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工業體系怎麼來的

中國工業體系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2023-01-07 20:29:44

1.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有何特點

在貧窮時期艱難起步,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成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並強調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拓展資料:
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性質 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後者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僱傭勞動者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榨取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依靠對國內外人民的殘酷剝削來實現的。前者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勞動者直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目的,它立足於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會主義的內部積累,同時也根據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實現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各國無產階級尤其是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進生產資料來裝備、改造工業、農業、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盡快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才能加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獨立,履行工人階級的國際義務,並逐步地為在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准備好物質條件。對於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但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國家擁有自己的強大的物質基礎以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2. 中國在全球獨一無二的工業體系是如何建立的

前三十年,依靠蘇聯援助的146個工業項目,建立了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1972年開始的四三工程,建立了完整的重化工體系;
後三十年,改革開放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建立了完整的輕工業體系,2005年東莞成為世界製造中心的稱號。21世界第一個十年,除了輕工業成為世界第一,還有醫葯行業,中國原料葯供應了世界的超過40%比例。
2015年至今,正在開啟整個完整工業體系的內部融合,供給側改革相互促進,要逐步形成科研、技術、產業化、區域分工等高質量發展格局。近些年推出的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經濟圈,都是圍繞著高質量發展進行布局的。

3. 中國的工業技術是從哪引進的誰帶動中國短短時間突然發達

中國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洋務運動」時期。1949年以來,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20世紀中國提出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的戰略目標。21世紀中國提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構想。

18世紀初,中國工業生產規模曾經處於世界前列。18世紀以來,中國製造業佔世界製造業的比例經歷了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如今,中國工業產規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工業百年發展歷程。

洋務運動 中國工業邁開第一步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在清朝中葉開始,手工業的大發展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生產需求了,所以重工業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清朝後期的洋務運動,開辦了工業學堂之後,滿洲里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地區才正式接觸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的行業。

運10

汽車產業也是類似,當年國外幾大車企在中國合資設廠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求中國解散國內汽車研發團隊,在生產合資車可以躺著賺錢的情況下,國內不少車企也就缺乏研發自主汽車的動力了。

集成電路是政府報告中提出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是在過去,我們過分注重技術引進,輕視了消化吸收。國內少數手機晶元設計公司在近10年時間里,歷代產品用的都是ARM的內核,所有的CPU源碼都是從ARM手裡買的,可謂「引進一代、落後一代、反復引進」,並沒有做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始終是買買買。

因此,如果只是引進技術,但放棄消耗吸收和自主研發,重則一個產業受到毀滅性打擊,輕則只能當整機組裝廠,並導致技術和利潤受制於人。在引進技術之後,必須重視消化吸收,成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僅僅是國內企業技術升級的第一步。只做引進技術,放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發的做法不妥當,同理,關起門來自主研發,閉門造車也是不合時宜的。

在中國技術升級的過程中,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五大領域,除了5G通訊這項與國外同步發展的技術之外,在其餘幾個方面,完全可以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重點扶持國內團隊自主研發,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類似於90年代沈飛引進蘇27的同時,成飛可以自主研發殲10,實現互相促進,殊途同歸。

可以說,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就像人的兩條腿,不可偏廢。相對於單腳跳,兩條腿走路,可以走的更快,走的更穩。

4. 為什麼只有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只有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我不知道你的這個論斷是怎麼得到的。應該說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只是各個國家對於工業的側重有所不同。應該說工業體系和產業鏈還是有區別的。美、日、歐等很多國家把產業鏈中的製造部分轉移到了中國,所以中國的加工製造業是比較發達的。
比如日本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就將家用電器生產的產業鏈出售給了中國企業,將主要資本投入轉向感測器等上游高技術含量產業。這就是所謂的把國產家電拆開里邊都有一個made in Japan的心所說的意思。日本是如此,美國、西歐也是如此,只是現代的社會分工越發精細,各國工業體系必然有所側重。
中國在這方面強調建立全產業鏈,不過中國的工業也並不是各方面發展均等的,比如製造業就比較發達,但在高端製造業及研發方面就相對需要加強。

5. 我國工業的起源以及發展歷史。。

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開始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

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

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的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工業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6. 中國獨立的工業體系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你是說建國初還是清朝末期。我國在近代時最早建立工業體系是洋務運動的清朝中晚期。而在建國初的三大改造一五計劃時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

7. 中國工業體系的建設是不是靠蘇聯建設的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完全靠另外一個國家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是不可能的。中國在晚清和民國時期都曾經進行過工業建設,甚至日偽時期東北也有龐大工業體系。蘇聯的援助確實非常有益,填補了很多空白。比如汽車工業、航空工業、電子工業、還有坦克拖拉機潛水艇等。但是中國自身就有較發達的輕工業,因此只能說中國的工業體系是靠蘇聯完善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工業體系怎麼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一共要出多少系列 瀏覽:100
工業機器人和獸醫哪個好 瀏覽:370
寶馬迷你插電混動價格多少 瀏覽:568
8月26號寶馬下線多久能到店 瀏覽:18
無煙工業污染怎麼回事 瀏覽:154
汽車空調信號線如何測量 瀏覽:391
寶馬b48怎麼改進散熱性能 瀏覽:311
小汽車如何接線出來充電 瀏覽:433
不熄火汽車究竟可以持續跑多久 瀏覽:444
寶馬什麼車是尖耳的 瀏覽:442
賓士e級多久更新款式 瀏覽:38
奧迪p擋和空擋哪個好 瀏覽:792
工業園招工有哪些 瀏覽:564
下角到漱舊東部工業園怎麼搭車 瀏覽:554
集體用地怎麼改工業用地 瀏覽:78
工業化國家發展靠什麼能源 瀏覽:714
怎麼啟動賓士e 瀏覽:698
如何辨別賓士車系 瀏覽:37
江淮汽車口碑怎麼樣 瀏覽:364
什麼牌子汽車輪胎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