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漢為什麼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
這要感謝張之洞。
張之洞是因為修盧漢鐵路調到武昌的。1889年,他提出修盧漢鐵路,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後,就被調任湖廣總督,到武昌任職。
張之洞來武昌後,修成了盧漢鐵路,這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鐵路干線。後來的京漢鐵路、津浦鐵路、粵漢鐵路、滬杭甬等諸多鐵路干線,或是他親定修築大綱,或是他全程督辦。就在他去世頭一年的1908年,已調任北京任大學士的他,仍作為粵漢鐵路督辦大臣而四處奔波。
從52歲的壯年來漢,一直到71歲暮年離漢,張之洞把他人生最富創造和實乾的歲月,都奉獻給了武漢這片熱土。張之洞督鄂17年,做的全都是當時人們眼中的驚世駭俗大事。
在張之洞之前,武漢地區沒有一家官辦或民營的近代工廠。
張之洞來武昌後,為了製造現代化槍炮,他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兵工廠即漢陽兵工廠,生產出了「漢陽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漢陽造」是中國最著名的現代武器。為了保證漢陽鐵廠的原材料來源,在他的督辦下,建成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至此,武漢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的基石就此奠定。
從武昌的武金堤和武泰閘,到青山的武青堤和武豐閘,最為著名的是漢口的張公堤。住在堤邊的老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張之洞當年站在後湖中搭起的一個檯子上,用望遠鏡四處觀望,他指點到哪裡,張公堤就修到哪裡。張公堤的修建,把當年的漢口面積一下子擴大了二十倍。
漢口,是武漢三鎮中的「小弟」,只有區區不足二百年歷史,提到漢口的神速發展,不得不歸功於張之洞。
以前,漢口屬於漢陽管轄,張之洞於1899年建夏口廳,漢口才成為有獨立行政權力的城市。張之洞坐鎮武昌,主持拓寬漢口、武昌的馬路,扶持創辦全國第一個郵局和電報局,發展城市水電公用事業等,這些都為1927年三鎮統一建市為「武漢」,打下了良好的市政基礎。張之洞為武漢城市現代化創造了很高的起點,構建起那個時代現代化的工商、文教、市政交通立體發展格局,武漢,成為僅次於上海的中國內陸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
Ⅱ 武漢為什麼能成為華中之首
武漢的優勢在於:1、交通優勢。京廣、滬漢蓉兩大高鐵在此交匯,其中京廣聯接北京廣州兩個一線城市和環渤海與珠三角兩大經濟區。滬蓉高鐵東西串聯上海重慶兩大直轄市和成渝、江漢、長三角三大經濟帶。以武漢為中心,北有鄭州、北京、沈陽等鐵路樞紐,南有長沙、廣州、南昌等鐵路樞紐,基本處於中心地位,優勢一目瞭然,遠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擬。黃金水道長江橫貫東西,漢水、湘江、贛江縱連南北,處於內河航運的十字路口。
4,就是較好的工業基礎,武鋼、東風等等傳統,武漢具備發展工業所需的一切良好的軟硬體條件,特別是大量的技術工人,這不是長沙、鄭州一朝一夕能獲得的。
Ⅲ 武漢以什麼工業為主
不是,你說的這三個名中只有一個是存在的,那就是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武漢那個早就被合並為武漢理工大學,第三個名是不存在的。
希望採納
Ⅳ 國家為什麼這么重視武漢
國家為什麼這么重視武漢?國家大力建設是因為他有上面的優勢,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武漢作為中部老大的地位從民國時期酒店奠定了,民國時漢口是全國第四大城市,漢陽是中部最大的工業城市,當時,武昌,漢口,漢陽還沒有合並,當時地位武漢指的是武漢地區,不是武漢市。
解放後,就按地區劃分,一個地區一個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當然是基礎最好,最強的城市了,東北的沈陽,北方的北京,東部的上海,南部的廣州,中部的武漢,西部的成都。
而長沙在中國大城市裡面經濟一直排20左右,自然不能和中國四大城市比了。
即使到目前,長沙飛速發展,武漢衰落時期的今天,其經濟水平也只有武漢的百分之70,科教實力,區域地位,工業實力,政府扶持力度都遠遠不及武漢。地位相差懸殊,自然武漢是中部老大了,因為中部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和武漢比。
(4)武漢為什麼是工業重鎮擴展閱讀:
武漢市是中部6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鄭州只是地級市,行政就不在一個級別。武漢在2010年就已經是國家指定的幾大國家中心城市了。
鄭州是2019年很不正常地擠上國家中心城市,名列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倒數第一,各數據比別的中心城市還差很遠,卻給自己加了個「重要的」中心城市經濟。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
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Ⅳ 國家為什麼這么重視武漢
武漢屬於中國的中部,處於中心地帶,能起到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以他為中心幅射周邊大部分省市非常方便。國家大力建設是因為他有上面的優勢,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武漢作為中部老大的地位從民國時期酒店奠定了,民國時漢口是全國第四大城市,漢陽是中部最大的工業城市,當時,武昌,漢口,漢陽還沒有合並,當時地位武漢指的是武漢地區,不是武漢市。解放後,就按地區劃分,一個地區一個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當然是基礎最好,最強的城市了,東北的沈陽,北方的北京,東部的上海,南部的廣州,中部的武漢,西部的成都。
交通地位超然。武漢號稱九省通衢,擁有第一條南北鐵路大幹道京廣高鐵,東西幹道滬漢蓉高鐵等多條鐵路,並將擁有一城6座高鐵站的局面,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並且占據黃金水道長江的重要位置。武漢是我國四大鐵路樞紐中心、六大鐵路客運中心、客運量2013年成為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大的中轉站。武漢擁有中部第一機場天河國際機場,將擁有14條地鐵運營線路。
2018年武漢GDP為14847億元,中西部略低於重慶和成都,人均GDP136039元,高於成都和重慶,略低於長沙,綜合實力排名居於前列。武漢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等完整的工業體系,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居全國第三名。要說武漢的經濟,就不得不提到武漢市在人均GDP方面的優勢了,那可謂是異常突出,中國的國家中心城市都不是「小而美」的地方,仍然能保持全國領先的人均GDP,可見武漢市的產業之強。從全國中心化的位置來看,鄭州市比武漢市更加居中,因此武漢人一直「津津樂道」的「九省通衢」其實並不是武漢市最大的優勢,其真正的優勢還是人均GDP的之高。在未來長遠發展過程中,武漢市已經取得的人均GDP比較高的優勢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可能是中國國家中心城市當中人均GDP僅次於北京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