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何現在的東北的工業會衰落
這是因為曾經的工業裝備沒有進行升級,太過老化了,效率太低。還有就是經濟結構沒能進行轉變,如今根本就跟不上市場潮流,再加上經濟沖擊太大了。還有東北在科技方面並沒有進行過多的涉足,自然就無法提升競爭力。
三、競爭力下降主要還是因為如今沿海地區城市的崛起,再加上高科技產業已經逐漸走上了領頭羊的地位,曾經引以為傲的重工業如今已經不是最吃香的產業了。再加上東北重工業因為生產力落後,成本太高,在市場上也沒有所謂的競爭力,自然就沒能跟得上時代潮流。畢竟替代產業沒能出現新的突破,再加上資源因為過度開采出現問題,如今情況不容樂觀。
Ⅱ 東北三省的工業有何特點
你好,跟高興為你解答!
東北三省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布局在東北三省的鋼鐵、能源、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大工業項目,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東北老工業基地中的裝備製造業特別是重大裝備製造業,曾經為我國做出很大貢獻,仍具有產業優勢、科研優勢和產業技術工人等「基礎性技術群體」的優勢和產業實力,而這些優勢和巨大潛力,是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所不具備的。如遼寧省的機床佔全國的11%,吉林省的汽車佔全國的11.5%,黑龍江省的大型火電和水電裝備分別佔全國市場的33%和50%,東北三省的輸變電設備佔全國的40%,對國家的經濟安全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2001年,東北三省的工業增加值4682.6億元,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1.0%。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10955家,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908家。
【參考】http://ke..com/link?url=Q2tHiRzLq__uKMzPtTMLyvpRIyg4c_-z_
感謝採納,祝你成功!
Ⅲ 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原因
1、東北地區工業結構比較單一,傳統產品佔大頭、「原」字型大小「初」字型大小產品居多。
2、1990年以來,由於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趨顯現,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就業矛盾突出,資源性城市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發展步伐相對仍較緩慢,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在擴大
3、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主要原因。
(3)東北工業生產線怎麼樣擴展閱讀:
解決辦法:
1、強化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前,東北面對的經濟困難是全局性、大面積的,核心任務是抑制產業衰退、解決大批下崗職工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目
2、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接、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治本之策。應以簡政放權和完善預算管理為重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3、著力解決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工業結構單一、傳統產品比重過大,是制約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重要因素。
應以發展要素市場為重點,通過優化金融生態、發展產業金融和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等,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通過扶持新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促進國際產能合作等方式,增強開放動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4、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形成激勵創新的正確導向,把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釋放出來,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Ⅳ 東北老工業基地存在的發展問題主要是什麼國家是如何應對的
東北老工業基地存在的主要問題:設備老化,產品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能源和資源短缺,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
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科技工業;對生產線進行改造,生產適應市場的產品;改善工藝技術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減少廢棄物排放;加強環境污染治理。
祝你學習進步!
Ⅳ 簡要分析在發展重工業方面,東北有哪些優勢
1)東北的資源優勢很充分:森林木材,煤炭,鋼鐵,石油,金銀礦,等等,都很豐富.
2)東北平原地勢廣闊平坦,交通發展便利,河道也多,以之運輸物資和人員,應有優勢.
3)歷史上由於其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歷來受統治者的重視,資金投入足,人民受教育的機會多.
4)日偽時期,日本不惜血本的殖民建設,使之具有了工業規模.但蘇聯紅軍的侵入東北,又使之被劫掠幾乎一空.可東北工業生產的傳統卻沒有被劫掠走,東北同胞在日偽的殘暴鐵蹄之下,還是發展了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優秀品格,為新社會的工業重建成為可能.
5)建國後,蘇聯援建項目,根據地緣政治的目的,重工業仍首選東北(因其原有的工業基礎,交通的近捷,文化的互滲,地理的接壤,統治階層的個人感情.....)
Ⅵ 東北曾經的工業有多輝煌為何如今卻不行了呢
當時東北可以說是華北地區乃至全國十分有影響力的工業基地,那時候的東北工業十分的輝煌,經濟條件蒸蒸日上。後來由於其他各個城市所採取的發展措施不同,導致東北這個原來輝煌的工業基地慢慢的開始敗落,很多的人認為憑借著東北原來輝煌的工業基地歷史,現如今應該躋身為和北京上海一樣經濟發達的城市,可是現在的東北相對於北京和上海來說是有著很多的差距的。
取而代之的就是沿海周邊城市的興起。這也在告訴著我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不能夠盲目的秉持著原來的發展觀念,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去不斷的挑戰發展的戰略,這樣的話才能夠保證永遠不被時代所拋棄,永遠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當城市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相脫軌的話,城市的發展必然會陷入停滯甚至後退的局面,只有把握好時代,才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
Ⅶ 新中國剛成立時,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在東北地區,領先於其他地區。為什麼現在東北的重工業卻很不發達
重工業本身就是一種建設周期長,生產周期長,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工業類型。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接觸的工業一般都是輕工業,但是輕工業的生產是需要機器進行加工的,那麼是誰生產了這些機器呢?就是重工業。所以可以說重工業實際上是真正的工業之母。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的目標是完成工業化,那麼工業化的基礎就是起碼能夠製作工業要求的原料和工業機械。這樣,緊鄰蘇聯的東北就成為了重工業的基地。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當時東北的GDP指數有多高,相反,東北各個重工業城市的GDP都不如上海、天津等綜合型工業城市。但是廣大中西部地區由於沒有多少工業,就遠遠的落後於東部沿海和東北重工業基地了。
改革開放後,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區依靠地理優勢和無官一身輕的姿態,迅速發展,東部沿海的綜合型工業基地也能迅速轉型。但是東北的重工業基地卻仍然要保證中國的工業基礎也就是重型工業。但是又由於重工業本身的局限。東北的GDP增長同南方相比就逐漸落後了。
這就好比一個剛剛建立的村子,人們不會耕地,只能依靠幾個獵戶去打獵以養家糊口,當有一天發現了耕地的時候,不會打獵的人由於沒有什麼顧慮,馬上就學會了耕地,而且還能夠吃飽飯。但是那幾個獵戶卻不容易轉成耕地的農民一樣。
Ⅷ 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與劣勢
優勢:國家政策,豐富的能源,歷史悠久,有良好的工業基礎
劣勢:一是功能布局混亂。東北地區工業、倉儲、居住、商業、公建等設施用地雜亂無章,相互封閉、混雜在一起,未形成區級商業服務中心。二是基礎設施差。市政設施落後,尤其是供熱設施仍處於地面裸露狀態,嚴重影響城市景觀。三是建築景觀舊。東北地區的大部分建設主要是以低矮的平房和陳舊的工業廠房,倉庫為主體,整體上建築景觀老化。四是生態污染業多。東北地區以機械工業,電力供應為主,污染源多,每年消耗全市煤總量近1/5。五是沒有充分發揮現有鐵路專用線優勢及倉儲用地優勢,鐵路交通設施帶來了交通瓶頸。
Ⅸ 為什麼中國的重工業都在東北
因為東北具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原有的工業基礎和緊鄰蘇聯的關系,許多重工業建設項目也都被安排在東北。東北地區一度佔有中國98%的重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主要有沈大工業帶、長吉工業帶、哈大齊工業帶三個工業帶。 形成了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兩大城市群 。主要工業城市有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本溪市、撫順市、吉林市、長春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
沈陽經濟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秦皇島都市圈:以河北秦皇島為核心,輻射葫蘆島、錦州、朝陽、承德、赤峰等地的經濟圈。
五點一線:「五點」即:遼寧沿海岸線上的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等五個重點區域、丹東臨港產業園區、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一線」即:遼寧將建設1443公里的濱海路。通過打造沿海公路網,連接沿黃海和渤海的「五點」。
(9)東北工業生產線怎麼樣擴展閱讀:
作為新中國重工業的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書寫過光榮與夢想。「共和國長子」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習近平曾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此次在東北地區考察,從北大荒的萬頃良田,到企業繁忙的生產線,習近平看得細、問得實、想得深,為東北發展打氣鼓勁,為東北振興凝心聚力。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再次給出了關於東北振興整體性的方法論。那就是「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擼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在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就指出,東北振興要「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要「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可見,對於東北振興的思考,也是「一以貫之」的。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五市盟,區域總面積約佔全國的15%,人口約佔全國的9%,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9%。這里有著廣袤的黑土地、雄厚的工業基礎、豐富的資源,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這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從2003年中央第一次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2016年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中央也一直對東北振興非常重視,就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作出系統部署、制定專門政策。這是東北振興的強大底氣。
有支撐、有底氣,就有自信,就能保持定力。有了定力、有了目標,才能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最終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東北如何振興?習近平曾為東北振興找到過三張牌:市場牌、改革牌、創新牌。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這都是必須打的三張牌。
他還提出過東北振興的「加減乘除法」: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可謂系統性的思考。
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進一步對東北振興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三是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四是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
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六是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
這六個方面的要求,是總書記為東北「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提出的具體葯方。包括了改革開放,也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可以說,這六個方面的要求,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這與市場、改革、創新的要求,也是一脈相承的。
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不可泄。越是形勢困難,越要鼓足精氣神;越是在滾石上山關鍵期,越要咬住一口氣。方法論定下了,下一步,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把各項改革部署落到實處,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路子。
Ⅹ 東北在發展工業方面有何地理優勢
1、位置:
⑴緯度位置:較高,大約40°N ~54°N 氣溫低
⑵海陸位置:我國東北部、南臨渤海、黃海,東臨日本海
2、自然條件
⑴氣候條件——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
①氣候條件制約著一個區域農業的生產品種、耕作制度和生產季節等。
②東北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熱量和水分條件基本上可滿足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但是農作物生長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
⑵地形、土壤條件
①地形條件往往影響區域農業生產的類型。
②一般來說,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山地丘陵地區適宜發展林牧業。
西部高原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是優質草原牧場——牧業
中部和東北部平原廣闊,面積佔全國平原總面積的1/3——種植業
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木材蓄積量佔全國總量的31%——林業
③土壤肥沃——廣泛分布黑土、黑鈣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
⑶社會、經濟條件
①工業特別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如亞麻紡織、毛紡織、乳品加工等對原料的需求,有利於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重工業基地,為大規模機械化農業提供機械設備。
②東北地區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農產品、農業種植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為拉動本區發展外向型農業提供了重要機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於農業經營規模化,且利於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