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日本工業化後為什麼老化

日本工業化後為什麼老化

發布時間:2022-12-22 18:05:25

Ⅰ 二戰後日本的發展軌跡是怎麼樣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國是個國土面積較小的島國,國內資源貧乏,能源和礦產資源等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經濟又受到嚴重破壞,1950年其工業產值僅占資本主義世界的1.4%。但是經過短暫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其國民生產總值和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於1952年和1955年就已分別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之後經濟發展很快,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在五十年代達22.8%,六十年代達11.1%,七十年代為5.3%,這些都顯著高於同時期美國與西歐各國的發展速度。其中1955~1973年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到六十年代末,日本就已成為除美國和蘇聯之外的世界第三經濟大國。1979年其國民生產總值達9,739億美元,已接近蘇聯10,855億美元的水平,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大大高於蘇聯,為蘇聯的2.1倍。 1980年底,日本黃金外匯儲備為蘇聯的4.9倍。日本工業在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從四十年代的1.2%上升到八十年代初的10%。與此同時,日本外貿的出口值也增長很快,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聯邦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

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受制於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又在具體的、特定的國內外條件下出現的。從國際環境看,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時期,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工業原料和農產品產量激增,供應充足,且價格低廉,這為資源貧乏的日本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原料條件;同時,戰後新獨立的國家和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為發展民族工業也迫切要求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各種機器設備,使日本的工業產品有了廣闊的世界市場;日本利用其它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無暇東顧之機,其經濟勢力首先佔領東南亞市場,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大其世界市場。國際有利環境也表現在美國的扶植上。戰後初期,美國大量的各種形式的「援助」和「貸款」成了日本發展經濟的重要資金來源;又由於美國侵略朝鮮和印度支那戰爭的需要,對日本的軍事訂貨驟增,這對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滋養」,通過發戰爭財,為日本經濟發展積累了資金。國際有利環境還在於戰後適逢世界性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工業設備雖在戰時受到破壞或已十分陳舊,但戰後則積極引進歐美先進技術,迅速更新設備,從而可以更快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日本經濟能夠順利發展主要還是取決於國內條件。首先,日本原有經濟基礎較強,戰前其經濟發展速度就高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其次,日本一貫重視人材開發,重視教育,充分發揮本國擁有豐富的、文化科學素質高的人材資源優勢,以及工資較歐美國家為低的優勢,使其產品質量高、成本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第三,日本發揮其地理環境和地理位置優勢,也是其經濟發展的重大動力。尤其利用島國位置和太平洋沿岸的優良港灣,填海造陸,新建大型工業基地,挖築深水港,廣建專業碼頭,使大型油輪、礦料專用船等能長驅直入,為以低運費從國外大量運入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大量輸出工業製成品提供了方便條件,這對日本這個加工貿易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第四,一般認為,日本人民生活勤儉,儲蓄率極高,為國家經濟發展積累了資金,也促進了本國的經濟發展。第五,戰後日本軍費開支少(僅占其財政支出的不到1%),有利於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發展經濟。此外,戰後初期,日本在政治、經濟上進行了一些改革,政治局勢比較穩定,歷屆政府對科學管理經濟的重視,各項開發經濟政策的實施以及公共設施的修建等等,都有力地推動了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

日本是資源貧脊的國家,又是二戰戰敗國。但是戰後日本經濟發展
很快,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經濟恢復期(1945—1955年)。1945
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戰爭毀滅了日本42 %
的國民財富,失去了殖民地。當時經濟一片混亂,物價飛漲,大量失業,
通貨膨脹。藉助佔領軍的巨大影響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
息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化改革。
1949年基本穩定了通貨膨脹,1959年經濟開始恢復,1953年接近戰前水
平。二是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1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NP )
增加了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9.8%。1966 年追
超英國,1967年追超法國,1968年追超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
美國,成為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注目,被稱為「世界經濟奇
跡」。三是中速增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日
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靠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
組和調整,重化工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NP年均增長4
.3%,比高速增長期下降一半。四是20世紀末的經濟危機期。進入1992
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NP 年均增
長率僅為1%,其中1997、1998兩年出現負增長, 但目前仍是世界經濟
大國。
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騰飛,原因是多方面的。國際條件自然不
容忽視。就日本國內因素而言,日本AOTS組織把日本經濟發展成功的幾
個重要原因歸結為「政府、產業界、勞動界的協調關系,廣義的技術革
新,勞動力的質與量,企業家精神,儲蓄和經濟政策」六個方面。東京
大學教授橋本壽郎在《戰後日本經濟》一書中這樣分析日本企業的經營
目標:(附圖表一說明)
附:(圖表一)
最受重視的經營目標(單位:%)

1972年 1975年 1980年 1985年新產品開發 24.6 20.4 38.7 57.4現有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的擴大 45.4 34.1 33.8 12.7與地域社會的協調 0.6 0.2 0.0 0.0出口、海外機構的增強 1.5 3.2 1.3 2.2合理化、省力化 15.8 27.6 16.9 13.2人員削減 0.6 4.4 0.4 1.5職工福利的提高 0.0 0.2 0.0 0.0經營多角化 5.5 1.1 3.7 11.8消費者服務的強化 0.4 0.6 0.2 0.0產品線的縮短 0.0 0.2 0.0 0.2自身資本充實 5.5 8.0 5.0 1.0

這次,我參加中組部組織的赴日本市場經濟研修班,通過聽講座、
政府機構和企業實地研修以及民間交流,對日本經濟主體強烈的技術創
新追求有了進一步的感受;對江總書記提出的「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我國建設技術創新體系,推進全社會的科技進步
有了進一步的思索。
一、日本經濟主體技術創新特點分析
日本的經濟主體,主要是指政府、企業和家庭三個方面。
經濟主體技術創新,即廣義的技術革新。是指日本經濟主體從各自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市場經濟競爭和經
濟國際化競爭的要求,推進技術進步。其特點有:
1、長期性。戰後日本經濟從復甦到振興, 其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
長期地、穩定地致力於推進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貫穿各時期的全過程,
可謂契而不舍,常抓不懈。
據日本總務廳統計局《科學技術研究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研究和
開發經費(R&D)1975年是3兆日元,1989年達到11.8兆日元,每年平穩
增長。1991年到1994年又上了一個台階,達到13.1~13.9兆日元。1995
~1996年又上升到14.4~14.9兆日元。1975年到1996年的21年間,日本
的研究和開發經費(R&D)增加了四倍,平均每年增長19%。其佔GDP的
比重,1975年是1.95%,1996年達到2.96%,21年間提高了1.01個百分
點。
日本AOTS組織是這樣分析日本的技術戰略的:「日本的技術戰略基
本上帶有積極的革新意向,可以說經常注意吸收革新的外國技術。尤其
是與歐美差距較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通過合資、技術轉
讓、技術合作等方式,十分注意技術上的追趕」。
2、前瞻性。日本經濟主體把科技發展擺在優先和突出的位置, 其
經濟發展戰略從最早提出的教育立國到貿易立國到現在的科技立國,經
歷了「三部曲」的演變。科學技術廳歸屬總理府直管。從1975年以來的
數據分析,日本研究和開發經費的增長高於當年GDP 增長是一條剛性原
則。與西方發達家相比R&D經費在1975年與德國、英國、 法國大體相近
,都是2~3兆日元,但從1979年開始,與德、英、法三國明顯地拉開了
差距。1995年,日本R&D經費是英國的3.2倍,是德國的1.76倍,是法國
的5.9倍。與美國的差距也在縮小。1975年美國高於日本 7.6 兆日元,
1995年僅多2.8兆日元。 我們在朝日茨場工場實地研修注意到這些大企
業、大集團不僅致力於品質的改良、服務體系的創新,而且依靠科技進
步去創造100%無公害化工廠,設法順應21 世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漸進性。戰後日本技術創新是個漸進的過程。期間, 經歷了不
同的時期,並有不同的技術創新內容和不同的配套政策,強力施行。戰
後日本經濟恢復元氣之初,就開始致力於發展當時被稱為世界先進技術
的重工業(鋼鐵、化學、機械工業),且大量引進和開發適用新技術,
追求規模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以價格和質量管理為競爭手段的
產品國際化。當時,日本還制定了企業合理化、產業振興和新興產業政
策。機械產業中,中小企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生產設備老化,日本為了機械工業的振興,制定了機械產業振興臨時措施法,並相應地制定了
扶持政策。石油危機以後,日本的重化工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產業的
技術進步圍繞「產業結構知識集約化」來加以推進。板坂元先生在《日
本之窗》一書中提到:「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後,與原材料加工業相比,
日本更重視發展高度加工型工業,實現了向大量應用電子技術的商品的
生產轉換。於是集成電路取代了曾是日本支柱的鋼鐵,備受矚目」,「
通過引進自動化裝置及電子化提高生產力」,「增強了高級裝配產業(
汽車、電子)的國際競爭力」。這期間「由於技術革新的影響,從七十
年代起,作為一種廣范圍技術的電氣化、生命工程、新原材料得以快速
發展」。1992年,隨著泡沫經濟的破裂,出現經濟危機後,日本進一步
緩和規劃,採取較靈活、自由的政策,加大政府和金融的扶持力度,發
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環保型、節能型、高新技術型產業的發展。這種
漸進型技術進步的推進,順應了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成為日本經
濟發展的推動力。
4、實效性。 日本技術創新的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在注重基礎研究
的同時,更注重實用新型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科技與經濟必須緊密
結合,否則,經濟就沒有活力。採用高新技術的目的是為了產業化。經
濟的發展為科技的進步創造了舞台,而科技的進步則進一步地促進了經
濟的發展。有一組數據會使我們理解什麼是日本的「拿來主義」:在基
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上,日本基礎研究費用比例佔14
.1%,美國是15.2%,法國是21%,而在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中,日本
是最高的,佔85.9%,美國是84.8%,德國是78.9%,法國是79%。可
見,日本不把重點放在基礎研究上,而在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中大得其
利。從知識結構的人員布局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對技術進步的重視。
在日本,我們見到汽車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已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和使
用,經進一步了解,原來這項技術是美國軍隊系統開發出來的,而在日
本已經民用化,開始了商業化使用。AOTS組織以並行工程學方法來概括
日本技術開發的實效特徵:「日本企業的技術力量不僅在生產中,在研
究開發階段也很有特色。研究開發的方法也體現了日本式經營的獨到之
處。例如日本企業認為由小組進行的研究開發匯集了集體性的創造,比
僅僅依靠個人的開發更有成效。企業內的研究機構與現場接觸密切,特
別容易安排產品的研究和生產准備同步進行」。
5、整體性。日本的技術創新整體推進,上下聯動,合力興科。 政
府倡導科技立國,在經費上支持,在政策上扶持,在規劃上優先。我們
見習的崎玉縣川口市傳統產業是鑄造件和花卉二大產業。為調整產業結
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川口市政府爭取國家批准,設立了產業集中活
性化地區,建立川口市產業振興公社。還設立扶持政策,比如,設立個
別融資、中小企業設備資金5億日元, 中小企業技術高度化設備資金15
億日元,新產品開發振興資金3000萬日元。神戶市傳統的產業主要是食
品、鋼鐵、一般機械、輸送機械、電力機械、橡膠工業六大產業。1995
年孤神大地震後,圍繞產業振興計劃,市政府集中設立了三個團地。一
是西神工業區,主要由西神工業城和神戶尖端科技城兩部分構成。西神
工業城匯集以尖端的電子機械工業為中心的正在茁壯成長的新型產業,
規劃面積275公頃,政府事業費用680億日元;神戶尖端科技城把集聚尖
端技術產業為中心的研究開發型產業作為目標,規劃面積94萬公頃,事
業費用 450億日元。二是復興產業區,正在興建流通系統、工業系統、
研究開發系統的新型產業區,規劃面積245公頃。 三是海島人工島和元
甲人工島,主要是城市綜合功能。我們在研修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各
地政府執著地致力於推進創新、創造,促進高新技術發展,目標明確,
力度也很大。作為經濟主體的企業,確實也擔當了技術創新的主體,對
日本經濟發展貢獻很大。日本1996年R&D經費總額中,產業部門佔了74.
5%,政府機構佔了20%,大學佔了5%,民營研究機構佔了0. 5%,可
見產業部門特別是大公司、大企業在技術創新中起了主導作用。眾所周
知,日本的汽車工業起步要比歐美晚幾十年,但到1980年日本的汽車產
量超過了美國,居世界第一位。1990年日本汽車產量佔全世界28%,為
對付石油危機和消除汽車對環境的排放污染,日本不斷研製開發出有競
爭力的排氣污染小、油耗低、自動化程度高的新型汽車。如:豐田公司
研究開發已走向全球化,在美國、歐洲、本國設立了一流設施、一流人
才的技術開發中心和設計中心。豐田公司國內主要設事務所27個,專門
研究開發機構4個。27個高效事務所從業人員4.96萬人,專業用於R&D的
人員是4380人,佔8.8%。豐田公司在昭和56年設立豐田工業大學, 培
養技術人才。這家公司真正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我們經常
要求企業開發新產品要試制一代、儲備一代、生產一代,形象的說法是
「嘴裡吃一個,手裡拿一個,腦里想一個」,而在豐田公司確實是在這
樣行動的。
二、對我國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中國是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國家。黨的第二代、第三代領導集體為我
們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
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江總書
記明確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科教興國戰略的總體指導下
,我國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日趨成熟和完善。借鑒日本技術創新的成功
經驗,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思考如下:
1、要增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緊迫感。 同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相比
,現在我們總體上勞動生產率還不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並不先進,國
民的文化和教育也有待提高。落後是要挨打的,無論歷史還是現實都給
我們敲響了警鍾。發展經濟必須大力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增強把科
教興國戰略轉化為全民行動的緊迫感。必須在全社會弘揚尊重知識、尊
重人才的優秀傳統。每個人創造力的發揮是我們民族振興、繁榮、富強
的希望所在。
2、要把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納入法制的軌道。 日本非常重視科技立
法,平成7年11月15日日本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共五章「18 條」
,從法律上對地方政府明確了技術進步的職責要求,對推進研究開發、
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等科技重要內容從法律上予以保障。但我國僅有單項
科技立法,比如《技術合同法》、《環境保護法》等等。我國有必要制
定整體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法律,從制度上保證技術創新事業能長
期、穩定推進。
3、加大全社會的科技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對科技的投入, 建
立從中央到地方的技術創新基金。我國R&D的經費與日本的差距很大,
R&D佔GDP的比重只有0.3%,而日本佔到3%。雖然各地政府方方面面的
建設任務都很重,但我以為政府要把R&D經費安排剛性化, 要像搞「兩
彈一星」和863計劃那樣,寧願少搞一點建設,少出一點「政績」, 也
要保證技術創新的經費安排。其次,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我國技
術創新的主力。國家要從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扶持和推進企業
技術進步;企業增加科技投入也是市場經濟競爭的必然要求。政府對企
業的技術開發資金要加強監督,該提的要提足,要逐步推行企業技術開
發資金的使用高於本企業的經濟增長。第三,要動用全社會力量加大科
技投入。投入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還有其他形態的物質投入和腦力資
源投入。要在機制上搞活,讓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巨大技術、人材資
源釋放出來。民營企業有資金,但往往找不到有市場有效益的項目,而
科研單位、高校往往是有項目卻沒有足夠的或者是商品化生產的投入資
金。二者結合,揚長避短,走股份和聯合開發的道路可以加速成果轉化,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很多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各種技術問題,但本企
業技術力量又有限,因此企業要與高校、科研單位聯姻聯合攻關,把他
們的腦力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4、加大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建設。市場經濟決不是一盤散沙, 需
要加強宏觀產業政策的指導。日本在這方面有成功的範例。我國產業政
策在體現扶優限劣上有待完善和強化。另外,由於財政體制和地方保護
主義傾向,高科技產業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復建設。如:我國VCD 生
產一哄而上,已成為高科技產業重復建設的典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需要適度的計劃調節,放任自流是不恰當的。
當前我國大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和大量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金融部門的扶
持也有待於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當今世界經濟國際化日趨明顯,借
鑒日本「拿來主義」的做法,加強對外技術交流和合作,並從政策上研
究如何吸引出國留學人員、海外僑胞力量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無疑是
必要的。
日本著名的歐姆株式會社副社長增田英樹先生在講演《歐姆龍公司
的經營理念》時說:「機器能做的事就讓機器去做,人類應該從事更富
有創造性的活動」。我把這句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與更多的人共勉。
【參考文獻】:
(1)日本科學技術廳科技政策匯編《科學技術要覽》1998年版
(2)橋本壽朗《日本經濟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3)板坂元《日本之窗》新訂版 3A出版社
(4)AOTS講義《日本經濟》
(5)橋本壽朗《戰後日本經濟》講義
(6)中山真一《日本的產業政策》講義
(7)增島俊之《日本的行政改革》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8)中兼和津次《中國經濟發展展望》講義
(9)川口市政府《日本地域商業振興》講義
(10)增田英樹《歐姆龍的企業經營理論》講座
(11)朝日啤酒公司茨城工場《企業活動與地域共生》講義
(12)田中一昭《國有企業的民營化與緩和規劃》講義
(13)奧村洋彥《日本的金融、市場經濟與金融危機》講義
(14)神戶市政府《物流高度化基礎設施》講義
(15)吳家政、吳照雲主編《增強企業活力與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經濟管理出版社
(16)下川浩一《日本的企業發展史》
參考資料:http://www.rt-mart.net/Article_389/200613113383146-2.html

Ⅱ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科技企業衰落其實是一種假象

我們感覺到了日企的衰落,但是幾乎沒有一家日本科技企業倒閉。事實上,雖然這些日企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以不復當年之勇。但日企的很多核心技術還是位於世界的前列。比如索尼的相機模組,夏普的液晶屏,東芝的存儲技術等等,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時還是會去購買日本的馬桶蓋和電飯煲。憑借著數十年的技術研發,在基礎行業中的核心技術方面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這也是這些日企衰和不倒的原因。

在日本年輕人的創業意願也非常低。大多數日本年輕人的意願就是進大型日本企業里上一輩子的班。並且,在老齡化社會嚴重的日本,勞動力價格非常高。據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描述:在日本東京,年輕人隨便到一個便利店裡打工月收入都能達到萬元人民幣左右,這樣的收入已經足夠一個人在日本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科技公司的衰落也是一種必然現象。

Ⅲ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是怎樣調成工業布局的

20世紀60—70年代,日本的鋼鐵、電力、機械和石油化學等基礎工業設備投資向巨型化、大容量化發展,增強日本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日本獨創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高檔家用電器等)尤為明顯。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產技術上達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後,日本的對外貿易繼續大幅度增長,在對外貿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順差局面,並呈穩定增長趨勢。外貿順差的結果導致了日本資本輸出的迅猛增長。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日本資本輸出主要集中在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投資范圍遍及輕紡、化學工業等,由於日本資源匱乏,缺乏重工業發展所需的礦產品,所以,對采礦業的投資比重最大。日本向礦產資源豐富的第三世界國家轉移先進的采礦技術和資金,再將生產出的礦產品返出口到日本國內,扶助重工業的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企業對海外的直接投資開始快速增長。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沖擊」、石油危機、總需求增長的減速使日本國內維持高速經濟增長的條件逐漸喪失。日本重工業遭嚴重打擊,耗能型的重工業向節能型改進,同時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下降。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加工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於貿易摩擦,如北美和歐洲汽車市場的案例,而將生產轉移到海外。三是由於日元匯率走高而將生產向海外轉移,特別是電氣和電子產品的生產商,為尋求高質量、低成本的勞動力紛紛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和中國。四是為了開拓需求增長潛力大的市場(如中國)而將生產設施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一時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歐洲。
20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人口高齡化社會問題加深,勞動力老化現象日趨嚴重,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消費品市場增長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國際匯率市場上幣值極不穩定。上述種種因素導致老的組裝加工業在日本漸失生存與發展的比較優勢。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裝加工業開始加快向海外轉移步伐,轉移的方向是歐美和東亞。
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直接投資的重心已轉移至東亞和中國。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日本對歐美投資不斷減少,對東亞投資卻逐年上升。自1993年開始直接投資表現為「清一色亞洲格局」。日本對亞洲的投資雖然在整體規模上不如其在美、歐的投資,但始終保持比較平穩的上升態勢。這是因為日本在美、歐的投資存量很高。日本對亞洲海外投資的案例數在整體上高於日本對美、歐的投資案例數。這就表明,由於近年來東亞各國經濟飛速發展,東亞各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亞洲吸引日資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對亞洲投資的案例數與日本對歐洲海外投資案例數的變化趨勢成顯著的反向關系。這可能是由於日本一改以往利用豐富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目的的投資活動,開始轉向偏重於注重亞洲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轉化。此外,以降低成本為目的的海外投資,在產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間分工方面獲得了實質性發展,並有將部分產品設計、研發中心轉移到東亞、中國的趨勢,而非歐洲、北美。

Ⅳ 日本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從本質上說明了什麼

日本不是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而是這個國家在二戰後就是一個主權不獨立不完整的一定程度上的半殖民地國家,比起新中國開國元勛的無限魄力,戰敗的日本只能選擇政治上追隨、經濟軍事上配套、國民精神上依附,接受美國操縱、依賴美軍駐扎、忍受經濟剝奪。簡言之,若非戰後一度炫目的西式富強民主文明的掩蓋,遠非獨立的日本的半殖民地事實會明顯許多。

退一步講,日本島國的地理邊緣位置決定了這個國家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或者保持原生狀態獨立發展、或者主動或被動接受東亞文明核心的不斷輻射,而之所以能保持原生態封閉發展,僅僅是因為隔開島國和大陸的海洋比英倫三島和歐陸的海峽要寬闊得多、以致農耕時代的東亞核心文明難以征服而已,亦即處於邊緣且封閉的日本從來就具有半殖民地的先天屬性,只是因為相對農耕文明比較寬的海峽長時間掩蓋,否則類似如蒙古對日本的、核心文明對邊緣地區的征服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高度發達、具有先天擴張屬性的現代工業文明面前,這個曾經寬闊的海峽早已經不再是安全的屏障,近代日本民族數次擴張謀求新的棲身之所正是對島國固有的半殖民地潛在命運的新反抗,然而這種登陸的輕易實踐在更強大的工業國家面前可以更輕易的演變為相反的登島實踐。文化上匍匐、經濟上邊緣化乃至被瓜分是切近的現實,日本社會集體右轉、日本右翼的暫時喧囂只不過是對這種邊緣位置的落日余暉似的掙扎,而這是一個民族註定的命運,是斷然只能接受無從因為近代的短期領先而改變的宿命。
再則,注意,現代化也是一個老化的過程,一個人口老齡化、基礎設施逐漸老化而難以全面重建、政治規則逐漸制度性疲勞、國民心態逐漸淪落的過程。近代日本因為內外部的相對中國的不同因素,比中國更早、尤其是更成功地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新銳東方國家和西方虎狼之國一並上演現代工業文明鯨吞蠶食老農耕文明的弱肉強食活劇,然而,沒有被扼殺的古老民族在新的政權下重新巍然屹立並開始了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化。而這個過程,要比日本晚上也就是年輕至少半個世紀,而規模要大上數倍。
當下日本致命之處就是無處不在的老化、以及老化社會伴隨的整體性的衰弱,中國固然和所有現代工業文明一樣在快速老化過程中,然而絕對程度上講,現代社會整體活力要比日本高的多,其銳意進取的姿態以及迸發出的活力較半個世紀前的日本有過之無不及,而總體規模更是遠遠超出。面對近在咫尺的潛在的新銳全球領袖,整體老化嚴重的向來只有區域影響力的日本的前景可想而知。
綜上,日本黯淡的未來是島國的邊緣位置和現代工業文明老化的必然結果,在中華文明偉大復興、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變局面前,日本曾經的囂張最終只是最後的囂張,它目前的喧囂也很快將徹底化作永難復燃的一縷煙塵。

Ⅳ 日本為什麼會衰落到這個地步

轉自知道網友動漫破顏拳

大致說說我對日本這20多年來發展停滯的一些看法。

1.國民投資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談到日本經濟這二十年的狀況,很自然地就會提到「泡沫經濟」與「廣場協議」,但是這種看法大體正確但是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泡沫經濟」對日本經濟最大的傷害並不是90年代初的不動產價格迅速下降,而是在於之前的房價地價飆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國民投資。日本的國民儲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紀80年末,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就如同擊鼓傳花的「博傻游戲」,地價的飆升讓當時的日本企業和居民認為與其投資於其他行業,投資於坐地升值的房地產豈不是更好,投資於房地產用於長期對外出租則更受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青睞。再加上廣場協議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匯占款倒逼流動性,因此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地價房價很自然就漲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後問題就來了,林毅夫就說過東京的房子之前公允價值值5000萬日元的,泡沫破裂後就只值1000萬日元了,通俗點說就是貸款了20年工資的錢去年好不容易買了個房,結果今年這房只要3-5年工資就可以買了,相當於有15-18年的工資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銀行體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沖擊,但是代價就是投資的提前透支,日本銀行體系的貨幣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資能力)受到了限制。

2.日本的主辦銀行制度與日本特色的流動性陷阱。首先介紹一下日本的主辦銀行制度,大致來說就是日本各大商業銀行由財閥控股,同時財閥又控股實業企業,而財閥間又相互持股,最後日本政府又對財閥入股或者加以實質控制,從而形成一個高度組織化、政策性強的銀行體系,其宏觀調控的職能和天朝的情況類似。除此以外日本銀行體系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銀行傾向於提供年限長達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長期貸款,還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時日本的金融體系還衍生出了以這些年金為基礎現金流的年金化理財產品或養老保險基金,整個金融體系存在著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長期貸款為基礎資產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辦銀行體系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業化時期對日本的經濟增長起到了很明顯的助推作用,那就是為大量企業尤其是新興產業企業提供長期貸款,減輕企業每一個財年利息支出的負擔,有利於製造業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但是到了泡沫破滅後問題來了,那就是日本主辦銀行制度下的銀行體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說主辦銀行制度下銀行考慮的是一個貸款項目未來10年,20年的現金流問題,但是到了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銀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能提供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項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後大量房產抵給銀行,這些資產就是死資產而已,不形成現金流,變現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傳統的製造業已經很難有新的增長點,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又風險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辦銀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體系無法如他們以前那樣找到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現金流的項目,高風險的項目又不敢做(為了作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種金融工具的基礎現金流來源,風險規避是必須的),所以日本的商業銀行傾向於大量投資由政府信用為擔保的日本本國國債、美國國債與其他固定收益的證券。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多次「放水」「開印鈔機「效果都不好了:因為放水根本沒有放到企業里去,商業銀行並沒有積極擴大貸款規模,而是選擇了穩妥的投資選擇,即持有國債,結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頭來又回到了財政賬上。這一次的「安倍經濟學」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解決日本商業銀行貸款派生能力差的問題,不過這一次安倍「放水」比較徹底,包括負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國債發行的收緊,讓商業銀行體系的活力有所恢復,日本的大型跨國企業近兩年的年報比較好看。

3.結構性問題與錯失產業轉型時機。日本經濟的問題,很多人都談到了人口老齡化,當然老齡化是一個問題,但是並不是主要的問題,實際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產率甚至還處於穩步提高的狀態。日本經濟結構還是高度依賴於傳統製造業,比如汽車、電子元器件、鋼鐵、機械製造這些。但是20時機90年代互聯網這波大潮來的時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時期,由於剛才我講到的日本銀行體系的僵化,沒有能夠為新的互聯網時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資。我個人認為,對日本來說,泡沫經濟破裂真不是時候。

4.經濟周期的問題。我認為日本經濟目前的情況,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經濟的一個周期走向尾聲後長期沒有進入下一個周期的表現形式(個人看法)。

總的來說,我覺得日本式的經濟停滯應該說更多的和日本的財政金融領域有關,由於財政金融的問題傳導到實體經濟上的,讓日本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資。不過日本經濟基本面還是不錯的,從基礎設施、製成品的水平,核心技術來說都還是在世界上有競爭力,如果日本經濟走出了這個周期,有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發展(比如安倍強調的未來日本經濟三大支柱產業:機器人、新能源、微電子)。

Ⅵ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經濟長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日本經濟、政治和社會各方面均處於嚴重的癱瘓和混亂狀態,大多數國民在飢餓失業的困境中幾乎失去了恢復和重建經濟的信心。但事過不久,日本政府即重金聘請了許多專家,請他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對日本經濟恢復和進一步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條件進行評估。專家們指出,日本面臨的不利條件主要是:(1)國土狹小,總面積只有37.7萬平方公里,而山地和丘陵又占總面積的75%。(2)礦產資源貧乏。雖有鐵礦和煤礦,但儲量極少,而原油儲量則更少,只有900萬噸左右。(3)人口相對過剩,人均耕地面積太少。(4)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技術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約落後20~30年。(5)產品國際競爭能力差,被視為劣等貨。(6)戰敗投降,社會生產力遭到巨大破壞。(7)企業資金不足。同時他們也指出,日本經濟發展不光有不利條件,也有有利條件:(1)尚有相當的物質技術基礎。(2)重化工業發展有較長歷史,也較為先進,盡管已轉化成了軍工產業,但恢復民用並不難。(3)勞動力質量高,這是自明治維新以來重視教育的結果。(4)國民長期接受島國意識熏陶,受儒家思想影響,又吸收了西方的市場經濟觀念,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強,工作勤奮,集體感強,能夠聯合對外。(5)擁有大量高級技術管理人才,隨著戰後對日官僚財閥的整肅,他們脫穎而出,走上社會經濟、政治主導崗位。(6)國家干預經濟有經驗,效果突出。(7)有美國的保護,軍費支出少。(8)國際上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貿易自由化進步顯著。(9)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尤其是大戰中的軍工技術大量轉向和平經濟,新的科學技術在和平環境中發展更快。(10)作為東亞經濟強國,日本在東亞乃至整個世界,均有著廣泛的經貿關系,有利於展拓市場。鑒於上述情況,日本採取了一整套揚長避短,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主要是:(1)在恢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確立了政府、金融機構、社會經濟團體、企業以及從業人員、消費者等相互協調的經濟體制,利用協調的力量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經濟優勢,克服社會競爭不足和競爭過度兩方面的不利影響;(2)用聯合的力量對外,吸收海外的技術、資源、管理,同時,為防禦海外資本的侵入,組成各種貿易組合等;(3)建設加工貿易型經濟,一方面進口海外廉價資源,引進海外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將加工的產品出口到海外;(4)加強質量管理,創造出一整套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以優質、低價、服務周到的產品佔領海外市場;建立強有力的金融組織體系和相應的金融制度,解決企業資金不足問題等等。戰後日本揚長避短,有效地克服了戰後初期的困難局面,走上了高速增長之路。1973年石油危機前後,日本認識到自身在資源、能源供應方面極度依賴國外的嚴重性,決定實施「科學技術立國」新戰略。出於這種認識,日本大力開發自動化產品,建立新的資源開發和供應相結合的體制,倡導開展全民節約資源、能源活動,調整產業結構,拓展國內市場。由此,很快就克服了石油危機的影響,並把資源、能源供應緊張的國際環境,作為其經濟技術再次超越歐美國家的絕好時機加以利用。80年代,日本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實力的經濟,有能力和條件在全世界范圍內縱橫馳騁。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需要外部資金輸血補充;以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要實現經濟跳躍增長,需要外部資金技術支持;以中國為代表的改革開放國家,需要大量引進外資,不斷吸收海外先進技術。這些無不為日本經濟提供了廣闊的海外活動場所。於是,日本大舉向海外投資,從國際化的角度安排日本產業、企業發展結構,與美國、歐共體、亞洲「四小龍」、東盟等組成多層次多水平和垂直交叉的國際分工體系,通過投資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繞過貿易摩擦暗礁,做到既廣泛利用海外資本市場為自己眼務(這與歐美國家要借日本投資解決就業、經濟衰退的願望相反),又取得了土地利用、勞動力價格、產品市場方面的比較成本收益。總的來看,日本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重要時期,都能較深刻、較實際、較長遠地認識自身及國際上的條件,進而採取卓有成效的對策,做到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促進經濟的高速增長。

Ⅶ 日本一些商場里常見一些還在工作的老年人,他們為何還要一直堅持工作呢

日本老齡人工作者,其實工作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

走在日本,會發現在日本服務業中,有許多專業和老年工人,員工眾多,例如計程車司機,旅遊巴士司機,酒店服務員,超市收銀員,學校和公司保安,郵政快遞等活躍的老人。這些老年人不僅經驗豐富,而且他們具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認真工作和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很重要。從這些老人的表情,言語和行為中,會看到滿足感,熱情和自信。她的努力工作,工作態度和服務水平贏得了客戶的尊重。

Ⅷ 重化學工業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一,日本"世界工廠"的發展
日本從明治時期開始發展現代工業,20世紀30年代工業化基本達到了歐美的水平,成為東亞惟一的工業強國.二戰結束以後,日本以趕超歐美為目標,大力發展重化學工業,不斷提升產業結構和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到80年代日本一舉成了公認的"世界工廠".
(一)二戰之前的工業化
1.工業化歷程
1870年,明治政府成立了實施"殖產興業"政策的工部省.該機構改組舊幕府的軍工廠,建立了大批國營企業;並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立了一批"模範工廠"出售給特權商人,以鼓勵投資近代工業.以棉紡織業為龍頭產業,日本工業從此走上了現代化道路.
工業化初期,輕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一直是70%左右.但19世紀末的中日甲午戰爭和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對鋼鐵,機械等重化學工業品的需求,重化學工業各部門增長迅速.1919年重化學工業佔GDP的比重增加到37%,一些部門已完成了由人力向機械動力和電力的轉換.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工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並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周圍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工業帶,初步建立了近代工業體系.
一戰結束以後,日本經濟連續遭遇危機,工業發展停滯,直到進入30年代以後,以軍事工業為中心,重化學工業才又迅速增長.1930-1937年,重化學工業的生產額增加了3.6倍,附加值增加了2.9倍.1937年,重化學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2.1%,占附加值總值的比重則高達86%,已經成為日本工業的主角.
30年代日元匯價下跌,外國產品在日本市場的價格優勢大為削弱,這對日本工業的生存發展非常有利.當時,鋼鐵,汽車,造船等重工業部門致力於開發技術,開拓市場,努力降低成本,推動產品國產化和多樣化;相比之下,化學工業特別是其中與纖維工業關系密切的產業,則依靠國內市場,走向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催生了日本的重化學工業,但由於為戰爭服務,重化學工業結構高度軍事化,而且生產管理落後,產品質量低劣,其基礎非常脆弱.另外,與重化學工業相比,用於滿足大眾生活的產業,如輕工業,家電業等在戰爭期間卻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科技能力看,日本的工業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這也正是日本"世界工廠"的優勢所在.戰後以來,日本利用陳舊設備少的優勢,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發展重化學工業,迅速縮小了與歐美各國在傳統工業技術方面的差距.以鋼鐵工業為例,1974年日本氧氣頂吹轉爐和連續鑄鋼機的年生產能力分別達到12451萬噸和4018萬噸,把其他發達國家遠遠甩在了後面.
在70年代後期開始的新科技革命中,日本不僅逐漸擺脫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全面趕上或超過了美國,而且在高新技術的某些領域,也取得了相當的優勢.據通產省1989年《產業白皮書》的統計,在當時已經商業化的40種高新技術產品中,日本趕上或超過美國的已有36種.以代表半導體尖端技術的晶元為例(參見表9),1984年以後日本的晶元生產技術迅速提高,1988年1M晶元產量佔世界市場的91%.1990年日本已經掌握了1000M晶元的生產技術,連美國也望塵莫及.
1.重化學工業化戰略
(1)重化學工業的范圍及特點
從上文對日本工業化歷程的考察可以看出,正是由於重化學工業化,日本才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正是由於重化學工業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日本才最終成為了"世界工廠".重化學工業對日本成為"世界工廠"究竟為什麼有這樣大的作用呢
重化學工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鋼鐵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為主的基礎原材料工業,二是以一般機械,電氣機器,運輸機械和精密機械為主的加工組裝型產業.其中,鋼鐵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是日本50-60年代的支柱工業,而汽車工業,電氣機器工業和一般機械工業則是70年代以後的支柱工業.
重化學工業的顯著特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重化學工業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效益,大批量生產將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二,重化學工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順序性,一般是在輕工業發展得比較充分的基礎上,沿著基礎原材料工業——機械機器工業的順序發展的,基礎原材料工業是機械機器工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機械機器工業則是傳統工業的精華和現代工業的支柱產業;第三,重化學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積累,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具有一定素質勞動力.
(2)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確立
戰後初期,日本工業仍是以輕工業為主體的非現代工業結構,其比較優勢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重化學工業設備陳舊,生產效率低,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因此,在戰後初期選擇工業化道路的時候,國內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意見.
一種意見是根據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主張走勞動密集型工業化道路.如當時日本銀行總裁萬田尚登和運輸省的官員們就主張,日本應該以發展輕工業為主,至於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汽車等工業,可以依靠進口.
另一種意見是根據動態比較優勢,主張走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道路,即實行重化學工業化戰略.他們認為:應通過政府的扶植,保護措施,把重化學工業做大做強,以此帶動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實現工業和技術的現代化,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從而提升日本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重化學工業化戰略是著眼於長期經濟發展的強國戰略.因此,日本在工業化總體戰略上沒有強調"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而是強調"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即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化學工業的戰略.
(3)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內容
重化學工業化戰略最主要的目標,是提高重化學工業在工業以及出口中的比重,建立獨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具體而言,包括進口重化學工業發展所必須的資源和能源;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對原有的基礎薄弱的重化學工業部門進行大規模技術更新改造,或建立新的工業部門;依據進口替代的原則,加大對重化學工業的資金支持,利用產業政策有步驟地加以扶植;通過限制進口國外同類產品,保護重化學工業的國內市場,促使其發展成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業.
(4)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意義和影響
重化學工業戰略的實施,使日本的重化學工業在產業政策的保護和扶持下,成功地完成了進口替代並迅速發展.由於重化學工業具有強大的產業關聯性,其發展有力地增強了日本的生產力.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對日本經濟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全面發展.重化學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的國產化,使工業發展對產業機械的消費轉回國內,產生了"投資促進投資"的效果,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鑒於重化學工業發展對生產要素的要求,日本非常注重引進和吸收先進技術,促進資本積累,培養高素質勞動力,從而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潛力.
第二,提高了工業技術水平,增強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重化學工業戰略的成功實施,在提升日本產業結構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日本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其中造船工業和鋼鐵工業從60年代開始,汽車工業和家用電器工業從70年代開始,都具有了所向披靡的國際競爭力.
第三,使日本在國際分工中處於越來越有利的地位.1960年,重化學工業產品在日本出口中的比重為42.1%,1980年則增長到84.4%.由於出口產品結構得到了改善,出口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日本在對外垂直的國際分工關系中就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好處.
第四,從根本上解決了國際收支問題.戰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日本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嚴重的"國際收支的天花板"問題.重化學工業的規模經濟效益需要依靠龐大的消費市場才能實現,所以工業產品產量的增加在滿足國內市場之後,必然尋求廣闊的世界市場;而且由於規模效應,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隨著規模的擴大而不斷增強;如此獲得的規模經濟效益使日本的國際收支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總之,正是由於在一定的工業基礎上成功地實現了重化學工業化,在工業生產,科技水平方面占據了世界領先地位,日本才得以成為了舉世公認的世界工業強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
2.加工貿易立國戰略
大力發展加工貿易使日本工業的發展更具國際性,因而成為日本"世界工廠"在短期內迅速形成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1)加工貿易的含義
加工貿易是指進口(或出口)的目的在於加工後再出口(或進口),主要包括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以及來件裝配等貿易方式.戰後日本在發展加工貿易的同時,不斷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出口結構的改善,例如戰後初期,日本的工業出口以輕紡產品為主,但到80年代初期則提升為以機械機器產品為主.
(2)日本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確立
面對國內外條件,日本在戰後初期開始了一場關於經濟發展模式的爭論,最後集中到了兩種不同的意見:"開發主義模式"和"貿易主義模式".
以有澤廣巳和都重留人為代表的"開發主義"者,主張從優先開發國內資源入手來發展經濟.他們認為:戰後世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分裂,世界生產技術迅速發展,美國以外的國家購買力不足,因此依賴對外貿易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應當通過國家投資,技術引進對本國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促進經濟發展.
相比之下,以中山伊知郎教授為代表的"貿易主義"者,則主張從發展對外貿易入手來發展日本經濟,將國內問題放到世界經濟中解決,實行加工貿易立國型產業化道路.他們認為:日本資源不足,人口過剩,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快資本積累和人才培養,才能加速工業發展,實現現代化.
經過爭論和比較,日本政府採納了貿易主義者的意見.1955年12月,鳩山內閣制定了《經濟自立五年計劃》,認為當時國際市場逐漸擴大,礦產資源和能源價格低廉,對發展加工貿易非常有利,把"振興貿易"列為基本政策之一,最終確立了加工貿易立國的戰略.
(3)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內容
戰後初期,日本輕工業恢復生產比較迅速,輕工業產品出口成為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日本政府採取各種措施推動輕工業品大量出口,以便賺取外匯,解決嚴重的國際收支問題,這成為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起點.
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基本內容是:利用輕工業產品出口獲得的外匯,進口礦產資源和能源發展初級加工生產,滿足國內生產發展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擴大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外匯收入增加後,除進口再生產所需的資源和能源外,更重要的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加工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並進一步擴大工業製成品的出口能力,如此往復循環.通過這種方式,日本依照產業結構由低到高的順序,逐步完成產業的進口替代.
雖然日本政府1980年又提出了"技術立國"戰略,但加工貿易立國的發展思路仍起作用,只是根據當時日本工業現狀,具體貿易產品發生了變化,由大量消耗資源能源的重化學工業產品轉向資源能源節約型的知識密集型產品.
(4)加工貿易立國戰略對重化學工業發展的影響
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本的國際收支問題,並利用國際市場克服了重化學工業發展的種種局限.
首先,充分利用了國際市場上廉價的資源和能源.日本資源貧乏,僅僅依靠國內儲量,資源能源消耗巨大的重化學工業是不可能發展的,而通過貿易立國戰略,大量進口資源能源,有力地保證了重化學工業的發展.以鋼鐵工業生產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為例,1958年日本進口鐵礦石759萬噸,1965年增加到3877萬噸,1972年又達到11152萬噸,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
其次,工業產品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雖然人口稠密,但相對於重化學工業的發展來說,市場還是十分有限的.通過加工貿易立國戰略,日本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保證了重化學工業規模效應的實現.同時,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日本企業在改組,重組的基礎上互相聯合,產業競爭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另外,加工貿易立國戰略還對重化學工業發展賦予了更高的目標:一種產業並不滿足於國內的發展,在比較成熟時還大規模地走向國際市場.隨著工業生產結構重化學工業化的發展,日本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世界市場上出售的產品更加豐富,在世界工業中的份額不斷增大,並逐漸佔領了高科技產品市場,進而成為世界製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3.加工貿易立國戰略與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關系
在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工貿易立國和重化學工業化這兩大戰略是密切相連的.如前所述,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經濟發展與國際市場密不可分,保證"進口原材料——出口加工製成品"這一基本的循環模式連續不斷地運行,實施加工貿易立國是必要條件.而要實現"立國"的目標,關鍵在於該國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競爭力,只有大力發展重化學工業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而根據比較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則是沒有出路的.
所以說,重化學工業化是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主要對象和產業基礎,而加工貿易立國又使日本重化學工業的發展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兩大戰略反映了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既依靠國際市場又非常自主的發展理念,是日本"世界工廠"在短時期內迅速形成的戰略保證.
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頁
出自日本經濟企劃廳1956年度的《經濟白皮書》.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9頁
苔莎·莫里斯—鈴木在她的《日本的技術變革》一書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
引自金明善主編:《日本現代化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98頁.
引自金明善著:《日本經濟:昨天,今天,明天》,遼寧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第324—325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82頁
國際收支的天花板是指每當景氣過熱進口增加,日本政府都不得不在外匯短缺的情況下採取緊縮措施,以至經濟增長率的上限往由國際收支決定.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9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80頁
該提法出自邱詢旻:《國家可持續競爭力長期視角分析》載於《財經問題研究》 2002年06期
張鴻《論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以日本的產業政策為例》 載於《外國經濟與管理》2000年第8期
見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著,大連市信息中心編譯:《昭和經濟里程2:日本的產業》東方出版社1992年6月版,84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137頁
當時引進並推廣先進的股份公司制度的關鍵人物是棄官從商的涉澤榮一,詳見周見:《明治時期企業家的形成與日本式經營》載於《經濟科學》1997年01期
本定義參考2001年以來呂政,唐傑,馮昭奎等對世界工廠的相關著述或言論.
分別為1688年停止進口法國,荷蘭的毛織品;1700年禁止從印度,伊朗和中國進口棉織品.
左大培:《混亂的經濟學——學到底教給了我們什麼》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2
見金鳳德:《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模式再研究》載於《日本問題 》1986年第6期
美國學者彼德·德魯克甚至認為,在日本之前的英,德和美都是通過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只有20世紀的日本是通過經營管理上的領先地位成為經濟大國 (彼得·德魯克,1990).
馮昭奎:《"世界工廠"的變遷》載於《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2年07期
《詮釋"中國製造"》國研網相關專題
見國家經濟統計局公布的1-6月份相關數據
《詮釋"中國製造"》國研網相關專題
工業增加值為工業行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總資產貢獻率是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現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張祖:《中國向"世界工廠"大踏步前進》載於《價格與市場》2003年01期
《經濟觀察報》2003年8月18日

Ⅸ 日本工業化的特點有哪些

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的特點。第一,日本的工業化是在政府的推動和對外軍事侵略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歐美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政府也會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動工業化在日本表現得更加明顯。日本的工業化從開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導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明治政府通過發行「金祿公債」,設立「創業基金」和「勸業基金」,增加財政信貸以及「處理」國營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尤其是那些與政府關系非常密切的官商,從而形成了日本工業化中的私人資本和國家權力之間的特殊關系。在日本,財閥對政府是有依賴性的。明治政府在工業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產品,興建了有利於軍事工業的社會基礎設施。通過公共產品的提供,進一步確立了政府在工業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為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情勢,所以其工業化道路和歐美國家有很多不同。英法等國家的工業化,一般都是從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尤其是紡織業的生產過程的機械化開始,在這些行業的機械化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在擴展到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日本的工業化過程則要相對復雜。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和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現代化是相互交錯進行的。對於私人資本而言,工業化是從以紡織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開始的,然後擴展到造船、機械機器等重工業部門。對於國家資本來講,因為已有幕藩體制下的軍工企業基礎,所以一開始就從軍事重工業開始著手工業化。 第三,日本的工業化是通過移植西方近代產業和外國的技術裝備實現的。當日本進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的歐美國家工業化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這樣一個情勢,使得日本可以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工業化的經營管理思想、組織形式和各種制度安排。引進大量的技術設備為工業化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但是由於國內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重工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軍事工業,所以使得日本的機器製造業較為落後。基礎的薄弱和產業結構的畸形使得日本對外國技術裝備的依賴加深,從而導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日本都把重工業作為工業化的目標選擇。 第四,日本的工業化是非西方的工業化,其中蘊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著名的經濟史學家戴維路S路蘭德斯認為,文化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他說:「任何類型的經濟發展都是復雜的,而且包括種種相互影響的因素。其中還常有機會成分。但在對這些偶然事件,或隨機事件,或由地理引起的問題作一最終分析時,『文化』則被廣泛使用。[1]」 弗朗西斯路福山也認為:「現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卻不足以構成現代繁榮和社會安康的充分條件,它們還必須與某些傳統和道德習俗相結合。[2]」日本將其精神和工業化結合在一起。日本沒有基督教的傳統,「無意對創世作猜測或崇拜一個滋生萬物之神,注重自然現象,甚至敬畏出類拔萃的山川鳥獸。這種種專著於刻下環境之事物,有意受自然力量之感召,不沉湎於抽象觀念的習慣,不可能與日本人經常在技術工作中表現精研獨到的能力及個人行動易於協調沒有關系。[3]」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等級制思想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武尚美的獨特性格。這種性格和加上島國的約束使得日本人經常有侵略意識。在日本重工業化的過程中,日本人正是通過戰爭掠奪到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本。日本人善於學習,而且非常徹底,表現在它的制度變遷上。歷史上,當中國經濟獨步於世界的時候,那麼它學習中國的官僚組織架構。但是由於沒有異族侵略的威脅,所以日本沒有像中國一樣形成中央集權制,日本的戰國時代時間很久。在西方崛起以後,日本人很快便選擇「脫亞入歐」,開始學習西方各國的制度。根據本國的歷史和國情,日本人從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借鑒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通過借鑒學習,從而融合到自己的經濟發展大計當中,並且成就了自己的工業化模式。

閱讀全文

與日本工業化後為什麼老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久清洗一次汽車節氣門 瀏覽:878
河北工業鹽哪裡用量大 瀏覽:923
精雕工業硬泥怎麼弄軟 瀏覽:342
工業集塵器哪裡便宜 瀏覽:755
臨潼區工業集團在什麼地方 瀏覽:677
中型載客汽車有哪些 瀏覽:737
寶馬下雨淹了怎麼辦 瀏覽:325
奧迪怎麼管導航 瀏覽:861
賓士黑車怎麼弄 瀏覽:498
寶馬送Faker的什麼車貼吧 瀏覽:971
工業高度鹼水哪裡可以買到 瀏覽:406
張家口哪裡有賣寶馬汽車 瀏覽:382
奧迪和別克哪個值得買 瀏覽:788
汽車播放碟機怎麼樣 瀏覽:876
工業鐵是什麼工廠生產出來的廢料 瀏覽:583
寶馬行駛中自動開啟空調怎麼回事 瀏覽:315
奧迪s4多久降價 瀏覽:561
汽車油水管怎麼管理 瀏覽:410
寶馬x1如何連手機熱點 瀏覽:361
工業產品如何加盟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