面,而西部省市目前製造業水平普遍處在機械化向自動化、數字化邁進階段。從行業來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石化冶煉、生物制葯、家電電器等行業智能製造水平較高,普遍開展了數字化研發設計、軟體化控制生產和網路化經營銷售。從企業來看,部門企業智能製造已經走在了前列,涌現出了海爾家電智能製造、青島紅領服裝個性化定製、陝鼓動力裝備智能服務、沈陽機床智能機床等一批試點示範項目。
(三)製造環節智能化是目前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的普遍短板
從目前以開展智能製造的企業來看,研發設計、經營銷售、售後服務等環節信息化水平相對較高,普遍開展了數字化研發設計、網路化經營銷售和在線化的遠程運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電子商務普及率和在線監測普及率普遍較高,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創新較為活躍。相比研發設計和經營銷售環節,製造環節的智能化是目前大多數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的短板,多數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偏低,受限於工業感測器和工業軟體等技術短板,製造環節數字化、軟體化、網路化和推進較為緩慢。
二、發展難點
(一)製造業數字化階段尚處在起步階段,機械化和數字化融合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推進製造業機械化和數字化融合是發展智能製造先決條件,製造業只有率先實現了機械化和數字化融合,達到數字化研發設計和生產控制之後,才能推進軟體化和網路化應用,進而方能實現智能化製造。工業感測器、數字伺服電機等關鍵技術是實現製造業機械化和數字化融合的關鍵,然而我國國產工業感測器和伺服電機應用種類偏少、運行可靠性不強、測量精度不高、特殊環境適應性較差,數字化、軟體化和網路化程度偏低等多種因素是制約我國智能裝備功能和性能提升重要瓶頸,重要領域工業感測器和伺服電機嚴重依賴國外使得我國智能裝備和智能製造的發展嚴重受制於人,制約了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二)國產工業軟體全產業鏈缺失,工業軟體化加速製造業核心技術空心化
如果說集成電路是現代工業糧食,那麼工業軟體則是現代工業的靈魂。工業軟體是工業技術工藝的數據化加密、程序化定義和軟體化封裝,是推進兩化融合、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石,是製造業模式變革和創新前提,代表著製造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工業軟體是我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必要前提,工業軟體強,則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才能強。然而重點工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掌握,關鍵核心工業輔助設計、工業流程式控制制、模擬測試等軟體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國外企業軟體。製造業對國外工業軟體形成長期依賴,關鍵工藝流程和工業技術數據缺乏長期研發積累,製造業呈現技術空心化。我國飛機、船舶、冶金、化工、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製造等重點製造領域長期以來習慣於用國外工業軟體,但卻不知道設計背後原理,而且缺乏基礎工藝研發數據長期積累,導致基礎技術原理數據積累差距越來越大。只要我國產業始終依賴國外工業軟體工具,我國製造業水平永遠不可能超越國外水平。
(三)工業大數據採集和挖掘服務不健全,大數據對智能製造促進作用有限
製造的智能化關鍵在數據的自由流動和有效挖掘使用,發展智能製造不僅靠幾台聯網的智能裝備和幾套應用控制軟體,更是要通過對大數據的有效採集和深度挖掘使用來不斷優化製造組織流程和服務模式、促進製造商業模式創新。然而,目前我國工業大數據採集和挖掘服務不健全,影響和制約著智能製造水平的提升。由於裝備普遍智能程度不高、系統應用相對封閉、機器產生數據海量等多種原因,工業大數據實時採集和存儲受到多種技術原因制約。另外,與服務業大數據都是消費數據、且方便建模和利用挖掘不同,工業大數據大多都是機器產生的物理運行數據,挖掘工業大數據需要更深層次物理機器運行建模,需要更加專業化的大數據挖掘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
(四)智能製造標准體系不健全,國產產品網路互聯和信息共享難以有效實現
發展智能製造,必須要實現企業、車間、機器、產品、用戶之間全流程、全方位、實時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達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的高度網路協同,對網路、設備和應用的標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國智能製造工業網路異構性大量存在,智能裝備介面五花八門,工業操作系統平台多種多樣,盡管工信部和國標委聯合發布了《國家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建設指南》,但由於起步晚,統一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尚未制定,嚴重製約著產品、裝備、服務的綜合集成、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另外,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國外公司利用智能裝備的市場壟斷地位,大力推廣企業智能指標標准,智能製造標准體系事實上都被上述國外企業主導著,國外企業在標准上互掐,導致國內市場同時採用國外企業產品時,不同廠商產品程序兼容和互聯互通存在很大問題。另外,由於我國在重點製造業領域國產智能產品體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情況都處於主動需求與對方產品互聯,因此只能被動遵守對方產品標准。
(五)國產智能裝備產品不成體系,智能製造國內產業生態圈尚未形成
我國製造業數控裝備目前發展還處在初期,智能裝備發展更是起步階段,國產智能裝備產品不成體系,重點領域智能聯網裝備幾乎都依賴進口。國外企業在智能製造標准方面相互掐架,導致我國購買國外不同企業工業智能裝備集成聯網相當困難。作為裝備製造業大國,發展國產智能裝備必須要有完善的產業生態圈做支撐,方能把控主導權,然而目前我國從工業自動化、工業感測器、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軟體、工業互聯網等關鍵領域都存在一定的技術短板,甚至技術空白,產業根基不牢固,導致我國發展智能裝備都國外企業依賴程度態度,把控能力大大削弱,智能裝備國際競爭力大大削弱。
(六)智能製造對製造業商業模式變革作用尚未有效發揮
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組裝測試、售後運維、遠程服務等智能製造各環節信息化建設都離不開工業軟體的支撐,工業軟體定義了研發設計基礎理論體系、生產控制流程、產品組裝順序、產品測試機理、運維模式等等,甚至定義了製造業的商業模式,協同研發、個性化定製、網路製造、在線運維、分時租賃等新商業模式都離不開工業軟體支撐。由於國內工業軟體應用還普遍處在研發設計、工業控制等若干單項應用環節,貫穿整個製造業研發設計、流程式控制制等全環節的綜合集成應用還較少,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效應尚未顯現,對製造業商業模式變革作用尚未有效發揮。

三、應對策略
(一)加快工業感測器、數字伺服電機等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和產業化,補齊工業數字化轉型短板
加快速度、視覺、重力、壓力、溫濕度、光電等各類工業感測器等設計研發,提升產品感應精準度,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推進產品軟體化定義和網路化連接。加強直流伺服系統、三相永磁交流伺服系統等數字化伺服電機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增強數字化和軟體化控制能力,提高零漂、抗干擾、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各方面特性。
(二)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國產工業軟體,推進製造技術和工藝軟體化封裝和定義
成立工業軟體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工業軟體產業發展扶持力度。開展工業軟體服務企業認定等相關工作,實施更加優惠的工業軟體產業財稅、投融資、知識產權扶持政策。以製造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行業工業軟體聯盟,打造工業軟體產業生態圈。加快制定工業軟體行業標准,推進製造業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應用。加大國家各類專項資金對工業軟體基礎研發、產業化、推廣應用的扶持力度。
(三)大力推進工業大數據採集和挖掘服務,以大數據推進智能製造水平提升
推進生產裝備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夯實工業大數據採集和利用基礎。大力發展專業化的工業大數據信息服務提供商,培育開放式的工業大數據採集和挖掘服務平台,推進工業大數據流通交易,打造工業大數據採集、流通和開發利用生態圈。創新工業大數據開發利用模式,培育在線監測、遠程運維、產業監測和流程優化等服務。
(四)建立健全智能製造相關標准體系,夯實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基礎
加快智能製造相關標准體系建設,鼓勵通信設備、裝備製造、軟體開發、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等領域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參與標准制定,推進智能製造體系架構、通信協議、操作系統平台、應用介面、技術實現等方面標准制定,以行業標准模式加快推進標准在聯盟企業的應用,提高標準的開放性和兼容性。
(五)打造我國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提升智能製造國際競爭力
創新產業推進機制,以聯盟模式助推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式發展,鼓勵裝備製造企業、通信設備製造商、電子信息製造商,軟體開放企業、工業自動化公司、系統集成企業、科研院所等聯合參與,組織建立跨行業涵蓋技術研發、產品製造、應用推廣和系統集成等功能在內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標准制定、技術研發、產品生產、應用推廣全鏈條發展。
(六)培育智能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製造業模式變革創新
大力推廣智能製造模式,鼓勵製造企業利用互聯網推進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製造、營銷模式等關鍵環節優化創新,培育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眾包眾設、網路製造、協同製造、按需製造、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模式新業態,形成基於互聯網的研發、製造和產業組織方式。鼓勵增材製造、數控技術、感測器技術、工業機器人、工業雲平台,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在工業領域集成應用,提升深度感知和智能決策水平。加快推進高端晶元、新型感測器、智能儀表控制、工業軟體、工業控制系統等智能裝置在機械裝備和消費品中的集成應用,提升裝備產品智能化水平。

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是推動我國走向製造強國的重要途徑,智能製造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技術、標准、產業、應用等多方面統籌推進和全面部署,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研發,夯實產業基礎支撐,推進應用服務創新,構建產業發展生態。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❺ 什麼是智能製造如何發展

智能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製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整子系統的特點是:
●敏捷性,具有自組織能力,可快速、可靠地組建新系統。
●柔性,對於快速變化的市場、變化的製造要求有很強的適應性。
除此之外,還有生物製造、綠色製造、分形製造等模式。
製造模式主要反映了管理科學的發展,也是自動化、系統技術的研究成果,它將對各種單元自動化技術提出新的課題,從而在整體上影響到製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展望未來,21世紀的製造自動化將沿著歷史的軌道繼續前進。

❻ 智能製造的未來發展將主要圍繞什麼展開

廣義而論,智能製造是一個大概念,是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於產品設計、製造、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及相應系統的優化集成,旨在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減少資源消耗,推動製造業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發展。

數十年來,智能製造在實踐演化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相關範式,包括精益生產、柔性製造、並行工程、敏捷製造、數字化製造、計算機集成製造、網路化製造、雲製造、智能化製造等,在指導製造業技術升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眾多的範式不利於形成統一的智能製造技術路線,給企業在推進智能升級的實踐中造成了許多困擾。面對智能製造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有必要歸納總結提煉出基本範式。

智能製造的發展伴隨著信息化的進步。全球信息化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中期,信息化表現為以計算、通信和控制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化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大規模普及應用,信息化進入了以萬物互聯為主要特徵的網路化階段;當前,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集群突破、融合應用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實現戰略性突破,信息化進入了以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智能化階段。

綜合智能製造相關範式,結合信息化與製造業在不同階段的融合特徵,可以總結、歸納和提升出三個智能製造的基本範式(圖1),也就是:數字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


(一)數字化製造

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一個基本範式,也可稱為第一代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但是由於當時應用的第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還難以解決工程實踐問題,因而那一代智能製造主體上是數字化製造。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製造業對於技術進步的強烈需求,以數字化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製造業,推動製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數字化製造是在數字化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的背景下,通過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數字化描述、分析、決策和控制,快速生產出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

數字化製造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數字技術在產品中得到普遍應用,形成「數字一代」創新產品;第二,廣泛應用數字化設計、建模模擬、數字化裝備、信息化管理;第三,實現生產過程的集成優化。

需要說明的是,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其內涵不斷發展,貫穿於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和全部發展歷程。這里定義的數字化製造是作為第一種基本範式的數字化製造,是一種相對狹義的定位。國際上也有若干關於數字化製造的比較廣義的定義和理論。


(二)數字化網路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二種基本範式,也可稱為「互聯網+製造」,或第二代智能製造。

20世紀末互聯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互聯網+」不斷推進互聯網和製造業融合發展,網路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連接起來,通過企業內、企業間的協同和各種社會資源的共享與集成,重塑製造業的價值鏈,推動製造業從數字化製造向數字化網路化製造轉變。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在產品方面,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得到普遍應用,產品實現網路連接,設計、研發實現協同與共享;第二,在製造方面,實現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打通整個製造系統的數據流、信息流;第三,在服務方面,企業與用戶通過網路平台實現連接和交互,企業生產開始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型。

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報告和美國GE公司「工業互聯網」報告完整地闡述了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範式,精闢地提出了實現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的技術路線。


(三)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三種基本范範式,也可稱為新一代智能製造。

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烈需求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涌現、物聯網的發展等信息環境急速變化的共同驅動下,大數據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加速發展,實現了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將重塑設計、製造、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及其集成,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新一代智能製造將給製造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將成為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體現了智能製造發展的內在規律: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次第展開,各有自身階段的特點和重點解決的問題,體現著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融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另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在技術上並不是絕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織、迭代升級,體現著智能製造發展的融合性特徵。對中國等新興工業國家而言,應發揮後發優勢,採取三個基本範式「並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

思想價值決定企業命運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動互聯、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普及的趨勢下,優勢企業之間的最高階段的競爭,不能局限於硬技術的競爭,而是體現在企業軟實力的競爭,亦即思想的競爭。面對今天的市場格局及為未來趨勢,你的企業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應該有什麼樣的思想基礎,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這才是關鍵。

巴黎高科路橋大學秉承法國精英式高等教育體系,針對工業發展需求,將技術、人文與管理相結合,教學內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強的特點,在學術科研上以項目為主線,擁有強大的企業合作背景和資源。學校注重全球發展和國際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個合作夥伴院校。

ENPCDBA(IM)項目關注學員成長,更關注學員背後企業和行業發展,旨在為學員提供前沿的學術思想,科學的理論支持,同時結合中國當前製造業發展,為學員提供理論與實踐之間科學轉換的視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簡章、項目信息,歡迎私信了解詳情~~~~~~

❼ 傳統製造業如何完成「智能製造」的改革與落地

在理想狀態下,既不考慮改革與落地的成本,也不考慮改革與日常生產之間的沖突問題,智能製造就完全是一個技術活,那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只需要考慮如何完成數字化、網路化與智能化建設就可以了,比如通過上雲上平台、數字孿生、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等任務,完成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應用5G、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完成工業網路(包括企業內網與外網的建設),完成網路化轉型;通過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感測器等人工智慧生產設備,部署ERP/MLF等工業生產、決策等信息管理系統,使用工業APP,完成智能化轉型。

然而在現實條件下,企業必須考慮智能製造改革與落地的成本,考慮 智能製造升級與日常生產經營之間的關系如何協調,既保證企業能夠順應未來發展趨勢,又不至於必須犧牲當下的生產工作與經營效益。

因此,傳統製造業,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想要完成智能製造的改革與落地,必須考慮一大時機、兩大關鍵與三大要素:

一大時機:智能製造的時機,籠統地講,無非兩個——

其一,產業發展滯後,市場萎靡不振、利潤微乎其微,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改則生,不改則亡。

其二,產業發展前景良好,競爭飽和,急需引入新的發展方式,打破當下市場格局與競爭方式。智能製造改革已經成為獲得先機的必要手段。

兩大關鍵: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指的是智能化的生產方式與製造流程,這里有兩個關鍵,其一,關注的領域必須是製造領域的製造環節,而不是生產、經營、營銷、生活。

其二,必須是實現智能化生產與製造。智能是一個相對前言,尚不成熟的高新科技,智能製造主體,必須明確智能製造的現狀,以及每個階段能夠達到的智能程度,不要做大且空的妄想。

三大要素:資金、技術、規劃

一句話概括,就是增加多少投入,應用何種技術,在哪一階段,實現到何種程度的「智能製造」。

❽ 現在都在談工業4.0,自動化程度還比較低的企業應該怎樣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SAP 能幫助你真正實現工業 4.0 轉型。藉助 SAP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你的整個企業將能實現數據驅動,從而提高客戶忠誠度和運營靈活性。你可以將每一位客戶的反饋融入從生產計劃到交付的所有環節,打造智能的個性化產品。你可以創建能夠動態適應不同需求、設置和工作流的生產流程,並利用智能和網路整合所有機器、合作夥伴和員工。此外,你還可以全面實現企業互聯,整合物流、銷售和服務,從而確保各環節協調一致,避免脫節和延遲,交付最佳體驗。

SAP 採用的工業 4.0 方法是將三大業務優先事項整合到一個主導戰略中:

1、以客戶為中心,將客戶的反饋和偏好作為一切業務活動的出發點;

2、重塑製造業,利用智能資產和流程動態適應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並大規模提供定製服務;

3、實現整個企業的互聯,使銷售、服務和物流與生產流程協調整合,革新工作方式

藉助 SAP 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你能夠在整個企業內快速實施並持續推動工業 4.0。這樣,你就能與客戶保持聯系,與合作夥伴緊密協作,在競爭中遙遙領先。

❾ 怎樣才能實現智能製造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改變的是人們的消費方式,那麼智能製造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其所帶來的影響要比消費互聯網大上十倍,甚至是百倍,一個僅僅是在價值的流通環節實現了信息的連接,而另一個則要在價值創造階段實現信息的溝通交互。這里不僅僅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還涉及到人與設備、人與產品、設備與設備的信息溝通,及所謂的萬物互聯。

要想做到全面的萬物互聯,產品從設計到製造交付乃至售後服務的價值鏈和業務模式都將被重新定義。首先需要研究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在產品進行初期設計的時候進行規劃,用模塊化設計來匹配個性化特徵以及個性化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完全意義上的個性化定製是無法實現或成本非常高的,除非是3D列印,但也受制於材質。

接下來,就是個性化生產的過程,這里仍然需要生產流程的設計,生產流程被整個連接起來實現連續均衡生產,而不是每個工序斷斷續續的生產,這也是精益化生產的要求。

最後,就是產品生產出來之後交付到客戶手中,客戶使用過程中的產品數據通過網路發回給製造商,製造業通過這些產品使用大數據,分析客戶的使用習慣,優化產品設計,也可遠程調整這些產品參數,提高使用性能,降低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成本。

所以說,智能製造並不是簡單的信息、雲計算、檢測、感測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整個實施的過程需要先行規劃設計,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連續。如果沒有先期的規劃設計,這些信息系統、自動化等都會各自為政,根本無法融為一體發揮該有的功效。在實際的調研中,我們會經常發現許多企業上了各種各樣的IT系統,結果都變成了信息孤島,數據無法實現有效利用,決策也就失去了科學性。

思想價值決定企業命運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動互聯、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普及的趨勢下,優勢企業之間的最高階段的競爭,不能局限於硬技術的競爭,而是體現在企業軟實力的競爭,亦即思想的競爭。面對今天的市場格局及為未來趨勢,你的企業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應該有什麼樣的思想基礎,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這才是關鍵。

巴黎高科路橋大學秉承法國精英式高等教育體系,針對工業發展需求,將技術、人文與管理相結合,教學內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強的特點,在學術科研上以項目為主線,擁有強大的企業合作背景和資源。學校注重全球發展和國際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個合作夥伴院校。

ENPCDBA(IM)項目關注學員成長,更關注學員背後企業和行業發展,旨在為學員提供前沿的學術思想,科學的理論支持,同時結合中國當前製造業發展,為學員提供理論與實踐之間科學轉換的視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簡章、項目信息,歡迎私信了解詳情~~~~~~

❿ 如何營造良好的智能製造發展環境

造良好的智能製造發展環境,除了參與智能製造的人通力配合外,一些像鎊鎊天工之類促進行業發展的平台也至關重要,只有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和國際專家團的力量,才能整合產業鏈資源,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如何發展工業智能製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有工業暖風機製造商 瀏覽:972
汽車雨刷片怎麼安裝 瀏覽:401
奧迪氙氣燈怎麼開啟 瀏覽:501
工業會計交稅應該怎麼做賬 瀏覽:363
工業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瀏覽:405
賓士車被撞壞怎麼辦 瀏覽:596
汽車遇洪水注意什麼 瀏覽:299
奧迪a6夜視儀是什麼 瀏覽:436
曲梁鎮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瀏覽:954
汽車上有黑點代表什麼 瀏覽:517
賓士哪個店修車比較好 瀏覽:49
寶馬驅動系統測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580
一八年的奧迪q5是什麼配置 瀏覽:903
寶馬3系3d視角怎麼開 瀏覽:386
河南工業屏有哪些 瀏覽:553
河北工業數字交換機多少錢 瀏覽:869
上海蔚來汽車怎麼樣 瀏覽:762
東南汽車待遇怎麼樣 瀏覽:592
寶馬5系缸墊在哪個位置 瀏覽:636
汽車有哪些車牌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