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及流程是怎樣的
一、標准成本核算:
從會計報表中獲取相關計算成本的數據
求年度銷售收入、產量、人工費、管理費等等
折算單位產品的成本:單位產品分攤固定資產費用、單位產品分攤直接生產人員工資費用、單位產品分攤管理人員費用、銷售費用、送貨費用、外協運輸費用、等等
材料費、外協費、模具費等根據當期實際成本計算,這是一種方法;也可以按年度數據計算,採取系數補差,也是一種方法。
統計品質年度報表,計算每種產品綜合質量合格率,含客戶退貨率折算
二、實際成本核算:
方法步驟與標准成本相同,只是取值為當期實際發生的金額。
『貳』 工業企業成本分攤的方法有哪幾種
1、一般有按生產工人工資、
2、按生產工人工時、
3、按機器工時、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及應提取的福利費之和)、
6、按產品產量等進行分配。
具體採用哪種分配方法,由企業自行決定。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
『叄』 工業企業的成本應該怎麼核算比較准確點了
首先你要確定一種費用分配方式,比如按工序工時分配。
原材料據實列入各產品;
人工費用看你們單位用的是計件工資還是固定工資,計件工資也可以據實列入各項產品,動力費用則按照設備功率分攤到各設備上,在按照各設備生產的產品零件歸集到各項產品中;
專用工裝、外協費用和廢品損失據實列入各產品的直接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可以直接分配的就直接列入各產品,不可以直接分配的,按照工時分攤到格產品的製造費用。
這樣出來的單位成本比較接近真實成本!分錄:1.計提折舊,分配工資,分配材料等
借:輔助生產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應付工資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
2.分配輔助生產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輔助生產
3.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將生產成本分配到產品。
借:生產成本-xx產品
貸:生產成本-xx部門
『肆』 如何計算產成品成本的分攤
計算產成品成本的分攤:
發生成本的時候: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貸:原材料,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產品完工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分攤產品成本=當月完工的生產成本總金額/庫存商品入庫數量。
『伍』 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怎麼做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分步法、分類法、分批法、品種法、ABC成本法。
分步法是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分類法是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分批法是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適用范圍: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ABC成本法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
『陸』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1按照會計制度規定,製造費用分配到「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中去,要選擇一定的分配標准,一般是採用個該產品所消耗的工時作為分配標准。
2、假定製造費用為68000元,該單位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甲產品耗用工時為18000工時,而乙產品耗用16000工時。
首先計算分配率:68000/18000+16000=2元/工時
其次計算甲乙產品各分攤的製造費用:
甲產品:18000*2=36000元
乙產品:16000*2=32000元
3、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360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32000
特此回答!
貸:製造費用68000
『柒』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_核算技巧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_核算技巧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那麼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歸集分配要素費用
指:生產領用原材料、工人工資及福利費、折舊、等等等等。
1、材料費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費/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定額消耗量。
分配後做上述相同分錄。
2、人工費
(1)、工資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應付工資
如果工人做兩種以上產品,則
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
(2)、福利費
工資的14%。計算與分錄同上。
3、其他要素費用分配的會計分錄,如計提折舊、車間發生的各項雜費等,略。
(第一部分實際是月末你已經做好的記賬憑證中的一部分,因為與成本核算有關,我單獨拿出來講。)
二、歸集分配各項間接費用
1、輔助生產費用
將第一步驟中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成本進行歸集,將總額按受益對象分配至相應的'賬戶中。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如果受益對象為產品的話)
借:製造費用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需要說明的是,在企業只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只需這樣即可。當企業有兩個以上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則必須選擇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等等方法進行分配後再做賬務處理。此略。
2、基本車間的製造費用
首先歸集凡是記入「製造費用」賬戶的所有總額。
當車間有兩種以上產品的時候:
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或機器工時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貸:製造費用
三、歸集分配「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先將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賬戶的所有金額進行歸集,然後選擇一定的方法,如約當產量法,將該賬戶的本月累計發生額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如果企業生產兩種以上產品,則需要將上述步驟進行兩遍以上。
約當產量法,略。
分配後,做: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上述成本核算步驟不得顛倒。
『捌』 請告訴我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請告訴我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x0d\x0a1、成本計算方法\x0d\x0a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就稱之為定額法。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企業生產情況錯綜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往往是同時使用或結合使用的。這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生產特點,其目標是力求達到既要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又要簡化成本的核算工作。\x0d\x0a2、成本核算程序\x0d\x0a成本核算程序是指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6個步驟。\x0d\x0a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採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並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x0d\x0a二成本核算的要求\x0d\x0a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各項要求。\x0d\x0a(一)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應當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x0d\x0a(二)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x0d\x0a(三)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x0d\x0a(四)做好各項基礎工作\x0d\x0a(五)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x0d\x0a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x0d\x0a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進行歸集和分配,最後計算出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各項期間費用的基本過程。根據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分類,可將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歸納如下:\x0d\x0a1.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定其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以及應計入生產費用還是期間費用。\x0d\x0a2.正確處理支出、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x0d\x0a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出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各種產品的成本。\x0d\x0a4.對於月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玖』 工業企業的成本如何核算
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是企業進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對於正確地計算成本十分重要。本文以工業企業為例,講敘了工業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靈活地運用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計算產品的成本。
關鍵字:工業企業成本計算方法作業成本法
在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技術創新用於產業活動,既導致生產技術體系的變化,也引起生產組織與管理的變化,從而對會計信息提出新的要求。這種革新首先沖擊的就是成本會計。核心問題是,成本會計體系必須提供與管理需要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充分可靠性的信息,改變會計信息與企業管理需要相脫節的局面。在我國的會計體系中,成本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學科。相對於財務會計而言,長期以來是一個比較沉寂的領域,在實踐與理論兩方面都未有發展與創新。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在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思想與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即時制管理思想對成本會計的影響以及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和管理控制系統的推廣應用。本文擬從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會計的分析中,力求尋找傳統成本會計理論與實踐突破的新路子。
一、工業企業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
成本計算方法是成本會計處理中的橫向分配與縱向分配的有機結合,是以產品成本為對象,將企業的生產費用對象化的分配和計算過程。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基本方法和分類法、定額法兩種輔助方法。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品種法是產品成本計算的最基礎的方法。其他成本計算方法都是由此而發展起來的。品種法有以下特點。(1)以產品品種(主要是企業最終產品的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計算單或生產明細賬。(2)按月定期汁算產品成本。(3)適用於多步驟生產但不需要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的企業。
2、分批法.是以產品的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有以下特點。(1)分批法的成本計算對象就是產品的訂單或批別。企業為了計算各批產品成本,應按產品的訂單或批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賬。(2)在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時,產品成本要在定單完工後才能計算,所以成本計算是不定期的。(3)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月末未完工的定單,就是月末在產品,產品成本明細賬上所歸集的成本費用,就是月末在產品。定單完工後。把產品成本明細賬上所歸集的成本費用進行結算,就是產品的成本。(4)企業發生的應由各批產品共同負擔的間接費用。可採用當月分配法和累計分配法。
3、分步法是以產品的品種及其所經過的生產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生產費用,計算各種產品成本及其各步驟成本的一種方法。由於在逐步結轉的綜合結轉分步法中,是將各步驟所耗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綜合計入各該步驟的產品成本明細賬中的,在完工產品的成本項目中,還包含著半成品的成本,所以,這種方法與其他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月末還要進行成本還原。
4、定額法是以事先制定的產品定額成本為標准,在生產費用發生時,就及時提供實際發生的費用脫離定額耗費的差異額,讓管理者及時採取措施,控制生產費用的發生額,並且根據定額和差異額計算產品實際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和控制的方法。定額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企業的完工產品或半成品。根據企業管理的要求,只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或者同時計算半成品成本與完工產品成本。成本計算期間是每月的會計報告期。定額法一般用於大批大量生產企業,只能按月進行成本計算。產品實際成本是以定額成本為基礎,由定額成本、定額差異和定額變動三部分相加而組成。每月的生產費用應分別定額成本、定額差異和定額變動三方面分配於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二、作業成本法在工業企業的應用
面對企業新製造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和方法如不加以改進,將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和成本管理的需要,於是作業成本計演算法便應運而生。
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是西方會計學者在對傳統成本會計系統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建立、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高科技的發展比以往更加訊速,先進技術、裝備被廣泛而快速地應用於生產管理領域,企業勞動生產率也隨之不斷提高。在企業的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支出逐漸降低,而製造費用這種間接費用隨著生產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急劇地增加並呈現多樣化,其分攤標准若只用人工小時,已難以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同時由於間接費用分配結果的不準確性,導致依此為基礎編制的成本報告失真,從而使成本報告不能滿足企業決策層進行訂價、自製及外購等決策的需要。而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是一種以「作業」為基礎,以「成本驅動因素」理論為基本依據,通過分析成本發生的動因,對構成產品成本的各種間接費用採用不同的間接費用率進行不同的成本分配,最終確定產品成本的一種新的成本計算方法。
作業成本法如何在工業企業更好的應用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建立工業企業科學管理制度
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實行作業成本會計的基礎和保證。這是因為只有實現了工業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才能有效地劃分費用產生的環節和區域,才能准確地分析費用產生的原因和後果。只有企業管理實現了科學化,才能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對成本信息的准確率要求得更高,才能使作業成本會計的實施具有客觀保證。
2、科學安排生產作業
首先逆推產品生產時間進度,由交貨期確定交庫期,根據交庫期確定各部半成品及產成品交付時間;再結合是並行生產還是串列生產以確定其投料及在各車間的生產時間:隨後進行優化處理,找出關鍵路徑,最後在實際生產中要嚴格對關鍵路徑上的工序作業進行控制,以保證客戶的需求。另外,要合理安排各種產品生產,盡量減少調整准備次數,降低調整准備成本;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低效作業以提高工效。
3、加強物資采購工作
物資采購方面,盡量做到貨比三家,努力降低價格。采購的材料、配件、外協件等,進廠時嚴格進行質量檢測,建立健全退貨、換貨制度。如果因質量問題造成成本上升,要追究到采購責任人,並適當對其懲罰。另外,還要加強物資的庫房管理,若因主觀原因造成的損失、浪費,要追究庫房管理人員責任。從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看,當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較多,產量差異較大,製造費用又是直接人工費用較大的倍數時,企業又有較完善的信息系統支持時,可以使用作業成本法。
4、切實加強內部管理控制
企業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產品質量標准,行業規范以及適當的獎懲制度,進行作業動因、資源動因的分析和確定,同時應對資源流程過程中的每一個因素和每一個環節進行分析和確認,揭示企業資源的運用關系。應明確員工崗位責任,規范員工工作行為,定期進行各部門的業績評價考核,進行獎懲,從而調動員工控製成本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使全體員工具有強烈的節約意識、成本意識和改進意識,達到成本管理的全員化。
5、應正確規劃和加速推進企業會計電算化
由於作業成本法的復雜性和所需數據的多樣性,在實施基於作業成本法的成本管理時,人工操作是無法滿足的,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正確規劃和加速推進會計電算化。第一,應結合企業發展長期規劃制定會計電算化實施方案,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更好的與本單位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相銜接。第二,要建立與會計電算化相適應的會計工作體系,包括會計工作組織結構的合理調整、復合型人才的造就和培養,以及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設等。
三、結語
總之,作業成本法雖然在我國全面推行為時尚未普及,但在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較好的企業或企業中的某一部門可以先行實踐。作業成本法雖然受環境的制約和影響,但同時對環境也產生反作用,在局部應用,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競爭力的增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我們採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管理,並不是將傳統的成本計演算法完全取代,而是在某些生產環節或局部某些費用的分配方法上引入作業成本計算的原理,以提高成本信息的質量,更好地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決策服務。
『拾』 工業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意義在於: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及時提供成本信息;優化成本決策,確立目標成本;加強成本控制,促進成本責任制的鞏固和發展,增強企業活力。
以下8種簡單好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請收好~
移動加權平均法
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 並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舉例:在第一次發出時,期初是300件,2萬元;8日購入200件,2.2萬元;10日發出存貨400件。則加權平均單價為:4.2萬/500=84元。所以10日發出存貨成本為400*84=33600元。10日余額為100件,8400元。從10日到28日第二次發出做為一個「月」來計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額100件,8400元,入庫為20日購入300件,2.3萬,合計為400件,3.14萬。28日發出存貨200件。則加權平均單價為:3.14/400=78.5元。所以,28日發出成本為200*78.5=15700元。28日余額為200件,1.57元;30日購進200件,2.5萬。28日到31日為一個「月」計算,沒有發出。所以,31日余額為400件,金額為15700+25000=40700元。
總計,全月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的發出存貨成本為:33600+15700=49300元。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准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數量和本月全部進貨數量作為權數,取出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期初的進貨成本,計算出本月存貨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作為基礎算出本月的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庫存實際成本。主要適用於生產企業的產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
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舉例:如果期初有原材料單價5元,數量6個,一次購入原材料實際單價6元,數量5個,那麼當發出原材料時,我們算發出成本的單價則為:(5*6+5*6)/(5+6)=5.45元/個。
在全月平均法下,採用全月平均法使得本期銷貨成本介於早期購貨成本與當期購貨成本之間。這種方法計算得到的銷售成本不易被操縱,因而被廣泛採用。
全月平均法作為一種平均價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價格波動趨勢的影響;存貨計價工作可以分散在月內進行。缺點: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與現行成本相比畢竟物價是隨行就市的,有比較大的差異。
先進先出法
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後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採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
舉例:
例一:假設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100個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單價3元;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成本為100元。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例二:對銷售而言,先獲得的存貨先銷售出去,使留下存貨的日期越來越近,存貨價值越接近重置價值。在物價上漲時,此法會導致較低的銷貨成本,較多的盈餘。
例如存貨情形如下;1、1月1日進貨10個每個5元,小計50元。2、4月1日進貨10個每個6元,小計60元。3、8月1日進貨10個每個7元,小計70元。4、12月1日進貨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
假設在12月31日存貨數量為15個,則期末存貨價值為12月1日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8月1日5個每個7元小計35元,總計存貨價值為115元。
對電腦數據結構而言,稱為排序的數據進出方式,從一端進,從另一端出,就好像排隊一樣。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後進先出法
與先進先出發正好相反。在物價持續上漲時期,使當期成本升高,利潤降低,可以減少通貨膨脹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也是會計實務中實行穩健原則的方法之一。
區別:1、先進先出: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先購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2、後進先出: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後購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
上述兩種方法均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而與存貨本身實際發出先後順序無關。
舉例:
2012年3月1日購買A產品3個,單價:8元/個;2012年3月5日購買A產品9個,單價:7元/個;2012年3月9日購買A產品2個,單價:10元/個;2012年3月發出A產品8個。
這發出的8個A產品計價分別為:(1)先進先出:3*8+5*7=59元;(2)後進先出:2*10+6*7=62元。
註:我國已不允許使用後進先出法進行後續計量。
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它是指對發出的存貨分別認定其單位成本和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要求具體存貨項目具有明顯的標志,而且數量不多、價值較大,如大件、貴重的物品。期末存貨的各種項目,分別確定每種物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然後相加各種存貨的成本,即為存貨期末全部的成本。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舉例:某工廠本月生產過程中領用A材料2000KG,經確認其中1000KG屬第一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5元;其中600KG屬第二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6元;其中400KG屬第三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8元。
本月發出A材料的成本計算如下:發出材料實際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
優點: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准確。
缺點: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適用於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計價。例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日常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月末,再通過對存貨成本差異的分攤,將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和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進行反映的一種核算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
計劃成本法先要制定計劃價格,按計劃價格發出材料,然後分攤材料差異(成本會計,製造業)。
舉例:物品A,計劃成本120(暫估入賬),實際成本100,計劃和實際相差20(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計算方法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成本確有困難的企業。它是一種簡化的成本計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類)商品的綜合毛利率受影響的因素較多,計算結果往往不夠精確。在採用該法時,一般只在季度的頭兩個月使用,季末則必須用「加權平均法」等其他成本計算方法來計算和調整,以便在一個季度范圍內使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結存商品金額符合實際。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舉例:某批發公司201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零售價法
零售價格法指按照存貨成本與零售價格的比率估計存貨成本的方法。
它在零售商企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即可在平均成本法,後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的基礎上使用,也可結合成本與成本與市價孰低法運用。他的核心在於成本與零售價格比率的計算。它的一般在零售商和企業當中比較常見。例如像沃爾瑪,中百倉儲這樣的零售企業。
零售價格法用於零售商為主的企業,即可在平均成本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成本流動假定基礎上運用,也可結合成本與市價孰低法運用。在美國,零售價格法因公認會計原則和稅法均認可而得到廣泛應用。零售價格法的好處是它提供了在定期盤存制下准備月度和季度報表所需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