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澤東提出的關於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順序
毛澤東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以及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工業化發展思路,即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同時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同時並舉,等等。
❷ 六點優先工作制具體內容是什麼
六點優先工作制的內容是:首先要寫下自己第二天需要做的六件比較重要的事;然後將這六件事按照重要緊急程度劃分為緊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緊急且不重要四類,排序後依次完成。在這個方面,可以用敬業簽這款便簽軟體來輔助完成。
❸ 論述影響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因素
http://ics.nccu.e.tw/achievement/sm.php?id=3253
http://bbs.kaoyan.com/thread-882649-1-1.html
http://www.sdinfo.net.cn/xinxizhuanti/2004/xxzt-43.html
參考:
一、產業布局影響因素識別
從區位理論、區域比較優勢理論、區域產業組織理論、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理論、產業轉移理論等相關理論出發,結合對我國產業布局及變化的動態考察,識別區域產業布局及戰略性調整影響因素。重點從區域的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體制因素和路徑依賴等五個方面進行分析識別。
1.自然因素。根據工業區位論和區域比較優勢理論,影響產業布局的區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稟賦等先天因素。自然資源稟賦就是指某個地區適宜發展某類產業的自然資源豐度及組合優勢。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是生產的前提條件,也是產業布局的重要依據。在工業化初期,產業布局必將優先考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有優勢的地方。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對產業布局的影響,正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弱化。
2.社會經濟因素。根據現代區位理論、區域比較優勢理論和產業增長理論,影響產業布局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經濟位勢、人力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條件、市場因子及生態因素、政治軍事因素等。其中經濟位勢是一種綜合性質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指由於集聚、輻射、增長能量強大的核心經濟區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長能量的經濟區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區或城市與這些地區或城市之間,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現此消彼長的博弈關系,或呈現協調互動的互補關系,對區域產業布局影響很大。
3.體制因素。資源稟賦只是區域產業集聚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各種資源怎樣結合在一起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增長,以及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卻取決於區域的資源配置能力。資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經濟體制、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企業的組織水平和產業結構等構成。隨著我國經濟體制乃至政治體制的改革趨向深入,體制創新已經成為一項地區間產業競爭的關鍵增長要素。
4.科技因素。科技是影響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產業布局形成與變動的推動力。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科技革命導致產業革命,從而決定著產業布局。在一定時期內,地區技術資源稟賦的差異影響地區的產業布局。一是科技水平決定自然資源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二是科技進步和科技革命影響地區產業結構,從而推動產業布局調整。三是科技進步和科技革命改變生產工具、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使得產業的人力資源指向和運輸指向發生變動,從而推動產業布局發生變動。
5.路徑依賴。歷史繼承性是產業布局的基本特徵,歷史上形成的產業基礎始終是新的產業布局的出發點,產生路徑依賴。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在產業布局中,這種「慣性」最初來源於工業區位論中所論述的集聚因子。正是這種路徑依賴性的存在,使得一個地區一旦符合規律地選擇了某個產業,無論以後它所具有的區位因素是否更具有比較優勢,發展該種產業是否更有效率,都很難從這種最初的選擇中擺脫出來。產業布局戰略性調整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已經無效率的路徑依賴,並營造新的集聚因子,進行制度創新,創造新的有效率的路徑依賴,從而形成新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
五類因素交互作用,決定了既定區域產業布局或既定產業區域布局的最初形成和動態變化。其中區域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構成影響區域產業布局的區位因素,是產業布局形成與變動的原始決定因素,產業的最初布局必然要考慮這些區位因素,尤其是關鍵的區位因素。之後隨著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區位因素不斷發生變化,必然影響產業布局的變動。體制因素是影響產業布局形成與變動的外在因素,通過經濟手段或行政手段,鞏固或打破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以達到產業布局調整的目的。
各因素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如資源稟賦及配置格局的變化,必然要求交通條件和交通格局的適應性調整,並共同引致產業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交通條件的改善,尤其是交通方式或工具的革命式改進,對某一地區或城市的經濟位勢會產生較大影響。另外,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影響產業布局和發展重點調整的各個因素,將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
二、產業布局影響因素的階段性特徵
前面選擇確定了影響產業布局及調整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在工業化的不同時期、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對於不同產業類型,其作用和地位是動態變化的。具體到我國和河北省,上個世紀以來,產業布局是在體制變革中形成的,因此這些產業布局的影響因素在不同體制和社會形態下,其作用和地位也是動態變化的。中國和河北省社會形態、政治經濟體制變革的過程,同時又是工業化發展的過程,產業布局在這兩個過程的交織中形成和演進,因此,對河北產業布局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具有階段性,把上述兩個過程結合一起,從一般規律到具體實踐。
伴隨著工業化從工業化前期(農業社會)、工業化初期、工業化中期、工業化後期和後工業化時期,世界產業發展一般要經歷「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這樣一個發展軌跡。在不同時期或階段,影響產業布局的決定性因素和重要因素不同,產業布局趨向也呈現階段性特徵(見表1)。
在這個過程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從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科技進步始終是產業布局演進的決定性力量或主導力量,它通過對自然、經濟等原始性和基礎性產業布局影響因素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產業布局及變動方向。
表1影響因素作用和產業布局的階段性特徵示意表
工業化階段及特徵
影響因素
農業階段
工業化初期
工業化中期
工業化後期
後工業化
農業主導
輕工業主導
重工業主導
高技術主導
服務業主導
自然因素
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理等
決定
重要
一般
一般
一般
自然資源稟賦:包括農業、礦產、水等資源豐度和組合度
決定
決定
重要
一般
一般
社會經濟因素
人力資源稟賦:包括人力資源量、結構及素質
重要
重要
重要
決定
決定
基礎設施條件:包括交通運輸條件、城鎮體系狀況
一般
重要
決定
重要
重要
經濟位勢:指鄰近城市或經濟區的相對引力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
市場因子:包括商品市場因子和資本市場因子
重要
決定
重要
重要
重要
其他社會經濟因素:包括政治軍事因素、生態因素等
一般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體制因素
政治體制
*
*
*
*
*
經濟管理體制
一般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科技因素
科技資源稟賦:包括科研院所、科研力量、科研成果等
一般
一般
重要
決定
決定
科技進步:包括科技革命與創新
一般
決定
決定
決定
決定
路徑依賴
集聚因子
一般
重要
決定
重要
一般
歷史繼承因子
重要
重要
重要
一般
一般
產業布局特徵
分散
趨向集中
更加集中
相對集中
趨向分散
三、河北產業布局及發展重心轉移的影響因素動態分析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內蒙古高原,西北部為山區、丘陵和高原,內環京津兩大都市,東臨渤海,中部和東南部為廣闊的華北平原,處在由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山西四省二市和內蒙中部地區共同組成環渤海經濟區,具有三黑(鐵、煤、石油)、三白(棉、麥、鹽)傳統自然資源優勢,以及環繞首都的特殊地理區位和優越交通區位,決定了以鋼鐵、建材、石化、醫葯、食品、紡織等自然資源密集型產業及為其提供裝備、動力支撐的機械、電力等工業產業最初空間布局的形成和演進。
河北省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區,其產業布局的階段性特徵和階段性影響因素,受中國工業化進程和體制變革進程的雙重影響(表2)。在新中國建立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時期,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中國基本上處於農業社會階段,工業尚處於萌芽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工業化才開始啟動。因此,建國以來的這一歷史時期,應該作為產業布局影響因素歷史追溯的重點時期。
按照經濟體制變革過程,建國以來基本可劃分為四個階段:計劃經濟時期,從「一五」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80年代;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90年代;市場經濟時期,進入21世紀以來。
表2我國工業化進程階段示意表
時期
20世紀中葉以前
50~70年代末
80年代
90年代初中期
90年代末以來
工業化階段
農業階段
工業化准備階段
工業化初級階段
工業化中期
准備階段
工業化中期
起飛階段
體制特徵
殖民地半殖民地
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
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
市場經濟
產業特徵
農業主導
重工業主導
輕工業主導
基礎產業主導
重化工主導
在體制變革過程中,按照工業化進程,建國以來又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工業化准備階段,也即我國計劃經濟時期;工業化初級階段,也即我國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上個世紀80年代;工業化中期准備階段,也即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上個世紀90年代;工業化中期起飛階段,也即上個世紀末以來的初步建立起市場經濟制度並日趨完善的時期。體制變革階段基本上與工業化推進階段劃分相吻合,受體制的影響,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產業布局影響因素發揮的作用不同,產業布局取向也不同,具有鮮明的階段特徵和時代特徵(表3)。
1.河北省山前產業帶初步形成階段影響因素分析。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工業化准備階段,由於新中國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上的,面臨著主要形勢和矛盾是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並進行軍事威脅。為盡快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並保證國家安全,必須從發展重工業啟動工業化,這是當時的產業政策導向。為保證極其有限的國家財力用到新中國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地方,實行了中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在產業選擇及布局中,一切項目建設與選址,地方政府及企業沒有多少決策權,都要遵循國家計劃,因此起決定作用的是政治體制和經濟管理體制因素。由於這種項目選擇決策是在前蘇聯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框架下進行的,基本遵循了產業布局的一般客觀規律,因此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稟賦等資源性產業必須依賴的自然因素受到了應有的重視,使具有農業、礦產資源和地理區位綜合優勢的河北省資源性重工業和輕工業得以快速發展,在可以方便地獲得西北部山區礦產資源、水資源和東南部平原農業資源、勞動力資源的雙向支撐、交通便利的燕山、太行山前京秦、京廣沿線,以邯鄲、邢台、石家莊、保定、唐山、秦皇島等城市為增長極,形成一條傳統產業隆起帶。由於受當時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政治軍事因素在產業布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河北省平原特色產業區孵化成長階段影響因素分析。在我國計劃經濟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過渡時期的工業化初級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打開了國門,國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對提高消費水平提出了現實需求,長期失衡的產業結構,與人民消費需求形成矛盾,不得不補輕工業發展課。體制創新打破了以鄉鎮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發展的桎梏,投資小、見效快的輕工業項目成為民營經濟和港澳台商的投資熱點,具有地緣、人緣優勢的南方沿海省份走在了改革開放的前列,搶佔了發展家電、日化、輕紡等消費品工業的先機。河北省沒有工業基礎和礦產資源優勢的東部黑龍港地區,窮則思變,伴隨著山前城市輕紡工業由於機制不活而日漸衰落,依靠歷史傳統和一批不安分的能人,催育起諸如高陽紡織、安平絲網、清河羊絨、辛集皮毛等一批縣域特色產業和鄉鎮塊狀經濟,並呈現企業扎堆現象,形成集聚因子,使河北省平原特色產業區孵化壯大。在這個短缺經濟時代,山前重化工業在全國輕紡工業發展的帶動下,產業規模也進一步擴張。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短缺,商品只要能生產出來,就能賣得出去,資源稟賦不再是先決條件,體制創新成為重要的生產力,是產業布局變化的決定因素。進入商品經濟時代,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科技創新的重要性逐漸顯現,成為第一生產力。同時,交通運輸優勢不僅使生產所需原材料和生產出的商品方便地集散,擴大特色產業市場范圍,而且方便信息匯集與交流,因此成為產業布局的重要影響因素。
3.河北省內向型主導產業布局初步形成階段影響因素分析。在我國進入工業化中期的起飛准備階段,工業消費品由短缺階段進入後短缺階段,不僅輕工業生產所需的先進生產設備和生產線大量依賴進口(重復引進),所需原材料(技術含量較高的原材料)也大量依賴進口,我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瓶頸顯現。河北省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電力、鋼鐵、建材、石化等基礎產業和交通、通訊、電網等基礎設施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以快速發展和建設完善,同時在市場需求的吸引下,個體私營經濟也開始涉足煤炭、鋼鐵、建材等基礎產業。具有礦產資源組合優勢的山前鋼鐵、建材、電力等基礎產業進一步集聚發展,並催生了一批個體私營企業。隨著基礎產業的日趨飽和,到90年代中後期,我國經濟進入全面買方市場階段,在五小關停並轉、紡織壓錠政策實施下,山前城市輕紡產業退城進鄉,縣城國有企業轉機改制,在冀中南平原地區,作為特色產業主體的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在買方市場下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浪淘沙,誕生了一批知名民營企業,民營主導的輕紡工業,在河北省工業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基本形成,黑龍港特色產業區進一步發展。面對IT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產業在有科研資源優勢或環京津區位優勢的石家莊、保定、廊坊、秦皇島率先發展起來,為河北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由鋼鐵、石化、醫葯、建材、機械裝備、食品、紡織服裝和電子信息等組成的主導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由於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和依託省內資源,因此主導產業布局的內向特徵和內循環特徵明顯,從而決定了河北產業布局的基本特徵。
4.河北產業發展重心戰略性調整階段影響因素分析。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進入以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為標志的工業化中期起飛階段,消費需求升級,以住房、汽車消費和城鎮建設為需求動力,拉動了以鋼鐵為主的重化工業快速增長,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憑借資本優勢和區位優勢,吸引韓日鋼鐵巨頭投資,也開始大舉發展重化工業,緩解當地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瓶頸制約。國內能源、礦產資源全面短缺,不得不大量依賴進口。同時,北京以舉辦綠色奧運為契機,以首鋼搬遷為標志,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產業開始向東部沿海轉移。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河北省鋼鐵產業以沿海靠山的唐山為主,得以迅猛發展,凸現鋼鐵大省強勢,省內鐵礦石資源和煤炭資源供求失衡,山前重化工產業發展格局發生變化,與新階段的發展形勢和發展要求,形成一系列的不適應:過度依賴山前傳統產業發展隆起帶支撐的發展思路與資源短缺時代下的河北省經濟更快發展要求不適應;過度依賴傳統重化工業規模擴張支撐的發展思路與科學發展觀約束下的河北省經濟更好發展要求不適應;過度依賴傳統資源稟賦條件支撐的發展思路與現代區位因素驅動下的河北省經濟外向化開放式發展要求不適應。受資源、環境、土地的三重製約,河北省以鋼鐵都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重心不得不進行戰略性調整。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科學技術,人才及管理以及反映進入國際經濟循環難易程度的區位等,成為產業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因素,而河北省東部沿海臨港地區具有背依中國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北京和中國北方經濟商貿中心——天津,前臨港口資源豐富、國際貿易便利的渤海灣等經濟區位和交通區位優勢,產業發展重心戰略東移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有利於河北適應區域產業競爭格局的變化,打造經濟發展的新的戰略支撐點;有利於河北擺脫傳統發展路徑依賴,培育區域發展的新的產業增長點;有利於河北承接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外向外循環式發展。
❹ 為什麼西方國家優先發展輕工業
首先,輕工業指的是什麼?是紡織、衣服、生活日用品。西方國家首先發展輕工業,就是因為他們在海外有許多殖民地,需要迅速消化掠奪的工業原料,然後把這些廉價優質的工業品轉化為財富。題外話:這些東西可以消化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從業人員不需要太高文化水平。當迅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重工業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並無顯著功效。只是在國防軍事、機械製造等方面有突出功效,但是實際上,對於重視物質文明的西方人來說,輕工業的發展比重工業要重要得多!如果說在國家重工業過度重視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那麼會對人民的生活質量產生重大破壞!比如前蘇聯,火箭比香腸多!坦克比土豆多。但是結果怎麼樣?沒有自然災害、外敵入侵,自己就滅亡了。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幾乎忽略了輕工業的發展。老百姓衣服穿不上,什麼連買個土豆都要靠搶。
❺ "六點優先工作制。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當中的"六點優先工作制"是什麼意思
每天按事情的重要順序,分別從「1」到「6」標出六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開始,全力以赴做好標號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備好,然後再全力以赴的做標號為『2』的事,依次類推……」
❻ 什麼是輕工業,什麼是重工業
輕工業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重工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6)輕工業六優先是什麼擴展閱讀
輕工業分類:
1984年以前農村的村及村以下辦工業歸屬農業,1984年以後劃歸工業。
1、食品工業
包括糧食加工工業、油脂工業、製糖工業、卷煙工業、制茶工業、釀酒工業,這類工業是為我國大量提供利稅的工業行業。這一工業特點是,與重工業比較,工業規模不大,但分布較為分散。其中名煙主要生產企業分布於上海、天津、昆明、青島;名茶主要生產企業分布於浙江、安徽、福建、江蘇、四川、等地;名酒主生產企業分布於四川、貴州、江蘇、安徽、山西等地。
2、紡織工業
分布十分普遍,又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全國的大紡織業區有以上海為中心的蘇浙皖地區,以武漢為中心的湘鄂贛地區,以重慶為中心的四川盆地地區,以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以青島、濟南為中心的山東地區,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地區,以山西為中心的山西地區,北京地區,東北地區及西北地區等。
其中大的棉紡織城市為上海、天津、石家莊、鄭州、武漢;人毛紡城市及地區有上海、天津、江蘇、遼寧、青海;大的絲紡城市及地區有上海、天津、青島、大連、無錫、株洲、益陽、黑龍江等;大的化纖城市及地區有上海、遼寧、儀征、平項山、丹東、保定、北京等地。
3、家電工業
主要生產地分布於上海、深圳、常州、北京、天津、廣州、南京、青島等大、中城市,分布較廣。
4、造紙工業
主要生產地分布於上海、天津、廣州、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福建等地。
參考鏈接網路 輕工業
❼ 中國工業化進程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200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躍上10萬億元的新台階�達到102398億元,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工業增加值為4593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4.9%。而新中國誕生之初的1949年,工業凈產值僅為45億元,所佔比重只有12.6%。
在上述的一組對比數據背後,隱含著一個建立在農業國家基礎上,擁有13億人口同時進入工業化進程的偉大而創造奇跡的故事。縱觀當今世界60億人口中,主要工業國人口約為7億,所佔比例不足12%,而超過21%世界人口作為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中國,進入工業化的高速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現象,也必然產生許多人類發展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挑戰和問題。
改革開放之前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
這一戰略的貫徹和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重工業快速增長。1952年至1965年期間,重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高於輕工業年均增長率5.5個百分點,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從1953年到1980年,全國基本建設投資中,工業投資佔54%,而工業投資中重工業投資所佔比重高達89%,主要投資於冶金、電力、煤炭、化學、機械等行業。
盡管現在評價這一工業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但是其缺陷和失誤是明顯的。由於缺乏重工業與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形成了重工業增長自我服務和自我循環的局面,導致了"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輕工業及其他產業嚴重落後,表現出"高積累、低消費、低效率"的特徵。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嚴格抑制。在此期間,工業盡管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工業與一二三次產業之間、輕重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極不協調,資源配置和結構狀況存在明顯缺陷。工業化過程經常處在工業高速增長--結構關系失衡--調低工業發展速度--恢復比例關系--再提高工業發展速度的反復循環過程中,國民經濟增長處在嚴重波動的狀態中。國民經濟因結構矛盾而缺少穩定、持續的增長能力。
以計劃經濟為體制背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基本戰略,同時處在與國際經濟較少聯系的封閉狀態,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到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的1978年,第二產業在GDP的比重達到48.2%,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9%。第二產業的比重遠遠高於同時期的發展中國家,霍夫曼(Hoffmann)系數為0.76,但是並不能據此給出工業化先進程度的判斷,更得不出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結論,因為當時存在著工業消費品嚴重短缺的情況,80%多的農民被排除了工業化進程之外。
在這一時期,中國用了近30年的時間,初步構造起了獨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進程也由起步階段逐步進入了工業化的初級階段。
結構糾偏、輕重工業均衡化
調整時期(1979-1992年)
到了70年代末,為了解決嚴重的結構矛盾,中國開始進行工業化戰略的重大調整,放棄了單純發展重化工業的思路,轉而採取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注重市場需求導向,優先發展輕工業,以糾正扭曲的產業結構。自1980年起對輕工業實行了"六個優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挖潛、革新、改造的措施優先;基本建設投資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匯和引進技術優先;交通運輸優先。此後,工業內部重工業自我循環的結構被初步打破,被長期壓抑的消費需求突然被釋放出來,成為工業化的巨大牽引力。首先是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業總產值中(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輕工業的比重迅速由47.0%上升到49.6%。
這期間最重要的進展是經濟體制的改革,高度集中計劃的工業管理體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進行了微觀環節的放權讓利式改革,從而改進了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資源配置的方式開始脫離計劃的軌道,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在資源配置新機制下,過去受到傳統戰略壓制的輕紡工業,在市場需求、價格彈性的強刺激下,推動了非國有經濟更多地進入到這些領域。因此,重工業比重過高的扭曲結構,主要是通過非國有經濟的進入而得以調整的。到了1998年,輕工業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達到77.1%。
在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升級對產業結構的演進,以及在一定時期高增長產業的形成,其作用是明顯的。自上世紀80年代初中期開始,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呈現新的變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滿足後,轉向了用的領域,出現了家用電器等高檔消費品的消費一致性傾向。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些消費品立即供不應求,從而強烈地刺激了家電產業的投資和發展。
與此同時,輕重工業逐步協調增長,輕重工業的互動發展機制逐步形成,重工業開始加強輕工業所需的工業原料和機械設備的生產和供應,而輕工業則通過產品的市場開拓,增加了對重工業產品的需求。
1984年開始的農村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激發了農村和農民的活力,從而自8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廣大農村的土地上興起了一股農村工業化潮流,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大創舉。從90年代初期起,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以每年2000萬到3000萬的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向城市湧入。1993年鄉鎮企業就業人口達到1.2億,超過了國有企業的就業人口,這個數字相當於30多年前城市工業吸收勞動力之和,鄉鎮企業的產值曾達到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城市工業化和農村工業化的雙重工業化格局,其更大的意義在於,改變了過去那種工業化與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交互關系,使占人口總數80%的農民逐漸融入到工業化之中,從而極大地加速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也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結構失衡的狀況在不斷糾正的過程中趨於均衡,資源配置方式由單純的計劃手段轉向計劃手段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由封閉經濟開始走向開放經濟,工業化的總體進程也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過渡。在這一階段還形成了兩個帶有長期意義的機制:一是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在這一時期得到確立,釋放消費需求、挖掘市場潛力,以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發展的工業化發展思路逐步清晰起來,並貫穿於今後的工業化進程中;二是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機制初步形成,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和農村地區加入到工業的行列中。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新的結構性矛盾,即加工業的超高速發展後,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現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緊缺,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產業結構
明顯高度化階段(1993年至今)
之所以將1993年做為新階段的起始年,是因為1993年之後重工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工業增長明顯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從而再次出現了重化工業勢頭。但是,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是不計客觀條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結構變動的趨勢基本上符合工業演變的規律。當然,在此階段的初始時期是以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為目的,而2000年之後出現的重化工業更為顯著的特徵,是在房地產以及隨後的汽車等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下而發生的。例如,2002年中國鋼鐵消費量2億噸(這是美國、日本鋼鐵年消費量的之和)中,新增量的60%是用於房地產建設的。
消費結構的明顯升級並由此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的演進,是這一時期突出的特點。在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在彩電、冰箱等傳統家電類的消費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空調器、個人計算機和通信等需求領域以更高速度增長,從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1994年、1995年的電子工業產值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3.4%、32.7%。電子工業成為這一時期極為顯著的高增長行業,並保持了長時間的持續高增長。通信、電子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2001年電子工業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達到1.3萬億元);規模總量的快速擴張使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電子信息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0%。由於電子信息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度高的特點,從而推動了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演進。
消除制約消費增長的制度障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很有價值的實踐活動。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電信產業的改革,1994年成立了中國聯通公司(後又對電信產業實行更深層次的重組),從而打破了電信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使得電信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幅度降低,服務質量明顯改善,這一改革不僅推動了電信業的高速增長,而且是繼家電產品之後由通信產品及設備製造保持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這一案例十分清晰地證明了一個事實,即產業良性增長機制的生成和產業高度化的演進關鍵是消費能量的釋放和消費潛力的挖掘。
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經歷了工業化進程中從未遇到的情況,即短缺經濟的結束。告別短缺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但是當真正結束了中國經濟一直被短缺所困擾的局面後,在短缺經濟條件下依靠數量擴張、擴大生產能力的外延式發展的後遺症凸顯出來,結構性也矛盾深入到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等更深的層次。在制約因素由供給轉向需求側之後,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則因越少新的消費熱點而短時間迷失了發展的方向,這一問題在1998年之後的2、3年間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擴大內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對國有經濟實行布局的戰略調整、推動企業重組、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等一系列措施,深層次的結構調整成為這一時期工業化進程中的主線。
近兩年,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而且這一升級的幅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居民的消費結構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級和轉變,從而使得房地產、汽車等產業成為新的高增長產業。近年來,房地產投資額每年均超過20%;2002年汽車產業增長了38.8%,其中轎車增長55.2%。盡管汽車產業的超高速增長具有加入WTO背景下購買力集中釋放的因素,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正在形成。由於汽車等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強,尤其是對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的產生了較大需求,這是近年來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經濟體制的改革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進展,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經過外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國有企業在工業產出中的份額由1980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
對外開放: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器
中國的工業化是依靠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而獲得加速發展的。
1979年中國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這是在整個經濟體制難以在短時間內轉型條件下,以經濟特區的形式進行制度試點和局部突破的戰略嘗試。特區奇跡的示範效益,驗證了對外開放戰略的正確性,並由此打開了關閉30年的對外開放的大門。1984年開放了沿海14個城市,1988年對外開放的地域在沿海鋪開,1992年之後對外開放擴大到全國各地。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開放型經濟基本形成。
中國經濟已置身於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2002年進出口總額達到620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在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達到90%。1980年外貿依存度僅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
截至2002年底,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480億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2.4萬個。在這些企業的就業人員約1800萬人,合資或獨資企業出口商品交貨值已佔全國出口商品交貨值的40%。外商直接投資當中,約70%是在製造業領域。
對外開放加速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這不僅僅表現在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總量的貢獻上(1995-1999年外商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對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是27.3%。),更重要的是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例如,80年代起步的家電工業,是在依賴進口元器件的基礎上,以CKD為主要方式發展起來的,進口產品的湧入以及隨後的外資企業的進入,使得家電的國內市場呈現出國際化競爭的特點,中國的家電企業在同這些跨國公司的競爭中學習、發展、壯大,其產品逐漸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並成為家電產品的世界製造大國。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製造業領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這就是低成本的製造優勢。根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以中國特定工業產品出口的比重與全世界同種產品出口比重之比,做為度量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指標,稱之為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標(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其結果是勞動密集性產品的該指標達到4,大大超過1,從而表明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產業發展的顯著變化之一是產業分工方式的改變,即跨國公司為主導的產業鏈縱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細分化,以及由此推動的新一輪產業的國家間轉移。在新一輪國際分工的形成過程中,中國憑借著市場需求巨大、低成本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智力資源等)、相當實力的產業基礎和生產能力等綜合成本優勢,獲得了此輪產業轉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確立了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加工、組裝環節的比較優勢。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趨勢。
結束語
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共同構成了中國工業化的推動力量。還應該看到中國仍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問題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給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的附加價值低;工業化過程中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國有企業還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突出問題,等等。中國政府最近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的工業化任重而道遠。
❽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歷史及階段
建國以來,我國企業發展戰略可分為明顯的二個階段:一是改革開放以前,在
選擇重工業優先發展的工業化道路的背景下,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實際上實行
的是大企業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後,在「輕紡工業六優先」的政策指導下,我國
工業化開始走向正軌,相應的實行的是中小企業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已進入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又面臨著未來大中小型
企業發展戰略選擇的一個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決策,關繫到今後我國經濟長
期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大局。
雖然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工業化實行的大企業發展戰略,但這並不排除歷史上
的曾經有過的二次中小企業大發展的經歷。加上改革開放後,以「鄉鎮企業」異軍
突起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的大發展,我國一共經歷了三次中小企業大發展時期。這其
中雖然也有一些好的經驗和作法,但更多的是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前二次,十分值
得我們認真地總結。
1
.第一次中小企業大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
大躍進」時期,我國出現了第一次中小企業的大發展。這次中小企業的大發展
是在激進的「趕超』戰略(超「英」趕「美」
)的指導下,為進一步加速我國以重工
業為主的工業化進程,在大企業發展戰略仍然不能滿足「趕超」要求的情況下,不
顧一切地讓不適合重工業發展的中小企業也參與到重工業化進程中來而發生的,它
給我國剛剛走上建設之路國民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是一個徹底失敗的中
小企業發展的事例,其教訓是極為深刻的。
首先,重工業一般都是規模效益明顯的產業,不易採取中小企業的形式,而「大
躍進」時期先後出現的所謂土「五小」
、洋「五小」
(
指小鋼鐵、小煤礦、小機械、小
水泥和小化肥等)大都嚴重違反了基本的經濟和技術發展的規律。其次,中小企業
在國民經濟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穩定經濟、活躍市場、保障就業、促進技術進步
等,而當時人們完全忽視或根本就沒有這種認識和概念,中小企業成了實現某種政
治目的的工具。第三,這次失敗給中小企業造成了所謂「分散化」的壞名聲,破壞
了中小企業應有的聲譽,使人們對中小企業產生了誤解,影響了其正常的發展。
2
.第二次中小企業大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
文革」期間,在農業機械化和為國防服務的思想指導下,中國再次興起了大力
發展重工業型的地方「五小」工業的浪潮。並在各地經濟「自成體系」的要求下,
各地方各自為戰,重復建設,逐步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結構雷同的「大而全、小而
全」的封閉式的國民經濟體系。這次中小企業的大發展造成的影響雖然沒有上次大,
但教訓也是十分深刻的。
除了具有與第一次中小企業大發展時期相同的經驗教訓之外,還帶有如下幾個
新的不容忽視的問題:①是在要求各地建立獨立的工業生產體系中,各地中小企業
不僅具有重化工工業的特點,而且還具有重復建設、結構雷同、
「小而全」等特徵,
從而引起了地區間的資源爭奪戰,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②沒有解決當時日益嚴
重的就業問題。由於我國計劃生育工作上的失誤,當時城市就業形勢已非常嚴峻。
然而,重工業型的中小企業的發展,由於其資本有機構成高,吸收的就業量有限,
因此沒有起到其應有的解決就業的作用。從而導致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奇特的解決就
業問題的方式
--"
上山下鄉」
。③中小企業成為復制古董,重復舊技術的典型,完全有
背於中小企業應在技術創新上起中堅作用的要求。
3
.第三次中小企業大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開始由「重」向「輕」的戰略轉變,走上了正確的道
路。在「輕工業六優先」的政策引導下,在農業實行承包制和允許農民經商辦企業
過程中,壓抑已久的中國農民的創造精神迅速以興辦「鄉鎮企業」的形式迸發出來,
城市則出現了大批的個體戶,迎來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第三次大發展。
這次中小企業的大發展與上二次截然不同,它帶著全新的面貌,以符合經濟發
展階段要求的農副產品加工和第三產業為主的正確的產業選擇,給長期處於徘徊中
的國民經濟帶來了活力,人民生活開始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就業問題得到極大的緩
解,農民進城辦工商企業的願望也得到大的滿足。之後,中小企業一直在我國國民
經濟中發揮著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總結這次中小企業的大發展,應該說是經驗多
於教訓。
從經驗看:①一改前二次中小企業大發展以重工業產業為主的違反經濟規律的
作法,使中小企業走向了以輕工業(特別是以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和第三產業為主
的正確的發展道路。由於產業選擇正確,這次中小企業的興起保持了長久發展的勢
頭,道路也是越走越寬,徹底避免了前二次的大起大落現象。
②極大地緩解了城鎮就業的壓力,避免了「上山下鄉」的作法;同時還為農村
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找到了一個好的出路,促進了城市化的加速發展。
③作為中小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鄉鎮企業是我國經濟體制「外圍優先」改革戰
略的重大成果,給我國今後經濟體系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戰略的重大成果,給我
國今後經濟體系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對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
作用。
這次中小企業發展的教訓主要有:①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滯後,各地中小企業
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重復建設,這一方面引發了嚴重的資源大戰,
另一方面還導致了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給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消極
的影響。
②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指導下,有些不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資源型產業領域,
如煤炭和石油的開采、煉焦、煉油等領域出現了過多的中小企業(煤炭和石油開采
業中有些零星礦點讓中小企業去開采是可以的,但這些小的資源開采企業實際上在
開採的後期都嚴重地違反了開采范圍的限制,對只有大企業才能有效開採的富礦、
大礦進行違法開采)
,它們的過度發展既破壞了環境,又浪費了國家本已十分稀缺的
寶貴資源,給今後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威脅。
以上就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簡單歷程。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又到了一個關鍵時期,經濟發展戰略又面臨新的抉
擇。一方面,由於我國工業化已進入中期階段,重化工化的任務又重新擺在了我們
的面前,大企業及企業集團已顯示出明顯的發展優勢;另一方面,隨著國有企業改
革的深入,下崗分流力度加大,就業壓力不斷增加,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獨特
的功能和作用也充分地得到了凸現。
因此,如何選擇下一步企業發展的戰略就顯得尤其事關重大。
從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關系來看,它們兩者在國民經濟中有許多密切的關
系,又都有彼此無法代替的功能和作用。一個形象的說法是,整個國民經濟的企業
體系可以被看作是一顆樹:大企業是樹的主幹,中小企業是樹的枝葉。
目前我國整個企業體系的現狀是:主幹不強、枝葉也不茂盛,二者都需要大力
發展。只發展主幹(所謂關鍵的「少數」
)
,讓枝葉枯萎不行;只發展枝葉,沒有主
乾的強有力的支持的也不行。問題就在於如何兼顧,讓他們都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
優勢,這樣才能使國民經濟企業體系這顆「樹」繁榮昌盛。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是「抓大放小」
。目前,
「抓大」已有了明確的政策和
措施,而且經過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放小」如何做,還有待我們認真的
思考。通過以上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在借鑒國外中小企業發
展好的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具體的國情,我們將提出如下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
展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