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紡織工業合作怎麼樣

紡織工業合作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1-10 14:54:20

A. 若中國和美國共同發展紡織業中國有什麼優勢

若中國和美國共同發展紡織業中國有資源優勢,中國人多,工資低,願意多干,這樣就能大批量的生產,出來的東西就有價格優勢。

B. 中埃雙方合作的紡織工業主要原料為什麼請從氣候地形等角度分析埃及棘有利於種

雙方合作的紡織工業主要原料為棉花
氣候地形條件:尼羅河沿岸地區地勢低平;光照充足、熱量充足;靠近河流,灌溉水源較豐富;土質較好(土壤透氣性好或土壤肥沃)

C. 紹興紡織業的最新發展對策

(一)加強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紹興紡織產業的發展,政府的引導十分關鍵。在新形勢下,政府應當認清形勢,繼續完善產業政策體系,為紹興紡織產業的發展塑造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
在現有基礎上,優先發展一批優勢企業、龍頭企業,鼓勵並購重組,幫助他們做大做強,引導他們向國際化、高新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扶持一批在產業中有一定影響的中小企業,引導他們加大技改;堅決淘汰與轉移一批污染嚴重、能耗大、技術層次低的企業,逐步將產業集群中初加工、低檔次的環節向其他地區(如中西部)轉移,形成梯形產品結構,避免低水平競爭,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二)大力培育紡織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又稱「製造服務者」(Procer Service),是指為生產、商務活動而非直接向個體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作為中間投入服務,用於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要大力培育紡織生產性服務業。
要加快發展與紡織有關的會展、法律、咨詢、評估、策劃、經紀代理等商務服務業。擴大與上海、杭州等地相關行業的合作,引進和培育一批高資質的事務所、會展公司及中介機構等,增強商務服務功能,發展會展經濟。繼續大力培育和規范發展勞務中介、市場中介及科技、法律、設計、會計、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加大開放力度,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商務服務機構,提高商務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打造紡織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政府要以全球紡織產業中的龍頭企業為對象,以紡織博覽會、對外招商會以及各類產業主題節會為載體,綜合利用電視廣告、新聞媒體等整合營銷手段,進一步加大區域和產業的對外推廣力度。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大對各種損害區域品牌形象行為的監督與處理力度,為紹興輕紡集群的區域品牌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樹立品牌意識,創建企業品牌文化。
(四)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在區域內部鼓勵先進紡織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鼓勵中小紡織科技服務企業的創新與創業,在集群內部形成向科技要市場,向科技要利潤的良性競爭。
增加對自主研發的投資,是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技術能力的前提條件。對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投資同樣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通過收購或者共建海外研發中心來強化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五)加快外部市場的建立和升級建設。通過提升市場集群化水平,創新市場功能,推進業態創新,加強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洽談訂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化交易方式,完善網上輕紡城,實現有形市場與數字化無形市場的有機結合。以紡博會為突破口,提升輕紡城國際影響力,按照「交易模式公司化、運營方式國際化、交易主體全球化、交易時間全天化」的全新理念,全力把國際貿易區打造成以網上交易和跨洋交易為主的全球化紡織貿易大平台。
面對著從緊貨幣政策下的融資難題,要加快引導紡織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加快開拓企業上市途徑,引導企業循序漸進上市,重點支持企業在國內證券市場主板和中小板及未來創業板上市,增加上市企業的質量和數量。同時,鼓勵企業在進入新加坡等亞洲資本市場後,再逐漸進入歐美市場上市。利用資本市場,創新管理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促進紹興支柱產業的升級和快速發展。
通過政府協助集群內企業加大紡織服裝人才的引進力度,依託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優勢,引進高水平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重點引進能夠進行品牌運作的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復合型營銷人才、與國際接軌的服裝設計師、熟悉國際市場規則的外貿人才以及高級樣板師、工藝師、機械師,優化紹興紡織服裝人才結構,為紡織產業集群的升級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
(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要提升紹興紡織產業集群競爭力,行業協會任務首先在於加強與紡織企業的溝通,減少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協調解決產能、市場和原料等方面的矛盾。其次,積極開展與各國紡織工業組織間的交流對話。增進相互了解,消除分歧,化解摩擦,擴大互補合作,促進協同發展。此外,協助國內紡織企業產業升級、開展與國際零售業合作及行業自律等。

D. 2022紡織材料與應用就業方向及前景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紡織材料、面料設計、家用紡織品設計等基本知識,熟悉紡織工序到染整工序的關鍵技術、國際紡織標准和國際貿易知識,市場分析能力、開拓能力及團隊合作等能力,從事紡織新材料及產品開發應用、紡織面料設計、家用紡織品設計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紡織材料與應用專業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紡織、服裝、家紡行業,在紡織面料設計、家紡產品開發、面料分析鑒定及紡織新材料應用、營銷等技術領域,從事紡織面料設計、家用紡織品設計、地毯設計、紡織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與營銷等工作。

紡織材料與應用專業就業前景

紡織工業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前景比較暗淡。但是紡織工業「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行業發展要強調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也就是說,在今後紡織工業發展過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資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過調整投資結構、產業結構和資源結構來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而這些轉變需要具有高技術和專業技能較高的人才。

紡織材料與應用專業主要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機織物、針織物組織結構的分析能力,並能應用組織結構圖進行准確表達;

3.具備根據產品需求進行織物組織結構設計和圖案設計的能力;

4.基本具備服裝面料的生產管理和營銷的能力。

E. 中國和哪些國家紡織外貿交易趨勢比較好,比較穩定

中國和美、日、歐三大貿易夥伴紡織外貿交易趨勢比較好,比較穩定。受金融危機影響,美、日、歐三大貿易夥伴需求急劇減少,國際市場萎縮。而且常年合作的國外貿易夥伴出現財務危機導致誠信危機 。貿易保護主義猖獗,貿易摩擦將加劇。導致貿易國之間的貿易環境出現不確定性.紡織品面臨臨時性關稅和配給額度的覆轍. 我國的出口還將受到生產成本升高、出口企業融資困難與融資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調整不確定性、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影響. 出口企業銷售困難,盈利水平降低,甚至虧損,開工率下降,停產或倒閉,工人失業。同時,出口企業面臨著貨款回收風險。由於進口國經濟衰退,企業和個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現支付困難,產品出口到貨後不能及時收回貨款,或根本無法收回貨款。衣食住行乃生活根本,市場雖然會委縮但決不會消失,低成本低報價的產品依然會有贏得定單的先機,紡織企業必然出現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和洗牌. 雖然面臨困境,但中國紡織行業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際國內的競爭優勢仍然存在。首先,創造的利潤佔全行業利潤98%的1/3的紡織服裝企業發展態勢良好。這部分企業1-8月份銷售收入增長24%,利潤增長33%,平均利潤率8.3%,其中3198家企業,銷售增長達到27%,利潤增長52%,平均利潤率15.1%,這部分企業是行業的主力軍,代表了行業發展的希望。

其次,國內外市場巨大的潛力沒有變化。國內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人均纖維消費量從1978年的2.8公斤到2006年的14.6公斤,但相對於發達國家30-40公斤的人均纖維消費還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中國13億人口具有不同的消費層次,農村、中小城市具有不同的消費人群,消費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個性化、功能化的消費大幅度提高,市場需要更好的紡織品來滿足其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此外,城鎮化程度加快,從農村到城市,住房大大增加,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大幅度提高。國內市場自身的潛力決定了紡織工業的巨大前景。同樣,國際市場對中國紡織品需求沒有變化,中國在國際出口貿易市場份額佔到了30%,中國紡織品的質量、價格已經得到了國際市場大眾消費者的認可,國際市場對中國紡織品的需求趨勢沒有太大變化。

再次,改革開放30年以來,紡織行業的競爭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比較優勢明顯。紡織科技的進步,大大推動了紡織工業的發展,2000年以後平均每年進口40億美元的國外先進設備,以及國內每年采購的370億元的國內先進設備,使得中國現在的加工製造水平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而且,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優勢也更加明顯,從原料到最終產品到各種輔料,產業鏈的優勢以及140多個產業集群的優勢,更顯示了專業化的特點,快速反應、協作條件好、比較成本較低的優勢,並且在行業內形成了一批比較優秀的企業家、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素質較好的工人隊伍,由此形成的中國紡織行業的綜合競爭力也是以後若干年內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中央對輕紡工業信貸政策的支持 對行業來說是一場及時雨。目前,行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0%,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銀行貸款維持運作,銀行對企業流動資金的支持,是企業資金鏈上的及時雨。

出口政策方面 提高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取消涉及輕紡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暫停輕紡加工貿易台賬保證金「實轉」政策等,這對於紡織行業來說可以增加出口,抑制出口貿易的下滑勢頭。
內需市場的拉動 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強帶動了衣著消費的增加,大量住房的增加,鐵路、公路的建設,對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的消費都是很大的拉動。

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增值稅的調整轉型將直接增加企業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減少企業的增值稅負擔,鼓勵企業增添新的設備,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專項 近來中央有關部門批准1000億元的專項資金,其中一部分會注入到紡織行業。其中,紡織行業獲得支持的項目包括1.高新、功能性纖維的產業鏈開發應用。2.環保節能降耗等相關項目。3.天然纖維的高附加值產品及先進工藝技術開發。4.十項成套紡機設備。5.行業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通過這些舉措,可以加快我們實現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目的,這是紡織行業困境中的機遇,給行業帶來了走出困境的希望。

中國是紡織出口大國,底子好,出口體制日趨健全。國家頒發相關政策扶持,拉動內需,增加出口退稅。經過這一次的重新洗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外貿紡織市場會更加規范,紡織出口依然會復甦。

F. 紡織業與紡織工業有什麼區別

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行業缺乏品牌運作、資本運籌、國際交往的人才,缺乏國際化經營經驗和適應國際競爭的復合型人才。
信息化程度不高
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行業性軟體開發力量薄弱,軟體產品少,企業管理軟體應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電子商務起步慢,多數企業管理方式落後,難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種、高品質、快交貨的市場快速反應機制。
缺乏品牌經營理念
缺乏品牌經營理念。傳統家紡多,規模小,產品單一,加工貿易比重仍然很大,應對國際競爭手段不足,處在整合階段。
戰略
開發核心技術
開發核心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中國紡織業應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提高競爭能力的優化升級。加大機電一體化的先進紡織機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纖維的開發應用,通過對市場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發現和預測潛在需求的工作,即要從纖維等紡織產品的面料新技術的研發和服裝設計入手,著力做好開發、生產、銷售、管理工作,提高產品檔次,建立起從原材料到產品的一系列整體的開發體系,又要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在資金尤其是技術方面的合作,學習和借鑒其在產品研發設計、質量管理及品牌推廣等方面的經驗,形成自有知識產權技術品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從而適應國際化競爭的需要。

G. 中國紡織業的特點

2007年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紡織品需求銳減並呈現出了持續性低迷態勢。與前期形成的巨大的生產能力相對應,我國紡織總量相對過剩矛盾日益突出,增速出現了大幅下降。 從工業進程看,中國仍處於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轉化階段,中國的國際比較優勢既不在資金也不在技術,而主要表現在資源比較優勢方面,勞動力低價優勢依然存在。由於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勞動力低價優勢已趨於弱化,而廣袤的西部地區仍處於農業社會向工業化初期轉型期,擁有豐富低廉的勞動力資源。 從國際紡紗業的發展趨勢看,由機電一體化而帶來的高速、高產、高效、連續化生產方式和新型紡紗設備帶來的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推動著紡紗業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方面轉化。在未來的國際貿易分工中,誰擁有技術優勢,誰將在國際分工中居有利地位。中國棉紗產量雖然在總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總體技術裝備嚴重落後,新型紡紗設備精梳機、自動絡筒機不僅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而且與主要競爭對手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相比已有相當大的差距。 2009年以來,國家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為紡織行業提供了較為寬松的國內發展環境。國務院2009年4月24日出台了《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國紡織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有八:穩定國內外市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施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此規劃作為促進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促進劑,有利於紡織行業戰勝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而最根本、長遠的意義在於促進紡織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2010年7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於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指出,東部地區通過兼並重組或新增投資等方式,將紡紗、繅絲、織造、製品等部分製造環節,轉移到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支持有訂單的紡織企業通過采購和經營合作等方式,加強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紡織企業合作;鼓勵優勢紡織企業加強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紡織企業的對接。

H. 請大神總結一下山東紡織業的優勢及不足吧。500-1000字即可 謝謝了

對山東省紡織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http://www.texindex.com.cn/ 2008年4月16日 14:17 青島特辦
山東省是我國紡織大省,也是中國紡織服裝重點生產基地。山東紡織業不僅在全國同行業中居領先地位,而且在全省經濟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國際貿易摩擦上升等重重壓力下,山東紡織業努力創新、敢於實踐,克服困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相繼到期,以及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變動、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一系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山東省紡織品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為全面了解近年來山東紡織業發展狀況,及時掌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我辦近期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跟蹤調研。

一、山東紡織業總體發展情況

目前,山東省共有紡織企業4226家,近年來,這些企業緊跟時代潮流,立足創新,推動發展,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收到一定成效。

(一)山東紡織生產穩步增長

2007年,山東紡織服裝行業面對諸多因素的影響,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力,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道路。據統計,山東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產銷率達到98.3%,實現銷售收入4600多億元,同比增長29.7%。完成工業增加值1100多億元,同比增長約25%;利潤約260億元,增長40%;出口創匯138.1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實現利稅430多億元,同比增長34.8%。山東省所有地市紡織行業全部實現贏利。

(二)出口結構明顯調整

生產的穩步發展確保了出口的持續增長。2007年,山東省紡織服裝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總出口額13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5%。在出口增長的同時,出口產品結構日趨完善,出口產品進一步優化。

深加工的針織服裝和棉機織物較快增長,初級產品出口下降。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2007年山東出口的紡織品和服裝主要以代表中高端的針織服裝和棉機織物為主。其中針織服裝出口23.7億美元,增長16.2%,占出口總值的16.3%;棉布出口34.6億美元,增長15.7%,占出口總值的23.8%。初級紡織產品利潤低,加之受人民幣升值、國家政策調整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出口量下降。其中皮革服裝下降幅度較大,2007年出口2.2億美元,下降31.4%。

新興市場出口快速增長。2007年山東口岸在保持紡織品出口平穩增長的同時,對非洲、東盟、大洋洲等新興市場的紡織品出口飛速增長,為山東紡織企業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新興市場的相關數據如下表:

私營企業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出口創匯的生力軍。2007年私營企業紡織品出口36億美元,增長36.2%,高於全省出口增長9個百分點,佔山東紡織服裝出口總值的26.1%,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私營企業的迅速崛起,既反映了本土企業的成長壯大,也顯示出未來紡織外貿出口的強大活力。

(三)自主品牌開始崛起

隨著國內市場的變化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山東企業已經意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原來的經營業態模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以前山東紡織企業多是為國外知名企業做貼牌生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在依託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企業創新意識增強,部分企業已成功轉型,逐步創建自主品牌,並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認可。例如魯泰公司自有品牌「格蕾芬」經過大力推廣後,成效已經逐步顯現出來,2007年「格蕾芬」系列產品領銜的紡織服裝自主品牌出口大幅增長;原為美國某知名企業做貼牌生產的孚日股份,目前也已悄然完成轉型,其自主開發的「孚日」牌毛巾系列被列為「中國名牌」,產品暢銷日本、美國、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已經成為2008年奧運會巾被系列產品的唯一特許經銷商,成為全國生產規模最大、出口創匯最多的家用紡織品公司。

山東的紡織企業正通過自主創新,全力打造自主品牌。逐步由「代工基地」向「自主研發」快速轉型,通過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山東紡織行業正以嶄新的面貌躍然崛起。

(四)紡織科技領先全國

近年來,在原有積淀的競爭優勢基礎上,山東省紡織企業在推進和實踐科技進步、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積極探索,在一些對企業發展有較大制約的關鍵技術和工藝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優勢企業在帶動全省紡織行業進技術革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棉、麻面料服裝免燙抗皺加工技術的研究」、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學的「阻燃抗熔融纖維新材料及紡織品的研製開發」、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的「聖麻纖維高檔服飾面料」、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高支舒適家紡系列面料」等成果,比較集中地展示了山東省紡織企業的綜合技術與競爭實力。

在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勵表彰大會」上共表彰了143項科技成果,其中山東省紡織企業共摘得21項,占總成果比重的14.69%,繼續在全國同行業中保持著相對的優勢。

二、山東紡織業面臨的嚴峻形勢

受全球范圍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變動和國內外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山東紡織業面臨著許多困難。

(一)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近年來,國內土地租金、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上漲,國際農產品和原油價格持續走高,紡織行業的兩大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纖價格上漲,企業成本大幅增長,一些小企業難以消化快速上漲的成本,瀕臨倒閉。山東省紡織服裝出口中紗線和布匹等低端產品比重較高,受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原材料等價格的上漲使得此類產品幾乎喪失國際競爭優勢,造成山東省紡織服裝業發展緩慢,出口低速增長。

(二)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出口風險增大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對以出口為主的紡織企業無疑是巨大的挑戰,根據專家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行業利潤將減少72億元,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對紡織行業的壓力逐漸增大。如何規避匯率風險,是山東紡織企業面臨的迫在眉睫的難題。面對人民幣升值的考驗,各企業表現不一。據了解,魯泰等大型紡織企業,每年從國外采購大量棉花、機物料配件、染化料等材料,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對部分附加值偏低、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就好像一場寒流,有的企業因技術開放能力有限,運作資金不足等原因難以及時調整和組織再生產而瀕臨破產,在此情況下,山東紡織行業勢必將重新洗牌。

(三)出口退稅率下調,進一步壓縮企業出口空間

2006年以來,國家對出口政策做出一系列調整,紡織品出口成為調控的的重點商品之一。2006年、2007年,國家兩次降低出口退稅對紡織出口企業又是一場新的嚴峻考驗。出口退稅率下調使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短期內對出口型企業會有較大負面影響,使紡織行業盈利能力承受巨大考驗,一些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此外,2007年9月,國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對棉花進口保證金實施台帳實轉制度也大量擠佔了企業的周轉資金,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財務負擔。迫於種種壓力,一些大企業試圖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向高端紡織品出口轉變而尋求突圍之道,一些低效益的小企業則可能不得不敗下陣來,如不被其他公司兼並,也只好退出這個行業。

(四)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相繼到期,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增加

紡織品一體化以來,以歐美為首的國家(地區)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頻繁採取限制措施。2005年,經過艱苦談判,我國 與歐美達成了雙邊協議,為紡織品出口爭取到有利的國際環境。2007年、2008年底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相繼到期,我紡織出口的國際環境又將面臨變數,這對於剛剛穩定下來的山東紡織出口企業而言,又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五)國外主要紡織市場飽和,進一步拓展空間有限

受地緣的影響,日韓一直是山東省紡織品出口的兩大主力市場,2007年山東省對日本、韓國紡織服裝出口分別排第一、三位。但是日韓的紡織品市場開放很早,競爭激烈,我國部分紡織品在日韓市場已經基本飽和,難有較大增長。2008年我國取消十類紡織品對歐盟的出口數量限制,但是近兩年來,作為山東省對歐出口強項的2類和39類紡織品出口量持續下降,配額使用率較低,說明此兩類商品的歐盟市場基本開發完畢,市場潛力非常有限。預計2008年山東省對歐盟紡織服裝出口很難有大幅度的增長。

(六)勞動用工、環保要求日益嚴格

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勞動力和環保方面的改革,相關政策不斷完善,企業職責越來越多,造成企業在各方面的成本不斷上升。今年我國頒布的新《勞動合同法》,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一些外資企業也因此紛紛撤離。與此同時,在環保、社會責任等方面,國外客戶對我紡織品出口企業設置有關非貿易壁壘越來越多,而山東省大部分中小企業或准備不足,或無力滿足,從長遠角度也將制約山東省紡織業的發展。

三、山東省採取的措施

針對近年來紡織業發展中遇到的外部壓力,山東省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增加科研投入,完善發展環境,採取多種形式吸引各方面的資金扶持紡織業,以促進紡織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

(一)明確發展方向,完善產業鏈

山東省政府在《山東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製造工業強省發展綱要》中,將紡織服裝列為重點扶持發展的支柱產業。山東省相關部門在組織實施"十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又制定了《2004~2010年服裝紡織產業鏈實施方案》,圍繞八大服裝產業鏈,展開上下游產品生產企業的配套運行,有效地帶動了全省紡織產業整體協調健康發展。

(二)加大招商引資、合資力度,引進先進技術

山東紡織利用沿海地理優勢,抓住日本、韓國等國紡織業向外轉移的時機,加大招商引資、合資合作,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山東省主要紡織企業集團都建有規模較大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研發自有技術,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加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鼓勵企業研發新品種

山東省相關部門要求山東主要紡織企業集團緊盯國內外市場變化,強化新產品開發能力,積極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據了解,各企業在政府的幫助和鼓勵下,堅持走天然、環保、功能、小批量、多品種高端發展的道路,成效明顯。大豆纖維、各種麻纖維、牛奶纖維、竹纖維、天絲、彩棉等紡織新品開發接連不斷,大部分高、精、尖產品備受國外市場的青睞。

(四)加大對外投資,幫助企業「走出去」

針對實際情況,山東省政府幫助紡織企業積極應對,強化應變能力。濟南、青島等地的優勢企業,瞄準低於我國勞動力成本的周邊國家,如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走出去建廠和設立分公司、辦事處。如岱銀集團在斯里蘭卡建立了獨資服裝廠,產品直銷世界各地,亞光毛巾集團將企業總部搬到了美國紐約,在貼牌生產中樹立起自有的國際品牌,藍雁集團在韓國、日本設立分公司,還有許多企業利用非洲各國與歐美簽訂的《洛美優惠協定》,在非洲國家建廠生產,產品直接轉口發達國家,有效減少了與歐美等國家的貿易摩擦。

(五)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品牌建設力度

山東各級政府認真貫徹山東省《關於扶持出口品牌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措施,大力培育自主出口名牌,將出口產業鏈擴展到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環節,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山東省政府要求相關部門爭取培育一批「牌子響、產品靚、管理好、創新強」的紡織服裝出口龍頭企業,增強山東省紡織服裝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抗禦風險的能力,並引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積極開展國際生態認證、綠色認證以及管理體系認證,不斷充實和提高品牌內涵。

四、對於山東省紡織業的幾點建議

目前,山東省紡織業發展勢頭良好,雖然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山東紡織業的發展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存在著中低檔產品比例過高、產業結構不合理、國際競爭力減弱等諸多問題。針對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等不利因素,結合山東省紡織業的實際情況,我們就山東紡織業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產業競爭力

要積極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經營管理方式的創新。要從政策層面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加大技術投入,強化技術創新,引進節能、環保加工技術,用先進加工技術改造傳統紡織工藝。要推動企業開發紡織新材料、新產品,重點開發生態、環保和特殊功能紡織品,著重發展中、高端產品,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結合山東省優勢,重點打造棉紡、針織服裝和家用紡織三大優勢產業鏈,盡快形成山東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要推動企業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提升企業跨國經營能力;積極改進市場營銷模式,推行代理銷售,減少銷售環節,降低產品的營銷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

(二)加強出口行業協會建設,提高行業管理水平

結合山東省產品結構狀況,加快行業協會建設步伐,在已有出口行業協會的基礎上,推動成立山東家紡協會,並加快棉紡、毛紡等面料產品出口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監督和自律,規范企業行為,避免無序競爭;鼓勵行業協會,在廣泛徵求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並推廣符合山東省紡織業現狀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體系,積極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三)加強紡織品出口預警機制建設,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

應盡早建立健全紡織品出口預警機制建設,對山東省重點、敏感產品的出口數量、價格及同類產品生產經營情況等重要數據變化進行監測,在山東國際商務網上設立紡織品專欄,適時發布預警信息和風險提示,為企業提供全面、客觀和及時的信息服務;搜集、整理並及時發布國際紡織品貿易摩擦信息,引導企業及時調整投資和經營活動;加強對出口企業國際貿易規則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應對策略,增強企業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自身的正當權利、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四)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境外加工

地方商務部門要加強與我部相關司局及其駐外經商機構、相關商協會的聯絡,密切跟蹤國外產業政策和產業調整情況,做好相關信息的收集和反饋,以指導更多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及時總結並推廣企業走出去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是充分吸取失敗的教訓和存在的不足;指導已經走出去的企業做好後期管理工作,提高投資項目的效益;鼓勵紡織服裝整個產業鏈條向國外轉移,使紡紗、織布、印染、制衣等走出去企業在國外聚集式發展;加強與金融、財政部門協調,加大對走出去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

(五)加強金融知識培訓,規避匯率風險

強化與金融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加強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金融知識的培訓,增強企業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因匯率波動對其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要鼓勵企業立足長遠,通過開發新產品、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發揮產業集群效益和規模效益等方式,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轉載中華紡織網

閱讀全文

與紡織工業合作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3系補點漆多少錢 瀏覽:312
海滄東孚工業區周邊有哪些村莊 瀏覽:949
大眾汽車品牌有哪些 瀏覽:700
汽車換油管多少錢 瀏覽:15
類似奧迪a7的車有哪些 瀏覽:808
奧迪0w20機油有哪些 瀏覽:748
新款賓士c有哪些黑科技 瀏覽:306
奧迪a7如何開引擎蓋 瀏覽:436
奧迪a6無電車門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448
奧迪rsq8要等多久才能到 瀏覽:96
鹽城工業用蒸餾水哪裡買 瀏覽:647
賓士掛擋器叫什麼 瀏覽:802
工業區鑽探是干什麼的 瀏覽:543
思域汽車溫度計在哪裡放置 瀏覽:237
寶馬5系中柱外飾板怎麼拆 瀏覽:512
奧迪q7原廠音響怎麼調 瀏覽:834
小汽車拋光打蠟多少錢 瀏覽:779
工業上如何讓糖汁脫色 瀏覽:147
寶馬新4系減配了哪些 瀏覽:170
哪裡有工業暖風機製造商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