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談如何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環境
一、當前開發區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
當前,開發區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機遇期」。但同時,隨著政策法規的調整,大的體制環境的演變,以及形勢任務的深刻變化,更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
首先,政策法規環境的變化。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各項政策相繼出台,特別是所得稅政策調整、用地指標供求矛盾突出、環境保護加強以及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收緊銀根等,從多個層面制約了開發區的發展。此外,開發區財政綜合收入雖然較高,但可用財力尤其是償債能力低,融資額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資困難。目前,我區執行與市屬城區幾乎無差異的市區分稅制財政體制,財權與事權不統一,在推進大建設、優化大環境過程中,資金十分困難,壓力很大。
其次,體制環境的束縛。一是經濟管理權分散化。近年來,國家對稅務、土地、環保等機構先後實行了垂直領導,一些原來下放的職能許可權逐一上收,有些雖未上收但須逐事逐項上報「確認」、「審核」,導致辦事環節增多,協調難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經濟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職能行政化。開發區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能日益加重,肩負著經濟開發和社會管理的雙重重擔,由此導致管理服務職能延伸,管理鏈條增長,財政負擔增大,精幹、高效的管理架構面臨膨脹的極大壓力。同時,上級部門要求開發區象其他行政區一樣,開展統一要求的各種社會活動,參加名目繁多的各類會議,承擔與工作無關的社會事務,增設相應的工作機構,接受各種檢查評比,導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動性減弱,呈現出明顯的行政化趨勢。上述問題,使開發區以往所具有的觀念新、體制優、人員精、效率高等比較優勢受到挑戰,開發區面臨向舊體制回歸或受舊體制「反向輻射」的巨大壓力。
二、對優化開發區發展環境的思考與建議
環境建設是一個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礎工程。優化發展環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確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問題。盡管我國工業區建設已實行了20多年,但關於工業區的成立、運作、監管的法律、法規卻仍然處於缺失狀態。在國家法律法規對開發區地位沒有法定認可的情況下,地方黨委和政府更應給以相對寬松的政策法規環境,為開發區管委會「正名」。建議政府對開發區管委會進行書面正式授權,讓管委會代表政府對開發區范圍內土地的開發、使用行使權力。在進行土地徵收、管理、開發過程中雖然「無法可依」,但至少「有據可依」,而不至於說不清、道不明,做的時候是對的,檢查起來又都是錯的,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問題。開發區作為城市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的載體,其功能應為城市戰略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開發區的主要職能是吸引、發展先進製造業,同時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城市第三產業,最終目標是建設成為合肥市經濟實力最強、人居環境優良、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新城區。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經過14年的努力,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年增加,基礎設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適應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新城區發展的城市配套設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進一步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公共交通、商業等服務業體系。同時,要創造良好條件,吸引法律、會計、保險、金融等中介組織充實到開發區的城市框架中,使靜態的「城」變為動態的「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帶動現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為合肥市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電、熱、氣、以及污水處理等,還有會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點工程,都由開發區來投入和運營,壓力極大,建議應納入全市的統一規劃和綜合配套之中,不能僅僅依靠開發區的投入和負債來解決。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開發區,其實是一個觀念轉變的問題。從開發區來說,不能就開發區說開發區,更要認識到開發區是合肥的開發區,是安徽的開發區。從上級部門來說,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慮,不能把開發區簡單地等同縣區或市直部門,以同樣的標准、規范和尺度來要求,而必須當成「特區」來看,給予特別的政策、特殊的關注、特事特辦,更多地關心、幫助和支持,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只有這樣,才能舉全市之力,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集中精力辦好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為工業立市多做貢獻。
四是大力優化體制環境。在硬體設施、政策環境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開發區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體制環境上的競爭。吳儀副總理去年在視察長沙經濟開發區時指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必須由政策優勢向體制機制優勢轉變。當前,開發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進一步壯大,必須實施體制創新戰略,保持其在區域經濟社會競爭中的領先優勢。但是,體制創新不能僅靠開發區的努力,更需要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第一,支持開發區在用人機制、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以及分配機制上大膽試驗,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都應放手讓開發區先行先試。第二,鼓勵開發區進一步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探索市場化招商、中介機構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進招商手段的市場化和專業化。引進專業咨詢公司、財務公司、律師所、評估機構、代理公司等中介機構,提升招商層次和水平。第三,切實為開發區「減負」。對開發區的機構,不能要求對口設置,盡量採取合並、綜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項工作不能按區一級政府來要求;各種會議、檢查、評比對開發區應給以特殊對待。第四,應對審批許可權上收的壓力,應學習西安、南昌等地開發區的經驗,將垂直部門設置在開發區管委會的職能部門,實施管委會統一領導,上級對口指導。開發區工委管委會可根據發展情況和形勢變化,自主對機構、幹部、編制等進行適當調整,在很多做法上,賦予開發區先行先試、試驗的權力。
合肥市工業經濟發展環境,集中體現在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環境上。
㈡ 工信部:提振工業經濟!為此採取了怎樣的措施
保鏈穩鏈是重中之重。會議強調,要聚焦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復工達產。
指導企業在疫情防控條件下穩定生產,建立完善閉環管理預案,加快提升穩產達產水平。持續實施好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動態調整“白名單”企業范圍,加快省級“白名單”企業區域互認,協同保障生產要素供應。針對汽車、集成電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等重點行業,發揮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台作用,強化上下游銜接服務,全力打通堵點卡點。加強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跨省市協調。
㈢ 推動工業經濟的任務和行動方案
一、深入推進園區建設,大力提升經濟開發區及鄉鎮工業園區發展水平
責任單位: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外經貿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扎實開展鄉鎮園區「五比」競賽活動。各鄉鎮園區迅速開展以比擴容、比配套、比項目、比質量、比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園區建設「五比」競賽活動。力爭征地6500畝,平整3500畝,基礎設施投入3億元。鄉鎮規上企業(2000萬以上)凈增30家以上,鄉鎮規上工業產值、工業投入、稅收分別實現280億元、30億元、14億元。
2.扎實推進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經濟開發區要迅速推開蘭江片登勝路兩側和江南片新周路以北、迎賓大道以西地塊,加快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配套,拓展工業用地4000畝,新增規上企業25家以上,規上工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實現工業稅收6億元,外貿出口3.7億美元,完成工業投入27億元以上,爭取全年引進工業資金18億元以上。
3.緩解土地制約瓶頸。建立用地指標安排與鄉鎮復墾掛鉤機制,制訂考核辦法,提高補助標准,調動鄉鎮土地復墾的積極性。實施工業用地招拍制度,開展低效用地清理專項行動,全年清理低效閑置用地1000畝,其中經濟開發區清理500畝,鎮鄉、街道清理500畝。
二、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加快項目投入產出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人行、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梳理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難題,建立項目落地一對一服務機制,明確時間節點與進度要求,定期督查,加快項目審批、落地。
2.開展達產達效專項行動。對近3年來招商引資項目進行一次回頭看,由園區辦牽頭,從優化服務、規范管理、履行合同三方面,復核項目運作狀況。
3.加大工業性投入。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引導企業投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產品傾斜。積極推進低碳、環保、節能等項目建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大項目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55億元以上,其中製造業投入完成52億元以上。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性投入27億元,鎮鄉、街道完成工業投入30億元。
4.全年實施60項總投資44.3億元的市重點技改項目,年內完成技改投入18億元,建成投產47項。
5.認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全年舉辦1~2次銀企合作洽談會,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項目信貸支持。
6.加大項目儲備和包裝力度,爭取列入省重點工業項目8隻以上,獲得更多的省統籌指標及專項財政貼息。
三、優化駐點招商布局,提升招商選資水平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市機關各部門
工作要求:
1.任務目標:爭取引進企業60家以上,引進工業資金35億元(含外資3500萬美元),力爭40億,並在引進「大好高」項目上取得較大突破。
2.優化駐點招商:實施駐點招商與產業招商相結合的「8+2」模式,分別在台州、紹興、寧波、崑山(太倉)、東莞、溫州、杭州、永康等八個重點區域進行駐點招商。同時新設立新型棉紡織和銅鋁延伸2個產業招商組,分別由一名市級領導牽頭負責。
3.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回歸工程。2011年爭創總部經濟稅收1億元以上,在蘭新設立公司10家以上,回歸創辦企業15家以上。
4.完善項目考核:完善項目信息第一報告制度,負責每月向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項目進展情況,每月召開招商引資工作例會,招商項目逐月對賬,對5000萬元以上項目個數列入鎮鄉、街道招商引資考核。
四、繼續擴大對外貿易,實施外向帶動戰略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
配合單位:人行(外管)、檢驗檢疫辦、海關聯絡處、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爭取新增自營出口企業20家以上,超千萬美元出口企業達18家以上。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9億美元,其中出口7.5億美元以上;實現境外投資300萬美元,完成境外勞務輸出200人次。
2.增強海關聯絡處作用,實現「大通關」運作,為外經貿企業順利開展各項海關業務提供服務。
3.全力為企業搭建國內外參展平台。計劃爭搶廣交會攤位110個,華交會攤位10個,境外參展展位80個。
4.充分發揮國際商會和牛仔面料對外貿易省級預警示範點作用,搭建起外經貿企業大服務平台。
五、積極推進棉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責任單位:經貿局、紡織行業協會
配合單位:外經貿局、科技局、經濟開發區、人勞社保局、教體局、財政(地稅)局、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加快推進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編制和實施《市紡織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於推進市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工程的意見》,不斷提升我市棉紡織產業競爭優勢,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建設紡織品綜合市場和省棉紡織品質量檢驗中心,加快建設紡織綜合市場。強化服務指導,建立配套政策,推動紡織業集群化發展。
3.扎實開展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加快棉紡織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的現代化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4.強化紡織行業協會功能,提升服務功能,促進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推廣毛巾行業聯盟企業標准。
5.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企業應對危機能力,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爭列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家,信息化示範(試點)企業2家、市級以上新產品10隻。
六、培育壯大企業主體,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責任單位:經貿局、行政服務中心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局、財政(地稅)局、科技局、統計局、人行
工作要求:
1.加大涉企政策宣傳力度,繼續推行難題交辦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兌現工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繼續推行市領導聯系優強企業制度,鼓勵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精細化管理。
2.培育一批上規模的優強企業,全年力爭銷售額超億元企業突破90家,「億千」企業突破35家,「雙五」企業突破30家。新增企業15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0家。全市規上企業產、銷增長25%以上,力爭30%。
3.加強優勢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對優強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4.梳理調研全市企業分布結構,確定新興培育行業。確定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有特色優勢中小企業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庫,並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基金中安排不少於30%的'資金,專項用於支持特色優勢中小企業技改項目和技術創新的項目補貼。
七、抓好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工作
責任單位: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發改局、環保局、質量技監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推進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嚴格項目准入,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0噸標煤以內(國家鼓勵類項目按行業標准執行),確保「十二五」期間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18%。
2.進一步完善節能項目庫建設,加大財政節能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3.開展能源效率標識專項檢查和能耗限額標准執行情況的專項督查。對不達標企業立即停產改造,改造無望或經改造仍不能達標的企業列入淘汰名單。
4.注重推行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管,列入重點用能企業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10~20家),同時加強能源檢測(監察),不少於20家。
5.進一步完善集中供熱布局,加快浙能電廠熱電聯產建設步伐,繼續擴大城西集中供熱范圍。
八、實施名牌戰略
責任單位: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年內新增省市著名商標10件,省級名牌產品2隻,制定年度商標品牌戰略具體推進計劃,並開展組織實施且有量化目標。
2.開展商標搶注活動。明確創牌對象,實行一對一全程幫扶,對無商標工業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引導外向型企業、無商標工業企業加強國際、國內商標的申請注冊,繼續完成10%無注冊商標工業企業的商標申報任務。
3.實施「以質取勝」戰略。開展質量獎評審活動,評出1~3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積極爭創1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年內扶持培育並申報省質量趕超項目1~2個,積極爭創1個項目。
九、推進技術創新
責任單位:科技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國稅局
工作要求:
1.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10家以上,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年新增各級研發和技術中心20家以上,其中省級研發(技術)中心2家以上。
2.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積極推進科技強市創建。全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0項以上,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120隻以上,專利申請量66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50項以上。
3.不斷加大科技合作力度,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舉辦各類科技對接會活動,加大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作用,鼓勵企業與大院名校共建研發機構。
十、強化安全監督,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三個零增長」
責任單位:安監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設局、教體局、總工會、旅遊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減少一般事故,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確保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實現「三個零增長」。
2.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繼續推進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礦山、電力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加強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安全意識和事故防範能力。
十一、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責任單位:供電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投運110千伏香溪變、擴建110千伏蓮花變,開工建設110千伏女埠變,建設500KV信安至線路,提高變供電能力及供電可靠性。
2.加快城農網建設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74.72公里;改造或新增農村台區246個。
十二、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質量監管,促進外向型企業轉型升級
責任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事處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質量技監局、外經貿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假冒偽劣等出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按要求對出口企業開展新的分類管理,使一類企業達6家以上,完成出入境檢驗檢疫3億美元以上。
2.加快對外貿易便利化進程,直通放行企業達40家以上,對出口企業100%實行電子監管。
3.幫助出口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使出口產品無質量問題國際通報和退貨,幫助企業積極利用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提高外向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十三、開展「企業文化年」和「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責任單位:總工會、人勞社保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
1.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職工文體活動,舉辦慶祝建黨90周年職工文藝聯歡晚會;開展「千萬職工大行動、轉型升級立新功」活動,認真抓好「六比一創」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
2.深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2011年,全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面達到90%以上。
工業經濟任務和行動方案責任編輯:陳老師閱讀:人次
㈣ 如何提高我國工業經濟效益
摘要 本人論述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國有企業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綜合效益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的要求,急需研究解決如何提高國有企業綜合效益的重要課題。 一、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要堅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能否站穩腳跟,求得生存和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關鍵看它是否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是否拓展了發展空間,具體體現是否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上。不可設想,一個效益不好乃至虧損的企業會朝氣蓬勃。經濟效益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企業的唯一選擇,其內涵是取得利潤。利潤是生產經營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利潤越多,效益就越好,企業的活力就越強,否則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買方市場形勢下,企業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堅持一業為主,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就有可能增加和拓寬利潤來源渠道,企業的效益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較穩定和比較有把握的基礎之上。
1.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經營結構調整的進程。調整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
和產品質量為核心,以效益為目標,離開效益去談調整是盲目的,不切實際的,必然達不到預期效果。只有堅持按照市場需求去調整結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呈現多樣性和差異性,不同消費層次已經形成,消費者對商品的品種、質量、包裝、款式和服務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抓住機遇,進一步搞好主業的生產經營,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才能取得好的綜合經濟效益,錦上添花。 2.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辦好企業,搞活企業,必須依靠廣大員工,調動其積極性,除了組織學習,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外,必須在經濟利益上予以充分考慮和注意,具體地說,就是員工收入應隨著生產經營的發展和擴大而逐年增長,這是穩定員工思想,激勵上進的重要條件之一。「國強民富」,包括廣大職工也應富裕。有條件的企業應讓職工先富起來。而做到這點,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經濟(包括開展多種經營),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企業有了經濟實力,就有了改善職工生活的前提條件,「富起來」才有可能逐步實現。
二、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1.認真抓好主業的生產經營
主業是企業主要的、基本的業務或產品(商品),一定要認真抓好,
但主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市場變化而不斷變化。調整是絕對的,不調整是相對的。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或且是別的企業,都是一樣。在一般情況下,搞好主業是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來源。怎樣搞好呢?突出的,一是抓品牌,爭創名牌,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和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好的品牌是無價之寶,要有創新精神,有追趕時代潮流的勇氣和信心,敢於創新才能出好品牌、名牌;二是抓好科技進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使企業產品在市場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三是抓好產品質量,以質量為中心,有了質優價宜的產品,企業才有競爭力;四是切實重視營銷,加強市場調查,及時調整經營方向,改進經營策略和經營方式,注重企業整體策劃,千方百計加大開拓市場力度、擴大銷售。目前產品(商品)有市場,效益好的企業要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佔有率;產品沒市場的要按有關政策實行停產、轉產,搞別的產品或別的行業。
2.大膽開展多種經營
以市場為導向,按照需要與可能一致的原則,努力搞好主業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發揮優勢,形成特色,爭取抓一種成一種,抓一片成一片,看準一些,量力而行,一時看不準,或市場需要但企業無力辦的就不辦。目前許多企業的潛在優勢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土地、倉庫、場所、設備、技術、人才等閑置、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要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必須合理布局,全面安排,在發展主
業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如房地產業、種養業、酒店餐飲業、租賃業、加工業、旅遊業、貿易業等,可選擇1-2個行業發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其形式方法應靈活多樣,獨資、合資、經營、股份合作均可。 3.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國際市場是一個廣大的空間,潛力巨大。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我國有更多的條件和更好的環境加快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作為企業,不論其性質如何,也不論是經營主業或多種經營,都應積極投入到這一大范圍、多領域、高水平的競爭中去。要把這些引導到國際市場上,積極研究國際市場需求,掌握信息,既慎重認真、又勇於開拓。企業進一步開放、擴大業務、增加市場份額的需要,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經合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大膽開創。
4.積極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和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是縮小我國西部與東部經濟的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決策和重大舉措。中原經濟區建設是實現河南崛起鶴壁騰飛千載難逢的奇跡,對企業來說,這是發展自己、提高效益的良好機遇,應抓住這一良機,投入到這一潮流中去,以內容、規模、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和西部的開發,譜寫企業新篇章。
5.全面提高服務質量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企業不管搞主業或搞多種經營要在競爭中取勝,靠什麼?一靠質量好的產品,二靠品牌,三靠服務。服務是贏得顧客與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要加強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素質,尤其是文化、業務、法律、道德素質。競爭年代,有錢沒知識,是註定要失敗的。要建立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關心員工及其家屬的生活,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要主動加強與用戶的聯系,廣泛徵求和聽取顧客意見,切實搞好產(售)前、產(售)中、產(售)後的各項服務。在服務中了解市場和顧客,又贏得市場、顧客。
㈤ 如何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競爭日趨國際化,作為高等學校校辦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除了發揮其學科優勢、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外,通過加強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經濟手段。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是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對企業的全方位管理,有效地將管理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如果一個企業即使是有了先進技術和一定的生產規模,但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管理人才隊伍,也很難想像會有穩定持久的經濟效益。因此,只有抓住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消極因素,採取相應措施,對管理資源進行再開發,才能使企業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企業經濟效益也才能不斷提高。
一、要提高對企業管理資源和經濟效益關系的認識
就高校而言,長期以來,管理一直是企業工作的薄弱環節,企業的領導沒有真正樹立起提高管理的效能,向管理資源要經濟效益的觀念。要效益不要管理或重效益輕管理成了企業比較普遍的現象。最近幾年,高校出現了一些因管理不善而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停產、半停產甚至破產的企業。究其原因,就是在管理問題上的認識落後,沒有擺正管理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採取各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偷工減料,偷稅漏稅等非正常手段人為地刺激企業經濟效益的暫時提高,而不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實現。這樣的企業,是以犧牲企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利益為代價,鑽改革和政策的空子,是對經濟活動的一種投機。一旦有關部門(如工商、稅務、質檢等)介入,企業最終要吃苦頭。社會化大生產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生產離不開管理。管理效能的好壞,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企業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伴隨物,是在生產過程中凝聚起來的,貫穿於企業整個生產活動之中。對企業所從事的各項經濟活動包括計劃、組織、指揮、調解和監督都離不開管理;合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減少各生產環節所出現的偏差和失誤,最終達到取得符合社會需要的大於勞動消耗的經濟成果的目的都要通過管理來實現。因此讓管理為實現經濟效益服務,就成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准則。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勞動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社會經濟聯系的廣泛,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日益緊密,已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
現代科學表明,管理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它起著放大生產力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管理的功效,現代管理者必須端正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合理配置生產力的各種要素,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在現代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者必須改變計劃經濟時形成的舊觀念,樹立競爭觀念、人才觀念、時間觀念、民主管理觀念、現代經營觀念等。管理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條件。通常說管理落後,主要是指管理者的能力較低,如調查研究不充分,預測不科學,導致決策不符合主客觀條件,難以實施;計劃資料不足,計劃不周,導致意外事故不斷發生;指揮不當,導致職工的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組織不佳,導致相互推諉、扯皮;協調不好,導致摩擦叢生;控制不力,導致計劃、指令流於形式。因此,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要結合管理崗位的具體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達到生產力各要素的綜合效能的發揮。
三、管理是有形的、具體的管理
無論是生產管理、物質管理、財物管理、人事管理等都要面對企業實體,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因廠而定,因時而宜,多層次並存。因此說管理是有形的、具體和實際的。作為系統而言,管理有它自身的客觀規律性。認識和掌握了這個規律搞企業管理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反之如果不按企業管理規律辦事就會受到它的懲罰。一部分校辦企業對管理的規律認識不夠,管理機制不盡合理,沒有處理好管理和經濟效益的關系,結果出現了許多與企業生產管理規律相違背的現象。有的在生產結構上,搞自我封閉,使企業很大一部分固定資產閑置,發揮不了生產效率,造成資源浪費;有的在經營管理上,搞產品幾十年一貫制,不重視市場調查,不注意開發新產品,產供銷不平衡,產品積壓,庫存增大,影響了資金的調轉和效益的增加;有的在勞動組織管理上,勞動力的組織配備和企業生產規模不相適應,盲目地擴大職工隊伍,造成勞動力資源浪費,加重了企業的負擔;有的人為地造成生產和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極不合理,管理機構重疊,人浮於事,職責不清,使管理效能互相抵消,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消極因素,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有的在民主管理問題上,企業領導缺乏民主意識,官僚主義嚴重,在企業經營決策、管理方式、分配形式等一些重大問題上不尊重職工和群眾應有的權力,搞一人堂、瞎指揮,致使企業管理混亂、損失浪費嚴重。以上這些現象,必然會導致企業生產速度緩慢、經濟效益低下。
要扭轉這種局面,逐漸消除企業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改革和加強企業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實現從落後的傳統管理方式向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就必須在強化管理效能上下功夫,為形成合理、穩定、最佳的管理系統創造條件。要學會按客觀規律辦事,正確認識和掌握本企業生產運動的特點,尋求與之相適應的管理運行方式,應用最佳的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採用先進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發揮管理在生產上的導向作用,使生產資料、勞動力、資金等各生產要素布局合理,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推廣先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自我消化和自我改造能力,促進生產的發展,使生產各環節互相配合,形成有力高效的管理網路,為實現經濟效益服務;採取各種各樣靈活形式,發揮民主管理對生產的能動作用,妥善地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以生產經營為中心,建立一支高效、廉潔、懂經營、會管理的職工隊伍。建立和完善各項企業規章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四、管理是一種資源
管理是一種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資源。這種資源因為具有非實物性和無法定量的特點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許多不懂得向管理要經濟效益,不會開發綜合管理能力的企業,在強調提高經濟的有效途徑時,總是熱衷在增加投資,擴大基本建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等方面做文章,很少考慮到管理這個重要資源。其實管理這個資源只要肯於發掘就一定能夠開發出新的效益。同樣條件的企業、決策正確、計劃周密、材料充分、組織得力、措施得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同的。合理地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佔有率,以最小的投入換取大的產出,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這一目的。因此說管理也是一種資源,管理也是生產力,只有加強企業管理,才能有效地把管理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今年以來,工交經濟運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生產較快增長,效益繼續提高,產銷銜接保持較好水平。但同時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經濟效益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值得高度重視。
一、上半年工業經濟效益的基本情況
上半年,工業實現效益情況表現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繼續提高,但增幅回落
上半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9.94,比去年同期提高9.78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指標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266億元,同比增長19.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二)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較快
虧損企業虧損額1075億元,同比上升59.3%,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7.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36.5%)提高22.8個百分點,為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
(三)兩項資金佔用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位
6月末,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資金、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1549億元和24186億元,同比增長19.5%和15.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4和3.4個百分點。
(四) 工業行業之間效益水平明顯分化
今年以來,主要工業行業持續兩年利潤全面增長的格局被打破,效益出現明顯分化。
從行業利潤的變化看,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利潤繼續快速增長的行業。煤炭、有色、冶金、石化(含石油石化、化工)行業上半年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5.6%、54.5%、39.8%和37.2%,這四個行業利潤合計3005億元,佔全國工業利潤總額的48%,合計新增利潤佔全國工業新增利潤的89.2%。
二是利潤穩定增長的行業。紡織、輕工、醫葯、煙草行業實現利潤分別增長28.7%、22.3%、20.8%和15.6%,這四個行業利潤合計1498億元,佔全國工業利潤總額的23.9%。
三是利潤出現下降的行業。建材、機械、電子、電力行業實現利潤分別下降22.1%、7.6%、5.5%和4.4%,這四個行業合計減利147億元。機械行業中的汽車行業利潤下降48.8%(去年同期為增長12.6%),減利額為206億元,是機械行業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
從行業虧損的情況看,石化、電子、建材、電力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升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比分別增長3.3倍、76.6%、66.1%和62.2%,升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以上,這四個行業合計新增虧損289億元,佔全國工業新增虧損的72.4%。
(五)不同地區之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水平差異加大
東、中、西部地區分別實現利潤4069億元、1282億元和9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22.5%、40.3%。31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中,24個利潤繼續增長(去年同期為30個)。實現利潤比重約佔全國利潤一半的5個省區市中,山東、江蘇、黑龍江利潤增長在24%-48%之間,廣東僅增長4.4%,上海下降16.3%。
二、工業經濟效益變化的主要原因及趨勢分析
當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增勢減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生產成本上升幅度持續快於市場銷售價格的因素,也有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增長快於市場需求的因素,還有行業結構調整、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匯率變化、季節性因素等。
一是原燃料、動力價格漲幅持續高於加工工業出廠價格。2002年以來,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持續高於加工工業出廠價格指數。2002-2004年兩者差距分別為0.8、4.6和6.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差距進一步擴大到7個百分點。由於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長時間持續上漲,下遊行業消化能力有限,上下游產業之間出現了利潤格局的轉移或調整。
二是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增長快於市場需求。近幾年,部分行業生產能力迅速擴張,一批新建項目集中投產。而去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勢放緩等因素導致部分產品需求減速,行業供大於求矛盾逐步顯現,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行業利潤下滑、虧損額上升。電解鋁、鋼鐵、汽車、平板玻璃、化纖等行業這種情況表現得比較突出。
三是季節性因素。一季度是水泥行業的消費淡季,歷年來虧多贏少。2004年一季度由於投資和市場需求的強勁拉動,水泥行業超常發展,價格明顯上揚,實現盈利31億元。今年一季度,過熱的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水泥行業回歸正常狀況,凈虧損3.5億元。進入二季度後,水泥行業效益下滑趨勢減緩,5月末已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實現利潤17.6億元。
四是國際市場需求變動因素。由於國際市場不景氣,上半年電子器件行業出口增幅回落較多,實現利潤同比減少45億元,降幅達76%。
對於當前工業經濟效益的變化,應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工業利潤從2002年三季度至2004年四季度已連續10個季度保持了30%-40%的穩定高增長。今年一、 二季度在上年較高的基數上,適度回落,仍然達到15%以上的增長,基本上屬於合理回歸。但也應該看到,虧損企業虧損額大幅上升,行業效益明顯分化,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困難,也是實際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果讓其長期存在並逐步擴大,不但將影響工業經濟的較快增長,還將引起企業破產、失業增加等社會問題,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因此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從下半年走勢看,影響工業企業效益的各種因素同時存在。一方面,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多數上游原燃料價格漲勢已趨緩,對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會有一定緩解。另一方面,部分行業近年來投資擴張形成的生產能力陸續投產後,將進一步加劇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擠壓利潤空間;出口比重較大的行業會受到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升值方面的種種影響;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綜合各方面因素,工業經濟效益已開始從前幾年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入平穩增長階段,雖然部分行業效益可能繼續下滑,但全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仍可保持一定增長。
三、採取綜合措施,切實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益和質量
工業行業的效益狀況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對於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效益增速回落、虧損上升的問題,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入手,努力做好有關工作,促進經濟效益的持續穩定增長,切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繼續鞏固前一階段宏觀調控成果,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特別要抑制部分行業生產能力盲目擴張和對生產資料需求的過快增長。同時,針對不同行業效益變化的情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慎重出台力度較大的調控措施。
(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奠定基礎。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效益有升有降,正是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要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加大結構調整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發布引導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產業政策,支持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鼓勵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成熟技術和高新技術進行改造。著力培育和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研究提高相關行業准入資質,提高其質量、安全、環保、能耗等方面的標准,加快淘汰落後的生產工藝、裝備、產品和能力。
(三)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推動企業為提高經營效益苦練內功。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成本費用控制,努力增收節支、節能降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特別是加強資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增加供給、引導需求,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創造條件。一是要堅決抑制不合理需求的過快增長,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二是要採取綜合措施,大力促進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供需銜接,減少中間環節。三是要努力增加有效供給,加快能源、交通、鐵路等基礎產業和設施的建設。四是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國內短缺資源的進口。盡快完善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政策,建立穩定的資源供應渠道,積極爭取國際市場定價權。五是鼓勵企業強化勤儉節約意識,開發和使用節能技術和產品,降低能耗和物耗,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五)加強監管、規范競爭,為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創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加強對重要能源、原材料生產、銷售、庫存、價格、進出口態勢的監測,引導各地合理疏導重要商品價格矛盾,防止價格出現異常大幅波動,努力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鼓勵煤電企業簽訂長期合同,保持煤電價格相對穩定,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大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力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成本;加大價格秩序整頓力度,加強物價監管;加大質量監督和打擊走私力度,規范企業競爭行為。
1.經濟效益的含義
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所謂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用公式表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果和能力。勞動生產率高意味著活勞動消耗的減少,人力資源的節約,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此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還必須減少物化勞動的消耗,生產出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
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1)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3)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
(1)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依靠科技進步,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
4.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
(1)企業兼並,指的是由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吞並那些長期虧損甚至資不抵債的劣勢企業的經濟現象。
(2)「強強聯合」是指大企業之間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實行合並。實行大企業、企業集團之間的「強強聯合」,特別是組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達到擴大市場佔有份額、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企業破產,指的是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是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
首先,它強化了企業的風險意識,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使企業在破產風險的壓力下改善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次,企業破產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及時淘汰落後企業,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企業兼並和企業破產是價值規律作用的具體體現,其目的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
㈥ 如何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跨區域再配置能夠為中國經濟的下一輪增長提供新的動力,而限制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跨區域再配置則有可能在中長期導致效率和平衡兼失的局面。1、首先,讓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和農村宅基地所對應的建設用地指標成為可以跨省(區市)流動的資產,特別是應允許跨省(區市)進城的農民工在自願的前提下放棄家鄉的宅基地,將其整理復耕產生的建設用地指標有償轉讓給就業所在地使用,並相應獲得當地的戶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2、與此同時,未來中國要適度推進地區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勞動力的地區間流動不再是基於公共服務的差異,而是基於提升勞動生產率的需求。3、相應地,應改革地方政府官員績效的考核體制,削弱地方政府對於發展經濟的職能,對不同地區的官員考核分別賦予GDP總量增長和人均增長的不同權重,對人口流出地的政府應考核人均GDP的增長,而對於人口流入地,則考核總量GDP的增長,。
㈦ 提升三種能力,保持工業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工業經濟可帶動什麼
要想保持工業經濟發展出現持續良好的狀態,一定要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和提升產業協同能力以及提升品牌推動能力。工業經濟可以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多方面發展。
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的工業是強大的,還要推動技術的進步,才能有更好的載體依託。提升技術研究的能力主要是個性化便利化和綠色化,現在的技術研究投資是需要持續加大的,這樣才能夠有更多優秀的科研人員。提升產業的協同能力也同等重要,一定要優化工業產業體系,讓內部變得更加暢通,從而形成結構平衡和數量平衡,最終變成高效互動的發展格局。也需要注意品牌的推廣能力,形成自己的一種正面反饋機制。
㈧ 行業整體發展下滑,企業如何發展提升業績
1、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培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是創新性、戰略性和環境污染少等優勢,有利於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資源消耗,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競爭力,整合創新資源,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是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
2、扶持支柱產業,發揮行業優勢:工業經濟利潤的主體,通過扶持幾大支柱產業,提升其區場競爭力和集聚度,才能在大規模經濟生產的基礎上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1)利用好地區特色和優勢,提升產業、優化結構、延伸產業鏈上做好文章。
(2)加大技改和產品開發力度,提高產品檔次和產品附加值,強化品牌意識,使更多的企業在區場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提高整個行業的效能。
3、加快資金周轉,提高盈利能力:利潤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1)企業應積極尋求辦法,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加強管理,降低負債比重,以提高經濟效益。
(2)企業本身的素質不高,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企業必須提高本身素質,增強應付區場變化的能力,採取措施,提高盈利水平。
4、抓好新項目建設,打造經濟增長亮點
努力培育特色經濟產業,著力培植一批骨幹建設項目,通過項目建設拉動經濟增長,通過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㈨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㈩ 我國工業在未來該如何發展
工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建設製造業強國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
目前,高質量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新舊動能轉換還沒有完成,企業創新能力有待大幅提升,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任務艱巨。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風險加大,國際環境不穩定因素增多。盡管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並沒有改變。
另一方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積極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通過上述努力,我國工業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高質量發展將穩步推進。綜合上述因素,二季度工業經濟發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