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當前工業經濟形勢如何

當前工業經濟形勢如何

發布時間:2022-12-09 17:23:18

A. 怎樣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一、全面准確把握當前的經濟形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投資、消費、出口穩定增長,內需支撐作用增強;工業平穩增長,農業生產形勢向好;財政收支增長較快,貨幣信貸平穩回調,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逐步從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就業和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這些情況說明,中央關於今年經濟工作的決策和部署是正確的、有成效的。我們要正確認識取得的成績,看到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進一步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當前國內外環境仍然極為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還不少。從國際看,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增長,但失業率仍然處於高位,一些國家財政赤字高企,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隱患仍然沒有消除;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加劇,國際市場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通脹壓力正在從新興經濟體擴大到發達經濟體。世界經濟還沒有走上正常增長的軌道,目前又出現了兩個變數。一是西亞、北非政局動盪,推動能源價格持續攀升,對世界經濟增長和通脹形成雙重沖擊;二是日本地震、海嘯和核輻射災害,短期內將嚴重影響日本經濟,不可避免要影響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從國內看,雖然發展的有利條件較多,各方面發展的積極性很高,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除了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等長期存在的問題外,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沒有明顯緩解,主要是物價上漲比較快、通脹預期增強,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多數城市房價還在上漲,宏觀調控仍然面臨較大壓力。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估計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的准備,堅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進一步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二、切實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宏觀調控必須堅持的方向,關鍵是要把握好調控的力度和節奏。今年以來,我們已經3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2次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目前廣義貨幣增速趨近調控目標,但成果需要鞏固和加強,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大環境沒有改變。一是銀行間市場利率保持在低位,銀行體系流動性與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結售匯順差處於較高水平,造成基礎貨幣大量被動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購規模較大,仍存在對沖流動性壓力。三是輸入性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仍然較強。因此,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一是處理好控制貨幣總量和改善結構的關系。把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綜合運用好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利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條件。同時,要著力優化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合理調節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的比例,防止短貸長用、擠占流動資金,造成企業營運資金緊張。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股票、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的作用,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投融資需求。二是處理好促進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的關系。當前,增長速度和就業都處在合理水平,穩定物價和管好通脹預期是關鍵,是第一位的。當然要充分估計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疊加對下一階段實體經濟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
三、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這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為緊迫的任務。去年以來,我國通脹預期壓力一直在加大,特別是四季度後物價上漲較快,已經成為經濟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對通脹問題,中央一直高度重視,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們就提出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去年我們及時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3%,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基礎上,保持了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這是很不容易的。從一季度情況看,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這一輪物價上漲原因比較復雜,許多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有加劇趨勢,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一是輸入性通脹壓力還在加大。受全球流動性充裕、美元走軟、西亞北非局勢動盪、日本地震災害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目前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已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原油期貨價格攀升至兩年半以來的最高點。特別是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投機活躍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強,價格並不完全由供求關系決定。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我國能源、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向下游傳導的壓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結構性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漲幅加大。今年勞動工資持續上漲,加上利率上調,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對物價總水平的影響不可低估。
目前我國物價總水平仍然處於可控區間。今年以來的物價上漲,翹尾因素比新漲價因素影響要大一些,新漲價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總的來說還是一種結構性上漲。我國糧食連續7年增產、庫存充裕,當前小麥苗情長勢較好,夏糧有望獲得豐收,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於求,進口增速較快,穩定物價具備不少有利條件,我們要增強做好價格工作的信心。
國務院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對穩定物價總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不能有絲毫懈怠。要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對價格走勢的影響,及時發現導致價格波動的異常因素,採取多種措施,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堅決防止物價過快上漲。當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鬆地抓好農業和糧食生產。要全力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強化小麥中後期田間管理,加強春播科技指導和服務,引導農民種足種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糧食生產,搞好防災減災和病蟲害防控,加強春季農業生產的各項保障,做好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調運、供應,保障春耕備耕物資充足供應,努力奪取夏季糧油豐收。全面加強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農業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到實處。繼續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確保市場供應。二是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給物價上漲提供貨幣條件。三是全面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要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惡意炒作、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要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促進產供銷良性循環,避免對生產和供應形成抑制。同時加強輿論引導,努力穩定市場預期。[!--empirenews.page--]
四、鞏固和擴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
當前,社會各方面十分關注房地產價格走勢。這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問題。中央加強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明確的,決心是堅定的。應該看到,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入推進,市場供求矛盾有所緩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場出現了一些降溫跡象。這說明,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是正確的。也要看到,當前市場仍處於相持階段,普通商品住房價格與調控目標和群眾期待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有的城市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有的地方落實中央調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夠有力,總的調控效果還有待鞏固和加強。
房地產市場調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還要努力增加市場供應。一方面,要切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全國要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財政為此拿出1030億元,但光靠中央財政是不夠的。各級政府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多渠道籌措資金,切實加大投入,並優先保證用地供應。要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配置、運營、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尋租和暗箱操作,促進這一制度長期健康運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開發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保證住房建設進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並明碼標價上市銷售,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查處。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是保持市場供求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和價格基本合理,並始終嚴格控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要切實做到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合理銜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統籌兼顧,避免顧此失彼。
房地產調控要真正見到成效,關鍵要抓落實。目前市場正在觀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貫徹,流於形式,就很難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很難引導開發商合理定價,老百姓也很難建立起信心,我們的調控就會功虧一簣,最終,政府就會失信於民。各級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確定的各項政策,強化責任,確保調控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將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分解落實情況,以及項目開工建設、竣工計劃等安排公之於眾,以便群眾監督。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督察。要堅持調控方向不動搖、調控力度不放鬆。
五、促進對外貿易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進出口貿易保持快速增長勢頭,表明我國對外貿易已經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步入正常發展軌道。一季度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進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現10.2億美元的逆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飆升,導致進口金額大幅增加。當然,這種因貿易條件惡化所帶來的順差減少,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從目前情況看,隨著世界經濟持續復甦,外部市場總體上趨於好轉,企業訂單有所增加。但是進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影響出口增長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特別是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工資持續大幅上漲,將不同程度擠占外貿企業利潤,中小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
在進出口趨於平衡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著力點要放在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和優化進出口結構上來。一方面,要保持外貿政策的基本穩定,繼續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發揮「引進來」和「走出去」對擴大出口的帶動作用,特別注重改善中小外貿企業的融資條件,為對外貿易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堅持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發展研發設計、自主品牌和境外營銷渠道,爭創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新優勢,全面提升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項長期戰略,要繼續積極推進,同時要注重防範風險、提高效益。
六、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今年是開局之年,我們要按照中央的決策和部署,認真做好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一要狠抓節能減排工作不放鬆。「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抓緊把目標任務分解下去。我國能源資源短缺是一個需要長期面對的挑戰,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當前節能減排形勢有反復苗頭,對此決不可忽視,放任自流。有關地方和部門要高度重視,盡快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決。二要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這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要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促進企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全面提升製造業的水平和競爭力。抓緊制定標准,細化具體扶持政策,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服務業大發展,進一步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緊建立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隨著部分刺激消費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義和實際消費增速都有所放緩,但仍保持了較高增長速度。關鍵是要建立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費環境,從根本上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四要正確處理內需外需關系。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著力拓展內需增長新空間,培育內需增長新動力,促進我國經濟均衡發展。繼續用好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通過國際市場加快自身發展,帶動國內技術進步,增強產業和產品競爭力,縮小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

B. 2022 年的經濟形勢會怎樣,展望2022 形勢政策

2022 年的經濟形勢會怎樣

原標題:年中觀察:2022 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研判

受到肺炎疫情的沖擊,國內外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多重因素疊加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進入2022 年,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如何恢復經濟發展,並在中長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於我國在「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發展階段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結合2022 年的經濟形勢進行分析。

我國經濟得到持續改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比較優勢發揮作用

從公布的2022 年宏濟數據和2022 年上半年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得到持續改善,新的比較優勢凸顯,主要體現在以面。

一方面,2022 年我國經濟逐季改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2022 年隨著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我國經濟得以逐季改善,全年達到2.3個百分點的正增長,經濟增長水平逐步恢復常態。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2022 年我國GDP總量超過百萬億,佔世界的17%;人均GDP達到72447元,上升到世界第59位;工業增加值佔世界比例超過30%。

另一方面,2022 年我國經濟持續改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逐步形成。從2022 年公布的數據可知:

一是從增長結構來看,2022 年我國經濟增長持續改善,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從增長結構來看,2022 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7%,拉動GDP增長7.8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9.2%,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凈出口增長19.1%,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

二是從工業增加值來看,已經基本恢復到肺炎疫情發生前的經濟水平,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強勁。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0%,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三是從國內市場來看,內需強勁恢復。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四是從市場來看,貨物和服務進出口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80651億元,同比增長27.1%。同時,從服務貿易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0.5%;其中服務出口增長22.8%;進口下降13.5%,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4.7%。1—5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7%;出口增長20.1%,兩年平均增長8.3%;進口下降7.5%,兩年平均下降14.8%,逆差下降67.3%。

「十四五」期間和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

2022 年世界經濟處於恢復階段,世界銀行估算2022 年全球GDP增長為4個百分點,雖然世界經濟仍在恢復的過程中,但是面臨的環境會更復雜。首先,疫情的防控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我國很好地控制了疫情,但是上還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在全球的肺炎疫情確診病例總數不斷攀升,對經濟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的對外經濟存在極大的影響。其次,國外的不確定性對我國宏濟產生沖擊。如美國的超規模措施會帶來通貨膨脹,帶來美元的貶值,進而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對我國的匯率和價格水平產生影響,從而造成我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因此,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最關鍵的還是要靠我國國內市場。從現在的數據來看,我國投資、消費水平會進一步恢復,也預測我國2022 年經濟增長會超過8%,但是從最近幾年的數據以及2022 年的數據來看,「十四五」期間和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方面,2022 年整體投資水平雖然有所恢復,但是持續下滑的趨勢沒有得到明顯改變。一是投資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恢復。盡管2022 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投資水平仍達到增長2.9個百分點,但是和2022 年增長5.4個百分點、2022 年增長5.9個百分點相比,分別下降2.5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12.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個百分點,尚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二是投資水平增長不快。從投資來看,今年上半年投資同比增長15.4%,與2022 年的投資水平相比僅上漲1個百分點,比2022 年的4.7%和2022 年的8.7%下降了3.7個百分點和7.7個百分點。

三是投資佔比下降。如果進一步考察投資結構,資本的投資在整體投資中的佔比是持續下降的,從2022 年的64個百分點下降到2022 年55.7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也僅僅為57.3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近年來一直支撐我國經濟平穩增長的消費水平持續下滑,而且下滑趨勢還沒有得到抑制。一是2022 年消費雖然有所恢復,但是下滑趨勢沒有改善。2022 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與2022 年的8%與2022 年的9%相比,下降近12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2022 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3%,兩年平均增速為4.4%;但是從單月來看,6月份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4.9%,比2022 年的8個百分點,2022 年的9個百分點都低。

二是我國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相比同期水平,仍處於相對較低水平。從宏觀層面的消費率來看,2022 年我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但是我國宏觀層面的居民消費率還只有38.8個百分點,比美國同水平的60.5、日本的53.9和的51.8都低;從微觀層面的居民消費率(人均消費占人均收入之比)來看,我國2022 年的居民消費率為67.4%,低於美國同期的87%、日本的79.2%。2022 年受到疫情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率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65%。特別值得 的是,從2013年到2022 年我國居民消費率從71%下降到65.8%,今年上半年下降到65%,城鎮居民的消費率是從69.85%下降到61.6%,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60.4%。

三是我國消費存在結構性問題。首先,我國服務性消費存在不足,導致恩格爾系數上升。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服務消費下降,2022 年人均服務型消費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2.6%。恩格爾系數在疫情後出現上升,2022 年一季度上升到33.22%,其中城鎮32%,農村35.9%。其次,消費水平存在地區不平衡和城鄉差距。同時,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始終是農村居民的2倍以上。最後,雖然我國進出口旺盛,但是我國高端製造業供給還存在一定不足,較依賴進口。2022 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創歷史新高。但是,我國核心技術產品還需依賴進口,2022 年我國晶元自給率僅為30%左右,自給率不足。

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原因

我國內需存在的問題和高端供給不足的問題造成了我國內生動力不足,除肺炎疫情影響外,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綜合考慮。

之一,投資水平中民營經濟的投資增長速度不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經濟的不確定性對今年的投資提出了挑戰。

一是我國出現投資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國民營投資水平增長不快,而且資本在投資中的佔比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資雖然同比增長15.4個百分點,但是和2022 年同期比較是下降的。進一步考察資本的投資佔比,今年上半年雖然有所增長,但是也僅為57.8%。投資動力不足仍然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下滑的重要因素。

二是經濟的不確定性對今年的投資水平產生了不確定影響。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今年開始的工業生產者出產價格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過快也對投資的增長產生了抑用。今年上半年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上漲5.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7.1%,6月份PPI同比上漲8.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3.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的上漲過快,對企業成本推升造成企業投資下降。

第二,我國消費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的問題。這包括收入佔GDP比重不高、居民收入增長不快、居民收入結構存在問題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問題。

一是我國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不高,而且近幾年還出現了下降。決定居民消費水平的是居民收入水平,2022 年我國GDP超過100萬億元,人均GDP達到72447元,但是我國GDP中居民的收入份額並不高,一直徘徊在40%—50%左右,2003年佔比達47%左右,到2011年反而下降到41%,黨的以來這個比重慢慢回升,到2022 年達到44.6%。特別值得 的是從2022 年開始我國居民收入佔GDP的份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趨勢,從2022 年的44.6%,下降到2022 年的43.4%,2022 年的43.4%,2022 年有所上升但是也僅為44.4%。這個佔比和發達比較仍然存在巨大差異:例如美國2008年總量GDP是14.39萬億美元,而可支配收入為10.64萬億美元,佔比超過70%,事實上美國1990—2008年期間的收入佔GDP的比率平均達到84%。

二是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存在問題。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長不快,特別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不快。從最近幾年來看:2022 年我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長5.8%,沒有達到GDP增長6.1%的速度;2022 年我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長2.1個百分點,低於2022 年實際GDP的增長速度;2022 年之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長13.7%,低於GDP的增長,如果按照兩年平均計算,兩年平均實際增長4.5%,也低於GDP增長。特別是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22 年一季度增長12.3%,低於GDP增長1.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長12個百分點,也低於GDP的增長。另一方面,工資性收入增長不快是居民收入,特別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不快的重要原因。我國居民收入結構中工資性收入一直占重要部分,2022 年佔比56%,但是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速度要低於居民收入和名義GDP的增長速度。在2022 年名義GDP增長10%左右,名義收入增長8.9%,而工資增長8.6%。2022 年,城鎮居民工資收入佔比達到60%。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速度比居民收入和名義GDP的增長要低。在2022 年名義GDP增長7.8%左右,名義收入增長8.9%,而城鎮工資增長7.5%,這也是近幾年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不快的根本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中工資收入增長12.41%,低於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特別是城鎮居民工資收入增長10%,比居民收入增長更低。

三是我國居民收入存在結構性問題,我國居民的收入結構中財產性收入佔比不高,特別是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佔比更低。在我國居民收入結構中,財產性收入佔比一直不高,2022 年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10.1個百分點,比2022 年下降12.9%,財產性收入佔比有所上升,也只有8.5個百分點。進一步分析,在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佔比僅僅是2.3%,2022 年有所提高,也僅為2.4%左右,2022 年上半年也只有2.88個百分點。與的20%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這就直接導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不快,不能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同步。

四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在近幾年出現加劇,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GINI系數,從2003年的0.479上升到2009年0.490,之後從2009年開始下降,到2022 年下降到0.462,但是近幾年又開始上升,2022 年上升到0.474。近幾年的居民收入數據中,中位數收入增長低於居民收入增長的平均水平,這不僅不利於中低收入群體的擴大,也不利於消費的持續擴大。2022 年居民中位數收入增長3.8個百分點,低於居民平均增長4.7個百分點。在今年上半年的居民收入數據中,中位數的收入增長11.6%,低於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

第三,我業結構中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下降過快。從2012年至2022 年,第二產業國內生產總值佔比從45.4%下降至37.8%,就業人口比例從30%下降到28%,已經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去工業化」的跡象。一方面,我國「去工業化」顯得過早。經驗表明,發達開始「去工業化」時,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萬美元左右(按1990年價格計算),而2012年我國已進入「去工業化」時人均GDP摺合僅6100美元。另一方面,我國「去工業化」顯得過快。近年來第二產業在GDP佔比平均每年下降近1個百分點,對比美國近四十年的去工業化進程,平均每年下降不超過0.5%,我國「去工業化」下降較快。2022 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到37.15%,今年上半年有所增長38.9%,而我國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之比在0.8左右(2022 年是0.76)。

針對我國經濟增長出現的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我國經濟需要採取的對策建議

之一,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持續增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很重要。

一是「十四五」期間以及到2035年期間經濟增長要在合適區間。2022 年我國人均GDP為72447元,約合1.05萬美元,是美國的17%左右,總量GDP是美國的70%。如果按照較低水平的現代化,2035年人均GDP是美國25%,每年增長要比美國快2.4個百分點;如果按照高水平的現代化,2035年人均達到美國的37%,每年增長要比美國快5.2個百分點,這樣2035年達到美國的1.5倍。因此經濟增長非常重要。

二是持續RD的持續增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要貫徹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之一動力。加大基礎科研的支持力度,我國的基礎科研水平佔比一直不高,只有不斷加強基礎科研的投入,才能在「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現代科技創新推動服務業發展,推動生產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鼓勵、企業和高等學校持續增加研發投入。

三是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的合理規模。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持續調整,雖然第二產業佔比不斷下降仍是未來趨勢,但要注重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合理規模,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我業結構的優勢,不斷挖掘我業結構的潛力。一方面,發揮我業結構完整的優勢,加快製造業優化升級;另一方面,提升我國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近年來,我國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一直低於我國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在我國第三產業佔比越來越大的趨勢下,提升我國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是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根本任務。

四是發揮我國已有的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不僅可以解決疫情常態化下經濟恢復的問題,而且可以很好地推進我業轉型升級。5G、人工智慧新一代 技術是促進我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利用新一代 技術可以解決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供給和需求的問題,同時可以使勞動者的工作方式更加靈活。促進5G、人工智慧新一代 技術發展,可以吸引廣大的民營企業參與,解決我國投資增長不快的問題。

第二,強化居民收入增長,提高居民收入佔GDP比重,從而根本解決我國消費增長問題。一是強化居民收入增長指標。黨的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但是這一任務的真正實現也不是很容易的。從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居民收入特別是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一直比GDP的增長速度低。

二是從層面提出居民收入的倍增計劃。發達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提出了收入增長計劃,還提出了收入增長要比GDP增長快,甚至是GDP兩倍的收入倍增計劃。如美國在1990年到2008年期間,GDP增長了2.8%,居民收入增長達到5.35%,收入增長基本達到GDP的兩倍。

三是改善居民的收入結構,提升財產性收入增長和佔比,是解決我國居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這就需要我國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保證居民能夠通過資本市場增加財產性收入。大力鼓勵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合理引導居民配置財富資產。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是我國財富管理遠遠沒有達到居民的需求。進一步加快農村土地制度,讓農民通過農用地、宅以及各類農產品的流動收入。

第三,財政完善稅收體系,大力落實減稅措施,完善保障體系,加強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一是財政方面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赤字率的合適規模,同時地方專項債的規模來解決地方財力不足的問題,減輕地方財政壓力。一方面,需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與落實。在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中,我國財政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稅收收入100461億元,同比增長22.5%,遠高於GDP的增長,也高於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降稅降費的力度。另一方面,要保證地方財力,加大地方專項債規模,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二是完善稅收體系,落實減稅措施是保證我國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大力降低企業相關稅收,提高企業利潤,從而提升居民工資性收入。在今年上半年財政數據中,企業所得稅27515億元,同比增長17.7%,35240億元,同比增長22.5%,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企業的減度。個人所得稅是改善當前居民收入增長不快的重要措施。今年上半年個人所得稅7222億元,同比增長24.9%,是所有稅收中增長最快的,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層級較多,更高稅率達到45%,建議進行調整。

三是加大衛生健康、城鄉社區建設、保障和就業領域的支出。2022 年在衛生健康領域、保障和就業領域投入增長分別是15.2%與10.9%,明顯高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但是在城鄉社區支出中同比下降20%。2022 年社區在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應繼續加大城鄉社區的建設投入。

四是完善體系,促進相關產業包括健康產業升級,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完善多層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從到省、市、縣、鄉(鎮)、村(社區)完整的基礎設施,可通過市場機制吸引資本投入,解決投資增長緩慢的問題。2022 年,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僅有0.9%,如果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顯劇拉動投資增長。

第四,貨幣要 新技術對就業和收入分配的影響。新技術、人工智慧的採用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但是要 新技術對就業的影響。人工智慧的引入會影響傳統經濟學的規律,如按照傳統的奧肯法則, 就業和 經濟增長是一致的,但是人工智慧的引入會改變這個規則,因此未來貨幣的目標要更加 失業。否則,一方面會影響收入分配,另一方面會影響「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也會影響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第五,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補全我國營商環境地區差異短板。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得到改善,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2 》中,我國營商環境排名第31位,與2022 年相比有明顯提升,但是我國GDP的總量排名,與我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對外直接投資ODI在世界的排名還不相適應,仍有提升的空間。同時,我國營商環境的地區差異還很大,根據21世紀研究報告,我國營商環境排名較前的深圳、上海、和廣州是排名較低地區評分的2倍多。因此,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仍然是提升投資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六,要充分認識對外的重要性,持續擴大,探討更加積極、多元化的化戰略。一方面,構建更高水平的格局。經過以來40多年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已逐漸嵌入產業鏈分工體系中,進出口對經濟增長有一定影響,為我國經濟帶來市場的同時也對我國技術進步產生影響。中國對外企業涉及約2億人的就業,約相當於勞動力總數的三分之一。雖然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與貿易保護疊加,但是要堅持更加積極的戰略,拓展多元化的市場。要逐步對傳統循環的依賴,「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機遇,通過與沿線或地區的深入合作,共同建設貿易往來、產業協作和共同發展的,有助於形成更加均衡和多元化的循環體系。另一方面,加快自貿區和貿易港建設。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是 國內雙循環的重要,推進上海、廣東、天津等自由貿易試驗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和發展,有助於加速形成新型的循環。

第七,在新發展格局中要更加 系統性風險。一是資本市場要持續強化宏觀審慎管理,相應資本控制措施來應對資本流動所產生的市場波動。二是的不確定性造成匯率波動,匯率波動對經濟造成影響,2022 年匯率升值6.47%,今年匯率已經升值2.4%,建議資本控制措施來防範熱錢的流動。三是金融市場要切實落實供給側結構性的成果,防範金融風險擴散到我國,同時防範國內金融風險。四是要防範債務風險。近年來,財政支出中債務利息支出佔比不斷加大,對地方財政產生壓力。今年上半年債務付息支出4008億元,同比增長14.5%,高於全國一般性公共預算支出(4.5%),遠高於其他類型的財政支出,利息占支出4.24個百分點,而且這個佔比在近幾年呈現上升趨勢。

(龔六堂, 為大學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大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王鉉

以上就是與2022 年的經濟形勢會怎樣相關內容,是關於居民收入的分享。看完展望2022 形勢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C. 如何看待我國2021年的經濟形勢狀況

展望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新冠疫情前景未卜,世界經貿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大,國內經濟循環面臨多重堵點,重大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但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有顯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持續釋放的改革開放紅利,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工具,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國內風險挑戰交織疊加

內需不足導致供需兩端溫差。當前,我國消費需求恢復緩慢、投資需求內生動力不足,需求勢能減弱可能進一步向生產端傳導,制約經濟反彈高度,成為經濟領域面臨的重要挑戰。

2020年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8.2%,較上年同期提高7.2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終端需求不振、產品銷售不旺的問題。

供需不匹配背景下的供給恢復難以長期持續,企業前期訂單耗盡後停產減產的可能性較大,需謹防供給需求「雙萎縮」風險。

基層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受疫情沖擊、經濟減速、企業效益不佳以及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緩。

但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剛性支出仍在增長,部分基層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已經出現壓力。

此外,為應對疫情沖擊,2020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4.68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51.9%。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快速攀升,化債支出和利息支出壓力加大,地方財政收支平衡難度進一步增加。

潛在金融風險不容忽視。2020年前三季度,廣義貨幣增速高出GDP名義增速9.5個百分點,總體杠桿率和分部門杠桿率出現反彈,金融機構壞賬風險需高度重視。

中小銀行風險加速積聚,城商行、農商行的信貸資產質量承壓更大,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較大型商業銀行更集中。

疫情之下企業主營業務下滑、收入回款變差,財務費用上升,導致現金凈流入縮減,償債資金來源減少,企業債違約風險將有所上升。

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基礎扎實鞏固

超大規模市場加速釋放新優勢。隨著相對有利的外部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改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新優勢正在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逐步形成對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力支撐。

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新優勢不僅包含勞動力、消費、產業、創新、金融、物流、房地產等各領域,而且包括商品市場、服務市場以及要素市場等各方面。

新一代青壯年人口數量優勢、強大消費市場優勢、科技創新與技術產業化應用規模優勢等將加速我國經濟復甦進程,為疫情後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激發新活力。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擴大開放,我國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破堵點、解難題。

「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政府服務效能明顯提高,創新創業蓬勃發展。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顯著提升,連續多年成為世界最具投資價值國家之一。

全面深化改革將在更廣范圍、更大深度、更寬領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與此同時,盡管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和回頭浪,我國仍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縮短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製造業等領域開放。

積極搭建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博會等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改革開放紅利充分釋放將創造經濟發展強勁動能。

宏觀調控有力有效仍存新空間。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宏觀調控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產業政策等多角度為防控疫情、恢復經濟做出科學判斷、精準調度。

統籌好「立足當前」與「跨周期調節」的關系,為後續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不同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超規模量化寬松政策。

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相對溫和,仍有進一步降准、減息政策空間,赤字率等財政主要指標明顯低於同期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債余額佔GDP比重處於合理區間。

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總量與結構上對穩定經濟基本盤仍然具有較大調控操作餘地。

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綜合協調性將進一步加強,在抵抗疫情沖擊、穩定經濟發展、促進結構轉型、增強發展動力的過程中,實現宏觀調控多重目標、多種政策、多項改革平衡協調聯動。



D. 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

今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呈現了穩中向好、穩中加固的態勢。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疫情散發、汛情影響、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企業經營困難加大、生產需求制約增多,經濟社會預期需要增強支撐。中國經濟面臨較為復雜的階段性、結構性和周期性問題,風險挑戰依然較大。
拓展資料:如何分析中國經濟
1、觀察分析中國經濟,應當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准確識變,才能在短期波動和長遠的格局中認清大勢;科學應變,才能在壓力挑戰中發掘深層動力;主動求變,才能在亮點韌性中提振信心。可以說,中國經濟持續恢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任務。 一方面,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基礎大盤」依然穩固;另一方面我們堅信,中國經濟有辦法、有條件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強大韌性支撐和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從建言資政的角度,我提幾點建議。
2、針對經濟運行新情況加強跨周期調節,持續推進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政策落地生根。目前,一些房地產企業過度擴張陷入困境,一些地方政府隱形債務負擔過重而難以為繼,一些地方採用拉閘限電、運動式減碳等等。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在處理短期與長期、目標與手段、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中有效化解。比如通過嚴格執法、完善規則,部分領域社會反映強烈的壟斷和競爭失序行為得到糾正,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初見成效;從10方面31項重點任務明確「雙碳」路線圖、施工圖,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後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採取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等必要措施,促進煤炭市場回歸理性,收到了一定成效。

E.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中國經濟仍處於疫後恢復期,相關的改革和政策仍需持續推進;2. 投資:整體穩步修復向好,尚未恢復至正常水平;3. 消費:受收入增速拖累,增長動力有待進一步釋放;4. 杠桿率:信貸供給收緊,需提防相關風險;5. 價格:大宗價格推升PPI上漲,但對CPI傳導較弱;6. 國際收支和匯率:經常賬戶回彈,趨勢或難持續,人民幣匯率仍面臨不確定性;7. 國際經濟形勢:關注疫情分化與反復、國際貨幣政策轉向兩大風險,全方位積極應對。 人力資源而非人口總量是經濟長期發展的基礎;2. 如何保護和提升人力資源;3. 如何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尚未完全結束,我國居民收入和消費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處於「六穩六保」政策驅動下的緩慢恢復期,中國經濟企穩根基尚需進一步築牢。考慮到基數效應以及國際疫情可能轉好造成的外貿條件變化,我們預計全年經濟呈現逐季下降趨勢。結合高頻數據與各分項的增長趨勢進行測算,我們預計2021年全年實際GDP增速約為8.2%左右。如主要風險集中爆發,全年實際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國際經濟形勢整體向好,消費恢復平穩,則全年實際GDP增速有望突破8.5%。人力資源總量是指一個經濟體內考慮到人口素質(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人口工作時間儲備。在綜合考慮人口結構的變化、健康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之後,中國最近20年以來人力資源總量整體上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2019年人力資源總量相較2000年提高14%。根據預測,隨著教育和健康水平的繼續提升,中國的人力資源總量將在2050年之前保持平穩緩慢上升,可以為新百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保障。我們建議,中國的人口國策應當轉變為人力資源戰略,更加關注人的發展,更加關注教育和健康。2021第一季度,我國實際GDP增速為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尚未完全結束,我國居民收入和消費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仍處於「六穩六保」政策驅動下的緩慢恢復期,中國經濟企穩根基尚需進一步築牢。考慮到基數效應以及國際疫情可能轉好造成的外貿條件變化,我們預計全年經濟呈現逐季下降趨勢。結合高頻數據與各分項的增長趨勢進行測算,我們預計2021年二季度實際GDP增速約為9%,全年實際GDP增速約為8.2%左右。如主要風險集中爆發,全年實際GDP增速有可能降至7%左右;如國際經濟形勢整體向好,消費恢復平穩,則全年實際GDP增速有望突破8.5%。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9%,兩年平均增長3.9%;但相對於工業、出口、消費,投資復甦進度相對偏慢、力度相對乏力,整體投資增速尚未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長水平。分行業來看,製造業投資恢復進度最慢,兩年平均增速尚未轉正;基建投資復甦乏力,增速低位徘徊;房地產投資一枝獨秀,表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是當前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展望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但增長動能可能仍然減弱,政策加力刻不容緩。ACCEPT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8.5%-9.5%。雖然第一季度居民消費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7.6%和33.9%,然而較高的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於去年低基數所導致的。綜合考慮過去兩年的整體情況,當前居民消費的增長速度仍要慢於疫情爆發前2018年與2019年的水平。導致消費反彈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總產出恢復並未完全反映在居民收入的提升之中。除收入因素之外,年初疫情的偶有復發與消費習慣的調整也部分地導致了居民消費增長的放緩。我們認為,在經濟增長總體性恢復的大背景下,今年三至四季度,我國居民消費有望出現U型反彈。

到這里222

F. 我國當前經濟形勢是什麼

戰略機遇期。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優勢顯著。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G. 年終工業經濟發展總結

年終工業經濟發展總結範文

一、工業經濟發展情況

(一)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元至十月份,全部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占年計劃的89.7%,同比增長30.5%;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76億元,占年計劃的86.4%,同比增長30.8%。 元至十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76億元,占年計劃的92.6%,同比增長36%;完成工業增加值55億元,占年計劃的90.9%,同比增長37.5%,預計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實現銷售收入166.8億元,占年計劃的97.8%,同比增長56.2%,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實現利潤7.2億元,占計劃的80%,同比增長39.5%,預計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實現稅金8億元,占年計劃的88.9%。同比增長55.7%;累計產銷率98.2%;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0%;虧損企業10戶,虧損面6.3%,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預計虧損額3600萬元。 xx年,全市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00億元,占計劃106.4%,完成工業增加值90億元,占計劃102.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10億元,占計劃109.4%,同比增長36.5%;完成工業增加值65.5億元,占計劃108.3%,同比增長37%,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占計劃117.6%,同比增長55%,預計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預計實現利潤9億元,占計劃100%,同比增長39.8%,預計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預計實現稅金9.5億元,占計劃105.6%,同比增長38.5%;累計產銷率98%,與年計劃持平;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0%,高於計劃30個百分點;虧損企業8戶,虧損面5%,與市定目標持平,虧損額3500萬元。 xx年,全市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預計29家,比xx年增加8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預計28家,比xx年增加11家。

(二)項目投資完成情況 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64個,總投資111億元,已完成投資25.5億元,占年計劃34億元的75%,同比增長40.14%。其中,市直共實施18個(已完工9個),已完成投資15.5億元,占年計劃19億元(不含沁北電廠二期)的81.58%,同比增長23.54%;鄉鎮共實施146個(已完工50個),已完成投資9.97億元,占年計劃5億元的199.4%,同比增長76.99%。 預計到年底,全市工業企業可完成投資29億元,占年計劃34億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業可完成19億元,占年計劃19億元(不含沁北電廠二期)的100%,鄉鎮企業可完成10億元,占年計劃5億元的200%。

二、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xx年,我市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經濟增長的幅度會有所下降,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市經濟增長已由高速擴張期向平穩較快增長期轉換 從全國工業增長趨勢來看,工業經濟增長開始明顯減緩,工業經濟運行平穩的特徵比較明顯。尤其是上海、廣州、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速度回落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全國利潤增幅同比回落19.7%,虧損明顯上升,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個百分點。我市工業在全國來講,處於工業鏈條的低端,基礎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所佔比重較大,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不如高端產業。在發達地區遭遇效益回落時,其滯後影響在xx年將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與此同時,受資源約束矛盾的影響,今年以來涉及工業領域的電價、油價、運價、水價、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較多,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 從我省情況看,進入10月份以來,電力、煤炭和運力供需發生較大變化。從用電上看,到10月24日,省網用電量僅比去年同期增長1.57%,發電量增長4.27%,比正常負荷低100-120萬千瓦時。電力需求減弱,電源建設步伐加快,電力過剩的問題開始顯現。同時,煤炭、鐵路運輸形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部分企業的部分煤種開始積壓,煤炭價格下降,鐵路運輸貨源不足,近兩個月鐵路運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據鄭州鐵路局的資料顯示,六月底全局鐵路請車滿足率為60%,九月底上升為80%。煤、電、運是工業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這種狀況的出現,預示著我省工業經濟增速將極有可能出現回落。 從xx年開始,我市工業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其中xx年工業生產增速18.3%,比xx年增加6.1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24%,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29.1%,同比增加5.1個百分點;xx年工業生產增速36%,同比提高6.9個百分點。但是,由於我市工業結構的不合理,鋼鐵、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導行業全部在國家的重點調控范圍之內,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繼續加強和全國、全省經濟增長的逐漸減緩,工業經濟增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市工業經濟增長已由高速擴張期逐漸向平穩較快增長期轉變。xx年工業經濟增長預計為37%,增速僅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xx年預計工業增速將回落到20%左右。

(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年度內缺乏能夠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大項目 從近年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工業項目投資的快速增長是拉動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xx年全市完成工業項目投資12.7億元,同比增長234.2%,xx年完成工業項目投資23.5億元,同比增長85%,xx年預計完成工業項目投資29億元,同比增長23.4%,這些投資極大地拉動了我市的工業增長。xx年,全市計劃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6個,總投資3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8億元,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xx年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有以下特點:一是投資額度少,計劃總投資比xx年少75.6億元,年度投資比xx年少20.3億元;二是項目規模小,在55個工業項目中,年度投資超億元的工業項目只有4個,而xx年度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達到9個;三是高新技術項目比重低,在37個新開工項目中,只有中原特鋼的模具扁鋼鍛坯生產線技改工程列入先進製造業項目。由於xx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減少,同時年度內又缺乏能夠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大項目,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三)基數的膨脹也是造成xx年增速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xx年,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10億元,比xx年增加了74億元,較xx年增加了124億元,是xx年的2.44倍。基數的大幅提高,也使得xx年各項經濟指標難以保持較高增幅。 根據對我市工業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全市工業主要經濟增長因素的調查,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預計新增工業總產值41.13億元,銷售收入38.76億元,利潤19680萬元,稅金25050萬元。

三、工業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業經濟發展全局,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素質為目標,堅持不懈地實施項目帶動和開放帶動戰略,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拉長產業產品鏈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深化企業股權結構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機制,不斷促進我市工業經濟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主要經濟指標: 全市工業總產值計劃完成355億元,同比增長18.3%;工業增加值計劃完成107億元,同比增長18.9%。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計劃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20%; 工業增加值計劃完成79億元,同比增長20.6%。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銷售收入240億元,同比增長20%。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2.2%。 規模以上工業計劃實現稅金12億元,同比增長26.3%。 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計劃98%。 規模以上工業虧損面不超過5%。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計劃180%。 部分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目標:工業總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2家(豫光、濟鋼),超20億元的企業1家(沁北電廠),超10億元的企業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電),超5億元的企業6家(中原特鋼、電業公司、恆通化工、豐田肥業、萬洋冶煉、金利鉛業),超億元的企業23家(濟源煤業、太行水泥、高壓開關廠、奔月浮玻、天龍焦化、億華鐵路器材等)。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全市計劃實施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6個,總投資394255萬元,年度計劃投資137860萬元。市直工業企業計劃實施項目22個,總投資300625萬元,年度計劃投資92600萬元。其中,續建項目6個,年度計劃投資46000萬元;新開工項目16個,年度計劃投資46600萬元。鄉鎮工業企業計劃實施項目34個,總投資93630萬元,年度計劃投資45260萬元。其中,續建項目12個,年度計劃投資13230萬元;新開工項目22個,年度計劃投資32030萬元。

四、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持不懈抓好項目建設,千方百計培植經濟增長點

xx年仍然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工作,搶時間、爭進度,千方百計克服建設中的各種困難。xx年計劃實施的工業項目現在已排出56項,要抓緊抓實抓好,確保按計劃投產,發揮效益。 一是要抓好xx年計劃開工而未開工的項目。包括百萬噸搗固焦、12萬噸樹脂粉等,要針對這些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下大力氣逐一解決,為項目建設創造基本條件,力爭xx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二是要抓好在建項目。包括聯創化工、15萬噸煤焦油、10萬噸再生鉛、pps、濟鋼環保改造工程等,確保xx年上半年竣工投產。 三是要抓好新建項目。中原特鋼總投資1.6億元的模具扁鋼鍛坯生產線技改、太行水泥百萬噸水泥擴建、奔月浮玻二期生產線等。 四是切實抓好項目篩選和儲備工作。目前,我們在項目儲備上已經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儲備的好項目、大項目屈指可數,大的經濟增長點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項目儲備上狠下功夫。要組織企業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系對接,收集項目信息,綜合分析論證,扎扎實實儲備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的項目。

(二)強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 xx期間我們面臨的最大發展機遇就是國際國內的產業轉移,這個機遇能否利用好,對整個經濟的結構調整、上檔升級至關重要。 一是要出台結構調整優惠政策,形成政策窪地,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結構盡快升級。 二是要把明年定為工業結構調整年,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掀起結構調整高潮。 三是要在繼續抓好傳統優勢產業上檔升級的同時,突出加快高新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對鉛鋅、樹脂、焦炭要拉長產業鏈條;對深孔加工、白雲制葯、水晶、液壓支柱等,要做大做強,膨脹規模,形成更大的經濟優勢。

(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不管是國家的宏觀政策,還是目前的環境壓力和企業利潤空間,都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在發展循環經濟上,要立足現實,根據發展的可行性,與環保部門共同排出限期治理、綜合利用的時間表,一塊一塊抓落實,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明年重點要抓好鉛鋅行業的循環經濟工作。以豫光集團為試點,促其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產業結構,在現有基礎上加大銅、銻、鉍的回收力度,開發引進鈷、鎘等金屬的回收技術,並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萬洋冶煉、金利鉛業也要進一步加快節奏,加快資源綜合利用步伐。全市鉛冶煉企業要從xx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全部採取富氧底吹工藝,提升行業水平,提高綜合效益。在抓好鉛鋅行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同時,要引導和支持冶金、化工、電力、建材等資源消耗行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對粉煤灰、電石渣、鋼渣等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都要加大力度,變廢為寶,形成新的產業。

(四)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要針對工業企業招商引資效果不明顯、引進的大項目不多等問題,切實採取措施改變這種局面。 一是要切實以企業為主體,實行項目招商、產業招商、股權招商,以實實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資。 二是要進行對口招商,對國內外知名企業要主動上門對接,採取兼並、重組等各種形式,吸引其前來合資、合作,拓展我市企業的發展空間。 三是產業招商,按照結構調整目錄,有針對性地招商。對於一些企業產品有市場、生產有規模,但缺乏資金,不能滿負荷生產的情況,要搞好產品招商,盡快形成經濟優勢。

(五)強化政策支持,為工業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我們目前對工業經濟發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這些政策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形成明顯的政策窪地,對項目、對資金、對人才、對技術的吸引力還不夠大,還需要再進一步研究出台一些新的優惠政策。特別是結構調整,要研究新的辦法,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計吸引和帶動金融、民間、外來資本參與我市工業結構調整。

(六)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術,跟蹤觀察國際國內市場動態變化,分析研究投資、進出口、原材料消費、金融形勢的變化對我市工業經濟產生的影響,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動態變化可能對我市工業經濟帶來的影響,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超前研究應對措施,提出對策和建議,指導工業經濟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

H. 中國當前經濟形勢怎麼樣

當前經濟形勢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呈現出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工業後期階段特徵 。總體來看中國的重工業化是處在中後期。對於一個大國的經濟體,與小國相比有其不同的特點。大國的經濟體其共性的特徵,就是更加地加速發展所謂的「重化工業」,簡單的理解,2002年以後我國重化工業的比重一直增加,佔比達到了70%。

第二個就是帶頭性產業和高增長產業的新特徵。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維持了10%左右的GDP高增長,其重要的特點,就是高增長產業的交替出現。

第三個是消費結構的升級,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紀以來,居民消費結構完全不一樣,而且目前仍然處在一個升級過程當中,就是由80年代對「吃、穿」,到90年代「用」為主,到新世紀以「住、行」帶動了消費結構的升級。

第四個因素就是城市化進程。中國以每年近一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其城市化水平。就意味著一年有1000多萬人進城,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十分少見的。城市化的加快,創造了大量的內需,帶動了相關產業、基礎產業、建築業等基礎設施的發展。

第五個因素,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加速,恰恰是中國在過程當中最值得分析、研究的一個過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外需非常大。比如說有一些產業,就是典型的外需導向型的產業,外需特徵的產業像電子信息產業,其一半的產品出口占其產值的一半,是非常典型的外需特徵的產品。

I. 如何看待目前經濟形勢

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世界疫情防控,各國安危自保,復工復產,新冠病毒相伴,經濟質量自然下滑。

危機相伴,率先復工復產的中國,取得重大經濟成果,形勢一片大好

閱讀全文

與當前工業經濟形勢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刷工業油漆如何保護地面 瀏覽:400
寶馬x1成本怎麼樣 瀏覽:14
館陶汽車線路維修多少錢 瀏覽:163
長沙到漵浦的汽車多久 瀏覽:484
寶馬s1000rr和寶馬hp4有什麼不同 瀏覽:34
汽車排檔是什麼意思 瀏覽:702
華晨寶馬316多少錢 瀏覽:954
汽車水溫表沒到90怎麼辦 瀏覽:978
汕頭4s店奧迪a6l多少錢 瀏覽:412
汽車一個油指的是多少 瀏覽:453
電動奧迪a6多少錢一輛 瀏覽:419
奧迪a4l款致雅和動感怎麼選 瀏覽:164
江蘇大學對比北方工業大學哪個好 瀏覽:41
ipad如何安裝到寶馬上 瀏覽:230
怎麼查看寶馬汽車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46
帽子放在汽車的哪裡 瀏覽:875
國防科工業局什麼級別 瀏覽:987
為什麼賓士功率高 瀏覽:115
為什麼裝工業風的很少 瀏覽:140
寶馬7系空氣懸掛壽命多久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