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產值

如何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產值

發布時間:2022-12-10 03:31:20

A. 為什麼要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既可實現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又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央政策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力扶持食品加工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加工業。採取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糧食主產區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建設倉儲設施。強化主要農產品生產大縣財政獎勵政策,完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稅收支持政策。尤其,中央要求盡快完善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政策,按照增值稅轉型改革的統一部署,加快食品等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轉型的步伐。

B.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從國內外歷史經驗來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從外部因素來看,我國加入WTO後,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全面提升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而構造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體系,積極拓展農業和農產品的功能、效益、品牌和研發,則無疑是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選擇。從內在因素來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於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如前所分析,鄱陽湖地區許多農產品具有天然的比較優勢,但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構建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行標准化、產業化、國際化生產。

一是要積極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和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精神,積極申報專業農產品加工分中心,爭取獲得國家的支持,盡快發展一批具有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這些企業向前延伸,就可能把農戶組織起來,形成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基地;向後延伸,建立市場營銷網路,可打通第一、二、三產業,把構成農業產業的各個要素和各個環節整合在一起,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逐步把小規模集合成大產業,把小生產連接到大市場,化解千萬家農戶和千變萬化的市場之間的矛盾。

二是圍繞加工和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我國農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加工業已經從被動發展的「工業依附型」,開始向主動發展的「市場主導型」轉變,即圍繞市場消費需求組織加工生產,圍繞加工需要再安排專用農產品的種養,形成需求什麼—加工什麼—種養什麼的「反彈琵琶」新格局。這一新格局的成形與完善將有效引領農產品的生產品種、區域、規模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從而全面提升農業的產業層次。

三是切實激活農產品的流通環節。加快培養市場網路,形成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貿市場、零售經營門店和超市為基礎的布局合理、輻射力強的農產品流通網路;發展各種中介服務組織、行業協會和商會,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培育多種市場主體。

四是大力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於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也就是說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經濟組織,又是以農民為主的團體,完全可以發展加工業。

C. 社會的哪些改革措施推動中國農業的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了人民公社制度,突破了計劃經濟模式,初步構築了農村新經濟體制框架.這些根本性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結束了主要農產品長期短缺的歷史,基本上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農民收人有較大幅度增加,農民生活正在實現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帶動農村產業結構.就業結構變革和小城鎮發展,開創了一條有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農民的思想觀念順應時代要求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改革的成功,為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農村仍然存在以下問題:土地承包依然缺乏長期、完整.有法律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對農村亂收費和農民不合理負擔的問題仍然缺少治本之策;農民一家一戶的小規模分散生產、勢單力薄,談判地位低,信息不靈,在交替出現的「買難」和「賣難」中,難以承受市場風險和利益損失;在世界農產品貿易日益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農業正面臨著市場競爭的考驗;鄉鎮企業面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市場壓力;農村工業化過程中城鎮化滯後的問題日益突出;城鄉分割體制依然沒有徹底沖破,等等.在本文中,我們著重對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探討.]
一、食品政策:從自給自足到適度進口
中國農業資源緊缺、人口眾多,努力增加糧食有效供給,始終是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中國農業生產長期發展中面臨的嚴峻問題是,糧食生產將難以滿足需求的增長,糧食的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未來的糧食進口量將逐步上升.
在實現中國糧食中長期供求平衡的戰略選擇上,存在兩種不同的思路:一種思路主張必須把糧食自給作為目標.另一種思路主張,在國內農產品價格逐步達到國際市場價格水平的時候,盡可能地利用國際市場,利用相對廉價的進口糧,彌補近期內中國因無法大量增加農業投入而可能出現的糧食供給不足,同時節省下寶貴的資源用於非農產業的發展和實現農業人口的產業轉移,不能片面地強調糧食的「自給自足」.
我們認為,從中長期看,保證糧食的供求平衡,既不能過份強調自給自足,也不能過度依賴國際市場,而只能選擇「立足自給,適度進口調劑」的戰略.
堅持糧食自給自足是不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近年來,中國糧食生產的要素邊際生產率呈遞減現象,由此導致糧食生產成本和價格不斷攀升,目前,中國糧食的市場價格已高出國際市場的價格.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實現糧食自給,就必然要求:大量使用耕地;大量增加對糧食生產的投入,以挖掘糧食的資源潛力和技術潛力;不斷提高糧食價格;對國外廉價糧食的進口通過採取關稅和非關稅的措施進行限制,等等.這些措施,或者是難以行得通,或者要付出很高的代價.例如,過分強調糧食自給,土地和資本兩項要素的機會成本將會很高,這不但影響農民增加收入,也會損害非農業的發展;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不但會成為國內通貨膨脹的潛在因素,而且會推動工業勞動成本的提高,影響整個經濟比較優勢的發揮;在經濟日益國際化、貿易日益自由化的條件下,過份限制國外糧食進口,會遇到貿易夥伴的反對和報復,同樣要付出代價.
適度進口糧食,調劑品種餘缺,彌補產需缺口,增加儲備,對於提高中國稀缺資源的利用效率無疑是有益的.今後,國際糧食市場的供給能力,仍是可以進一步提高的.但考慮到大量進口糧食對世界市場的影響,糧食安全、糧食進口能力以及糧食大量進口對國內生產的影響,今後在擴大糧食進口上,又應當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中國糧食的中長期供求平衡,必須立足於國內,不能過度依賴國際市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對中國農業進出口貿易產生巨大影響,其利弊如何最終取決於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近10年來,中國糧食生產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使糧食價格也隨之提高.目前中國小麥、玉米、大米及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高於國際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失去了以往的競爭優勢.中國的油料、糖、奶業自然條件好,原料充足,但由於加工技術落後,目前植物油、食糖和奶製品價格已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失去了以往的競爭優勢.中國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如蔬菜、水果、花卉和水產品、畜產品,由於資源成本低,目前價格大都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上述農產品出口水平卻還比較低.如中國的水果類產品,目前的年出口量僅占其總產量的1%左右.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品質差、農產品加工、包裝、貯藏等環節還非常落後.此外,對這些產品的國內支持還不夠.
適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今後農業發展的目標應是在繼續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提高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根據比較優勢原則來優化農業結構,提高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農民收入政策:從價格支持政策轉向結構調整政策
增加農民收入,是關繫到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全局性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農民收人預期不好,就不願擴大農產品供給.因此,實現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目標,必須使農民收入能穩定增長.90年代末以來,中國農村經濟增長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就是,在農產品供給全面好轉的形勢下,農民收入的增長處於緩慢狀態.
目前農業收入仍占農民收入的60%以上,工農業之間的交易條件仍是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農業是一個觀風險產業,同時又受到恩格爾法則的制約,在市場競爭中常常處於不利地位.在農產品市場化的改革中,政府制定農產品保護價格政策,對減少農產品價格的不穩定性保護農民收人是至關重要的.
有關研究表明,政府對農業的價格保護程度,與經濟所處發展階段密切相關.一般說來,經濟越發達,政府對農業生產者的價格保護程度越高.從中國目前所處發展階段和財政實力看,像目前發達國家那樣大量補貼農業是不可能的.現在,應逐步減少對城鎮居民和城市國有企業各種補貼,大幅度削減農民的各種負擔.從長遠看,實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是一種趨勢,實行高保護政策的國家必將大幅度削減農業的價格補貼,逐步開放農產品市場.而且,即使中國經濟發展達到了很高的階段,農業人口份額降低到了較低的程度,也不可能直接採用價格手段對農業進行高保護.
增加農民收入,單靠政府的價格支持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這方面的潛力也會越來越有限.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調整農業結構,構建高效農業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結構調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應當承認,過去農業結構的調整仍然是初步的、低層次的、階段性的.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後,農業結構性矛盾日益顯露出來.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質量不高,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目前中國水果的優質果率只佔水果總產品的30%,約有20%的劣質果適口性差,部分蔬菜.茶葉中農葯殘留量超標,蔬菜、水果、花卉等產品貯藏、保鮮、加工水平低,難以保證儲藏質量和商品質量.三是雖然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分工有了很大進展,但區域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區域性農作物結構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問題.在結構調整中,地區之間重復投入,常常一哄而上,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過度的盲目競爭和資源浪費.果品、蔬菜產地市場之間的激烈競爭,已經暴露了在品種、布局方面的趨同性.
抓住農產品總量平衡的有利時機,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結構優化升級,就成為農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新一輪的農業結構調整決不能再走簡單的數量、比例變動的老路子,必須注重調整的質量.這次結構調整,主要是向生產的深度進軍,提高農業的質量和綜合經濟效益.
根據中國農業資源利用和農產品供求的現狀,構建高效農業體系,應在繼續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加快林業和畜牧水產業的發展,提高其在大農業中的比重.與此同時,在大農業內部,提高種植業與林牧漁業之間的多層次綜合利用水平,努力實現農牧結合、農林結合、牧漁結合,更加集約地利用各種農業資源.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既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又會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水平,甚至可變廢為寶,提高農產品的綜合利用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多樣化需求.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大都在3:l,而中國只有0.79:1.發達國家加工食品約佔90%,而中國只佔25%.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產值一般是農業產值的1.5-2倍,而中國還不到1/3.從上述差距中,可以看出中國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還有很大的空間.農產品的包裝、儲藏、分級水平低,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經營的經濟效益.中國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應把加強產後系統開發、特別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以利於其高產優質高效的實現.
三、農業產業化:農業發展的新趨勢
長期以來,中國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三個環節相脫節,導致農產品「買難」和「賣難」交替出現,這既使得農產品加工企業常常得不到穩定的原料供給,農民的利益也經常受到損害.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中國提出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農業產業化在實踐中是一種內容相當豐富的現象,雖然在理論上對其內涵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但多數意見認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通過中介組織的帶動,一頭連給農戶,一頭連接市場,既保持了家庭承包制的穩定,同時又通過延長產業鏈,發揮一體化組織的協調功能,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進行商品生產,在一個產品、一個產業、一個區域內形成了產品規模、產業規模和區域規模,實現了規模經營.這種形式,有利於克服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矛盾,使分散的農民家庭經營與大市場之間找到了一種有效的連接方式;有利於在更大范圍內和更高層次上實現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有利於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
農業產業化在中國廣大農村的實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概括說來,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主要是以農產品加工或流通企業為龍頭,帶動農戶從事專業生產,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經營.這種類型一般以「公司十農戶」為基本組織模式.二是中介組織帶動型.主要是以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包括農民專業協會)、供銷合作社等為中介,帶動農戶從事專業生產,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經營.這類組織一般以合作經濟組織十農戶為基本組織模式,但也有一些是「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三是專業市場帶動型.主要是以專業市場為紐帶,帶動主導產業,連結廣大農戶.四是其它類型,如各農業研究和推廣部門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無論採取何種組織形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問題是在生產、加工和銷售之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從實踐看,農戶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其它組織的利益連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買斷」關系,即農戶與企業之間除了純粹的市場交換關系外,沒有任何其他的經濟聯系,企業僅是一次性收購農戶的原料,雙方不簽定經濟合同,價格隨行就市.在這種買斷型的利益關系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之間並沒有形成有機的內在聯系,更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企業與農民的關系很不穩定.嚴格說來,如果企業與農戶之間僅僅停留在這種「買斷」型關繫上,還不能說是實現了農業一體化經營.
二是契約關系,即農戶與企業在自願、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簽訂規范的經濟合同,明確規定各方面應當享受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建立了相對穩定的購銷關系.在這種形式下,農戶與企業的利益關系的緊密程度也有差別.多數企業一般都向農戶供應良種、優良種畜、種禽和化肥、農葯等生產資料,並提供技術指導、培訓,有些企業還以相對穩定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產品,或參照市場價,制定保護價,當市場價低於保護價時,以保護價收購農民的產品.在這種方式下,農民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與「買斷」型相比,更進了一步.但在許多情況下,農戶不履約或企業拒收、壓級壓價等現象是經常發生的.
三是新型的合作關系,主要是通過建立各種類型的合作組織,實行利潤返還,入股分紅,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從合作組織形成的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幾種:(1)供銷社吸收農戶入股,興辦專業合作社;(2)農民自發組建專業合作社;(3)一些協會吸收農民入股發展成合作社;(4)龍頭企業吸收農戶入股,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等.從合作組織內部的服務內容看,有些合作組織(主要是農民專業協會)主要還是提供信息、技術培訓、物資供應等服務,有的則實現了合作加工和銷售.從合作組織內部的利益關系看,有些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還是以服務為紐帶連結在一起,而有些合作組織(包括企業)則與農產形成了新型產權關系,對農戶實行利潤返還和按股分紅.從總體上看,這種利益聯接方式還不多,發展也比較緩慢,許多合作組織還不夠規范,特別是多數合作組織經濟實力還比較弱,這使得它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發揮的作用還比較有限.
農戶與其他利益主體建立什麼樣的利益聯接方式,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如產品性質、企業實力、農戶素質等.今後,中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仍將以「公司+農戶」作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契約作為基本的利益聯接方式.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對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龍頭企業素質高、競爭力強,農產品及加工品才能立足市場、佔領市場,農業產業化才能順利進行.龍頭企業在發展方向上,要高起點,堅持以質取勝,以效益取勝.龍頭企業要處理好與農民之間的關系.龍頭企業不是單純的農產品加工或流通企業,它要為農民提供經濟技術等方面的配套服務,這樣才能使農民的生產符合市場的要求.龍頭企業要努力做到與農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努力與農民結成共損共榮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四、農業剩餘勞動力:從就地轉移到跨地區有序流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盡管如此,目前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並沒有得到很大緩解.
解決規模龐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必須採取「多渠道分流,多種形式轉移」的戰略,依靠一、二、三產業的全面發展,全方位開拓就業門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業機會.為了防止大量農村人口過度湧入城市,誘發「城市病」,應該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潛力,使農業有效地發揮過剩勞動力的「蓄水池」作用.同時,應積極開拓國際勞務輸出市場.但這兩條渠道吸納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今後,解決農業剩餘勞動力出路的根本途徑,在於非農化和城鎮化.鄉鎮企業今後在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仍將發揮主渠道的作用.
能否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壓力,關鍵取決於鄉鎮企業能否繼續保持較高的吸納勞動力能力.現在鄉鎮企發展面臨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新的環境下,鄉鎮企業不可能在所有的行業都與城市企業展開競爭,在經濟發展進人結構調整時期,大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出現相對過剩的情況下,鄉鎮企業要適應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束,對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這是保證鄉鎮企業持續增長和就業容量不斷提高的關鍵.
一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城鄉布局看,在改革開放前,中國農產品加工業大都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了農村生產原料,城市加工的格局.這種格局割斷了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的有機聯系,不僅造成農產品原料損耗大,加工成本高,也不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這一局面有了一定改觀.1997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城鄉比為1:0.89,食品工業還是城市佔主導地位,城鄉比為1:0.60.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農產品的深加工大都在城市.從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1997年東、中、西三大區域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比為66:24:10,也就是說,農產品加工業主要還是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近2/3),而內地的比重則很小,尤其是西部地區只佔1/10.鄉鎮企業要抓住機遇,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再次創業的突破口.中西部既是農產品的主要產區,也是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最具潛力的地方,要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速度.中國今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壓力主要在中西部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加工業,不僅有利於中西部地區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而且可以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跨地區流動的壓力.
二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相對於第二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要求而言,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總量不足,發展相對滯後.現階段的農村第三產業,主要集中於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之上,在某些傳統行業中,由於區域之間產業結構的相似性,進入過剩、低水平過度競爭的局面也早已形成.如在鄉鎮第三產業的傳統交通運輸業中,運力的發展多集中於短途客運和內河運輸業之上,運力增長相對於運力需求和道路過剩的現象較為嚴重.一些農村發展亟需的(新興)第三產業行業(如科技服務、信息咨詢、金融保險等方面)發展嚴重不足,如農村金融業,不僅業務范圍窄,信用手段落後,而且極不規范,難以滿足促進農村資金流動的需要.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一是重點建設好農產品批發市場,積極開拓農村資金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二是把交通、通訊、保險、金融、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等行業作為發展重點;三是要開發農村房地產和旅遊等新興產業.
引導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應是今後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
從8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日趨活躍.根據國際經驗,90年代和下個世紀的頭20年,將是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變化最劇烈的時期.可以說,近年來數千萬「農民工」的大流動,不過是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農村勞動力跨地區大流動的序曲.
如此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以及自發流動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致使流入地區的一定時期勞動力吸納能力受到挑戰,城市基礎和交通運輸面臨巨大的壓力,城市的住房、環境管理、衛生醫療設施、治安管理和人口生有控制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雖然引發了一些問題,但不能因此而普遍嚴格限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流動.除了像少數特大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流人採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外,大多數城市應向農民打開城門,鼓勵農民企業家進城投資辦廠,吸引部分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近年來,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的迅速增長,不僅城市就業問題已迎刃而解,而且還吸收了大批外來勞動力.這說明,現有大、中城市在解除了舊體制的束縛之後,經濟若能蓬勃發展,其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允許一部分農民進入大、中城市就業,並努力使一部分具備條件的農民,由常年性外出打工,轉變成穩定性移民,應當成為今後解決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出路的一條重要途徑.
要加大戶籍制度的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分割狀況.改革以來,雖然市場機制在勞動力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大,但迄今尚未形成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仍然存在著城市人口對城市就業機會相當程度上的壟斷.長期保持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分割,不用農民的就業競爭去抑制城市勞動費用的上漲,不僅農業失去了發展的機會和條件,而且城市工業部門和服務部門的勞動效率也難以提高.戶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剔除粘附在戶籍關繫上的種種社會經濟差別,真正做到城鄉居民在發展機會面前地位平等,獲得統一的社會身份.為此,在就業制度上,應建立「企業自主用人,勞動者自由擇業」的市場化就業制度.建立新的人口登記和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對人口實行開放式管理的戶口制度,即任何人無論是從鄉村遷移到城市,還是從一個城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或從一個農村區域遷移到另一個農村區域,以及從城市遷移到鄉村,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和要求(如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居住時間達到一定年限等),就應該依法獲得合法的居住身份,並依法享受相應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戶籍制度的改革可以採取漸進的方式,可先在小城鎮實行新的戶籍管理制度,在取得局部突破的基礎上,再循序展開.目前,在小城鎮,非農業戶口已沒有多少特權,改革現行戶籍制度的條件已經具備.
五、土地政策: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
雖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改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進一步穩定和完善這一制度仍有大量的後續工作要做,特別是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仍是農村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目前,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土地所有權繼續歸農民集體所有,農戶則以承包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這樣一種獨特的制度安排,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土地的集體所有制,但由於較好地解決了人民公社制度下普遍存在的集體成員「搭便車」問題,從而帶來了生產率的巨大提高.由於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在缺乏成熟的理論准備與系統的政策設計的情況下進行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不規范是難以避免的.近年來為了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政府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並試圖使這些政策在法律上得到具體化,但農地產權制度仍不夠完善.現行農地產權制度存在的最主要的缺陷是農民土地權利的穩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大多數地區,根據人口的變化,周期性地進行土地的調整是司空見慣的事.這種調整嚴重地損害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穩定性.而政府關於將土地承包期在原先耕地使用權15年的基礎上再順延30年的政策;也沒有得到較好的執行.
農民土地權利不穩定,還表現在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內容仍不夠充分,例如,在現行制度下農民缺乏抵押上地使用權以獲得銀行貸款的權利.更為重要的是,農民在現實中缺乏充分行使自己土地權利的能力.雖然政府要求農戶和集體之間要簽定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但在現實中,隨意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侵犯農民合法權益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
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目前遇到的一個爭議較大的問題是30年承包期內是否調整土地.一種觀點主張應明確規定30年承包期內不調地.另一種意見是,在承包期內,應允許進行有限制的小調整.近年來的經驗表明,採用行政手段,周期性地調整土地,以緩解人地矛盾,固然可以滿足部分農民的願望,但副作用很大,不利於鼓勵農民改良土地.考慮到落實30年的承包期本身阻力就較大,如果在30年的承包期內再完全不允許調整土地,執行起來就會更困難.因此,比較可行的選擇是,針對承包期內土地的調整制定更為嚴格的限制條件.新的《土地管理法》在這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進,如規定: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者土地的調整,必須經村民會議1/3以上成員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但這還不夠,還應規定更為嚴格的限制.特別是對把土地承包給集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經營,要有更為嚴格的限制條件,如規定任何調整首先應得到現在的承包戶的同意.這方面存在著基層幹部濫用權力的現象,強行出租集體土地,強行收回農民承包地的現象是時有發生的.在很多國家的土地法律中,無論是對私地的出租,還是對公地的出租,都有「續相權」的規定.在荷蘭,政府頒布的土地法令也規定,煙農的土地租期至少為12年,並可續租.在澳大利亞,大約85%的農地(主要是草場和林地)屬於「公地」(crownland).這些公地大都採用長久租用制,也都有續租的法律規定.例如,草場的租用期一般是99年,到期後都可續租.中國自來代就有了永佃制.明清時期永佃制在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區已經很盛行了.永佃制的特徵是「一田兩主」,即把土地的田底權與田面權分離開來,地主擁有田底權.

D. 怎樣提高農作物產量

高產=品種+環境+管理,首先肯定是選取優良的品種,品種好,產量才會更好。
除了選取優良的品種外,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增加植物中有機物的含量: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適當升高溫度,適當增加植物中的水分,適當增加礦質元素的含量,這樣可以使光合作用提高,增加有機物的合成和積累,還可以適當降低溫度,降低氧氣濃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游離水含量,這樣可以減少呼吸作用對能源的消耗。
其二、可用溫室大棚進行種植,在溫室中可以使用人造光,可調節二氧化碳的濃度,可調節濕度、溫度等,能夠產生一切有利於植物生長的條件,從而增加產量。
其三、在田間種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 合理的密植,保證光照和通風;2. 輪作,隔作和間作,輪作是指田間幾種作物的輪作,隔作是指在同一生長時期內,在相同的耕地上定期種植兩種或更多種作物,間作是指另一種作物的播種,以便在某種作物(例如棉花和小麥)生長的後期充分利用其肥力和生育期;3. 調節二氧化碳,合理施肥;4. 溫度調節,一般採用適時播種的方法控制溫度;5. 合理灌溉;6. 及時鬆土,增加土壤的滲透性,促進土壤中微生物對垃圾,動物殘渣和糞便的分解,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所以在生產實踐中,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採取的栽培措施,幾乎都能影響產量與品質的形成,其中以輪作、種植密度、播種期、施肥、灌溉排水、收獲時期等影響較大。所以科學的栽培技術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方法。

E. 如何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現代農業

農產品加工業行業覆蓋面寬、產業關聯度高、中小微企業多、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作用強,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保障群眾營養健康的重要民生產業。「十三五」時期,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為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一、充分肯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就
「十二五」時期,伴隨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依靠市場拉動、科技驅動和政策推動,農產品加工業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好勢頭。
(一)總量規模快速擴大。2011-2015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從13萬億元增加到20萬億元,年均增長11%,在工業中佔比從16%提高到18%,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值從1.8∶1提高到2.2∶1。規模以上企業從6.9萬家發展到7.6萬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近2萬家,超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達70家(其中超500億元的5家)。
(二)發展動力持續強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入累計達到16.8萬億元,年均增長19%,其中2015年預計達4萬億元,同比增長9.7%,高於工業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8%,成為經濟發展新的亮點。
(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食用類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農產品加工業比重達52%。主要農產品加工初步形成齊全的國產化機械設備品種,如肉類加工設備國產化88.5%以上,糧油加工設備逐步替代進口。
(四)空間布局更趨合理。2015年農產品加工園區達到1600家,匯聚了3.5萬家企業(其中龍頭企業1.5萬家),成為優秀企業和名牌產品的聚集地;山東、河南、四川、內蒙古等10個畜禽大省的肉類加工總量佔到全國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貨、福建膨化、湖北冷凍、四川豆製品等形成區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發展趨勢明顯。農業經營主體接二連三融合,以資金、農產品、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發展加工和流通業,農民合作社中已有53.3%從事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龍頭企業前延後伸融合,將農戶、加工企業和經銷商等不同環節的經營主體,在空間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體,打造了農業產業化升級版。「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滲透融合,將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引入,模糊產業邊界,縮短供求距離。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實現補農建農帶農。目前農民人均收入9%以上來自農產品加工業工資性收入,加上關聯產業比重更大,每億元加工營收吸納96人就業,明顯高於工業;農業逐步從出售原字型大小農產品轉向加工製品,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應量的1/3、「菜籃子」產品供給的2/3以上都是加工製品。可以講,「十二五」是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大發展的時期。
「十二五」時期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就來之不易,各地在工作中有許多好經驗。一是始終把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作為推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通過產業發展,引領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加工和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努力為農業注入資金技術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積極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為農民開辟了新的就業增收渠道。二是始終把市場決定和宏觀指導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原則。通過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資源、資源服務產業,針對農產品加工薄弱環節、瓶頸制約和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規劃引導、政策扶持作用,形成了發展產業的合力。三是始終把政策引導和項目推動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用政策來推動,用規劃做引領,用標准來衡量,善於把問題變成課題,把課題變成政策,把政策變成項目,為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四是始終把創新和推廣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瞄準資源配置、人才培育、體制機制建設、成果轉化等關鍵問題,不斷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成果推廣應用、標准化進程、品牌培育、創新體系建設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創新支撐。五是始終把職能和隊伍建設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保障。不斷加強規劃指導、管理監督、協調服務,整合系統資源,匯聚工作合力,形成了推進工作的新格局。

F. 如何解決增產不增收,增產不增收的原因有哪些

調整結構:調整農產品結構,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注意發揮資源、科技、市場和人才優勢,貫徹宜糧則糧、效益優先的原則。改善質量:改善農產品內在質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發展特色農業: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特色品牌農業,集中發展本地的優勢農產品。

一、如何解決增產不增收

1、調整結構

(1)調整農產品的結構,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選擇農產品的優勢區域布局,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注意發揮資源、科技、市場和人才優勢,貫徹宜果則果、宜糧則糧、效益優先的原則。

(2)走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生產。

2、改善產品質量

(1)農業種植以市場為導向,努力改善農產品內在質量,優化農業種植結構。

(2)在具體品種上,引導農民瞄準市場變化,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什麼賺錢就生產什麼。

(3)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3、發展特色品牌農業

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特色品牌農業,集中發展本地的優勢農產品,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

4、做好農產品深加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1)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資源特色的市場容量大、競爭力強,對農業生產具有帶動作用的農產品深加工業,加快對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產品檔次。

(2)逐步使這些企業發展成為龍頭企業,進而形成市場、企業、基地、農戶緊密相連的經營體系

5、提高農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1)發展各種中介代理組織,把生產和流通有機銜接起來,讓其帶領農民調整結構,組織生產,化解自然和市場風險。

(2)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穩定農業服務人員,提高服務水平。

二、增產不增收的原因有哪些

1、信息不對稱

市場需求與農產品供應之間的信息不相符,種植者無法獲得准確的市場需求信息。

2、盲目跟風的種植方式

如農產品市場上洋蔥價格很高,於是某區域所有農村都大面積種植洋蔥,結果收獲時價格大跌,農民損失慘重;某些區域的大棗、蘋果樹的種植,等到掛果了,又不值錢了。

3、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種植成本上升

農業的生產資料普遍上漲,肥料漲價、農葯漲價、種子漲價、水電費漲價,收入看上去多,但扣除高成本後所剩無幾。

4、成本因素

物流、運輸成本上升。勞動力開始有價可計、有價可依。

G. 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計算方式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等於農、林、牧、漁各業總產值之和。用產品法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一般採用"產品法"進行計算,即凡是有產品產量的,都按產品產量乘以其產品單價求得每一種農產品的產值,然後將四業產品的產值相加求得。

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的計算范圍,是指在日歷年度內行政轄區內各種經濟類型及各種經營方式所生產的農林牧漁業產品總量。

包括農民和集體、機關、團體、學校及國營農林牧漁場生產的產品。但是不包括農業科學試驗單位作為試驗用的農產品和軍事部門的軍馬生產。農、林、牧、漁業各自的統計范圍是:

產值:

1、農業產值:

1)種植業:從事農作物栽培獲得的產品產值;

2)其它農業:採集野生植物產值和農民家庭兼營的工商業產值;

3)林業產值 = 營林產值+採集林產品產值+村及村以下採伐竹木產值

4)牧業產值指飼養牲畜、家禽產值和出售蓄禽產品產值。

5)漁業產值包括從水域中捕撈的野生或人工養殖的動、植物產品產值。

2、工業總產值 = 成品產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產品期初期末差額價值採用工廠法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企業之間可以重復計算。

(7)如何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擴展閱讀:

總產值基本特點:

1、總量性,成本+利潤,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全部價值,即轉移到產品中去的物質資料消耗的價值和新創造的價值。

2、行業性,每個行業都可以計算總產值,包括工業、采礦、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交通運輸、郵電、科技、服務業等。

3、價值量,2000年前,分別按不變價格或現行價格計算,用不變價格計算的總產值,便於多年之間互相比較,消除各個時期價格變動的影響,保證資料的可比性,以便於研究生產發展水平和速度,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2001年以後,不變價廢止,按照逐年剔除價格變動因素的辦法計算總產值。



H. 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如何發展

建立適合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外部支撐體系,通過有選擇地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扶持,促進企業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實現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結構和布局的優化,以逐步建立起符合首都市場需求特點的農產品加工業體系。
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特點和問題
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並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輻射帶動能力的產業體系。截至2004年,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共1440家,佔全部工業企業總數的33.3%,占輕工業企業數的77%;實現產值691.3億元,利潤39.2億元,佔全部工業企業的14.2%和12.6%,占輕工業企業的74.9%和68.4%;2004年共安排從業人員30.3萬人,占工業企業就業人數的30.3%,占輕工業就業人數的82.1%。
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呈現如下幾個特點:(1)已初步形成在郊區縣集聚發展的態勢。各郊區縣由於工資、地租等相對較低,而且近年來在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大為改善,已經具備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同時,為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各郊區縣紛紛建立了一些工業園區;(2)初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主要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服裝鞋帽、印刷和醫葯製造產業;(3)龍頭企業成為產業升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帶動力量。通過「基地+農戶+市場」形式,特別是通過訂單農業,把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
但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有:(1)各區縣在行業布局上缺乏協調,基本都以食品加工和食品製造行業為主,存在重復建設,相互間不能形成合力;(2)農產品加工企業稅收制度不盡合理,企業稅負相對較重。特別是深加工企業比初加工企業要多繳納一定的增值稅,深加工企業的增值稅稅負明顯偏高;(3)資金缺乏成為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農產品加工企業自有資金數量有限,受行業贏利狀況及企業規模所限獲得銀行信貸較難;另外,農產品加工企業原料的采購時間集中,庫存原料佔用資金數額大、時間長、周轉慢;(4)郊區人力資本結構不合理,制約了農產品加工業在郊區的集聚和發展。一方面大量的一般勞動力缺乏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又非常不足。再加上目前郊區的生活、工作環境相對城區還有差距,所以加工企業在吸引市區高層次人才時往往比較困難。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基本思路
指導思想和目標 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應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增加就業及穩定首都市場供給為主要目標,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建立適合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外部支撐體系,通過有選擇地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扶持,促進企業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實現北京市農產品加工業結構和布局的優化,以逐步建立起符合首都市場需求特點的農產品加工業體系。
具體來說,其目標主要有:帶動城鄉富裕勞動力就業、增加郊區農民收入、實現首都農業效益的穩步增長、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保障首都市場對農副加工產品的需求。
發展重點 在統計上,與農產品加工業有關的是12 個行業,即: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醫葯製造業。這12個行業在北京市的發展水平不一,市場結構和行業績效差異較大,並且產業發展環境和要素需求也各有特點。政府應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行業,通過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進行支持,加快其發展,以充分實現其社會和經濟效應。
第一,食品加工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作為扶持重點。包括蔬菜、肉、蛋、奶以及果品加工等鮮活易腐類行業。這些行業多屬於勞動力密集型,需消耗較多農產品。所以從保障首都市場供應、增加勞動力就業、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三大目標出發,應將其作為北京市重點發展的行業。而且北京市發展這類加工業也有一定優勢:首先,北京市城鄉有大量的富裕勞動力,可以保證這些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其次,北京市郊區有一定的原料供應,可以部分保證其原料需求。同時,經過多年發展,這類行業在北京市已有一定的基礎。
未來一定時間內,這些行業應作為政府扶持的重點。
第二,技術密集型加工行業應作為今後長期扶持的重點。包括生物製品業、醫葯製造業、植物香精香料加工業等。北京市具有較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加工企業通過與這些單位建立依託關系,或者組建科技聯合體,可以獲得新技術的機會比較多,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產業具有優勢。此外,北京周邊已經出現了一些規模大、效益好的生物制葯企業、植物香精香料生產企業,產業基礎也較好。因此,未來更應鼓勵這些技術密集型行業的集聚發展。
第三,其他諸如服裝及鞋帽製造業、傢具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造業、印刷業等可適度支持。這類行業的特點是:外貿依存度高,其最終產品基本屬於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多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帶動勞動力就業的功能強。
第四,部分加工業應限制或禁止發展。主要包括飲料製造、紡織和造紙業等。飲料製造業的特點是消耗大量水資源,而北京屬於水資源匱乏地區,所以除在密雲等區縣可適度發展外,其他區縣要限制其發展。我國紡織業的中心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些區域目前已實現集群發展,形成了區域優勢,所以北京市紡織業的發展很難獲得競爭優勢;而造紙業則污染環境比較嚴重,從北京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要嚴格限制其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可設立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農產品加工業最急需的冷藏、保鮮、包裝、運輸、衛生檢疫、基地建設、科研開發、技術服務、質量標准、信息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對於重點龍頭企業,實行投資優惠政策;另外,調整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制度。建議將所有農產品加工業一般納稅人企業的增值稅銷項稅率全部降為13%,對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行業實行「消費型」增值稅,以降低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擴大現行優惠增值稅政策的實施范圍,給予更多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即征即退的優惠,以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其次,構建金融支持政策體系。要構建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服務體系,包括發展民間金融服務組織,為小城鎮農產品加工業提供多渠道的融資服務。對於投入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社會資本,其投資收益及資本利得給予減免稅的優惠;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可以由政府、企業、銀行三方合作建立政策性信用中介服務機構,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第三,培育技術創新支持體系。對於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等所取得的服務性收入,免徵所得稅和營業稅。同時,要支持和強化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自主科技創新組織,對影響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一些關鍵技術研發給予專項支持;建立孵化器式的農產品加工科技園,使其早日真正成為農產品加工業方面的知識創新主力軍和技術創新的骨幹力量。通過向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咨詢、信息、技術培訓、國際合作的機會、技術發展動向等服務,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創新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
第四,完善公共服務支持體系。利用財政和信貸支持工具,加大對郊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道路等級水平、保障電力供給、改善通訊條件等;同時,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和指導,在提高農民就業競爭力的同時,為加工企業發展儲備必需的人力資源;加強加工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監管,完善農產品和食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
第五,完善市場服務支持體系。要培育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各種中介組織,包括物流、營銷、貿易服務組織和各種產業化組織。

I. 如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規劃

當前農產品供給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農產品市場已由對數量的要求轉變為對品種和質量的更高要求。近年來,我縣謀求工業結構轉型,先後扶持電子信息、農機裝備、農產品加工等產業,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未能尋找到承接錳、硅等傳統產業的第二支點。作為謀求農業、工業齊頭並進的秀山,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將會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一、基礎夯實,產業已具雛形
我縣農產品資源豐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條件得天獨厚。目前,全縣金銀花基地已達30.1萬畝,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年出欄土雞1000萬只以上,規模西部地區最大;茶葉基地7萬畝,高端獼猴桃基地2.7萬畝,油茶基地10萬畝,均居全市第一。形成了以金銀花、土雞舉旗,茶葉、獼猴桃、油茶為骨乾的「一朵花、一隻雞、一杯茶、一盤果、一桶油」產業發展格局。加上近年來全縣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農作物良種普及率提高,名、特、優農產品逐年增加。這些都為我縣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食品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原材料基礎。
與周邊區縣相比,我縣農產品加工業起步較早,較早就形成茶葉、腐乳等初級加工。近幾年來,我縣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農產品加工業初具規模,形成了以金銀花、茶葉、土雞為支柱,豆腐乳、皮蛋、魔芋精粉、優質糧油加工等為輔助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初步形成涼茶飲料、金銀花飲片、綠原酸提取等加工體系。截至2013年底,我縣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127家,紅星中葯材、鍾靈茶業、魯渝立強等35家企業發展成長為市縣級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加工產值5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加快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助推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二、正視問題,前路任重道遠
(一)精深加工層次較低。雖然我縣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勢頭很好,但總體上還存在「小、散、初」局面。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分布很散,很多還是作坊式生產或單台機器加工,全縣只有1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條件進入規上企業。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不夠,多停留在簡單分級、簡單包裝等粗加工狀態,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不高,對經濟效益提高及競爭力的提升產生很大的阻礙。如土雞產業,全縣從事精深加工的企業僅1家,加工量不足100萬只。
(二)載體建設特色不明。近年來,武陵山區各種園區遍地開花,為的是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形成集群發展的孵化器。但無論是我縣,還是周邊區縣,園區建設都缺乏特色,且速度較慢,形成了「園區是個筐,是個企業都往裡面裝」的發展格局,真正形成集群發展的很少。我縣雖然在梅江鎮規劃了工業園區C區發展農產品加工,但扶持政策不足,許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都直接入駐A區綜合園,集聚和集散效應未得到有效發揮。
(三)要素制約依然存在。2011年,我縣出台三大產業三年振興規劃,其中提到重點扶持農產品加工業,但產業發展依然按部就班,進展不大,特別是離2015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50億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其次,市場供求信息不靈通不及時,產品生產極易陷入盲目性,相互擠壓、過度競爭現象依然存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也不夠健全,只能為農戶提供一個簡單的交易場所,健全的信息網路體系還沒有形成。此外,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屬於中小企業,銀行貸款門檻高,對企業不願授信,加之農產品加工業季節性特點,導致融資十分困難。
(四)流通壁壘難以打破。雖然我縣物流發展較快,但仍處於起步階段。流通主體素質低、規模小,運銷能力低下,抗禦風險能力差。中介流通組織稀缺,產品吞吐能力有待加強。冷鏈物流發展起步較晚,沒有規模化冷鏈物流庫,農產品加工園和一些中心集鎮批發市場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加上我縣農產品加工業仍處於粗放式、小規模的生產方式,冷鏈物流發展面臨多重製約,影響了農產品的快速流通。
三、切准要害,破除發展瓶頸
(一)著力抓好規劃,打造加工基地。一是要合理布局。我縣特色農業分布較廣,對形成加工集群有一定影響。要形成加工集群布局必須要堅持「三靠近」原則,即靠近原料基地、靠近市場、靠近交通網路。建議在工業園區2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中劃出部分掛牌農產品加工園,集中要素資源,作為園區主要支撐點打造,謀求做大加工集群,充分發揮標准廠房效益,幫助園區聚集人氣;或者比照工業園區運行模式和政策優惠,積極打造興隆坳農產品加工園,著力打造一個產業集群。同時,要積極鼓勵縣內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園梯度轉移,可採取廠區置換等方式解決用地問題。二是要合理分工。即不同層次的加工項目、企業之間合理分工。一般說來,小企業搞粗加工,大中型企業搞精加工。三是要形成特色。建議依靠武陵山區特色農產品,打造武陵山區特色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同時,杜絕出現盲目發展、遍地開花、重復建設的現象。
(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轉型支撐。依託特色農產品加工打造經濟轉型的新支撐點。其重點應該是食品加工及有區域特點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一是食品加工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加工。主食加工要在搞好傳統菜油、桐油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成品熟食加工,比如清溪場鎮的豆腐乳,如能比照老乾媽模式從生產規模、營銷模式上著手打造出1個屬於秀山的熟食品牌,加工中心的集聚效應將自然形成。副食品加工包括果、菜、肉、蛋、奶、魚等「菜籃子」產品的加工。另外,近年來,各種功能食品、天然野生食品等市場旺銷,前景看好,這些都是武陵山區的優勢資源。二是以金銀花為主的特色農業加工。由於受北方金銀花排擠,南方金銀花入葯前景堪憂。銀花行業轉向飲料、食品等深加工將可以適當解決產業困局,我縣可以依託現有的涼茶加工生產線率先打造一批加工品牌,扶持1-2家行業老大,使秀山成為南方金銀花的深加工和集散中心。其次,我縣茶葉有著久遠的歷史,但目前只有鍾靈茶廠等幾家企業擁有小型生產線,做大茶葉加工產業要依託本土茶廠,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此外,土雞、油茶等特色產業近年來都得到長足發展,但其相對應的深加工產業都還未形成氣候。
(三)集中要素資源,打造產業龍頭。一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要因勢利導地鼓勵農村能人、大戶獨資或聯戶合資興辦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項目,拉長農業產業鏈;要積極引進外資興辦加工龍頭企業,把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新建、改造和嫁接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和爭取更多的大企業在我縣投資興辦加工項目。二是努力扶持加工企業。建議出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意見,著力扶持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重點新項目落地秀山,每年拿出部分財政資金,通過貸款貼息、以獎代拔等形式扶持重點扶持有市場前景、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三是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積極採用高新技術,提高農產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競爭力。此外,要積極利用校地合作優勢,研究新技術、新產品,採用現代食品工程工藝技術,並在各大高校建立後備人才資源庫,加強人才的儲備力度。加強農產品加工的科學化管理,努力走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道路。
(四)突破流通壁壘,打造集散中心。武陵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地區,擁有眾多的特色農產品,受地理條件影響,如果沒有完善的流通體系,要把它們推向市場,是非常困難的。一要擴展流通渠道。構建良好的特色農產品市場流通平台,可以極大地節約流通成本,減少流通時間,對於武陵山區特色農業的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我縣物流銷售網路已初步形成規模,以物流園區為中心搶占武陵山區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有利於強化農產品加工的行業集聚和集散效應。可以建立權威性的農產品市場信息網路,為農產品的流通搭建信息平台,及時、准確地向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提供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庫存信息,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二要發展冷鏈物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形成政府、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聯動體系,依託物流園區,以加工企業為核心,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以物流配送中心為核心,發展區域內農產品短途冷鏈物流體系;利用第三方物流,發展跨區域的農產品長途冷鏈物流體系。三要鼓勵我縣農業龍頭企業跨區縣對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兼並與收購,對兼並收購成功的企業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使得因地區分割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內部化。
(本文來自六樓微論壇第3期 指導:向東木,組長:趙小波,執筆:肖鄧)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館陶汽車線路維修多少錢 瀏覽:163
長沙到漵浦的汽車多久 瀏覽:484
寶馬s1000rr和寶馬hp4有什麼不同 瀏覽:34
汽車排檔是什麼意思 瀏覽:702
華晨寶馬316多少錢 瀏覽:954
汽車水溫表沒到90怎麼辦 瀏覽:978
汕頭4s店奧迪a6l多少錢 瀏覽:412
汽車一個油指的是多少 瀏覽:453
電動奧迪a6多少錢一輛 瀏覽:419
奧迪a4l款致雅和動感怎麼選 瀏覽:164
江蘇大學對比北方工業大學哪個好 瀏覽:41
ipad如何安裝到寶馬上 瀏覽:230
怎麼查看寶馬汽車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46
帽子放在汽車的哪裡 瀏覽:875
國防科工業局什麼級別 瀏覽:987
為什麼賓士功率高 瀏覽:115
為什麼裝工業風的很少 瀏覽:140
寶馬7系空氣懸掛壽命多久 瀏覽:529
汽車怎麼貼膜沒有氣泡 瀏覽:468
工業用氧的充裝壓力是多少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