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南什麼時候開發,什麼時候迅速發展,什麼時候第一次大規模遷徙
從遠古至西晉中國北方經濟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的發展水平都遠遠超過南方,雖然三國時期吳蜀對南方有所開發,但和處在中國經濟中心的魏國比起來經濟實力相差懸殊,因此這一時期經濟重心是在北方的。從西晉末開始,中國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同。從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國的經濟重心不可逆轉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時,中國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地超過了北方,成為了中國新的經濟重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呢?原因何在?
1天時:宋朝時候,中國的氣候環境發生了一次巨大的變化,原先氣溫高,降水豐富,自然環境優越的北方開始轉冷。再加上中原地區森林長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條件開始惡化。
2地利:從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亂至五代,中國的北方地區戰亂不斷,而南方戰亂少。
3人和: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
終上所述,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從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亂開始,結束於南宋時期。
【詳細介紹】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的地區,人口集中,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最早經濟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亂後,北方因為藩鎮割據、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備受影響,生產遭到破壞,而南方又相對安定,北方人口開始大量向南遷移,並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自此,經濟重心開始向南轉移!
(一)發展歷程
1.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南方得到重點開發。
2.東晉和南朝時期,南方得到大規模開發,南朝末年開始趕上北方。
3.隋唐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南北幾無差距。
4.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進一步大發展。
5.南宋至元朝時期,南方經濟突出發展,完全超過了北方。
6.明清時期,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經濟重心南移的重大發展時期
1.從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至南朝末年為止的時期。此期,由於北方自東漢末年以來戰亂及少數民族內遷,北方經濟衰退。而江南相對穩定的環境,使北方人民為逃避戰火紛紛南遷,為南方農業生產增加了大批勞動力,特別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他們同南方的漢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數民族人民共同興修水利,開墾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術有所提高,小麥開始推廣,牛耕得到普及。長江中下游經濟迅速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到南朝末年,南方經濟開始趕上北方。
2.從「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北方再次經歷了長期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直到後周世宗時才得到恢復和發展,而南方相對穩定,各國統治者為了保存和增強自己的實力,都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同時,許多中原人民流遷江南,增加了當地的勞動力。所以,南方社會經濟又獲得較大的發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為轉折點的南宋時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爭阻止了金軍南進,北方勞動人民的紛紛南遷,使南方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農作技術最發達的江浙地區,水田增加,水稻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區生產在全國所佔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種植推廣、棉紡織技術的提高、造船技術的進步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這都說明南方經濟已經超過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動搖的經濟重心地位。至於元朝開通漕運和海運,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也首先產生於江南地區,進一步說明了這種不可動搖的經濟重心地位。
(三)經濟重心南移的特徵
西晉末「永嘉之亂」,又稱「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遷入中原。應該是第一次大規模遷徙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特徵: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
(四)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
②北方農民大批南移,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並補充了江南的勞動力;
③江南統治者為發展實力,比較重視發展經濟;
④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辛勤勞動,開發了江南;
⑤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五)經濟重心南移的規律:
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地理:經濟重心轉移的原因還可以從地理角度來認識:氣候影響,宋代以前糧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麥、粟為主,這類作物適宜生長的環境是北方的溫帶大陸氣候。北宋時占城稻傳入,到南宋時成為主要農作物,明朝時產量提高、面積擴大。水稻不適宜在溫帶大陸性氣候下種植,而適宜在江南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種植,這里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水資源豐富,水利工程開發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區為主,土層深厚,易於開墾和操作。茶樹、甘蔗、柑橘這些經濟作物更是適宜在江南種植。
北方水土流失嚴重,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業生產。這種情況主要是人為的燒毀森林、濫墾荒地造成的,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積減少。
交通運輸及對外貿易也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是當地所在的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關系發展的必然結果。
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現象的啟示:政局的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於經濟建設中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結合上述原因和聯系有關時事理解,在我國當前的西部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是辯證統一的道理,應走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當前的西部大開發,不是經濟重心西移,而是縮小東西部地區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舉措,體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古代人口主要遷徙
1,秦朝統一後,南征越族,北擊匈奴,秦始皇遷中原人到當地居住。2,西晉末「永嘉之亂」,又稱「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遷入中原。3,唐中期「安史之亂」後,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4,北宋末「靖康之變」後,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
Ⅱ 古時候江南地區的開發,是從什麼時期開始的呢
江南地區的開發,是東晉時期開始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紛爭不斷,政權更替頻繁,先後發生的「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直接導致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永嘉南渡」移民高潮,規模超過百萬。
這首先反映在商業城市的興起方面。戰國秦漢時期,大的商業城市基本上都分布在北方,如長安、洛陽、邯鄲、臨淄、鄴城等,江南地區只有吳城(蘇州)可與北方商業名城並列,而到魏晉時期,京口、武昌、建康等迅速崛起,成為江南四大商業都會。
六朝時商業城市最大的是京師建康。建康以外最大的商業城市是長江上游的江陵,這里與成都一帶有密切的商業往來,著名的川馬和蜀錦,都是經此轉運到江南各地的。
此外,長江和錢塘江下游三角洲地帶的京口、廣陵、吳郡、會稽、餘杭,北境的壽春、襄陽,南境的廣州也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廣州更是海上貿易的中心。
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得到了初步開發的原因和成就還有影響
原因: 北方農耕文明受到少數民族侵擾,人民南移,漢族的氏族大夫也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南方經濟發展。 成就: 1、黃道婆紡織術傳入,紡織業興起 2、農業曲轅犁、筒車、秧馬的發明,帶動了農業的生產 3、政治清明 4、戰亂不堪,因為跨州連郡者數不勝數,大多想爭奪江南這塊肥肉。 影響: 從近代早期英國的經驗來看,對工業革命至關重要的技術進步與基礎科學的發展,二者基本上彼此無關。(註:Douglass 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W·W·Norton & Company (New York),1981年,第162頁。)在通過讀、寫能力傳播具體知識方面,識字率與工業革命之間的聯系也不很緊密。(註:見Evelyn Rawski:《E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第150頁。)換言之,由於普通勞動者在技術進步中並未起關鍵作用,因此他們的教育與經濟發展並無直接的關系。此外,近代早期英國的經濟制度性變革,也主要出自經營管理者階層而非普通勞動者。因此總的來看,在近代以前的經濟發展中,教育似乎並未發揮重要的作用。(註:工業革命前的英國勞動者受教育程度很低,大多不具備獨立經營的能力。因此當他們從事生產時,或者是依賴強有力的行會來組織管理其生產活動,或者是在手工工場主或工頭的指揮下從事單一的勞動。馬克思在研究工場手工業時指出:「在工場手工業中,總體工人從而資本在社會生產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個人生產力上的貧乏為條件的。」他並引用弗格森的話說:「在最少使用腦筋的地方,工場手工業也就最繁榮。」在18世紀中葉,某些手工工場甚至寧願使用半白痴來從事某些簡單的、然而構成工廠秘密的操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譯本,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23卷,第400-401頁)。而他們之所以不具備獨立經營的能力,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缺乏起碼的讀、寫、算的能力。) 然而,近代早期英國經驗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情況,對明清江南並不一定具有普遍意義。誠然,如同在近代早期的英國一樣,對於明清江南的許多工匠和農夫來說,不會讀、寫、算,也照樣能夠生活下去。但是,如果我們對實際情況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就會發現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在兩地確實頗有不同。這種不同是由兩地經濟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因此也可以說是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式的產物。從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明清江南與近代早期英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差異,集中表現在商業化水平方面。正是這個差異,使得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在兩地變得頗不相同。 伊懋可(Mark Elvin)指出:用近代早期西歐的標准來看,明清中國的農村似乎是「過度商業化」了。(註: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3,第277頁。)其結果,是如柏金斯(Dwight Perkins)所指出的那樣,早在近代以前很久,中國農民就不僅在為市場而生產,而且掌握或了解抵押、地契、信貸和利息等商業活動的基本知識。(註:Dwight Perkins eds:《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5年,第6頁。)不過嚴格地說,他們的這些結論主要適用於經濟發達的中國東部地區,而其中又以江南為最。此外,用近代早期西歐的標准來看,明清江南不僅農村經濟高度商業化,城鎮經濟也高度商業化。由於江南城鄉經濟都高度商業化,因此從事商業活動所要求的各種基本能力也成為進行經濟活動所不可或缺的條件。讀、寫、算是從事任何商業活動的基本能力之一。道理很簡單:在商業活動中,記賬和算賬是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但是正如明代商人書《商賈醒迷》諄諄告誡的那樣:「出納不問幾何,其家必敗;算計不遺一介,維事有成」,「臨財當恤,記賬要勤」(註:收於李晉德:《客商一覽醒迷》,第312、328頁。)。因此即使是最簡單的記賬和算賬,也需要有起碼的讀、寫、算能力。由此而言,哪怕是從事簡單的商業活動,也非具備一定的讀、寫、算能力不可。(註:一個有力的證據是前引《警世通言》中關於宋金的故事。只有「會寫會算」,才能在商業活動中找到飯碗。) 明清江南經濟的高度商業化,因江南特有的經營方式而變得更加突出。眾所周知,明清江南工農業的基本生產單位是以個體家庭為基礎的小農場和小作坊。這種小農場和小作坊由農民和工匠獨立經營,生產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同時在整個經濟高度商業化的背景下,其經營活動也緊密地與市場聯系在一起。因此這些小農場與小作坊中的主要勞動者,同時也兼為經營者、管理者和商人。對於這種集生產者、商人和經營管理者於一體的小農和小作坊主來說,他們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捲入商業活動,例如購買生產資料、出售產品、計算成本與利潤、訂立合同與契約、換算貨幣(錢、銀),以及進行僱工、借貸、典當、抵押、交租、納稅乃至商務訴訟等活動。而進行這些活動,都需要起碼的讀、寫、算能力。因此,起碼的讀、寫、算能力是他們日常經濟活動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具備這些能力,即使體力強健、手藝高超,也只能受雇於他人。而在明清江南,農業中的僱工並不常見,而工業中的僱工主要來自外地。江南本地人,絕大多數是自主經營的小業主(小農和小作坊主)。獨立經營一個小農場和小作坊,並不像過去許多學者所想像的那樣簡單。明清江南的小業主,也決不都是以往許多史家所想像的那種可憐、保守、墨守成規、沒有文化的單純勞力。即使在農業活動中,對於讀、寫、算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前引江南「鄉民習耕作,男子七八歲時亦從師讀書,有暇則斫草飼羊,或隨父母作輕便工」,「子弟就塾,率十五罷就農」,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開發的條件,原因,表現,影響。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開發
1、條件原因:⑴南方相對穩定,戰亂較少;⑵一些統治者努力革除弊政,發展生產;⑶大量北方人口南遷,帶去了充足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工具、以及優良品種;(最主要的)⑷江南自然條件優越。表現,影響。
2、表現:
⑴農業: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荒田被開發為農田,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被推廣,實行麥稻兼種,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等。
⑵手工業:織錦在江南地區迅速發展,江南的青瓷燒制技術達到高水平,青瓷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灌鋼法的發明,是冶金技術的一大進步,造紙有新的發展。
⑶商業:城市繁榮,建康是當時最繁榮的城市。番禹成為海外貿易的中心。
3、影響:⑴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創造了條件;⑵促進了民族融合以及經濟、文化的交流,社會的進步。
Ⅳ 三國時期江南的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是
三國時期,南方得到初步開發。在江南的手工業中,最重要的織造麻布,當時有一地方出產的越布是著名特產。
Ⅵ 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手工業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發展,成為全國繁榮昌盛的地方是從何時開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重心曾發生從北至南、從西到東的轉移,南宋時完成經濟重心的轉移。 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前,中國經濟重心位於黃河流域,特別是關中地區。正是由於該地區在政治經濟上的重要性,使它成為歷代統治者爭奪的對象。因此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戰亂,這就使黃河流域原本高度發達的封建文明不斷遭到破壞。特別是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壞,人民生活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長江流域此時卻獲得了發展經濟的一些便利條件。南方此時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大批北方農民遷居南方,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也是江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統治者,如宋的劉裕,也比較注意採取措施發展生產。因此南朝時江南的經濟發展水平開始趕上北方,為國家實現政治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前提,也為隋唐時期封建經濟的空前繁榮准備了條件。 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發生,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戰亂,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大量北方人民遷居江南,補充了當地勞動力;加上許多割據政權的統治者為增強實力,重視發展生產,因此南方經濟又一次獲得發展。 南宋時期,北方為落後的金政權,而漢族建立的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還大力興辦漕運和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
關於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三個問題
中國歷史傳承數千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黃河」始終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古代的歷史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黃河豐富的水源,優良的耕種條件和集聚的人口,是黃河流域的發展長期走在南方的前面。從遠古到西晉,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位於黃河流域,特別是關中地區。與之相對應,我國從奴隸社會的夏、商、西周、春秋和封建社會確立初期的戰國、秦、漢的統治中心基本上都在黃河流域。同時,正是由於該地區在政治經濟地位上的重要性,使它成為歷代統治者爭奪的對象。因此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戰亂,這就使黃河流域原本高度發達的封建文明不斷遭到破壞。特別是東漢末年,北方大規模的戰亂連綿不斷,經濟文化遭受毀滅性打擊,長安洛陽兩大古都幾經洗劫,黃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壞,人民生活流離失所,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但是在由於北方的經濟基礎比較雄厚,加上曹魏政權重視經濟發展,加上後來蜀漢和孫吳的衰落,這一時期的北方仍然掌握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權。但是從東晉南朝到南宋,我國的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逐漸南移的過程。本文擬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原因及南移過程的特點略作探討。
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第一階段:東晉南朝——南北趨向平衡
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地區經歷了從東晉南朝的政權更替。相對於北方地區長期戰亂而言,南方此時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大批北方農民遷居南方,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也是江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統治者,如宋的劉裕,採取了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等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第二階段:隋唐五代——重心開始南移
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北方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北方平均十年左右即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戰亂,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大量北方人民遷居江南,補充了當地勞動力;加上許多割據政權的統治者為增強實力,採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勸課農桑的措施,南方經濟又一次獲得發展。。整個五代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先進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
第三階段:兩宋時期——南移最終完成
南宋時期,北方為落後的金政權,而漢族建立的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還大力興辦漕運和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明清時期,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上第微度兆時度年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表現在: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社會環境;北方大量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而南遷,充實了南方的勞動力,並且帶去先進的工具和技術;南方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調整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條件好,適合農業發展,而且對外貿易條件比北方優越;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對經濟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過程的特徵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期最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東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Ⅶ 簡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的開發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特點是持續的開發,在三國的孫吳政權統治時期,南方地區得到初步的開發,東晉南朝時期,南方地區得到進一步的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
六朝時期,特別是東晉南朝,江南農業開發,其地區擴大,從江東擴展到整個長江流域,而且波及嶺南及閩江流域;
江南農作物品種增多,土地大量開墾,耕作技術進步,水利工程得到興修,單位面積產量提高;
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為重要產糧區。
手工業也有迅速發展,絲織、冶鐵、制瓷、造紙等技術不斷改進、創新,產品質量好,品種多。
影響:秦漢時期,江南經濟落後於黃河流域。六朝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使南北經濟逐漸趨於平衡,為後來隋朝的統一準備了歷史條件,也為後來全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用政、史、地的知識分析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從政治角度看,南方統治者重視農桑、興修水利等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政治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從地理角度看,南方水源充足,河網密布,交通便利;北民南遷帶來人口的逐漸增多,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經驗。歷史上,由於少數民族與漢族居,民族融合加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