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生態工業
生態工業是模擬生態系統的功能,建立起相當於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工業生態鏈,以低消耗、低(或無)污染、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為目標的工業。
工業結構生態化,就是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把工業系統的結構規劃成「資源生產」、「加工生產」、「還原生產」三大工業部分構成的工業生態鏈。其中,資源生產部門相當於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主要承擔不可更新資源、可更新資源的生產和永續資源的開發利用。
生態產業
生態產業,簡稱ECO,是繼經濟技術開發、技術產業開發發展的第3代產業。生態產業是包含工業、農業、居民區等的生態環境和生存狀況的一個有機系統。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轉化,形成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產業生態系統之間共生的網路。
經過了漫長的漁獵文明時代,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原始農業誕生,標志著農業文明時代的到來。200年前的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工業代替農業成為社會中心產業,人類進入現代工業文明時代。同時工業革命促使用工業技術改造農業和裝備農業,使農業發展走向現代農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態產業
B. 生態工業和傳統工業的區別有哪些
生態工業是以低消耗、低(或無)污染、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為目標的工業。傳統工業多為勞動密集型或資金密集型工業。
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
我們倡導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就是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傳統工業的提升,一手抓生態工業的發展。所謂提升傳統工業,就是要推行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舊的工藝和設備徹底進行改造,使之盡快地生長成為新的工業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只有以經過徹底改造過的傳統工業和全新的生態工業為主導,才能把生態特色經濟發展起來。對發展生態特色經濟提出的構想主要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業,農業走無公害有機化之路,工業走無污染清潔化之路,旅遊業走回歸式園林化之路。保護、開發和利用文化生態資源,建設民族文化產業,對於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傳統工業是產業革命以來所建立、目前仍然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工業部門的總稱。傳統工業以常規能源為動力,以機器技術為重要特徵。一般包括紡織工業、鋼鐵工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電力工業等部門。傳統工業多為勞動密集型或資金密集型工業。採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傳統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對於促進工業及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追求目標不同。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目標為己任,忽略了對生態效益的重視,導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發生;而生態工業將工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重,從戰略上重視環境保護和資源的集約、循環利用,有助於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2.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不同。傳統工業由於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目標,只要有利於在較短時期內提高產量、增加收入的方式都可採用。生態工業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的目標出發,對資源進行合理開采,使各種工礦企業相互依存,形成共生的網狀生態工業鏈,達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循環使用。
3.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要求不同。傳統工業由於只注重工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資源過度開采和浪費、環境惡化嚴重,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生態工業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這要求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以與其所處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結構相適應,以符合生態經濟系統的耐受性原理。4.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不同。傳統工業實行單一產品的生產加工模式,對廢棄物一棄了之。這樣有利於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出率,從而提高其經濟效益。而生態工業不僅從環保的角度遵循生態系統的耐受性原理而盡量減少廢棄物的排放,而且還充分利用共生原理和長鏈利用原理,通過生態工藝關系,盡量延伸資源的加工鏈,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資源。
C. 什麼是生態工業
一、什麼是生態工業?
生態工業是模擬生態系統的功能,建立起相當於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工業生態鏈,以低消耗、低(或無)污染、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為目標的工業。工業結構生態化,就是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把工業系統的結構規劃成「資源生產」、「加工生產」、「還原生產」三大工業部分構成的工業生態鏈。其中,資源生產部門相當於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主要承擔不可更新資源、可更新資源的生產和永續資源的開發利用,並以可更新的永續資源逐漸取代不可更新資源為目標,為工業生產提供初級原料和能源;加工生產部門相當於生態系統的消費者,以生產過程無浪費、無污染為目標,將資源生產部門提供的初級資源加工轉換成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的工業品;還原生產部門將各副產品再資源化,或無害化處理,或轉化為新的工業品。
我們倡導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就是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傳統工業的提升,一手抓生態工業的發展。所謂提升傳統工業,就是要推行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舊的工藝和設備徹底進行改造,使之盡快地生長成為新的工業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只有以經過徹底改造過的傳統工業和全新的生態工業為主導,才能把生態特色經濟發展起來。對發展生態特色經濟提出的構想主要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業,農業走無公害有機化之路,工業走無污染清潔化之路,旅遊業走回歸式園林化之路。保護、開發和利用文化生態資源,建設民族文化產業,對於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什麼是工業生態系統?
所謂工業生態系統,就是一批相關的工廠、企業組合在一起,它們共生共存,相互依賴,其聯系紐帶是廢物,即這家工廠、企業的廢物是另一家或幾家工廠、企業的原料。這個系統的最大特點是使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而將工廠、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降到最低。這些,都是各國企業家竭力追求的。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工業生態系統是人造的,是人類仿照大自然而著意設計出來的。
工業生態系統的首創者是丹麥的凱隆堡。在那裡,斯達托煉油廠將其廢物硫輸送給一家硫酸廠以生產硫酸;將其廢氣輸送給奇普洛建築板材廠以生產石膏板材;將其餘熱輸送給周圍的溫室以生產蔬菜、花卉;將其廢水輸送給阿斯奈斯的一家發電廠以冷卻發電機,而這家發電廠又將其餘熱輸送給附近的一家鮃魚養殖場和凱隆堡的居民住宅;將其水蒸氣輸送給斯達托煉油廠和一家生產人工合成酶和胰島素的生物制劑廠。此外,上述阿斯奈斯的那家燒煤的發電廠還用石灰回收廢氣中的硫而生產了石膏,而奇普洛建築板材廠則用發電廠的石膏作原料來生產板材,從而不再從西班牙進口石膏了。凱隆堡工業生態系統的成效是極其明顯的:它每年能夠節約石油1.9萬噸、煤3萬噸、水60萬立方米,回收並再利用了13萬噸二氧化碳、3700噸二氧化硫、2800噸硫、8萬噸石膏等。
三、什麼是生態工業園?
生態工業園是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後我國的第三代產業園區。它與前兩代的最大區別是:以生態工業理論為指導,著力於園區內生態鏈和生態網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從工業源頭上將污染物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與傳統的「設計——生產——使用——廢棄」生產方式不同,生態工業園區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設計——生產」的循環經濟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方式,使不同企業之間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成為下游生產的原料,達到相互間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四、唯一正確的選擇。
發展是硬道理,是主題。環境問題是由於發展不當而造成的,必須而且也只能在發展中加以解決。我們所說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絕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我們面臨著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的雙重挑戰。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的重要方針,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目前,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已初步探索出避免「先污染後治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十五」乃至「十一五」期間,我們要通過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污染的難題,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壓力。工業生產中要實行清潔生產,建立生態工業園區,農業生產中要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企業要實行ISO14000管理,產品推行環境標志產品和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區域要建設生態縣市和生態鄉村,城市和城鎮要創建生態城市,從而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在此基礎上大力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在生產和消費的過程中,建立生態鏈,把上游產品產生的廢物,作為下游產品的原料,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排放量,促進環境與經濟之間達到相互協調的最高境界。只有實現了這樣的目標和要求,我們才能說在自治州建立了以工業為主導的生態特色經濟模式。
D. 如何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
筆者認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核心目標。生態文明的本質和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生態文明從價值理念探討向經濟社會建設領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國工業化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切入點。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任務是,在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生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實現產業生態化。產業結構生態化,就是依據生態經濟學理論,將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相結合,以系統化、生態化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傳統產業,從而達到資源利用高效化、社會效益最大化、環境損害最小化和廢物循環利用。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包括:一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農業向著安全、健康、環保方向發展的新型農業,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污染,從而達到農村資源、環境與農業生產的整體良性循環。從長遠來看,發展生態農業既有利於生產力持續發展,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有效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是生態工業。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生態工業包括工業生產過程生態化和產品生態化。 三是生態服務業。一方面,傳統服務業是我國服務業中的優勢行業,必須加大對各商場市場、賓館飯店等傳統服務企業的生態化建設。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既包括新興服務業,又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產出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等特點。 如西安滻灞生態區在產業發展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大力發展以高端金融商務、休閑旅遊、會議會展、文化創意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形成了包括高端商貿、會議、會展、金融、信息增殖產業在內的服務產業鏈條。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以生態科技創新為基礎。科學技術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決定性因素,某一區域的生產技術結構決定了地區的產業結構水平。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進程中,科技創新生態化對於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生態化,一方面可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科技創新步伐,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同時,又可以推進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創新,依靠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促進各產業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提高效率、減少污染、保護生態,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轉變,從而切實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如新疆和田地區自2003年啟動了「新疆重點風沙區生態修復與農民脫貧生態建設工程」的試點項目。2006 年 11 月,中國-UNDP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綠色扶貧和田地區紅柳大芸種植項目正式啟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生態化,成功地把「沙漠人參」——大芸寄生於紅柳根部種植,使紅柳在防沙的功能外,又具有了經濟價值,成為一種環保的經濟作物。農民通過種植紅柳並在其根部培育大芸,實現了生態修復與增收的雙贏。到2010年,新疆和田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柳大芸培育基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環境系統協調發展。以紅柳大芸種植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與生態修復行動,提升了這一區域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探索出一條「以綠養綠」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E. 舉例說明你對生態工程或產業生態化的理解
產業生態化是指產業自然生態有機循環機理,在自然系統承載能力內,對特定地域空間內產業系統、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之間進行耦合優化,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消除環境破壞,協調自然、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實施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在生產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生產技術,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體系,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倡導綠色環保消費。產業生態思想借鑒的是生態系統中的一體化模式,它不是考慮單一部門與一個過程的物質循環與資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種系統地解決產業活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研究視角。
產業生態化的實踐意義
首先能夠以生態標准開發與選擇技術創建企業;按照生態運行方式規范企業的生產與營銷行為,規范產品的質量和生態標准。
其次,依據國民經濟整體及長遠目標,規劃產業及各分支產業的發展;在產業內部按照生態運行方式進行生產力布局和企業組織,建立分支產業之間的生態聯系;在國民經濟系統內建立產業之間的生態聯系,並通過產業的生態關系建立區域之間的生態平衡關系與運行機制。
再次,按照生態運行方式和生態標准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的回收、處理與資源化系統,使得企業和產業系統不僅滿足生態生產和生態消費的目的,而且對人類生存條件與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小,同時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資源開采和利用的生態標准,資源利用、再生和恢復的生態機制,使其處於持久的生態平衡。
最後,將企業、產業和國民經濟系統建立在生態標準的平台上,亦可持續發展為基準,經濟發展為目標,科學技術為動力,法規政策為保障,組織管理為措施,推進我國產業和國民經濟整體發展。
F. 生態工業的介紹
生態工業簡稱ECO,是ecological instry的縮寫,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
G. 生態產業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生態產業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生態工程技術將生態學原理與經濟建設和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就是為了實現生物有機體與環境在有人工輔助的能量、物質參與下,實現同生態學及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現代工程技術的系統配套,生產過程中的物流、能流的合理循環,由此可見在建設生態工程及應用生態工程技術中必須遵循生態學的一些基本原理。
(一)生態位原理
生態位是生態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名稱,又稱生態龕或小生境,通常是指生物種群所佔據的基本生活單位、對於生物個體與其種群來說,生態位是指其生存所必須的或可被其利用的各種生態因子或關系的集合。每一種生物在多維的生態空間中都有其理想的生態位,而每一種環境因素都給生物提供了現實的生態位。這種理想生態位與現實生態位之差一方面迫使生物去尋求、佔領和競爭良好的生態位。另一方面也迫使生物不斷地適應環境,調節自己的理想生態位,並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生物與環境的世代平衡。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由於其是半人工或人工的生態系統,人為的干擾控制使其物種單一性,從而產生了較多的空白生態位。因此在農業生態工程設計及技術應用中,如能合理運用生態位原理,把適宜而有經濟價值的物種引入系統中,填充空白的生態位而阻止一些有害的雜草、病蟲、有害鳥獸的侵襲,就可以形成一個具有多樣化物種及種群穩定的生態系統。充分利用高層次空間生態位,使有限的光、氣、熱、水、肥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浪費。增加生物量與產量,如稻田養魚就是把魚引入稻田中,魚可以吃掉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害蟲,為稻田施肥,而水稻則為魚類生長提供一定的餌料,從而取得互惠互利的效果。
(二)限制因子原理
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環境,並適應環境的變化,但生態環境中的生態因子如果超過生物的適應范圍時,對生物有一定的限製作用,只有當生物與其居住環境條件高度相適應時,生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方面的優越條件,並表現出最大的增產潛力。
最小因子定律:
即植物的生長取決於數量最不足的那一種物質,最小因子定律,這一定律說明,某一數量最不足的營養元素,由於不能滿足生物生長的需要,同時也將限制其它處於良好狀坊的因子發揮效應,農業生態系統因為人為的作用也會促使限制因子的轉化,但無論怎樣轉化,最小因子仍然是起作用的。
2. 耐性定律
在最小因子定律的基礎上,人們發現不僅因為某些因子在量上不足時生物的生長發育會受到限制,但某些因子過多地會影響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繁殖。1913年謝爾福德把生態因子的最大量和最小量對生物的限製作用概念合並為耐性定律。即各種生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各種生態因子都存在著一個生物學上限和下限,它們之間的幅度就是該種生物對某一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因此在農業生態工程建設與生態工程技術應用時,必須考慮生態因子的限製作用原理。
(三)食物鏈原理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的食物鏈,從生態學原理看,它是一條能量轉化鏈,物質傳遞鏈,也是一條價值增值鏈。綠色植物被草食動物所食,草食動物被肉食動物吃掉,植物和動物殘體又可為小動物和低等動物分解,以這種吃與被吃而形成了食物鏈關系,但是食物鏈並非單一的簡單的一種關系,如水稻-蝗蟲-鳥類這樣,而是形成了一種復雜的食物鏈網。我們知道太陽光能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來源,日光能被固定形成化學潛能,並沿著食物鏈的各個營養級傳遞,由於能量在轉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消耗與損失,沒有任何能量能夠100%的有效轉化為下一營養級的生物潛能。林德曼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說明,能量從一個營養級向下一個營養級轉化的比率只有十分之一,因此自然界的食物鏈很少有長達4個營養級之上。但在人工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工程中,這條食物鏈往往進一步縮減了,縮減了的食物鏈不利於能量的有效轉化和物質的有效利用,同時還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加重環境污染。因此根據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原理,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可以將各營養級因食物選擇而廢棄的生物物質和作為糞便排泄的生物物質,通過加環與相應的生物進行轉化,延長食物鏈的長度,並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如在經濟樹林中養殖土雞、雞類喂豬、豬糞製造沼氣,沼渣肥田,稻田養魚,魚吃害蟲,保障水稻豐產,從而形成了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網路狀食物鏈的種養方式,其資源利用效率與經濟效益要比單一種養方式大的多。
(四)整體效應原理
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其基本的特性就是集合性,表現在系統各組分間相互聯系、依賴、作用、制約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整體的作用和效應要比各部門之和來的大。農業是個多部門組成的產業,它是由農業生物,環境資源以及社會經濟要素構成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系統。農業生態工程與技術的建設要達到能流的轉化率高,物流循環規模大,信息流暢,價值流增加顯著-即整體效應最好。就要合理調配組裝協調農業的各個生產部門,使整個系統的總體生產力提高,整體效應的取得要取決於系統的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因此我國生態農業及農業生態工程強調不同層次上,根據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按比例有機組裝和調節,以整體協調優化求高產、高效、持續發展。
(五)生物與環境相互適應、協同進化原理
生物的生存、繁衍不斷從環境中攝取能量、物質和信息,生物的生長發育依賴於環境,並受環境的強烈影響,外界環境中影響生物生命活動的各種能量、物質和信息因素稱為生態因子,生態因子既有對生物和生命活動所需的利導因子,也有限制生物生存和生命活動的限制因子。利導因子促進生物的生長發育,而限制因子則制效生物生長與生產的發展,因而在當地的生態農業工程建設中必須充分分析當地利導因子及限制因子的數量和質量。以選擇適宜的物種和模式。
生態系統作為生物與環境的統一體,既要求生物要適應其生存環境,又同時伴有生物對生存環境的改造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協同進化原理。協同進化原理認為生物與環境應看作相互依存的整體,生物不只是被動地受環境作用和限制,而在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通過排泄物、死體、殘體等釋放能量、物質於環境,使環境得到物質補償,保證生物的延續,封山育林,植樹種草,退耕還林,合理間套輪作都是為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同時在對可更新資源(再生資源)利用中做到保護其可更新能力,確保資源再生和循環利用,達到永續利用,充分保護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
(六)效益協調統一原理
農業生態系統是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是由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交織的復合生產過程,具有多種功能與效益,既有自然的生態效益,又有社會的經濟效益,只有生態與經濟效益相互協調,才能發揮系統的整體綜合效益。
生態工程及技術的建設與應用都是以最終追求綜合效益為目標的。在其建設與調控中,將經濟與生態工程建設有機交織地進行,如農業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資源利用與增殖結合,鄉鎮農業開發與環保防污建設等等,就是將所追求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融為一體。
H. 生態產業系統依據有哪些
生態產業系統依據有生態學原理。生態產業系統依據有生態學原理,生態產業系統根據生態學原理而生。產業生態學家針對產業活動及其對自然系統的影響,通過比擬生物新陳代謝過程和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別是物質流與能量流運動規律,提出了產業生態系統。
I. 生態工業和傳統工業的區別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給大家分享生態工業和傳統工業的定義,以及生態工業和傳統工業的區別,一起看一下具體內容吧。
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是模擬生態系統的功能,建立起相當於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工業生態鏈,以低消耗、低(或無)污染、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為目標的工業。
(1)追求的目標不同
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目標為己任,而生態工業將工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重。
(2)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不同
傳統工業由於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目標,工礦企業林立,資源的過度開采、單一利用等狀況引發資源短缺、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生態工業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的目標出發,對資源進行合理開采,使各種工礦企業相互依存,形成共生的網狀生態工業鏈,達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循環使用。
(3)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要求不同
傳統工業產業結構趨同、產業布局集中,與當地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結構不相適應。
生態工業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要求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以與其所處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結構相適應,以符合生態經濟系統的耐受性原理。
(4)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不同
傳統工業對廢棄物一棄了之。生態工業是「原料—產品—廢料—原料」的模式。
(5)工業產品的流通控制不同
只要是市場所需的工業產品,傳統工業一律放行,
生態工業卻是對生態環境不具有較大危害性,而且符合市場原則的工業產品才能流通。
傳統工業是產業革命以來所建立、目前仍然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工業部門的總稱。傳統工業以常規能源為動力,以機器技術為重要特徵。一般包括紡織工業、鋼鐵工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電力工業等部門。傳統工業多為勞動密集型或資金密集型工業。採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傳統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對於促進工業及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J. 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以下這些:
1、物質循環再生,理論基礎:物質循環。意義:可避免環境污染及其對系統穩定性和發展的影響。
2、物種多樣性,理論基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意義:生物多樣性程度可提高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提高系統的生產力。
3、協調與平衡,理論基礎: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意義:生物數量不超過環境承載力,可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
4、整體性,理論基礎: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系統。意義:統一協調各種關系,保障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5、系統學與工程學,a. 理論基礎: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分布式優於集中式和環式。意義:改善和優化系統的結構以改善功能。b. 理論基礎:系統整體性原理:整體大於部分。意義:保持系統很高的生產力。
生態工程的原則:
1、因地制宜
必須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實踐情況來確定本地區的生態工程模式。
2、擴大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的輸入
由於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非平衡的系統,在生態工程的建設中必須擴大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的輸入,加強與外部環境的物質交換,提高生態工程的有序化、增加系統的產出與效率。
3、密集相交叉的集約經營模式
在生態工程的建設發展中,必須實行勞動、資金、能源、技術密集相交叉的集約經營模式,達到既有高的產出,又能促進系統內各組成成分的互補、互利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