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的工業實力和綜合國力在19世紀第幾
美國的工業實力和綜合國力在19世紀第1。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美國在19世紀末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一戰後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二戰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當今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2. 美國紐約工業如何
紐約工業也十分發達,是僅次於芝加哥、洛杉磯的美國第三大工業中心。它是世界服裝中心、它佔有全國六分之一的印刷能力與三分之一的出版物、化妝品均居全國首位;機器製造,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等也佔有重要地位。http://mepzx.com/zd/ym
3. 二戰美國的工業實力如何
美國是二戰時期世界上最強大國家。不誇張的說,盟軍能打贏軸心國主要是美國人的功勞。美國人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美軍軍事力量上的強大,更體現在美國國力的強大。二戰時期的美國國力已經強大到讓德意日和英蘇中望塵莫及的地步。
美國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全球第一,農業發達,機械化水平高,美國人生產的糧食和肉類不僅被加工成各種食品,還源源不斷的運往各大盟國,蘇聯人正是靠美國施捨的食物撐過了1942年的冬天。
美國的經濟非常發達,二戰結束時美國工業生產能力已經佔到了全球的一半,經濟總量佔全世界的60%。
二戰中,美國的鋼鐵產量高達8000萬噸,1945年鋼產量佔世界的63.92%。
二戰中,美國人生產了世界70%的石油,而德意日卻在為缺少石油一籌莫展。可以說,二戰中美國人用石油淹沒了軸心國。
二戰中,美國的現代化工業生產水平、自動化水平、生產效率遠遠高於歐洲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
二戰中美國兵工廠里的生產流水線,民主兵工廠不是蓋的。
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美國造軍艦就和下餃子一樣。二戰中,美國造了1500多艘軍艦,其中航母就有150多艘。
美國的飛機製造廠。美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生產近30萬架飛機,僅戰略轟炸機就有好幾萬架,德日死的不冤啊。
美國的坦克工廠。底特律的克萊斯勒工廠一家就生產了近4萬輛坦克。想到當時偌大的中國竟然一輛坦克都不能生產,真是百感交集。
美國高素質的人口,不說美國人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單就美國民間幾萬幾十萬的業余飛行員就讓其他國家自愧不如,這些民間飛行員稍微一訓練就是很棒的空軍飛行員。
強大的美國軍隊。1200萬高素質的現代化士兵,武裝到牙齒的一流裝備,強大到無以復加的火力,悍不畏死的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依託堅固的工事,一樣被虐的滿地找牙。
美軍的伙食不是一般的好,牛肉罐頭讓德國和日本饞的流口水。
美國匯聚了來自全世界的一流人才,尤其是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幫助美國人製造出了原子彈。
美國人堆積如山的物資。美國的運輸船一船船的將裝備和物資運往盟國,蘇聯、英國、中國都在吃美國的物資,中國拿了美國一丁點的裝備和物資就可以和日本人單練,要是拿到和蘇聯、英國同樣多的物資抗戰也許不會打的那麼艱難。
4. 美國工業世界第一,為何很少說美國的產品質量好呢
主要是因為美國工人幹活不夠細致,產品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瑕疵,所以美國產品和更加仔細的德國和日本相比不算質量好。
5. 1.美國工業特點 2.美國發展工業的優勢
美國工業以技術先進、門類齊全、資源豐富、生產實力雄厚、勞動生產率高而著稱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生長取得巨大進展,工業設備能力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目前,美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銅、鋁、硫酸、乙烯、汽車、飛機等的產量,以及微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製與開發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領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轎車、家用電器、通訊及辦公自動化設備、電子計算機晶元等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則在近年內落到了日本、德國等國後面。
美國工業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執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蘭的南部。這一工業密集的東西狹長地帶,被稱為美國的「製造業帶」。其面積只約佔全國的8%,但卻集中了美國1/2以上的製造業,成為全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等州,一些與軍事有關的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造船、飛機、導彈、電子、汽車裝配等得到巨大發展。南部得克薩斯等州的產油區,已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來,經濟和人口出現南移現象。被稱為「陽光地帶」的南部和西部工業發展較快,其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地區。
美國工業生產的特點:
第一,工業生產規模大。
第二,部門齊全,體系完整。
第三,新興部門和尖端技術發達。
第四,工業生產分布不平衡。在東北部,所屬十四個州的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8%,卻集中了50%製造業,80%的剛產量和90%的汽車產量。在西部工業帶,航空、造船、電子和導彈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10%。在南部工業帶,石油、化工、造船和軍工等工業部門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產值的20%。
優勢
1、美國有高端的科技力量,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好;
2、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發達的農業作支撐;
3、平原廣闊,交通發達;
4、較高的人口素質,科技型人才多;
5、對外貿易相當發達。
6. 美國的優勢產業都有什麼
美國產業的全方位優勢與能力非常突出,是當今世界任何他國家都不可與之對比的。太空產業(衛星、飛船、全球定位系統)、航空產業、船舶製造、生物科技、現代農業、汽車工業、機械製造、核工業、電子工業、計算機產業、網路產業、金融業等,這些而都是與軍工產業直接銜接,甚至就是軍工產業的基礎
IT產業:以矽谷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銷售收入佔美國GDP的比例是2位數。IBM,HP,Dell,Microsoft,Cisco,Google,Ebay等,每個企業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無一不是全球第一或第二,基本不受金融危機影響。
航空航天:波音,洛馬,格魯曼等,基本不受金融危機影響,總體競爭力世界第一。
軍工產業:和航空航天有部分重復,但范圍更廣,沒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因為國防訂貨和研發目前並沒有削減,總體競爭力世界第一。美國年軍事費用超過4000億美元,比所有其他大國的相加還要多。其軍事產品更是世界一流,主要軍事裝備的技術水平領先俄羅斯、歐洲、日本等軍事強國半代到一代,甚至更多
金融服務業: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服務產業,是世界的經濟和金融中心,牽動世界的每一根經濟神經。金融危機中,投行,基金,銀行等,部分企業受到一定的影響,但也有少數企業的競爭能力反而因為對手的削弱而增強。在投行領域,美國金融產業的相對競爭力可能並沒有下降,或者說下降的程度沒有估計的那麼多。美國金融業在調整中繼續前進,其生命力依然很強
農業:美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發達的現代農業技術,其競爭力依然是世界第一。而且,隨著全球變暖所帶來的災難氣候對農業生產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大,美國的農業競爭力反而會繼續增強。
文化產業:為美國創取外匯最多的,不是飛機、汽車行業,而是以好萊屋為代表的文化產業——美國大片及衍生產品。美國大片所傳播的美國文化,甚至比所創收入更有價值,因為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仰望美國、羨慕美國。
7. 美國經濟的工業
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每年為國家爭取了4,80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數目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價值,其中還不包括原料費、補給費、及燃料費等費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產國,其工廠每年所生產的貨品價值,比世界第二大生產國日本多出了將近500億美元。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汽車產量佔世界四分之一,肉類產量也佔世界五分之一,並且生產佔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鋁。在乳酪、衣服、化學品、紙張、紙板、紡織品及其他許多製造品上,美國都居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在印刷業與出版業上,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國家。其最大的生產工業首推機械製造,其次是食品製造業。其他佔領導地位的製造工業包括運輸裝備、化學品、電器與電子器材、基本金屬、印刷業、出版業、紙張製造業以及金屬產品製造業等。
8. 美國的什麼工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為位
美國的重工業是世界頂級的,列如軍事工業。汽車工業現在開始不行了,德國的開始占上風。製造工業也不行了,中國開始追上。 美國一直都是一個靠賣武器發財的國家。
9. 美國的工業在二戰時期處於半停產狀態,為何它那時候還是世界第一
在世界大戰的時候說很多的國家都進行了戰爭,但是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所以雖然在工業半停產,狀態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雖然美國的工業半停產狀態,但是美國靠著出售自己的軍事武器發展戰斗,才所以在國家上是非常富有的。
美國還靠著出售軍事武器,賺取了非常多的財富,所以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的國家,隨後幾年的發展,美國依靠記者的財富發展很快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不卷進世界大戰,但是經過戰爭的心理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的三大工業區分別是:東北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
1、東北部工業區:豐富的煤炭、鐵礦及水資源,便利且廉價的水運條件,城市眾多市場廣闊,乳畜業產品產地副食品供應方便,歐洲移民最先到達的地區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
2、南部工業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廣闊的平原,環境優良污染少。促使美國工業由東北部向南部陽光地帶擴散。
3、西部工業區:地球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有軍事訂貨。
美國的工業發展:
工業就業人數約佔全部就業人口的20.3%。製造業在工業中佔有主導地位,產值約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美國產業轉型加快,製造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
與此同時,信息、生物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新進展。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