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情況如何
一、產生: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興起。
二、初步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三、短暫繁榮: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後,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的數年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輕工業中的棉紡織業和麵粉業。
四、日益萎縮(1927-1937-1945)
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由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壓迫,中國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在淪陷區的野蠻掠奪,四大家族在國統區加強對工業的壟斷,尤其是鋼鐵工業的官僚資本佔有明顯優勢,中國民族工業遭到破產。
五、山窮水盡: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為了進行內戰,出賣國家主權。1946年11月,國民黨同美國簽訂了所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導致美國貨充斥中國市場,民族工商業受到毀滅性打擊。同時,「金圓券改革」帶來的惡性通貨膨脹使整個國民經濟陷入崩潰。
㈡ 我國目前還處於工業化的什麼階段
二戰前的工業屬於機械化、電氣化的概念,二戰後算是電子化、自動化,到上世紀八、九年代又開始步入信息化。到現在融入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就是所謂的工業4.0。而我國幾乎是把這幾個階段揉在一起發展的,所以目前我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工業化,我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但已出現向後期階段過渡的明顯特徵,據專家預測,2022年左右基本實現工業化。
拓展資料
一.工業化
工業化(in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
二.工業化階段
通俗地說,一般分為:
1.工業化初期階段(輕工業、消費品工業主導)——如我國改革開放後的初期;
2.工業化中後期階段(重工業、生產資料製造業大發展並最終超過輕工業)——對此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重化工業不可避免,我國正處在這一階段;另有一種觀點認為重化工業發展與節約型社會、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相矛盾,我國應繞開這一階段,直接進入三產為主階段;
3.後工業化階段(服務業、三產為主導)。
三.工業化特點
現在中國還提出新型工業化的概念。新型工業化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㈢ 工業總體情況表是基多少
一、工業經濟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提高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持續推進招大引強和轉型升級,全力做大經濟總量、調優產業結構。20XX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0.41億元,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83.6億元,增長17.2%,實現工業開票銷售433.4億元,工業入庫稅金16.8億元,工業用電量47.6億千瓦時。
一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堅持把發展優勢產業、提升產業層次作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千億級不銹鋼、千億級健康食品和機械製造、醫葯及包裝材料、新
第 1 頁
能源等N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主導產業加快提升。全力推進不銹鋼產業特色化、高端化,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化、品牌化,機械製造產業技術自主化、製造集約化,20XX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中三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240.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8.3%,其中不銹鋼產業產值913.5億元、健康食品產業產值187.3億元。以創建國家級食品工業園區為載體,開發區品牌食品產業加快集聚,產業鏈初具規模,五得利麵粉、安井食品、華東可可、伽力森主食等一批品牌食品龍頭企業發展較快,安井食品公司開票銷售4.8
億元、入庫稅金4180萬元,分別增長39%和95.3%,五得利麵粉公司開票銷售25億元。新興產業加快起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葯、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培育
第 2 頁
力度加大,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華電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並網發電,養殖業與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悅興葯業、瑞德機械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20XX年新興產業完成規上產值34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二是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堅持調整存量與優化增量並舉,持續激發創新活力,工業經濟發展後勁不斷提升。重點企業支撐有力。大力實施興達式企業培育、成長型企業技改、企業上市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和培優育強「1520工程」、小微企業進規模、百家科技創新型企業三個培育工程,20XX年全市兌現工業經濟、開放創新獎勵資金3
㈣ 煤炭工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煤炭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煤炭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兗礦能源(600188)、中國神華(601088)、晉控煤業(601001)、陝西煤業(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華陽股份(600348)、山煤國際(600546)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量、銷量、市場規模、市場份額、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1、定義
煤炭是指植物有機質伴隨地球地殼運動,經堆積、沉積、壓實等過程,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緩慢碳化反應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礦石,其主要成分為碳、氫、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醫葯、建材等領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熱、發電等領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業指從事煤炭開采、洗選、分級生產活動的行業。國內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山西、內蒙等地煤炭產量對全國煤炭總供給的影響顯著。
按照煤炭的屬性和用途,主要分為三大類:無煙煤、煙煤以及褐煤。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㈤ 中國工業現狀及前景
現狀:(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
發展: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
㈥ 現在工業裝備前景怎麼樣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自動化裝備是現代化工廠實現規模、高效、精準、智能、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應用十分廣泛,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當前僅有40%的製造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5%打通工廠數據,1%使用智能化技術,而預計2025年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企業佔比將達到70%、30%、10%。數據顯示,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近幾年穩步上升,在2019年達1,865億元。隨著未來我國自動化核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202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將達2220億元。
數據來源:工控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發展困境
1.創新能力不足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製造業的基石。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了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明顯不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技術和產品少,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2.高端專業人才緊缺
自動化精密製造裝備業涉及自動化控制、電子、機電一體化、精密測量、精密機械、光學與機器視覺、軟體等多個技術領域,企業不僅要加深多門類的學科技術與產業技術的融合,還需不斷保持技術創新。這就要求企業研發及技術人員不僅要有復合知識背景、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對下遊行業有深度的理解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為客戶設計高品質的產品製造解決方案。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人才培養和儲備不足,高端專業人才的緊缺對行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3.資金壓力較大
精密裝備製造產業對技術創新要求較高,前期的研發投入較多,研發周期較長,同時設備購置、人才引進、廠房建設等均需大量資金的支持,而企業往往資金來源有限,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短缺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自動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水平集中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國家為了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不斷出台鼓勵性政策支持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發展。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清晰導向和有力支持,為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
2.人口紅利遞減將加大製造業對自動化精密裝備的需求
近幾年,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退,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同時,我國勞動力單位成本也不斷上升,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國內製造業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為減少人口紅利遞減的影響,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精密度,我國製造業急需加大對自動化裝備的投入和改進,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㈦ 2022年製造業發展現狀
任何一個國家的壯大,都是因為製造業的強大而發展起來的。近年來,在政策扶持及科技創新的驅動下,我國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製造業規模優勢不斷鞏固,十年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十年來,我國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由2012年的7.4萬億元、3.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8萬億元、6.3萬億元,製造業中間品貿易在全球的佔比達到20%左右,入圍世界品牌500強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品牌數量從過去的10個增加到24個。
我國未來將持續推動製造強國的建設,朝著世界製造強國的前列邁進。未來製造業強國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核心將以工業「四基」為基礎,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十大領域作為重點推進產業,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我國未來將繼續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朝自動化、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
2020年冠狀病毒傳播性疾病的開始,將市場環境從「輕松模式」轉變為「困難模式」,大量企業被淘汰。疫情帶來的經濟下滑和不確定性讓每個人都在審視自己的錢包,消費者需求也從擴張迅速轉變為收縮。商場和商店的人流急劇下降,一些企業的需求不足導致了資金鏈的破裂和破產。無數企業開始不斷下沉市場、降低價格,希望能夠找到維持生存的空間。
市場中的各級消費都被大量的品牌和企業所覆蓋。激烈的競爭和價格戰最終導致市場混亂和混亂。大品牌和企業開始排擠中小企業,終端消費市場的降價促銷開始迫使產業鏈上游企業降價。上游原材料企業的原材料主要是大宗商品。疫情發生之後,各國政府發行了大量過剩貨幣來刺激經濟,導大量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給上游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上游企業只能通過降低質量來滿足下游的降價需求,造成不良貨幣驅逐良好貨幣的效果。消費者會因為質量問題而放棄購買,導致需求萎縮。整個產業鏈陷入「降價-降品質-需求萎縮-降價」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崩潰。
對於企業本身來說,降價將導致利潤持續虧損。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企業開始加強管理考核,降低員工工資和福利,簡化不必要的人員和設備。這將導致優秀員工的流失,降低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惡化企業的經營狀況。對於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來說,規模效應帶來的低成本可以在市場良好的情況下比中小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並儲備更多的現金來應對風險。隨著整體需求開始萎縮,龍頭企業將開始向下延伸產品線,搶占市場,擴大現金流以維持利潤。中小企業在生產同等質量產品的成本上無法與龍頭企業相比,消費者將放棄低質量、低價格的路線。龍頭企業繼續向下延伸,中小企業最終將被擠出市場。
㈧ 10月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如何
10月工業企業利潤率平均提高了4倍,工業企業的利潤為什麼快速上升了呢?因為越來越多的工業產業迎來了更高利潤率的時代,就是這個東西成本上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最終反映在售價上面的時候比成本的上升比例要大。
本來工業企業賺錢了,這是個好事情,但是太賺錢了也是個問題,因為工業賺的錢太多了,就意味著其他行業的經濟流出更多了,賺的錢更少了。畢竟市場上流動的錢是有限的呀,工業賺的錢更多了,就意味著其他的行業賺的錢會少,意味著民眾的生活成本會增加,生活壓力會增大,所以說工業的利潤太高了也不好,還是要適當控制。
㈨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企業退庫率高,新舊動能轉換不暢。
近年來經過市場優勝劣汰浪潮的洗禮,發展好的企業逐漸步入正軌,進入快速發展期,而經營不佳的單位,生存困難,企業退庫率高,新舊動能轉換不暢。
部分企業還是外向型企業,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原因,出口受到影響,訂單持續減少,生產持續下降,直至達不到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