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生存戰爭工業年代如何使用快艇

生存戰爭工業年代如何使用快艇

發布時間:2023-01-07 20:17:37

㈠ 生存戰爭怎麼做快艇

現在只有船,沒有快艇

㈡ 022快艇如何

022型快艇首艇2208艇於2004年4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建造,整體輪廓低矮扁平,艦體外觀經過隱身設計,簡潔流暢,據稱其雷達截面積僅相當於30噸的小艇。傾斜主桅上裝有小型搜索雷達與航海雷達,艇橋頂端設有貌似光電射控儀的裝備,桅桿上還裝有HN900戰術數據鏈天線。近年來,大陸南海艦隊艦艇普遍加裝此型戰術數據鏈,顯示大陸積極落實海上協同作戰,由雷達桅桿較高、偵測距離較遠的大型艦艇向小巧的導彈快艇提供戰術數據,再由導彈快艇遂行突擊任務。在022的艇身後段兩側,各有一個大型的傾斜適形構造,由其微微向外傾斜、後方可開啟、前方設有類似開口的正方形板蓋等外型特徵判斷,應該是用來容納反艦導彈發射器。此外,艇艏裝有一門類似AK一630的小口徑自動化炮塔,並使用具有隱身造型的炮塔殼。
022型快艇擁有四具水噴射推進器,分別安裝於兩側延伸艇體上,主機的進氣口位於兩舷導彈收容結構下方。使得快艇高速航行時產生的噪音與震動遠小於使用槳葉的傳統結構快艇。外觀上,022型艇找不到明顯的煙囪結構,據說是由艇體中段下方排出,受到艇體的遮蔽,對於降低紅外信號頗有幫助。雖然還不清楚022型的各項性能、裝備數據,不過絕對是近年大陸新造艦艇中最具前瞻性且最大膽的一款設計。推定其艇長40米,寬10米,吃水0.8~1米,主機為四具柴油機,採用前後各二配置。

㈢ 索馬裏海盜到底是什麼

索馬裏海盜,是一群專門在海上搶劫其他國船隻的犯罪者。1991年索馬里內戰的爆發,令亞丁灣這一帶海盜活動更趨頻繁,曾多次發生劫持、暴力傷害船員事件。索馬裏海盜有四大團伙:邦特蘭衛隊,他們是索馬裏海域最早從事有組織海盜活動的團伙;國家海岸志願護衛者,規模較小,主要劫掠沿岸航行的小型船隻;梅爾卡,他們以火力較強的小型漁船為主要作案工具,特點是作案方式比較靈活;勢力最大的海盜團伙叫索馬里水兵,其活動范圍遠至距海岸線200海里處。2009年12月,索馬裏海盜當選為時代周刊2009年年度風雲人物。
1. 美國的國際霸權影響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為在全球進行反恐活動,布希政府懷疑當時的索馬里政府為國際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護,想方設法阻止教派武裝組織控制索馬里政權。2006年10月,美國政府支持衣索比亞出兵入侵索馬里,推翻了當時的索馬里政權。在衣索比亞軍隊的幫助下,在索馬里組建了由美國支持的索馬里過渡政府。但是,由於該政府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控制全國局勢,僅能控制首都摩加迪沙,而全國大部分地區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形成武裝割據,出現了幾十支武裝力量。一些海盜組織甚至得到了與臨時政府有密切關系的軍閥的支持,使得他們能成為「亂世梟雄」。使索馬里2880公里的海岸線成為海盜們的劫持生財的好去處。
2. 難民激增,生活所迫
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國有化政策過激,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經濟嚴重困難。連年戰爭給索馬里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2006年年底,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在衣索比亞軍隊幫助下擊敗反政府武裝,控制了摩加迪沙和索馬里大部分地區,但此後反政府武裝不斷在摩加迪沙等地發動襲擊。目前索馬里已有110萬難民,首都摩加迪沙每月就會新增約2萬名難民。由於難民不斷增加,難民們生活沒有著落,糧食價格飆升,過度的通貨膨脹和乾旱等自然災害更加劇了國內危機。國內頻繁的暴力活動使聯合國等機構的人道主義努力也無法實施,無法向索馬里運送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即使運進去了也無法進行合理的分配,還會遭到搶劫。近來,索馬里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針對聯合國工作人員及援助機構人員的襲擊事件頻頻發生,國際援助機構大多已撤離索馬里。難民們缺衣少穿,度日如年,飢寒交迫,更使暴力活動增加,因此,海盜只是在海上的一種暴力活動表現形式。這些舉動得到了難民和居民的支持,使海盜活動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由於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使海盜活動變得更為頻繁兇殘。
3. 無本萬利,可使利益最大化
海盜活動的投入非常少,只需小船和其它槍支、通信等裝備,與劫持所帶來的巨大利潤是不成比例的。被劫船隻的船東寧願支付高額贖金,也要保護船員的生命安全。海盜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獲100萬至200萬美元,劫持了「斯特拉•瑪麗斯」後,索要贖金達300萬美元。2008年贖金總額可能在18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之間。全球每年損失250億美元。巨大的贖金使海盜活動變得更加猖狂。這樣一次劫持成功,就可一夜暴富,買名車、建別墅、娶妻納妾,遠離貧窮生活。從而誘使更多的人鋌而走險,參加海盜活動。通過海盜活動還可進行走私、毒品、武器交易和偷渡等賺錢活動,使海盜活動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4. 海盜人數增加,裝備更新
過去五六年間,索馬裏海盜的總人數一直在100人以下;目前,這一數字已上升到1100到1200人。由於被劫持船隻的船東往往採取縱容、妥協的方式處理船隻的劫持,這一心理也被海盜掌握,他們認為:「船隻和船員才是最值錢的。」這樣便養大、養壯了索馬裏海盜。」 除海盜人數增加外,海盜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已不再使用繩索、大刀和長矛等傳統手段,快艇、重型武器(AK47突擊步槍和火箭筒)和現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在劫持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使攻擊范圍從索馬里沿岸擴展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公海,使劫持活動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索馬裏海盜心狠手辣,碰到國際海軍艦艇就把被劫持的人員放到甲板上,如採取強硬手段就殺死被劫持人員,為了保護被劫持人員的生命安全,國際海軍船隻往往只能讓步,使海盜得寸進尺,氣焰更加囂張。
5.國際打擊不力
隨著索馬裏海域海盜活動的不斷升級,國際社會對索馬裏海盜的打擊也在加強。歐美已派出軍艦加強對該海域的巡邏。北約國防部長布達佩斯會議2008年10月10日決定要在印度洋保持軍事存在,「保護向索馬里運送救濟物資的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船隻」,派遣義大利、美國、英國、希臘、土耳其軍艦各1艘、德國2艘共7艘戰艦開赴索馬里,開展行動。俄羅斯也派出「無畏」號護衛艦奔赴索馬里執行任務。2008年10月16日,印度國防部宣布,將向亞丁灣部署1艘海軍艦艇,展開巡邏。日本也考慮派遣海上力量。肯亞則將參與打擊海盜,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運糧船。聯合國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過了第1838號決議。這是安理會自今年6月以來通過的第二份有關打擊索馬裏海盜行為的決議。呼籲關心海上活動安全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採取部署海軍艦只和軍用飛機以及與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合作等行動,積極參與打擊索馬里沿岸公海的海盜行為。但打擊海盜及其他犯罪行為的國際合作仍存在著一些法律障礙———許多國家擔心國際合作會損害其主權,加之許多相鄰的沿海國之間本來就存在著主權和海洋資源爭議;部分有爭議海域犯罪管轄權不明,越境犯罪控制機制不完善,相關國家未能就海盜、恐怖主義等定義達成共識等原因,造成國家間合作打擊海盜並積極性不高,打擊效果不好。在1816號決議達成就經過一番博弈,在協議起草時,法國曾想將該協議適用於打擊所有海盜猖獗的海域,但是遭到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反對。印尼方面擔心此舉有可能成為外國干涉他國內政的先例。所以,後來在1816號決議里就有這樣的內容出現:決議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索馬里,而不應被視同訂立習慣國際法。
6、船主難於自保
一般人畢生難得遇上海盜,所以,提到海盜,腦海里浮現的,大概都是電影或文學作品塑造的形象:滿襟油污,一身酒臭,踩著一隻木製義腿,滿嘴粗口,脾氣暴烈,胡須上的火葯渣還冒著煙的老水手。
遇劫花錢消災的船東,或僥幸脫險的水手,會告訴你,現在的海盜其實和生意人沒兩樣,只是他們做的是一本萬利的勾當,只要錢財能到手,不見得要殺生。
船東也是生意人,遇上海盜劫船,只要肯講價碼,條件都好談;最怕的就是買賣變成一場槍戰,那可會驚醒保險公司,把海運保費調成天價。
船隻出海前,當然可以預為防範:如裝設必要的照明、配備雷達及熱感監控系統的24小時警衛、消防水喉、防止攀登的障礙設施、音爆武器等。
但是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武裝警衛,卻是船東非到不得已,最不願配置的手段。一來,武裝警衛必須身手不凡,索價自然不菲;其次,注冊國不準船隻配備武裝警衛;其三,許多港口不準船隻攜帶武器,進港前若有武器,必須投入海里。
最後,如果公海上的每艘貨船都必須僱用武裝保鏢,而且基於成本考慮,僱用的是一支未受嚴格訓練的雜牌軍,那公海上豈不更是處處危機?其後果,思之令人悚然。
要一勞永逸解決索馬裏海盜問題,唯有徹底解決內陸沖突。但是,如果聯合國出面都解決不了索國的內亂,船東最好還是乾脆避開這條航道。
只是,馬不吃險草不肥,生意人利字當頭,自然另有盤算。據統計,每600艘貨船,只有一艘會遇劫付出可觀贖金,這個機率,值得一搏。
出事率高,保費自然水漲船高。船東要抑止保費飆漲,只能連手向相關政府施壓,改善公海航道的安全。
海軍也必須遵守各國法律規定的交戰守則。上周,英國皇家海軍逮到一批海盜,算是走運,因為海盜沉不住氣先開火,給海軍予以痛擊的借口。不過,海盜也不會笨到再犯同樣的錯誤。別忘了,他們也是生意人。

㈣ 岸防兵的戰斗行動有哪些

1.日常戰斗勤務

日常戰斗勤務是平時的警戒性戰斗勤務活動。平時艦船在近岸活動,如進出港口、訓練、作業等,通常需要建立警戒。否則,一且遭到敵艦船襲擊,將處於被動地位。因此,岸防兵在平時就隨時處於展開狀態,以便及時投入戰斗,擔負掩護防區內海上艦船的任務。

為執行日常戰斗勤務,岸防兵通常建立戰斗值班制度。值班岸防兵做好隨時射擊准備。發現敵艦應及時報告;敵艦攻擊己方艦船時,應主動對敵艦射擊,掩護艦船撤離,遲滯敵艦行動,並在上級組織的作戰中,與其他兵力協同殲滅之。

2.基地防禦作戰,是岸防兵戰時的一項重要任務

海軍基地是海軍兵力的根據地。海軍兵力在海上作戰要依靠海軍基地補給、維修,進行戰斗休整恢復戰鬥力。

所以,基地是海上兵力作戰的依託。基地的安全對海軍兵力作戰及生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基地防禦作戰是海軍作戰的重要內容。

敵人對海軍基地進攻直接軍事日的右。一是以火力進行摧毀,二是進行海上封鎖,三是登陸奪占。

岸防兵在基地防禦作戰中,擔負的主要任務是:

1.抗擊敵水面艦艇襲擊。敵水面艦艇對基地襲擊,可使用遠、近程導彈和艦炮,亦可使用快艇突入港口泊地附近實施導彈和魚雷攻擊。岸防兵抗擊敵水面艦艇襲擊可獨立作戰,也可與海空兵力協同作戰。獨立作戰時,岸防兵應爭取在遠距離上開火,特別是敵艦艇載有原子武器或遠程導彈時,要爭取在敵發射之前將其殲滅。若敵艦艇沒有遠程武器,則可待其進入己方雷炮陣地集中火力予以打擊。

由於敵大型軍艦是對岸襲擊的主要兵力,因此,岸防兵應以最強的火力力爭首先殲滅敵大型軍艦,迫敵放棄襲擊企圖。著敵大型軍艦數量多,岸防兵數量不足時,則應分別以火力壓制敵艦,首先擊傷一艘後立即轉移火力打擊另一艘,以減少基地的損失。

若敵突破雷炮陣地,實施近距離艦炮攻擊時,則應以近程岸導和岸炮對敵作斗爭,以岸炮壓制敵艦火力,掩護岸導集中殲滅敵大型軍艦。著敵以快艇向港口沖擊時,應以岸炮,必要時使用近程岸導,以密集火力阻敵快艇進攻。

2.反敵海上封鎖。敵對海軍基地的海上封鎖,可使用水雷或海空兵力和水雷綜合封鎖。岸防兵反敵海上封鎖,主要是反布雷和支援海上兵力突破封鎖作戰。岸防兵反佈雷,應以主要火力打擊敵布雷艦艇,以部分火力壓制敵掩護艦艇,並及時准確標定敵布雷位置,以確定雷區危險界。

突破封鎖是海軍基地有計劃的反敵海上封鎖的戰斗行動。在突破封鎖作戰中,岸防兵可以掩護海上兵力待機出擊,掩護己方掃雷兵力掃雷,掩護反潛兵力反潛,支援海上兵力同敵機動兵力作戰。若己方海上兵力欲突破封鎖到外線作戰,岸防兵主要應與航空兵協同動作,掩護艦艇編隊突破敵封鎖地帶。若目的是打擊和削弱敵封鎖兵力,岸防兵應與水面艦艇、航空兵密切協同作戰,共同殲滅敵海上兵力,打破敵之封鎖。

3.抗登陸作戰,是岸防兵戰時的又一重要戰斗任務

抗登陸作戰是以陸軍為主體,陸海空三軍聯合進行的一種特殊類型的防禦作戰。一般敵登陸作戰需經過集結上船、海上航渡、突擊上陸、奪占登陸場等戰斗階段,抗登陸可以在各階段給敵以打擊。

但是,抗擊敵突擊上陸是抗登陸的主要階段,抗登陸的主要戰場是在近岸海域和瀕海陸上地帶。因此,岸防兵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岸防兵參加抗登陸作戰,主要使用機動兵力,以應付敵可能實施的機動登陸作戰。

通常在近岸海域由岸防兵火力組織三道火力區。由中程岸導組織第一道火力,與前沿雷障結合,對展開換乘之登陸編隊實施突擊;以近程岸導組成第二道火力,打擊向岸接近的敵大、中型登陸艦船和火力艦艇;以岸炮和地面遠程炮兵組成第三道火力,並與基本水雷障礙區結合形成強大的基本雷炮陣地,集中打擊敵登陸艦艇。三道火力與陸軍的各種炮兵火力相銜接,形成縱深嚴密的抗登陸火網。

抗登陸作戰中,岸防兵主要打擊距岸10公里以外的敵艦船,並把打擊火力集中在敵展開換乘地域和基本雷炮陣地兩個地域。當部署有遠程岸導時,還可以遠程導彈在遠距離上配合海上機動兵力,對航渡中的敵登陸編隊實施突擊。岸防兵的主要打擊目標是登陸母艦、直升機母艦、大中型火力艦艇,力爭在敵展開換乘地域給敵以重大毀傷,在基本雷炮陣地粉碎敵登陸企圖。

當敵登陸艦艇通過基本雷炮陣地進入地面炮兵火力區時,岸防兵主要打擊敵後續艦船,或者壓制敵艦炮火力,掩護地面炮兵打擊向岸沖擊的登陸艦艇。登陸兵上岸後陸軍部隊實施反沖擊時,岸炮和近程岸導則以主要火力打擊敵火力艦艇,支援陸軍作戰,力爭在灘頭殲滅敵登陸兵,中遠程岸導則繼續打擊遠距離的敵艦船。

4.封鎖海峽作戰,也是岸防兵戰時的重要戰斗任務

海峽是海上交通要沖,有時是敵人從海上進攻的必經之路。封鎖海峽水道阻止敵海上兵力通過是抗敵海上進攻的重要作戰行動,對爾後作戰影響重大。

岸防兵是封鎖海峽的主要兵力,岸防兵火力和水雷障礙構成的雷炮陣地是封鎖海峽海上陣地的主體。岸防兵應在海峽兩岸沿海峽走向配置岸導岸炮陣地和在航道中布設水雷障礙,形成大密度大縱深的強大雷炮陣地,以抗擊敵對海峽的突破。

封鎖海峽作戰是堅守防禦陣地戰。敵為突破海峽必然對海峽兩岸的陣地實施火力摧毀或以兵力奪占控制,故封鎖海峽作戰是最艱巨的作戰之一。岸防兵必須構築堅固工事,提高戰斗堅持力,並有足夠數量的機動兵力作為預備隊,以便及時補充和加強。

海岸炮兵封鎖海峽作戰是典型的雷炮陣地戰。因此,首先要集中岸防火力打擊敵掃雷兵力保護雷障,當敵編隊從雷障中清掃的通道魚貫通過時,則要盡可能的殲滅敵登陸艦艇或作戰艦艇,給敵以重大削弱,為爾後殲敵創造條件。

5.保交破交作戰,是岸防兵戰時行動中經常執行的作戰任務之一

海上交通線是進行戰爭的重要運輸通道。特別是瀕陸海區的交通線,是遠洋運輸和近岸運輸的匯合區,是巨大的物資傳送紐帶,對於支援戰爭具有重大意義。岸防兵負有保衛瀕陸海區交通線的任務。

同時,當敵從海上交通線進攻時,也可進行破壞敵交通線的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北方海戰區貝辰加灣一帶,以岸炮配合潛艇航空兵掩護盟軍的援助運輸,同時打擊德軍為瀕海陸上部隊運送物資的船隊,就是典型的保破交作戰。

戰爭經驗表明,由於海上作戰任務繁重和海區的遼闊,海上運輸船隊在許多情況下,不可能指望水面艦艇和航空兵的援助,比較可靠的辦法還是依賴有力的岸上火力掩護。

岸防兵保交破交作戰,主要採取區段掩護和機動作戰兩種形式。區段掩護是在交通線的瀕陸地段或島嶼較多地段,配置岸防兵陣地,以火力控制航道,打擊襲擊己方運輸船隊的敵艦,或者打擊敵運輸隊。機動作戰是在航道重要地段或運輸隊易遭攻擊海域的岸上建立機動陣地,運輸船隊通過之前,岸防兵進入陣地做好射擊准備,護送船隊通過。

對於敵交通線,機動岸防兵則可採取隱蔽伏擊的手段進行襲擊。對於敵占島嶼的港口錨地,還可用岸,防兵火力進行封鎖,切斷其海上補給,以削弱其戰鬥力。

6.支援陸軍作戰,是岸防兵戰時在許多情況下必須進行的作戰行動

海岸防禦作戰,通常是三軍聯合行動。陸軍部隊擔負著瀕海陸上殲滅敵地面部隊的任務。岸防兵配置在島岸,與陸軍部隊緊密相鄰,便於對陸軍部隊作戰進行支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的列寧格勒、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沿海地域的海岸炮兵,支援陸軍抗擊德軍從陸上進攻,就是很好的說明。當時,由於岸炮射程遠,精度高,擔負了許多地面炮兵不能完成的任務。

現代條件下,岸防兵支援陸軍作戰主要是支援陸軍對敵占島嶼的登陸進攻,支援對海岸防禦側背陸上方向的防禦,抗擊敵登陸兵奪占和擴大登陸場等。岸導主要打擊對瀕海陸軍部隊有威脅的敵水面艦艇,必要時亦可用以摧毀敵占島反射面積較大的目標。岸炮除壓制敵艦炮火力,掩護地面部隊作戰外,還可以直接支援陸軍部隊的行動,如摧毀堅固火力點,壓制消滅敵大口徑炮兵,抗擊坦克沖擊,破壞敵通信指揮樞紐等。

——引自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世界軍事網路之作戰謀略》

㈤ 徵集資料 納米材料的特性及原因 納米材料的應用潛景

納 米 科 技

丁福全

前 言

一、納米與納米科技的基本概念
二、納米科技發展的十年
三、「納米熱」
四、納米技術的應用
五、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納 米 科 技——21世紀高科技三劍客之一

前 言

人類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的時代,正好是20世紀和21世紀交替的時候。所以說20世紀是工業經濟高度發展的世紀,那麼21世紀,則是知識經濟如日東升的世紀。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徵預示著21世紀人類經濟,乃至整個人類社會,將發生許多深刻的變化,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將把人類推向一個新的文明時代。人類的知識,不僅是「重新安排」物質的知識,使之得到充分的發展。重新安排「人類精神」的知識,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今天,納米科技開發的大潮正在全球掀起。這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又一體現,是發展新經濟的又一次機遇,是人類創造科技奇跡的又一次大好機會。因此,各國的科技力量雲集於這個納米科技開發的大戰場。排好隊形,擺開陣勢,決戰這個戰場。有人說,這是一場無硝煙的激戰,是一場高科技領域的世界角逐。其科技含量和創造輝煌的程度將超過人類任何一次科技成就。

一、納米與納米科技的基本概念

「納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譯名。另一種說法「納米」一詞源自於拉丁文「NANO」,意思是「矮小」。納米是一個度量單位,是一個長度單位。納米材料構築的物質,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微細物質。

1納米,即1nm=10-9m,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米,約相當45個原子串在一起的長度,或者說,1個納米大體上相當於4個原子的直徑。如果將1m與1nm相比,就相當於地球與一個玻璃彈球大小相比。人的一根頭發直徑約為80μm(微米),即80000nm,如果一個漢字寫入尺寸為10nm,那麼在一根頭發絲的直徑上就可寫入8000字,相當於一篇較長的科技論文容量。

所謂納米科技是以1~100nm尺度的物質或結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就是指通過一定的微細加工方式,按人的意志直接操縱原子、分子或原子團、分子團,使其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具有納米尺度的物質或結構,研究其特性,並由此製造新功能的器件、機器以及其它各方面應用的科學與技術。

可見,納米科技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如微細加工技術和掃描探針技術等來制備納米材料或具有納米尺度的結構;其次藉助許多先進的觀察測量技術與儀器來研究所制備納米材料或納米尺度結構的各種特性,最後根據其特殊的性質進行有關的應用。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納米材料、納米加工製造技術以及納米測量表徵技術構成為納米科技發展的三個非常重要的支撐技術。納米科技開發領域,主要有:納米體系物理學、納米體系化學、納米材料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光子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加工製造學、納米表徵測量學及納米醫學,等等。

二、納米科技發展的十年

追求新鮮和進步是人類文明的動力。納米科技形成獨立學科領域是在20世紀90年代,1990年在美國巴爾的摩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Nano I),成立了常設機構——顧問委員會,中國是成員之一。該委員會將納米科技的研究范圍分為6個部分。

納 米 學 科 分 類

納米電子學
納米物理
納米化學
納米生物學
納米機械
納米測量

1993年8月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二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Nano Ⅱ)1996年在北京召開了第四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Nano Ⅳ)。2000年在德國舉行了第六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Nano Ⅵ)。

三、「納米熱」

納米科技中具有主導或牽頭作用的是納米電子學,因為它是微電子學發展的下一代。現今發達國家的主導工業已是以微電子為基礎的電子工業,不再是鋼鐵、材料、能源、化工、交通。目前所有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都在對納米科技的研究、開發進行大量的投入,試圖搶佔21世紀戰略技術的制高點。2000年1月,美國柯林頓總統在加州理工學院演講時說:「我們將在原子和分子水平操縱物質。想像一下這樣的可能性:材料具有10倍於鋼的強度,而重量只有鋼的六分之一;把國會圖書館的所有信息壓縮進入一個只有一塊方糖大小的器件;在腫瘤只有幾個細胞大小時就能檢測出來」 。

2001年1月18日。中國成立了中國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制訂發展中國納米科技的計劃。目前國家已初步規劃在北京、上海成立北、南兩個研發中心(納米科技創新基地)。

當前我國納米科技發展的主要任務是:①加強納米科技前沿的基礎研究和基礎性工作;②突破一批納米科技發展共性關鍵技術;③開拓納米材料和器件的應用,培育相關產業;④建設國家納米科技基礎設施和研究開發基地;⑤建設高素質的納米科技骨幹隊伍。

德國國家科學技術部於1996年對2010年納米技術的市場做了預測,估計能達到14400億美元。

四、納米技術的應用

(一) 納米材料

1. 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的定義

廣義地說,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在納米尺度范圍(1~100mm)或由他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納米結構是指由納米尺度的基本單元按照一定的規律構建或組裝成的一維、二維或三維體系。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是當今新材料研究領域中最富有活力,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影響的研究對象,也是納米科技中最為活躍、最接近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納米材料的特性

(1)表面與界面效應

這是指納米晶體粒表面原子數與總原子數之比隨粒徑變小而急劇增大後所引起的性質上的變化。例如粒子直徑為10納米時,微粒包含4000個原子,表面原子佔40%;粒子直徑為1納米時,微粒包含有30個原子,表面原子佔99%。主要原因就在於直徑減少,表面原子數量增多。再例如,粒子直徑為10納米和5納米時,比表面積分別為90米2/克和180米2/克。如此高的比表面積會出現一些極為奇特的現象,如金屬納米粒子在空中會燃燒,無機納米粒子會吸附氣體等等。

(2)小尺寸效應

當納米微粒尺寸與光波波長,傳導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及超導態的相干長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徵尺寸相當或更小時,它的周期性邊界被破壞,從而使其聲、光、電、磁,熱力學等性能呈現出「新奇」的現象。例如,銅顆粒達到納米尺寸時就變得不能導電;絕緣的二氧化硅顆粒在20納米時卻開始導電。再譬如,高分子材料迦納米材料製成的刀具比金鋼石製品還要堅硬。利用這些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將太陽能轉變為熱能、電能,此外又有可能應用於紅外敏感元件、紅外隱身技術等等。

(3)量子尺寸效應

當粒子的尺寸達到納米量級時,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能級由連續態分裂成分立能級。當能級間距大於熱能、磁能、靜電能、靜磁能、光子能或超導態的凝聚能時,會出現納米材料的量子效應,從而使其磁、光、聲、熱、電、超導電性能變化。例如,有種金屬納米粒子吸收光線能力非常強,在1.1365千克水裡只要放入千分之一這種粒子,水就會變得完全不透明。

(4)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微觀粒子具有貫穿勢壘的能力稱為隧道效應。納米粒子的磁化強度等也有隧道效應,它們可以穿過宏觀系統的勢壘而產生變化,這種被稱為納米粒子的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3. 納米材料的應用

納米材料的諸多優異性,可能在光電器件、靈敏感測器、隱身技術、催化、信息儲存等廣泛的領域得到應用。包括在建築、化工、紡織、汽車和環保等行業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比如納米陶瓷具有超塑性、耐高溫、耐磨性好、硬度高、透光等特點,可以使其用作製造人造骨骼、陶瓷、刀具、陶瓷滾動軸承、壓電地震儀、宇宙飛行器的「頭盔」,可製得「摔不碎的酒杯」或「摔不碎的碗」等。納米塑料,是一種高強度、不老化的新穎塑料。它的硬度比碳鋼強4~6倍,比重僅為鋼鐵的1/4,良好透光,不發生變性情況。如用納米塑料製造一台汽車,其重量僅為鋼鐵材料製成的汽車的1/4。還有所謂納米金屬、微孔玻璃、納米金鋼石、納米磁性材料、納米復合材料、納米超導材料等。

(二)納米電腦

電腦是20世紀人類的一大發明。由於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出現,由納米結構技術支持和納米材料組裝成的新一代電腦將是21世紀的最重大的科技發明之一。

納米電腦的核心元件就是納米晶元。有所謂蛋白質晶元,DNA晶元。這種蛋白質晶元體積小,元件密度高,據測每平方厘米達1015至1016個,比矽片集成電路高3~5個數量級,其存儲量可達到普通電腦的10億倍。DNA晶元又稱基因晶元,在1立體毫米晶片上可含100億比特,運算速度更達到10微微秒(一千億分之一秒),比現有的電腦快近100萬倍。電腦晶元的不斷更新將使電腦更加智能化,同時提高網際網路的速度並大大促進電子商務,高清晰電視和無線通信的發展。

在新型的納米晶元支持下,納米級電腦包括了所謂超導電腦、化學電腦、光電腦、生物電腦(其中DNA電腦運算速度快,它幾天的運算量就相當於目前世界上所有計算機問世以來總運算量),量子電腦(其基本元件就是原子和分子),神經電腦(用許多微處理機模仿人腦的神經元結構,採用大量的並行分布式網路就構成神經電腦,又稱為人工大腦)。

(三)納米武器

納米技術的軍事應用主要集中在納米信息系統和納米攻擊系統兩大類上。

納米信息系統是指以納米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傳輸、存儲、處理和感測系統。目前研製的主要有:

1.微型間諜飛行器。只有15厘米長,至少能持續飛行1小時以上,飛行距離可達十幾公里。進行偵察、收集情報信息,起一種潛伏哨的作用,以後也可被做得像一隻小蜜蜂一般大小。

2.袖珍遙控飛機。是一種不足撲克牌大小的遙控飛行裝置。機上裝有超靈敏感應器,這種感測器不僅可以聞出柴油機排出的廢氣,而且可以在夜間拍攝清晰的紅外照片。它可將所獲取的最近情報信息傳輸到200公里以外的基地。

3.「間諜草」。實際上是一種分布式戰場微型感測網路,外形看似小草,裝有敏感的電子偵察儀、照相機和感應器。

4.納米衛星。利用微電子機械和納米電子技術製造的慣性檢測元件、換能器、射頻元件、光學元件、電源系統及各種感測器核心片作為星載設置,可使衛星的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重量小於100克。納米衛星其實質是一種分布式的衛星結構體系,或布設成局部星團,或布設成分布式星座,這種分布式體系可避免單個衛星失靈後帶來的危害,提高航天系統的生存力和靈活性。這種衛星用一枚小型運載火箭一次可以發射數百顆乃至上千顆。

5.高性能敵我識別器。

6.有毒化學戰劑報警感測器。

納米攻擊系統。這是運用納米技術製造的微型智能攻擊武器。有所謂微機器人電子失能系統、昆蟲平台、「螞蟻雄兵」、「機器蟲」,「蚊子」導彈、「針尖」炸彈(其大小隻有針尖的1/5000)。

這些微型武器廣泛應用於戰斗中,將使那些稱雄一時令人生畏的重裝武器系統被取代,或使它們敗在手下。所謂小魚吃大魚。

這些微型戰士按軍兵種分類,有所謂微型陸軍、微型空軍、微型海軍(納米魚雷、納米水雷、納米導彈、納米炸彈、納米雷達、水下深潛探測器、無人水面偵察快艇、微型偵察潛艇等)、微型天軍。納米武器由於具有超微型和智能化的明顯優勢,打擊敵方的神經系統必然是納米武器的首選目標。通過納米武器所煥發出來的巨大戰爭威力而使敵方宏觀作戰體系「突然癱瘓」,以致不得不屈服於微型武器所造成的戰爭壓力。

21世紀的戰爭將是什麼樣式?戰場將出現何種變化?怎樣為此進行戰爭准備?這是事關各國國家總體戰略和國防發展戰略的重大問題。因此,對21世紀可能發生的戰爭及戰場形態進行科學預測,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謀求國家安全的重要途徑。預學預測的主要依據是當今迅猛發展的微電子技術。

未來的戰略競爭將是硬體技術和軟體技術的競爭。

(四)納米工業化

利用納米技術製造機器——微型機械。這種微機械雖然體積極其微小,但卻是「五臟俱全」。它既有大腦(電腦和控制器),又有手腳(感測器和驅動器)和電源。它是機、電、磁、光、化學、電腦、自動控制、感測技術與信息處理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或融合的產物。

如用成千上萬個非常低廉的細小而極簡單的機器人去收割莊稼,有如一大群蝗蟲去「收割」一片莊稼,要比使用一台大型聯合收割機快。

當地下電纜斷了以後,讓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沿著電纜爬行,爬到斷頭時,便舉起前腳搭在前端斷頭上,於是微型機器人便成為連接線,永久留在電纜上。

(五)納米農業

(六)納米醫療和保健系統

納米技術的應用,將使基因組、動物克隆、人造細胞、人造器官、創造生命和攻克癌症頑疾等多個醫學領域上取得突破。

(七)一個全新的服務行業

21世紀,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一個全新的納米產品服務行業將會誕生。它將給人類帶來一個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空間。

1. 更精彩的納米世界電影

納米世界也與宏觀及中觀世界一樣,都存在著各種微觀物質的活動。而且,活動的種類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可以想像,如果人們要看一部病菌和殺菌分子機器人「決斗」的記錄片。可以將無數台分子攝像機放入血管中,進行現場轉播或拍攝成電影。其真實性則大過現實人們電腦合成的仿生動畫片。

利用這一納米電影形式,還可以幫助人們診斷疾病和觀察病人治療的情況。

2. 納米電視

21世紀10年代將出現像紙一樣薄的由納米材料構成的大屏幕液晶顯示屏。這種電視高清晰度、無輻射、耗電低,它的顯示材料是由特種的納米級材料組成;而電視的全部電器是使用納米元件。

3. 納米新聞素材

4. 優美的自然音樂

在大自然中存在著很多優美的聲音旋律,如鳥鳴、雞啼;瀑布轟鳴,江河咆哮等。而在微小的納米世界中,也存在著各種物質的分子和原子運動時所發出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

5. 納米光碟出版物

一張3寸光碟,可以儲存上百萬億個字元。如果使用生物納米碳管,則儲存量更大,可以達到1T(萬億)個字元,相當於1千萬本書的字數。

6. 飲食業的納米科學

五、結束語

納米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有一類納米材料,因為其體積小,在常溫常壓下,由於布朗運動,它是懸浮在空間或液體中的,所謂具有飄浮的彌散行為。因此,在使用這類材料時,特別要注意這個飄浮特性,否則會造成對於人類環境和身體的污染、侵害。由於納米材料很小,小到可以容易地通過各種渠道,如呼吸系統、五官,甚至皮膚的毛囊毛孔進入人體內部,所以它是比空氣中粉塵危害更大的污染,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也許會出現比癌症、艾滋病、瘋牛病等更嚴重的傷害人類的自然災害。當然還有其它潛在的危險,如果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怎麼辦?如果沒有某種內在的停止信號,那麼災難是極可能發生的。快速復制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擴散的速度可以比癌細胞還要快,從而會排擠掉正常的組織,等等。

但是,我們也不能就因噎而廢食,雖然納米技術專家們並不排除這些危害,但是專家們都相信是可以應付的。

納米科技將給人類帶來無限美好的未來。

參 考 文 獻

1.薛增泉著.納米科技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龔建華著.走進納米世界.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

3.顧寧,付德剛,張海黔等.納米技術與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4.趙冬等.納米技術與納米武器.軍事誼文出版社,2001

5.李鳳生等.納米/微米復合技術及應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6.張玉龍等.納米技術與納米塑料.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㈥ 乾洗設備哪家比較好啊

乾洗設備的費用取決於你要開的店鋪的大小。乾洗器的種類乾洗機一般有石油乾洗和全封閉四氯乙烯。這兩種各有優缺點。1石油洗凈度略低不挑衣服重度污漬的衣服需要提前處理。四氯乙烯洗凈度高可是腐蝕也強很多衣服不能洗。最重要的費用高。是石油的乾洗機的三倍。一般30平方的8公斤的乾洗。30-50平方 10公斤的乾洗機。加15公斤的水洗機加上輔助設備,絕對夠了。50-80平方配12公斤乾洗機15公斤的水洗機。100平方以上的店面可以自由選擇越大越好。我設備和加盟找的是澳貝森科技乾洗。我開的是50平方。總投資設備費5 萬多還包括技術培訓。網路拓客還有機器人迎賓。智能管家。包括免費的店面設計。基本上都涵蓋了。現在我一年30多萬吧利潤。。店裡有兩個人幫忙
.
.
.
.
.
.
.
.
.
.
.
.
.
.
,加入人們想像生活的藍圖,開發人們的潛在慾望,影響人們看待種種現象的立場和視角。的確,人們可以否認廣告是藝術,但是,誰又能否認廣告的重要性呢?
4
在與拉瑞·金的一篇訪談錄之中,喬·圖羅談到了未來的傳播媒介。按照他的估計,跨社會群體的交談正在消失;如同電視的頻道越來越多所表明的那樣,傳播媒介正在將觀眾分割得越來越細;(20)這是否意味了人們必須為不同的觀眾圈提供特殊的廣告呢?事實上,傳播媒介的分疆而治肯定對於廣告製作有所影響。許多廣告製作都精明地盯住了婦女--因為婦女是家庭采購的主力軍。一些理論家甚至認為,電視肥皂劇是廣告商為了吸引數量眾多的女性觀眾而生產的。(21)尼葛洛龐帝大膽地預言,未來的數字化媒體更為私人化,廣告不再是一種沒有具體受眾的吆喝--"廣告則變得非常個人化,以致於我們幾乎分辨不清什麼是新聞,什麼是廣告了。這時,我們可以說,廣告就是新聞。"(22)
盡管這意味了廣告的分解和零散化,但是,我仍然存有一個企圖:可否對於廣告實行一些結構主義式的分類與概括?這種分類與概括不是發現廣告的文本模式,我所興趣的無寧說是廣告文本的基本源頭--慾望。當然,大量的廣告只能是簡明的介紹,品牌、廠家、效果、欲購從速,適當的時候加上一些調侃、順口溜、歌曲、小誤會,如此等等。但是,那些富有魅力並且令人難忘的廣告往往是因為成功的慾望修辭學--消費者感到這些廣告賞心悅目。這時,人們可以追溯的是:現代社會的哪些形象可能是慾望的象徵?什麼是解讀慾望的密碼?
我想首先提到的是這一句名言:"生活在別處"。許多廣告不約而同的潛台詞是:美好的生活在別處;只要購買廣告所推薦的商品,消費就能順利地將人們運送到另一個精彩的生存空間。凱歌皇家歌劇院的廣告詞是--"高尚的生活從這里開始!"的確,廣告設計了另一種生活,即使在起居飲食之類的瑣事之上也能遭遇這個母題:
美國溫迪漢堡包店,欲與世界聞名的麥當勞漢堡包店競爭,設計了一則名為"牛肉在哪裡"的電視廣告,內容是:三位年逾8旬的老太太坐在餐桌旁吃午餐,要的是麵包夾牛肉;但送上來的僅是兩個又大又厚的圓麵包,找來找去,甚至到桌子底下去找也找不到應該夾在麵包當中的牛肉。其中一位老太太對著鏡頭大喊:"牛肉在哪裡?"接著畫外音告訴觀眾說:如果這三個老太太去溫迪吃午餐,就不會如此晦氣了。於是,把人們的視線引向了溫迪。"牛肉在哪裡"這一廣告語也就成了人們的口頭禪,"溫迪"從此名聲大振。(23)
生活在別處,別處意味了一個更有魅力的所在。這個意義上,廣告製作者不得不訴諸一個時代的文化想像:哪裡是人們嚮往的"別處"?這樣,廣告的分類與概括提供了一些意味深長的秘密。
也許多少有些意外--封建時代的宮廷生活成為許多廣告設置的背景。無論是華氏麥片還是烏雞白鳳丸,無論是某種御用的精美糕點還是宮中御醫秘方,皇帝與皇後們的標准成為種種商品不言而喻的質量證明。有人曾經嘲笑過這些廣告設計--中國的皇帝很少長壽,挑選他們作為楷模是不是南轅北轍?盡管如此,廣告製作者對於宮廷生活熱情不減。他們估計,大部分人是將宮廷生活想像為奢侈的、甚至是至高無上的象徵。的確,如果讓人們放縱自己的白日夢,皇帝的日子怎麼能不是首選對象呢?
相形之下,廣告製作熱衷於種種發達國家的生活景象則是意料之中。的確,人們可以認為,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從葯品的臨床驗證、電視機的圖象顯示到汽車發動機的質量--贏得了更多的信賴,但是,廣告對於發達國家的仰慕之情隱含了多重的內涵。首先,如同人們已經分析過的那樣,這些廣告時常是跨國資本的產物。(24)貿易壁壘拆除之後,發達國家的廣告無疑是先於商品而抵達的尖兵。更為深刻的是,這些廣告同時還包含了跨國文化的傾銷和征服。廣告之中可以察覺,種種精美的商品周圍還附有一張社會環境、生活觀念或者特定文化價值組成的網路。異國風情的沙灘,蔚藍色的大海,高樓林立的城市,寬敞明亮的居室,激情四溢的男女主人公,這一切時常被無言地注釋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圖景。這時可以說,商品的消費同時還是另一種生活的想像。當然,這些廣告的魅力不僅源於某種現實的匱乏,同時還源於獨特的歷史記憶--這些記憶之中混雜了後發現代化國家對於發達國家的羨慕、景仰和模仿。某些時候,這個類型的廣告的確如同後殖民文化的標本。
啟用明星偶象加盟是廣告製作的常見手段之一。明星可能從人們的身邊走過,但明星永遠生活在別處。通常的想像之中,明星是這個時代最愜意的一批人。他們周遊世界,收入豐厚,香車豪宅,緋聞不斷,他們所從事的藝術或者體育帶有很大的娛樂成分,他們贏得的崇拜使他們成為一個最有感召力的階層。對於那些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本或者家族背景出人頭地的少男少女說來,明星夢是最大的幻想。如果某種品牌的洗發劑、礦泉水或者行動電話可能與明星的生活沾邊,那麼,慷慨解囊就是進入這種幻想的中介。
許多飲料、自行車、摩托車、化妝品以及體育用品均選用了一些青春貌美的年輕偶象作為商品的配角。盡管某些廣告--例如某些香皂的廣告--更像是挑逗性地陳露女性的胴體,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廣告的主題仍然是青春與活力。這個主題甚至有效地夾帶了另一些年輕一代所樂於遵從觀念,例如個性、自我、率真乃至叛逆,如此等等。"非常可樂,亮出你自己"--此刻電視上出現的卻是一個充滿了青春氣息的年輕軀體。事實上,對於平庸、瑣碎、乏味的現實說來,青春與活力永遠是一個明亮的理想。
"南方黑芝麻糊"的廣告得到了眾多的贊許。這個廣告的魔力在哪裡?顯然,溫馨的祖孫之情是這個廣告之中最為動人的部分。的確,許多廣告均是用暖意融融的團聚和人倫親情製造誘人的情調。酒,洗潔劑,傢具,禮品,廚房用具,這一切均可以組織到"家"的氛圍之中。中國大眾的心目中,"家"不就是最後的歸宿嗎?
宮廷生活、異國風情、明星之夢、青春活力、家--這幾個因素之間的循環和補充終於初步完成了廣告修辭學之中慾望的代碼系統。生活在別處,廣告塑造人們的未來--這時,如果重新回憶起這個結論,那麼,人們不能不意識到,這幾個因素就是廣告正在竭力的倡導理想生活。商品的使用功能並未消失;但是,某種商品之所以奪目地脫穎而出,無疑是因為這種商品投合了人們心目之中隱蔽的期待--這更多地顯示商品的象徵功能。這的確令人想到了鮑德里拉式的奇談怪論:商品必須先成為某種挑逗人們的符號之後才能為消費者所接受。人們心目之中隱蔽的期待是如何形成的?這時,人們必須意識到廣告的意義:廣告之中的慾望代碼系統正在以日積月累的形式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白日夢。
注釋:
發現,人們可以在每一個技術奇跡的背後追溯到種種曲折的故事。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些技術奇跡已經到了聯結為一個整體的時候了。它們不再是某種別出心裁的發明提供一些舒適與快樂;人們必須意識到,這些電子產品聯結為一個整體之後正在深刻地改造社會結構。當然,這並不是輕率地附和種種技術決定論。人們有必要描述的是,這些電子產品的意義如何突破技術進步的范疇而進入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的運作。對於文化生產說來,這些電子產品不僅提供了種種嶄新的表意系統,同時,這些電子產品還為經濟、政治與美學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嶄新的形式。
不論是否將電子產品形成的傳播媒介體系視為後現代社會的重要因素,人們都必須承認,電子時代的符號製作規模是印刷時代所無法比擬的。機械與電子技術的合作終於使文化生產具有了工業社會的節奏。如今,人們甚至用"爆炸"一詞形容電子傳播媒介體系提供的信息數量。或許可以說,霍克海默與阿多爾諾所謂的"文化工業"只有在電子時代才名至實歸。在我看來,文化工業的另一個涵義是,文化生產終於匯入了工業生產的邏輯,遵循工業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循環軌跡,成為日常性社會生產的一個有機部分。某些歷史時期,文化生產是日常現實的一個"他者"――文化生產意味了指向日常現實之外的另一個維度。按照雷蒙德·威廉斯的觀點,19世紀某一個時期的"文化"或者"藝術"曾經扮演市場以及工業文明的對立面;文化或者藝術被遵為物慾橫流之世的"人性"守護神。(1)現在,如同工業生產一樣,文化生產終於和商品、利潤互相認同了。事實上,恰恰是商品和利潤維持了電子傳播媒介的龐大開支,維持了電子時代不斷擴大的符號製作規模。當然,這些文化產品已經進入日常的消費領域。如同種種生活用?紡茄繾喲ッ澆樘逑抵械腦叢炊吹姆乓導喝嫻叵餷隊諫緇岬乃蟹矯妗?梢運擔繾喲ッ澆櫚納緇嶙櫓庖逭謚鸞ハ月丁U飧鮃庖逕希呂錮そ厝銜紙竦姆胖譜鞴婺R丫鬩勻美販⑸硪淮味狹眩閡怨ひ瞪櫓誦牡納緇崢枷蚍派緇嶧毓欏I緇岬哪哿Σ皇竊從誥蒙睿搶醋源ッ澆櫚目刂啤S謔牽謁蠢矗錈輝偈腔鈐鏡納Υ蒓俅車納叵擔壞吒倉腫寤蛘噝員鸕拇撤糯氬攀撬嬲硇牡奈幕錈#?)
盡管鮑德里拉的設想之中包含了過多的符號崇拜,但是,無論如何,人們沒有理由低估電子時代符號製作的意義。如果說,印刷時代的文字元號與日常現實保持了某種距離――如果說,積淀於文字元號之中的神聖意味頑強地擊穿了庸常的世俗氣氛,那麼,這種距離正在電子時代的符號製作之中消失。許多時候人們可以說,符號就是現實生活。電子時代的符號喪失了抽象的文字元號之中隱含的指代性、凝聚性與概括性。回溯種種古老的傳說可以發現,文字元號曾經被想像為法力無邊的天授之物。文字元號的誕生如同一個驚心動魄的事件。"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這種神話記載無不暗示了文字元號的非凡魔力。盡管理性社會的"脫魅"解除了種種神秘的權威,但是,許多時刻,文字元號仍然保持了異乎尋常的尊嚴。從敬惜字紙的風俗、個人簽名的慎重到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載入史冊而名垂千古的榮耀,文字元號之中殘存了某種公認的莊重。即使人們已經擁有近似的視覺經驗,"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或者"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詩句仍然會產生某種視覺經驗之外的文字韻味,令人神往不己。然而,電子時代的符號開始與人們的感官經驗無間地交織為一體。首先,這些符號是即時的。電視或者廣播"現場直播"所製造的符號與人們的感官經驗之間不存在時間距離。計算機網路空間的聊天一如面對面地相向而座。人們的幻覺之中,這些符號不像印刷文字那樣遭受人為的精心編輯;這些符號無異於感官經驗。人們生活在這些符號之中如同生活在感官經驗之中。某些時候,人們甚至利用現場的熱線電話打入存活於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符號世界,參與符號世界的對話。另一方面,電影尤其是電視之中的符號是以影像的形式出現。活靈活現的音容笑貌和草木山川讓觀眾感到,這是一個他們可以躋身的世界。數碼成像技術製造了影像的奇觀,某些無法拍攝的景象――例如恐龍,或者龍卷風――栩栩如生地進入人們的視域。這不僅是一種視覺的震撼,同時,這些遙不可及的景象出其不意地成為人們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後果:電子時代的符號製作逐漸混淆了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差異。人們同時擁有了雙重截然相反的技術條件。一方面,長焦鏡頭可以窺探和搜索任何私密的角落;另一方面,電子傳播媒介可以在全世界范圍予以曝光。因此,人們時常遭遇兩種富有張力的景觀。一方面,大量隱密的話題進入公共空間公開展覽。性伴侶選擇、親子關系、異常的性心理以及種種個人化的絕望和焦慮頻繁地出現於電視播映室和"夜半心聲"這樣的廣播節目之中。這不是一本書與一個讀者的單獨相對,這是一批人同時共享一個秘密話題。另一方面,種種大型的公共話題――例如國家、政治、戰爭,等等――長驅直入私人領域。報紙的印刷周期與人們街頭購買所形成的緩沖消失了,人們可以在卧室的電視機里即時地觀看總統的就職演說或者某一次關系公眾利益的投票――此刻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是一體的。遙遠的政治權力機構與渺小的私人生活產生了親密感。總之,電子時代的符號製作瓦解了真實與符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界限,或者說,電子傳播媒介體系正在將這一切重新組織為另一個整體。的確,印刷時代的書籍相形失色――沒有哪一本著作或者哪一份報紙具有這種強大的功能。
電子時代的符號製作幾乎無限地擴大了人們的感官經驗,尤其是視覺經驗。通常,社交半徑劃定了個人的活動區域,人們親眼目睹的景象十分有限;然而,電視機以及其他電子傳媒介卻將全世界推到他眼前。從數千公尺之下的深海到遙遠的星球,從另一個國度的足球比賽到他人卧室之中的床第之事,電視將人們所能想到的種種景象一網打盡。這無形之中造就了一個觀念:電子傳播媒介已經代表了世界。世界按照電子傳播媒介分配的比例呈現在人們面前。這時,電子傳播媒介突然得到了難以言喻的權力。它接管或者代替了人們認知世界的文化感官。人們幾乎可以說,未曾進入電子傳播媒介的現實就會被判定為不存在――這些現實將是匿名的,沒有確定身份的,喑啞無聲的,它們沒有希望在世界性的對話之中得到一席之地。例如,相對於發達國家、總統、富翁、電影或者體育明星,第三世界國家、小公務員、乞丐、清潔工無疑是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面目模糊,僅僅是一個空洞朦朧的輪廓;他們露面機會之少,以至於人們無法真實地確認他們的位置。這個意義上,人們不難解釋克樓克與庫克――兩個加拿大社會學家――為什麼用如此誇張的修辭描述電視:"凡是沒有進入電視的真實世界、凡是沒有成為電視所指涉的認同原則、凡是沒有經由電視處理的現象與人事,在當代文化的主流趨勢里都成了邊緣,電視是』絕對卓越』的權力關系的科技器物。在後現代的文化里,電視並不是社會的反映,恰恰相反,』社會是電視的反映』。"(3)
的確,電子傳播媒介形成的權力是難以抗拒的。人們發現,電子傳播媒介時刻在闡述一套完整的觀念:國家,政治,文化,性別,種族,理想,幸福,正義,如此等等。當然,這些闡述並非某種生硬的、甚至不無強制性的宣讀,電子傳播媒介無寧說是利用一系列特定的符號驅使這些觀念布滿人們日常生活的所有角落,甚至讓人們習焉不察。所以,勞拉·斯·蒙福德十分感嘆電視闡述主導意識形態的完整機制:"它們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經緯和體驗,發揮著一種溫和的效力,其構成方式復雜之至,以至於抵制和顛覆都難之又難。"(4)電子傳播媒介幾乎完全佔領了人們的休閑時光,一些理論家甚至將休閑時光稱之為"電視殖民",(5)這決定了電子傳播媒介對於人們生活的控製程度。因此,沒有人有理由繼續無視一些至為重要的問題:電子傳播媒介根據什麼原則運行?誰是電子傳播媒介的主宰?誰有權力提出或者規定電子傳播媒介正在闡述的一套觀念?
2
迄今為止,多數人仍然對於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運動稱道不己。這是語言的解放,也是知識權利的開放。引車賣漿之徒的聲音贏得了發表的機會。這無疑是文化民主的先聲――這意味了引車賣漿之徒有機會了解以及參與一向由精英階層把持的國家事務了。現今,人們還是沿用相仿的理由肯定電子傳播媒介的崛起。由於電子傳播媒介的強大傳播功能,大眾可能在一個更大的文化空間搜索信息,自我表達。只有置身於電子傳播媒介的信號區域之內,人們才可能實現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夢想。另一方面,電影、尤其是電視傳播的影像符號甚至比白話文更為通俗生動。不識字的學齡前兒童可以輕而易舉地領悟影像符號的結構及其涵義。
然而,更多的人聚集在電子傳播媒介周圍不等於說他們可以平等地共享這個強大的傳播體系。與白話文不同的是,電子傳播媒介不是民間的產物。個體無法像市井閑談那樣自由地操作這個龐大的系統。電子傳播媒介的運行和管理依賴於大量的資金和專業人才。因此,社會學的意義上,電子傳播媒介的背後隱藏了多重的權力關系。除了權力機構的插手,投資者、技術人員和設計、主持節目的知識精英分別擁有一個支配的轄區。自從話語權力這個概念漸為人知之後,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發言者顯然被視為話語權力的化身。盡管來到人們面前的是演員、節目主持人以及導演、製片人,但是,他們的言行不僅代表他們自己的意志。許多時候,他們是多重權力關系的形象代理。也許,對於電子傳播媒介可以這么說,話語權力是其他多種權力的匯聚之處。公眾面前,演員如同某一方面的楷模,主持人保持了高瞻遠矚的姿態誇誇其談;然而,他們的形象之中已經凝聚了多種權力的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多種權力的所有者均可以藉助話語權力贏得一份回報。投資者利用話語權力回收利潤,政府利用話語權力宣諭主導意識形態,如此等等。誠如福柯所告誡的那樣,人們不該忽視"公眾輿論產生的真實條件,公眾輿論的』媒介』,陷在權力機制中並以報刊、出版及以後的電影和電視形式出現的物質性";福柯看來,媒介必然在經濟和政治利益支配之下工作,人們必須時刻考慮公眾輿論的物質和經濟構成。(6)所以,考察20世紀末期中國社會文化的時候,人們不僅必須意識到電子傳播媒介對於公共空間的介入,同時還要意識到電子傳播媒介本身正在形成另一個堅固的權力中心。如果說電子傳播媒介召集大眾和呼風喚雨的能量是無可比擬的,這絲毫不是誇張之辭。分析過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的巨大威望之後,戴錦華及時地發現了這種威望喻示的另一種權力:
當人們沉浸在"媒體介入社會生活"(或曰"輿論監督")的社會進步進程之時,我們似乎忽略了若干相關的並且昭然若揭的事實:首先,是在工業、"後工業社會",傳媒早已成為新的權力中心之一;電視及其他大眾媒體的興起,與其說是搭乘上商業化快艇的社會民主化印證,不如說只是向我們展現了媒介權力的獲得。其次,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傳媒所顯現的空前的力度,事實上是權力的媒介與媒介權力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相互結合、彼此借重的結果。那破門而入、將不可見人的幽冥公諸於眾的壯舉,是對經典權力的冒犯;同時,使被冒犯者為之折服的,不僅是所謂媒介的力量(或曰輿論監督的力度),而且是媒介本身作為昔日權力工具所具有的、來自其從屬之權力機構的威懾。這一權力的媒介與媒介的權力的相互借重,同時表明著一個更為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的發生,即當媒介藉助經典權力(諸如政治或政府權力)而一路斬關奪將時,它不僅已然開始將經典權力轉化為媒介自身的權力,而且成功地成為對媒介自身的資本及文化資本的累積和展示。再次,在所謂"官方/民間"的二項對立的敘述之中,我們不僅必然忽略了經典政治權力己非90年代中國惟一權力中心的事實(這里姑不論政治權力自身的演變),而且似乎可以因為記憶與現實中的權力/暴力,而無視甚至原宥新興權力(諸如媒介權力)所顯現和暴力特徵。(7)
如果說,《焦點訪談》式的新聞評論節目更多地顯示了電子傳播媒介與傳統權力機構的聯手,那麼,另一些節目――從肥皂劇、娛樂與游戲到故事影片――挑開了話語權力如何兌換文化資本與經濟利益的內幕。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批活躍於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明星"。必須看到,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明星與傳統舞台之上的戲曲演員具有極大的差異。後者更像是傳統的手工業者。他們的活動范圍僅僅是某一個劇院甚至某一個村莊的舞台;他們依靠每一台演出收取報酬。他們的表演與體力勞動相差無幾,以至於"戲子"是一個遭人歧視的職業。相形之下,電子傳播媒介之中的明星利用電波和機械復制掙脫了時空的限制。明星的一次表演可以被製作為無數份拷貝或者錄像帶、光碟,他們的電子形象將通過銷售和傳播網路擴散到全世界。事實上,表演僅僅是明星之所以為明星的部分原因,如同喬治·薩杜爾所描述的那樣,明星的周圍氣氛產生了巨大的效果:"觀眾對於電影明星的崇拜是用幾百萬張簽名的照片來維系的,廣告和宣傳在這些偶象周圍散布一種傳奇的氣氛。明星的戀愛、離婚以及他們所使用的化妝品、住宅、他們所喜愛的動物,這一切在某些國家成了一般人關心和津津樂道的題材。"(8)明星崇拜無疑可以追溯到好萊塢的"明星制度"。20世紀之初,電影演員聲譽不佳,他們通常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然而,特寫鏡頭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特寫鏡頭聚焦於個人形象,富有魅力的一顰一笑得到了無比詳盡的表露。這縱恿了幻覺的出現:觀眾覺得自己與明星之間的距離已經取消,某種曖昧的想入非非若隱若現。拉康對於慾望的說法彷彿又一次得到了證實――電子傳播媒介製作的影像符號無疑是對於慾望的巧妙投合。於是,電子傳播媒介與商業之間的合作因為明星的中介而創造了不俗的業績。"明星制度"的擴大終於讓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電子傳播媒介的符號製作是創造偶象的奇妙形式,強大傳播功能可以輕易地讓一個人身價倍增。於是,電子時代的演員和主持人迅速變成一個炙手可熱的職業。他們所得到的遠遠不限於表演的片酬,明星崇拜產生的號召力可以讓他們銷售自傳,或者重金受聘而充當廣告之中的模特。這時,話語權力、文化資本與經濟利益之間環環相扣的演進終於顯露無遺。
這一切當然與絕大多數環繞於電子傳播媒介周圍的公眾無關。通常,他們無緣進入電子傳播媒介復雜的循環體系,染指這種循環產生的利益。他們要做的事情僅僅是大量吞噬影像符號,從而招徠廣告商。如果某些人試圖發表一些獨特的、甚至與電子傳播媒介的宣諭相互矛盾的觀點,或者試圖更正電子傳播媒介的某些不實之辭,這時他們才會察覺,自己與這個強大的傳播體系之間距離得多麼遙遠。他們的聲音不可能抵達演播室和錄音棚,這個貌似大眾聚會的空間無法任意進入。個人的喉嚨不可能與眾多精密的儀器抗衡,正像霍克海默與阿多爾諾在《啟蒙辯證法》之中所說的那樣:"答辯儀器尚未開拓出來,私人沒有發射的電器設備和自由"。(9)這種無助和無力的境遇恰恰是一個反襯――反襯出電子傳播媒介已經擁有了難以挑戰的威嚴。更大的范圍內,這種對比懸殊的關系還將出現於不同的民族國家之間。
3
安德森曾經提出一個影響廣泛的論點:民族國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10)他深刻地闡述了印刷文明與這種想像共同體的相互關系。安德森曾經以小說、尤其是報紙為例說明印刷文字作品如何協同社會時間及空間的想像能力,人們如何因為報紙版面的共時框架和統一的閱讀儀式而彼此認同。愈越了親身晤面的社交圈子之後,母語即是人們之間最為牢固的聯系鏈條。盡管語種與民族國家之間互不重疊――例如,一個民族國家內部可能容有多種語言,或者相反,多個民族國家共同使用一種語言――的現象還將引向更內,電子傳播媒

㈦ 各國著名新聞機構名稱

美國的美聯社、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中國的新華社等。

1、美國的美聯社

美國聯合通訊社( 簡稱美聯社,英文:The Associated 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

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1958年由前合眾社和國際新聞社合並組成,總部設在佛羅里達州。國外有80多個分社,擁有一個世界范圍的圖片網。

2016年4月18日,美聯社獲2016年普利策獎公共服務新聞獎。

2、英國的路透社

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

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社由德國人保羅·朱利葉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0年在德國亞琛創辦,次年遷往英國倫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為一家大公司。1916年被改組為路透有限公司。它素以快速的新聞報道被世界各地報刊廣為採用而聞名於世。

3、法國的法新社

法國新聞社,成立於1944年,是與路透社、美聯社和合眾社齊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前身是由夏爾·哈瓦斯於1835年創建的「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訊社中資格最老的一個。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法國新聞社排名第252。

4、新加坡的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由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屬新加坡主要華文綜合性日報,前身是1923年創刊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創刊的《星洲日報》;1983年兩報合並,合並後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聯合早報》,簡稱《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的平日發行量約為20萬份,除新加坡發行之外,也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汶萊等地少量發行,在中國大陸是唯一獲准在中國大城市發行的海外華文報紙。

5、中國的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

新華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重要宣傳輿論機構,從誕生起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地區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

新華網 是新華社主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每天24小時以7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全球網站綜合排名穩定在190位以內。

開通31個地方頻道,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平安網、中國文明網、振興東北網等大型政府網站,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網站集群。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367。

閱讀全文

與生存戰爭工業年代如何使用快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3新車放多久不開虧電 瀏覽:218
奧迪一共要出多少系列 瀏覽:100
工業機器人和獸醫哪個好 瀏覽:370
寶馬迷你插電混動價格多少 瀏覽:568
8月26號寶馬下線多久能到店 瀏覽:18
無煙工業污染怎麼回事 瀏覽:154
汽車空調信號線如何測量 瀏覽:391
寶馬b48怎麼改進散熱性能 瀏覽:311
小汽車如何接線出來充電 瀏覽:433
不熄火汽車究竟可以持續跑多久 瀏覽:444
寶馬什麼車是尖耳的 瀏覽:442
賓士e級多久更新款式 瀏覽:38
奧迪p擋和空擋哪個好 瀏覽:792
工業園招工有哪些 瀏覽:564
下角到漱舊東部工業園怎麼搭車 瀏覽:554
集體用地怎麼改工業用地 瀏覽:80
工業化國家發展靠什麼能源 瀏覽:715
怎麼啟動賓士e 瀏覽:699
如何辨別賓士車系 瀏覽:38
江淮汽車口碑怎麼樣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