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什麼為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

什麼為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

發布時間:2023-01-16 18:24:34

A. 土改為什麼為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歷史地看,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工業資本積累的完成,二是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存在。「沒有數百億銀元的資金投資於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那就不要想加快我們的工業化。」在中國當時的情況下,只有農業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化建設所需要的原料、資金、勞動力,以及工業品銷售市場等問題。而土地改革,無疑成為當時發展農業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土地改革完成後的短短幾年內,擺脫了封建土地制度束縛的農民,就用自己的辛勤勞動開創了嶄新的生活,使長期停滯的農村經濟活躍起來。據統計,在土改的三年中,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144.9%。農業生產的發展,不僅保證了人民的基本糧食需求,還增加了工業原料。農民購買力的提高,也為工業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僅在1951年,農民對工業品特別是對輕工業日用品的購買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完成土地改革較早的東北老解放區農民購買力提高得尤為顯著,1950年比1949年提高57%,1951年比1950年提高63.5%。同時,土改使農民以前向地主繳納的數百億斤糧食地租轉化為國家財富,從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資金。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作用,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工業化理想搭起了橋梁。

B. 新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的是什麼

第一個五年計劃。
解放初期,我國工業基礎極端落後。1949年工業總產值140億元,工業產品中鋼15.8萬噸,原油12萬噸,原煤3200萬噸,發電量43億度,水泥66萬噸。不僅工業資本存量小,工業生產技術落後,工業結構也不合理: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工業只佔26.2%。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1953年新中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並確立了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為主導的新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五」時期,我國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4%,其中原煤產量增長98.5%,原油、發電量、鋼、機床產量分別增長1-3倍,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6.3%,其中工業勞動生產率提高15.5%,工業企業百元資金實現利稅由1952年的25.4元增加到1957年的34.6元。

據統計,「一五」期間,開工的工業建設項目達1萬多個,其中以156項工程為中心的重點建設,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奠基石。飛機、汽車、重型和精密機器等一大批基礎工業部門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一五」時期,被公認為新中國前30年發展穩定、投資效益最高的時期。

C. 下列各項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的是

答案B
本題主要考查再認、再現歷史事實的能力。「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D. 什麼事件為我國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如題 謝謝了

53年對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E.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有何特點

在貧窮時期艱難起步,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成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並強調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拓展資料:
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性質 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後者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僱傭勞動者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榨取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依靠對國內外人民的殘酷剝削來實現的。前者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勞動者直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目的,它立足於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會主義的內部積累,同時也根據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實現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各國無產階級尤其是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進生產資料來裝備、改造工業、農業、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盡快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才能加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獨立,履行工人階級的國際義務,並逐步地為在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准備好物質條件。對於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但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國家擁有自己的強大的物質基礎以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F. 什麼事件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

1957年,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它以重工業建設為主,投資施工建設1萬多個工程項目,一批鋼鐵、機械、汽車製造等基礎工業企業建成投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G. 建國初期為把我國建設成工業化國家,採取了什麼措施

建國初期為把我國建設成工業化國家,採取的措施是一五計劃 。

建國初期的工業化,為我國工業化建設奠定了基礎,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一五計劃的提前完成,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形成了合理的工業布局,全面推進社會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但是因為輕工業不發達,而且內憂外患,所以優先發展重工業。

(7)什麼為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擴展閱讀:

第一個五年計劃,早在1951年春開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經委(簡稱中財委)著手試編。1954年4月,中央成立編制五年計劃綱要8人小組,陳雲任組長,開始全面編制工作。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同意中央委員會提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報告。

同年6月,中央對「一五」草案作了適當修改,建議由國務院通過並提請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1955年7月30日通過)。

除了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之外,一五計劃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也得到了完全確立。有明顯蘇聯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僅是工業化高速推進的需要,也是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特點。國家開始干預國民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市場的作用開始被削弱。

閱讀全文

與什麼為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上如何讓糖汁脫色 瀏覽:113
寶馬新4系減配了哪些 瀏覽:164
哪裡有工業暖風機製造商 瀏覽:976
汽車雨刷片怎麼安裝 瀏覽:403
奧迪氙氣燈怎麼開啟 瀏覽:504
工業會計交稅應該怎麼做賬 瀏覽:363
工業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瀏覽:406
賓士車被撞壞怎麼辦 瀏覽:597
汽車遇洪水注意什麼 瀏覽:299
奧迪a6夜視儀是什麼 瀏覽:436
曲梁鎮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瀏覽:954
汽車上有黑點代表什麼 瀏覽:517
賓士哪個店修車比較好 瀏覽:49
寶馬驅動系統測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580
一八年的奧迪q5是什麼配置 瀏覽:903
寶馬3系3d視角怎麼開 瀏覽:386
河南工業屏有哪些 瀏覽:553
河北工業數字交換機多少錢 瀏覽:869
上海蔚來汽車怎麼樣 瀏覽:762
東南汽車待遇怎麼樣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