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縣城做什麼手工業

縣城做什麼手工業

發布時間:2023-01-15 08:44:34

㈠ 淅川縣的經濟

201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8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57元,同比分別增長8.6%、53%、20%、10%和11%。綜合經濟實力繼續位居全市前列。
淅川經濟以農業為主,以建設「辣椒淅川、水上淅川、林果淅川」的特色農業強縣為目標。主導產業為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水產、畜牧、林業,特色產品有食用菌、大棗、胡桑、煙葉,著力打造香花小辣椒、丹江魚、淅水鵝、淅川大靈棗四大品牌。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其次是穀子,大豆,綠豆等粗糧作物;經濟作物有煙葉,辣椒,芝麻,花生,油菜籽等;果樹種類繁多,但具有規模批量生產的不多,主要有大棗,柿子,葡萄,櫻桃,蘋果,梨,紅果,栗子,核桃,杏;中葯材方面,以種植黃姜為主,主要分布區在西簧鄉、寺灣鎮以及老城、荊關、毛堂、大石橋一帶。
2014年,全年新發展茶葉、軟籽石榴、竹子和金銀花等生態產業6萬畝。農旅融合態勢良好,泓森植物園、竹博園、葯聖苑、金戈利生態休閑農庄等精品園規模和水平持續提升,成為生態、經濟「雙贏」的示範。生態造林成效明顯,完成營造林32萬畝,修復消落區生態1.5萬畝,環庫生態隔離帶建設快速推進,猴山省級森林公園獲得批復,林業生態建設繼續保持全省前列。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88家、家庭農場80家,趙四鮮桃合作社晉升國家級示範社,「三品一標」認證數量37個、全市第一,源科生物有機小麥基地和京津源大閘蟹分別被授予省級農產品安全示範基地和安全農產品,綠新生物公司被授予「中日韓俄印互貿定點企業」。 參看:淅川縣產業集聚區、淅川新區
明代,淅川五匠六坊等手工業遍布境內;清代,制陶、造紙業相繼興起;民國17年(1928年),大泉寺造槍廠創立,開始半機械化生產。民國30年(1941年),縣興隆紡織廠、裕民鐵工廠和興漢、羅叱、豫華等卷煙廠陸續建成投產,後來由於國共內戰,工廠相繼倒閉。
新中國建立後的80年代淅川以礦產開采和金屬加工為主。近幾年則是以電解鋁、鐵合金冶煉、汽車減振器加工、制葯業為主。因為工業中大多為資源開發型企業,並且污染嚴重,但為了保護水質,該縣關閉了大批污染企業,主力發展「低碳經濟」。淅川正在建設淅川產業集聚區,聚集區位於香花鎮、厚坡鎮和九重鎮境內,該區交通便捷,省道S335貫穿全境,距離焦枝鐵路和二廣高速不足30公里,距南陽機場在100公里以內,寧西鐵路和漢十鐵路連線、內鄧高速均穿境而過;電力供應充裕,現有35KV變電站二座,110KV變電站四座、220KV變電站一座,全區規劃面積19.7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5.1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新材料、化工產業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20億元、增加值70.3億元,工業綜合實力穩居全市第一方陣。淅鋁、淅減入選省百強企業,福森葯業入選省百高企業。圍繞「一縣一業」,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全年新增關聯企業10家,總數達到75家,實現行業產值90億元。淅減公司列車減振器通過南車集團評審,轎車減振器正式與賓士汽車配套,步入行業制高點。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老城東南創建儒學,明正德年間(1506年至1521年),建立陰陽學(主要教授天文、氣象、地理等知識)和醫學各一所。清代嘉慶至乾隆年間(1736年至1820年),相繼建立了崇文、文興、昆陽三大書院,同時,縣內繁華的集鎮開始興辦社學、義學和私塾。教學內容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等。清末,廢書院、興學堂,學部規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為教育宗旨,先後創辦初、高等小學堂、女子學堂、中學堂和初級師范學堂等。
民國伊始,改學堂為學校,縣境內普遍扒神像,改廟宇,興辦教育,教育宗旨從「養成健全人格,發展共和精神」到後來的以「禮義廉恥」為校訓。民國二十年(1931年)淅川推行地方自治,教育事業有較大的發展,各區設中心小學,各保設國民小學。地方自治派要求各級學校以「政教養衛」為原則,訓練學生以服務社會為目的。抗日戰爭期間,省會開封以及豫東20多所大、中學校先後遷入淅川,對淅川的教育事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各種政治運動以及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的影響,淅川的教育質量連年下降,後隨著社會進入正常化狀態,教育得到一定改善,截止2008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25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30所,小學514所,職業學校2所,成人技術學校15所,幼兒園25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淅川一高的前身是1905年的「淅川廳中學堂」,已有百年歷史,校址位於淅川縣西城區。淅川縣實驗中學(淅川二高)於1978年創建,位於淅川縣城東部。河南大學荊紫關附屬高中創建於1901年,位於荊紫關鎮水安城裡。淅川縣第五高級中學由原「厚坡高中」移建,校址位於原淅川一高舊址。 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影響,初期工程淹沒了淅川縣城1座,大型集鎮(李官橋)1個,一般集鎮(區所在地:埠口、三官殿、宋灣、滔河、馬蹬)5個,小集鎮(下寺、雙河鎮、關防灘、下集、龍城、凌樓、黨子口、泉店)8個, 20.2萬人被迫移民。
1961年,丹江口大壩蓄水,庫區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遷走,淅川有2萬6千多移民。1964年,淅川有6萬8千多移民遷往湖北荊門和鍾祥,其中4.9萬人被安置在鍾祥柴湖鎮。
2009年至2011年間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移民人口165471人,涉及10個鄉鎮184個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後,淅川仍是主要淹沒區和移民區,新增淹沒面積144平方公里,占庫區總淹沒面積的47.6%,淹沒耕園地13.1萬畝,占庫區總淹沒耕地的51.1%,庫周肥沃良田幾乎淹沒殆盡。涉淹集鎮3個,公路548.7公里,關停並轉遷企業130餘家,,各項淹沒實物靜態損失達90餘億元,主要淹沒指標居庫區兩省六縣市之首,相當於湖北省庫區五縣市總和,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再次被打破。
2013年9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開始蓄水,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丹江口大壩經加高,壩頂高程已由原來的162米提高到176.6米,今後水庫正常蓄水位將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庫容相應增加了116億立方米。

㈡ 臨朐縣的經濟

清末至民國時期,臨朐經濟是封建所有制束縛下的封閉、落後的小農經濟,臨朐縣90%以上的人口務農。 據1946年統計,地主、富農占臨朐縣總人口的4.1%,卻佔有臨朐縣土地的15.8%,以此剝削貧苦農民。因土地佔有不均,加之生產方式落後,劣種、稀植、粗管,諸多災害襲擾,致使農業發展緩慢。手工業只有繅絲比較發達,余為榨油、造紙、紅爐等業,均為私家經營,生產規模較小。由於交通閉塞,商業僅以蠶絲和黃煙等土特產品交易為大宗。至1949年,臨朐縣社會總產值僅6400萬元,農業總產值5052萬元,工業總產值501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1175萬元。
1987年臨朐縣社會總產值124495萬元,國民生產總值57642萬元,國民收入49493萬元,同1949年相比,分別增長19倍、17倍和16.9倍。
2013年臨朐縣地區生產總值205.55億元,同2012相比增長10.7%。財政總收入17.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4億元,同2012相比分別增長24.2%和28.5%。 臨朐是農業縣,盛產糧油作物和煙草、桑蠶。但在清末民國年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里,生產力受到嚴重束縛,生產工具陳舊,耕作方式原始,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脆弱,正常年景糧食畝產僅80公斤左右。勤勞的臨朐人民雖經年勞動,卻仍過著缺衣少食、糠菜半年糧的貧困生活。1938年日軍入侵後,戰事頻繁,兵匪為患, 農事難顧,致大量土地荒蕪。1942年前後,臨朐變成了駭人聽聞的無人區。
1946~1951年,人民政府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社會秩序安定,農業生產開始恢復。50年代初開始的農業合作化,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基本特徵的新的經濟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1980年,縣內推行生產責任制,適合縣情、順乎民心的農業政策,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林、牧、副、漁五業俱興。
1987年,臨朐縣糧食總產量和農業總產值分別為1949年的3.73倍和5.5倍。 農業商品率為63.7%,比1986年增長12.9%。
2009年,臨朐縣糧食播種面積95.3萬畝,糧食總產量34.7萬噸,增產7758噸,同2008年相比增長2.3%。其中:小麥45.9萬畝,單產341.2公斤,總產15.7萬噸,同2008年相比增長1.3%;玉米42.9萬畝,單產394.5公斤,總產16.9萬噸,同2008年相比增長5%。全縣果園面積19.2萬畝,果品產量21.3萬噸,同2008年相比減少3.1萬噸。 建國前,臨朐縣工業規模很小。清光緒末年經營桑皮紙、陶土、石灰等手工業者不足兩千人。民國初期,繅絲業興起,其它手工業也隨之發展起來。1929年後, 因絲價下跌,多數絲廠倒閉後轉營榨油業。1933年,臨朐縣有絲廠139家,油坊220家,釀酒業41家、造紙業520家。1938年,日軍入侵臨朐,縣內手工業遭到破壞,大部停業。
1949年,臨朐縣第一家國營工業企業——華昌油坊在孔村建立。1952年,臨朐縣第一個手工業合作企業——信紀紅爐社在城關鎮成立。同年底,縣以上集體工業企業發展到18家,國營工業企業2家,工業年產值753萬元(1980年不變價格,下同)。之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4月,臨朐縣有木業、修配、皮革、磚瓦、石灰、土陶業、縫紉、印刷、鞋業、造紙、繩經、席業等合作社、組67個,人員2285人。全年工業總產值86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
1987年,臨朐縣工業總產值52136萬元。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37個(含省轄、市轄和其它企業10個) ,總產值14240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7.3%;鄉鎮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211個,總產值15884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30.5%;村及村以下工業企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42.2%。臨朐縣擁有主要專業生產設備5089台, 鄉鎮以上工業企業職工30119人。1987年,臨朐縣工業總產值在濰坊市佔第八位。
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319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4%,產品銷售率達98.56%,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52.7億元,增長17.1%。華建鋁業、供電公司、萬豪紙業3家企業進入全市「百強企業」行列。
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4.5億元,實現利稅11.6億元,利潤7.1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17.6%、19.7%和16.6%。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48家,比上年增加19家,其中六和飼料、華建鋁業、供電公司、萬豪紙業等4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過5億元;利稅過500萬元的企業63家,比上年增加21家,其中過千萬元的15家,增加3家;實交稅金過百萬元的企業75家,其中過千萬元的6家。 臨朐地處山區,過去交通閉塞,商業素不繁榮。至清朝末期,有部分蠶繭、煙草、山果、葯材、桑皮紙及畜產品運銷外地,多由外地商販采購。膠濟鐵路通車後,外國商品輸入,商販逐漸增多。民國前期,臨朐蠶絲因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增長而興盛起來,農業穩定,土特產品增多,促進了商業的發展。縣城為臨朐縣商品集散地,店鋪有200多家,冶源、五井、九山、蔣峪等較大集鎮市場也較繁榮,臨朐縣年交易額數百萬元。日軍侵佔臨朐後,淪陷區民不聊生,流通渠道受阻,商業凋敝。
1948年,臨朐全境解放,商業開始復甦。建國初期,國家在發展國營商業、積極扶持供銷社集體商業的同時,貫徹「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方針,扶助私營商業。
1987年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3474萬元。其中全民所有製成份的商品零售額8233萬元,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5.1%;集體所有製成份的商品零售額10553萬元, 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5%;個體零售額4688萬元,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9.9%。在市場繁榮的同時,曾出現過偽劣商品和物價混亂的現象,其弊端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逐步解決。
2009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19.1%。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3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19.1%;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9.3億元,同2008年相比同2008年相比增長19.1%。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1.1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17.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5億元,增長同2008年相比32.4%;其他行業零售額2.8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10.2%。分經濟成分看,公有經濟零售額17.3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35.9%;非公有經濟零售額45億元,同2008年相比增長13.7%。

㈢ 鳳翔縣的經濟

明清以來,手工業生產蓬勃發展,農村普遍出現「一村一品」。造紙、榨油、染布、煙草加工、葦席、麻繩、火葯、紙炮、泥朔、紡織、草帽、籮底、竹器、木杈、簸箕、編織、鑄造等手工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門類。坊,鋪密集城鎮。
民國時期,鳳翔的燒坊(酒業)、煙坊(煙草加工)、油坊(榨油業)、染坊、醋坊、粉坊、麵坊、紙坊、鐵鋪、爐院、繩鋪、竹鋪(竹藤編織)、籮鋪、縫紉鋪、木匠鋪以及皮革、花炮、泥塑、木版年畫等,經營規模大,行會組織全,且技藝優良,製作精湛。有些產品,已成為名牌產品,如「生」字牌水煙、旱煙包、臘驢肉、木製罩金漆器、西鳳酒等暢銷全國各地。
手工業生產者多系農民。少數豪商巨富專門經營的作坊店鋪,雇請有技術專長的技工從事工藝操作,人數30至60不等,以剝削僱工而謀利。但因飢荒、戰亂,苛捐雜稅繁重,特別是隴海鐵路通往寶雞後,市場蕭條,均相繼衰落。至民國末年,城內僅有酒作坊91家,皮坊30家,鐵鋪、爐院9家,木匠鋪30家。
近代工業始於清末。光緒三十年(1904),知府尹昌齡在東關舉辦蠶桑工藝學校,聘請南方技師招收學徒百餘名,用改良布機織絲綢和棉布,產品銷路較廣。辛亥革命時被焚毀。民國23年(1934)楊虎城部孫輔臣來鳳駐防,翌年以鄧家花園為址開辦培實工廠,用手工機器織布。民國24年(1935)陳村人張洋在縣城當鋪巷辦蔚華織布廠,因資金周轉困難,原料缺乏,於28年(1939)停業。民國25年(1936)由縣政府投資1.5萬元(法幣)在縣城南大街租民房辦「民生工廠」,從事織布和木器傢具生產,因產品質量差,銷路不暢而停業。民國27年(1938)由官紳合辦「鳳翔工業培實傳習所」,民國30年(1941)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縣城鎮有私營工業企業36戶,個體手工業313戶,從業人員約千人。中共鳳翔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堅持保護私營工商業政策,於1953年在縣城組織7家鐵匠爐和木匠鋪共34人,成立鳳翔縣城關鐵木生產合作社。1954年,縣城關供銷社始建印刷廠。
2008年工業系統完成工業生產總值31460.4萬元,同比增長22.84%,上交各稅411.4萬元,同比增長44.78%。
鳳翔縣躋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500強縣市,在榜單中位列第248位 。
2014年全縣轄區內實現工業總產值314.5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工業增加值102.17億元,同比增長13.3%;工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3.94%,拉動全縣經濟增長7.76個百分點。在轄區工業總產值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8.9億元,同比增長1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0.79億元,增長15.2%,工業企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89.2%,實現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200%。 新時器時代,聚居鳳翔的先民,鑿石為器,從事農、牧、漁、獵。春秋時代,農桑已盛。但數千年來,受封建私有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發展緩慢。民國18~21年(1929~1932)與災荒前的民國17年(1928)相比,農戶減少57.7%;人口減少65.1%,其中餓死者居多;耕地減少25.45%,耕畜減少64.63%。
建國初,全縣僅有3900畝自流水澆地,平均糧食畝產只有63.5公斤。經過近四十年的努力,農業生產條件大為改觀。到1988年底全縣興修水庫29座,總庫容3873萬立方米。池塘32座,機井4029眼,中小抽水站62處,總裝機8439瓩,興修干、支、斗、分渠共4150多條,長達647.88公里,有效灌溉面積達37萬畝。農、林、牧、副、漁均有長足的發展。
2014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80億元,同比增長5.1%。
糧食:生產在伏旱、秋淋的不利天氣影響下產量下降。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2.9萬畝,同比下降1.53%,糧食總產量25.63萬噸,同比減少1.42%;其中夏糧54.45萬畝,總產16.62萬噸,比上年增長9.46%;秋糧28.46萬畝,總產9.01萬噸,比上年下降16.69%。蔬菜產量14.57萬噸,同比增長0.4%。水果產量20.45萬噸,同比增長3.3%。完成農業產值23.58億元,同比增長6.4%。
林業:全年共完成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三大林業重點工程3.7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9萬畝、封山育林1.3萬畝,飛播造林1.5萬畝;完成森林撫育0.8萬畝。實現林業產值6180萬元。
畜牧業:全年新建規模化養殖場17個。截至2014年底,全縣出欄牛3.6萬頭,出欄豬15.97萬頭,出欄家禽129.03萬只。畜牧業實現產值14.35億元,增長3%。
漁業:2014年水產品產量400噸,比上年增長14.3%。完成漁業產值523萬元。
農業機械化:2014年全縣農用機械總動力42.7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1%,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761台/9.9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97%,小型拖拉機5528台/7.1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48%。
2014年全縣化肥實物施用量15.9萬噸,同比增長0.21%,化肥折純量4.23萬噸,同比增長1.03%。年末有效灌溉面積43.5萬畝。

㈣ 西鄉縣的經濟

西鄉縣手工製作器皿歷史悠久。1958年葛石李家村出土文物中的石斧、石鏟、刮削器、陶罐、陶碗等,均為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生活用具,距今已有7000餘年。
歷代的手工業者,多以農業為主,兼事手工業,少數開店串鄉,為業謀生。清初,傳入造紙技術,後沿巴山由東向西發展,乾、嘉年間有紙廠20餘家,至道光四年(1824)已有「紙廠50餘座,每廠工匠不下數十人。」(《秦疆治略》)。咸豐年間,定遠廳(今鎮巴縣)王貢生來上高川裴家埡開鐵礦辦鐵廠,歷年有餘,獲利甚厚,礦工最多上到1200餘人。相繼出現的有木竹壩鐵廠(鑄鍋)和白沔峽、七星壩、縣城東關的鏵廠。稍後,樓房坪也一度辦起鐵廠。同治初年,西河築窯燒制日用陶瓷。宣統年間,縣城辦起紡織廠。
民國初年,縣知事辦織布廠,15年(1926)辦平民工廠。抗日戰爭時期,西安培華女職遷縣以及後來成立的正本工業職業學校,均開染織、針黹、縫紉科並附設紡織廠。
建國後,工業開始發展,1952年總產值101萬元,比1950年增長3倍,占工農業總產值3.15%。1953至1957年黨和政府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西鄉縣建起縫紉、鞋業、木器、鐵業、織布、織襪、雨具、印刷等48個合作社(組),從業人員754名,並成立縣手工業聯社。1956年工業總產值131萬元,比1952年增長29.57%。
1958年「大躍進」中,在「全黨全民大辦工業」的口號下,西鄉縣興辦一批國營企業,32個手工業社組過渡為合作工廠,12個集體單位轉為地方國營,區和公社共辦廠礦42處。1960年職工達4482人,工業產值578萬元,比1956年增長3.4倍。
2008年,西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3916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0%,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37650萬元,比上年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82450萬元,比上年增長28.6%,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9.3%。實現銷售產值79397萬元,工業產銷率達96.66%。
2011年,西鄉實現工業總產值21.9億元,增長25.1%。其中,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2億元,增長25.4%。三大工業園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94億元,堯柏水泥、福潤肉類、華林礦業等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1億元。新增投資百萬元以上中小企業70家,發展個體工商戶1554戶。非公企業完成總產值27.6億元,增加值17.8億元,分別增長17.4%、19.2%。GDP能耗下降3.4%,化學需氧量減排130.8噸,二氧化硫減排241.8噸。 西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李家村文化遺址的發掘證明,早在7000年前,牧馬河流域已有先民從事農業活動。明代以前,已建成灌溉數千畝農田的金洋堰。但由於長期封建生產關系的局限,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糧食產量低而不穩。1949年12月西鄉縣解放後,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反霸減租、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逐年大興農田水利建設,積極推廣科學種田技術,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發展。1957年,一西鄉縣糧食總產比1949年增長52%。其後由於來自上面一系列「左」的指導思想,導致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一平二調」共產風,使農村工作走過一段彎路。經過三年調整,「左」的錯誤有所糾正,在總結歷史經驗過程中,包括農業經濟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開始呈現生機。因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興起,釀成10年浩劫,城鄉一片混亂,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糾正了分配上的「大鍋飯」、生產上的「大呼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西鄉縣農村逐步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經過調查研究,進行農業區劃,為調整生產結構、建立合理的農業生態系統、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指導農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數年間,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使農業生產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1984年,西鄉縣糧食總產達1.33億公斤,比1949年的0.575億公斤增長1.3倍;油菜總產447萬公斤,比1949年的108萬公斤增長3.1倍。近幾年,糧食產量繼續增長,平均年遞增2%,多種經營發展較快。1990年,西鄉縣糧食總產1.43億公斤,農業總產值10185萬元,較1985年增長11.4%,比1949年的1855萬元增長4.4倍,農村人均純收入416元,絕大部分農民已經解決溫飽問題。
2008年,西鄉縣實現農業總產值突破144732萬元,較上年增長8.48%。其中:種植業總產值68983萬元,較上年增長9.77%,林業總產值3165萬元,較上年增長2.92%,牧業總產值61152萬元,較上年增長9.36%,漁業總產值2643萬元,較上年下降25.9%。農作物播種面積50157公頃,較上年增長5.77%,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1443公頃,較上年增長6.14%。糧食總產量達99147噸,比上年增長9.88%。
2011年,西鄉縣糧食總產11.01萬噸,油料總產2.2萬噸。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1.1萬畝,改造低產茶園面積3.2萬畝;新建及改擴建茶葉加工廠60個,茶葉產量5513噸,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新發展規模養殖場10個、養殖大戶216戶,生豬飼養量125.6萬頭,出欄73.25萬頭。發展烤煙0.69萬畝,實現煙稅215.57萬元。列入全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建設基地縣,發展設施大棚蔬菜0.1萬畝。兌付糧食直補、家電下鄉等補助資金6044萬元,獲得家電下鄉工作先進縣稱號。組織勞務培訓5.32萬人次,勞務輸出8.59萬人次,創收8.7億元。

㈤ 含山縣的經濟


一、綜 合綜合經濟。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1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7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53.4億元,增長19.7%;第三產業增加值31.3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0.1:49.0:30.9變化為18.9:51.1:30.0。 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4.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 指 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生產總值 104.4 14.0 第一產業 19.7 5.2 第二產業 53.4 19.7 第三產業 31.3 9.7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3.8 9.0 批發和零售業 6.9 9.0 住宿和餐飲業 2.5 6.2 金融業 1.9 14.2 房地產業 3.1 8.0 其他服務業 13.1 10.7 年末在崗職工1.11萬人,比上年增加304人;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4.29萬人,增加1119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69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5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二、農 業農村經濟。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2229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673公頃,棉花種植面積624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06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53235噸,比上年增產1.7%。油料產量38402噸,同比增長4.4%。棉花產量9262噸,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平穩發展。
2013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253235 1.7 油料 38402 4.4 其中:油菜籽 33314 -3.5 茶葉 189 -13.7 蔬菜 91162 1.6 水果 28600 10.8 全年禽蛋產量5910噸, 比上年增長0.8%。肉類總產量 16937噸,上升3.9%。水產品產量20020噸,增長8.2%。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6.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2%。農用拖拉機9537台,同比上升1.7%;農用運輸車1593輛,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5萬噸,與上年相比下降7.4%。農村用電量10412萬千瓦小時,同比上升6.7%。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完成土石方800萬方,新建、改建各類水利工程50項,除險加固小型水庫21座,榮獲省農田水利建設「江淮杯」銀獎、市「江東杯」金獎。三、工業和建築業工業。全年工業增加值45.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22.6%。股份制企業繼續快速增長。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指 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不包括巢東水泥) 40.46 22.6 其中: 輕工業 10.59 17.0 重工業 29.87 24.7 其中: 國有企業 2.30 3.9 股份制企業 22.17 23.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3.11 14.1 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3.71 30.2 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 6.51 6.2 全縣工業支柱行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重點行業拉動明顯。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4.7%,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3%。
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白酒 千升 14343 73.0 啤酒 千升 35577 -37.5 精製食用植物油 噸 120238 9.7 服裝 萬件 1604 -2.3 水泥 萬噸 305 22.0 人造板 立方米 126023 -138.3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25.3, 比上年上升11.1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6.7億元,增長21.6%;實現利稅17.5億元, 增長22.8%,其中利潤10.9億元,增長24.1%。 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鑄造業、釀造業等五大支柱行業累計實現利潤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77.8%。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利潤總額5115萬元,增長1.7倍。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762026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200012平方米。四、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城鎮投資56.5億元,增長12.5%;農村投資 41.8億元,增長45.0%。 從產業看, 第一產業投資2.8億元, 比上年下降9.5倍;第二產業投資74.0億元,增長7.2%; 第三產業投資41.2億元,增長44.1%。從行業看,工業投資74.0億元,增長19.5%,其中製造業投資71.4億元,增長23.1%。 三產中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2.8億元,增長1.1%, 交通運輸業投資3.1億元,同比增長27.7%。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商品房銷售額15.8億元,同比增長119.4%。五、商貿和旅遊商業貿易。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73億元,增長14.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03億元,增長13.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2.67億元,增長13.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4.09億元,增長14.9%。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中,家用電器和音像製品類下降15.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4%,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8.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2.4%。全年進出口總額709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出口7079萬美元,增長16.2%,進口20萬美元,增長9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資8796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5.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631萬美元,增長26.7%。旅遊業。編制昭關褒禪山溫泉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凌家灘文化園控制性詳細規劃、運漕古鎮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得勝河旅遊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創建省級旅遊示範村,銅閘鎮凌家灘文化新村、環峰鎮胡廠村。含山博物館和青花坊瓷業工業旅遊創建國家3A級景區。昭關假日酒店創建三星級飯店。鳴鹿堂農家樂酒店、喜相逢農庄創建四星級農家樂。邀請俄羅斯國家歌舞團來我縣褒禪山風景區游覽觀光。舉行中國·印尼青少年文化交流營活動。舉辦「褒禪山」杯「美麗含山·生態家園」四季攝影大賽。含山的對外知名度不斷擴大。全年接待各類旅客11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旅遊綜合收入10.2億元,增長43%。六、交通和郵電交通運輸。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1187萬人,貨物運輸量157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1%和13.9%;旅客運輸周轉量2.3億人公里,貨物運輸周轉量4.6億噸公里,分別增長3.9%和13.1%。年末全縣民用汽車擁有量12554輛,比上年增長3.4%,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7945輛,增長18.7 %。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塔古路一期改建工程實現與馬鞍山長江大橋同步通車目標,維修縣鄉幹道23公里,改造危橋7座。在城區10多處公交候車亭設置文明宣傳標語。太湖山路、昭關路、褒禪山路由公交公司建成20多個新式站牌,整體提升含城形象,方便市民生活。在客運車、計程車、公交車設置各類「遵德守禮」、「講文明樹新風」文明標語、公益廣告,傳遞社會正能量。郵電通訊業。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62億元,增長11.7%;郵政業務總量0.35億元,增長3.3%。 本地固定電話用戶5.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5.3萬戶,增加2.3萬戶。每百人擁有電話(含移動)68.7部, 增加4.7部。年末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計算機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2.4萬戶,增加1987戶。七、財政和金融財政收入。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3.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億元,增長25.1%。增值稅增長4.3%,企業所得稅增長14.8%。財政支出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5.7%,教育支出增長7.0%,醫療衛生支出增長8.9%,環境保護支出下降10.2%,科學技術支出增長81.3%。財政管理水平提升。銅閘、昭關、林頭獲省級創建先進單位,全縣8個財政所(分局)分別獲得省、市級先進單位。積極做好鎮級資金監管指標傳遞、登記和項目錄入工作,順利通過財政部檢查組驗收。金融信貸規模。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人民幣口徑,下同)103.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8億元,增長11.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8.3億元,增長15.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7.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4億元,增長15.2%。其中,短期貸款25.4億元,增長27.6%;中長期貸款30.0億元,增長22.9%。保險業務。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19億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0.46億元,增長21.2%;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0.73億元,下降26.3%。賠款和給付0.67億元,比上年上升52.3%。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0.29億元,增長16%;人身險業務賠款和給付支出0.02億元,下降95%。八、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事業。2013年獲得省對縣區領導幹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優秀等次。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147所,普通中學24所,在校生27374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4914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小學87所,在校生24277人,小學適齡入學率和鞏固率為100%。幼兒園34所,在園幼兒9487人,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87.7%,學前一年入園率100%。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上報率100%。全年完成閑置校舍改建、增設附屬幼兒園項目68所,投入資金507萬元;推進學校標准化建設,鎮校擴容改造和寄宿制建設項目學校4所;教學裝備達標學校34所。完善困難家庭學生資助。2013年共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6861人。科技工作。全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017 人。科研機構4個,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科研機構2個。全年用於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為4395萬元,比上年增長81.3%。申報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10餘項,獲立項項目8項。分別為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重大項目威達公司《無閥離線清灰電石爐爐氣干法除塵系統裝備》;自主創新試點省項目大平油脂《高油酸油菜新品種選育與生產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省農村信息化示範縣。市科技計劃項目5項。獲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市重點實驗室1家。安徽大平油脂有限公司建立了我縣首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申請專利539件,其中發明311件;授權專利109件,其中發明4件,實用新型70件。九、文化、衛生和體育文化事業。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8個;共有國家檔案館1個,館藏檔案資料3.87萬卷(件、冊),庫館總建築面積0.25萬平方米。 《留守婦女》和歌曲《大魚灘的荷》,在全市「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獲精品獎。組織參加安徽省第二屆社區文化節「家庭才藝展示」,舞蹈「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獲二等獎; 承辦安徽省青少年國際式摔跤錦標賽開幕式大型文體展演;歌伴舞《走進含山》參加馬鞍山市第25屆李白詩歌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凌家灘文化村一期工程已經完成,正在搬遷安置工作。胡蔣谷庄發現宋代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出土了宋代青釉「斗笠」碗一隻,「開元通寶」等古錢幣20多枚。爭取文化部補助流動演出車一部;凌家灘遺址獲保護費用7586萬元。成為全省5個重點文化扶持縣。廣播電視事業。全縣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5.17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少兒精品及國產動畫發展專項資金項目」評審結果中,電台欄目《校園風景線》喜獲國家廣電局頒發的「少兒廣播欄目優秀獎」。安徽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授予縣台「2013年安徽省縣級台廣播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綜合獎」。在安徽省播音員主持人大賽中,縣台電視播音員榮獲「安徽省播音員主持大賽優秀獎」。衛生醫療服務。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161個,其中醫院8個,衛生院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115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00人,注冊護士426人。醫院、衛生院共有床位821張。村衛生室96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74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占總村數的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縣,實際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業人口363688人,參合率100.4%。銅閘鎮長崗村等4個村為市衛生村,運漕鎮鎮政府等9個單位為市級衛生先進單位。環峰鎮華陽社區申報省級衛生社區,已經通過市裡考核通過,正待省里檢查驗收。體育事業。2013年,含山縣被授予「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同時被確定為「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縣」。承辦了2013年安徽省青少年摔跤錦標賽。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列金牌榜首位。全民健身活動精彩紛呈。組織開展了健身舞蹈、乒乓球、籃球、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羽毛球等多項比賽,積極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受到群眾的好評。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人口計生。2013年,全縣人口出生率為9.76‰,死亡率為4.80‰,自然增長率為4.9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4.47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全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066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105元,增長13.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951元,增長10.0%,其中食品支出增長10.1%,交通和通訊支出下降14.5%,衣著支出增長1.3%,醫療保健支出增長21.0%,居住支出同比上升42.2%。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9.6%,與上年持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3.5平方米。社會保障。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制度全部實施。年末全縣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4.42萬人、1.82萬人、9.32萬人、2.533萬人、1.87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1萬人;企業退休人員社區服務率達100%。完成就業技能培訓3237人、創業培訓300人、企業技能提升培訓2631人、培養新技師30人、培訓高級工244人、職業技能鑒定3093人,。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金額達12119萬元,直接扶持1780人成功創業,帶動3600餘人就業。2013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縣「全省雙擁模範縣」榮譽稱號。全年城鄉發放低保金額5183萬元,發放五保供養資金和臨時價格生活補貼1025萬元,保障達227600人次,保障標准比上年同期提高11%。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71000人次,城市低保人數56600人次。年末,全縣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2179張,收養各類人員1897人。十一、城鄉建設城鎮面貌。含城建設提質擴容。修編完善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環峰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獲省政府批復實施。陶廠路等6條道路竣工通車,准提庵路等10條道路開工建設,城區「六橫十縱」路網加快形成。含城濕地公園規劃。完成東門河景觀帶中段等綠化工程,新增公共綠地16萬平方米;實施得勝橋、大范橋改造,拔米溝、大眾圩、城南泵站建成運行;新增城市雨污管網16公里、天然氣管道35公里,城市功能不斷完善。舊城改造。軋花廠等區域棚戶區改造加快,望梅路綜合農貿市場投入使用,配套設施逐步改善。積極爭創全省文明縣城,實施市容38項重難點專項整治和77個單位文明共建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小城鎮建設。全縣城鎮化率提高到47%。美好鄉村建設成效明顯。修編完善全縣村莊布點規劃,建成胡廠等10個市級示範村、昭關新村等7個中心村、廟前和王壇2個產業特色村、大廟等7個整治村。十二、環境和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達標率100%。積極開展礦山整治,整合關閉礦山4個,創建省級生態鎮1個、生態村1個。引進八達園林、安徽林海等園林企業投資興建生態庄園示範區,林業科技示範園、花卉苗木基地開工建設;完成成片造林1.55萬畝,新建綠色長廊32公里,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5個。當年人工造林面積902公頃,年末森林面積19917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89.3萬立方米。安全生產。全年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5, 比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工礦商貿從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2.97,下降0.09個百分點。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8起,比上年同期下降28.4%。 全年發生火災事故90起,同比上升1.5倍。 含山歷史上是農業縣。種植業以水稻為主,麥、棉、油菜籽次之。據仙蹤大城墩出土資料,早在3000年前,即有稻穀生產。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水產品佔有一定位置。建國前,由於封建土地制度束縛,水利條件較差,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兵匪戰亂,農業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農業總產值1292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79.8%。
建國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走集體化道路,解放生產力。繼之,農民依靠國家和集體力量,興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廣優良品種,實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獲得較大發展。50年代中期農業生產發展迅速。1957年,農業總產值5271萬元,比1949年增長3.1倍。「大躍進」時期,由於生產關系變革過快,加上嚴重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出現衰退,1961年農業總產值(1180萬元)和主要農產品產量都低於1949年。之後。生產逐漸恢復。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生產一度出現停滯。1970年始恢復到1957年水平,農業總產值5304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發展較快。1988年,農業總產值12762萬元,比1949年增長8.9倍,占工農業總產值39.15%。其中種植業產值8773萬元,牧業產值2254萬元,副業產值910萬元,漁業產值479萬元,分別比1949年增長6.8倍、20.3倍,13倍、478倍。主要農產品產量與1949年比,糧食增長2.4倍,棉花增長10.6倍,油料增長9倍,生豬飼養量增長2.9倍,家禽飼養量增長10.8倍。農業人均收入475元,比1950年32.3元增長13.7倍。
2012年新增特色種植基地5000畝。農業園區全面推進,大漁灘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平現代糧油加工示範園開工建設,太湖山農業科技示範園創建為省級示範園區。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率先在全省啟動鎮級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組織實施「轉型倍增」計劃,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個,「含眉」茶葉榮獲「安徽十大品牌名茶」。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被評為全國油菜機械化生產示範縣、全省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示範縣。
2013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2229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673公頃,棉花種植面積624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06公頃。全年糧食產量253235噸,比上年增產1.7%。油料產量38402噸,同比增長4.4%。棉花產量9262噸,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平穩發展。全年禽蛋產量5910噸, 比上年增長0.8%。肉類總產量 16937噸,上升3.9%。水產品產量20020噸,增長8.2%。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6.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2%。農用拖拉機9537台,同比上升1.7%;農用運輸車1593輛,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5萬噸,與上年相比下降7.4%。農村用電量10412萬千瓦小時,同比上升6.7%。完成土石方800萬方,新建、改建各類水利工程50項,除險加固小型水庫21座,榮獲省農田水利建設「江淮杯」銀獎、市「江東杯」金獎。 唐宋時期,縣境內已有制陶制瓷業:宋元時期,有釀酒業,明清時期,釀酒業興盛;同治年間,產絲綢,年收入銀元三千元。黃山麻漆輸出,年收入銀元二千元,蒼山麻石輸出,年收入二千銀元。民國時期,個體手工業遍及全縣城鄉。手工業種類有釀造、製糖、榨油、水作坊、鐵、木、竹、泥瓦、銅、錫、銀、石、彈花匠、冶爐、紡紗、縫紉、繅絲、染色、刺綉、編織、剪紙、制筆、印刷、刻字、花炮等。民國16年(1927),運漕開辦電燈公司。官、商合資興辦的三益公礱坊是縣內較早的現代私營企業。建國後,人民政府鼓勵、扶持私營工業及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繼而組織它們走公私合營之路,1951年,縣成立第一個手工業合作組織——運漕木業合作小組,1952年成立含城鐵業籌備社(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先後建成含山縣運漕酒廠、含山縣東關石廠、含山縣電廠等三個地方國營企業。
1958年全民大辦工業,地方工業蓬勃興起,全縣有工業企業80個。1963年,經過國民經濟調整,全縣有69個工業企業,總產值為784萬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多數企業陷入癱瘓半癱瘓狀態。到1969年,工業產值平均每年遞增2.6%。1970年大辦地方「五小工業」,新建9個規模較大的二輕企業和8個地方國營企業。1977年縣內工業總產值4974萬元。1978年後,工業發展加快。形成一個以建材、食品、釀酒、機械等行業為主體的多門類工業體系。1988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44個,總產值19834萬元(其中國營工業6826萬元),比1978年增加309.2%,年平均遞增15.1%。工業產品主要有:原煤、水泥、磚瓦、中小農具、大米、食用植物油、飲料酒、白酒、棉布、皮鞋、粘土、電桿,農用泵、螢石、日用陶瓷、鐵砂布、紡織配件、起重機械、燈泡,塑料製品、內拖配件、民用構件、工礦配件、冶金配件24種。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1.5億元、銷售收入115億元,分別增長28%、29%。深入推進百家企業扶強行動計劃,組織開展百家機關聯百企活動,舉辦各類地方名特優產品展銷活動12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2家。重點工業項目進展順利,海立鑄造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順天紡織等項目加快推進,信德環保新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提速,56個技改項目完成投入15.6億元,增長31.2%,製冷配件基地被列入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品11個,「大平」油脂獲中國馳名商標。
2013年全年工業增加值45.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22.6%。股份制企業繼續快速增長。全縣工業支柱行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重點行業拉動明顯。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4.7%,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3%。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25.3, 比上年上升11.1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6.7億元,增長21.6%;實現利稅17.5億元, 增長22.8%,其中利潤10.9億元,增長24.1%。 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鑄造業、釀造業等五大支柱行業累計實現利潤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77.8%。

㈥ 10萬人口小縣,4萬多人烘焙出「中國麵包之鄉」,這個縣城還盛產什麼

10萬人口的小縣城有4萬多人,烘培出中國麵包之鄉,這個縣城主要盛產麵包,還有其他的一些小零食。

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可以發現,在這里的學校操場上面就有很多人在玩耍,其中有一位同學就是麵包,專業的也是,聽了家裡人的意見選擇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這里的學校也有相關的技術人才培養,為了提升當地的專業人士的水平,這里的專業學校在今年的時候就開展了新的專業,叫做麵包專業計劃,開招幾個班,總共收100名的學生,這樣就能夠通過職業教育的方式培養出專業的人才,這更是一種人才以及技術的接續和傳承,才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在相關行業方面也會有更專業的人士來帶動發展。

㈦ 蒙山縣的經濟

蒙山縣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生產占居首位,經濟作物次之。民國期間,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生產條件差,農業技術落後,各種農作物產量低下。
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後,進行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擴大灌溉面積,農業迅速發展。特別是水稻和玉米種植推行一造改兩造以後,產量成倍提高。195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9613。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58。3%;農業總產值4950萬元,比1949年增長63%。1958年「大躍進」期間,極大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比上年減產2173。5萬公斤,產值下降977萬元,畜禽飼養量和漁產量銳減。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沖擊,導致農、林、牧、副、漁5業生產失調。1972年糧食總產19831萬公斤;農業總產值9669萬元,其中農作物種植業佔79。34%、林業佔2。25%、牧業佔9。77%、副業佔7。61%、漁業佔1。0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生產結構,加大投入,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林、牧、副、漁各業,農業才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1952—1990年縣財政支農撥款總額達2908萬元,其中1990年為1393萬元。1990年糧食總產量25970。4萬公斤,比1972年增長31%,獲國務院表彰;農業總產值23155萬元,其中農作物種植業佔67。02%、林業佔2。19%、牧業佔19。83%、副業佔9。09%、漁業佔1。87%。
2001年,糧食總產量83540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2847萬元。2000-2001年榨季,原料蔗總產量5。654萬噸。蔗糖生產成為蒙山支柱產業之一。2002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7。02萬畝,總產量68973噸,畝產405斤。
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11。34億元,增長11。2%,其中畜牧水產產值比重達到51%,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桑蠶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縣桑園面積達到了6萬畝,全年養蠶12萬張,養蠶收入1。09億元,蠶農人均收入1200元;木薯產業繼續推進,全縣木薯種植9萬畝,帶動農戶近3萬戶;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8萬畝,糧食總產量6。5萬噸;造林3。1萬畝。
2012年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完成投資7600萬元,整村推進土地整理完成投資4480萬元。成立了蒙山特產國際運營中心,在南寧、桂林、梧州等地設立區域營銷機構,營銷品種達30個;全縣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6家,一批合作社分別被評為自治區級和市級示範社。糧食良種覆蓋率達96%,糧食總產達到6。3萬噸。完成桑園品種改良3560畝,高產高效優質示範基地畝平均綜合收益達5000元;全縣養蠶戶養蠶收入1。2億元,戶均增收1。6萬元。全縣種植蔬菜8萬畝(含復種面積),品牌蔬菜基地達到5000畝。全市品牌蔬菜建設基地現場會在該縣召開。 解放前,蒙山縣的工業以傳統手工業為主,有紡織、車縫、糧油加工、釀酒、製糖、鐵器、木器、竹器、造紙、藍靛加工、修理、印刷、織席、豆腐等,產品主要在縣內市場銷售,部分犁頭、菜刀、藍邦銷往荔浦、昭平、藤縣、平南等鄰縣。民國38年(1949年),全縣的小手工業有458戶,從業人員763人,總產值41。5萬元。
解放後逐步興辦集體工業和地方國營工業。1952年,縣工商科成立,著手對個體戶進行生產方向、技術力量、生產規模、勞動力等項調查。1954年設立手工業科,以行業組成社。1956年手工業聯社籌委會成立,至當年2月9日,全縣實現了手工業合作化。1957年,組成縫紉廠、日用品廠、紡織廠、單車機械修理廠、食品廠、陶瓷廠、鐵木農具修造廠、日用品加工廠、印刷廠、酒廠等31個單位。當年,全縣工業總產值65。7萬元。1958年,在「大躍進」形勢下,設立工業交通工作部,蒙山縣工業「一哄而起」,全縣辦起了各種廠礦518個。1959年,工交部改為工業局,縣手工業聯社同時成立,工業仍在冒進。至1962年地方國營工業只剩下電力廠、農機廠、印刷廠、大米廠、酒廠,集體企業只剩下被服廠,其它縣辦廠礦相繼下馬。1963年,縣工業局改為經濟委員會。1968年,縣成立工業領導小組。1969年,將原縣手工業聯社撤銷,1971年設手工業經理部革命委員會,1974年改稱手工業局。1975年,工業領導小組改稱縣革委工交部。1976年,手工業局改稱二輕局。1981年,縣革委工交部改稱經濟委員會。1970年至1977年,國營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企業個數明顯增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來,蒙山縣工業經過幾年調整整頓後,從1985年以來得到較快發展。至1989年。全縣國營工業企業有:糖廠、制葯廠、造紙廠、農機修造廠、縣酒廠、大米廠、副食品廠等21個;二輕工業企業有染織廠、被服廠、五金廠、民族炮竹廠、木器廠等5個。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2633萬元,為1949年的63。45倍。國民收入中的工業凈產值為15%(當年價),比廣西的33。78%和梧州地區的22。26%分別低18。78和7。26個百分點。全部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2300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同梧州地區的12196元基本平,比廣西的16341元低4000多元。
2006年鞏固和加強了工業主導地位,絲綢、水泥、水電、澱粉、制葯、製糖、紡織等幾項產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全縣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8。42億元,增長57。7%;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2246萬元,增長128。1%;實現增值稅2486萬元,增長51。5%。全縣稅收1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了12家。列入市工業項目大會戰的項目19個,建設進展順利,已有17個項目完成建設任務,進一步增強了工業企業的發展後勁。
2012年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新突破,達到55億元,同比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新突破,達到50。1億元,同比增長12。5%。縣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達到 4。04億元,同比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2億元,同比增長1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萬元,同比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283元,同比增長17。4%。全縣工業總產值達75。2億元,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3。9%。52項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8。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新征建設用地1630畝,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華虹公司和西普南雁水泥公司等10家重點工業企業完成利潤7300萬元,完成稅收6370萬元,同比增長20%。西普水泥廠成功整體轉讓,玉蘭制葯廠順利進行資產重組,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絲綢產業園區基礎建設累計投入4170多萬元,園區規劃規模擴大至4000畝;園區為企業共爭取項目資金2800多萬元,以及為期5年、每年2億元的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貼息貸款;廣西絲綢產業工程院落戶蒙山;進駐絲綢園區的織綢、家紡、絹紡和絲綢貿易、倉儲等企業共12家,園內現有高檔劍桿織機184台(套),有梭織機320台(套),年產絲綢1000萬米,年產值達到3億元,初步形成了繭、絲、綢及家紡產品加工產業鏈。園區招商引資取得新發展,先後有7家新企業落戶絲綢園區。全縣已簽約的有歐蒙年產15萬立方米纖維板和微生態葯劑等19個項目,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個,歐蒙年產15萬立方米纖維板和微生態葯劑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5。1億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 107。5%。 蒙山為山區縣。解放前,林業資源豐富,縣內各地的低矮近山,林木茂密,一人合抱不過的大松樹,到處可見。邊遠的山嶺,亦有較多成片的天然野生林木,以闊葉林佔多,時有虎豹出沒。在縣城,開辦有「三合昌棧」、「同和棧」、「同發棧」、「洪興棧」、「新興棧」等6間專營木材的店鋪,新圩、文圩、黃村、陳塘等鄉村集鎮,也開辦有一定規模的木鋪。民國期間,全縣生產的杉木商品材每年2500多立方米,松木商品材1000多立方米,並有近200條木船常年向外航運商品柴。
解放初期,縣內仍林茂水豐,縣城至濛江河段,常有100多艘民船行駛。1958年,大放木材衛星和大煉鋼鐵,無節制地大量砍伐林木,森林資源遭到第一次大破壞。為恢復縣內林業資源,縣人民政府於60年代、70年代不斷組織群眾發展林業生產,先後辦起了社隊林場24個,聯辦基地41片。同時,進行1次飛播造林,使縣內林業資源有所恢復。1982年後,農業體制變革,山林管護權屬落實到戶,縣內林木再次遭到不同程度的亂砍濫伐,特別是村莊附近低矮山嶺及公路兩旁山頭的林木,幾乎被砍光。為保護和發展林業資源,縣委、縣人民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如封山育林、制止亂砍濫伐,組織群眾及幹部職工開展較大規模的人工造林,使林業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全縣第三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全縣林業用地154。5萬畝,有林面積76。28萬畝,占林業用地的49。37%。林木總蓄積量為241。04萬立方米。與1960年第一次森林資源普查時相比,有林面積增多9。9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增加155。5萬立方米。解放後的1952年至1989年,全縣累計造林面積180。96萬畝(其中飛機播種造林61。61萬畝);為國家提供商品材41。05萬立方米,年均1。08萬立方米;生產松脂5631萬公斤,年均148。2萬公斤。1989年全縣林業產值69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1。27%。 2012年林下經濟實現產值1125萬元。惠豐公司屯巴山水果基地、玉峰茶廠茶葉獲得有機認證。 蒙山縣群眾歷來有飼養畜禽、水產養殖的習慣。畜禽以豬、牛、雞、鴨、鵝為主,尤以豬花較有名氣,暢銷區內外50多個縣、市。漁業以池塘養魚為主,常有捕撈。1989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151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24。60;漁業總產值4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0。77%。畜牧、漁業總產值分別比1978年增長1。32倍和6。83倍,全縣肉類總產量869。79萬公斤,人均佔有肉47。8公斤。
2012年特色養殖初具規模,黑土豬、肉兔、竹鼠、白鴿、鵲山雞等畜禽肉產量1。8萬噸;魚、龜、鱉等水產養殖1086公頃,水產品產量達到1。02萬噸。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6。1億元,水產畜牧產值比重達到36%。

閱讀全文

與縣城做什麼手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上如何讓糖汁脫色 瀏覽:113
寶馬新4系減配了哪些 瀏覽:164
哪裡有工業暖風機製造商 瀏覽:976
汽車雨刷片怎麼安裝 瀏覽:403
奧迪氙氣燈怎麼開啟 瀏覽:504
工業會計交稅應該怎麼做賬 瀏覽:363
工業污水如何提高溶解氧 瀏覽:406
賓士車被撞壞怎麼辦 瀏覽:597
汽車遇洪水注意什麼 瀏覽:299
奧迪a6夜視儀是什麼 瀏覽:436
曲梁鎮工業園區什麼時候開工 瀏覽:954
汽車上有黑點代表什麼 瀏覽:517
賓士哪個店修車比較好 瀏覽:49
寶馬驅動系統測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580
一八年的奧迪q5是什麼配置 瀏覽:903
寶馬3系3d視角怎麼開 瀏覽:386
河南工業屏有哪些 瀏覽:553
河北工業數字交換機多少錢 瀏覽:869
上海蔚來汽車怎麼樣 瀏覽:762
東南汽車待遇怎麼樣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