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法國工業化模式有什麼特點

法國工業化模式有什麼特點

發布時間:2023-01-15 14:03:31

⑴ 近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工業化的基本特點

1、首先在棉紡織、毛紡織等輕工業部門實現工業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產生化工、冶金等重工業,重工業才占據主導地位;2、之前都解決了農村資本主義化的問題,如英國圈地運動、法國給農民賣小塊地,農民失地或取得自由地位,為工業化發展提供勞動力;3、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由工匠技術革新到科學家創造同生產實踐結合的跨越;4、工業化過程中為打開海外市場,進行殖民擴張,輸出商品、資本,掠奪原材料,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5、工業資本同商業、金融資本聯系日趨緊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工、商、金資本結合成各種壟斷組織;6、在經濟方針上實行自由放任主義,主張政府不幹預經濟運行,只充當那個「守夜人」,導致經濟危機頻發

⑵ 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工業化的特點

1.【英國】英國是世界上較早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國家,它最初是由原始積累向輕工業化過渡,再實現重工業化的。最初英國通過海上劫掠、開辟殖民地等方式,促進了本國資本的積累,為輕工業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通過原先積累的金銀、海外原料及殖民勞動力,迅速轉化為工業革命後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又繼續促進了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開展,17--18世紀,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攫取了世界霸權。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隨著英國國內對資本和商品市場的嚴重依賴,阻礙了其技術革新,英國重工業化基本上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有基礎上開展的,一直到二戰結束前,發展較緩慢。
2.【法國】法國在大革命之後也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受先代重商主義的影響,法國在效仿英國進行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中,不僅發展輕工業,還大量投放外債,通過賺取債務差額來為本國工業化提供資本,同時受國內封建勢力與國外敵對武裝的破壞,法國資本主義一直未能獨立發展,資本投放於工業技術更新中的比例較小。這些都造成法國資本主義工業的滯緩。直到二戰結束,英法都受到戰爭破壞而使工業長期服務於軍事,造成了工業結構的不合理,阻礙了工業的長足發展。
3.【美國】美國相比前兩國,不僅擁有安定的政治環境和豐富的天然資源,還在最初的百年發展中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和技術人才,在開發這片新大陸的過程中,輕重工業的發展結構相對較好,雖然在一戰之前美國已基本實現經濟全球第一的目標,但真正攫取世界經濟霸權則是在一戰後,直至二戰結束,美國的霸主勢力。充分反映它在工業上的雄厚實力。

⑶ 為什麼說法國工業化是漸進式發展的呢

轉引資料:
在西方各國的工業化過程中,法國的工業化由於沒有像英國、德國、美國等國那樣出現明顯的「起飛」階段,法國經濟的增長又給人一種相當「緩慢」的印象。因此過去一提到法國工業化往往冠之以「落後」「水平低」「緩慢」等評價.

第一,關於法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以往將法國的工業化歸入失敗典型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認為在19世紀,法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新論》則把法國的經濟增長放在整個19世紀這個長時段的視野范圍內,與同時期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對比,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證明法國的工業化雖然沒有出現大部分工業化國家所經歷過的「起飛」階段,但是在整個19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法國經濟一直保持持續漸進的增長。法國經濟增長的這種漸進模式也並未妨礙法國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上工業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因此,法國在工業化的經濟增長方面表現出一種漸進的、沒有起飛階段的特徵,這種漸進並不意味著法國經濟增長的緩慢,從長時段來看,法國的經濟增長業績值得肯定。

第二,關於法國的工業結構。傳統的觀點認為,法國產業結構陳舊落後,傳統工業長期占優勢地位。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優勢,它影響了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的採用,導致生產率低下,阻礙了法國工業化的進程。《新論》則認為這一觀點有失偏頗。法國的傳統工業雖然長期在比重上佔有優勢地位。但是一方面由於法國傳統工業生產的都是附加值較高的高檔消費品,盡管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高,但是生產率並不低。另一方面,由於法國工業結構的傳統工業和現代工業同步發展的「二元」特徵——在傳統工業中,中小企業的確占優勢,然而在科學技術水平較高的現代工業中,大中型的企業則占明顯優勢,因此法國的工業結構只能稱之為大中小企業並存或者產業結構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的工業結構特徵不僅沒有對法國的工業化帶來阻礙,恰恰相反,就法國的具體國情而言,它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三,關於法國農業與工業化之間的關系。傳統的觀點認為,判斷工業化是否實現的一個重要標准就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產值是否超過農業產值,工業人口是否超過農業人口。而在法國由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長期居高不下,農業人口仍然佔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以這一標准來衡量法國的工業化水平,無疑會認為,法國農業狀況肯定會對工業化產生不利影響。《新論》則認為法國的農業和工業保持了長期協調發展的關系,一方面農業可以為工業發展提供糧食、輕工原料和穩定的國內市場,從而避免了經濟上的大起大落,保證了法國經濟相對持續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法國避免了像英國一樣的城鄉巨變給農民和工人帶來的窮困和痛苦,以更加人道的方式實現了工業化。

第四,關於法國銀行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傳統的觀點往往指責法國的銀行結構落後,貨幣手段發展不充分,而且將大量資金投資海外,必然會引起國內工業發展資金的不足,影響到法國工業化的整個發展進程。《新論》認為以往我國史學界關於法國金融業優先發展的說法是混淆了金融資產階級政治上的優先地位與金融業本身發展的實際。法國金融業本身的發展的確比較陳舊和落後,長期無法適應工業投資的需求。但這並沒有造成法國工業資金的不足。因為法國工業資金的積累長期以來主要是依靠利潤的再投入和合股經營等自我集資,對銀行的依賴很小。因此法國銀行資本向海外大量投資並未對本國工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相反通過向國外的資本輸出消化了國內多餘的資本,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作用,保證了法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另外,對俄國的資本輸出對保持俄法同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

第五,關於法國的交通和科技與工業化的關系。交通(主要是鐵路運輸)和科技作為影響工業化進程的兩大重要因素,歷來受到工業化問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法國的交通和科技的落後也歷來被看作是法國工業化道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論》卻認為法國的鐵路建設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很快,並不亞於德國,其絕對長度在1890年也超過了英國。另外,法國傳統的水路和陸路交通與鐵路交通互補,形成了法國相對先進的交通系統,成為法國工業化不可缺少的動力。在科學技術方面,雖然法國在以煤、鐵、蒸汽為基礎的技術的推廣上存在不足,但這是法國的自然資源少、以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等因素決定的。從整體而言法國在19世紀也是世界上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一大批當時著名科學家,具有明顯的科技優勢。在許多新興工業中,法國的企業家和技術人員都相當迅速地引用了最新的技術。

第六,關於法國的人口因素與工業化的關系。19世紀法國的人口增長相對其他工業化國家,速度明顯緩慢。過去往往從勞動力和市場購買力的角度將法國人口緩慢增長的特點視為經濟嚴重受阻的重要原因。《新論》的作者卻認為,法國人口的緩慢增長與法國經濟增長的漸進模式是相互適應的。在19世紀上半葉,法國並沒有出現勞動力供給和市場需求的不足。而到下半葉出現的人口稍顯不足問題,則通過技術改造得到了解決,未對法國工業化的進程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第七,關於市場與法國工業化的關系。以往關於法國工業化進程的研究,忽視了法國的市場特徵與法國式工業化道路兩者之間的關系。《新論》認為19世紀上半期,由於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大陸政策的影響,法國的殖民貿易和其他海外貿易受到了重創,在這種情況下,法國的工業發展走了一條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道路。在國內依靠豐富的人力資源的購買優勢,大力發展周轉快、利潤高的傳統消費資料的生產,並且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加快鐵路建設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國家在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同時,也不放棄海外市場,克服內外壓力,盡力擴大海外貿易,為法國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提供了充足的市場,保證了法國工業化的順利進行。

第八,關於國家干預對法國工業化發展的利弊作用問題。國家積極參與工業化的進程,是法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對於法國國家干預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國內外學術界歷來是眾說紛紜。《新論》認為相對於同樣屬於工業化「原發型」國家的英國,法國工業化中國家對工業發展的干預作用表現得要強烈得多。法國雖然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佔主導地位的國家,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國家干預經濟的傳統和中央集權式的政治統治,使得法國政府在整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法國政府對於經濟的干預,主要還是通過間接的方式進行的。對內主要還是充當了經濟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對外則通過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捍衛民族經濟的利益。此外,國家還利用金融和國家財政的杠桿作用來調節經濟,這是現代國家管理經濟的常用手段,而19世紀的法國政府在這些方面早就有了突出的表現。從法國歷史發展的事實來看,工業化迅速推進的時期和法國政體比較專制,對經濟干預較多的時期兩者是相互重合的,這說明法國政府的主要作用還是值得肯定的。

在對法國工業化進程中眾多因素的全面論述後,《新論》總結出了法國工業化道路不同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幾點特徵,主要有:經濟上的無「起飛」階段,持續漸進的增長模式;工業結構上的「二元」特徵;工業和農業相對平衡的發展;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市場特徵;銀行資本與工業發展的相對分離;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鐵路建設;結合本國實際的科技發明與應用;國家對經濟的積極干預;人口的緩慢增長等等。作者認為這些特點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法國獨特的工業化道路,這使法國順利地完成了工業化。

http://www.pep.com.cn/czls/jszx/xstj/xsjs/200211/t20021116_2358.htm

⑷ (世界近代史簡答題)英、法、德、美、俄工業化模式各有怎樣的特徵

12~19世紀西方七次經濟革命?好像沒誰組織過吧?我來試試.

1.英、法、德、美、俄工業化模式各有怎樣的特徵?
英國模式一般被稱為內生型工業化,是在已經相當發達的市場經濟前提下發展起來的。
美國工業化可以看作是英國工業化模式的得天獨厚的延伸,在英國的基礎上進行了工業化內部創新,建立了更先進的生產模式。
法國想通過民主的政治體制來發展經濟,為建立這樣一種政治體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是一種介於內生型和應激型兩種模式之間的類型。
德日選擇政府主導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建立了干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系。
蘇俄選擇了集權的計劃手段的發展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
-----
英美等國工業化模式http://www.chinabbc.com.cn/yljc/ldview.asp?newsid=200191713345604&classid=109106105
另請結合參考crethia的回答

2.列舉12~19世紀西方七次經濟革命及其中心地域。
1)封建庄園制度的瓦解。佛蘭德爾,早在12世紀中期已經有許多庄園制度解體的跡象;在德意志中部和英國,只是到13世紀末,庄園制度才開始崩潰;14世紀以後,庄園制度的瓦解在更大范圍內繼續發展,英國迅速走到了西歐各國的前面;15世紀以後,出現了一個廣泛的獨立小農階層,小農經濟在農業中佔了優勢地位。
2)城市商業中心的興起。以義大利和尼德蘭為中心,12世紀以後城市商業日益發達,國際貿易的發展更為迅猛;到 14—15 世紀,西歐出現 4個區域性貿易區,即地中海貿易區、北海和波羅的海貿易區、漢薩同盟、不列顛貿易區;商業信用和銀行業在西歐逐漸成長起來。
3)手工工場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14—15世紀,在義大利北部、尼德蘭南部以及其他一些地區出現了手工工場。自15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行會小生產者的分化,促進了城市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產生。
4)商業革命,指從16世紀起新航路開辟後西歐商業經濟領域產生的一次重大變革。其表現為:世界市場的拓展、商品種類的增多、商業貿易中心的轉移、商業強國的崛起和價格革命。商業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商業地位開始衰落,大西洋沿岸的國家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成為四大商業強國。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升,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興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5)圈地運動長達三個多世紀與繼而興起的農業革命,對英國經濟發展影響之大,僅次於工業革命。
6)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18世紀中葉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
7)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1870年前後,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以德國和美國為中心,工業化重心轉移到重工業,電力、石油、化工、汽車等新興工業成為支柱產業,傳統的鋼鐵、造船等重工業也迅速發展。

⑸ 法國到20世紀沒有徹底實現工業化的原因是什麼!!!

法國工業化是漸進式法國工業化道路不同於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幾點特徵,主要有:經濟上的無「起飛」階段,持續漸進的增長模式;工業結構上的「二元」特徵;工業和農業相對平衡的發展;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市場特徵;銀行資本與工業發展的相對分離;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鐵路建設;結合本國實際的科技發明與應用;國家對經濟的積極干預;人口的緩慢增長等等。作者認為這些特點彼此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法國獨特的工業化道路,這使法國順利地完成了工業化。

⑹ 為什麼法國工業化是漸進式的

在西方各國的工業化過程中,法國的工業化由於沒有像英國、德國、美國等國那樣出現明 顯的「起飛」階段,法國經濟的增長又給人一種相當「緩慢」的印象。因此過去一提到法國 工業化往往冠之以「落後」「水平低」「緩慢」等評價,相對於英國的工業化而言,法國的 工業化道路則被當作失敗的典型。不過近十幾年來,西方有一些從事法國工業化研究的學者 ,在新的工業化理論的指導下開始重新審視法國工業化,對法國工業化失敗論的傳統觀點提 出了質疑。在國內學術界近幾年也有一些法國史的研究者就此提出了不同意見,但是到目前 為止,國內對於法國的工業化道路從整體上還沒轉變「失敗典型」這一傳統的認識。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由沈堅撰寫的專著《近代法國工業化新論》採用了目前最新的工 業化理論,通過對法國工業化道路全面分析,總結了法國工業化道路的特殊性,對「法國 是工業化失敗的典型」這一觀點提出了挑戰。
《近代法國工業化新論》(以下簡稱《新論》)一書,是沈堅同志在總結多年來國內外法國 經濟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的一次全新探討。《新論》一書共20餘萬字, 除緒論部分,正文分9章。作者首先在緒論部分介紹了工業化理論的整個發展狀況以及法國 工業化問題的研究現狀。然後,在正文部分逐章分析了法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經濟增長模式及 法國的工業結構、農業發展、市場特徵、銀行作用、交通和科技發展、國家政府的干預以及 人口增長等影響工業化過程的眾多因素,探討了它們在法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獨特性表現以及 各種因素相互之間的關系,並總結出法國工業化的九點特徵,最後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法 國的工業化道路是一個特殊的典型,而不是一個失敗的典型。
《新論》一書以「新論」為題,突出了它不同於傳統觀點的特點,筆者認為其立論新穎的 主要依據集中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轉換視角,運用了新的工業化理論。二、結合法國 的社會歷史現實來分析問題。三、以長時段的眼光來分析法國工業化過程中的特殊表現。 二戰前關於工業化的認識主要是建立在單線的工業化理論基礎之上的。這一理論的主要觀 點是把工業化當作一個歷史的單線發展的過程,強調各國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性特徵,因此 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往往以英國的工業化為典範,從中總結出工業化的若干普遍特徵,作 為衡量其他各國工業化成敗的參照。從這一點出發來看法國的工業化,人們發現了許多不同 於英國的現象,尤其是法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整個工業化過程中都比較「緩慢」,往往由此 就得出了法國工業化失敗的結論。在法國工業化失敗論的前提下,人們又將法國經濟發展過 程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的因素解釋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為了糾正這一看法,《新論》的作 者首先從理論入手,介紹了二戰後世界工業化理論研究領域的一些新的發展:即在討論各國 工業化的道路時,不僅強調共性,同時更強調個性;強調在世界工業化過程中,各國具有自 己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構成工業化的各因素的表現形式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力度也各 不相同,因此各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所選擇的道路必然也會有所不同。
《新論》從這一理論出發,宏觀地分析了19世紀法國工業化整個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 在經濟增長模式、工業產業結構、工農關系等許多方面,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第一,關於法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以往將法國的工業化歸入失敗典型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 認為在19世紀,法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新論》則把法國的經濟增長放在整個19世紀這個 長時段的視野范圍內,與同時期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對比,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 ,證明法國的工業化雖然沒有出現大部分工業化國家所經歷過的「起飛」階段,但是在整個 19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法國經濟一直保持持續漸進的增長。法國經濟增長的這種漸進模 式也並未妨礙法國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上工業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因此,法國在工業化的 經濟增長方面表現出一種漸進的、沒有起飛階段的特徵,這種漸進並不意味著法國經濟增長 的緩慢,從長時段來看,法國的經濟增長業績值得肯定。
第二,關於法國的工業結構。傳統的觀點認為,法國產業結構陳舊落後,傳統工業長期占 優勢地位。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優勢,它影響了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的採用,導致生產率 低下,阻礙了法國工業化的進程。《新論》則認為這一觀點有失偏頗。法國的傳統工業雖然 長期在比重上佔有優勢地位。但是一方面由於法國傳統工業生產的都是附加值較高的高檔消 費品,盡管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不高,但是生產率並不低。另一方面,由於法國工業結構的傳 統工業和現代工業同步發展的「二元」特徵——在傳統工業中,中小企業的確占優勢,然而 在科學技術水平較高的現代工業中,大中型的企業則占明顯優勢,因此法國的工業結構只能 稱之為大中小企業並存或者產業結構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的工業結構特徵不僅沒有對法國 的工業化帶來阻礙,恰恰相反,就法國的具體國情而言,它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三,關於法國農業與工業化之間的關系。傳統的觀點認為,判斷工業化是否實現的一個 重要標准就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產值是否超過農業產值,工業人口是否超過農業人口 。而在法國由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長期居高不下,農業人 口仍然佔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以這一標准來衡量法國的工業化水平,無疑會認為,法 國 農業狀況肯定會對工業化產生不利影響。《新論》則認為法國的農業和工業保持了長期協調 發展的關系,一方面農業可以為工業發展提供糧食、輕工原料和穩定的國內市場,從而避免 了經濟上的大起大落,保證了法國經濟相對持續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法國避免了像 英國一樣的城鄉巨變給農民和工人帶來的窮困和痛苦,以更加人道的方式實現了工業化。
第四,關於法國銀行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傳統的觀點往往指責法國的銀行結構落後,貨 幣手段發展不充分,而且將大量資金投資海外,必然會引起國內工業發展資金的不足,影響 到法國工業化的整個發展進程。《新論》認為以往我國史學界關於法國金融業優先發展的說 法是混淆了金融資產階級政治上的優先地位與金融業本身發展的實際。法國金融業本身的發 展的確比較陳舊和落後,長期無法適應工業投資的需求。但這並沒有造成法國工業資金的不 足。因為法國工業資金的積累長期以來主要是依靠利潤的再投入和合股經營等自我集資,對 銀行的依賴很小。因此法國銀行資本向海外大量投資並未對本國工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相反通過向國外的資本輸出消化了國內多餘的資本,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作用,保證了法 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另外,對俄國的資本輸出對保持俄法同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 義。
第五,關於法國的交通和科技與工業化的關系。交通(主要是鐵路運輸)和科技作為影響工 業化進程的兩大重要因素,歷來受到工業化問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法國的交通和科技 的落後也歷來被看作是法國工業化道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論》卻認為法國的鐵路建 設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很快,並不亞於德國,其絕對長度在1890年也超過了英國 。另外,法國傳統的水路和陸路交通與鐵路交通互補,形成了法國相對先進的交通系統,成 為法國工業化不可缺少的動力。在科學技術方面,雖然法國在以煤、鐵、蒸汽為基礎的技術 的推廣上存在不足,但這是法國的自然資源少、以勞動密集型生產為主等因素決定的。從整 體而言法國在19世紀也是世界上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一大批當時著名科學家,具有 明顯的科技優勢。在許多新興工業中,法國的企業家和技術人員都相當迅速地引用了最新的 技術。
第六,關於法國的人口因素與工業化的關系。19世紀法國的人口增長相對其他工業化國家 ,速度明顯緩慢。過去往往從勞動力和市場購買力的角度將法國人口緩慢增長的特點視為經 濟嚴重受阻的重要原因。《新論》的作者卻認為,法國人口的緩慢增長與法國經濟增長的漸 進模式是相互適應的。在19世紀上半葉,法國並沒有出現勞動力供給和市場需求的不足。而 到下半葉出現的人口稍顯不足問題,則通過技術改造得到了解決,未對法國工業化的進程產 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第七,關於市場與法國工業化的關系。以往關於法國工業化進程的研究,忽視了法國的市 場特徵與法國式工業化道路兩者之間的關系。《新論》認為19世紀上半期,由於法國大革命 和拿破崙的大陸政策的影響,法國的殖民貿易和其他海外貿易受到了重創,在這種情況下, 法國的工業發展走了一條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道路。在國內依靠豐富的人力資源的購買優 勢,大力發展周轉快、利潤高的傳統消費資料的生產,並且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加快鐵 路建設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國家在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同時,也不放 棄海外市場,克服內外壓力,盡力擴大海外貿易,為法國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提供了充足的 市場 ,保證了法國工業化的順利進行。
第八,關於國家干預對法國工業化發展的利弊作用問題。國家積極參與工業化的進程,是 法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對於法國國家干預對工業化進程的影響,國內外學術 界歷來是眾說紛紜。《新論》認為相對於同樣屬於工業化「原發型」國家的英國,法國工業 化中國家對工業發展的干預作用表現得要強烈得多。法國雖然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經濟自由 主義思想佔主導地位的國家,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國家干預經濟的傳統和中央集權式的政治 統治,使得法國政府在整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法國政府對於經 濟的干預,主要還是通過間接的方式進行的。對內主要還是充當了經濟秩序維護者的角色 ;對外則通過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捍衛民族經濟的利益。此外,國家還利用金融和國家財政 的 杠桿作用來調節經濟。這是現代國家管理經濟的常用手段,而19世紀的法國政府在這些方 面早就有了突出的表現。從法國歷史發展的事實來看,工業化迅速推進的時期和法國政體比 較專制,對經濟干預較多的時期兩者是相互重合的,這說明法國政府的主要作用還是值得肯 定的。
在對法國工業化進程中眾多因素的全面論述後,《新論》總結出了法國工業化道路不同於 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幾點特徵,主要有:經濟上的無「起飛」階段,持續漸進的增長模式;工 業結構上的「二元」特徵;工業和農業相對平衡的發展;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市場特徵; 銀行資本與工業發展的相對分離;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鐵路建設;結合本國實際的科技發 明與應用;國家對經濟的積極干預;人口的緩慢增長等等。作者認為這些特點彼此之間並不 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法國獨特的工業化道路,這使法國順利地完成了工業化。
從學術研究上看,一方面,《新論》通過對法國工業化問題新的研究,對傳統觀點提出有 力的挑戰,無疑將推動法國經濟史研究,乃至整個法國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另一方面,《 新論》通過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特殊性問題的探討,對西方學術界已經形成的關於工業化理論 中的一些普遍看法也進行了反思。如關於工業化進程初期,銀行資本是否必然與工業生產有 著密切的不可分割的關系,農業革命是否為工業革命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的緩慢增長是否 必然會造成工業化過程中勞動力的缺乏和市場不足,從而阻礙工業化的整個進程等等。《新 論》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的論證,再一次證明了各國工業化道路雖然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但 各國在工業化的具體進程中,必然要結合本國的歷史和現實條件,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因此在討論各國的工業化道路時,也必須結合各國的實際才能作出合理的評判。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新論》通過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特殊性的論述,為我國探索一條有自 身特色的工業化道路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另外中國和法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相似性,我們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的深入研究,有助於 解決我國在工業化建設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不過,《新論》一書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入之處,主要是:一、在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特殊性 形成過程的探討中,作者主要集中於對工業結構、工農業關系、銀行資本、鐵路運輸、人口 等經濟因素的考慮,是否還應該把法國獨有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社會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也考慮在內。二、由於《新論》主要著眼於揭示法國工業化道路的特殊性,糾正以往對法國 工業化道路的片面認識,而對法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失誤和不利因素也有必要給予一定的說明 。三、《新論》在對法國工業化特殊性問題的論述上,基本還停留在對法國工業化道路特殊 性的現象描敘上,而對法國工業化特殊道路的形成原因,則很有必要在工業化普遍性理論下 作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⑺ 分析英法近代形成內生性的工業化模式的原因及其弊端

法國不是,法國是中間模式。

【 西方發達國家的三大工業化模式】

全球進入工業化的發展階段以來,世界各國家根據自己不同的國情選擇了不盡相同的工業化模式。

1. 內生型工業化模式:英國和美國

英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工業文明,其工業革命是自發產生和進行的,這種模式一般被稱為內生型工業化,是一種特殊的模式。美國的工業化的動因主要也來自內部壓力,可看作是英國工業化模式的延伸。

英國的工業化進程經歷了相對漫長的過程。她是在已經相當發達的市場經濟前提下發展起來的。先是圈地運動,使土地所有權發生了革命性變革,改變了農業經營方式和生產組織形式,率先在農業上實現了商品化生產;農業的先行發展使人口得以持續增長,為工業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充足而又廉價的勞動力。這時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開始了開辟廣大的世界市場,為工業化發展創造條件。蒸汽機的發明正式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技術革新大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以紡織業為先導部門,采礦業和冶金業與其並行發展,帶動了其他部門的產生和發展。工業化逐漸擴散到各工業生產部門和交通運輸業中。利潤的驅使,使英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工業、貿易及交通運輸業取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對英國人來說,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變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幾乎是渾然一體,自然而然地實現了工業化。

美國的工業化可看作是英國工業化模式的延伸。英、美兩國的發展還有許多共同點,除了它們都屬於一種內生型的工業化模式外,語言、文化、政治傳統、以及宗教信仰方面類同,都佔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有一個適宜工業化發展的政治機構和相應的社會組織,都能獲取工業化所需的原材料。所以通常人們把英美兩國的工業化模式合稱「英美模式」。

英美工業化模式的共同特徵,是政府較少介入的「自由放任」的態度。這種模式的思想基礎來源於亞當•斯密與大衛•李嘉圖所倡導的自由經濟理論。英美模式在推動了經濟發展的同時,由於「放任自流」也導致了一次次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每次危機發生的時候,兩國都需花較長的時間才把失誤糾正過來。

2. 政府主導型工業化模式:德國和日本

由於是政府主導型,德日兩國的工業化模式常被叫做「社會市場經濟」。

德國的工業化進程在法國之後,經濟起飛時間也相對較遲,通常被稱為工業化第二集團的追隨者,比美法等國晚了整整一代人。德國吸取了法國搖擺不定的教訓,利用有效的社會軍事組織形式,創立了一種成功的模式。

德國建立了干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系,這個體系在工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政府的努力,德國在19世紀末終於成為一個實力強勁的新興工業化國家。

日本則是在明治維新後,通過明治政府的強力引導,在很短的時期內實現了現代經濟的轉軌。一方面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加速本國工業建設,一方面對外擴張、掠奪他國財富,通過一種血淋淋的方式也擠進了列強的行列。

德日兩國工業化都快速進行並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工業化過程也具有許多的共同點。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探索之後,兩國由最初強權推行的趕超模式,最終還是回到了民主體制下和平發展的道路。

3. 中間型工業化模式——法國

法國的工業化模式是介於內生型和應激型兩種模式之間的一種中間型模式。法國的工業化走了一條十分曲折的發展道路。首先,在近代初期與英國相比,法國在各方面一直處於上風,在工業起步的階段,其條件也並不比英國的差,但是法國沒能成為「第一隻變成青蛙的蝌蚪」。其特殊國情在於,從路易十四時代開始國家政權就十分強大,但是強大的國家政權未能成為工業化的促進力量,反倒成為工業發展的障礙。於是,對法國來說,建立民主的國家體制就成了發展工業的前提。這個過程引發了反復和劇烈的社會動盪。並且,盡管民主政體最終是建立起來了,卻同樣不僅不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反而在特定的階段,阻礙本國的經濟起飛。當法國意識到放任政治和經濟自由的模式行不通的時候,這才探索將管束和自由放任有機結合起來的模式。由於採取政府與企業對話協商等經濟運行方式,法國的工業發展決策緩慢,效率偏低,但比較穩健。

不管哪一種工業化,都會造成貧富分化、資源耗費、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等弊端。

⑻ (世界當代史簡答題)英、法、德、美、俄工業化模式各有怎樣的特徵

(一)內生型工業化模式——英國和美國
英國是世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其工業革命是自發產生和進行的,這種模式一般被稱為內生型工業化,這是世界工業化進程中的一種特殊模式,經歷了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英國的工業化是在已經相當發達的市場經濟前提下發展起來的。先是圈地運動,使英國的土地所有權發生了革命性變革,改變了農業經營方式和生產組織形式,率先在農業上實現了商品化生產;農業的先行發展使人口得以持續增長,為工業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充足而又廉價的勞動力。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加上廣大世界市場的開辟,為工業化發展創造了條件。而蒸汽機的發明,正式揭開了工業革命序幕。技術革新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以紡織業為先導部門,采礦業和冶金業與其並行發展,帶動了其他部門的產生和發展,工業化逐漸擴散到各工業生產部門和交通運輸業中。利潤的驅使,使英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農業不再占優勢地位,工業和貿易及交通運輸業開始在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對英國人來說,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變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幾乎是渾然一體,自然而然地實現了工業化。
美國工業化的動因主要來自內部壓力,可以看作是英國工業化模式的延伸。因為美國有靈活的經濟體系和政府強有力的指導政策,對工業快速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美國在英國的基礎上進行了工業化內部創新,建立了更先進的生產模式。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776年獨立以來,依靠國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特別是進行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在短短的200年的時間里,就實現了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技術實力最強的國家,而且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首先,美國人創立了新的工廠體制。美國工業化時人力匱乏,但土地廣大,水利資源豐富。於是,他們把原來一些分散的製作過程加以合並,實行新的分工,然後將製造某一商品的所有工序集中於一個工廠,並置於統一的管理之下。這種工廠制需要巨額資金,於是,組織有限公司成為解決資金的主要渠道,某一公司根據法律取得營業執照後,便可以從許多較小的投資者手裡籌集資本,股東們只負「有限責任」,他們對公司的債務只按其所佔有的股份比例承擔責任。這種股份公司成為美國工業化的基礎。
通用制是美國的另一項重要的技術創新。通用制使大規模的生產成為可能,產生「規模生產制」。在此之前產品是由工匠一件件製作的,而通用制的出現則使得產品可以批量生產和大量投放市場,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此外,美國遠離歐洲大陸,不易受戰亂的影響,而且還可在歐洲列強混戰時獲得若干訂貨的好處。結果,兩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不僅迅速地成為徹底的工業化國家,而且成為了世界主要的超級大國。
英美兩國的發展還有許多共同點,除了它們都屬於一種內生型的工業化模式外,語言、文化、政治傳統、以及宗教信仰方面類同,都佔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有一個適宜工業化發展的政治機構和相應的社會組織,都能獲取工業化所需的原材料。所以通常人們把英美兩國的工業化模式合稱英美模式。

(二)中間型工業化模式——法國
法國模式是一種介於內生型和應激型兩種模式之間的類型。法國的工業化走了一條十分曲折的發展道路,形成了獨有的法國模式。首先,在近代初期,法國在各方面與英國相比一直處於上風,甚至在工業起步階段法國的條件也並不比英國差,然而,法國卻未能成為「第一隻變成青蛙的蝌蚪」。法國各方面的條件與英國有點類似,採取自由放任的寬松政策是機械模仿英國的經驗,法國的特殊國情在於,它在工業化的進程之前從路易十四時代開始,就一直擁有較為強大的國家政權,但這些政權並未成為工業化的促進力量,反而在很多時候成了發展的障礙。於是,法國社會把建立民主體制視為經濟發展的前提,而建立一個民主政府卻引起了反復和劇烈的社會動盪,沒有穩定的環境,法國以建立政治民主體制為先導的方式最終不僅未能達到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反而在某種特定的階段阻礙了法國經濟的起飛。當法國意識到政治上、經濟上的自由放任發展模式實際上已經過時後,才探索如何將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從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看,當世界市場上已出現了一些領先國家,其餘國家在競爭方面就不可能擁有與它相同的條件和地位。於是,要依靠某種經濟之外的力量來幫助本國經濟發展,而這種力量就是政府。此後的德國和日本依靠政府的力量取得了成功。它們得益於法國的探索——在一國經濟起飛之際,其政治變革應追求一個能暫時適合經濟發展的體制而不是一種絕對民主體制。

(三)政府主導型工業化模式——德國和日本
另一歐洲工業強國德國的工業化進程在法國工業化之後,其經濟起飛時間相對較遲,德國通常被稱為工業化第二集團的追隨者,比美法等國工業化晚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它們吸取了法國搖擺不定的教訓,利用有效的社會軍事組織形式,創立了一種成功的模式。建立了干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系。德國政府在其工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德意志政府的努力,德國在19世紀末終於成為一個實力強勁的新興工業化國家。
而在亞洲東北部的日本,則是在明治維新後,通過明治政府的強力引導,在很短的時期內實現了現代經濟的轉軌,一方面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加速本國工業建設,一方面對外擴張、掠奪他國財富,通過一種血淋淋的方式也擠進了列強的行列。
德日兩國工業化都快速進行並取得了顯著成績,而且它們的工業化過程有許多共同點。德日兩國都是工業化第二集團中的主要國家,在發展的模式上,選擇了應激型也就是政府主導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其發展勢頭卻超過了幾乎所有的第一集團國家。這中間有很多因素,除了政府的作用和對教育的重視外,德日兩國的企業卡特爾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兩國在工業化過程中,企業卡特爾化成為工業化的一種主要趨勢,表現出工業化發展對規模經濟的要求,沒有規模,就無法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
德日兩國在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徹底現代化,也是在二戰以後藉助於外力完成的。正是1945年後美國對這兩個國家進行的強制性民主改造,其現代化任務才得以徹底完成,而這也是德日兩國在戰後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所以,也可以說,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探索之後,德日等國由最初強權推行的趕超模式最終還是回到了民主體制下和平發展的道路。

俄羅斯的找不到

第2條問題也找不到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工業化模式有什麼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上如何讓糖汁脫色 瀏覽:113
寶馬新4系減配了哪些 瀏覽:164
哪裡有工業暖風機製造商 瀏覽:976
汽車雨刷片怎麼安裝 瀏覽:403
奧迪氙氣燈怎麼開啟 瀏覽:504
工業會計交稅應該怎麼做賬 瀏覽:363
工業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瀏覽:406
賓士車被撞壞怎麼辦 瀏覽:597
汽車遇洪水注意什麼 瀏覽:299
奧迪a6夜視儀是什麼 瀏覽:436
曲梁鎮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瀏覽:954
汽車上有黑點代表什麼 瀏覽:517
賓士哪個店修車比較好 瀏覽:49
寶馬驅動系統測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580
一八年的奧迪q5是什麼配置 瀏覽:903
寶馬3系3d視角怎麼開 瀏覽:386
河南工業屏有哪些 瀏覽:553
河北工業數字交換機多少錢 瀏覽:869
上海蔚來汽車怎麼樣 瀏覽:762
東南汽車待遇怎麼樣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