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遺址如何治理

工業遺址如何治理

發布時間:2023-01-06 05:54:55

㈠ 廢棄的工廠如何變廢為寶

廢棄的工廠通常都是污染了或者荒廢了。要變廢為寶,藍裕文化了解到之前國內比較流行的方式是直接拆了改建、重建,前期都時行地價上漲,隨便搞點啥都有得賺。

但是目前國家對兩個問題比較重視,一個是地價房價,一個是工業遺址保護。比如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價地價調控措施,比如70年產權只租不售、聯合購房等。而工業遺址保護的典範當然是北京的798、上海的八號橋,以及北京的首鋼遺址。

也就是說廠子拆遷荒廢後,目前被拆的命運會有所改觀,該保護的就保護,不具保護意義的就拆除。所謂的變廢為寶應該就是說的這些具有保護意義的地方吧。

這里頭簡短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是污染治理式的,比如杜伊斯堡景觀公園。這是魯爾區的一片廢舊煤礦,污染比較嚴重。德國人在此種上花草樹木,重新進行規劃設計,打造成了當地的休閑遊憩公園。一改以前荒廢的容顏,變成風景秀麗的好去處。當然其中有些比較具有標志性的建築物、廠房、設備等還是得以保留。

第四個是其它創意,通常會融合發展,保護+改造+拆除並舉,重新整合打造成為景點、辦公場所、博物館等的社區型集聚地,給人們在現代和過去穿梭的機會。

愚見,由專注工業旅遊的藍裕文化整理

㈡ 老工業區變身新「網紅」!首鋼園如何獲得遊客青睞

3月18日,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北區面向遊客全面開放,滑雪大跳台區域也迎來「解封」,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參觀游覽。

始建於1919年的首鋼,見證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百年變遷。2005年首鋼老工業區改造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首鋼園歷經近20年的轉型與 探索 ,已經從高爐林立的重工業基地,華麗轉身為「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首鋼園更是晉升為「世界級網紅打卡地」,目前正朝著建成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城市復興新地標的目標不斷奮進。

工業遺產利用 留住城市記憶

踏入首鋼園,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工業風。這里的機器已不再轟鳴,曾經人聲鼎沸的廠房沒了往日的喧鬧,只剩巍峨壯觀的冷卻塔、高爐和靜謐的鐵軌默默講述著那個年代的記憶。昔日用於工業循環水的晾水池被改造成綠樹環繞的群明湖,運煤車站被改造成冰球館,精煤車間變身成為冰壺、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訓練館……在首鋼園游覽,處處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工業文化與 體育 文化。

時間回到2005年,為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鋼決定啟動搬遷調整。同年,國務院正式批准「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整治」方案,首鋼老工業區改造工作全面啟動。2007年,北京市政府批復《首鋼工業區改造規劃》,提出首鋼北京園區的發展重點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2010年底,首鋼主廠區全部停產。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北京市首鋼老工業區等納入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2018年12月,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 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行動計劃(2019—2021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首鋼園在積累、沉澱中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逐步發展成為以鋼鐵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首鋼園的驚艷亮相,凝聚著北京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上的持續 探索 與努力,凝聚著首鋼園眾多建設者、建築師和規劃師的辛勤付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首鋼集團總建築師吳晨表示,在規劃設計當中,首鋼園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廠區的風貌格局,賦予原有的工業建築遺存以嶄新的使用功能,實現高聳的冷卻塔等「工業顏值」與奧運元素完美結合。

多元業態疊加 實現融合轉型

隨著首鋼園北區全面開放,首鋼大食堂、茶鋼兒、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香啤坊等商戶開始營業,吸引不少市民、遊客感受冰雪魅力、體驗科幻世界、品嘗特色 美食 。

北京首鋼園區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文化 旅遊 事業部部長劉涌表示,首鋼園是以「 體育 +」「 科技 +」為主要產業的新型綜合產業園。近年來,首鋼聚焦主產業,融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創新發展,通過引入元宇宙等應用場景,讓遊客感受全新的 娛樂 體驗。在保護好工業遺存的前提下,推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線路、冬奧主題研學游、鋼鐵主題研學游等 旅遊 產品。同時,與入駐企業聯名開發系列文創產品,滿足參觀人群的購物需要。

此外,首鋼在重點打造文化、 旅遊 、 體育 、休閑板塊的同時,還著力促進酒店餐飲、商務服務等配套板塊發展。「十四五」時期,首鋼滑雪大跳台配套設施、冬奧廣場、新首鋼國際人才社區、城市織補創新工場、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等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用,帶動首鋼園成為京西發展新熱點。

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民介紹,「近期,我們通過 體育 與文旅融合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體旅活動。特別是Kappa首鋼極限公園的攀岩項目,吸引了眾多企事業單位前來組織團建活動。我們聯動園區其他運營單位和商戶推出的一些 科技 體驗項目,也獲得了廣大市民、遊客的青睞。」

冰雪盛會賦能 加速蝶變復興

2016年5月。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正式入駐首鋼園,為首鋼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2年2月,冬奧會成功舉辦,這座十里鋼城備受世界矚目,一躍成為世界級網紅打卡地。

首鋼園最熱門的打卡點當屬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凌、蘇翊鳴的奪金福地——首鋼滑雪大跳台「雪飛天」。優美的曲線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靚麗。據介紹,首鋼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冬奧會大跳台比賽場地,也是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唯一的一個雪上項目競賽場館。

如何利用好冬奧遺產,延續新的首鋼故事?郭曉民表示,冬奧遺產的再利用,不能只講故事,更不能盲目樂觀。在賽後利用過程中,要統籌 社會 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明確的商業模式,推動冬奧遺產的可持續利用。按照初步方案,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賽後利用主要圍繞舉辦世界級賽事、打造專業運動員訓練場地、開展商業文化 娛樂 活動等,帶動首鋼園乃至京西地區 體育 經濟 社會 多元發展。

㈢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包含哪些內容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

(1)歷史遺址類資源開發的原則

①依法保護的原則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利用首先應該是建立在遺址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不利於保護而損害遺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許的。在開發過程中,應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文物保護法規,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切實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完善各項保護措施,保證旅遊資源的持續利用。

②系統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

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服從於省、市、區的總體規劃,與鄰近地區相呼應,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工程。實行遺址區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全面保護與局部開發相結合、遺址開發管理措施與旅遊景觀建設技術措施相結合、非物質文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旅遊開發相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組合與遺址區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近期開發與遠期開發相結合。重點突出近期實施項目,合理規劃中遠期項目。搞好重點景區景點的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對歷史遺址的系統開發、科學開發和動態連續性開發,促進區域旅遊開發建設的滾動發展。

③恢復原有人文環境的原則

依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將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在不幹涉遺址遺跡本體的前提下,保證原真性及完整性,要盡可能減少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本體的干預,保護文物本體的真實性,保護文物及其環境的完整性。營建改善與遺址類旅遊資源相協調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保存和恢復遺址原有的歷史人文環境和自然風貌,充分發掘歷史遺址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所蘊藏著的歷史人文價值,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④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類型各異,既有居住遺址、工業遺址、軍事商貿遺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遺址。從發展來看也很不平衡,有的發展得比較早,有的仍處於起步甚至完全的保護階段。類型不一樣,開發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外在表現就不盡相同;所處的階段不同,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也不同。開發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各類遺址及遺跡的分布、保存現狀及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對於起步階段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吸引更多的遊人來觀光消費;對發展較早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傳及管理措施。

⑤體驗旅遊開發原則
體驗旅遊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人們學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建博物館、導游解說的層次上,而應通過發掘遺址文化內涵,使遊客融入遺址,增加遊客參與的程度,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戰遺址,在新的保護規劃方案中,將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而在工業遺址或作坊遺址開發中,可以讓遊客親自體驗製作產品的過程。

(2)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理念

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是當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遵從的主要觀念之一。其含義不僅僅是要在利用時保護歷史遺址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動態的保護模式。其動態保護就是將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納入當地的生態保護系統、文化旅遊開發系統以及文物保護系統;把歷史、現實、自然、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整合,從全局的觀念去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歷史遺產。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保護的可持續性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歷史遺址本體及其載體的可持續性保護;一是歷史遺址所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包括實體的可持續保護,也包括價值觀的再認識。

②「生態博物館」理論

生態博物館是指在原來的地理和社會、文化條件下保存人類群體遺存及生存狀態的博物館。即歷史遺址應原狀地、動態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屬環境中,某種意義上講,遺產環境等同於「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換言之,在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將不再從博物架上看結果,而是在房前屋後觀過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是法國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觀念,他主張將一個完整地域以博物館的觀念來思考,將自然生態與歷史古跡統合在現代人的生活整體環境中,整體的展現出來達到自然環境、歷史古跡保存與增進現代人生活整體環境的目的。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現代環境意識和現代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的反映。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區域保護的原則,以及將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同一環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對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通過採用「生態博物館」的模式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將遺址所處的環境、自然景觀、遺存等動態的保護與展示給公眾,用全局的觀念去開發和保護[1]。

(3)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模式

目前,國內關於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種:

①遺址公園

就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這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保護,也通過公園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國現階段的遺址公園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在公園內是有所保留的遺址,成為公園景觀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園的雷鋒塔、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等;第二類是遺址本身可以成為公園,如圓明園遺址公園;第三類是考古型的遺址公園,它強調的是對文物遺存有所展示,並強調文物的真實性展示,如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

②旅遊景區

許多遺址處在風景名勝區之中,在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將遺址作為旅遊景區的一個景點,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展示性開發。如樂山大佛旅遊區內的蘇軾故居,張良廟-紫柏山旅遊區內的張良廟、青島的琅琊台遺址,重慶的合川釣魚城等,擁有豐富的古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利用自然、人文資源綜合開發旅遊產品,形成集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③遺址博物館

遺址博物館是指在由於自然或人為活動的原因形成的遺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館,包括具有博物館功能的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源遠流長,無論地上或地下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址、遺跡和遺物。為了在保護歷史遺址的同時傳播歷史文化我國對歷史遺址採取通過興建博物館的模式來保護展示宣傳其文化內涵。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建立在由於自然原因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原址上,它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通過展示遺址本身的形成和變遷遺址博物館使公眾了解過去,成為鏈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環節。如1925年我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發掘原址上的遺址博物館——陝西半坡博物館。再到今天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家遺址博物館,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國遺址博物館經歷了一個迅猛的發展過程,並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現成為重要的參觀游覽地。

④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中國有許多遺址面積大,遺址區內居民眾多,國家目前難以像發達國家那樣,撥出大量資金,清空區內人口,對遺址資源實施保護。因此在遺址區建設歷史文化農業園區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比如漢長安城面積巨大,居民5萬多人,主要以農業經營為主,為了有效保護遺址,可在遺址區內發展都市農業,建設觀光農園、市民休閑體驗農園、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等。

㈣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有何意義

據報道,日前,由中國科協調宣部等機構主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名錄中有創建於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

好在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工業遺產的價值,武漢、廣州、大慶等城市出台了工業遺產保護的地方法規,力圖「保護工業遺產,傳承城市文脈」,此舉具有很強的示範價值。和歷史文化遺址不同,工業遺址大多具有「以用促保」的空間。北京798文創園區就是在原國營798廠等企業老廠區基礎上建立起的文化新地標,上海的1933老場坊、重慶的坦克倉庫等是這類模式的代表。如何讓老廠房、老廠址煥發生機,需要找到更多模式和辦法。

電影《鋼的琴》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落寞的鋼廠遍布著工業建設時期留下的廠房,老工人們靜靜站在遠處,看見不再冒煙的煙囪在爆破中轟然倒下,表情凝重。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太多太多的「轟然倒下」。工業遺產名錄的發布可以看作是一個提醒:城市管理者不僅要關注給城市新建了些什麼,更要思考給城市、給歷史、給後人留下些什麼。

㈤ 工業遺產的關於遺產

人類文明的進化,取決於文化的創造、保存和交流。城市是文化的載體和容器,城市的發展是循序漸進、有機更新的過程。為了實現工業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衡互動與和諧共存,既要注重工業遺產保護對於城市長遠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盡量發掘其在歷史、社會、科技、經濟和審美等諸多方面的價值,賦予工業遺產以新的內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實現它與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互動發展。
工業遺產的普查與認定。工業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資源,它的價值認定、記錄和研究首先在於發現,而普查是發現的基礎和保證。我國計劃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進一步摸清文物家底,工業遺產應列為重要普查對象。面對數量龐大的工業遺產,通過普查及時准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而建立起我國的工業遺產清單。同時普查與認定、記錄和研究的過程,也是宣傳工業遺產重要價值和保護意義的過程,是發動企業和相關人員投入工業遺產保護的過程。
科學認定是准確記錄的前提。首先應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工業遺產的價值評估標准,並與國際標准具有兼容性,用以認定不同類型的工業遺產。工業遺產的認定應積極動員社會公眾廣泛參與,使合理、統一的認定標准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應注意工業遺產的認定標准與其他文化遺產,特別是古代文化遺產認定標準的差異。工業遺產應是在一個時期一個領域領先發展、具有較高水平、富有特色的工業遺存,保證把那些最具典型意義、最有價值的工業遺產保留下來。在歷史價值方面,對形成年代應給予合適的尺度。
准確記錄是深入研究的基礎。對工業遺產地的各類不可移動現狀遺存應進行准確勘察、測繪,對各類可移動實體檔案應進行系統的發掘整理,並以文字、圖紙、照片和錄像等形式進行記錄。不同工業領域的生產工藝流程具有多重價值,是工業遺產完整性和真實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科學技術與人工技藝是重要的遺產資源,一旦失傳不可替代,應詳細記錄並加以傳授。記錄還應包括收集口述歷史在內的信息,當事人的記憶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獨特資源,應盡可能加以記錄。同時應注意在昔日就業者中廣泛徵集可移動的工業歷史文物,並納入記錄檔案。綜合上述記錄成果,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遺產記錄檔案,並將數字化及網上查詢方式作為重要目標,以作為未來研究和保護工作的依據。工業遺產完整的外觀特徵和遺址保存狀況應在受到任何破壞以前載入記錄檔案,因為如果在生產活動停止或者工業場所關閉之前做好記錄,將可以獲得並保留更為真實的信息。
深入研究是科學認定的保證。工業遺產保護需要制定系統的研究計劃,通過對不同區域和不同類型的工業遺產的調查,判別工業遺產的保護范圍。有必要對工業遺產的歷史沿革進行考察,使工業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證。對工業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是對工業遺產開展認定、記錄和研究工作的基礎,其重要意義已經得到普遍承認。必須按照與其他歷史時期的遺址相同的高標准來開展考古研究,包括工業廢料區所具有的潛在考古價值和生態價值也應得到重視。工業遺產研究需要歷史、建築、工業設計等多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同時,由於眾多工業活動之間所具有的相互依賴性,需要通過不同工業領域研究成果的資源共享、協調行動實現工業遺產的綜合研究。

㈥ 如何開展工業遺產旅遊

1、三個詞語的關系

「工業遺跡」、「工業文化」和「工業旅遊」

工業遺跡是載體;工業文化是靈魂;工業旅遊是手段

2、工業旅遊在整個「旅遊產品」中的地位

工業旅遊是傳統旅遊產品的有利補充。工業旅遊是伴隨著人們對於旅遊資源的拓展而產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產品新形式。這種旅遊方式主要包括對工業遺跡的參觀、對工業場所的參觀、對工業產品生產過程的參觀、對工業文化和文明的體驗和感悟等。通過開展工業旅遊,能夠促進傳統工業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對工業遺產有效保護、對工業文化進一步發揚、對工業企業品牌進一步提升,工業被重新賦予旅遊價值,實現綠色發展。

3、工業旅遊開展的「最大問題」或者說難點

1),社會意識不強。從社會層面看,對工業遺跡的保護意識、工業旅遊的開展意識都不強,導致在整個旅遊行業中,工業旅遊的價值凸顯「微乎其微」。

2),企業不懂旅遊。工業企業的決策層往往不重視旅遊,因為與企業主流產品創造的價值相比,工業旅遊直接創收甚微,也「不懂旅遊」,對旅遊市場的規律性把握、工業元素如何變身旅遊產品、工業生產與旅遊開發如何合理協作等,思路都不夠清晰。

3),產品缺乏創新。不少設置工業旅遊項目的企業,就是打開大門,開設一條參觀線路,遊客走馬觀花後走人。這樣既不能挖掘工業文化內涵,也無法撬動遊客消費和藉助工業旅遊開展為我們「打廣告」。

4),渠道商興趣不濃。旅遊產品要推向市場,在前期階段,很大程度依賴旅行社推動。然而,工業旅遊點很少與旅行社合作。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工業旅遊產品太分散,旅遊產品建設尚未完善等。而最關鍵的是,工業旅遊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只是「副業」或「兼職」,不管是門票收入還是購物消費,讓利給旅行社的空間都不大,旅行社缺乏推介工業游產品的動力。

㈦ 工業旅遊景區規劃的創新思路

工業旅遊不僅能為旅遊者提供一定的工業旅遊體驗,更能給企業品牌帶來附加值,進一步推廣企業品牌和文化,對於一些工業衰退或資源枯竭的工業城市來說,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如唐山市、湖北黃石、江西萍鄉等工業城市,通過二次旅遊開發,工業資源變廢為寶,工業遺址重煥新生,成為地區產業轉型示範和對外形象展示窗口。綠維文旅認為可通過展示、體驗、文創等途徑去創新。

一、保護性展示工業遺產資源。工業遺產是特定時代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具有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建築價值及審美價值。利用特定工業城市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可以建設具有科普教育價值的文化館、博物館、展覽館、文化綜合體等集旅遊、休閑、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各類藝術實踐基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傳承並弘揚工業文化精神。另外,工匠精神、民族品牌、勞模精神等是老工業區振興發展的內在力量,也是現代社會需要廣泛弘揚的民族品格,可為工業旅遊開發注入文化活力和發展內涵。

二、創新開發體驗項目。在傳統工業與服務業不斷融合的趨勢下,工業旅遊體驗化作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綠維文旅認為,以工業資源為核心的體驗式旅遊開發,要注重融入科技、文化、休閑元素,把封閉的工業區變成開放宜人的旅遊區,把標准機械的現代工業生產流程提升為富有情趣的旅遊體驗過程,把無聲的企業博物館變成企業精神的流動宣傳欄,用情懷講好每一個傳統工業故事,構建一個泛旅遊產業統籌下的「可看(觀光)、可玩(參與體驗)、可學(知識)、可購(購物)、可閑(休閑)」的工業旅遊運營生態。

三、深度開發文創產品。綠維文旅認為,工業景區具有天然的IP屬性,基於歷史物件、工藝流程、建築景觀、科技成果、企業發展歷史等工業資源,創新開發衍生品,學會講述自己的IP故事和工業故事。

綠維文旅擁有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設計「三甲」資質,2005年創立之初,便提出了「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理念,歷經近20年創新發展,以策劃為前提,規劃設計為核心,已經為數百個景區提供策劃、規劃、設計、網紅孵化、運營託管、營銷策劃、投融資招商、智慧提升等服務。其中工業旅遊項目服務涉及工業旅遊區策劃規劃、工業旅遊小鎮策劃規劃、工業旅遊景區策劃規劃、工業園區策劃規劃、博物館設計等內容,服務過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管理局、北京首鋼實業有限公司、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㈧ 2022年撫順巿工業遺址公園旅遊規劃實施項目有哪項

2022年撫順巿工業遺址公園旅遊規劃實施項目有電鐵客運旅遊專線,規劃建設撫順市琥珀產業園區、西露天礦遺址公園工業旅遊區、紅透山工業小鎮、老虎台礦工業文創SOHO區。
(8)工業遺址如何治理擴展閱讀:
工業遺產見證著工業文明的輝煌演變,具有寶貴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於維護城市歷史風貌、改變「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保持生機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義。近年來,市政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我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關鍵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協商建言,為促進我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邁上新台階作出了貢獻。
撫順是一座擁有百餘年工業史的重工業城市,曾經以「煤都」聞名中外,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之一。撫順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資源枯竭型城市,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戰略轉型,許多工廠、礦區停產或面臨停產。針對撫順工業遺產現狀,市政協予以極大關注,並在多年前就針對我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問題組織調查視察,提出意見建議,也得到政府及相關企業重視,如勝利礦豎井等工業遺產列為市級文保名錄,政協的重視與建議被採納吸收。
2017年8月,市政協經過廣泛聽取意見,並與政府相關部門多次溝通,共同商定從工業遺產分布狀況、保護情況、利用價值、存在問題等6個方面開展調研,以此確定選題。
2018年3月,市政協召開十三屆一次常委會議,把「加強撫順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專題協商納入當年政協常委會的工作要點。會後,市政協聯合多部門、民主黨派和相關專家學者即刻成立調研組。
「要把全市工業遺產這個『家底』摸清楚,用事實來說話,我們提出的意見建議才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要做出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擔當,把工業遺產遺址保護好利用好,不要給子孫後代落下『埋怨』,也要讓他們記住城市鄉愁。」市政協主席劉國強在召開調研組協調會時說。
按照協調會要求,由市政協一名副主席帶隊,根據事先擬好的調研內容開展調研。他們歷時3個月,先後深入到撫順西露天礦、撫順石油一廠、撫順發電廠、龍鳳礦豎井、撫順鋁廠、撫順特鋼、撫順機械廠、東公園水廠、東洲新屯東街日式住宅群遺址等實地調研,發現重要價值的工業遺產遺址有60餘處,如果不加大對其保護力度,將只能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借鑒外省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經驗,市政協先後組織相關委員及專家赴北京石景山工業文化體驗園、河北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沈陽中國工業博物館、阜新海州露天礦國家礦山公園等地學習考察,借鑒外地成功經驗,補齊保護利用撫順工業遺產這個短板。
同年5月,市政協召開調研組協商會,組織調研組成員對1份主報告和6份次報告展開協商討論,並邀請規劃、設計等政府相關部門和縣區政府現場解答有關保護與利用等問題。
針對工業遺產資源沒有詳細名錄、無專項規劃、缺少法律保護、被拆遷、損毀破壞嚴重等問題,如何將沉睡冷冰的工業遺產遺址,變成活躍增長的「熱經濟」?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及展望,市政協在深入調研、摸清全市工業遺產情況的基礎上,於2018年5月底召開了「關於加強我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專題協商會,共同就如何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進行「把脈會診」。
會前,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指定21個市政府職能部門「一把手」到會,同時還邀請撫順石化公司和撫順礦業集團兩家主要領導也參會。與會人員就調研報告提出的問題、解決的思路與對策,都結合本部門分管的工作實際按照「一遺一策」工作模式,展開熱烈、深入討論。會議提出「保護人文、傳承歷史、融入城市、分區整合」的理念,「新舊共生、綜合利用、生態優先、整體開發」的原則,為全面保護和利用撫順市工業遺產貢獻出了政協方案。
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指出,把此次協商會作為我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的啟動會,並當場宣布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參會的委辦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請市人大就開展此項工作啟動立法程序,要求市文廣局作為牽頭部門,盡快形成工作方案、建立抓落實的閉環體系,按照「一遺一策」的工作思路,將過去的「金飯碗」打造成未來的「聚寶盆」。
2018年9月,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門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研究撫順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會議確定,以撫順機械廠為切入點、「引爆點」,形成全市整體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策劃方案;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合作;建立長期的發展工作思路,逐步推進撫順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項目建設。
市政府在制定《撫順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19-2028)和《撫順市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實施方案》中,把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寫進了規劃和方案中,同時,打造了電鐵客運旅遊專線,規劃建設撫順市琥珀產業園區、西露天礦遺址公園工業旅遊區、紅透山工業小鎮、老虎台礦工業文創SOHO區等。
市政府多渠道努力及融資,在天湖橋南的採煤沉陷區,佔地18公頃,建起了東北記憶工業主題公園,讓這座工業重鎮昨日的輝煌依稀閃耀。公園內放置了代表撫順工業記憶的62式輕型坦克、機車頭、電鏟、鋼包、龍門吊等數件展品,彷彿將人們的思緒帶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㈨ 如何發揮博物館在工業遺址開發的作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西方發達國家在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的探索中,逐漸產生了各種不同的保護模式,其中包括被認為是較為理想的近現代工業遺址博物館模式。我國目前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的升級換代和結構轉型期,受發達國家工業遺產保護經驗的啟示,國內也陸續出現了近現代工業遺址博物館。根據各種媒體及相關方面披露的信息粗略統計,國內在建與計劃建設的工業遺產博物館數量已不下五六十座。鑒於國內對此類博物館的認識還剛剛開始,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弄清楚博物館模式在工業遺產保護中的優勢與弱勢。

一 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的博物館模式

根據國際上一般的慣例,即以館藏基本內容作為博物館分類的依據,我們把收藏和展示近現代工業遺產為主的博物館劃分為工業遺產博物館類型。從博物館館址區域、館舍建築性質以及陳列展示方式來看,工業遺產博物館類型又有「傳統工業博物館」與「遺址性工業博物館」兩種。前者屬於傳統的科學技術與工業史類博物館,後者則是20世紀後期興起的新型工業遺址博物館。
1 傳統工業博物館
傳統工業博物館最早產生於19世紀五十年代,有「工業革命博物館」之稱的倫敦科學博物館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座。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近代工業博物館在西方國家有了一定的發展,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法國國家工藝博物館、前蘇聯國立綜合技術博物館以及後來的美國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等先後誕生,前後兩次的世界工業革命成就以及後來的新興科技成果都在科學與技術(或工業)博物館中被收藏與展示。現代以來,新科技與最新成果也絡繹不絕地進入科技與技術(或工業)博物館。
在中國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建設的博物館以社會歷史類為主要,科學技術與工業史專題的博物館建設不受重視。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全面轉向經濟建設,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地位上升,科學技術與工業史的博物館建設才開始受到關注。20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逐漸出現了反映工業發展歷史的專題博物館,以上海為例,有江南造船博物館、上海鐵路博物館、上海紡織博物館、中國煙草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都是由企業自主創辦的,收藏與展示本企業(或與本行業相關)的一些工業遺物,豐富了我國博物館的類型。但是傳統工業博物館收藏與展示的工業遺存都是將其從原來的工廠搬到了博物館,脫離了其原來的生產環境,工業遺物雖在博物館中得到了保護,但在展示中卻成為孤立的碎片,沒有原來的真實場景,難以給觀眾帶來完整的歷史感。與晚近出現的遺址性工業博物館相比,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

㈩ 雅典衛城的城牆遭酸雨侵蝕,損傷嚴重,如何預防歷史遺跡免遭極端天氣破壞

1.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理環境較少極端天氣。
2.建造保護裝置,防止歷史遺跡被破壞。
3.及時修復,歷史遺跡被破壞後盡快修復。

閱讀全文

與工業遺址如何治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運城到永濟汽車多少錢 瀏覽:347
高配寶馬x1和低配x3買哪個 瀏覽:689
西鄉華豐工業園怎麼去石岩 瀏覽:483
從工業中萃取碘用什麼方法 瀏覽:827
中山市大涌鎮有哪些工業 瀏覽:897
鄭州輕工業大學國家電網怎麼樣 瀏覽:986
濟南刁鎮工業園什麼時候搬遷 瀏覽:410
江門主要以什麼工業為主 瀏覽:966
航天工業用什麼膠粘劑 瀏覽:924
臨江工業園有哪些公司 瀏覽:866
13款奧迪a6l大燈殼多少錢 瀏覽:518
汽車左腳應該在哪裡 瀏覽:927
賓士s級頭枕什麼材料 瀏覽:736
工業氧氣瓶和醫用氧氣瓶如何區別 瀏覽:386
賓士a級一個月保養費多少 瀏覽:887
寶馬310性價比怎麼樣 瀏覽:644
賓士車油箱亮燈後跑多少公里 瀏覽:441
汽車遠程溫控多久不能用 瀏覽:419
株洲到常德的汽車多久 瀏覽:252
西安哪個汽車改燈好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