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在什麼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後期;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1776年 英國 著名發明家 瓦特 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後來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這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第一工業革命標記: 主要改變傳統的手工製作,改用蒸汽機機器替代。
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當時中國還處於清朝乾隆年間,也是中國封建集權發展的最頂峰,當時中國國力還非常強大,即便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仍然視中國為天朝上國。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也開始於英國。
標記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受益:歐美。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四、三次革命主要標志:
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三次20世紀四五十 年代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1)第三次工業時代是開啟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一、第四次工業革命簡介: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二、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
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
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
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
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加速信息工業革命的同時,正式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
這是一場全新的綠色工業革命,它的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經濟增長與不可再生資源要素全面脫鉤,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脫鉤。
以歷史視角觀察,用工業化的角度觀察,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綠色革命已經來臨。中國能趕上這一革命的黎明期、發動期,是不易的、也是萬幸的。
2. 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歷史帶入了什麼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代人了「信息時代」.
(1)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製成改良型蒸汽機,並迅速推廣使用,極大地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機器製造業也隨之建立,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蒸汽機在歐美主要國家推廣,機器生產和機器製造業的建立.使傳統的農業社會為工業社會所取代,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這次工業革命和技術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人類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電磁學的輝煌成就,為製造發電機創造了可能,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隨著發電機、內燃機的廣泛應用,大大加快了現代化的進程,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技術和航天技術為代表的,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拉開了信息技術革命和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序幕,信息技術成為當今世界拉動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極大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人類的生活.人類從此進入「信息時代」.
3.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把人類帶入什麼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代人了「信息時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以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的,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1,
4.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及標志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到現在。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
(4)第三次工業時代是開啟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5.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時間(歷史)
(2017·黃石)「……,在科學成功的背後,我們必須看到一個潛在的危險在顯露出來:人類通過大規模地開發大自然,雖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卻動搖了人類生存的根基」觀點認為科技革命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
(2015·黃石)工業革命中出現了許多工業部門,最早出現的是棉紡織業。
(2014·孝感)在過去的200多年裡,人類經歷三次科技革命,先後發明了蒸汽機、火車、輪船、汽車、飛機、電報電話、電腦、原子彈、人造衛星等。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2011·黃石)最能體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特徵的是鋼鐵時代、電氣時代。
6. 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則是什麼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開辟了信息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則是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開辟了信息時代。
自從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以來,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CPU的速度越來越快,體積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
未來光子、量子和分子計算機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推動新一輪超級計算技術革命。計算機由機械技術向電子技術以及生物技術、智能技術的轉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計算機的發展可劃分為四個時代:電子管時代、晶體管時代、固體電路時代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第一代計算機的特徵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用陰極射線管和水銀延遲線作為主存儲器,外存則依賴紙帶、卡片等。
7. 三次工業革命相繼把人類歷史帶入什麼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代人了「信息時代」。
8.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分別在什麼時候發生,將人們帶入什麼時代
第一次: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並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
第三次: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生物克隆技術的出現,航天科技的出現,歐美有稱為21世紀系統與合成生物學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即生物科技與產業革命)
(8)第三次工業時代是開啟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了。
1、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2、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3、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4、工廠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5、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工業革命——網路
9.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進入什麼時代
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先後出現了三次意義深遠的偉大變革,從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三次工業革命分別以十八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十九世紀初發電機的發明和二十世紀中葉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重要標志。
一、推動工業革命的機器——蒸汽機
蒸汽機的誕生推動了世界工業革命,使能源和材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使人類擺脫了木材時代進入煤和鐵的時代,使機器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角」。
提起蒸汽機,人們常提到其發明者瓦特,其實這種說法不夠確切。早在瓦特前約五十年,英國有一個叫紐考門的工程師就已經發明了往復式的蒸汽機,而且已用於礦山的排水,但是這種蒸汽機效率太低,無法大量推廣運用。經過瓦特的改良,原本只能作往復運動的蒸汽機變成了能作旋轉運動的機械,效率一下子提高好幾倍,這才使蒸汽機成為各種機器的動力,推動了工業生產的飛躍發展,帶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特仍不失為蒸汽機的發明者。
瓦特是在1763年開始改進蒸汽機的,當時他受格拉斯哥大學委託修理一台紐考門蒸汽機模型。在修理過程中,瓦特反復研究並請教布拉康教授,終於發現紐考門蒸汽機的致命弱點在於浪費燃料,大量的蒸汽被用於加熱已冷卻的汽缸,熱量被白白浪費。能否使汽缸溫度保持不變?瓦特作了反復試驗。1765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他到格拉斯哥郊外的高爾夫球場散步,同時思考如何改良蒸汽機,他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把另一個容器連接到汽缸上,將蒸汽導入這個容器(冷凝器)中,讓它冷凝,由於汽缸經常是熱的,而冷凝器經常是冷的,冷熱「結合」就能使蒸汽機連續運轉。瓦特按此想法重新設計方案,並經過七年努力,終於製成蒸汽交替進入活塞兩側,既能前伸又能後退的新型蒸汽機。1784年他又藉助聯桿完成機械的平移動作。至此能作旋轉運動、高效率的蒸汽機才算大功告成。
蒸汽機發明後,英國煤年產量由260萬噸增至3000萬噸,鐵年產量由1.7萬噸增至100多萬噸,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由此手工業生產一躍而成為大工業生產,勞動效率提高了二十倍。許多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車、輪船等都用蒸汽機來推動。蒸汽機不愧為推動工業革命的機器。
二、震撼世界的發明——發電機
1820年7月21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物理教授奧斯特做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實驗——電生磁實驗,第一次揭示了電和磁的關系。反過來磁能不能生電呢?年方29歲的青年法拉弟深深被這個實驗吸引,他決心要探索「磁生電」的途徑。
法拉弟出身貧寒,父親是個鐵匠,十三歲那年小學未畢業就去書店當徒工。繁重的工作沒有消磨法拉第的自學願望,每當看到一本好書,他就通霄達旦地研讀。他推論出可能產生感應電流的五種類型:電流變化、磁場變化、通過恆穩電流的導體運動、磁鐵運動和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只有運動變化的磁才能產生電流。法拉第根據這個原理設計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為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作出了重大貢獻。發電機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引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三、改變人類歷史的科技成就——電子計算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從此,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名叫ENIAC,其英文全稱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意即電子數字積分機和計算機。它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的電氣工程師埃克特與物理學家莫希里領導的一個研製小組完成的,歷時四年。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在理論上作了指導,所以應當說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馮·諾依曼曾設計了一種存儲程序計算機,叫做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電子式離散變數自動計算機),他對計算機作了規范研究,提出了計算機的設計模型,統一了計算機設計原理。他把計算機分成了五個必須的邏輯部分: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迄今為止,世界上各種各樣的計算機尚未離開這個模式。馮·諾依曼對計算機發展的主要貢獻是從理論上解決了三大問題:一是計算機的邏輯組成;二是機內二進制體系;三是存儲程序原理。特別是存儲程序原理,使計算機真正實現了自動化處理。
埃克特與莫希里研製出ENIAC後,又合作設計了UNIVACI計算機,將指揮工作的程序放在機器內部,這被稱為程序內存式。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很快,五十多年來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電子管時代、晶體管時代、集成電路時代和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如今人們正在研製第五代計算機,也就是人工智慧時代,這個階段始於1982年的日本。
電子計算機引起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社會帶進了一個新的時期——數字化信息時代。
10. 第三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什麼時代4字概括
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科技時代)。
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