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用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食用鹽可分為原鹽、精鹽、低鈉鹽、加碘鹽、加鋅鹽、補血鹽、防齲鹽、維B2鹽、風味鹽、營養鹽。
生產方法如下:
原鹽,利用自然條件曬制,結構緊密,色澤灰白,純度約為94%的顆粒,此鹽多用於腌制鹹菜和魚、肉等。
精鹽,以原鹽為原料,採用化鹽鹵水凈化,真空蒸發、脫水、乾燥等工藝,色潔白,呈粉未狀,氯化鈉含量在99.6%以上,適合於烹飪調味。
低鈉鹽,普通食鹽中,鈉含量高,鉀含量低,易引起膳食鈉、鉀的不平衡,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低鈉鹽的鈉、鉀比例合理,能降低血中膽固醇,適於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加碘鹽,為防治碘缺乏症,在普通食鹽中,添加一定劑量的碘化鉀和碘酸鉀。這是一種最科學、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防治碘缺乏症的補碘方法。主要用於缺碘地區居民補碘而研製的,可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
加鋅鹽,用葡萄糖酸鋅與精鹽均勻摻兌而成,可治療兒童因缺鋅引起的發育遲緩、身材矮小、智力減低及老年人食慾不振、衰老加快等症狀。
補血鹽,用鐵強化劑與精鹽配製而成,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適用於婦女、兒童。
防齲鹽,在食鹽中加入微量元素,對防治齲齒有很好的作用,適用於小兒、青少年食用。
維B2鹽,在精製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B2(核黃素),色澤桔黃,味道與普通鹽相同。經常食用可防治維生素B2缺乏症。
風味鹽,在精帛鹽中加入芝麻、辣椒、五香面、蝦米粉、花椒面等,可製成風味別具的五香辣味鹽、麻辣鹽、芝麻鹽、蝦味鹽等,以增加食慾。
營養鹽,是近年新開發的鹽類品種,它是在精製鹽中混合一定量的苔菜汁,經蒸發、脫水、乾燥而成,具有防潰瘍和防治甲狀腺腫大的功能,並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
2. 工業鹽是什麼
1、鹽如果從化學角度來說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化合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提到的鹽也是食用鹽的簡稱。
2、工業鹽在工業上的用途很廣,是化學工業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基本化學工業主要產品中的鹽酸、燒鹼、純鹼、氯化鈉、氯氣等主要是用工業鹽為原料生產的。
3、食用鹽是指從海水、地下岩(礦)鹽沉積物、天然鹵(咸)水等獲得的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經過加工的食用鹽,食用鹽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之一,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不可缺的物質,由於食用鹽在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對食用鹽的質量有嚴格的規定。
4、工業鹽若含有亞硝酸鹽,是最為嚴重的一種情況,會引發中毒。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能使體內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一遇到氧,就牢固地結合起來,不易分離。這樣,人體的全身組織就會缺氧。當人體攝入0.3~0.5克亞硝酸鹽,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於死地。人體一旦中毒,十幾分鍾就會發病,會出現頭暈、頭脹、耳鳴、全身無力、手腳麻、惡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發生抽搐、昏迷。
概述:
1、鹽無色透明的立方晶體,熔點為801 ℃,沸點為1413 ℃,相對密度為2.165。
2、有鹹味,含雜質時易潮解;溶於水或甘油,難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當溫度低於0.15 ℃時可獲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鈉大量存在於海水和天然鹽湖中,可用來製取氯氣、氫氣、鹽酸、氫氧化鈉、氯酸鹽、次氯酸鹽、漂白粉及金屬鈉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可用於食品調味和腌魚肉蔬菜,以及供鹽析肥皂和鞣製皮革等;經高度精製的氯化鈉可用來制生理食鹽水,用於臨床治療和生理實驗,如失鈉、失水、失血等情況。可通過濃縮結晶海水或天然的鹽湖或鹽井水來製取氯化鈉。
4、食用鹽是在精製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劑而製成的加碘鹽。鹽中的碘只有轉變成碘離子後才能在人體發揮生物活性。碘化物性質極不穩定,容易分解、揮發而失效。
3. 工業鹽和食用鹽有什麼區別呀生產製作的方式一樣的嗎
完全不一樣,生產製作方式也不一樣,工業鹽是用化學原理合成的,食用鹽是需要海水蒸發後的粗鹽進行再細化結晶提純
4. 食用鹽是怎麼提煉的
根據來源,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石鹽等幾大類。
如今在世界的鹽產來源中,岩鹽佔41%、地下鹵水及鹽湖佔29%、海鹽佔26%。其中海水和石鹽是最主要的兩個來源。
1、石鹽
石鹽是內流盆地中封閉的湖泊蒸發所沉積下的礦物質。石鹽的岩床可以在地下廣大的區域里延伸,最多達350米厚。在美國和加拿大地下有一片巨大的岩床,從紐約州西部的阿巴拉契亞盆地起,通過安大略省地下,覆蓋大部分密歇根州的地下區域。
英國的柴郡地下和伍斯特郡周圍有石鹽礦。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因其鹽礦,被稱為「鹽城」。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地下有厚度為100-200米的鹽礦,儲量在世界首位。
2、海鹽
海水的鹽度約為35‰,是食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來源。海鹽可自然或者加工技術生成,可分成海水蒸發和離子交換膜電透析(EDI)。海水蒸發是傳統工法,受日照或降雨因素影響產量,需佔地廣大的鹽田。]而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是海水淡化技術的一種,需消耗大量能源,但比較可以有穩定的產量。
在蒸發量大、降雨量小的海洋國家,海水蒸發是制鹽的首選方法。先讓鹽田內充滿海水,等到海水蒸發後就能從中獲得鹽晶。由於一些海藻和微生物在高鹽度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因此有時這些鹽田會有非常鮮艷的顏色。
中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原鹽年產量240多萬噸,佔中國全國原鹽總產量的7%和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3、井鹽
中國井鹽生產肇始於戰國末年,李冰是其生產創始人[72]其他地方的食鹽則是透過開采巨大的沉積礦藏而得,這些礦藏是數以百萬年前的海洋和湖泊蒸發而成。這些鹽礦可能會直接開采作岩鹽,也有可能會將水泵進礦床中,溶成溶液後再提煉。
上述二種情形採集的食鹽都可以透過鹽卥的機械蒸發來純化。傳統上,這個工序是在敞口平底鍋上進行,通過加熱來增加蒸發率。近來這製程會在真空狀態的平底鍋中進行。
風味
各地的天然鹽有各自獨特的礦物風味。粗海鹽含有少量鎂和鈣的鹵化物、硫酸鹽,還有極少量藻類、耐鹽細菌和沉積物等。
其中的鈣和鎂使粗海鹽略帶苦味,且容易潮解(露置保存時會慢慢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藻類則帶有輕微的「魚腥味」和「海風味」,後者來源於有機溴化合物。另外海鹽中或多或少含有沉積物,所以會帶有一點暗灰色。
因為這些有著特殊味道和氣味的化合物含量很低時就能被人類感知,所以海鹽撒在食物上時會帶來比較復雜的味道,而若在烹飪過程中加入,食物的調料就很可能蓋過這些味道。
5. 請問有工業鹽嗎
當然會有。
所謂「工業鹽」,就是指的主要用作化工原料的氯化鈉晶體,是非常大宗的化工原料——現代化工的基礎:三酸兩鹼中的三種都離不開他——燒鹼純鹼和鹽酸,絕對是要以氯化鈉為直接或間接原料的。
但是,現如今,就算是工業生產用的鹽,氯化鈉含量也是超過99%的,外表看起來一樣是晶瑩剔透的,這種「工業鹽」的質量,碾壓中國150年以前(也就是洋務運動引入現代工業化制鹽法之前)的皇室特供鹽。而食用鹽的純度也是標稱99%,事實上我也一直懷疑,所謂的食用鹽和工業鹽,根本就是一條生產線出來的,只不過一邊是包裝成了50公斤一麻袋的大包,一邊是500g一包的小包裝。
工業鹽,成本價約在200元/噸左右,對比食用鹽價格——平均5元/kg,有25倍的毛利(不計再次提純,包裝、小規模運輸等成本)。食用鹽里還添加的就是碘,添加劑量是萬分之二,對成本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所以說有這么的利差,當然會有人做這生意了。
而原料鹽裡面,真正對人「有毒」的物質,含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基本上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是:絕不可能存在亞硝酸鈉。因為工業鹽的生產無非這幾種來源:曬海鹽/湖鹽/井鹽,直接開采岩鹽,原料都是天然存在的。而亞硝酸鈉這東西在自然狀態下是基本沒法穩定存在的,結晶狀態還好,溶於水後就會慢慢自行分解。工業生產用的亞硝酸鈉都是人工合成的,價格要2000多一噸了,拿來冒充食鹽不劃算的。
而且,我們再算一下中毒量:成年人一次性食用亞硝酸鈉約在0.5g左右會引發中毒反應。如果是用的工業生產用鹽,就算這1%的雜質都是亞硝酸鈉吧,這一次也得吃下50g食鹽才會造成亞硝酸鈉中毒——我覺得會先被齁死。
所以說所謂「工業鹽」當成食用鹽會中毒,無非是以下幾種可能:
1,機緣巧合下的誤會。
2,為了宣傳食鹽專營而刻意編造的官造謠言——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最高。
3,亞硝酸鈉一大用途是做混凝土防凍劑,所以會大量出現在建築工地,而我國的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個人素質嘛,順手偷點拿走也是很合理的。
6. 工業上如何生產食鹽以及提純粗鹽的主要方法
曬鹽從海水中可以提取食鹽。提取的方法是將海水引入海灘上的鹽田
里,利用日光和風力逐漸使水蒸發,慢慢濃縮,使食鹽呈結晶析出
從鹽鹵中提取氯化鉀曬鹽後剩下的鹽鹵中含有氯化鉀、氯化鎂,還含有
少量氯化鈉。可利用三種物質溶解度的不同將它們分離開來。分析三種物質
的溶解度可知,室溫(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54.3克)大於氯化鉀和氯化
鈉的溶解度。因此,在室溫時向混合物中加適量水,就可將大部分氯化鎂溶
解在水中,從而可分離除去氯化鎂。然後根據在27℃以下氯化鉀的溶解度小
於氯化鈉的溶解度的特點,向剩餘的混合物中第二次加適量水,就可將氯化
鈉溶解於水,從而得到氯化鉀粗品。將粗品氯化鉀進一步進行結晶和重結晶,
可得到精製的氯化鉀。
是科學實驗活動測P24的最後一題吧!!!
7. 工業鹽是什麼謝謝!!
工業鹽,也叫做「氯化鈉」,在工業上的用途很廣,是化學工業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基本化學工業主要產品中的鹽酸、燒鹼、純鹼、氯化銨、氯氣等主要是用工業鹽為原料生產的。
8. 食鹽多數是從海水裡提煉的嗎工業鹽呢
食鹽分為海鹽和井鹽,海鹽當然就是海水中結晶出來的,井鹽是高鹽井水加熱蒸發結晶出來的,井鹽的主產地是自貢。工業鹽多半是鹽湖裡直接挖出來的鹽
9. 工業鹽是怎樣產出的
化學工業中大量使用原鹽和加工鹽為原料,生產如氯氣、漂白粉、燒鹼和 工業鹽
純鹼等化工產品,是利用鹽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鈉元素。食用的「鹽」和工業上使用的「鹽」,都是一樣的化學成分,只是用途不同。因為原鹽是自然界的產品,精製鹽也是原鹽的簡單加工而得,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鈉外,還含有多種雜質成分,所以不能稱其為氯化鈉,而約定俗成只用一個字「鹽」,專門稱呼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諸如原鹽、海鹽、井鹽、岩鹽、碘鹽、非碘鹽、精鹽、大鹽、粉碎鹽、洗鹽等。如果是其他化學成分的鹽類,一定要說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稱或化學名稱,如純鹼、小蘇打、紅礬、硫酸銨、硝酸鉀、氯化鉀、磷酸氫二銨等,絕不能籠統叫「工業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工業鹽」這個名稱,我分析是從食鹽專營的概念衍生而來。從5月9日的節目中看到,自貢市這樣的老鹽業基地,也把自己生產的精製鹽叫「工業鹽」。這種說法產生了兩種負面作用,一是如電視中所說,「工業鹽」就是硫酸鹽、硝酸鹽。另一種危害更大,它導致了經常發生的誤食有毒鹽類,造成群體食物中毒。其原因在於我們很多地方的炊事員,大多是農民工出身,認為「工業鹽」和「食用鹽」只是質量上的差別,當廚房沒有鹽了,自做主張的取點他們認為是鹽的東西(經常是亞硝酸鈉),從而釀成大禍。所以,工業鹽這種提法,一定要予以摒棄,否則貽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