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三線建設在貴州建成了什麼航空工業基地

三線建設在貴州建成了什麼航空工業基地

發布時間:2023-01-07 21:24:34

① 三線建設的過程

1964年8月,國家建委召開一、二線搬遷會議,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有的還要進洞。三線建設宣告拉開帷幕。
在1964-1980年期間,國家在三線地區共審批1100多個中大型建設項目。大批原先位於大城市的工廠與人才進入西部山區。更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等口號號召人們前往三線地區。文革早期,三線也是大量知青的去處,歷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曾經分配到甘肅劉家峽水電站。由於國防考量,這些工廠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導致企業的後續發展進入瓶頸。如陝西漢中飛機工業基地,下屬28個單位分散在兩個地區,7個縣的范圍內,其中一個企業被分散在6個自然村中,裝配零部件需要汽車往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員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
陝西新建的400多個三線項目,將近90%遠離城市,分散在關中平原和陝南山區的48個縣,多數是一廠一點,有的甚至是一廠多點,布局被譏諷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而且山區內信息閉塞,生產出來的產品往往無法跟上世界潮流,顯得過時落伍。有時山區內爆發山洪等自然災害,企業也往往損失慘重。冬季大雪封山後,工人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時人用「洞中方數月,世上已千年」來形容這些工廠的閉塞與環境的惡劣艱苦。也因此,許多的廠礦單位里醫院、商店、學校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一個封閉的社會。十堰等城市更是因三線建設才得以出現。1973年,國家正式發文重點建設貴陽、重慶、安順、綿陽四個重點城市,後來這四個城市成為全國三線企業的核心。
貴州、四川東部山區、四川中部平原地區、漢中、秦嶺北麓等地區新建的項目數量多,規模大,遷入工業人口多。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輕工業與電子工業,綿陽、廣元接收核工業與電子工業,重慶為常規兵器製造基地,甚至包括第三個鈈生產堆(816工廠)和常規潛艇製造業(望江造船廠);貴州貴陽主要接受光電工業,安順主要接受飛機工業。需要注意的是三線建設並不都是沿海工業內遷,還有大量基礎工業如長慶油田、攀枝花冶金工業、六盤水煤炭工業以及大量配套的鐵路公路等新建項目。
1980年代後,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三線建設由保密名詞逐漸見於報端。而改革開放後,許多三線建設單位由於位置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1983年12月,中國政府在成都設立國務院三線辦公室(1990年代改為國家計委三線辦公室,21世紀後又改名為國防科工委三線協調中心)。
1984年11月在成都召開會議,確定第一批調整121個單位,遷並48個,全部轉產15個。其後一些三線企業陸續遷往鄰近中小城市,如咸陽、寶雞、沙市、襄樊、漢中、廣元、德陽、綿陽、天水附近。而技術密集型企業和軍工科技企業則移往成都、重慶、西安、蘭州等大城市。這些企業遷移後,多半進行了改制,由軍用企業轉為民用企業。如位於十堰的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改制為東風汽車公司;重慶兵器工業基地改為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長安集團、嘉陵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建設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而一些未遷移的企業,則逐步走向荒廢關閉。也有部分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得以繼續生存,但生產門類已經發生發生巨大變化,如重慶著名的816工程。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西南三線建設體制問題的決定》,成立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以加強對三線建設的領導。3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批復》,同意以李井泉為主任,程子華、閻秀峰為副主任。後來彭德懷、錢敏任西南三線建委副主任。 011基地:安順。殲擊機和教練機生產基地。
012基地:漢中。預計建設成殲擊機生產基地,1975年,中央決定西安飛機設計所研製的運八飛機由012基地繼續研製,基地變為運輸機製造基地。1979年彤輝機械廠、勁松機械廠和012飛機設計所分出單獨設立陝西飛機製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產基地。1980年,運八飛機投入批量生產。
013基地(湖南航空):張家界—長沙。管轄幾個航空配件廠(主要是3028廠湘陵機械廠)和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第三設計院。
014基地(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洛陽。158廠南峰公司從漢中遷來,專門製造空空導彈。
061基地(江南航天)遵義。防空導彈生產基地,航二院分建。
062基地(航天七院)萬源—成都(現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火箭/彈道導彈生產基地。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航天四院):西安。
064基地(並入062基地):達州。
066基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中國三江航天集團)):遠安—孝感。飛航導彈生產基地(紅鳥)。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航天六院):鳳縣—西安。液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航一院分建。
068基地(湖南航天):邵陽4縣1市—長沙。航二院分建。1970年始建,1978年停建,1994年搬遷到長沙。
081基地(川北電子):廣元。原0821指揮部,1965年開始興建,為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082基地:成都東郊電子工業基地。
083基地(振華電子):都勻。
541總廠:坦克製造基地,機關在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廠區分布在聞喜縣、絳縣、翼城縣、夏縣。

② 貴州三線建設是哪一年

貴州三線建設是1964年。
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發生背景是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是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是也由於三線地區社會經濟落後,導致建設起來的企業單位在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經營發展都出現困難。
三線建設包括大三線和小三線建設。大三線建設是中國國家戰略後方基地的建設,是三線建設的主要部分,建設內容是建立以國防工業和基礎工業為主體,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的中國國家戰略後方基地的建設,三線建設的主要部分燃料動力和農業、輕工業在內的國家戰略後方基地。

③ 三線建設是什麼

貴州是全國「三線建設」的重點省份之一。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貴州三線建設既包括國防科技、能源、冶金、機械電子、化學、建材工業和交通運輸(鐵路)等項目的建設,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部門的項目建設,任務艱巨。建國初期,貴州經濟迅速恢復並有所發展,但直到60年代三線建設的契機才給予了貴州規模空前的大發展。三線建設的規模之大、投入之多、動員之廣,在貴州建設史上有著重要的一頁,對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極大改善了貴州的交通運輸條件。貴州所謂「苗蠻聚居」之區,山深地僻,自然地理環境十分復雜,少數民族眾多,大部分都居住在山水阻隔的山區。三線建設開始後,加快了貴州的鐵路建設。在1959年初黔桂鐵路全線通車的基礎上,川黔、貴昆、湘黔鐵路三條干線和開陽、水大等鐵路支線以及廠礦專用線相繼建成通車,全省已形成一個以貴陽為樞紐的鐵路運輸網。到1976年,省境內鐵路干線、支線通車里程已達1365公里,每萬平方公里通車里程達到77.5公里,路網密度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鐵路建設的重大成就,使貴陽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編組站,加強了貴州與他省的經濟社會聯系,極大地改變了貴州交通閉塞的面貌。
(二)促進了貴州產業結構的變化。大規模基礎建設任務的基本完成,固定資產的大量增加,使產業結構有了很大變化。1978年與1965年相比,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由24.42億元增加到46.62億元,增長94.9%,其中,第一產業的比重由1965年的62.4%下降為1978年的41.7%,下降2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的比重由23.1%上升到40.4%,上升17.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比重由14.5%上升到17.9%,上升3.4個百分點。而在197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超過了農業總產值,達到52.3%。
(三)改變了全省的工業布局和工業的內部結構,奠定了貴州現代工業化的基礎。解放後,貴州現代化生產技術的基礎非常薄弱,三線建設使貴州增加了一批工業企業,建設項目是以貴陽為中心、沿鐵路干線兩側展開的,因而工業布局有了很大的變化,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都勻、凱里等已成為重要的新興工業中心。根據三線建設的總體安排,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前身)確定在貴州安順地區興建一套殲機工廠,建成一個航空工業基地。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前身)確定在貴州遵義地區新建研究、設計、生產導彈、火箭的航天工業基地。第四機械工業部確定在貴州凱里、都勻兩地建設一個以生產工業產品為主的電子工業基地。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國防科技工業、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冶金工業、民用機械電子等已成為優勢部門,建成航天、航空、電子三大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形成了煤電結合、水電互濟的能源工業體系和以有色金屬、冶金、化工和建築材料為主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使貴州的工業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四)促進了貴州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三線建設中,由於一部分科研單位、教學單位和一大批工業企業的內遷,為貴州帶來了大批教學、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和大量較為先進的科研、生產設備,增強了全省科學技術研究的實力。如創建於1947年的大連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本科醫學院校,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經國務院決定,舉院南遷至遵義,更名為遵義醫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堅持紮根革命老區沒有回遷的本科院校。遵義醫學院在貴州文化、衛生、教育事業發展乃至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直至今天。
(五)廣大建設者熱愛、獻身貴州的高貴品德,為我們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三線建設中,大多數的建設者來自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中原、江南地區,為建設好祖國的戰略大後方,繼承了革命的光榮傳統,「捨生取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和高貴品德。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勇於獻身的精神,已在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心中鑄造了一座豐碑。對於千千萬萬子孫後代的思想教育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寶貴精神食糧,同時也為今天參加西部大開發中的自願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六)不可否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三線建設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歷史條件和「要准備打仗」、立足「大打」、「早打」、「打核戰爭」的背景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破壞和「左」的思想的影響;為爭時間、搶速度,許多項目倉促上馬,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生產的損失。進一步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開工的同時破壞了許多貴州原生態環境,森林植被面積縮減,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今天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客觀來說,貴州「三線建設」的積極作用遠遠超過其消極影響,這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
總之,雖然1964——1978年的三線建設在貴州開展最直接的目的是出於戰備的需要,這種「經濟模式」是依靠外在的力量促使其發揮作用,但是我認為,客觀上它初步改變了貴州工業布局的不合理狀況,發揮了開發西部、開發貴州的巨大作用,而且這種作用的實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軍事上的成就還要更為顯著。就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言,它對貴州的經濟、政治、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貴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面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④ 貴州航空集團的輝煌歷程

在雄渾的貴州高原上,世界聞名的黃果樹大瀑布奔騰不息。在黃果樹瀑布之畔,享譽國內外的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歷經40多年的風雨,譜寫出一首首戰天斗地、振興中華的壯麗詩篇。
從藍天俯瞰,貴航集團像橫卧在貴州高原上的雄師,頭在省城貴陽,身卧黔中大地,數十家企業沿百餘公里滇黔公路星羅棋布。
四十多年的創業奮斗,貴航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今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集團擁有企事業單位40多家,職工5.1萬人,是以殲擊教練機、航空發動機、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為支柱產品,以資本和產品經營為紐帶,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發展,已成為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軍民結合型大型企業集團。
然而,4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蕪。被稱作「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高原,不要說飛機,就連汽車也看不到幾輛。早期的貴航集團三線建設者們就是在這塊貧瘠的大山之中,為了祖國的航空事業,開山築路,日夜奮戰,創造出今天的繁榮。
貴航集團誕生於三線建設那個特殊年代。40多年前,根據國際局勢的需要,黨中央、毛澤東主席作出了「抓緊三線建設」的戰略決策。1964年11月23日,國務院批准成立貴州地區建設籌備處。隨即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三線創業的人民戰爭。一萬多名經過嚴格抽選的優秀幹部工人集合在「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旗幟下,離開大城市,星夜兼程匯集在雲貴高原人跡罕至的深山峻嶺之中,開始了貴州航空工業亘古未有的創業。他們風餐露宿,挑燈大幹,沒有住處就搭席棚,沒有水喝就喝稻田水,嘹亮的號子聲、隆隆的開山炮聲打破了高原千百年的寂靜,用汗水、熱血乃至生命奠基了貴州航空工業。上世紀70年代初期,貴州航空工業已初具規模,建成企事業單位45個,貴州航空工業的企業群猶如一串珍珠,鑲嵌在高原崇山峻嶺之中,跨越貴州3地州11個市縣,綿延400多公里。
1970年9月18日,一架銀色的殲擊機騰飛在雲貴高原上空,貴航人自行研製生產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為年輕的中國航空工業增添了新的風采,實現了周恩來總理「貴州航空工業基地一定要在1970年建成」的願望。從此,貴州航空工業基地猶如雛鷹展翅,為年輕的共和國增添了一處穩固的後方航空工業基地。貴州航空工業基地的建成,對調整國防工業戰略布局,加快我國軍事工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時光荏苒,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沸騰的群山,三線軍工企業欣喜之中,開始了用自己的目光注視外邊的世界。
面對貴航集團如何在改革開放中加快發展的決擇,貴航集團審時度勢,舉起了第二次創業的大旗。用第一次創業中創造出的不怕吃苦、特別能戰斗的「0一一精神」,凝聚激勵廣大幹部職工,為創建具有新時期高科技特色的飛機汽車科研生產基地開始了新的征程。
在第二次創業中,貴航人堅持航空為本,軍品第一,以民養軍。1985年,自行設計製造的殲七高級教練機飛上了藍天,解決了空海軍的急需,結束了我國沒有高級教練機的歷史。1987年,殲教七型飛機攜同另外兩種國產飛機亮相第37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被法國新聞媒體譽為「亞洲明星」。實現了我國國產實物飛機參加國際航展的零的突破。殲教七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11月9日,貴航研製的殲教七P型飛機首飛一舉成功,其性能、質量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P型機的研製,僅在19個月內完成了方案論證、設計出圖、零部件製造、總裝調試,首飛成功,創下了「0一一速度」,「P型機精神」與航天工業的「長二捆精神」成為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發展中的精神動力。
經過改革開放大潮的洗禮,貴航集團邁出了「軍轉民」、「內轉外」的發展戰略的新步伐。集團本著「工藝相近、技術相通、結構相似」的基本原則,大力開發了汽車、汽車零部件等民用產品,並迅速做大做強,使其成為龍頭產品。貴航汽車零部件企業歷經「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技術改造,形成了完備的汽車零部件的科研生產的規模能力,產品幾乎覆蓋了我國所有車型,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成為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小巨人」。為我國汽車工業的興起立下汗馬功勞,為地方經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短短的幾年內,貴航集團開拓出了一條「軍轉民」的成功之路。
然而,創業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任何企業也不會有永久的輝煌。進入二十世紀末期和二十一世紀初期,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市場經濟大潮驚濤拍岸,貴航集團面臨著如何加快進入國際市場競爭的戰略發展——貴航集團公司董事長周萬成和決策領導層,敏銳的提出了貴航集團如何加快發展這一命題。周萬成指出,面對入世的大趨勢,貴航集團必須丟掉幻想,轉變觀念,輕裝上陣。消除傳統的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思維定勢和心理定勢,以嶄新的面貌、嶄新的觀念和嶄新的思維方式,迎接這場挑戰;必須主動加快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步伐,在集團內進行大變革、大調整、大重組,使貴航集團以全新的風貌從容地邁向國內外市場。由此,貴航人再次舉起創業的大旗。向著更高的領域探索前行。幾年來,集團決策領導層帶領廣大幹部職工,策劃和實施了走向世界的集團戰略,將這支六萬多人、40多家企事業和近百億資產的龐大集團軍,迅速加以調整整合,精幹強化,沖出這被喻為「喀斯特」高原相對封閉的環境,在國內市場中發展壯大,並走向了國際大市場。
貴航集團主動進行戰略調整,突出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零部件等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發展戰略:航空為本,軍民結合,突出主業,精幹主體,發展三產,資產組合,板塊管理,陣地前移,軍民結合點上移。
貴航集團各項發展戰略的實施,重新整合和打造了這支龐大的「艦隊」,使他能夠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風浪襲來時,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和強悍的肌體,蓄勢待發,揚帆遠航。 貴州網路——全球貴州人共同書寫的網路網路全書
貴航人輝煌的過去沒有束縛手腳,艱苦的環境沒有遮住視線,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他們的回答是:做強做大企業。航空、民品、三產三根支柱同時打造,加快企業改革改制,使貴航集團不斷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
2003年,貴航集團自主研製的「山鷹」新型高級教練機和無人飛機,在貴州高原上一舉研製成功,再次創造航空工業歷史上的奇跡,為國人所矚目。
黃果樹大瀑布,奔騰不息,百折不回;貴航集團也如同大瀑布一樣,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⑤ 三線建設

所謂三線,一般是指由沿海、邊疆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三道線。一線指位於沿海和邊疆的前線地區;三線 三線建設指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後方地區;二線指介於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帶。其中川、貴、雲和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的腹地俗稱小三線。三線地區位於中國腹地,離海岸線最近的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國土邊界上千公里,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山脈作天然屏障,在准備打仗的特定形勢下,是較理想的戰略後方。用今天的區域概念來說,三線地區實際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國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
1958年中蘇決裂後,嚴峻的戰略形勢與東南沿海脆弱的防務系統讓領導層開始考慮在西部建設後方的戰略問題。1964年8月2日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驅逐艦馬克多斯號與越南海軍魚雷艦發生激戰,並延燒到中國南部地區。同年8月17日、20日,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目前中國的經濟命脈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這就是三線建設的起源。自1964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其開始的背景是中蘇交惡與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其規模可與抗戰時期的沿海工業內遷相提並論。三線建設也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重要助推器。
在其中又以貴州、四川東部山區、四川中部平原地區數量最多,企業規模最大,人口最多,尤以重慶為中心。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輕工業與電子工業,綿陽主要接收核工業與飛機工業,重慶則接受了解放軍裝備中除航天工業外絕大多數的武器製造生產,甚至包括核試驗設備(816工廠)和潛艇製造業(望江造船廠);貴州貴陽主要接受光電工業,安順主要接受飛機工業。1973年,國家正式發文重點建設貴陽、重慶、安順、綿陽四個重點城市,後來這四個城市成為全國三線企業的核心。
建設成果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 賀蘭山煤炭基地
重慶建設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鋼鐵公司
重慶川維股份集團 攀枝花鋼鐵集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重慶川儀股份有限公司 六盤水煤炭工業基地 丹江口水電站 劉家峽水電站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洛陽玻璃廠 西北鋁加工廠
重慶紅岩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二汽 襄渝鐵路(襄樊——重慶)
重慶大江工業集團 江漢油田 青藏鐵路一期西寧至南山口
重慶珠江光電集團 葛洲壩水利工程 湘黔鐵路(株洲——貴定)
重慶望江船舶集團 陝西飛機工業有限公司 成昆鐵路(成都——昆明)
重慶816核工廠 長慶油田 焦枝鐵路(焦作——枝城)
三線建設可以說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集中的西部開發。十餘年間,三線建設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就。到70年代末,三線地區的工業固定資產由292億元增加到1543億元,增長4.28倍,約占當時全國的1/3。職工人數由325.65萬增加到1129.5萬人,增長2.46倍。工業總產值由258億元增加到1270億元,增長3.92倍。同時,它初步改變了我國內地基礎工業薄弱、交通落後、資源開發水平低下的工業布局不合理狀況;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為基礎、國防科技為重點、原材料工業與加工工業相配套、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戰略後方基地,為今天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奠定了一定基礎。但是,三線建設也存在許多問題,對國際形勢和戰爭威脅估計過於嚴重,在建設中出現了指標過高、要求過急、規模過大等問題;把戰備放在第一位,許多企業建在深山老林里,布局分散,交通不便,生產組織困難,成本過高;以重工業為中心,造成農輕重的比例關系失調,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但是,三線建設也存在許多問題,對國際形勢和戰爭威脅估計過於嚴重,在建設中出現了指標過高、要求過急、規模過大等問題;把戰備放在第一位,許多企業建在深山老林里,布局分散,交通不便,生產組織困難,成本過高;以重工業為中心,造成農輕重的比例關系失調,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⑥ 貴州省在建國初期有哪些工業成就

新中國建立初期的貴州,是一個極為貧困的農業省,1949年全省工業總產值僅2.06億元,其中手工業佔92%,工業在全省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僅為24.3%。新中國建立後,經歷了1949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期、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61年至1962年的國民經濟全面調整等歷史時期,貴州工業得到發展,工業體系初具雛形。
「一五」、「二五」和「三年調整」時期,著重發展冶金、電力、煤炭、建材、食品工業,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到196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9.3億元,輕重工業比例為58.3:41.7。我國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共中央出於備戰考慮,決定實行全國性的生產力布局重大戰略轉移,對戰略後方進行大規模建設,亦稱「內地建設」。內地建設分為大三線建設和小三線建設,貴州屬大三線建設地區的重點省份之一。
從1966年—1978年,貴州進行了13年的大規模「三線建設」。全國20多個省、市100多個企業陸續遷入,20多萬科技人員及職工進入貴州。「三線建設」期間,雖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干擾和影響,但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三線建設」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國家對貴州「三線」項目投入的資金近100億元,相當於1950年至1963年全省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的3.9倍。先後安排大中型工業建設項目200多個,地方配套建設小型項目1000多個。到1978年,貴州基本形成以現代工業為骨幹、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建成了機械、電子、冶金、有色、化工、煤炭、建材等一批大型企業,形成了貴陽、六盤水、遵義、安順、都勻、凱里等工業中心。同時,在此期間,川黔、貴昆、湘黔鐵路相繼通車,交通、電力、郵電設施大為改善。全省工業企業達到8904戶,比1965年增加137.3%;全省工業總產值達41.26億元,比1949年增長19.0倍,比1965年增長3.55倍。
「三線建設」期間,我省國防科技工業得到優先發展,建立了航空、航天、電子三個大型工業基地,擁有100多個生產、科研單位,基本形成從科研、設計到生產的綜合製造能力,其他工業部門主要產品生產能力都有較大幅度增長。隨著科研單位和工業企業內遷,帶來了大批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一批先進設備,迅速擴大了貴州的科技隊伍,增強了科技和生產實力。

⑦ 簡述貴州的工業體系

貴州的工業體系我感覺一般般,不是太發達。

⑧ 貴陽083是什麼

貴陽083是指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八三基地)。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繫上世紀六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貴州建立的軍工電子基地,曾先後更名為「貴州省第四機械工業局」和「電子工業部貴州管理局」。也就是當年的083基地,現在一直沿用○八三基地名稱,現屬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和國家520家重點企業之一。

三線建設時期,貴州貴陽主要接受光電工業,安順主要接受飛機工業。需要注意的是三線建設並不都是沿海工業內遷,還有大量基礎工業如長慶油田、攀枝花冶金工業、六盤水煤炭工業以及大量配套的鐵路公路等新建項目。貴陽083就在這一時期落戶。

1981年,○八三基地首創股份制改革,1984年,組建了中國振華電子工業公司。1991年12月,經國務院(國發[1991]71號)文批准,中國振華電子工業公司列入55家首批國家試點大型企業集團之一,並更名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集團核心企業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公司。

(8)三線建設在貴州建成了什麼航空工業基地擴展閱讀:

1980年代後,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包括083基地在內的很多三線建設由保密名詞逐漸見於報端。而改革開放後,許多三線建設單位由於位置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1983年12月,中國政府在成都設立國務院三線辦公室(1990年代改為國家計委三線辦公室,21世紀後又改名為國防科工委三線協調中心)。

閱讀全文

與三線建設在貴州建成了什麼航空工業基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左腳應該在哪裡 瀏覽:926
賓士s級頭枕什麼材料 瀏覽:734
工業氧氣瓶和醫用氧氣瓶如何區別 瀏覽:385
賓士a級一個月保養費多少 瀏覽:887
寶馬310性價比怎麼樣 瀏覽:643
賓士車油箱亮燈後跑多少公里 瀏覽:440
汽車遠程溫控多久不能用 瀏覽:419
株洲到常德的汽車多久 瀏覽:251
西安哪個汽車改燈好 瀏覽:119
特斯拉汽車貼膜方案多少錢 瀏覽:159
奧迪a6c6中控台按鍵怎麼拆 瀏覽:133
寶馬5系電子檔位怎麼解鎖 瀏覽:220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工業水平 瀏覽:408
寶馬3系補點漆多少錢 瀏覽:317
海滄東孚工業區周邊有哪些村莊 瀏覽:953
大眾汽車品牌有哪些 瀏覽:701
汽車換油管多少錢 瀏覽:17
類似奧迪a7的車有哪些 瀏覽:809
奧迪0w20機油有哪些 瀏覽:748
新款賓士c有哪些黑科技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