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比如高鐵、特高壓電網、4G、建築機械等,整體來講,工業基礎還是好的,只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比如說,今年春節期間,中國人跑到日本去買在中國生產的馬桶蓋,這就是說明中國的經濟水平不平衡,大多數人的購買力不行,大多數人都買便宜貨,不然為什麼中國能生產好的馬桶蓋,卻不是在中國銷售呢?
學機械的是不是在建築機械方面試試呢?僅供參考。
2. 中國的製造業未來將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1、利好政策推動中國智能製造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進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發展的政策,為智能製造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據城市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規模超17000億元。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5G時代的到來,將推動科技的發展,讓智能製造更上一個台階。前瞻預計,到2024年,我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0億元。前瞻分析認為,我國智能製造市場發展空間較大,投資前景較好。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3. 「十三五」規劃環境下我國工業發展趨勢是如何
"十三五"時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五年,也是工業發展關鍵的五年。當前,我國進入了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現代工業發展階段,我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將穩步提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趨穩放緩態勢,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也越來越明顯。中大咨詢針對當今工業的發展進行分析,相信"十三五"將是中國工業發展的新時期。
4. 中國重工業發展前途如何
鄙視樓上復制,並且文不對題,讓我回答你吧,一個字一個字手打。光電,有光伏發電,有光電子,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光電子在中國前景比較好,應用也廣泛,不過,產業也比較精中,就那麼幾家做的大的。畢竟光電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而光伏發電,中國大大小小企業就很多。太陽能發電,這將是人類能源的一個必然趨勢,這是由能源危機和能源安全這兩個命題決定的。現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能源,至少在10、20年甚至更久的將來,也難以尋找到能夠產業化運作的能源體系。 鋼鐵俠里提到的聚變電站,這還不知道哪個年月能夠民用,或者說,能夠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曾幾何,人們把核電當作能源的救星,但福島讓人們清醒了,另外,戰爭的因素是不可以排除的。同時,大型水壩對生態的改變和影響,讓反對大型水電的聲音也越來越強。地球這個星球,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一切生命,利用太陽能,自然是能源體系的終極方向,只不過,人類在技術上,還未能得以突破,尋找到更好的太能陽發電的技術手段。現在建立在硅體繫上的光伏發電,其實是太陽能利用的偽科學,一塊板子,終其一生,25年,能發出多少電?而製造它,又需要投入多少能源進去?內行的人一算就知道。所以,中國才是光伏的產業大國,但不是應用大國。從這個層面上,你會覺得光伏產業能有前景?但是,中國已經在資金、技術、渠道上,形成了光伏產業的規模,因此,我們期待在技術上的突破,一旦技術上有突破,那麼這個產業將是飛一樣的發展。
5. 現代製造的發展趨勢
《中國製造2025》明確指明智能製造已成為我國現代先進製造業新的發展方向。全球各國都開始意識到先進技術對製造業的重要作用,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將利用信息物理系統提升製造業水平。近幾年我國製造走向智造步伐加快,人們創業熱度不減,智能製造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接連涌現,智能製造發展持續向好。
企業數量進入平緩增長期 廣東領跑
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前進腳步持續加快。2014-2015年中國智能製造行業新成立企業數量驟增,處上升風口時期,工業巨頭、互聯網科技等領域企業拓展業務范圍,積極轉型,進軍智能製造行業,2015年智能製造企業新增數量達到1273家之多。
2015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頂峰,2016年以後,中國智能製造新增企業數量開始降低,開始縱向拓展和深化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和應用領域,到2018年,新增企業數量為530家。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前進方向,未來製造將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進一步改了變產品配置、生產計劃和實時決策,從而優化盈利能力。智能製造里使用更多尖端的技術,例如物聯網將工廠里所有人、產品和設備連接起來,使得人類和機器能夠協同工作,從而創建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業務流程。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6. 中國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工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台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起來,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路化、系統化,而生產製造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常態。企業利用互聯網採集並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於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企業應進一步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為製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提供決策支撐。
7. 工業自動化的發展都有什麼前景趨勢
20世紀50年代以前,是人工控制階段。當時的生產規模較小,測控儀表是安裝在生產設備現場的氣動測量儀表,功能簡單。操作人員只能通過對生產現場的巡視,了解生產過程,並在現場直接把被控對象的參數調整在預定值上。這時的儀表信號不能傳送給別的儀表或系統,儀表處於封閉狀態,無法與外界溝通信息。這一階段的控制系統稱為氣動信號控制系統。
20世紀50年代為模擬控制階段。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整個生產過程需要對生產現場的多個點進行測控,自動控製成為必然,於是出現了現場儀表與集中控制室。生產現場出現了氣動、電動單元組合式儀表,將測量得到的0.02~0.1MPa氣壓信號、4~20mA直流電流信號、1~5V的直流電壓信號等模擬信號傳送到集中控制室。操作人員可以坐在控制室觀察生產流程各處的狀況。但是,模擬信號的傳遞比較困難,信號變化緩慢,抗干擾能力也較差,很難滿足生產過程對速度和精度的需要。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中期,工業控制系統開始進入集中式數字控制階段。它的發展經歷了直接數字控制、集中型計算機控制和分層計算機控制。由於模擬信號的諸多不足,在這一階段人們考慮用數字信號代替模擬信號,而且計算機也逐步進入工業控制系統。
直接數字控制(DDC)技術主要是由一台數字計算機替代一組模擬控制器,首先通過模數轉換器,實時採集生產過程被控參數的信息,計算機按照控制演算法運算後,其結果通過數模轉換器去控制執行器,構成一個閉環控制迴路。
由於當時的計算機技術尚不發達,價格昂貴,人們又試圖用一台計算機取代控制室的幾乎所有的儀表盤,實現過程監視、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和報警等過程式控制制的全部功能,並能實現生產調度和工廠管理的部分功能,這就是集中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它雖然在信息的綜合、改變控制方案、實現最優控制以及改善人機介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也暴露了「集中」帶來的不足:脆弱性問題,一旦計算機出現某種故障,就會造成所用的控制迴路癱瘓、生產停產的嚴重局面,這種危險集中的系統結構很難被生產過程接受;計算機負荷問題,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測控點越來越多,計算機不堪重負;開發問題,由於控制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要求不斷提出,使得軟體也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龐大,造成開發周期和費用不斷增加。
集中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缺陷促使控制系統向功能分散化方向發展,於是出現了過程現場控制與集中顯示操作分離開來的分層計算機控制系統。各個控制迴路的模擬儀表調節器互相獨立並由計算機來實現,當某一迴路出現故障時,不致影響其他迴路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同時現場控制計算機的信號也送入上一級計算機,由它顯示過程參數,並根據對象的數學模型進行最優化處理,計算最優操作條件,最後以最優工藝參數傳給下層計算機作為設定值。實際上,這時的工業控制系統已經具有了集散式控制系統的初步概念。
20世紀70年代中期,工業控制系統進入集散型控制系統(DCS)階段。集散型控制系統是一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系統,它吸收了分散儀表控制系統和集中式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優點,將當時的微處理器、計算機數字通信等技術應用到工業控制領域。從總體邏輯結構上講,集散型控制系統是一個分支型結構,它分為過程式控制制級、控制管理級和生產管理級,充分體現了管理的集中性和控制的分散性,它把控制功能分散到若乾颱控制站,在監控操作站進行集中監視操作。
集散型控制系統由集中管理部分、分散控制監測部分和通信部分組成。集中管理部分又可分為工程師站、操作站和管理計算機。工程師站主要用於組態和維護,操作站則用於監視和操作,管理計算機用於全系統的信息管理和優化控制。分散控制監測部分按功能可分為控制站、監測站和現場控制站,它們用於控制和監測。通信部分連接系統的各個部分,完成數據、指令及其他信息的傳遞。系統軟體是由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數據通信軟體、組態軟體和各種應用軟體組合而成。
集散型控制系統具有通用性強,系統組態靈活,控制功能完善,數據處理方便,顯示操作集中,人機界面友好,安裝簡單、規范,調試方便和運行安全可靠等特點。它的控制范圍更寬,控制功能得到加強,能夠適應工業生產過程的各種需要,設備與信息的共享程度也進一步提高,促進了生產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DCS與前三個階段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場革命。
但在集散型控制系統中仍有許多不足。信息化問題,CIMS的發展要求對企業經營決策、經營管理、生產調度、過程優化、故障診斷及過程式控制制的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迅速滿足市場的需要,而集散型控制系統僅能從過程式控制制站得到現場儀表傳來的被測參數值,以及向它發出的調節信號,無法對現場儀表進行診斷,影響了系統信息的完整性;數字化問題,在集散型控制系統中仍然有模擬測量儀表,因而它是一種模擬數字混合系統;互換性與互操作問題,在DCS系統形成的過程中,由於受計算機系統早期存在的系統封閉這一缺陷的影響,各廠家的產品自成系統,軟硬體產品不能互換,而且通信協議也各不相同,不同廠家的設備不能互連在一起,難以實現互換與互操作,組成大范圍信息共享的網路系統存在很多困難,這也是集散型控制系統的最大不足。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著控制、計算機、通信以及模塊化集成等技術發展出現的工業控制系統,代表工業自動化控制發展的最新階段。現場匯流排的概念是1982年首先在歐洲提出的。隨後,北美與南美也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開展研究工作。到現在為止,比較流行的現場匯流排已有40多種。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全分布、全數字、全開放特性解決了集散型控制系統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從DCS向FCS過渡過程中出現的HART()協議,它在現有模擬信號傳輸線上載入一個數字信號,使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雙向通信同時進行,互不幹擾。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作為過渡產品的HART不會有很大的作為。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把集散型控制系統中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概念變成了新型的全分布式測控系統。作為工廠數字通信網路的基礎,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溝通了生產過程現場控制設備之間及其與更高控制管理層之間的聯系:它向下深入到現場的每一台儀表、執行機構,把控制功能徹底下放到現場,依靠現場智能設備本身便可實現基本控制功能;向上連接到生產管理、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目前,現場匯流排將原來主要用於過程式控制制的工業控制自動化推廣到製造自動化、樓宇自動化等領域,成為新的現場智能設備互連通信網路。
在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中,4~20mA模擬信號儀表將被符合現場匯流排標準的雙向通信全數字智能儀表所代替,實現傳輸信號數字化,使模擬和數字混合控制系統最終轉變為全數字控制系統。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開放性解決了數字系統的兼容性問題,協議的完全開放導致不同生產商的產品之間可以互換和互操作。它不但給生產商和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突破了集散型控制系統中由專用網路的封閉系統所造成的缺陷,把封閉、專用的解決方案變成了公開、標准化的解決方案。
從上面的簡單回顧中,可以看到控制的效果、控制的花費和最終的收益一直是工業控制系統發展的衡量標准。從人工控制系統到集中式控制系統、從集中式控制系統到集散型控制系統,再到現在的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都是在逐步實現更好的控制、更小的花費和更大的收益。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工業控制系統發展的整個過程,不難看出它的發展具有以下特點:
(1)計算機技術在工業控制系統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集中式數字控制階段以前,計算機並沒有真正進入控制過程,計算機安裝在專用的機房中,與過程裝置之間沒有任何物理上的連接,只是用來「離線」計算控制器的設定值和執行器的位置值,即使後來在計算機中能夠加入一些管理信息,但計算機體積大,速度慢,價格昂貴而且不可靠,不能直接參與過程式控制制,充其量不過是一個離線數據分析的工具。
從集中式數字控制開始,計算機開始進入過程式控制制。在計算機上設計了專門的介面,與現場裝置直接連接,計算機配上變送器、執行器和信號連接裝置就完全可以實現過程的檢測、監視以及對過程的控制了。最初,計算機只用於關鍵現場裝置的單迴路控制,在直接數字控制階段,一台計算機替代一組模擬控制器;到了集中型計算機控制階段,一台計算機已經滿足小型工業控制系統的全面需要。分層計算機控制系統是適應較大規模的工業控制需要,將計算機分層、模塊化的思想引入工業控制系統;到集散型計算機控制階段,模塊化、對象化的概念已經深入工業控制系統,集散型控制系統的工程師站、操作站和管理工作站都是具有自主特點的功能模塊。組態軟體的出現,更為工業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提供了方便。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的出現是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的。實際上,現場匯流排控制就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最新應用,所以又稱現場匯流排是工業控制的底層網路。另外,如果分析一下每一種現場匯流排的技術資料,就不難發現它們都是在國際標准組織的開放系統互操作網路模型基礎上加上一些特殊的規定形成自己的標准。
(2)信息的集成度越來越高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人們對控制系統的信息要求不斷提高,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集成程度也就越來越高。在人工控制階段,談不上信息的集成;模擬控制階段,雖然出現了集中控制室,模擬信號的「先天」不足決定了系統的信息集成無法滿足信息量、速度和精度等方面的要求;集中式數字控制階段,信息的集成程度進一步提高,不但能把一組儀表的信息集成到一起,對於有些小系統甚至能把整個系統的測控信息集成到一起,為信息的綜合、改變控制方案、實現最優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不過,這時的信息還只能是測控信息,與管理有關的信息很少;集散式控制系統實現了測控、管理信息的集成,但集成的程度仍然有限,沒能實現通信的全數字化,影響了信息的交換;基於網路的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為信息的進一步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證,現場匯流排作為紐帶,將掛接在匯流排上的網路節點組成自動化系統,各現場智能設備分別作為一個網路節點,通過現場匯流排實現各節點之間、現場節點與過程式控制制管理層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溝通,並實現各種復雜的綜合自動化功能。
(3)控制功能越來越「接近」現場
這里所提及的「接近」主要是指系統內部層次上的接近,在此只以PID功能的逐步下放過程說明這一問題在集中式數字控制階段或者說直接數字控制階段,PID控制功能是集成在控制計算機內;到了集散式數字控制系統。PID控制功能下放到分散的現場控制站;到了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PID控制功能則徹底分散到現場控制儀表中去了。
(4)現場儀表的測控能力越來越強
現場儀表從最初的氣動儀表,到後來的模擬儀表,到集散型控制系統中的數字模擬混合儀表,直到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中的全數字智能儀表,不但取得了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進步,現場儀表的性能也大大改善。
表明了現場儀表從實現單點、單控制迴路的測控功能開始,逐步發展到按裝置和過程來劃分的多迴路、多變數集中監控,一直到現場匯流排儀表智能化過程。現場匯流排儀表智能化是微處理器植入現場測控儀表的結果,設備具有數值計算和數字通信能力,一方面提高了信號的測量、控制和傳輸精度,另一方面豐富了控制信息,並為實現其遠程傳送創造了條件;還可提供傳統儀表所不能提供的如閥門開關動作次數、故障診斷等信息,便於操作管理人員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生產現場和自控設備的運行狀態,使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成為分布式、可靠及信息完整的控管系統。
另外,工業控制系統還有操作人員越來越遠離現場,系統的實時性和可靠性越來越強,精度越來越高。
8. 我國工業利潤發展趨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6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增長21.1%,比4月份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08.8萬億元,同比增長7.4%;負債合計61.6萬億元,增長6.3%;所有者權益合計47.2萬億元,增長8.8%。來源:人民日報
9. 未來工廠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路平台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和融合起來,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從而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幫助製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製造業轉型發展。
我國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為3.41萬億元
2017-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為3.41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增加值規模為0.92萬億元,工業互聯網滲透產業增加值規模為2.49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為3.78萬億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