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南怎樣到五號線
從廣州南站乘301A(還有其它)在五羊新城下車過天橋到馬路對面乘地鐵五號線便可
㈡ 分析山東和江蘇的各自優勢
山東發展的優勢資源
第一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山東的自然資源又可劃分為人文自然資源和礦產自然資源。山東的人文自然資源的確豐富多姿,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載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厚厚的積淀,黃河、泰山、孔廟、泉城、太白樓、蓬萊海市蜃樓等自然景觀,加上歷史上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甘德、汜勝之、孫武、孫臏、諸葛亮、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王羲之、顏真卿、張擇端等一大批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書法家的歷史遺跡,使得齊魯大地的文化味道相當濃厚。而山東的礦產自然資源儲量總體上也居於全國前列。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28種,佔全國己發現礦產種類的78%。在已探明儲量的74種礦產中,有30多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黃金(岩金)、自然硫(佔全國儲量90%以上)、石膏(佔全國儲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剛石(儲量佔全國40%,產量佔80%)、菱鎂礦、鈷、鉿、花崗石;居第三位的有鉀鹽、石墨、滑石、膨潤土、石灰岩等。山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區也在山東,全省原油產量佔全國1/3。山東境內含煤地層面積5萬平方公里,兗滕礦區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東電力資源充足,山東電網是全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省獨立電網。另外,由於山東的自然地理位置,山東因瀕臨海洋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以平原為主的地形使得山東又具備了便於耕種收獲的豐饒土壤。
第二是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山東半島與東亞經濟強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隔海相望,眾多優良的海港為山東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平台。山東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並且山東沿海港口城市的密度據全國之首。山東沿海現有港口26處,港口密度居全國之首。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60多個,年吞吐能力過億噸。青島、煙台、威海、日照、龍口、石島、嵐山、東營等8個港口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一類港口。正在施工中的青島前灣港,建成後將成為年吞吐能力1億噸的我國東部大港。在改革開放政策框架中快速成長的膠東沿海經濟帶,使得山東的對外經濟聯系變得方便而快捷。
第三是相當規模的基礎設施。山東在努力發展經濟,加快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相當規模。
無論從天上去山東,還是從地上去山東,到過山東的都說山東的路好。山東也的確以通車里程多、路面等級高而聞名全國。到1995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4200多公里,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公里,一級公路1600多公里,二級公路11700多公里。山東的鐵路網路比較完備,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膠濟鐵路橫跨東西,8條支線與之相連,全省鐵路通車里程已達2400多公里。山東已建機場9個,其中濟南、青島機場被辟為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國內航線90多條。
山東的郵電、通訊基本實現了現代化,光纜通訊,數字傳輸和程式控制電話廣泛應用,已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國際直撥電話。山東17個市地和大多數縣開辦了國際郵政特快專遞業務。山東電網是中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一省獨立電網。到1995年底,裝機總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年底電量730億千瓦小時。
目前,山東又開始了大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山東將影響經濟快速發展的路、海、空、信息幾大通路同時建設,的確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
但是,據山東大學21世紀山東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山東省經濟競爭力比較分析報告》指出,山東的經濟競爭力在與發達省份和地區相比不佔優勢。報告從經濟實力、國際化水平基礎設施、企業管理、政府管理、科技、國民素質等各個方面與全國11個省市(京、津、遼、滬、蘇、浙、閩、豫、冀、鄂等)進行了比較。從反映生產與收入總量及發展水平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全社會投資總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人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人均私人消費支出、政府最終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的8個指標最終評價結果表明山東省經濟實力競爭力在12省市中排名第6。另外,山東國際化水平競爭力綜合排名在12省市中排名第9,基礎設施競爭力排名第10,企業管理競爭力排名第4,政府管理競爭力排名第10,科技排名第8,國民素質山東排名第11位。綜合比較,山東的經濟競爭力排在第9位,12個省市排名次序依次是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廣東、河北、湖北。
另據統計,廣東出口佔GDP的比重列第一,是山東省的5.9倍;北京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名列第一,是山東的35倍。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在12省市中排名第12,表明環保投資較少。另外每十萬居民擁有專利數和研究開發支出佔GDP的比重分別排名第9和10,說明要加強科技投入;另外,大專以上人口比例和每十萬居民擁有醫療機構數等排名12和11,說明增加教育投資十分必要。
正如山東省制定的「十五」規劃所指出,與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發達地區相比,山東傳統的優勢正在弱化,新優勢相對匱乏,亟需塑造面向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優勢。產業結構層次不高,主體產業為市場飽和的傳統產業,經濟競爭力在沿海省份中明顯不佔優勢,在全國專業分工格局中處於中等檔次。同時,科技教育、市場化程度、政府效率、法治環境、社會信用、城鄉建設、生態建設以及人們的觀念素質等軟硬環境亦不適應提高競爭力的要求。
可以看出,山東的競爭力不強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許除了上面所提的幾個方面,過於厚重的傳統文化也影響了山東人的闖勁和進取意識。
戰略取向與組合——陸上山東,空中山東,海上山東,網上山東
一個大省的發展在於其戰略的選擇是否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選擇。就山東來說,根據環境、人力資源現狀,或許選擇「陸上山東」、「空中山東」、「海上山東」和「網上山東」四大戰略並舉的模式更能適應新世紀的挑戰。
陸上山東——基於發達的公路、鐵路設施,加大與兄弟省份成分的經濟合作,並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步伐,充分發揮山東老工業基地的潛力和新興工業城市的帶動作用,釋放電子工業、機電、煤炭等工業和山東現代農業的能量。
空中山東——有選擇地優先發展膠東地區幾個新興城市,將其目標定位為類似上海的國際化大都市。目前,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已有很好的基礎,進一步朝國際化城市發展,隨著中國北方環渤海灣經濟發展的需要,將會在華北成為又一個東亞明珠。
海上山東——立足青島等優良港口城市, 發展海洋和生物產業。21世紀是海洋世紀。山東應抓住機遇發展東部城市的海洋產業和生物產業,力爭發展成為中國耕海牧洋的首選基地帶。
網上山東——信息產業是當今最具經濟活力的產業,也是一個省份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立足山東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打造適應經濟時代發展的金橋網路,應是增強山東整個經濟競爭力的重拳。而目前山東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首次成為山東第一大產業。
四大戰略的實施,根本的在人才。而目前山東還沒有一所在國內類似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可以培養高水平理工技術人才的名牌大學。沒有一所名牌大學做智力支撐,應是實施四大戰略的根本制約。
中國地圖上,山東地圖的形狀就象一隻振翅出海的雄鷹。我們還是願意相信山東,在未來的10年裡,蓬勃發展,揚帆出海。
勤勞的山東人, 你們准備好了嗎
江蘇的優勢
五年前,對大多數人來說,「現代服務業」還是一個陌生詞彙。去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工作會議」的召開,使得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增創江蘇發展新優勢的鴻篇巨制全面破題。
如今,一手抓先進製造業,一手抓現代服務業,以製造業帶動服務業,以服務業促進製造業,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雙輪效應」初展魅力
【鏡頭實錄】如今,在蘇州與上海接壤處,崑山花橋國際商務中心初見雛形。按照規劃,這個面積50平方公里的商務城被分為4個功能區:啟動區,是商務城的金融、辦公、綜合服務、企業總部等的聚集區;配套區,重點發展商注酒店、休閑、娛樂等配套服務業;物流區,規劃面積4300畝;控制區,規劃面積2.3萬畝,作為今後5—10年商貿發展的預留區域。目前,國際商務中心已吸引20多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業項目進駐,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初步形成了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功能。
崑山花橋只是我省重點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南京河西CBD、連雲港等另外兩個國際商務中心也已初具規模。連雲港商務中心的會展、港口服務等功能在逐步發揮。蘇州電子信息產品交易中心、南京龍潭物流基地、無錫東方國際輕紡城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無錫工業設計園、蘇州科技園、南京軟體園等服務業集聚區運作良好。這一切,都成為我拾雙輪驅動」效應的生動註解。
一手抓先進製造業,一手抓現代服務業,新戰略帶來了新變化。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完成增加值3536.23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創12年來的新高,服務業佔GDP比重36%,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一個以工業化提供增長動力,以城市化拓展就業空間,以市場化注入發展活力,以國際化提升服務水平,以信息化增強技術支撐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正在構建。
「加減乘除」的呼喚
【鏡頭實錄】這是發生在無錫工業設計園里的一個真實故事。一家企業要為英國客戶開發一種新型電動車踏腳,經過一個多月加班加點打樣生產,花了3萬多元,結果卻被對方判為「不合格」。而當他們將任務委託給一家設計公司後,只用三天時間、花了4000元就完成設計,而且樣品寄往英國不到一個星期,就接到了上億元訂單。在這里,100多家設計及自主研發類企業不斷製造「靈感反應堆」,將一個個實用創意奉獻給社會:「簡易停車裝置」使汽車可以緊密停放、取車又很方便,解決了停車難問題;「高速公路防霧裝置」,讓大霧天籠罩下的高速公路暢通無阻……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國際資本快速流動,產業格局急劇變化,世界製造業重心不斷東移,中國積極承接國際製造業轉移,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世界加工廠」,到2010年,江蘇省全球製造業比重預計將達到2%左右。但值得關注的是,21世紀以來,全球製造業出現零增長,市場需求有所下降,製造業發展必須取得新突破。
抓研發,重設計,爭取生產銷售更多話語權,是我省新型工業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少生產企業主動將服務業和生產製造剝離,走專業化道路,加大研發投入。全省單是外資研發機構就超過了80家。
通過「加減乘除」,調整工業結構,是我省加快產業升級的現實路徑。「加法」,就是加快改造提升江蘇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發揮近期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減法」,就是嚴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高危產業。「乘法」,就是加快實施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生物技術與新醫葯、新材料等四大產業「雙倍增」計劃,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除法」,堅決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技術、設備和產品。
推進江蘇主導產業、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新型工業化呼喚現代服務業的匹配。積極倡導自主研發、大力發展包括工業設計、物流、營銷服務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服務業,是江蘇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到2010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將在2004年基礎上實現倍增,服務業在促進發展、吸納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將更加突顯。
服務業「反作用」製造業
【鏡頭實錄】由張家港保稅區孵化而出的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每天現貨價格已成為左右全國化工市場的價格「晴雨表」。作為應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生的一種現代服務業形態,這個化工市場隨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化工產業鏈集聚效應的放大而迅速成長,目前,市場辦公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入駐的中外企業538家,通過和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等相關網站聯網,建立化工品口岸信息平台,每天發布紐約、倫敦交易所石化產品成交價和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的產品價格走勢。商品包括原油、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二醇等幾十個品種,成為全國最大的液體化工品交易市常今年這個市場的成交額將達250億元,工商稅收超過1億元。2005年,交易市場被中國化工協會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化工交易市潮第一名。
服務業發展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從全球經濟發展看,發達國家產業結構正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1980—2000年,世界服務貿易額增長了近400%;2003年,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超過20%,而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行業。
我省已進入工業化轉型期、城市化加速期、經濟國際化提升期,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打造,離不開高新技術產業的主導,優勢產業的支撐,現代服務業的匹配。反過來,現代服務業給製造業的發展又拓展了空間。測算表明,只要把現有工業生產物流成本降低10%,全省工業企業就可以新增利潤300億元。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各類產品交易市場,從絲綢服裝到紡織面料,從五金建材到居家用品,從玩具到眼鏡……已在更大范圍內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僅促進了商品流通,還帶動了製造業發展,很多已成長為地方特色產業的龍頭。部分大型批發交易市場,開始探索全國生產、全球采購、江蘇集散的路子,有效放大了江蘇的產業優勢。
隨著後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我省現代服務業對製造業的反作用力必將更加顯著。我們期待一個以發展和引進現代物流企業、建設和培育產品交易市嘗做大做優軟體產業集聚區、發展和應用工商設計平台、發展科技創新投資服務體系、發展全面小康性消費服務為核心內容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全面形成。
㈢ 高中必修2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人口與環境
[主要考點]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知識掃描】
一、 人口增長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
1.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相減得數
2. 比較人口增長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特點
人口增長模式 出現的社會階段 主要特點 形成原因
高—高—低 工業社會以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初期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生產力水平低,糧食產量低,醫療衛生水平低,人口死亡率高
高—低—高 18世紀中期以後到到19世紀末出現在歐洲。20世紀50年代起,廣泛的存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長率 生產力水平明顯提供,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顯著下降。
低—低—低 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步入這種人口增長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們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口出生率開始呈下降的趨勢。
二、 結合實例,說明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主要特點
目前發達國家大部分已屬於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起,「高—低—高」增長模式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比較嚴重的人口問題。由於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計劃生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過渡。全世界人口增長模式也處於由傳統向現代型過渡階段。
三、 區別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1. 環境承載力是環境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環境能夠供養最大人口數量,可以用環境承載力來表示。
3. 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響因素是資源(正比),還包括科技水平(正比),地區生活和消費水平(反比)。
4.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所以環境人口容量大於人口合理容量。
四、 結合實例,分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1. 國際人口遷移: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的總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移民為主。例如15-16世紀,歐洲進行殖民主義擴張,引發了7000萬歐洲人遷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國家和地區。二戰以後,國際人口遷移表現出新的特點: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的人口增多。歐洲由人口遷出地變為人口遷入地,主要是西歐經濟發展較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遷人地變為人口遷出地,大量的人口流向美國、加拿大和歐洲,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亞和北非石油輸出國從境外招募大批的外籍工人。
國內人口遷移:解放初到改革開發,國內人口遷移主要是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得。例如60年代移民支援邊疆省份,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此時我國人口遷移的風向多為從東向中部、西北、東北、西南方向遷移。20世紀80年代以後大量中西部農民向東部沿海就業。為了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
第二單元 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主要考點]
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形成原因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特點,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特點
城市主要功能區 分布特點
商業區 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區、街角、交通幹道兩側等交通便利的地區
住宅區 住宅是城市中最廣泛土地利用方式
工業區 工業區分布在城市的生產中心,一般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中心商務區位置范圍的變化,對城市的用地結構,功能分區,商業網點的布局和房地產的價格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2、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城市功能區在空間分布和組合形成了不同地域結構模式,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域結構模式有三種: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經濟因素,即各種活動願意付的地租水平
(3)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因素還包括交通線路分布,歷史文化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等。
(4)為了保護城市環境和降低成本,城市工業區向城市外圍遷移;為了方便運輸,工業區向外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遷移。
二、城市服務功能
理解城市規模與其服務功能的關系,比較不同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1)一個地區城鎮的規模大小和數量成反比,規模小的城鎮數量多,規模大的城鎮數量少。
(2)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城鎮)的服務范圍表現為以中心地為核心的正六邊形
(3)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大,彼此相距遠,正六邊形數量少;低級中心地服務范圍小,彼此距離近,六邊形數量多
(4) 就區域總體來看,高級中心地包含低級中心地,高級中心地范圍覆蓋低級中心地,從而形成層層嵌套空間網路系統
第二、三節 城市化
1. 城市化概念: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又稱城鎮化。
2、城市化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規模擴大。其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標。
3、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的不同進程:
發達國家特點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後期達到了70%);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出現的原因:70年代後期,由於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表現: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迴流,大城市中心區萎縮,中小城鎮發展迅速,鄉村人口數量增多)
發展中國家特點 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只有33%);城市發展不合理(主要是由於城市經濟畸形發展以及人口增長過快,農村勞動力過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經濟發展水平不適應)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環境質量下降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燃燒產生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危害人們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危害人體健康
噪音污染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學習和交談,甚至損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
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交通堵塞,導致時間、能源浪費;住宅表現為住房缺少、質量低劣
增加就業難度,失業人數增多 影響社會治安,還會帶來貧困、內城衰落等問題。
5、城市化問題解決途徑:(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措施)
a.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b.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c.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6、中國的城市化(課本40頁)
第三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第一節 農業
1、農業的概述
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
②農業的投入: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土壤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③農業的分類: 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和畜牧業
按投入的多少分類: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按產品的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區位因素 農業發展
氣候 熱量、光照、降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最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區(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地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土壤 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如東南丘陵地區分布廣泛酸性土壤,適合種植茶樹
市場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 主要影響商品農業的區位,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國家政策 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手段的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立的商品糧基地
科學技術 是影響農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過影響其它因素而影響農業區位。
工業、城市的發展 在城市郊區及工礦區周圍,往往形成以生產蔬菜、肉、乳、禽、蛋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基地。
⑥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社會經濟因素 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市場區位 新興工礦區的出現,城市的發展,城區和工礦區周圍將重點生產蔬菜、肉、蛋、奶等,並發展園藝業
市場需求量 供不應求時,刺激生產,供過於求時,壓縮生產,如我國90年代初蘋果種植
交通條件和保鮮、冷藏技術 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例如美國東南部地區利用光照優勢發展蔬菜、花卉,供應東北地區,我國北方冬季從南方的廣東、四川等省大量調運蔬菜;使農業區域專業化生產成為可能,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基地,荷蘭、丹麥、紐西蘭等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2、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
農業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其他概況 典型案例
水稻種植業 集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區位條件:
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勞動力豐富
④有悠久的歷史,稻米是傳統的食糧 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地, 美國、阿根廷以牧牛為主,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以牧羊為主。
潘帕斯草原區位條件:①優良天然草場;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 採取的措施(以阿根廷為例):培育良種牛,加強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地 基本特徵: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
作物:小麥、玉米 美國中部平原的商品農業的區位優勢: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
高度發達的工業
混合農業 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主要是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的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的優點: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3、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農業生產強度過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農業生產發展引起植被、地表環境、地表輻射特性、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3、農業生產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過牧、不合理
農業生產技術改進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化肥、農葯的過量使用
第二節 工業生產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說明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工廠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建設工業區和工業城市,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要考慮從哪裡獲得原料、燃料和勞動力,市場在哪裡,交通是否方便,對環境影響的大小等因素。(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1. 不同類型工業部門,其生產過程和生產特點不同,區位選擇時考慮的主導因素各不相同。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代表部門
原料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動力指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 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指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
2.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區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斷變化。例如隨著高科技企業不斷涌現,知識和人才因素對企業布局影響逐步加大。又如隨著交通運輸業發展,一些原料導向型企業可以遠離原料產地,接近市場分布(寶鋼和鞍鋼區位選擇差異)。再如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因素對工業布局影響越來越大。
二、 結合實例說明工業地域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
1. 工業地域:工業集聚形成地域,稱為工業地域。
2. 工業聯系
(1) 生產協作聯系:工業生產的過程復雜,工序繁多,玩玩需要許多工廠共同 協作才能完成一項產品,這些工廠之間就存在生產協作關系
(2) 地理空間聯系:有些工廠雖然不存在生產工序上的聯系,但布局在同一個工業區內,共同使用這里的基礎設施。例如我國許多地方的經濟開發區內工廠就屬於這種聯系。我們稱之為地理空間聯系。
3. 工業地域的形成: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會近距離聚集,形成工業集聚。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工業集聚形成的地域,稱為工業地域
按成因分: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和規劃形成的工業地域
按發育程度分: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如食品工業),發育程度高工業地域(例如鋼鐵工業、石化工業、汽車工業等,其內部工業聯系比較復雜,形成工業地域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發育形成重要工業區,進一步演變成工業城市,例如攀枝花市、鞍山市、大慶市、十堰汽車城)
5. 工業分散和工業的地域聯系
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區區位優勢,一些具有生產協作關系工廠並不一定集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分布到各地,我們稱之為工業分散。例如許多跨國企業工廠分布。
三、 結合實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質量異成為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1. 對大氣有污染的工業(化工廠、水泥廠、發電廠、鋼鐵廠等)
分布規律:工廠分布在居住區常年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2. 對水源有污染的工業(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化工廠、煉油廠)
分布規律:工廠分布在城市河流下游
3. 既有大氣污染又有水源污染的工業(化工廠和煉油廠)
分布規律:既要考慮風向又要考慮河流
污染工業分布規律
工業部門 污染類型 區位選擇
水泥廠,釀造廠 污染空氣 工廠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向,季風區的垂直郊外
印染長,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廠,煉油廠 污染大氣,污染水源 綜合以上兩條
發電廠,鋼鐵廠 污染空氣,固體廢棄物污染 污染空氣綜合以上的,固體廢棄物污染要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四、工業分類
工業類型 舉例 分布地區
資源密集型工業 採掘工業,製糖工業 受自然資源分布的制約
勞動密集型工業 紡織工業,服裝工業 分布在勞動力豐富的地區
資金密集型工業 鋼鐵工業,化學工業 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原料的依賴性仍然比較大
技術密集型工業 電子工業,航天工業,核工業,激光工業 分布在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發達的地區
五、歷史上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的影響
歷次技術革命 年代 主要標志 新出現的工業部門
第一次 18世紀60年代 蒸氣機的發明 棉紡織、鋼鐵
第二次 19世紀70年代 電氣化 電力、化學、石油、汽車、飛機
第三次 20世紀50年代 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電子技術 微電子,核工業,航天,激光
六、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著名工業區 發展條件 發展特點
傳統工業區 德國魯爾區
(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 衰落的原因:生產結構單一,由於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綜合整治: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②調整工業布局、拓展交通;③完善交通網、發展科技;④繁榮經濟;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新興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美國「矽谷」
(高技術工業)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第三節 人類生產活動的地域聯系和交通運輸
【知識掃描】
一、 結合實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間進行,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區之間的物質、能量、資金和信息,通過運輸、通信、商業、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和相互促進、從而導致地域聯系。
二、 了解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交通、通信、商業和貿易。
了解現代交通運輸系統主要方式特點比較圖表。(沖A59頁)
影響現代交通運輸線路選擇最主要的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科技發展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
三、 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於開展商貿活動,通常形成較大的居民點,如河流幹流與支流的匯合處常發展為城市(例如武漢市,重慶市),在河流入海口,因擁有發達的水運條件和頻繁的商貿活動,有利形成比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廣州等)
2.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分布
古代交通工具 現代主要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聚落形式
北方 馬 陸路 陸路幹道附近 團塊狀
南方 船 水運 臨水分布 帶狀
3.交通運輸與城鎮分布:沿河設城是我國南方的一般規律。(交通便利,取水方便)
4.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例如:隨著鐵路的修建,在鐵路沿線和鐵路樞紐形成一些新興城市(石家莊、鄭州、株洲)
又如:一個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會給這個地區城市的布局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以揚州市為例,見課本80頁)
四、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山區交通不便,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地區交通便利,商業網點密度大
2.城市中心區,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常形成中心商業區。(以市場最優為原則)
市區環線的邊緣,市區外圍的高速公路兩側常形成大型批發型商業區(是以交通最優為原則,而且地價便宜)
㈣ 廣州南站地鐵站坐2號線到5號線要怎麼中轉
可以轉地鐵30分鍾能到廣州南站最早幾點我沒留意.到地鐵廣州南站坐地鐵二號線(坐12站)到地鐵公園前站轉乘地鐵一號線(坐8站)到地鐵廣州東站G1出入口下.走約20米到廣州火車東站(總里程約:31400 米;需時間約:35分鍾)
2.到廣州火車南站總站坐廣州南站快線2號線(班車較少)(坐2站)、302路A(坐23站)到廣州火車東站總站(公交站)下.走約80米到廣州火車東站
注意,請留意以下線路詳情: 廣州南站快線2號線(班車較少)(約1-2小時發一班車;22點後停靠客村) 302路A(全程4元,每隔40分鍾一班) (總里程約:23600 米;需時間約:70分鍾)
一期於2009年12月28日通車,共24個車站,分別是:滘口、坦尾、中山八、西場、西村、廣州火車站、小北、淘金、區庄、動物園、楊箕、五羊邨、珠江新城、獵德、潭村、員村、科韻路、車陂南、東圃、三溪、魚珠、大沙地、大沙東及文沖。一期線路全長31.9KM,24個車站,其中滘口及坦尾為高架車站,其餘為地下車站。
滘口站是高架站,位於芳村大道西與雙橋路交匯處,緊鄰佛山市南海區。車站位於客運站上方,周邊有芳橋苑、新世界逸彩庭園、龍灣廣場、瑞安花園等大型居民住院宅群;翠竹苑插花藝術學校、省商業學校、德明小學等學校;佛山廣佛路口客運站、廣州滘口汽車站等珠三角交通樞紐。
坦尾站是高架車站,位於雙橋中路(沙河公路上,雙橋公園以北),呈東西走向。東面有雙橋公園、雙橋中學和海角紅樓游泳場,西面有金半島酒店等。目前主要以居民住宅、公園為主。周邊物業情況為:西北有頗具規模的魚塘;東北有有珠島花園;東南有松洲中學、中國海關寶稅分局。按照規劃,站點東、南、西側為綜合發展區,南側為新建居住區。坦尾將是5號線與6號線的換乘站。
中山八站位於中山八路與南岸路交匯處,線路為東西走向。中山八站為三層島式地下站,設備站。負一層為五路線站廳,負二層全為設備區層,負三層為五路線站台層。共設三個出入口,目前開通B和D口,A口暫不開通。車站周邊有瓊州酒店,荔湖名苑、輝泮苑和富力廣場等大型居民住宅群,廣州市政協外語學校、中山八路小學和荔灣區外語職業技術學校等學校,青年公園和荔灣湖公園等。
西場站位於環市西路與東風西路高架橋之間的東風西路段,線路為南北走向。車站站廳為站廳、站台分離式島式站台車站,西場站共設6個出入口。車站周邊有湘荔酒店,和平南小區、和平新村等大型居民住宅群,廣雅中學、工人體育場、荔教大廈、廣東能泮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也在此站附近。
西村站位於環市西路與西灣路交界處,線路呈東西走向,東面臨管廣州火車站、省汽車客運站、市汽車客運站、流花車站。商業方面有大型服裝城、國際商業鞋城。南面與西村交接,有荔灣區第二人民醫院、廣雅中學。西面臨近西場、和平新村,有好又多超市、富力環市西苑、富力國際鞋業商貿、環市西路小學。北面與西灣路黑山交接,臨近同德圍鵝掌坦、協和小學、協和高中、羊城西灣大廈。西村站為地下三層結構,地下一層為站廳及設備層,地下二層為車站設備層,地下三層為站台層。西村站共設4個出入口,分別是A、B、C、D口,因C口與商廈相連未建,所以暫時開3個出入口。
廣州火車站地鐵站是二號線、五號線的換乘站,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環市西路東側,鄰近流花路、站前路、省汽車站、瑤台、王聖堂、三元里、礦泉街、桂花崗。這里緊鄰全中國鐵路樞紐之一——廣州火車站,廣深鐵路、京廣鐵路及廣三鐵路均交匯在此。服裝、皮具、鞋業等大型批發市場在火車站附近應運而生。許多中東地區的外商都在這附近購買大量貨物運回家鄉進行銷售。
小北站位於環市中路與麓景路、小北路交界處以東的環市中路路面下,沿環市中路方向布置。小北站附近地區高樓林立,車站的西北方有登峰賓館、怡東大廈,東北方有惠州大廈、廣東省電視中心、廣視賓館,西南方有北秀大廈,東南方有裕華大廈、金鷹大廈。小北站為明暗結合三層分離島式車站,負一層為站廳層,負二層為站台層,共設有4個出入口。
淘金站位於環市東路與建設六馬路相交處,為酒店商貿區,人流吸引量大。周邊物業情況為:西北有白雲賓館、廣東國際大酒店、市二十一中、友誼商店、廣東電視台等;東北有世貿大廈、華僑新村、文化假日酒店、廣州市財政學校等;西南有銀證大廈、市政大廈、好世界廣場、花園酒店等;東南有北方大廈、遠洋賓館等;遠期該處有大型地下物業發展項目。按照規劃該地區還將進一步改善周圍環境,形成一個旅遊商業廣場。淘金站為地下四層結構,負一層為預留市政用地,負二層為站廳層,負三層為設備層,負四層為站台層。共設有2個出入口,分別為A口花園酒站、B口白雲賓館。
區庄站位於環市東路與農林下路交叉口。周邊物業情況為:西面是匯華商務大廈、電子大廈、黃花崗劇院、高迅大廈、中僑大廈、東山廣場、華山賓館、嘉應賓館、遠洋賓館、中山醫眼科醫院;南面有廣州市公路局、廣州嘉裕商務中心、冠怡大廈、廣東華信中心、浦發銀行;附近學校有農林下路小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區庄分為北站廳地面二層、地面首層上夾層、地面首層、地下地層、地下二層、地下三層、電纜層、地下四層、站台層。共設2個出入口,分別為D、E口。該站將是五號線及六號線的換乘站。
動物園站位於越秀區天河路、環市東路與水蔭路交匯、廣州動物園南門的地底。地鐵五號線原本是沒有動物園站的,但應市民需求才在區庄站與楊箕站之間增設這站。不過,由於車站場地小,所以採用三層式設計,其中地下一層是大堂,地下二層和三層分別是不同方向路線的站台,二層的路線是往滘口站方向,三層的路線是往文沖站方向,跟香港港鐵車站相似,以節省空間。此站可以滿足動物園的休閑客流和環市路段(如粵海大廈、東環商廈、東興大廈)及東風廣場、錦城花園、水蔭路、梅花路兩側住宅區的客流。動物園站共設有2個出入口,分別為B口東都大世美食街、C口新東方酒店。
㈤ mba報考流程是什麼
MBA報考流程:1.參加提前面試(涉及管理
知識、職業背景、管理綜
合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2.參加轉年1月舉行的全 國聯考,包括英語、 數學、邏輯和寫作
3.收到院校錄取通知書
並辦理轉檔等手續
工商管理碩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程管理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旅遊管理碩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
專業會計碩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審計碩士(Master of Auditing)
M B 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4.向招生院校提交MBA申 請材料(包括申請書、 推薦信、成績單)
5.招生院校提交MBA申 請材料(包括申請書、 推薦信、成績單)
院校公布通過面試名單, 獲得條件錄取資格(通過 率為40%)
6.院校公布成績
7.新生入學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你也可以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