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工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一)發展現狀近年來,我市把培育壯大化學工業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化工產業,積極培育發展生物化工、精細化工和醫葯化工產業,有效促進了化學工業的發展。2009年,全市化學工業實現增加值63920萬元,佔全部工業的13.14%,其中規模以上化學工業實現增加值57920萬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4.21%,化工行業上繳稅金2360萬元,佔全部工業上繳稅金的6.68%。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點化工企業有榮華實業集團公司、古浪鑫淼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蘇州申華實業有限公司、甘肅葯物鹼廠、新天馬葯業公司、泰康制葯公司、赫源生物公司、紅牛農牧科技公司、匯能生物工程公司、華源肥業有限公司、懷安磷肥廠、民勤三泰生物有限公司、黃羊河集團古浪制葯廠13戶。按產品門類分:有生物化工企業4戶、精細化工企業2戶、醫葯化工企業4戶、化肥、農葯企業3戶。主要化工產品有谷氨酸、肌酸、電石、石灰氮、雙氰胺、氨基胍鹽、碳酸鈣、活性碳酸鈣、黃原膠、磷肥、多元混肥、多元微肥、生物肥、專用肥及高效、高濃度有機復合化肥、無公害農葯及生物殺蟲劑、農葯中間體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我市化學工業企業普遍規模比較小,企業平均年產值只有2000萬元左右,遠未形成規模效益,對全市工業經濟的帶動力還較弱。
(二)產品品種、質量不能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我市化工產品主要集中在化肥、電石等初級產品上,產品品種相對單一,結構很不合理,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多,精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少。而全市農業生產所需的70%的農葯和大量化肥需要外購;特葯等醫葯化工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
(三)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裝備落後,競爭力較弱。化工企業裝備基本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進的,工業技術裝備落後,導致企業技術水平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較弱。
(四)水資源缺乏,環境保護任務繁重,產業發展受到制約。化學工業發展對環境造成較大壓力,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市化學工業發展最大的約束因素。化工項目用水量相對較大,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
(五)缺乏專業化工集聚區的布點和建設。化工工業受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必須建立專業集聚區,並按循環經濟的要求來加快發展,而我市大部分企業布局分散,現有的榮華公司、古浪鑫淼公司等較具規模的企業也還沒有帶動形成一定的化工產業集群。
(六)人才匱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化學工業的發展需要技術、人才來支撐,我市現有化工人才儲備嚴重不足,外部人才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很難引進,極大地制約了化學工業的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
㈡ 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現狀
化工工業整體發展向好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資料顯示,2020年,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2973家,較上年減少362家,化學工業營業收入6.57萬億元,下降3.6%;利潤總額4279.2億元,同比增長25.4%;化工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51%,提高1.5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2020年國內化學工業效益實現顯著增長。
從投產項目來看,2020年投產的大宗化學品項目數量有336個,是近幾年投產化工項目數量的高潮,根據對近100種大宗化學品的擬在建項目跟蹤發現,預期在2021年投產的項目數量超過521個,同比大幅增長了55%。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預計未來幾年國內石化行業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㈢ 我國化工行業的現狀(要簡潔明了)
化工是國民生產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看到的資料說,僅僅涉及到催化劑的過程就佔世界生產額的五分之一以上。至於有關的上下游產業更多,從民生衣食住行到國防等等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說了。稍微從中國的化工整體宏觀方面,各類產品生產行銷市場微觀方面說說我對這些問題的一點膚淺的看法,暫時還沒有打算寫成一個報告。如果大家認為有些意思,請多給一些建議,或者我可以詳細寫成一份或幾份所謂項目計劃書或類似Strategic Business Analysis的東西。希望能夠對國內的某些行業決策者及某些公司有些幫助。
首先,這涉及到中國化工發展的問題。前些天看到好象吳敬璉說中國不應該發展重化工行業。我不贊同。重化工涉及到中國國民生產的50%以上,且相當長時間這個比率不會下降。中國尚未發展到不要發展重化工的階段,尤其是現階段應該作為重點來抓。我從事化工,就從化工說說。即使美日歐,化工很發達且仍在發,尤其是材料生化葯劑等等的化工發展很快。對我國來說,涉及到基礎原材料特殊材料等等的化工生化不但現在,其實在進一步發達後也仍然應該是個重點。一個國家的發達是個整體的事情,不可能割裂化工不要來真正有效地強盛。這個是必要性。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是政府如何規劃指導,企業如何優化發展的課題。至於發展中必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各方面認真面對評估解決問題而已。迴避問題,放棄發展是行不通的。
化工生產涉及到中國國民生產的現狀及發展要求,涉及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經濟民生的發展發達的程度來看,中國其實可以說是四個世界共存。許多大城市不亞於第一世界,東部許多地方算是第二世界,但中部廣大地區是不發達的第三世界,而中西部西部可算是比第三世界還不如的第四世界了。前幾十年確有大發展,這樣現在有可能更多的談談環保等問題。環保確實欠了大債,本該做得更好些,但不要忘記如果不是現在這個發展了的基礎,連談環保都無從談起(當然一點兒也不發展或者就沒有太必要考慮環保),這里存在個平衡。進一步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從高科技到傳統領域個個方面都有必要,只有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真正實現產業升級。並不是現在就程度高級到要超規格的豪華規劃,放棄傳統行業,不切實際的以做不到的豪華環保要求來限制放棄發展。
現在來看,發展中國的化工要同時大力發展環保事業,促進環保。使已有的污染得到康復,這樣才好持續發展化工及其它事業。不當的化工導致污染,而污染的解決依賴於良好的化工技術來處理清污染。從還債的角度看,中國也要好好發展化工。環保,在很大程度上說是環境化學和環境工程。以中國的條件,有良好的礦產原材料自然資源專業勞力等人力資源等等,好好整體規劃,注重環保,也可以大力發展化工。絕不能不切實際的自動放棄。所以不是要不要發展重化工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要發展協調的優化的重化工,在化工發展的同時其它方面協調發展,使得成為整個國家實現扎扎實實的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的化工不夠發達,謙虛點說,比較落後,比如在精細化工等尚遠落後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怎麼發展?要有戰略規劃,政府民間都要努力。人力資源本身上,我認為沒有實質性的問題。中國人總體化學水平絕不差,總覺得我和我的同學們高中畢業時的化學水平就不比美國化學專業大學生的化學差。中國的科技人員也完全有能力研究出好的東西來。主要問題是知識未能夠有效的轉化為產品和財富,這也不是現在才有的,也不只是中國化工才這樣。為什麼會落後?除了人所共知的歷史原因,恐怕國民性及制度也有可檢討之處。在國家范圍內要鼓勵創業發展,消除知識轉化為產品和財富的阻力,有機制大力促進才更好。
㈣ 我國工業化的現狀
工業化程度可以改善gdp分配,但工業化並不就是發達的同義詞。工業技術革命其實是無奈而被動的,個人價值被擠兌的一無是處。我國工業化的進程會不自覺的向某些先驅國家學習並走類似於他們的道路,實際上,個人對此事的看法比較悲觀。我國如果整體全面進入工業化進程,是一種極為冒險的群體社會行為,我國特殊的生產效率體制會讓一切都變得非常快速。工業化進程越快,對其他經濟體產生的沖擊越大,這是不好的方面。工業化進程提升gdp分配,但是任何以犧牲為代價的社會革命本身具有的殘暴性,是需要足夠重視的。但是要實現共產主義,工業化似乎是必經之路。因此,如何穩固工業化在轉型後的社會中所佔比例,是很關鍵的事情。不可控因素很多。經驗主義在這種社會集群活動中起到的誤導作用,讓一切都充滿了變數。聽天由命是極不負責任但又是人們大多數時候的選擇。
㈤ 目前國內化工行業情況如何,聽說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經濟危機正在如火如荼的加深著,國內化工行業也在經歷著痛苦,單位裡面有幾個這在做著的項目也停了,大概業主們也在等好行情。也聽說有些單位開始限產了,特別有有個大企業竟然因為管理和投資原因,瀕臨破產了。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今後兩年的化工行業的走向,對我們也有個短期的個人規劃吧
我先拋磚引玉:
個人認為,今後兩年國內化工行業也會慢慢發展,至少不會發生大的行業破產潮,畢竟是老基礎行業,經濟好時也一般(比起其他行業),經濟差時也能慢慢熬(先汗一個,化工行業的優勢現在終於體現出來了)。
對於國內石化行業,由於國家政策原因,對國內兩巨頭進行了全力保護和扶持,雖然還在賣148dollar的油(鄙視),還是能夠過的去的,國內的私營煉廠,也得益於兩巨頭在國內的高油價政策,應該能過個現對暖的冬天吧。
對於煤化工行業來說,如果原油價格還是在低價位徘徊,絕對不太好過這個冬天。不過相對慶幸的話,國內的煤化工大多直接對口農業方面的(神華的煤制油不算啊,還沒有公布成本),在現在大力發展農業的情況下,勒緊褲子,熬過冬天就是明媚的春天。
對於化工,現在的需求萎縮不少,尤其是出口型的(如草甘膦行業),只能苦等春天了。
㈥ 化工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人業匹配分析
摘要 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狀況與國民經濟形勢密切相關。近些年來,化工行業生產保持著總體增長,但工業增加值增速整體居於低水平狀態。2020年1-8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
㈦ 化工行業現狀如何,
是人才,到處都是機會!
經濟在復甦,化工行業也在復甦。
只是化工廠利潤高,毒性大,用人多。
化工工藝方面的人挑大樑,電氣儀表、土建、給排水、設備等輔助。
㈧ 中國化學工業現狀
數字化會對化工行業里的許多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化工製造方向的潛力最為巨大。目前很多化學品製造商已經投資了能夠產生大量數據的IT系統和基礎設施,但是迄今為止,許多企業都未能充分利用這一潛在的優勢。隨著使用更便宜的計算能力和更好更先進的分析工具,工業和商業化學公司可以將這些數據運用到工作中,從多個來源收集信息,並利用機器學習和可視化平台發現優化工廠運營的方法。
先進的分析可以大力幫助一家化工公司加深加快去了解生產運營的情況,從而可以幫助化學公司解決先前難以解決的問題,讓他們了解之前他們從來不知道的問題,例如隱藏的瓶頸和已經無利可圖的生產線就可以就此暴露出來被解決掉。
產量,能源和吞吐量分析可用於確保各個生產單位在運行時盡可能高效,有助於提高產量和吞吐量或減少其消耗的能源量。與此同時,最大化價值模型審查了影響整合供應鏈總利潤的數千個參數和條件,這就能從原材料采購,到復雜且經常相互關聯的化學品製造,再到最終銷售 ,最後到提供有關如何最好地利用特定市場條件的情報等環節都提升效率、減低成本。先進的科技可以幫助這個行業把利潤率提高5%-10%,除了利潤率的提高,優先採用科技設備的公司也能更快速的在行業裡面建立優勢,淘汰那些產能過剩的公司,做到行業洗牌。科技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就是最高效的分配資源去實現創造價值。
㈨ 化工行業目前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6271家,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6683.7億元,同比下降14.9%,分別佔全國規模工業營業收入的11.6%和10.8%。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出口總額7222.1億美元,同比下降2.8%。資產總計13.40萬億元,同比增長7.7%;資產負債率55.92%,同比上升1.1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320.8億元,同比擴大9.7%;行業虧損面達17.6%。2019年,全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45%,同比下降1.04個百分點;每100元營業收入成本82.67元,同比上升1.39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能源化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