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銅仁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

銅仁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

發布時間:2023-01-02 02:48:27

㈠ 貴州十二五期間發展工業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十二五",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我省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既為全省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經濟結構加速調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環保、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領域發展迅速。二是國家組織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鼓勵民間投資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三是中央企業加速擴張,東部產業加快轉移,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和區域間合作不斷加強,新一輪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區域間產業梯次轉移步伐加快。四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二、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集聚發展、高端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按照"擴區升位一批、綠色發展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的思路,著力推進大企業、大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著力推進中小企業、非公經濟企業在園區形成產業集群,著力推進產業園區規范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著力提高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能力和承載能力,把產業園區建成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載體和主導力量,為我省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集聚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擴大產業集群規模,提高產業聚集度,形成以主導產業為主、上下游產業配套、集群式發展的格局。
2、堅持特色發展。從各地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出發,合理確定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突出主導產業特色,加強綜合統籌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3、堅持創新發展。加強省內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推進工業園區的管理體制、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探索建立政府主導、業主開發、政企共建、項目先行等有效的運行模式。支持工業園區建立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孵化器,形成技術創新強勢集聚區。
4、堅持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強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政府服務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化應用程度,把工業化和城鎮化緊密結合起來,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
5、堅持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功能,嚴格執行工業建設項目投資強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等控制性指標,推進土地、能源、資本等資源的集約節約使用,切實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循環經濟,強化污染防治,推進節能減排,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努力構建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主要目標
全省建成100個具有一定規模、產業優勢突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力爭建成8至10個年工業產值超過200億元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省重點產業園區,建成一批體現地方特色的產業園區;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投資800億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產值5000億元以上,佔全省工業產值的比重超過50%。
三、主要任務
(一)發展壯大經濟規模
圍繞把我省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優質輕工產品基地的發展目標,按照資源共享、產業聚集、集約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各地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全力推進大企業、大項目聚集發展、集約發展,做大產業園區規模,形成布局優化、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特色明顯的產業園區體系。同時,有序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園區擴區調位升級。
1、打造8-10個工業產值超200億元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圍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以大企業、大項目入駐為抓手,促進一批已具備一定基礎和較好發展條件的產業園區率先發展,力爭創建8-10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即創建工業產值超200億元、達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標準的產業園區(見附表1:2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名單)。
2、打造20個工業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省級重點產業園區。圍繞產業基礎、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以"龍頭"企業帶動,推進延長產業鏈和拓寬產業面為抓手,促進一批體現相對比較優勢的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力爭建成20個以上工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見附表2:1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名單)。
3、創建一批體現地方特色的產業園區。圍繞增加就業、發展縣域經濟,根據資源、區位、環境等條件,以推進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駐集聚發展為抓手,"十二五"期間,布局建設和培育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能夠帶動促進相關產業及經濟優勢發揮發展的特色產業園區,力爭每個園區工業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見附表3:各市(州、地)特色產業園區表)。 (二)優化空間布局
綜合考慮資源分布、產業基礎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圍繞十大產業的振興和發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產業園區空間布局。
1、貴陽市。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高新技術、化工、特色食品和民族醫葯等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貴陽麥架-沙文高新技術產業園、貴陽市小河-孟關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息烽磷煤化工生態工業基地、開陽磷煤化工生態工業基地、清鎮市鋁煤生態工業園區等3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2、遵義市。規劃建設以高新技術、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名優白酒、特色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17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桐梓煤電化工業園區、仁懷名酒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遵義匯川機電製造工業園區、遵義市和平工業園區、遵義市湘江工業園區、遵義苟江冶金工業園區等4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3、六盤水市。規劃建設以冶金、煤化工、裝備製造為主導產業的10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六盤水市紅橋產業新區,建設鍾山區水月園區、盤縣柏果(雞場坪)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產業園區。
4、安順市。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高新技術、民族制葯、特色食品等為主導產業的15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安順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產值100億元以上的安順市西秀工業園區。
5、黔南州。規劃建設以化工、冶金、特色食品、民族制葯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建設惠水長田中小企業示範基地、甕安磷煤化工工業聚集、長順威遠(鼠場)工業聚集區等3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6、黔東南州。規劃建設以有色、特色食品、民族制葯為主導產業的9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產值200億元以上的黔東工業園區,建設產值100億元以上的凱里市爐山工業園區(凱里爐山、麻江碧波)。
7、黔西南州。規劃建設以建材、化工、特色食品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興義市清水河產業聚集區、興仁縣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8、畢節地區。規劃建設以裝備製造、建材、化工、特色食品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織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畢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2個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畢節試驗區葯品食品工業園、黔西縣煤電化工工業園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9、銅仁地區。規劃建設以化工、建材、民族制葯、冶金為主導產業的12個產業園區,其中重點建設大龍經濟開發區(工業聚集區)、松桃工業園區等2個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產業園區。
(三)推動產業聚集、集約發展和特色發展
1、加強規劃編制。按照資源共享、產業集群、集約發展的要求,除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等禁止開發區域之外,原則上有條件的市(州、地)和縣(市、區)都要規劃建設產業園區。要將產業園區規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設"的原則,加快編制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1年以前要完成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工作,規劃覆蓋率要達100%。
2、推動產業集聚。推動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源和要素保障向產業園區集中,今後除需獨立選址的能源、礦產等項目外,新上工業項目要求進入產業園區;已在產業園區外取得土地審批,尚未徵用土地和動工建設的工業項目,應將其用地調整到產業園區內進行建設。發揮產業園區內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協作關系,形成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對於依託政府支援形成的礦業經濟區(帶),切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加工。
3、強化集約發展。重點產業園區工業建築容積率應大於0.6,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應達到100萬元/畝以上、平均產值應達到100萬元/畝以上,主導產業突出,全員勞動生產率居省內同行業前列。縣(市、區)特色產業園區的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應達到80萬元/畝以上、平均產值應達到80萬元/畝以上。
4、突出特色發展。每個產業園區原則上確定1至3個主導產業,其主導產業的產值占產業園區總產值的比重應達到70%以上。加強對各類產業園區的分類指導,進一步強化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在我省工業集聚發展中的先導、龍頭作用,不斷提升在國內同類產業園區中的綜合競爭力。推進省重點產業園區、縣級特色工業集中發展區優化結構,提高產業集聚水平。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縣級特色工業集中發展區集聚發展。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省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達到"七通一平"(給水、排水、電力、道路、通信、供氣、雨污管網、場地平整),縣(市、區)特色產業園區要達到"五通一平"(給水、排水、電力、道路、通信、場地平整)的要求。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投資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或自主建設"區中園"、"園中園"。按照國家通用標准及行業要求,在產業園區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集中建設標准廠房,建成後用於出租或出讓給企業從事工業生產經營。
(五)強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推進園區信息化建設,省重點產業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寬頻接入率達到100%。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產業園區的公共信息、公共試驗、公共檢測、技術創新、物流、原材料市場、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規范發展技術評估、檢測認證、產權交易、成果轉化、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持產業園區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聯系和合作,建立區域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建立健全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市(州、地)、縣(市、區)加快建設園區職業培訓學校,為園區內的企業定向培訓技術工人。引入或創建第三方物流,有條件的市(州、地)、縣(市、區)還可以設立面向全國或區域性的專業市場,建立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鼓勵和支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鼓勵產業園區管委會、各類大中型企業在產業園區中以"園中園"形式設立小企業創業基地,為園區儲備發展企業,形成園區大、中、小企業協作、協調發展的格局,促進產業園區成為工業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承載體。
(六)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1、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監管。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重要依據,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產業園區選址必須符合環保要求,積極開展規劃環評工作。要認真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加大對現有產業園區的改造,不斷完善環保基礎設施。產業園區要認真履行節能環保責任,落實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建立能耗、環境准入門檻,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園區項目和園區總排口各項污染物排放滿足當地環境功能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要求。重點產業園區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低於全省平均值,單位產品能耗要達到國家或行業標准。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要切實推進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污水集中處理率、污染物排放、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指標要達到國家或行業標准,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並達到國家公布的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標准。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余熱(廢氣)余壓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共享高效利用,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七)建立統計調度體系
各級產業園區管理部門要建立包括產業園區企業數、固定資產投資、銷售收入、增加值、利稅、招商引資、就業人數、投資強度、產出效益和主導產品產量等主要指標的統計調度體系,切實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和經濟運行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究,及時了解產業園區建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在省產業園區加快發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聯系全省產業園區的指導協調及管理日常工作,牽頭組織實施產業園區建設行動計劃,會同省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產業園區建設發展中的產業布局、土地審批、項目服務等問題。省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產業園區的業務指導。凡涉及產業園區的審批審核事項,應簡化手續、減少環節。進一步優化園區管理體制,推行產業園區政務公開制、首問責任制和責任追究等制度。依法行政,廉潔執法,推進綜合執法試點,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改善投資和服務環境。
(二)加大財政資金支持
全面貫徹落實《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意見 》(黔府發﹝2010﹞17號),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要積極支持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對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以及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重點項目,安排項目補助或貸款貼息。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對一些發展快、帶動性和示範性強的園區,"以獎代補"方式給予獎勵扶持。
(三)保障用地供給
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每年在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用地指標,保障重點產業園區及重大項目用地。對已達到審核面積的現有產業園區,可依法按程序爭取擴大園區面積。支持產業園區按一定比例匹配綜合用地,統一規劃、集中建設配套服務區,解決產業園區職工住房、醫療、教育、文化等生活配套設施。
五、規劃實施
(一)加強投融資體系建設
按照市場運作方式,推進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產業園區建設投融資公司,要通過經營公司的資產,進行土地前期開發和轉讓,建設標准廠房出讓出租,投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園區內的企業進行融資擔保,直接參股經營企業,推動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推進金融機構與產業園區企業建立協調溝通機制,建立產業園區擔保體系和機制。推進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對園區支持。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在工業園區設立為園區內工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融資性擔保、小額貸款和典當等融資服務機構,健全產業園區以"小額貸款、信用擔保、典當"為主體的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服務體系,以融資促發展。
(二)加強產業園區招商引資
優選出一批可以進行東西合作建設的產業園區,主動與發達地區對接,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我省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各級產業園區管理機構要積極推進和招商引資部門的工作聯動,完善產業園區招商引資信息共享平台。主動吸引和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到產業園區投資興業。各地可結合實際,從土地出讓金、土地使用稅、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等給予切實有力的優惠政策引進大項目。
(三)推進區域互動合作
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鼓勵打破行政區劃聯合建設產業園區,支持通過"飛地工業"等多種途徑有序推進省內區域間的產業轉移,實現資源整合、聯動發展。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運作模式,妥善處理好產業轉出地和產業承接地的利益關系,對遷入企業所繳納稅收地方政府留成部分,從納稅年度起按兩地協商的比例分成。
除此之外,還要瞄準六大資源性產業,打造兩大重要基地
提高煤炭工業總體水平,鞏固壯大電力產業,大力發展化學工業,調整提升有色工業,做大做強冶金工業,加快發展新型建材。記者近日從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貴州代表團了解到,「十二五」期間,貴州省將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資源深加工基地,力爭電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等五大產業產值分別超過1000億元。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貴州以建設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為目標,推進煤炭產業規模化、節約化和集團化發展,加大煤礦資源的整合和大礦建設力度,提高煤炭行業集中度,建成1個年產量5000萬噸和2個年產量3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團。積極發展煤炭深加工及關聯產業,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力爭「十二五」末煤炭產量達到2.5億噸,總產值1500億元。同時,發揮「水火互濟」優勢,深入實施「西電東送」和資源就地轉化,加快推進核電項目前期工程,力爭「十二五」末全省電力裝機達到4500萬千瓦,總產值1500億元。
「十二五」期間,貴州還將以煤化工、磷化工、鋁工業和冶金行業為重點,按照煤電化、煤電鋁、煤電磷、煤電冶一體化發展思路,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資源深加工基地。大力發展煤化工、磷化工和錳、鋇等其他精細化工,力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調整提升鋁加工、鈦及鈦合金、黃金、釩等有色工業,力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形成年產氧化鋁460萬噸、電解鋁260萬噸、鋁加工150萬噸的生產能力;做大做強鋼鐵、鈦合金、錳等冶金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大力發展以磷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尾礦沙等大宗工業廢棄物生產的新型建築材料,支持開發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和綠色裝飾材料,積極發展玻璃深加工、天然石材和建築陶瓷,力爭建材產業總產值達到400億元。
為充分加快新型工業建設,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將通過5年時間,以27個經濟強縣和快速通道沿線交通節點為重點,新建30個以上省級產業園區,申建4個國家級園區,建成1個綜合保稅區、2個出口加工區、2個加工貿易承接基地和2個"無水港"。
貴州省力爭到2015年,全省產業園區引進國際國內500強企業50家以上,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遵義和白雲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分別超過500億元,安順、凱里、都勻、頂效、鍾山、大龍經濟開發區分別超過100億元,其他5個現有省級經濟開發區分別超過50億元,新建省級產業園區分別超過20億元,同時積極培育一批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產業園區。

㈡ 石阡三地一樞紐指的什麼

武陵山區扶貧攻堅示範地、全國重要的綠色生態產業基地、國際休閑旅遊養生目的地和黔東地區重要立體交通樞紐。

石阡縣將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同步發展,全力打造「三地一樞紐」,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與全國同步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生態產業基地:

石阡縣將充分發揮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的獨特優勢,大力實施生態產業化戰略,強力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快速發展,強力推進二、三產業生態化改造,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生態產業基地,切實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立足地方特色資源優勢,瞄準全球大健康市場,創新體制機制,高起點高標准規劃休閑養生健康游和營養健康名優產業(品),以旅遊聚人氣、傳產品,以功能、健康為重點提檔次、塑品牌。

推動石阡大健康產業發展與改革後來居上,走在全國的前面,為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生態敏感地區可持續發展探索路子、積累經驗、提供示範。

以上內容參考:

貴陽新聞網-銅仁石阡「十四五」期間全力打造「三地一樞紐」

石阡政府網-基本縣情

㈢ 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你好!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㈣ 貴州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

作為國家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經過多年發展,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獨特的跨越發展新路。

如今,貴州省對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提出新要求:聚焦「做大」目標,全力壯大「三大核心產業」、大力拓展「三大關鍵應用」、強力推進「三大領域賦能」,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強筋骨 產業發展持續壯大

「凡是能接受和傳輸信號的電子產品,都要運用到電感。每台智能手機上會用到80100個。」貴陽順絡迅達公司總經理戴正立說,現在,公司每月的電感銷售量不低於3億只,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增速穩定。

近日,貴州航天雲網 科技 有限公司的參賽項目「基於數據驅動的電子元器件企業智能生產管控解決方案」在第二屆中國工業互聯網比賽中,從全國1457支團隊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領軍組第16名。目前,該方案已取得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登記44項,實踐成果納入「基於雲製造的智能工廠架構要求」等13項國家標准研製中,同時還在30餘家企業落地應用。

電子信息製造、大數據軟體信息服務、通信服務等業態的蓬勃發展是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風頭正勁的寫照。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口徑)收入同比增長26.6%;納入工信部統計監測的500萬口徑軟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5%,高於全國10.7個百分點;納入統計局統計監測的2000萬口徑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42.9%。

強基礎 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近日,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工廠里,工作人員們正在裝配調試底盤,爭搶訂單交付時間……

這家貴州本土大數據企業成立於2013年,2016年開始致力於無人駕駛,專注於金屬3D列印的L4自動駕駛車,為物流、零售、地產、 旅遊 等行業提供軟硬體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前,該公司的年產值已接近1000萬元。公司首席運營官曹雨騰說:「從行業發展來看,2020年是無人駕駛元年,隨著產業鏈、晶元、感測器、軟體逐步成熟和價格降低,相信3年後這個行業會迎來一個拐點,公司幾年後年產值上億元應該不成問題。」

站在新基建政策紅利的「風口」,貴州提出「像推動交通大突破一樣推動新基建大突破」,圍繞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新基建,正在加緊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和標志性的重大項目,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截至目前,全省5G用戶數已超過800萬戶,已建成基站17395個,省5G應用場景項目共174個;全省累計出省帶寬1.67萬Gbps,是2013年的14倍;蘋果、華為數據中心主體建設基本完成;騰訊數據中心一期建成投用,FAST數據中心即將啟動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數據中心年底前開工。

未來,貴州還將依託貴陽貴安、黔南、銅仁等大數據清洗加工基地,支持塊數據、數聯 科技 等企業拓展數據清洗、數據脫敏、數據標注等業務,推動我省數據資源優勢向數據產業優勢轉化。

強融合 數字治理提質增效

12月初,貴州省骨科醫院新院區項目已進入裝飾裝修階段,不久即將完工。

貴州省骨科醫院新院區項目於2018年9月開工建設,兩年多來,貴州百勝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信息總監郭魁通過比對項目3D模型與實際實施情況,不斷優化建造方案,保障項目建設質量、提升項目建設速度。

「我們為該項目提供『BIM(建築信息模型)+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提前在3D模型上進行智慧醫院的虛擬建造,將智慧醫院的使用需求前置,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解決,最終達成可視化交底,實現項目進度、質量、安全、成本、風險的有效管控。」郭魁說。

「我們這樣的生產規模,按照傳統生產模式需要400餘名工人,但在智能化改造後,現在只需要100多名工人。」貴州泰和超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李貴生說。

藉助大數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從傳統產業獨自「單腳跳」,變為與互聯網協作的「雙腿跑」。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融合是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徵和價值所在。

㈤ 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戰略

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
3.能夠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新概念,反映了我黨工業化理論的新發展。這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出發,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和全球競爭而提出的適時方針。按國家計委有關負責人的解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點一是可持續發展,二是注重信息化的作用。應該說,這是中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發揮後發優勢的現實選擇:即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黨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主要內容是:
大力推進產業升級
通過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為此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並以此改造傳統產業,振興裝備製造業,繼續發展基礎設施,全面發展服務業。重點談談服務業,服務業包括四個方面:產業服務業、企業服務業、家庭服務業、個人服務業。這四種服務業在我國有巨大的潛在需要。例如產業服務業需求就很大,那些從石化產業中剝離出來而上市的生產型石化企業,需要有專門為其服務的企業,而那些在重組中分離出來的石化續存公司,恰恰是具有專門為生產型石化企業服務的功能,因而石化產業的產業服務要求,為石化服務業創造了極大的就業機會。又例如,企業有著咨詢、培訓等方面的巨大服務需求,會創造很大的就業機會。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務、日常家庭生活服務、家庭教育服務等需求,個人需要有工作性服務及生活服務需求等,這些都創造了很大的就業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服務業,以服務業的充分發展,解決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從我國從實際出發,處理好三大關系: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我國有龐大的傳統工業,相當一部分具有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們應當在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使傳統產業盡快提高水平,發揮更大作用。二是處理好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既要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提升產業結構,又要發揮比較優勢,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三是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發展虛擬經濟要為促進實體經濟服務,並防止脫離實體經濟過度發展虛擬經濟。
堅持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
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是我國的兩大基本國策,實施以來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也是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要根據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制定和完善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優先發展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在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以體制創新推進科技創新。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建立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創新規律的新型科技管理體制。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發揮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知識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業成為科研開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的主體。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形成一套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資本運作及人才匯集機制。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必須充分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質量。實施人才戰略,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類專業人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口多、人均資源不足以及長期粗放經營,我們必須在收入水平較低、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就要下大力氣解決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後的高收入階段才面臨的資源和生態問題。過去粗放經營,伴隨高增長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顧生態和環境的發展路子已難以為繼,今後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長。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發展節水工業、節水農業,建設節水型社會。興建南水北調工程,抓緊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加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戰略資源儲備。實施海洋開發,搞好國土資源綜合整治。國家和全社會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恆地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強化城鄉環境污染治理。發展環保產業,增強全民環保意識。健全環境、氣象和防災減災監測體系。
協調城鄉關系,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當初發展鄉鎮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對於提高農村工業化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主要是由於生產力布局分散,要素集中度過低,無法實現要素效益的最大化,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必須轉變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把城鎮建設、鄉村建設、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用城鎮的人氣和基礎設施帶動鄉村的發展,通過鄉村的發展帶動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在通過項目建設促進鄉村和城鎮的發展。這樣良性互動,既有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又有助於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協調發展。(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2008年第10期《關於「工業強市」戰略的幾點認識》) 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既不是單純的思路問題,更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無論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還是兩大戰略的實施,必須由兩大動力推動,一是內部動力—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為重要的是使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相適應。產權「大鍋飯」走不成新型工業化道路,貧窮和愚昧同樣走不成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建立新的激勵機制,必須推進產權的人格化和經濟的自由化,必須進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具有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先進生產力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必須使工業企業和相關產業具有採用信息技術的迫切慾望,必須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為此,必須進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體制性障礙,確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動力建立在保護合法財產和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必須適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勞動者報酬和消費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絕對貧困,把需求的慾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夠支付能力的基礎上。
二是外部動力—開放,開放要有新局面。目前中國最大的500家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其中資金技術密集型的企業銷售額占這500家企業總銷售額的比重達83%以上,大大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就是即將加入WTO所帶來的外來競爭加劇。從目前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心已經從引進外資轉變為與世界經濟接軌。其中,一是要通過技術改進和要素優化重組提高重要基礎產業國際競爭力;二是完善市場競爭規則,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三是發育產權市場化和推進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四是加快與國際大資本的產權融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㈥ 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形成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調發展的工業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

㈦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重點放在什麼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

(7)銅仁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擴展閱讀:

促進社會資源優化配置:

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即發現虛擬資本所代表的權益價格,是實現增量資本在實體經濟各部門之間優化配置的基本工具。虛擬經濟通過有效的信息揭示及相應的金融創新,可以處理因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激勵問題。

可以通過資產價格的信息功能來判斷企業經營的好壞、投資業績的優劣,使虛擬資本可以迅速從效益低的領域流向效益高的領域,促進優良企業的快速發展,不斷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和重組,提高實體經濟的運作效率。

㈧ 如何推進我國的新型工業化

1、大力開發人力資本和教育事業。人力資本是我國實施新型工業化的基礎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的關鍵是教育。
2、切實完善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體系就是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
代市場體系。
3、強化宏觀調控&。新型工業化是跨越式發展道路,在我國不存在市場推動新
型工業化自動實現的機制,順利推進新型工業化完全靠市場自發地進行是不可能
的。市場失靈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客觀依據,新型工業化的後果可能是小生產破產,工業資本主義出現,城市人口集中,社會問題叢生,因此政府加強宏觀調控不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必要的。

㈨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什麼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實體經濟內容:

實體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㈩ 如何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閱讀全文

與銅仁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325車頂條怎麼拆 瀏覽:501
寶馬3系冷風空調怎麼開 瀏覽:573
工業用排氣扇220v怎麼接電源 瀏覽:190
寮步鎮有哪些工業 瀏覽:592
勞斯萊斯和賓士哪個氣場強 瀏覽:770
什麼是寶馬最大的型號 瀏覽:581
汽車有多少電磁閥 瀏覽:654
工業冷卻液是多少 瀏覽:304
呼市包頭工業哪個好 瀏覽:325
大車汽車底盤件有哪些 瀏覽:685
寶馬3系新手怎麼起步視頻 瀏覽:523
寶馬520首付多少錢 瀏覽:83
汽車按揭多久審核一次 瀏覽:571
國王搞工業革命會怎麼樣 瀏覽:475
汽車什麼燈泡 瀏覽:901
工業扇一檔不工作怎麼回事 瀏覽:989
奧迪g5質量怎麼樣 瀏覽:100
2012款寶馬520怎麼激活藍牙 瀏覽:671
湖南哪裡有寶馬車賣 瀏覽:355
俄羅斯人多久可以買寶馬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