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宜昌為什麼叫工業基地

宜昌為什麼叫工業基地

發布時間:2022-02-23 12:08:01

『壹』 湖北宜昌建立了什麼基地

電力工業基地

『貳』 宜昌高新區是什麼地位和西陵區是平級么如果是,為什麼各種政策文件上,包括百度百科都顯示宜昌市區

宜昌高新區是宜昌的市轄區,同西陵區平級。轄東山園區、猇亭園區、白洋園區,總面積54.6平方公里。

1、東山園毗鄰市區,面積11.2平方公里,其中生物醫葯,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輕工食品等主導產業已經形成。

2、猇亭園區位於宜昌市郊,面積22.4平方公里。猇亭園區重點發展精細磷化工,多晶硅和光伏產業,現已形成精細磷化工,造船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

3、白洋園區地處枝江市白洋鎮和顧家店鎮,面積21平方公里。白洋公園是發展磷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等行業的重點區域。

(2)宜昌為什麼叫工業基地擴展閱讀:

高科技園區的五個優勢是: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通暢的交通。它是中國的地理中心,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物流樞紐城市,也是華中地區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機場,鐵路,水路和高速公路全都可用,形成了水,陸,空和鐵的四維運輸網路,以及連接南北向東和西向東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2.資源豐富,能源豐富。水電,礦產資源,皮棉和旅遊業是宜昌的四大優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基地,儲量大,質量好,開采加工前景廣闊。此外磷酸鹽,棉花,石油,水產品,柑橘,茶葉,中草葯及其他農副產品規模大,質量好,適合集約化加工和發展。

3、高新區功能齊全,承載能力強。六大園區,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土地資源豐富,可以充分滿足各種項目的需要,完整而獨特的專業園區將為企業騰飛提供動力。

4、雄厚的財力和優惠政策。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快速發展,宜昌高新區已經形成了比較雄厚的資金基礎,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的金字招牌,加上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投資者降低投資成本提供了保證。

5、誠實的款待和良好的服務。高新區始終秉承「誠信至上」的理念,積極營造企業家的社會風尚,並承諾「做得好,做得好,說得好」的原則,使客商真正感受到「山青,水秀,人美」良好的投資環境。

『叄』 宜昌即將建設什麼樣的工業基地

十二五」(2010年~2015年)是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科學編制實施「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是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對於猇亭區情再認識,也是強力推進高科技、外向型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區建設,彰顯區域經濟特色的過程,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宜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百里長江經濟走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產業發展現狀

(一)經濟規模擴大,綜合實力增強。

「十一五」以來,在中共猇亭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實施「工業興區、工業強區」戰略,經過五年的努力奮斗,區域經濟的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壯大,以化學工業、機械電子、裝備製造、輕紡食品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逐步形成,據統計:200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18.24億元,工業總產值56.56億元,工業增加值11.2億元,財政收入2.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62億元,外貿出口4651萬美元。2007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28.86億元,工業總產值56.56億元,財政收入3.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7億元,外貿出口1.4億美元。2009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57.17億元,工業總產值194.21億元,工業增加值43.75億元,總量居全市第三位。財政收入3.2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6.05億元,外貿出口1.25億元。2010年預計全區國內生產總值68億元,比2005年增長272.8%,工業總產值304億元,比2005年增長437.5%,工業增加值60億元,比2005年增長435%,財政收入3.9億元,比2005年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4億元,比2005年增長98%,固定資產投資79億元,比2005年增長816%,外貿出口1.6億元,比2005年增長244%。綜合數據顯示,在「十一五」規劃期內,全區實現了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2009年全區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1家,其中過百億元的企業1家,過10億元的企業2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家。

(二)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技術進步成效明顯。

2010年全區規模以上的企業達到30家,以磷化工為主的化學工業,以機械船舶、歐達機電、歐賽電池、塗鍍板等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等優勢產業發展快速,三大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企業的94.7%,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09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2.3億元,增加值10.1億元,全區已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湖北省著名商標4個,湖北省名牌產品10個。宜化牌尿素、洋豐牌肥料、星宇牌服裝、亞元牌音頻變壓器、舒雲牌生活用紙、興發牌六偏磷酸鈉、海獅牌卷門啟閉機等名牌工業產品暢銷海內外,深受用戶歡迎。

(三)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園區載體功能顯現。

十一五規劃以來,全區上下集中力量上大項目,辦大工業,一大批工業項目落戶猇亭,2009年,全區在建和續建項目49個,其中總投資過億的項目17個,過5000萬元的項目27個,過1000萬元項目42個,完成總投資66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完成投資59.9億元,僅三峽塗鍍板項目就完成投資40億元。大規模的工業項目建設,使全區初步形成了宜化工業園、興發精細化工園、深圳工業園、台商工業園等不同的工業園區。通過產業上下延伸,集群發展,園區的載體功能得以充分顯現。

(四)存在問題

1、產業結構布局不夠完善,猇亭的現實是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區,因此導致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2、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發展緩慢。

3、技術人才短缺,特別是技術工人匱乏,不能滿足工業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二、「十二五」工業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線,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促使工業項目向工業區集中,打造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大企業集團為龍頭,配套企業為支撐的產業集群,突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實現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確保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新上工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重。

2、堅持發展產業集群的原則,依託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建設大項目,發展大產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

3、堅持技術進步原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企業永盛不衰的法寶。

三、「十二五」工業發展目標

(一)總體發展目標:建設三大支柱產業,四大基地。三大支柱:即化學工業、現代裝備製造業、輕紡工業,強力推進千億元工業區,千億元大項目建設。四大基地:即全國最大的磷化工業基地,最大的極薄塗鍍板工業基地,重要多晶硅光伏產業基地,宜昌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使猇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製造業、化學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配套建設環保科技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生物科技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使宜化集團成為亞洲最大的化學肥料生產商、供應商,產值超過500億元,三峽全通塗鍍板產值超過500億元。到2015年,全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工業增加值345億元,利稅300億元。在「十一.五」計劃末的2010年工業總產值304億元的基礎上翻兩番,達到宜昌市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體規模。真正實現工業興區、工業強區的目標,2015年全區預期總人口10萬人,人均產值可達150萬元,約合22萬美元,區域經濟人均產值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二)產業發展目標:未來五年,猇亭堅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施產業聚集、產業升級,形成產業規模優勢,重點發展三大支柱產業。

『肆』 宜昌最主要的工業是什麼

水電、化工、食品醫葯、裝備製造,四大支柱

『伍』 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工業基地叫什麼

武鋼跟葛洲壩。

『陸』 宜昌原名叫什麼

宜昌市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陝州,領上述4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4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並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7個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柒』 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工業基地其主要工業部門是

電力和鋼鐵

『捌』 湖北宜昌中「宜昌」這個名字是怎麼由來的

宜昌·簡述
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間改稱「宜昌」,意寓「宜於昌盛」,是三國時期夷陵之戰主戰場,擁有2700多年燦爛文明的歷史。作為世界水電之都,中國動力心臟的宜昌,擁有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等百餘處水電樞紐工程;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使者——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也都在宜昌。

『玖』 胡北省宜昌市名稱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宜昌市,湖北省轄市,古稱夷陵,歷史在2000年以上。「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後歷宜昌專員公署、宜昌地區等行政建制,於1992年形成轄縣的市(地級市)體制。到2001年轄三市(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五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區(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總人口415萬人,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建成區面積達150平方公里,市區戶籍人口120萬人。
宜昌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距今一二十萬年前,在宜昌境內的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 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
三國時,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岩至黑岩之間)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見於史。
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北周改為硤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硤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四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硤州,領上述四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硤州,轄原四縣,仍屬山南東道。
五代時,硤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硤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四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硤」為「峽」。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四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
清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中華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
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八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中共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八個行政區。其中有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九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 。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區和宜昌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

『拾』 湖北宜昌中地名「宜昌」是怎麼由來的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稱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

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於此。《史記》索隱解釋說:「夷陵,陵名,後為縣,屬南郡。」《括地誌》雲:「峽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戰國時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關」之稱。關於夷陵名字的由來,《漢書.地理志》說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

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三國時,吳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南北朝時,宋、齊皆稱宜都郡、領夷陵、宜都、很出(今長陽)、宜昌四縣。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後周改為陝州,領夷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到了隋代,改陝州為夷陵郡,仍領原四縣。唐代初期仍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復將夷陵郡改為陝州,亦仍原四縣。五代時,始屬前蜀,後屬南平國,復更名為陝州。宋朝初年仍為陝州,到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故名峽州,仍轄領原四縣。元代置峽州路,明初始改名峽州府,領夷陵、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六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夷陵州,僅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清初仍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諱「夷」字,故將夷陵的「夷」字改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閱讀全文

與宜昌為什麼叫工業基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回訪電話什麼時候打最合適 瀏覽:361
深圳木棉灣附近有什麼工業區 瀏覽:34
廣西哪個市有工業品牌 瀏覽:534
門第裡面寶馬多少錢 瀏覽:168
廣西哪裡買奧迪 瀏覽:886
深圳到長汀汽車要多久 瀏覽:524
美國傳統工業為什麼向外遷移 瀏覽:846
賓士e怎麼分時尚還是豪華 瀏覽:2
用工業鹽熱敷會怎麼樣 瀏覽:437
工業設備店鋪如何推廣 瀏覽:899
珠海x86工業主板哪裡有 瀏覽:808
日本工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 瀏覽:786
維修汽車電子用哪些編程器 瀏覽:98
華晨寶馬x3滅火器放在什麼地方 瀏覽:89
商務賓士怎麼倒車 瀏覽:633
賓士c輪轂多少錢合適 瀏覽:726
長樂汽車年檢站在哪裡 瀏覽:428
我的世界工業時代橡膠在哪裡 瀏覽:984
電動汽車剎車系統如何降溫 瀏覽:36
賓士c260l車蜂鳴聲怎麼消除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