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省市、各個地區應該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主要任務
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之後,各地紛紛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步伐。發展工業互聯網,網路體系是基礎,平台體系是關鍵,安全體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區應緊緊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全力推進七大任務:
1.夯實網路基礎
夯實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基礎,應圍繞網路改造升級、提速降費、標識解析,推進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業無源光網路(PON)、工業無線、時間敏感網路(TSN)等技術,改造工業企業內網;
第二,以IPv6、軟體定義網路(SDN)以及新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即5G技術),實現工業企業外網的升級改造;
第三,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圍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推動行業性二級接機點的建設與連接。
2.打造平台體系
第一,培育工業互聯網平台,以企業為主導,構建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實現多平台互聯互通。
第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驗證。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台,開展技術驗證與測試評估。
第三,推動、吸引企業上雲。鼓勵工業互聯網平台在產業集聚區落地,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的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第四,培育工業APP,支持軟體企業、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3.加強產業支撐
要加強產業支撐,必須加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產品與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第一,關鍵共性技術支撐。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網路技術、融合應用技術開展聯合攻關,促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應用。
第二,系統解決方案支撐。圍繞智能感測器、工業軟體、工業網路設備、工業安全設備、標識解析等領域,推廣一批經濟實用的微服務化系統解決方案。
4.促進融合應用
融合創新工作應圍繞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兩大主體開展:
針對大型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工業現場的應用;開展用於個性需求與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精準對接的規模化定製;
針對中小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型應用。
5.完善生態體系
第一,構建創新體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圍繞重大共性需求與行業需要,面向關鍵技術與平台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第二,構建應用生態,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展示展覽、行業資訊、人才培訓、園企對接等增值服務。
第三,構建企業協同發展體系,以需求為導向,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中介型共享製造、眾創型共享製造、服務型需求共享製造、協同型共享製造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第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
6.強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底線,必須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推動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此外,各地區還應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動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開展安全咨詢、評估和認證等服務,提升整體安全保障服務能力。
7.堅持開放合作
第一,加強地區乃至國際的企業協作,形成跨領域、全產業鏈緊密協作的關系。
第二,建立政府、產業聯盟、企業等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協同與合作,參與工業互聯網標准規范與國際規則的研討與制定。
B. 5G賦能工業互聯網「百花齊放」
遠程手術、智能巡檢、生產溯源等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5G賦能工業互聯網「百花齊放」
5G遠程超聲機器人診斷平台、仿生機器狗「鐵蛋」、5G無人工廠項目……日前,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一大批「黑 科技 」產品、5G關鍵技術等集中亮相,吸引了大量觀眾圍觀、體驗。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重點行業實踐,包括生產過程溯源、廠區智能理貨、全域物流監測、虛擬現場服務等應用場景,以及石化化工、建材、紡織、家電等行業。
一個是當下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一個是新一代工業革命的技術支撐,5G「遇上」工業互聯網,會給生產和生活帶來哪些神奇變化?未來,「5G+工業互聯網」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融合應用不斷豐富
「我們把5G、工業互聯網技術運用到了釀酒行業,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技術人員通過遠程輔助工具,既能清晰地看到車間,又能遠程操控設備,不用到現場就能解決問題。」武漢一家企業的員工說。
如今,藉助5G與工業互聯網,越來越多的傳統工廠正變得更加「智慧」。
在紡織行業,有的企業通過在縫紉機、巡檢機器人等設備上設置5G模組,實時採集生產、環境等數據,並上傳至邊緣雲平台,可直觀地呈現生產、物流等信息,讓生產效率提升25%,訂單交付周期縮短10%。
在家電行業,有的企業通過5G、VR(虛擬現實)等技術展現家電裝配細節,讓新員工「沉浸式」體驗和感受,幫助他們迅速掌握技術要領,從而降低培訓成本,大大縮短新員工的培訓上崗時間。
11月21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聚焦智慧工廠、智慧安全等領域,徵集並遴選出了58個典型應用案例。其中,天津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項目是智慧安全領域的應用案例。該項目依託360公司數字化安全能力框架,通過部署安全監測平台,可實時監測企業安全態勢,及時提供預警信息,支持安全隱患整改,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此外,在智慧礦山等領域,同樣有不少應用案例入圍。比如,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有限公司老石旦煤礦5G+智慧礦山項目、山西呂梁鑫岩煤礦5G智慧礦山項目等。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科技 發展部副主任張建明介紹,一些煤礦開發了AR(增強現實)眼鏡,井下工人戴著AR眼鏡巡檢設備,可通過5G網路實時傳送視頻畫面,供地面上的技術人員進行參考、遠程指導。
「從這些場景、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范圍擴展了,和生產環境結合得更為緊密,這是可喜的變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表示,近年來,「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不斷豐富,率先在采礦、鋼鐵、電力等行業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應用場景,標桿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有效激發了產業各方參與熱情。
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5G+工業互聯網」在推動「製造」向「智造」轉變的同時,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一些企業將生產現場的掃碼槍、工業相機、攝像頭等設備接入5G網路,將生產過程每個工序的物料編碼、作業人員、生產設備狀態等信息實時傳輸到雲平台,並將這些信息進行關聯整合,形成溯源資料庫。人們只需用手機掃一掃產品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產品批次、品質等信息,用起來更放心。
在智慧醫療領域,5G遠程會診、遠程手術等應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偏遠地區的患者得到救治。
「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升級,是發展『5G+工業互聯網』的根本目的。」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說,我國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呈現「千姿百態、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通信設備企業、軟體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團體賽」打法更加成熟,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更加清晰。
韓夏認為,「5G+工業互聯網」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潛力無限。據統計,全國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超過1800個,覆蓋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與此同時,余曉暉表示,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也面臨很多困難。比如,在晶元和模組方面,現在5G晶元模組價格過高。產業界應共同努力,推動實現以低成本的模組和晶元來滿足工業需要。
牽住技術創新「牛鼻子」
「5G+工業互聯網」是傳統產業跨越式發展的 歷史 性機遇。
「『十四五』期間,5G、工業互聯網將從 探索 起步階段進入到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王鵬說。
據了解,我國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信息「大動脈」。加快5G基站建設和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公共服務功能。支持企業運用5G等新型網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建設企業內網,支持企業設備上雲,推動工業互聯網平台進企業、進園區、進產業集群。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拓展融合應用場景,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堅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遴選一批專業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建設一批5G全連接工廠,做優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一批復合型專家人才隊伍,帶動千行百業提質增效升級。
「5G、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要緊緊牽住技術創新這個『牛鼻子』。」肖亞慶說,要加強關鍵技術攻關,聚焦產業共性技術供給,推行「揭榜掛帥」機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實現工業模組、感測器、關鍵軟體等領域快速研發和產業化。激活數據潛能,加快研製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准, 探索 建設數據交易平台,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此外,要深化開放共享,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新生態。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8日 03版)
C.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典型應用場景快速推廣
「5G+工業互聯網」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介紹,以賦能實體經濟為目標,「5G+工業互聯網」已融入千行百業,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采礦、電力、鋼鐵等22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深度應用、快速推廣,「5G+工業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
聚焦下一步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加快5G基站建設和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公共服務功能。同時,著力激活數據潛能,加快研製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准, 探索 建設數據交易平台,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
賦能基礎更加堅實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纜生產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有序分揀著不同規格的光纖配盤,又快又准。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庄丹介紹,「5G+光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落地,讓長飛公司提高了訂單及時交付率達20%以上。
促進融合發展,基礎設施要先行。「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已累計建設5G宏基站4.7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宏基站數量達到8.3個。去年一年就新建2.76萬個5G宏基站,超過此前三年建設的總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呂曉華說。
據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介紹,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過115萬座,97%實現了共享,5G基站數量佔全球70%以上,有力支撐了我國5G網路全球覆蓋最廣、信息消費增長最快、數字經濟發展最活躍。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基礎日益堅實。韓夏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5G基站超過129萬座,特別是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傳輸、高精度定位等難點技術加快突破,工業5G的模組、網關等關鍵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明顯下降。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數據、體系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158個二級節點穩定運行,標識注冊量近600億。
融合應用日益深入
11月21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公布了58個典型應用案例,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安全等多個領域。比如,天津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項目就是智慧安全領域的應用案例,依託360公司的數字化安全能力框架,通過「國家—省—企業」三級架構,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實時監測、動態感知、快速預警的安全監測保障體系,能有效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安全保障能力。
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5G+工業互聯網」已經率先在采礦、鋼鐵、電力、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等10個重點行業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自檢、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應用場景,標桿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工信部數據顯示,「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已經超過1800個,覆蓋22個重點行業,推動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典型應用模式向更多重點行業延伸。
「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展現應用價值。」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表示,工業互聯網對網路的要求不同於個人用戶,其中最突出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更需要「說到做到」的新型網路能力,而對網路的接入改造是第一要務。比如,浪潮以5G+多制式接入技術融合創新,為東風 汽車 打造了一張能力全面、架構融合、運維智能的多制式網路,靈活支撐東風 汽車 多元、泛在的全連接需求。
「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路徑也日益清晰。「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通信設備企業、軟體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團體賽打法更加成熟,各地聚焦重點特色行業,舉辦多場行業現場會,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更加清晰。」 韓夏說。
優勢互補空間廣闊
「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兩者優勢互補效應快速顯現。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典型應用場景推廣。
目前我國仍有大量傳統產業企業處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改造階段,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更廣闊的空間。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將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深化開放共享等方面發力,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
「5G、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支撐。我們將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堅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肖亞慶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要加快釋放「5G+工業互聯網」潛能,還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要解決5G工業晶元模組價格高的問題,消除產業瓶頸;二是要解決5G終端匱乏問題,不斷豐富5G通用終端和行業終端;三是要進一步優化「5G+工業互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昆提出,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數據驅動是關鍵,要實現數據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連接更多設備、降低人工智慧門檻、發展工業軟體等,是現階段的重點投入領域。
「在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把傳統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這同時也帶來挑戰,需要建立內生安全、保障經營安全,確保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說。
韓夏表示,要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入更多行業和領域,增強產業鏈企業發展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同時提升服務能力,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輸出更多可供中小企業借鑒的成熟方案和先進經驗,著力培育一批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門檻。
D. 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產業發展
你好這個問題有點難
E. 劃重點:2022年,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
通信世界網消息 (CWW)5G作為支撐經濟 社會 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和重要戰略資源,已逐步成為推動新一輪 科技 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量。近日,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開展網路體系強基行動,加快5G全連接工廠建設,打造10個5G全連接工廠標桿,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
眾所周知,5G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等特性,可有效突破傳統無線技術的瓶頸。通過在工廠內構建5G專網,可以連接工廠全域各個環節,使得廠內移動設備的大范圍互聯和協同成為可能。同時,5G與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為工廠生產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網路保障與技術支撐。
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5G網路已成為工廠的網路基礎設施,逐步覆蓋到工廠絕大部分應用場景,滲透到工廠生產運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了生產運營效率,不斷促進其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
近年來,工信部一直大力推動5G全連接工廠的建設。2021年1月,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1年工作計劃》中提出打造3至5個5G全連接工廠示範標桿,而今年《計劃》的目標,則是打造10個5G全連接工廠標桿。由此可見,5G全連接工廠的建設已成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此外,《計劃》提出,培育推廣「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推動5G由生產外圍環節向內部環節拓展,推廣已有20個典型場景,挖掘產線級、車間級典型應用場景。
據了解,5G應用於工業互聯網已是必然趨勢。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5G的支持。5G的特性能夠滿足工業互聯網連接多樣性、性能差異化、通信多樣化的需求和工業場景下高速率數據採集、遠程式控制制、穩定可靠的數據傳輸、業務連續性等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未來5G技術落地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應用於工業互聯網才能更好地體現5G的價值。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國家以及相關部委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推動「5G+工業互聯網」發展,為「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5G+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水平不斷提升,賦能效應日益顯現。最新數據顯示,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總數達到了2400個,創新應用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梯隊。
同時,「5G+工業互聯網」逐步落地生花,已在鋼鐵、礦業、家電、水泥、港口、電力等領域的應用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形成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製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等典型應用場景,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
當前,「5G+工業互聯網」新征程已然開啟,賦能千行百業的大潮正快速涌來。期待各行各業攜手並進,打造「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新篇章!
F. 理論視野|深化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
林風霞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能級躍升、深度賦能、新技術深化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優化的關鍵期。實現規模化應用是工業互聯網平台盈利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當前我國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難點所在。當前,河南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績,已建、在建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達100多個,天信工業互聯網平台成功入選「雙跨」國家隊。但是,與廣東、江蘇、浙江等先進省份相比,河南不但在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建設方面遠遠落後,還存在平台應用普及率低、平台整體盈利能力不強等發展難題。
在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從建設邁入應用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工業互聯網平台之間爭奪用戶的競爭將日益加劇,應用服務能力成為平台生存的根基。因此,河南既要重視如何把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建起來」,也要重視如何讓工業互聯網平台「用起來」「強起來」,聚焦破解平台推廣應用難題,厚植應用生態優勢,深化平台應用,統籌推進「建平台」「用平台」「強平台」,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平台對河南工業轉型升級的賦能效應。
提高平台應用服務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推動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走深走實走精,首先需要平台側具有較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較高的應用服務能力。一要支持平台通過創新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大對工業互聯網領域技術創新的支持,引導產學研圍繞網路、標識、平台與安全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尤其是要著力提高設備接入、知識沉澱、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創新發展能力,為整個行業提高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賦能;推動5G、邊緣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平台的集成融合應用,持續拓展融合應用場景的深度和廣度,加強融合產品及其解決方案的商業化推廣;促進新技術對工業裝備、工業控制系統、工業軟體的帶動提升,優化工業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基礎條件。二要支持平台提高應用服務能力,降低平台應用成本,加快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競爭優勢。鼓勵平台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深耕,提高工業數據集成管理及工藝、控制、運維等工業機理的建模能力,開發平台化、組件化的工業互聯網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支持以開源模式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匯集工業軟體開發商、解決方案服務商等,為工業企業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工業APP、解決方案。培育引進工業互聯網平台運營服務商,提升網路運維、行業應用推廣等運營服務能力。三要加強對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水平的監測與評價,以評促建、以評促用、以評促強,平台通過評價結果可以精準掌握用戶需求,明晰自身薄弱環節,從而採取針對性措施完善平台功能、創新產品和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實現自身能級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以政策助推企業上平台用平台
聚焦企業提高應用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能力、動力和效能效益,完善平台應用推廣政策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運用各級財政資金、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數字經濟產業創投基金等,支持工業企業加快設備的網路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引導企業運用新型網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升級內網。推動電信企業為企業外網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靈活、高安全的網路服務。培育引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打造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台、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引導推動中小企業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平台,以創新券、服務券等多種方式降低其上平台用平台的門檻和成本。面向區域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建設一批集成果展示、案例示範、應用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創新推廣中心,為企業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體驗環境,提高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認知度、認可度,促進平台服務供給與用戶需求精準對接。實施工業互聯網新模式推廣工程,加大對平台化設計、個性化定製、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業務模式創新,提高用平台的深度和廣度。完善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支持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置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建立工業互聯網實習實訓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培養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人才,解決我省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普及應用中面臨的專業人才不足的難題。
引導平台進園區進集群
由分散推動企業用平台向推動企業集體用平台轉變,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實施平台進產業園區、進產業集聚區、進產業集群行動。引導支持平台服務商與龍頭企業聯合建設園區工業互聯網平台、集群工業互聯網平台,針對行業痛點和薄弱環節確定平台服務的重點對象和重點產品,力爭實現園區管理部門、平台企業和應用企業三方共贏。利用平台把先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技能、工具等賦能給產業鏈供應鏈上自身不具備數字化轉型能力的中小企業,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帶動傳統產業集群整體數字化轉型。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平台整合產業鏈供應鏈資源, 探索 協同製造、共享製造、眾包眾創等新模式,實現以數據驅動的上下游協同設計、協同製造、協同供應鏈管理等,打造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築牢平台安全屏障
實施平台安全貫標計劃,遴選一批貫標示範平台,增強平台安全防護意識,提高防護能力。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制度和閉環工作機制,對重點設備、重要系統、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APP、工業數據等開展動態安全檢測評估,提高檢測評估、監測預警、事件通報、整改落實等閉環管理水平,為用戶應用平台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駕護航。依法落實平台的安全主體責任,督促平台完善安全責任制,明確安全管理負責人。建設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上雲上平台提供網路安全技術服務。(作者系河南省 社會 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G. 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如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峰會將進一步探討區塊鏈在與其它數字技術融合創新之後,如何通過打造可信數字底座,保護數據隱私,挖掘數據價值,賦能和加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峰會開始前,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團隊圍繞「區塊鏈如何賦能數字化轉型」這一問題,撰寫系列行業研究報告,深度解讀在新基建和數字化遷徙背景下,區塊鏈如何與其它技術融合發展,發揮信息基礎設施應有的作用。
本文作者:王普玉 校對:鄒傳偉
根據北京國信數字化轉型技術研究院(國信院)與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中信聯)給出的定義,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 科技 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不斷深化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激發數據要素創新驅動潛能,打造提升信息時代生存和發展能力,加速業務優化升級和創新轉型,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創造、傳遞並獲取新價值,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過程。圍繞數字化轉型,本文將討論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從企業層面,為什麼要數字化轉型?第二、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數字化轉型中有什麼作用?第三、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能提供什麼?
一
數字化轉型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依靠產品質量、價格、服務以及長期積累的品牌形象來維持市場競爭力,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消失導致的人力成本上漲,以及國際貿易形勢不明朗及疫情影響導致的市場發展受阻,讓企業原有競爭優勢正在消失,處於價值鏈最底層的工業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該如何走出困境?目前主要從兩方面破冰,第一種是降低運營成本繼續保持價格優勢;第二種是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銷售來提升利潤。
在討論運營成本前,我們引入兩組概念,第一組是供應鏈模式:供給推動式和需求拉動式;第二組是四大利潤源。
1、供應鏈模式
供給推動式是指企業根據市場預測數據進行產品設計、生產及銷售;
而需求拉動式是指企業根據市場訂單,按需進行快速響應,通過高效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來滿足產品生產及供應。
2、四大利潤源
市場永遠在追求著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質量。在價格控制方面,如表1所示,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控制原材料成本、擴大規模效應獲取利潤。當第一利潤源觸及上限時,開始了第二利潤源,通過精益管理提升企業內工作效率及延長員工的工作時間來降低用工成本。在新的利潤源再次進入上限時,人們發現物流成本占據企業總運營成本的3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第三利潤源。
表1 四大利潤源對比
前三個利潤源均是圍繞企業內部成本控制來增加收益,但當企業內部運營成本節省達到上限時,人們注意到上游供應商及下遊客戶的運營管理問題。一個具備完整功能的產品進入市場前,需要供應鏈上多個公司的共同配合,其中任何一家企業的高運營成本都會導致最終產品的價格上漲,這會使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喪失競爭力。於是圍繞著供應鏈信息集成及信息共享開始了新一輪的降成本浪潮,被稱為第四利潤源。
如表1所示,從第一到第四利潤源,每一階段都有各種系統在信息處理、存儲和管理中的支撐,例如生產執行管理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ERP,倉儲管理系統WMS,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等。
在經歷了四個利潤源後,未來新的利潤源又在哪裡?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都在嘗試尋找答案,例如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郝皓教授在2015年提出將逆向物流作為第五利潤源,通過逆向物流實現產品再銷售、再利用、再循環和再製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有企業認為以需求拉動式為導向的個性化定製將成為第五利潤源。以上說法都有道理,但都不準確,本文認為,真正的第五利潤源已經在路上,即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過去十幾年,技術的快速發展衍生出大量新的商業模式,包括新零售、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但上游工業領域卻依然保持著傳統的運作模式,無論是逆向物流發展帶動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還是C2M定製化商業模式,都需要依賴於各環節的快速響應,對企業數字化管理要求高。因此,無論是企業對新利潤源挖掘的需要,還是市場端的需求,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不同於前四個利潤源的相互獨立,第五利潤源是應用新技術重新賦予第一、二、三、四利潤源全新的生命,同時由數據驅動的創新商業模式將大量出現。因此,第五利潤源不僅能夠降低運營成本,也能夠提高主動盈利能力。
二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價值
1、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一利潤源
IT與OT的融合,實現人、機、物、料、法、環的數據實時採集及傳輸,能夠做到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測,再應用AI、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巡檢、智能質檢、智能故障預測、智能參數調優、智能耗能優化、智能設備運維、智能盤點等,能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成本,從單機智能升級為系統智能。
2、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二利潤源
傳統製造業的管理一直圍繞著人,產品從0到1的過程,依靠人力難以實現或實現效率低的工作,可以使用機械設備替代,而經過工業革命和信息化時代的影響,出現了大量節省人力的機械設備和操作系統(MRP、MRPII、MES等),讓生產效率提升、生產成本降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有滯後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但其本質依然圍繞人的經驗和人的現場操作。而工業互聯網能夠賦予第二利潤源全新的角色,從運營管理中解放人的執行任務,例如質檢、故障排查等工作通過AI和大數據分析實現運營智能化管理。在執行人員減少後,企業需要更多創新者,讓企業創新發展迭代速度更快。其次,隨著人的經驗積累轉換為知識圖譜,將經驗和知識域可視化,指導人工智慧演算法迭代和決策制定。
3、工業互聯網之第三利潤源
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物流發展走在比較靠前,經歷了人工物流、機械物流、自動化物流到現在智能物流,物流的管理效率和成本得到了極大改善。例如運輸管理,從早期貨物運輸監控數據需要依賴於運輸工具掛靠點的數據回傳及匯總,到現在能夠通過GPS、RFID、各類感測器,實時掌握運輸途中貨物的溫濕度、地理位置和件數等信息,能夠根據運輸目的地和實時交通擁堵情況對運輸線路規劃等。受技術、資本等各方面影響,目前智能物流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發展迅速,而工業企業物流發展較為緩慢,大多仍處於機械物流和自動化物流階段。工業互聯網平台能夠幫助工業企業實現快速升級轉型,降低系統開發技術難度和成本,IaaS、PaaS、SaaS等平台能夠減少系統從0到1開發時間,實現快速低成本數字化轉型升級。
4、工業互聯網之第四利潤源
供應鏈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合作、降低供應鏈成本以及庫存牛鞭效應[1],但無論企業內部供應鏈還是 社會 供應鏈,遺留了一個對多方協作卡脖子的問題,即數據孤島問題。前面我們介紹第一到第四利潤源,提到了MRP、MRPII、ERP、SAP、MES、SCM等系統,每個系統如同孤立的數據煙囪,對協作效率有著極大影響。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現有EDI數據孤島打通方案成本高,中小企業難以負擔;第二、涉及供需多方協作時,彼此缺乏信任,不願將企業內部數據共享給外部。工業互聯網平台提供多種數據採集及處理解決方案,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無阻礙流轉。在數據使用中,通過隱私計算保證數據安全,同時合理授權,讓數據可用不可見,解決數據共享的後顧之憂。
5、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五利潤源
在數字化1.0階段,屬於人適應系統;而進入數字化2.0階段,適應公司現有作業模式的定製化軟體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1:數字化轉型1.0和2.0階段的對比
因此,從技術角度,平台如何讓企業快速及高效地完成定製化軟體的開發,這將對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市場現有產品看,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能夠讓工業企業方便地利用平台提供商現成的低代碼、甚至零代碼工具完成系統開發,實現「人人都能做開發者」,即解決「技術人員不懂業務,業務人員不懂技術,開發的系統不好用」問題。未來低代碼(或零代碼)開發工具如同word、excel等辦公軟體,平台把各類介面做成圖形界面,讓不懂代碼開發的人,通過圖標拖拉的方式,開發自己需要的軟體來減少低效率的重復工作。員工從原來被動執行者變為創新者,參與進從上到下的數字化改革中,用工具真正方便業務人員工作。
三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
社會 經濟分為生產和流通兩個領域,中心化工業互聯網平台使用數字化技術替代信息化技術解決的是生產領域問題,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解決的是流通領域的數據信任問題,但流通領域數據又會影響到生產領域的產品研發、產品質量管理等。
1、降低信任成本
商業模式正在從單邊(規模效應)走向雙邊(網路效應),進入數字化時代後走向多邊平台(生態效應)。中心化方式似乎也能夠解決信任問題,但中心化模式下的信任主要依靠第三方權威機構的背書,這種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例如,國際貿易買賣雙方不信任的情況下,通過銀行背書使用信用證服務解決付款問題;為滿足銀行要求,雙方需要提供大量的證明來滿足信用證條款,效率非常低下且成本高昂。但如果使用區塊鏈技術,將真實數據從源頭上鏈,保證數據安全、可信以及不可篡改。交易前,買賣雙方擁有彼此過往真實的交易記錄,以及產品的生產信息,這些信息是否會有助於降低交易的撮合成本?在交易過程中,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一旦達成某個約定即可自動完成付款,這將會極大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時間。尤其進入多邊平台,如果仍然使用中心化的信用證明體系,將無法構築生態建設的護城河——信任。
2、重新定義協作關系
供應鏈多方合作,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和治理方案更多體現在合同層面,但無法將彼此的利益真正綁定,較難促進生態的良性發展。但在去中心化解決方案中,參與方將資產以token或積分形式置於鏈上,從技術上實現多方利益綁定,一旦任何一方做出有損生態建設的行為,將會影響token或積分價值,這會影響聯盟鏈上所有參與者的利益。在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中,聯盟中每個參與者都會積極維護生態利益,因為這也等同於維護著自己的利益。
3、可信數據流轉
在產品研發或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流通數據需要工業企業從下游多個合作商處獲取。而傳統技術下難以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安全性,在分布認知工業互聯網中,隱私計算能夠做到多方數據可用不可見,保證數據安全及合規。此外,根據數據貢獻量給與合作商token或積分獎勵,鼓勵多方數據共享及流轉。未來數據交易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合規的形式,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據信託、數據銀行等模式。
4、保證數據安全
傳統模式下,工業企業依靠於物理隔離實現廠內數據與外界的隔離,但在OT與IT融合下物理隔離屏障被打破,如何保證數據出本地後的安全則需要依靠多方共同努力。在設備通信中,需要做好設備身份認證管理,防止數據被攻擊,而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設備公私鑰實現匿名管理,有效降低攻擊風險。在數據存儲中,採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即使單點攻擊也無法讓攻擊者獲取完整數據。
5、賦能商業模式創新
可信數據將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創新時代,每個組織的商業角色有可能會發生改變。傳統商業模式下(供給推動模式),信息是非常碎片化的,供應鏈上不同參與者都擁有一部分產品相關的碎片數據,用這些不完整的數據去做產品升級、客戶服務,難以達到最佳目的。但技術發展的今天,市場開始根據消費習慣、消費特徵等因素挖掘每個消費者的需求,製造方式也從M2C進入C2M時代,這些都需要有更多完整、可信、合規的數據,例如,電動 汽車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1000km續航的電池,通過區塊鏈技術,用戶授權駕駛數據給電動 汽車 公司,為其配置最合適、性價比最優的電池。再比如, 汽車 保險不再以車輛價值、出險次數等作為保險費用收取的單一指標,未來可能會基於可信里程數據進行保險費用收取。除商業模式的變化,每個組織的商業角色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電動 汽車 生產廠商,角色也將從生產商轉變為服務商,以蔚來 汽車 為例的車電分離模式,以租代售模式,讓 汽車 生產廠商的業務延展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這些模式創新僅僅是數字化時代的開始。
H. 美的升級工業互聯網2.0,重視能力和開放
文/奔跑的犀牛
從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算起,工業互聯網發展至今已歷經數年。2020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國家「十四五」發展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近三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快車道,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預計達到4800億元,為國民經濟帶來近2萬億元的增長,同時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
作為實體產業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工業互聯網既是基礎設施,也是發展引擎、資源和產業中樞。據統計,在產業政策推動和技術升級的拉動下,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規模已經有數百家,涉及裝備製造、航空航天、鋼鐵、紡織、家電製造、能源等數十個重點行業。
美的集團作為我國家電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和國際化發展方面起步較早,經驗豐富,美的工業互聯網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敏捷轉型、釋放潛在價值,為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參考。為積極推動實體產業與數字化轉型技術深度融合,提升工業互聯網的賦能水平,11月17日,美的發布工業互聯網品牌「美擎」,宣布工業互聯網平台向2.0升級,為更多行業更多企業開放全面的數字化能力。
工業互聯網分為網路、平台和安全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工業互聯網平台是核心。經過2018-2020年三年時間的發展,目前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經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更加重視平台的融合能力、生態協作和全面的服務體系建設。
據美雲智數總裁金江介紹,美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得益於集團9年來的數字化轉型,為美的高速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平台在本身資源、核心能力上也有了很好的積累,在跨行業跨領域積累了大量用戶。近年來美的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利潤有了更高比例的增長,而員工數量卻在下降,除了戰略的決策正確以外,工業互聯網平台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金江表示,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到了一個 歷史 的機遇期:第一, 2020年上半年國家出台關於新基建的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性文件,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而且新基建的其他幾個領域對工業互聯網可以起到賦能的作用。第二,中國的製造仍然還沒有結束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分銷的傳統模式,企業想轉型升級,需要工業互聯網的迭代升級來給他更多能力的支撐。第三,美的在2020年初提出兩個全面數字化和全面智能化的戰略,將會加速美雲銷、美居、工業互聯網三個重要平台的快速發展。工業互聯網對內承載著強化產業運營能力的責任,對外要輸出更多B端的能力,從美的自身戰略的角度,美的工業互聯網也需要不斷進行升級和迭代。
在此背景下,2020年美的集團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升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簡單梳理一下,美的工業互聯網2.0整合了美的集團多個產業單元的軟體、硬體、技術和服務能力,主要可以分為四層:能力層、應用層、商業層和產業層。其中能力層包括庫卡機器人及自動化解決方案、大數據、邊緣計算、雲基礎設施、工業AI、工業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等多項能力等,這些能力都會對外開放;應用層包括營銷、研發、智能製造、管理等傳統優勢,又新增加了SCP的物料計劃的優化演算法、數字孿生和模擬技術;商業層是這次平台發布會的重頭戲,包括安得智聯、庫卡機器人、產業鏈金融、核心零部件等,共同為中國製造業提供超強陣容的能力菜單;產業層包括美的工業互聯網服務的很多傳統行業客戶,包括 汽車 製造業、食品加工業、酒行業等企業,美的希望聯合他們一起打造各種行業工業互聯網,與美的工業互聯網形成有效的互動。
相比之下,美的工業互聯網2.0更強化數字化業務,美的八大業務板塊組成強大矩陣,把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產業金融、精密模具、自動化工廠和供應鏈協同緊密融合,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和美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平台為基礎,形成工業雲生態,並對企業賦能,推動生態內各領域的企業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推動工業全面數字化升級,使工業經濟各要素實現高效共享。
2020年4月,合康新能並入美的機電事業群。美的機電事業群合康新能總經理寧裕介紹,公司目前累計有15000套設備在運行,遍布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工業場景,也累計了大量應用的數據。未來,通過美的工業互聯網的賦能,合康將形成全價值鏈精細化管理系統,更好地為工業客戶提供增值的服務。之前變頻器系統能耗可以節約5%以上,之後通過推動數字化、智能化運營,推行精益生產,效率至少提高10%以上。
近年來,模具已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從高端家電,到各種 汽車 項目,工業互聯網讓這些產品的精密模具交付「加速度」。美的集團家用空調事業部精密模具技術專家李建認為,美的模具通過開發智能設計系統,把智能設計、BOM、工藝規劃、智能排程、CNC端、在線檢測等環節全線拉通,形成模流分析資料庫,幫助客戶縮短項目開發周期,助力產品提前上市、搶佔先機。
據了解,在新發布的美的工業互聯網2.0架構中,除了美雲智數、安得智聯和庫卡機器人之外,加入了美的機電事業群合康新能、美的暖通與樓宇、美的金融、美的采購中心等其他業務版塊,共同打造美的工業雲生態,賦能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過去幾年,製造業企業的很多需求因為無法得到滿足,以致於他們在轉型中一籌莫展。總體來看,製造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得到的能力幫助的范圍比較廣,企業不只是需要買機器人或者只是需要物流,也不只是需要數字化產品的賦能。有些企業需要模具製造方面的幫助,中小企業還可能有融資的需求。根據對市場的觀察和分析結果,美的集團認為工業互聯網應該加入更多的能力向製造業進行賦能,所以才有了這次內容架構上的調整。
與此同時,美的工業互聯網門戶網站(M.IoT美擎官方交互平台)也首次對外推出。它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向用戶集中展示美的工業賦能能力,同時能夠在同一個平台上為用戶提供多種服務。在門戶的背後,信息系統在支撐著多種應用,包括信息分發,交易、數據統計、在線客服等等,它們可以為客戶提供接入轉化和交易流程。據了解,「美擎」是為美的工業互聯網獨立注冊的品牌,意思是把美的的經驗向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進行輸出,成為中國工業企業發展的引擎。
一份對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的調查顯示,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給50%以上的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約三成企業出口明顯減少。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速了中國製造業洗牌。美的集團副總裁張小懿表示,在抵抗疫情不確定性方面,美的多年的數字化投入轉化為「韌性」和「創新」兩大優勢。隨著M.IoT工業互聯網應用,全面數字化、智能化,使得美的整個價值鏈變革更快、更柔性,「美的經驗」可以幫助各行各業不同企業應對各種「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