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投入和自動化投入怎麼評估是否值得投入
根據生產數量判斷。數字
足夠多,自動化降低的成
本如果高於人工就可以確
定值得投入自動化。個人
看法,如果有用,記得采
納。
2. 什麼是工業自動化,都有哪些內容
工業自動化是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採用自動控制、自動調整裝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縱機器和機器體系進行加工生產的趨勢。在工業生產自動化條件下,人只是間接地照管和監督機器進行生產。
工業自動化的內容有:
1、設計過程
2、生產准備過程
3、工藝准備過程
4、加工過程
5、檢驗過程
6、裝備過程
7、輔助生產過程
8、生產管理過程
對上述各個過程,實現不同程度自動化時的各種方法和手段。
東莞怡合達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嚴格的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
第三方檢測認證,質量可靠。讓客戶感動,讓員工幸福,讓股東滿意,讓社會尊重。【FA工廠自動化一站式采購平台】
根據製造工藝的靈活性和集成度,自動化系統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1、固定自動化
2、可編程自動化
3、靈活的自動化
4、綜合自動化
工業自動化技術作為20世紀現代製造領域中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主要解決生產效率與一致性問題。無論高速大批量製造企業還是追求靈活、柔性和定製化企業,都需要依靠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東莞怡合達以平台化為支撐,以信息和數字化為驅動,整合社會資源,鏈接自動化設備行業上下游資源,以標准設定和產品開發為起點,遵循「產品供給一平台整合一生態驅動」的發展路徑。
想要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相關信息,可以咨詢怡合達。怡合達公司以「推動智能製造賦能中國製造」為企業願景,致力於打造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供應商。
3. 企業該如何運用機器人實現工業自動化呢
近年來,自動化智能化這個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工業上使用自動化設備也成為衡量一家工廠的生產水平是否先進,高效,穩定的標准。
工業機器人應用於中國製造業雖然才短短20餘年,但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目前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已應用在在多個領域,如汽車製造、工程機械、電子電氣以及航空航天等行業。
如今,再談起機器人,人們腦海所想到的不再是科幻電影中駭人聽聞的殺戮機器,以及要改造人類的「入侵者」,而是一台集合了計算機、控制、感測和人工智慧等多種技術的高科技產品。中國因各種原因正在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工廠」,機器人時代即將提前來臨。
雖然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便開始啟動了機器人的研發工作,略晚於歐美日本等國,但自動化生產業步伐卻一直緩慢。據了解,目前國內大約有300家從事機器人研發的機構和企業,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及沿海地區的,但這其中基本實現了研究成果產業化的不過三四十家。
歐力克斯擁有自主研發能力,是國內專注於自動點膠機、自動焊錫機和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研發製造的實力企業,目前已經擁有超過30項專利技術。
現階段,國內市場機器設備基本實現了Made in China 的局面,並且實現了自主的技術輸出,讓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已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奠定了自主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基礎。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中國自動化設備技術的發展,為中國實現全自動化有了良好的開端。
4. 企業怎麼進行智能製造成熟度測評
在當下所有製造業都在面臨一個轉型和發展的問題,為了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並在行業中存在一定的競爭力,打造企業的能力是很多企業正在向智能製造轉型發展的方向。但是不同的企業之間是存在差距的,企業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在這樣的個情況下,了解企業現狀,分析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的能力水平就成了很多企業迫切需要的的事。而智能製造成熟度測評就一套體系化的評測工具,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的基本情況,以及和行業內其他企業之間的智能製造發展差距,並根據測評報告調整企業戰略和制定企業下一步的信息化發展方向。
其實說白了,智能製造就是圍繞著企業人的經驗、設備的能力、以及知識的沉澱三個維度去發展的,人和設備結合得出的知識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自診斷、自學習、自控制的目的就是智能製造,而成熟度的測評就是了解企業知識應用的深度。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5. 工業控制自動化
工業控制自動化主要包含三個層次,從下往上依次是基礎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其核心是基礎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
工業控制網路將向有線和無線相結合方向發展
計算機網路技術、無線技術以及智能感測器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基於無線技術的網路化智能感測器」的全新概念。這種基於無線技術的網路化智能感測器使得工業現場的數據能夠通過無線鏈路直接在網路上傳輸、發布和共享。無線區域網技術能夠在工廠環境下,為各種智能現場設備、移動機器人以及各種自動化設備之間的通信提供高帶寬的無線數據鏈路和靈活的網路拓撲結構,在一些特殊環境下有效地彌補了有線網路的不足,進一步完善了工業控制網路的通信性能。
儀器儀表技術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網路化、微型化方向發展
根據儀器儀錶行業的預測,「十五」期間我國儀器儀表市場大致是:2002年1628億元;2003年1790億元;2004年1969億元;2005年2165億元。五年間,平均年市場容量為1806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佔41%、科學測試儀器佔25%、醫療儀器佔17%、其他佔17%,平均年增長率將不會低於10%。
今後儀器儀表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是:儀器儀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將產生智能儀器儀表;測控設備PC化,虛擬儀器技術將迅速發展;儀器儀表網路化,將產生網路儀器與遠程測控系統。
6. 什麼是工業自動化,都有哪些內容
工業自動化是指將多台設備(或多個工序)組合成有機的聯合體,用各種控制裝置和執行機構進行控制,協調各台設備(或各工序)的動作,校正誤差,檢驗質量,使生產全過程按照人們的要求自動實現,並盡量減少人為的操作與干預。
從生產過程的三大環節、八個主要過程看,目前工業自動化的主要內容如下:
(1)設計過程
在採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之前,機械(或材料加工)工業的設計人員約占技術人員的10%~15%,設計工作50%~60%的工作量是制圖與其他一些重復性勞動,且設計多憑經驗設計,工作量大,周期長,設計圖紙修改不便,設計的安全系數通常較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採用,設計過程中可應用計算機輔助進行產品設計、性能分析、模擬試驗等,進一步的發展是將CAD技術與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和CAM(計算機輔助製造)技術等結合起來,實現CAD/CAE/CAM一體化,從而大大縮短了設計過程,提高了設計的准確性與可靠性,設計方案與圖樣的修改和保存也非常便利,設計過程的發展趨勢是設計自動化。
(2)生產准備過程
該過程包括:根據公司企業銷售和市場信息部門提出的產品訂貨訂單,考慮生產綱領、本廠設備及庫存情況;編制材料、刀具、元器件、專用設備等需用,采購、外協加工委託計劃;必要時,甚至包括專用生產基地廠房的建設等任務。在這些工作中相應地採用各種自動化技術與手段可提高效益,減少差錯。
(3)工藝准備過程
該過程包括:根據設計圖樣、技術裝備水平及產品批量等因素,選擇加工設備;確定加工工藝及技術要求;設計零件製造、產品裝配的工藝過程,編制材料明細表;確定工裝模具、量具等的設計製造,准備外協加工件的驗收方法及手段。在這些工作中,有些已經實現了相當程度的自動化,如工藝過程模擬及自動設計方面。
(4)加工過程
自動化的加工過程包括:從大批量生產中採用的各種高效專用機床、組合機床、自動化生產線,到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中採用的數控機床、組合機床,直至近年來採用的成組技術和柔性加工系統。各種類型的調節器、控制器,特別是計算機、微型機的大量應用,加快了加工過程自動化速度。
(5)檢驗過程
在自動化單機、自動線等的工作過程中,出於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精度和為操作者提供安全保護等目的,往往需要進行自動測試。各種感測器的出現,使原材料、毛坯、零部件等的性能、外形尺寸、特徵,加工和裝配的工位狀況,設備工作狀況,材料、零件的傳送情況,產品性能等的檢測都成為可能。各種各樣的放大器、轉換器、傳送器顯示記錄裝置促進了自動檢測技術的發展,使得機械及材料加工工業的檢測技術,由過去的離線、被動、單參數、接觸式逐步轉向使用計算機的在線、主動、多參數、非接觸式快速檢測。
(6)裝備過程
裝配作業自動化包括零件供給、裝配作業、裝配成品、運送等方面的自動化。從裝配作業來看,方向是研製高生產率的數控裝配機、自動裝配線、裝配機器人;從整個生產過程來看,是如何將裝配作業與CAN、零件後處理和自動化立體倉庫相連接。
(7)輔助生產過程
該過程包括毛坯、原材料、工件、刀具、工夾具、廢料等的處理、搬運、抓取、中間存貯、檢修等,由於該過程的時間占生產時間的95%以上,費用佔30%—40%,因此研製各種自動化物流裝置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各種懸掛輸送、自動小車輸送、高架立體倉庫、機械手和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8)生產管理過程
生產管理包括車間或工廠的各種原材料、工具、存貨的管理,生產調度,中長期規劃,生產作業計劃,產品訂貨與銷售,市場預測與分析,財務管理,工資計算,人事管理等。生產管理自動化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按照訂貨或任務要求,通過各個管理子系統及時、准確地處理大量數據,對器件、設備、人力、技術資料進行組織、協調,保證在規定的時間、人力和消耗限額(包括能源、資金、器材等)內完成生產任務。
綜上所述,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所研究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對上述各個過程,實現不同程度自動化時的各種方法和手段;對上述幾個過程或全部過程按照一定的目標和要求(如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具體所要求的生產率)聯系起來,組成不同規模的自動線、自動化車間或自動化工廠。
從另一種角度看,生產過程所進行的生產活動,實際上由物質流和信息流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物質流是指物質的流動和處理,包括原材料、毛坯、工夾具、模具、半成品、成品、廢料、能源的流動、處理(加工)、變換。信息流指信息(包括加工指令、數據、反映生產過程各種狀態的資料等)的流動和處理。
實現物質流動和處理的自動化必須有相應的自動化設備,如自動化單機、生產線、裝配線以及各種物料搬運系統;實現信息的流動和處理的自動化,則必須適時檢測、收集信息,然後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處理。
7. 工廠自動化部門管理者怎麼去節省成本
國內的自動化行業的發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特別是近年整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自動化行業卻逆勢增長,很多企業開始把錢投向這個市場,開始在各地興建自動化產業園,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
在多年行業工作中,有一個很大的發現,就是傳統的客戶對於這個行業非常有興趣。在過去的30多年裡面,工業自動化已經證明了它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工廠的收益率方面的巨大能量。但是,不管技術如何強大,最關鍵的還是決策者的思想。
自動化製造發展很快,製造業與信息業的整合設計,成為先進製造國家把製造業遷回國內的重要工具。在中小企業非常多的長三角,各種企業也看到了這個趨勢,也在全力的推廣自動化。一些實力相對強勁的公司,做出的決斷,把自動化視作提高自身整體競爭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當然,如何決策者沒有合適的遠見卓識,對於工業自動化參與的自動製造了解不多,沒有使用的詳細計劃,貿然引進,也會使公司蒙受損失。工業自動化系統用不好,不僅不能很好的完成自身的項目,而遭受很大的虧損甚至倒閉。如果企業需要使用工業機器人的系統,首先要做的是分析自己的生產過程,了解自己的需求。
一. 分析並了解自己的需求
A. 傾聽並且仔細了解自己的需求
使用自動化系統,用來裝配生產車間,進行生產製造,其目的是為了讓產品生產和質量控制擁有最大的效率比。我們需要去到生產部門,熟悉生產的過程。需要去研究哪一些工藝是生產過程的短板,哪一些工藝過程可以實現自動化代替人工的。
需要去了解,企業的短期目標是什麼,長期目標又是什麼。把您的短期需求和長期目標結合起來,以此為基礎來分析您的投資回報。不要只短淺的看到今天或者幾年後,並就此決定所需要采購的設備。一個優秀的集成商,特別是技術上走在前沿的集成商會幫助您看的更遠,讓您明白自動化系統如何能夠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帶來更大的回報。
B. 培養並招募人才
如果需要革新技術,必然的需要有相對應該的技術人才。那麼,企業需要有相應人的人才來完成這個工作。如果現成的沒有,那麼決策者應該想辦法高薪去挖一個來。人才的學習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自動化裝配車間必然會有很多的設備,公司的人才需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可以盡快的熟悉集成商的系統。
優秀的集成商,在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後,都有一套成熟的培訓計劃。在現在安裝調試結束後,公司的工程師,都要學會怎麼去使用這個系統,怎麼去調試這個工藝過程,同時也提供更加深入的課程更好的了解設備,避免因為人為因素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C. 明確責任方
集成商和最終用戶,都有責任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無誤。集成商需要按照需求,提供符合客戶要求的設備,專家級的指導。客戶有責任提供生產設備所需要的相關信息,集成商和和客戶在生產安裝調試設備的過程中,都應該是通力合作的。通常一個項目失敗的最大問題,要麼就是集成商的工程師沒有做好,或者客戶的項目經理沒有給集成商提供做好的必要條件。無縫的溝通是做成一個項目最重要的部分。
二. 選擇靠譜的系統集成商
工業機器人自動化集成這個行業,在國內起來也沒有幾年,目前國內沒有靠譜的集成商水平認定,那麼我們就不能依據這些協會或者官方的認證來保護自己的選擇。那麼什麼樣的集成商,是相對靠譜的呢?
A.合適的規模
考察作為一家機器人系統供應商,規模很重要。這是一家大而全的機器人供應商,比如類似國內的新松,國外的ABB,系統集成和機器人本體都做。還是一家僅有少數員工的,小而精的機器人供應商,比如UR,比如KMT。 這些系統集成商有自己獨特的客戶群體,比如有些立足在武漢做中部市場,有些在華東主要做華東的客戶,也有一些大型的供應商會面向亞洲甚至全球。大並不定代表更好,小也並不代表實力不夠。
B.專業的領域
一個合格的集成商,是針對於行業應用集成的。他們不僅僅是熟悉工業自動化,更需要了解的是這個行業的生產標准,生產要求,生產工藝。好的公司,並不一定能做好的自動化系統。如果你需要噴塗的解決方案,那麼就不要去聯系一家做激光應用的集成商。精於一個領域,專業的集成商,非常容易理解你的需求,幫助你減少不必要的篩選。
不論他們面向何種行業,一家專業的集成商會非常樂於傾聽您的需求,他們會詳細了解你的目的,然後把這些目的進行可行性分析,同是也會給您提供一個預算范圍。精確的溝通與精確的理解,是一個項目最為關鍵的兩個因素。您可以從集成商給您提供的可行性分析中判斷出這家集成商的優劣。
C.專業的工程師團隊和項目管理團隊
當與專業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商聯系時,他們的專業技術人員或者銷售,一般會提供詳細的工程管理與實現細節,會傾聽您的需求,並建議您進行一個可行性的分析或者前期的試生產。你可以在試生產的時候,去了解集成商技術人員的組成,看是否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專家工程師,還是一大批年輕的剛畢業的學生。
詢問他們一些關於培訓的事。了解一下他們是否只提供針對於他們的產品的培訓或者是針對你們這一套系統的培訓;了解一下進行培訓的地點,是否把所有的培訓地都放在他們的工廠或者也會在你們的工廠進行。
可能最需要詢問他們的是要基於當前的系統應用工程,詢問他們是否會提供一系列開發他們的系統應用的流程。如果他們只是反饋給你一張白紙,趕緊訂一張回程的機票,然後去找另外一家供應商吧。如果你的公司有一個培訓部門或者一個培訓專家,請他們來評估一下這個供應商的培訓手冊及培訓課目,以確保培訓是基於當前應用下進行的。投資於一些不切實際的培訓是絕對不能得到任何回報的,你們公司的相關技術支持人員必須要能了解並操作這一套系統。
D.專業的文檔
專業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商,一般都有他們的標准產品,同樣也有他們標准產品的的技術文檔。 一般針對不同的客戶,他們都會製作獨立的技術文檔。如果是國外的集成商,他們也會提供翻譯文檔。
E.專業的服務
如果你們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業,培訓一個這一套系統的技術服務員是一比巨大的花費,也就是說,你可能大部分的問題還是要依靠的你的供應商。一個專業的系統集成商,都會有專門的服務部門來處理設備服務的問題。他們一般會提供電話支持,郵件支持,或者他們的設備裝配有遠程支持的功能。
F.清晰的保修
最後需要了解的就是有關保修的一些問題了。當你和供應商們計論時,這大概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了。 首先必須要明確的一件事就是他們所提供的保修的時限。90天保修,一年保修,或更長的時間。然後你就要問他們保修其是基於三班倒的嗎,這種操作是一周五天,六天或七天的。 再往下,你就必須要了解保修有限的時間。
工業自動化生產可能並不適合一些公司,自動化系統並不能用來解決生產過程的所有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先來解決當下生產過程的問題,然後來重新評估當前的工藝應用。工業自動化是提高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對它不夠理解就貿然使用的話,也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麻煩。
8. IE工業工程產能評估方法具體怎麼操作的
IE工業工程產能評估方法
1、 做何種機型以及此機型的製造流程。
2、 製程中使用的機器設備(設備負荷能力)。
3、 產品的總標准時間,每個製程的標准時間(人力負荷能力)。
4、 材料的准備前置時間。
5、 生產線及倉庫所需要的場所大小(場地負荷能力)。
IE工業工程:
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對工業工程的定義是: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以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
9. 工業4.0趨勢下,怎樣讓工廠真正實現智能化與數字化
通往工業4.0道路上,精益不能缺席!
工業4.0的概念眾多,解釋也是眾說紛紜,但大概意思是,那是一種高度靈活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生產方式。按照設想,即使在工業4.0的發源地德國,一些相對完善的工業4.0廠家,目前或許能處於3.0左右的水平,所以其實工業4.0仍然是一個模糊的和不確定的未來。它需要全球的企業一起去探討努力實現。
而在中國製造2025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國內已有很多企業開始嘗試工業自動化以及工業4.0的技術開發和產品布局,以期在未來中國製造逐步走向工業4.0的升級改造中搶先一步獲得商機。同時網上也開始傳播格力、海爾、三一重工等企業關於工業4.0示範工廠的視頻。好像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工業4.0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里不得不反思,不顧實際地盲目追求所謂的工業4.0,是不是會適得其反?因為就中國大量的製造型企業來說,管理現狀依然停留在工業1.5、工業2.0的低水平上。那麼面對席捲全球的工業4.0大潮,這些企業該怎麼辦呢?他們又如何才能達到智能化呢?我們倒著來進行推導。達到智能化,首先得已經實現局部智慧化了,只需要將整個系統整合起來,便能打造智能工廠;如何達到智慧化,需要有良好的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作為基礎,添加適當的軟體技術,將線擴展到面;而自動化生產線則要求產品、流程、技術等企業最基本的管理都已達到精益化。
由此推導過程可見,精益化是基礎,將伴隨企業走向工業4.0的整個進程。那麼企業如何走精益化道路呢?
第一步,精益設計改造產品。
一個好的產品是一個企業的根本,首先要優化產品結構,進行創意產品設計。精益設計就是強調從源頭進行改善的方法論。它運一系列可視化的符號工具,在設計階段提供客觀的評價、分析比較的平台,使得我們設計階段便可以分析整個產品在生命周期里的相關數據,尤其是在製造階段如產品重量、加工、質量、成本和人力工學問題等。後端化思考所生產的產品易於面向機器人裝配,同時又保證了低成本高質量。
第二步,精益化管理打造卓越流程。
精益管理對於製造業而言,庫存量大幅下降,生產周期減短,質量穩定提高,各種資源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種浪費減少、生產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增加。通過大量的改善會指向工序智能化和局部自動化,為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工廠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員工士氣、企業文化、領導力、生產技術都在實施中得到提升。革新企業觀念,樹立精益意識,學習精益思維,營造精益氛圍。培育企業變革創新基因也是企業走向工業4.0的重要保障。
第三步,評估層級,再做變革。
在企業達到自動化水平之後,接著就是由線到面的擴展,而精益也不是說拋棄不用了,而是已經成為企業血脈之中的精益文化,它是一個累計疊加的過程。此時需要評估企業在通往工業4.0的道路上所到達的層次,進行業務需求排序,搭建智能製造的框架,構建良好的布局。更多地實現智慧化,將各自局部自動化進行連接。
可見,工業4.0是目標,精益化既是走向工業4.0的手段,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理咨詢原創,版權歸屬科理咨詢,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