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一下,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和服裝設計行業進行融合應用
為了明確中國服裝設計與傳統元素之間的融合關系,對可應用的融合元素進行分類分析,保證融合工作的有效性。
1.傳統色彩元素與服裝設計的融合應用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關色彩應用的內容較多,相應的色彩元素也較為豐富,彰顯了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無論是中國傳統服裝還是現代化服裝,色彩的應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將中國傳統元素與服裝設計相融合時,可以藉助傳統色彩具備的元素特點進行服裝設計,使現代服裝更具民族風情。
在藉助情感內容進行服裝設計時,需要深度理解情感內容的本質,結合符合情感本質內容的服裝進行傳統元素的表達,才會使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得到人們的認可。情感在服裝中的融合更多的是結合設計內涵和歷史背景來呈現,表達的內容不僅有外在形象,還有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中山裝、傳統旗袍中各種文化細節的處理,都表達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
② 年輕人該如何「復刻」老字型大小的味道,怎樣將技藝傳承和現代工業相結合
各地對老字型大小要麼叫過度保護,讓這個老字型大小不敢發展,不敢變革,但是老字型大小不一定非得做高端才能活下去。我們說老字型大小是可以傳承文化的,但是老字型大小不能消耗文化,還有就是老字型大小的產品創新除了堅持傳統工藝以外,還一定要調整現在人們的口味,產品也會與時俱進。
一個老字型大小經過上百年沉澱到今天,它一定會具備符號化的基礎的,也一定會具備故事化的內容,也一定會具備被時尚化改造的空間,因為不然的話,它就不會存在到今天。怎麼去煥發一個新的面貌,怎麼把老字型大小做成一個潮牌,這是一個打造方式。有一個反面例子,天津的老字型大小比較狗不理包子,曾經被做到什麼88元一個包子,生生把一個接地氣的民間的美食,做成了一個會所里的專屬人群的享用,那這樣的話,你不是把老字型大小給埋沒了。
③ 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現代工業設計中
在解讀將中國元素融入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方式之前,先要弄清楚兩個問題:1.何謂中國元素;2.中國元素是如何融入古代工業設計中的。
首先,何謂中國元素?青花瓷是中國元素吧?飛檐瓦當是中國元素吧?宮廷服飾是中國元素吧?水墨工筆是中國元素吧?斗拱榫卯是中國元素吧?
是
再有,白瓷扮兒缸子是中國元素嗎?鐵皮熱水壺是中國元素嗎?軍大衣是中國元素嗎?銅鍋涮肉是中國元素嗎?屋頂的菜園子是中國元素嗎?大紅大綠的棉襖是中國元素嗎?
也是
文化元素,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體系,不同憲法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孕育出的一些表面性的特徵。這些特徵通過不同的物品、事件、人的行為反映出來,就形成了所謂的元素。而所謂中國元素,就是事物經由中國的文化背景所展現出的特徵。這個特徵,是隨著時間、空間和體系的變遷而改變的,唐朝的人不穿漢服,清朝的人也不坐秦車,明代的建築匠將輕機械發揚開來就不再過分依賴於人力和手藝,改革開放後的工業發展也使得我們不需要再讓手工藝主導量產產品。所以,對於元素,要歷史的看待,也要即時的看待。不然就會符號化,只看得到表面而看不到本質。
對於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工業設計的問題,我舉個例子:屏風。
現在很多的中式、新中式傢具品牌非常喜歡以「屏風」這種傢具樣式來體現所謂「中國風」、「中國元素」。屏風這一傢具形式是否起源於中國我沒有考證過,但是屏風在中國古代傢具裝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確可以從一個非常穩妥的角度去詮釋中國元素。但是,這種詮釋是否合適?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自漢代往後,延續千年的庶民房居、宅居、院居的形式基本確立之後,居住面積普遍在60平方米以上的通間,室內屋體靠立柱支撐,除隔窗外再沒有其他分割空間的牆壁,最大的空間深至達到80平米的正方形,正常的也要30平米,所以室內是非常缺乏遮擋視線、分割空間、建立功能區域的面狀物體的。
因此,中國古代的傢具,每一個樣式,每一件都是自成一體的,很多傢具自身的結構和形態會形成獨立的負空間,比如太師椅,羅漢床,百寶格等等,都可以通過自身的結構建立起一片方正的空間與大空間向隔斷,讓人引起空間被分割的體知覺。而屏風則是通過阻擋視線去更加直觀有力的去分割空間。
但是,現代的平民家居環境,普遍情況下都是以美製或歐制的公寓形式加以改造,室內由厚度300mm左右的不透明牆壁進行空間分割,每個獨立空間的面積最小可以到10平米左右,所以瑣碎的空間是不需要再用傢具進行整體分割的,而諸如羅漢床、太師椅的二次空間分割也不是必要的,也要視情況和個人喜好來定。
因此,可以看出,將元素融入設計這種想法本來就是有待商榷的,這是一個類似逆推的過程,因為元素是結果,設計是誘因。一個可以正確、適當的運行在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環境下的設計,它本身就必然是具備中國元素的設計了,不需要去強加,去符號化,去刻意消費。
④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怎樣融入現代工業設計
摘要:本文從傳統文化的角度闡釋了現代工業設計應如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設計之中應該充分體現文化元素,以此提升工業設計的品質與內涵。現代設計中需要融合本土文化的精髓,這樣的設計才能永葆青春。
關鍵詞:傳統文化;工業設計;融合
一、文化之於設計
什麼是設計?
我所理解的設計是用愛心規劃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所以設計師自身就應該具備這種愛心,並且要具備一種心理素質和狀態,只有好的素質和心態才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
而如何擁有好的心理素質呢?這需要設計者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個健康和富有活力的氛圍在背後支持他。而這種健康的氛圍就是我所理解的文化。現代的設計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世界各國種類繁多的產品設計無一不是根植於自身國家的文化上的。一件普通的產品就代表了一個國家及這個名族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設計者自身的審美准則和價值觀念。例如我們一看到法拉利跑車和阿瑪尼時裝就能夠感受的到義大利這個國家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熱情奔放,彷彿處處充滿陽光,同時富有浪漫的地中海情調。而當你看到一台Nikon相機,你會感覺到日本人做事的精緻和責任感。同樣還有德國人的理性,以及他們機器的品質和可靠性。這就說明不同的文化背景會產生出各式各樣的設計感官,前提是這件產品他融合了他所依附的文化。
二、中國傳統文化
如上所述,我們國家的文化有什麼特點,我們該如何將本土文化融入現代設計呢?
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以來,是個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大國,人口眾多,疆域遼闊。而我們的生產方式是以家庭為本的小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是以自然作為依賴的。而儒家文化是我國的主要文化,統治和影響中國直至今天。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繼承和發揮中國古代社會的禮樂傳統、以「仁學」作為分析和解決美和藝術的根本立場,為儒家美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孔子以恢復和維護「周禮」作為自己追求的理想,把基於氏族血緣關系的親子之愛看成「仁」的根本。孔子美學的基本點在於:一方面充分肯定滿足個體心理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處處強調把這種心理欲求的滿足導向倫理規范。根據這一基本觀點,藝術的愉悅作用被認為是必要的,可以發揮的,但這種作用同時也被認為只有使群體和諧發展才有真正意義。美學的合理性在於能導向倫理目的,個體的心理欲求必須與社會的倫理規范達到統一。儒家美學的種種理論觀點都圍繞著這樣一個基本點:以氏族血緣傳統為根基,追求美善統一境界,體現美學與倫理學的一體化。真正的仁人君子,修養必須是全面的,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還不夠。還須有審美和文化的素養;同樣,僅有文飾之美也不夠,還須有仁的倫理品質。
儒家美學不僅把美善統一作為一種理論追求,而且作為一種高境界的人生目的。此外,儒家美學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注重「天人合一」,在「天」(自然、自然規律)與「人」(人的意志情感)的統一中尋找美的本質。在儒家看來,只有天人合一才能達到一種「中和」的狀態,使情感世界處於和諧,使人心合乎規范,使行為合乎禮義。
三、將文化融入設計之中
而中國的工業設計從引進到如今,真正從我們本土的文化中吸收並發揚光大的可謂鳳毛麟角。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我們的工業設計還是在模仿和抄襲,絕大多數的企業和個人沒有意識到將傳統文化融入設計的意義。同時,社會的不重視又進一步造成對工業設計的忽視,我們的市場還是一個世界發達國家的加工廠,核心技術和價值在外國人手中,巨大的利潤被別人賺走,我們只是得到一些由剝削勞工、破壞環境為代價所換來的利益。
所以,要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很好的結合,除了要有一個好的環境以外,還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認識並且熱愛我們自己的文化。一件沒有經過文化熏染的作品就像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一件產品不僅僅是要滿足個體的心理欲求,同時也要滿足其精神上的渴望。一味的模仿無非是在復制別人的精髓,我們要的是創造更是創新。「山寨」產品的出現就是充分的證明我們現在所處的境地。甘願成為世界的加工廠是沒有出路的,只有結合本土文化,進而從中汲取有益的方面經過提煉,這樣設計出的作品才更有競爭力。
工業產品的設計是藝術的物化,是將一個突發的靈感轉化成實物的再造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研究人與產品的關系和人與需求的關系。工業設計師就是文化的代言人,好的設計不僅僅一味著滿足了使用功能,而且體現了精神功能,並充當著知識載體這一角色。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和風格的代表。設計與文化的結合不是僅僅憑著設計者一時的好惡,任意的想像生成的,而是將生活中的文化內涵「顯像化」。工業設計必須依賴具體的文化環境,工業設計本身也是在創造一種文化,體現一種文化意識。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就在於從具體的生活行為中提煉出潛在的文化特質,使其演化為一種現代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生活方式。設計就是在引導人類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筆者結合傳統文化,為天津大沽炮台設計的「威鎮海門」兵勇系列旅遊紀念品。這組紀念品以傳統的士兵服飾為設計素材,結合了現代工業設計的方法,將本土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為一體。紀念品包括攝像頭、鬧鍾、音響等。
結語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設計中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設計中必須融入本土文化才有可能得到持續性的發展,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和造物文化淵源但還沒有走上設計正軌的國家,已經迫不及待,設計必須民族化。
我國的地方文化就是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認真地分析研究我們的悠久的傳統文化。
設計的民族化並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膚淺理解和表面形式的簡單套用和照搬,是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神韻」融入到設計中,運用現代設計的表現元素,體現傳統文化的意蘊。
⑤ 有哪些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例子
傳統工藝需要傳承、現代工藝需要創新,而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這是最為融合的一種方法,像是瓷器的用現代科技進行加工裝飾,刺綉中融入現代的名人名景,這樣的結合都是非常創新的,且是其他工藝無法比擬的。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工藝也是不斷的革新。
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這是人們對美和藝術的要求不斷提升的一種體現,所以無論是刺綉還是陶瓷。它們在歷史上本來就是一個開發潛力非常高的一種技術發明,而且它們延續至今都不曾過時,正是因為不斷創新,讓傳統工藝得以傳承,也讓現代受眾能夠接受。
⑥ 傳統手工藝與 工業設計之間 關系是什麼
工業設計主要是工業機械化的產品設計,比如蘋果手機,電腦,能夠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手工藝的范圍比較小主要是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