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要在東北發展新能源汽車,振新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做出哪些方面努力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堅持創新驅動。東北地區應努力營造新的思維模式和企業文化,健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體系。組織科研力量,實現低溫條件下動力電池性能的突破與提升。盡快提高市場的人才密度、資本密度和創新密度,降低運營成本,預備充足資金,為東北地區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和優越的環境,盡快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東北地區汽車產業集群整車製造能力全國領先,工業經濟產業鏈完整,生態體系健全,具備一定自主品牌優勢,是良好的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在上述方面做出努力,東北振興指日可待。
Ⅱ 為什麼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
加快實現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大意義:
1、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2、東北地區區位條件優越,沿邊沿海優勢明顯,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在全國現代化建設中至關重要。
3、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經濟支撐帶的重大任務,是優化調整國有資產布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
是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要充分認識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把這項宏偉事業推向新階段。
(2)工業基地怎麼加快振興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目標:
1、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2、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重點行業和企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4、在此基礎上,爭取再用10年左右時間,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Ⅲ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國家措施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國家措施如下:
一、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一)加快推進企業兼並重組。
(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
(三)做優做強支柱產業。
(四)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
(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六)扶持重點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
二、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一)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三)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二)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條件建設。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一)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優化能源結構。
五、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一)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
(二)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三)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
六、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一)加強生態建設。
(二)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
七、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一)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二)積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三)解決好住房、冬季取暖等突出民生問題。
(四)促進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
八、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一)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二)建立東北地區合作機制。
九、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二)加快推進其他領域改革。
(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3)工業基地怎麼加快振興擴展閱讀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成效: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改革開放以來被拉開的發展差距逐年縮小,趕上了全國平均增速。東北地區率先實行了免除農業稅等惠農政策,糧食生產連創歷史新高,作為全國商品糧和肉食供應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以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已扭虧為盈,擺脫了困境,利潤大幅度增長,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
企業技術進步成效顯著,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採煤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等「民心工程」進展順利,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穩步推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就業形勢明顯好轉,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
Ⅳ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具體措施
加強環境改造。加強發展新能源。
Ⅳ 振興遼中南工業基地的措施
就閣下的問題,本人簡單的發表下愚見 如下: 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技術創新轉化為生產力。遼中南工業區也是傳統工業區,其整治措施可以參考魯爾工業區的整治措施 。 一.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二.調整工業布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
三.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
四.發展科技,繁榮經濟
五.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遼中南
工業結構差異:工業基地則以重工業為主,結構比較單一; 工業基地輕重工業並重,高科技工業佔有一定的比重。
希望能幫得上樓主的忙,建議樓主要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快到春節了祝樓主:「新年進步,平安幸福。」
Ⅵ 如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是1949年後我國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這個基地起初是以鋼鐵工業為基礎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石油資源的開發,東北區則以鋼鐵、石油工業為基礎了。目前,東北區已基本形成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工和紡織、造紙、製糖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重工業各項產品在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北鋼鐵佔全國鋼鐵總產量的1/4,冶金設備和汽車均佔全國的1/2左右,礦山和發電設備佔1/3,石油佔一半以上,木材占將近一半,紙、鹽等產品也佔有很大的比重。
長期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國有經濟製造業為主。改革開放以後遲遲徘徊於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技術改造,民營經濟和外資利用一直落後,很多城市面臨著資源枯竭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我國政府出於經濟發展的大局考慮,做出振興東北的決策。2003年8月,溫家寶總理將振興東北作為國策正式提出,和西部大開發相提並論,並將其與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個經濟發達地區等量齊觀,以期成為發展的「第四極」。這個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區域再次被推到歷史的前台。
東北地區擁有比較健全的重工業體系,極強的上下游工業配套能力,足夠的技術、知識和人才儲備,這是振興的基礎,只要啟動市場機制和轉變政府職能成功,實現世界裝備製造業和重要原材料工業基地的目標並不遙遠。
Ⅶ 就目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請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鞏固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富裕美好新農村。
(二)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優化提升傳統工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服務業,積極發展海洋經濟。
(三)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依託科技和人才資源,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四)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五)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形成比較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多元清潔的能源體系。
(六)加強森林、草原、濕地和江河流域等重點生態區保護與治理,強化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七)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就業崗位,加快包括棚戶區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八)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推進國有林區和農墾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
Ⅷ 黑龍江「三篇大文章」如何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
黑龍江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改造升級「老字型大小」、深度開發「原字型大小」、培育壯大「新字型大小」三篇大文章,取得顯著成效。今年1-10月,全省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581.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
進一步培育壯大「新字型大小」,梳理出戰略性新興產業規上企業325家,發展「大智移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生物醫葯、雲計算、石墨新材料、機器人、重型數控機床等產業集群。大慶沃爾沃、哈飛長安福特等汽車製造產業興起,哈爾濱、雞西、鶴崗、七台河等地石墨新材料開始向產業化邁進。今年1-10月,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2958億元,同比增長8.8%。
Ⅸ 政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一)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界限,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防止重復建設。 推動裝備製造、鋼鐵、石化、汽車等傳統優勢產業結構調整。 積極培育新興潛力型產業。 扶持重點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 研究制定物流業、旅遊業發展專項規劃,推進文化產業、軟體和服務外包、金融業發展。 (二)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充分挖掘人才優勢,建立鼓勵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重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提高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通過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 加快設立裝備製造產業投資基金。 繼續組織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地位。 要圍繞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抓緊研究制定加快東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東北糧食生產、運輸和倉儲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 目前,東北和內蒙古部分地區乾旱嚴重,要加大抗旱救災工作力度,千方百計爭取全年糧食的好收成。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重點推進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項目建設。 加快客運專線、煤運專線、沿海疏港等鐵路建設。 加大對黑龍江、吉林和蒙東地區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資力度。 統籌抓好乾線和支線機場建設。 開工建設一批骨幹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 支持發展東北高寒地區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組織實施好資源型城市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專項。 出台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 抓緊研究制定資源型城市接續替代產業發展規劃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條例》。 (六)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天然草場恢復和保護、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等生態工程建設。 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發展以生態為主導的林業。 開發和應用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城市垃圾分類處理、清潔燃燒,加強大氣和水體污染治理,抓好以遼河、松花江為重點的河流治理。 (七)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重點做好大學生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 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 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城鎮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和城市棚戶區、國有林區棚戶區、國有墾區危房、農村危房、危舊校舍改造力度。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 (八)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落實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加快推進東北三省與蒙東地區產業對接和合理分工。 加強跨省區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區域發展重大問題的協商協調。 (九)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繼續搞好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妥善安排職工生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著力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加快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 全面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組織實施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抓緊編制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規劃。 抓緊建設好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開展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