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場所怎麼布置

工業場所怎麼布置

發布時間:2022-12-09 09:01:25

A. 煤礦工業廣場如何布置

設計工業廣場位置的時候要考慮以下問題
1.交通便利
2.地質條件簡單,井筒後期維護簡單
3.盡量少壓煤
4.工業廣場標高要高於該地區最高洪水位

B.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工作環境

6.1.1 優先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無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減少塵、毒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於工藝、技術和原材料達不到要求的,應根據生產工藝和粉塵、毒物特性,參照GBZ/T194的規定設計相應的防塵、防毒通風控制措施,使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有害物質濃度符合GBZ2.1要求;如預期勞動者接觸濃度不符合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接觸情況,參照GBZ/T 195、GB/T19664的要求同時設計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6.1.1.1 原材料選擇應遵循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的原則。
6.1.1.2 對產生粉塵、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含露天作業的工藝設備),應優先採用機械化和自動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設備和管道應採取有效的密閉措施,密閉形式應根據工藝流程、設備特點、生產工藝、安全要求及便於操作、維修等因素確定,並應結合生產工藝採取通風和凈化措施。對移動的揚塵和逸散毒物的作業,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移動式輕便防塵和排毒設備。
6.1.1.3 對於逸散粉塵的生產過程,應對產塵設備採取密閉措施;設置適宜的局部排風除塵設施對塵源進行控制;生產工藝和粉塵性質可採取濕式作業的,應採取濕法抑塵。當濕式作業仍不能滿足衛生要求時,應採用其他通風、除塵方式。
6.1.2 產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鹼等強腐蝕性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設沖洗設施;高毒物質工作場所牆壁、頂棚和地面等內部結構和表面應採用耐腐蝕、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時加設保護層;車間地面應平整防滑,易於沖洗清掃;可能產生積液的地面應做防滲透處理,並採用坡向排水系統,其廢水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6.1.3 貯存酸、鹼及高危液體物質貯罐區周圍應設置泄險溝(堰)。
6.1.4 工作場所粉塵、毒物的發生源應布置在工作地點的自然通風或進風口的下風側;放散不同有毒物質的生產過程所涉及的設施布置在同一建築物內時,使用或產生高毒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與其他工作場所隔離。
6.1.5 防塵和防毒設施應依據車間自然通風風向、揚塵和逸散毒物的性質、作業點的位置和數量及作業方式等進行設計。經常有人來往的通道(地道、通廊),應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並不宜敷設有毒液體或有毒氣體的管道。
6.1.5.1 通風、除塵、排毒設計應遵循相應的防塵、防毒技術規范和規程的要求。
a)當數種溶劑(苯及其同系物、醇類或醋酸酯類)蒸氣或數種刺激性氣體同時放散於空氣中時,應按各種氣體分別稀釋至規定的接觸限值所需要的空氣量的總和計算全面通風換氣量。除上述有害氣體及蒸氣外,其他有害物質同時放散於空氣中時,通風量僅按需要空氣量最大的有害物質計算。
b)通風系統的組成及其布置應合理,能滿足防塵、防毒的要求。容易凝結蒸氣和聚積粉塵的通風 管道、幾種物質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燒或形成危害更大的物質的通風管道,應設單獨通風系統,不得相互連通。
c)採用熱風採暖、空氣調節和機械通風裝置的車間,其進風口應設置在室外空氣清潔區並低於排風口,對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風系統,其進風口應設在不可能有火花濺落的安全地點,排風口應設在室外安全處。相鄰工作場所的進氣和排氣裝置,應合理布置,避免氣流短路。
d)進風口的風量,應按防止粉塵或有害氣體逸散至室內的原則通過計算確定。有條件時,應在投入運行前以實測數據或經驗數值進行實際調整。
e)供給工作場所的空氣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點。放散氣體的排出應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條件及氣 體密度合理設置排出區域及排風量。
f)確定密閉罩進風口的位置、結構和風速時,應使罩內負壓均勻,防止粉塵外逸並不致把物料帶走。
g)下列三種情況不宜採用循環空氣:
—— 空氣中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的粉塵、纖維,含塵濃度大於或等於其爆炸下限的25%時;
—— 對於局部通風除塵、排毒系統,在排風經凈化後,循環空氣中粉塵、有害氣體濃度大於或 等於其職業接觸限值的30%時;
—— 空氣中含有病原體、惡臭物質及有害物質濃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場所。
h)局部機械排風系統各類型排氣罩應參照 GB/T 16758 的要求,遵循形式適宜、位置正確、風量適 中、強度足夠、檢修方便的設計原則,罩口風速或控制點風速應足以將發生源產生的塵、毒吸入罩內,確保達到高捕集效率。局部排風罩不能採用密閉形式時,應根據不同的工藝操作要求 和技術經濟條件選擇適宜的傘形排風裝置。
i)輸送含塵氣體的風管宜垂直或傾斜敷設,傾斜敷設時,與水平面的夾角應>45°。如必須設置水平管道時,管道不應過長,並應在適當位置設置清掃孔,方便清除積塵,防止管道堵塞。
j)按照粉塵類別不同,通風管道內應保證達到最低經濟流速。為便於除塵系統的測試,設計時應在除塵器的進出口處設可開閉式的測試孔,測試孔的位置應選在氣流穩定的直管段,測試孔在不測試時應可以關閉。在有爆炸性粉塵及有毒有害氣體凈化系統中,宜設置連續自動檢測裝置。
k)為減少對廠區及周邊地區人員的危害及環境污染,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設備所排出的尾氣以及由局部排氣裝置排出的濃度較高的有害氣體應通過凈化處理設備後排出;直接排入大氣的,應根據排放氣體的落地濃度確定引出高度,使工作場所勞動者接觸的落點濃度符合 GBZ 2.1的要求,還應符合GB16297和GB3095等相應環保標準的規定。
l)含有劇毒、高毒物質或難聞氣味物質的局部排風系統,或含有較高濃度的爆炸危險性物質的局部排風系統所排出的氣體,應排至建築物外空氣動力陰影區和正壓區之外。
6.1.5.2 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及與事故排風系統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
a)事故通風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但在發生事故時,必須保證能提供足夠的通風量。事故通風的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但換氣次數不宜<12次/h。
b)事故通風通風機的控制開關應分別設置在室內、室外便於操作的地點。
c)事故排風的進風口,應設在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的物質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點。對事故排風的死角處,應採取導流措施。
d)事故排風裝置排風口的設置應盡可能避免對人員的影響:
—— 事故排風裝置的排風口應設在安全處,遠離門、窗及進風口和人員經常停留或經常通行的 地點;
—— 排風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氣動力陰影區和正壓區;
6.1.5.3 在放散有爆炸危險的可燃氣體、粉塵或氣溶膠等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設置防爆通風系統或事故排風系統。
6.1.6 應結合生產工藝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中毒的工作場所,根據自動報警裝置技術發展水平設計自動報警或檢測裝置。
6.1.6.1 檢測報警點應根據 GBZ/T233的要求,設在存在、生產或使用有毒氣體的工作地點,包括可能釋放高毒、劇毒氣體的作業場所,可能大量釋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氣體的工作地點也應設置檢測報警點。
6.1.6.2 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工作地點,宜採用固定式,當不具備設置固定式的條件時,應配置攜帶型檢測報警儀。
6.1.6.3 毒物報警值應根據有毒氣體毒性和現場實際情況至少設警報值和高報值。預報值為MAC或PC-STEL的1/2,無PC-STEL的化學物質,警報值可設在相應超限倍數值的1/2;警報值為MAC或PC-STEL值,無PC-STEL的化學物質,警報值可設在相應的超限倍數值;高報值應綜合考慮有毒氣體毒性、作業人員情況、事故後果、工藝設備等各種因素後設定。
6.1.7 可能存在或產生有毒物質的工作場所應根據有毒物質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點配備現場急救用品,設置沖洗噴淋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必要的泄險區以及風向標。泄險區應低位設置且有防透水層,泄漏物質和沖洗水應集中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6.2.1 防暑
6.2.1.1 應優先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原材料,工藝流程的設計宜使操作人員遠離熱源,同時根據其具體條件採取必要的隔熱、通風、降溫等措施,消除高溫職業危害。
6.2.1.2 對於工藝、技術和原材料達不到要求的,應根據生產工藝、技術、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條件,通過採取工程式控制制措施和必要的組織措施,如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熱和水蒸氣釋放,屏蔽熱輻射源,加強通風,減少勞動時間,改善作業方式等,使室內和露天作業地點WBGT指數符合GBZ2.2的要求。對於勞動者室內和露天作業WBGT指數不符合標准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接觸情況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6.2.1.3 應根據夏季主導風向設計高溫作業廠房的朝向,使廠房能形成穿堂風或能增加自然通風的風壓。高溫作業廠房平面布置呈「L」型、「Π」型或「Ш」型的,其開口部分宜位於夏季主導風向的迎風面。
6.2.1.4 高溫作業廠房宜設有避風的天窗,天窗和側窗宜便於開關和清掃。
6.2.1.5 夏季自然通風用的進氣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1.2m,以便空氣直接吹向工作地點;冬季需要自然通風時,應對通風設計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並根據熱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熱風補償系統容量,進氣窗下端一般不宜<4m;若<4m時,宜採取防止冷風吹向工作地點的有效措施。
6.2.1.6 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高溫作業廠房應有足夠的進、排風面積。產生大量熱、濕氣、有害氣體的單層廠房的附屬建築物佔用該廠房外牆的長度不得超過外牆全長的30%,且不宜設在廠房的迎風面。
6.2.1.7 產生大量熱或逸出有害物質的車間,在平面布置上應以其最長邊作為外牆。若四周均為內牆時,應採取向室內送入清潔空氣的措施。
6.2.1.8 熱源應盡量布置在車間外面;採用熱壓為主的自然通風時,熱源應盡量布置在天窗的下方;採用穿堂風為主的自然通風時,熱源應盡量布置在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側;熱源布置應便於採用各種有效的隔熱及降溫措施。
6.2.1.9 車間內發熱設備設置應按車間氣流具體情況確定,一般宜在操作崗位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側、車間天窗下方的部位。
6.2.1.10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應根據工藝、供水和室內微小氣候等條件採用有效的隔熱措施,如水幕、隔熱水箱或隔熱屏等。工作人員經常停留或靠近的高溫地面或高溫壁板,其表面平均溫度不應>40℃,瞬間最高溫度也不宜>60℃。
6.2.1.11當高溫作業時間較長,工作地點的熱環境參數達不到衛生要求時,應採取降溫措施。
a)採用局部送風降溫措施時,氣流達到工作地點的風速控制設計應符合以下要求:
—— 帶有水霧的氣流風速為3m/s~5m/s,霧滴直徑應<100μm;
—— 不帶水霧的氣流風速,勞動強度I級的應控制在2m/s~3m/s,II級的控制在3m/s~5m/s,III級的控制在4m/s~6m/s。
b)設置系統式局部送風時,工作地點的溫度和平均風速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工作地點的溫度和平均風速 熱輻射強度
(W/m2) 冬季 夏季 溫度(℃) 風速(m/s) 溫度(℃) 風速(m/s) 350~700 20~25 1~2 26~31 1.5~3 701~1400 20~25 1~3 26~30 2~4 1401~2100 18~22 2~3 25~29 3~5 2101~2800 18~22 3~4 24~28 4~6 注1:輕度強度作業時,溫度宜採用表中較高值,風速宜採用較低值;重強度作業時,溫度宜採用較低值,風速宜採用較高值;中度強度作業時其數據可按插入法確定。
注2:對於夏熱冬冷(或冬暖)地區,表中夏季工作地點的溫度,可提高2℃。
注3:當局部送風系統的空氣需要冷卻或加熱處理時,其室外計算參數,夏季應採用通風室 外計算溫度及相對濕度;冬季應採用採暖室外計算溫度。 6.2.1.12工藝上以濕度為主要要求的空氣調節車間,除工藝有特殊要求或已有規定者外,不同濕度條件下的空氣溫度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空氣調節廠房內不同濕度下的溫度要求(上限值) 相對濕度(%) <55 <65 <75 <85 ≥85 溫度(℃) 30 29 28 27 26 6.2.1.13高溫作業車間應設有工間休息室。休息室應遠離熱源,採取通風、降溫、隔熱等措施,使溫 度≤30℃;設有空氣調節的休息室室內氣溫應保持在24℃~28℃。對於可以脫離高溫作業點的,可設觀察(休息)室。
6.2.1.14特殊高溫作業,如高溫車間橋式起重機駕駛室、車間內的監控室、操作室、煉焦車間攔焦車駕駛室等應有良好的隔熱措施,熱輻射強度應m2,室內氣溫不應>28℃。
6.2.1.15當作業地點日最高氣溫≥35℃時,應採取局部降溫和綜合防暑措施,並應減少高溫作業時間。
6.2.2 防寒
6.2.2.1 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氣溫≤8℃的月數≥3個月的地區應設集中採暖設施,<2個月的地區應設局部採暖設施。當工作地點不固定,需要持續低溫作業時,應在工作場所附近設置取暖室。
6.2.2.2 冬季寒冷環境工作地點採暖溫度應符合表3要求。
表3 冬季工作地點的採暖溫度(干球溫度) 體力勞動強度級別 採暖溫度(℃) Ⅰ ≥18 Ⅱ ≥16 Ⅲ ≥14 Ⅳ ≥12 注1:體力勞動強度分級見GBZ2.2,其中I級代表輕勞動,Ⅱ級代表中等勞動,Ⅲ級代表重勞動,Ⅳ級代表極重勞動。
注2:當作業地點勞動者人均佔用較大面積(50m2~100m2)、勞動強度I級時,其冬季工作地點 採暖溫度可低至10℃,II級時可低至7℃,III級時可低至5℃。
注3:當室內散熱量m3時,風速不宜>0.3m/s;當室內散熱量≥23W/m3時,風速不宜>0.5m/s。 6.2.2.3 採暖地區的生產輔助用室冬季室溫宜符合表4中的規定。
表4 生產輔助用室的冬季溫度 輔助用室名稱 氣溫(℃) 辦公室、休息室、就餐場所 ≥18 浴室、更衣室、婦女衛生室 ≥25 廁所、盥洗室 ≥14 註: 工業企業輔助建築,風速不宜>0.3m/s。 6.2.2.4 工業建築採暖的設置、採暖方式的選擇應按照GB 50019,根據建築物規模、所在地區氣象條件、能源狀況、能源及環保政策等要求,採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
6.2.2.5 冬季採暖室外計算溫度≤-20℃的地區,為防止車間大門長時間或頻繁開放而受冷空氣的侵襲,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門斗、外室或熱空氣幕。
6.2.2.6 設計熱風採暖時,應防止強烈氣流直接對人產生不良影響,送風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送風宜避免直接面向人,室內氣流一般應為0.1m/s~0.3m/s。
6.2.2.7 產生較多或大量濕氣的車間,應設計必要的除濕排水防潮設施。
6.2.2.8 車間圍護結構應防止雨水滲透,冬季需要採暖的車間,圍護結構內表面(不包括門窗)應防止凝結水氣,特殊潮濕車間工藝上允許在牆上凝結水汽的除外。 6.3.1 防雜訊
6.3.1.1 工業企業雜訊控制應按GBJ87設計,對生產工藝、操作維修、降噪效果進行綜合分析,採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對於生產過程和設備產生的雜訊,應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使雜訊作業勞動者接觸雜訊聲級符合GBZ2.2的要求。採用工程式控制制技術措施仍達不到GBZ2.2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勞動作息時間,並採取適宜的個人防護措施。
6.3.1.2 產生雜訊的車間與非雜訊作業車間、高雜訊車間與低雜訊車間應分開布置。
6.3.1.3 工業企業設計中的設備選擇,宜選用雜訊較低的設備。
6.3.1.4 在滿足工藝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將高雜訊設備相對集中,並採取相應的隔聲、吸聲、消聲、減振等控制措施。
6.3.1.5 為減少雜訊的傳播,宜設置隔聲室。隔聲室的天棚、牆體、門窗均應符合隔聲、吸聲的要求。
6.3.1.6 產生雜訊的車間,應在控制雜訊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築設計採取減輕雜訊影響的措施,注意增加隔聲、吸聲措施。
6.3.1.7 非雜訊工作地點的雜訊聲級的設計要求應符合表5的規定設計要求:
表5 非雜訊工作地點雜訊聲級設計要求 地點名稱 雜訊聲級 dB(A) 工效限值 dB(A) 雜訊車間觀察(值班)室 ≤75 ≤55 非雜訊車間辦公室、會議室 ≤60 主控室、精密加工室 ≤70 6.3.2 防振動
6.3.2.1 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避免振動對健康的影響,應首先控制振動源,使手傳振動接振 強度符合GBZ2.2的要求,全身振動強度不超過表6規定的衛生限值。採用工程式控制制技術措施仍達不到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勞動作息時間,並採取適宜的個人防護措施。
表6 全身振動強度衛生限值 工作日接觸時間(t,h) 衛生限值(m/s2) 4<t≤8 0.62 2.5<t≤4 1.10 1.0<t≤2.5 1.40 0.5<t≤1.0 2.40 t≤0.5 3.60 6.3.2.2 工業企業設計中振動設備的選擇,宜選用振動較小的設備。
6.3.2.3 產生振動的車間,應在控制振動發生源的基礎上,對廠房的建築設計採取減輕振動影響的措施。對產生強烈振動的車間應採取相應的減振措施,對振幅、功率大的設備應設計減振基礎。
6.3.2.4 受振動(1Hz~80Hz)影響的輔助用室(如辦公室、會議室、計算機房、電話室、精密儀器室等),其垂直或水平振動強度不應超過表7中規定的設計要求。
表7 輔助用室垂直或水平振動強度衛生限值 接觸時間(t,h) 衛生限值(m/s2) 工效限值(m/s2) 4<t≤8 0.31 0.098 2.5<t≤4 0.53 0.17 1.0<t≤2.5 0.71 0.23 0.5<t≤1.0 1.12 0.37 t≤0.5 1.8 0.57 6.4.1 產生工頻電磁場的設備安裝地址(位置)的選擇應與居住區、學校、醫院、幼兒園等保持一定的距離,使上述區域電場強度最高容許接觸水平控制在4kV/m。
6.4.2 對有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進行設計時,應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6.4.3 在選擇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和電力設備時,應綜合考慮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經濟社會效益;新建電力設施時,應在不影響健康、社會效益以及技術經濟可行的前提下,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極低頻電磁場輻射的接觸水平。
6.4.4 對於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產生非電離輻射的設備,應制定非電離輻射防護規劃,採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術措施及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遠距離操作,如預期不能屏蔽的應設計反射性隔離或吸收性隔離措施,使勞動者非電離輻射作業的接觸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
6.4.5 設計勞動定員時應考慮電磁輻射環境對裝有心臟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
6.4.6 電離輻射防護應按GB 18871及相關國家標准執行。 6.5.1 工作場所採光設計按GB/T 50033執行。
6.5.2 工作場所照明設計按GB 50034執行。
6.5.3 照明設計宜避免眩光,充分利用自然光,選擇適合目視工作的背景,光源位置選擇宜避免產生陰影。
6.5.3.1 照明設計宜採取相應措施減少來自窗戶眩光,如工作台方向設計宜使勞動者側對或背對窗戶,採用百葉窗、窗簾、遮蓋布或樹木,或半透明窗戶等。
6.5.3.2 應減少裸光照射或使用深顏色燈罩,以完全遮蔽眩光或確保眩光在視野之外,避免來自燈泡眩光的影響。
6.5.3.3 應採取避免間接眩光(反射眩光)的措施,如合理設置光源位置,降低光源亮度,調整工作場所背景顏色。
6.5.3.4 在流水線從事關鍵技術工作崗位間的隔板不應影響光線或照明。
6.5.3.5 應使設備和照明配套,避免孤立的亮光光區,提高能見度及適宜光線方向。
6.5.4 應根據工作場所的環境條件,選用適宜的符合現行節能標準的燈具。
6.5.4.1 在潮濕的工作場所,宜採用防水燈具或帶防水燈頭的開敞式燈具。
6.5.4.2 在有腐蝕性氣體或蒸氣的工作場所,宜採用防腐蝕密閉式燈具。若採用開敞式燈具,各部分應有防腐蝕或防水措施。
6.5.4.3 在高溫工作場所,宜採用散熱性能好、耐高溫的燈具。
6.5.4.4 在粉塵工作場所,應按粉塵性質和生產特點選擇防水、防高溫、防塵、防爆炸的適宜燈具。
6.5.4.5 在裝有鍛錘、大型橋式吊車等振動、擺動較大的工作場所使用的燈具,應有防振和防脫落措施。
6.5.4.6 在需防止紫外線照射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隔紫燈具或無紫光源。
6.5.4.7 在含有可燃易爆氣體及粉塵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防爆燈具和防爆開關。 6.6.1 工作場所的新風應來自室外,新風口應設置在空氣清潔區,新風量應滿足下列要求:非空調工作場所人均佔用容積h;如所佔容積>20m3時,應保證人均新風量≥20m3/h。採用空氣調節的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30m3/h。潔凈室的人均新風量應≥40m3/h。
6.6.2 封閉式車間人均新風量宜設計為30m3/h~50m3/h。微小氣候的設計宜符合表8的要求。
表8 封閉式車間微小氣候設計要求 參數 冬季 夏季 溫度(℃) 20~24 25~28 風速(m/s) ≤0.2 ≤0.3 相對濕度(%) 30~60 40~60 註: 過渡季節微小氣候計算參數取冬季、夏季插值。

C. 城市規劃中工業區,居住區,交通怎麼布局

工業區應布置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居住區的布局就比較廣,有山靠山,有水面水,交通是血管,鏈接各個地塊,是城市命脈。

D. 工業企業選址的基本原則及要求有哪些

第一步:咨詢後領取或下載《名稱(變更)預先核准申請書》並填寫,同時准備相關材料;第二步:遞交《名稱(變更)預先核准申請書》及相關材料,等待名稱核准結果:
外商投資的公司名稱預先核准指南
1、投資各方簽字、蓋章的《外商投資的公司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原件);
2、投資各方的主體資格證明(中方股東(發起人)應提交由本單位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復印件作為主體資格證明;外國(地區)股東(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應經所在國家(地區)公證機關公證和我國駐該國(地區)使(領)館認證,如其所在國(地區)與我國沒有外交關系,則應當經與我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地區)使(領)館認證,再轉由我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認證。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股東(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應當提供當地公證機構的公證文件。);
3、公司申請在預先核準的名稱中間使用(重慶)的,應符合下列條件:外商獨資公司或外方控股公司;使用外方股東(發起人)字型大小;符合無行政區劃的條件;
4、公司申請預先核準的名稱中的行業表述應代表其主要經營范圍;申請預先核準的名稱不使用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表述的,應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
5、公司申請的名稱預先核准和變更核准通知書有效期為6個月,有效期滿仍未登記或使用,核準的名稱自動失效;
6、其它有關文件、證件。
提示:以上提交文(證)件如為外文,需提交中文譯文文本,並加蓋翻譯單位公章或由翻譯人簽字。

第三步:領取《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同時領取或下載《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書》等有關表格;到審批機構辦理審批手續,領取批復及《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設定許可的,還應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第四步:遞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請材料:
外商投資的公司設立登記需提交下列文件
1、擬任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外商投資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原件);填報實例
2、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及批准證書副本一(原件);填報實例
3、公司章程(原件;由投資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簽字、蓋章);填報實例
4、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原件);填報實例
5、投資各方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自然人身份證明(中方投資者應提交由本單位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復印件作為主體資格證明;外國(地區)投資者的主體資格證明應經其本國主管機關公證後送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如其所在國(地區)與我國沒有外交關系,則應當經與我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地區)使(領)館認證,再轉由我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認證。某些國家的海外屬地出具的文書,應先在該屬地辦妥公證,再經該國外交機構認證,最後,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投資者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身份證明應當按照專項規定或協議依法提供當地公證機構的公證文件);填報實例
6、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原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填報實例
7、公司住所證明(自有房產提交產權證復印件,並提交原件核對;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原件及出租方的產權證復印件,以上不能提供產權證復印件的,提交能夠證明產權歸屬的其它房屋產權使用證明。出租方為賓館、飯店的,還應提交賓館、飯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房屋產權證載明的房屋性質為住宅的,應提交《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表》、住所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出具的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文件。如不能提供房屋權屬證明,或者所提供的權屬證明未載明房屋性質的,則需提交住所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房屋管理部門出具的有關房屋性質的證明文件,被證明為住宅的,按上述要求提交手續。填報實例
8、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審批的,提交前置許可、審批文件或證件(復印件,並提交原件核對);
9、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股東首次出資是非貨幣財產的,提交已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證明文件)(原件;僅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和金融、證券、保險類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以及設立時繳付全部或部分注冊資本的其他類型的有限責任公司);
10、創立大會的會議記錄(原件;僅適用於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1、法律文件送達授權委託書(原件;由外國投資者(授權人)與境內法律文件送達接受人(被授權人)簽署。該委託書應當明確授權境內被授權人代為接受法律文件送達,並載明境內被授權人的地址、聯系方式。被授權人可以是外國投資者設立的分支機構、擬設立的公司(被授權人為擬設立的公司的,公司設立後委託生效)或者其他境內有關單位或個人;填報實例
12、法律文件送達接受人(被授權人)的主體資格證明(復印件;送達接受人(被授權人)為擬設立公司的,毋需提交);
13、其它有關文件、證件。
提示:以上提交文件如為外文,需提交中文譯文文本,並加蓋翻譯單位公章或由翻譯人簽字。

第五步:准予設立登記後,到工商局交納登記費並領取營業執照。
上述所有信息均來自重慶市工商管理局網站,你還可以從上面下載所需的所有表格並附填寫實例。

關於許可證的辦理,可參照重慶市發改委公布的程序如下:外商投資項目核准程序
How to set up Projects in Chongqing

[ 2007-7-19 ]

許可事項名稱
外商投資項目核准(許可權內)

設定依據
《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
《重慶市外商投資項目和境外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渝府發[2004]110號)

許可條件
1、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外商投資產業政策(依據《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國務院2002年第346號令;《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國家計委等三部委2002年第21號令);
2、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行業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要求;
3、符合公共利益和國家反壟斷的有關規定;
4、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政策的要求;
5、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工藝標準的要求;
6、符合國家資本項目管理、外債管理的有關規定。

許可機關
1、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3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允許類和總投資5000美元以下限制類的其他外商投資項目,由市發改委負責核准;
2、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下工業類外商投資項目,由市經委負責核准;
3、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的其他外商投資項目,由項目所在地計委負責核准;
4、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工業企業改擴建外商投資項目,由項目所在地經委負責核准;
5、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項目,且項目所在地位於北部新區、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由項目所在地的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核准。

許可收費
本許可事項不收費

許可時限
1、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
2、項目核准機關委託咨詢機構進行評估的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申請材料目錄
(按順序裝訂成冊,報送5套):
1、項目申請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項目名稱、經營期限、投資方基本情況;項目建設規模、主要建設內容及產品、採用的主要技術和工藝,產品目標市場、計劃用工人數;項目建設地點、對土地、水、能源等資源的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環境影響評價;涉及公共用品或服務的價格;項目總投資、注冊資本及各方出資額、出資方式及融資方案,需要進口設備及金額;按規定必須招標的項目,還應說明項目的招標初步方案。
2、中外投資各方的企業注冊證(營業執照)、商務登記證及經審計的最新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開戶銀行出具的資金信用證明;
3、合資協議書、增資、購並項目的公司董事會決議;
4、銀行出具的融資意向書;
5、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意見書;
6、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城市規劃選址意書見;
7、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用地預審意見書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8、以國有資產或土地使用權出資的,需由有關主管部門出具的確認文件;
9、涉及特許經營的項目,須提供有權部門出具的批准意見;
10、需要經區縣發展改革部門初審的,由項目所在地的區縣發展改革部門出具關於項目核準的初審意見。

決定形式
1、准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批准文件;
2、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說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3、核准結果及時在重慶招商網站()上公布。

變更
已經核準的項目如出現建設地點發生變化;投資方或股權發生變化;建設規模、主要建設內容及主要產品發生變化;總投資超過原核准投資額20%及以上;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規定需要變更的其他情況的,需向核准機關申請變更。變更核準的程序比照初始核准程序執行。

許可時效
一般2年。

國家發改委將根據實際需要,編制並頒發項目申請報告示範文本。

E. 工業園區規劃設計要注意哪些事項

工業園區的規劃不僅要組合地形、地貌,以及工業生產線的特點外,還需特別注重園區的功能、交通和人性化等方面。不同特點的工業園應採用不同的規劃方法。
工業園區規劃比較注重生態性,強調產業生態系統成員彼此間與自然、人文資源的合作,並具備環境意識與願景的產業共生規劃。落實生態工業園區概念須同時兼顧多種組織型態與領域,必須多考慮人、文化層面的因素。(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文獻介紹)
此外,工業園區規劃除注重污水的排放、居住交通的便利外,園區的綠化規劃逐漸成為規劃的重點。
搞好園區的綠化建設,不僅能美化廠容,吸收有害氣體,改善環境條件,而且能為職工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生產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勞動效率。同時,進行廠區綠化也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文明程度
一、園區綠化規劃時應遵循的原則
l、在規劃設計前要對工廠的自然條件、生產性質、規模、污染狀況等進行充分的調查。
2、工廠的綠化規劃是總體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在工廠建設總規劃的同時進行綠化規劃。要本著統一安排、統一布局的原則進行,規劃時既要有長遠考慮,又要有近期安排,要與全廠的分期建設協調一致。
3、綠地規劃設計要與建築主體相協調,在視線集中的主體建築四周重點綠化,起到烘托主體的作用,用園林小品、雕塑等形成豐富的景觀。
4、綠化規劃設計布局要合理,以保證安全生產。綠化時不能影響地下、地上管線車間生產的採光。
5、在進行綠化苗木選擇時要考慮地形、土質特點、環境污染等情況,在滿足各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結合生產,種植一些經濟樹種。
二、局部綠化設計注意事項
1、大門環境及圍牆綠化工廠大門是對內對外聯系的紐帶,也是工人上下班的必經之處。大門周圍的綠化要與大門的建築相協調,並有利於車輛及行人出入。門前廣場兩旁綠化應與道路綠化相協調,可種植高大喬木,引導人流通往廠區。門前廣場中間可布置花壇或花台,但要注意高度,不能遮擋車輛和行人的視線。圍牆綠化設計要充分體現防火、防風、抗污染和減弱噪音的功能,並與周圍的景觀協調一致。
2、道路綠化。主幹道兩側行道樹多採用行列式布置,創造林陰道的效果。若主幹道較寬,中間也可設立分車綠帶,以保證行車安全。廠內一般道路、人行道兩側可種植三季有花、季相變化豐富的花灌木。道路與建築物之間的綠化要有利於室內採光,防止污染,減弱噪音。
3、辦公區綠化。辦公區一般處在工廠的上風,管線也較少,所以綠化條件較好。綠化的形式應與建築形式相協調,辦公樓附近一般採用規則式布局,可設計花壇、雕塑等。遠離大樓的地方則可根據地形變化採用自然式布局,設計草坪、樹叢等。
4、車間及倉庫周圍的綠化該處是廠區綠化的重點部位,在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利用園林植物的凈化空氣、殺菌、減噪等作用,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對有害氣體抗性較強及吸附粉塵、隔音效果較好的樹種。對於污染較大的化工車間,不宜在其四周密植成片的樹林,而應多種植低矮的花卉或草坪,以利於通風,便於有害氣體擴散,減少對人的危害。在倉庫及防火要求較高的車間周圍,要選擇含水量大、不易燃燒的樹種,如珊瑚樹、冬青、柳樹等。
5、小游園綠化工廠小游園是工人們工作之餘休息、娛樂以及進行文體活動的場所。小游園內可栽植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園林植物來豐富景點,有條件的工廠可在小游園內開辟供集體活動的場地,配置石桌、花架等設施。設計時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並配以假山、人工湖、噴泉等。職工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欣賞園中的美景。

F. 工業園區規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業園區規劃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規劃背景】

1.1、規劃范圍

漯河市市鐵東工業區漯周鐵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東南方是駐馬店市,南鄰,西臨解放路。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

1.2、特殊的區位環境條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個重要地區,是中國內陸經濟特區,著名的雙匯工業園就位於其西北方向。該工業園區位於市郊,園區兩側是南外環路和繞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鐵路提速工程擴建,漯河東站就在園區旁邊,使園區能通過燕山大道直達高速,通過鐵路運輸方便順暢,提前進入中原陸路交通快速網,是源匯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識之士投資創業的理想寶地。

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強的接受城市輻射能力。整個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沙澧兩河交匯於境內,水資源豐富且水質良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典型的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前,一個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工業園區是漯河市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重要之地這就決定了園區規劃建設的現實性。該工業園區在形成一定規模後將成為中心城市整體經濟發展,市域第二產業生產力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1.3、交通優勢

該工業園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發達,京廣鐵路縱貫南北,漯寶(豐)、漯阜(陽)鐵路連接東西。京深公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縱橫交錯,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區內沙、澧河上已建成橋梁8座,新修和拓寬街道46條,綠化覆蓋率達33%,是省級園林城市。市區建成國內一流的10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及移動通訊網。

二、【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

2.1、協調統一、合理結合

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將發展生態工業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與引進高科技、提高經濟質量相結合,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生態保護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

2.2、可學布局、綜合開發

工業園區以發展一類、二類工業為主,接納市區部分三類工業,規劃合理布局工業、倉儲、居住、服務、公共設施用地,協調健康的開發創造最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等綜合效益。

2.3、統一規劃、分步建設

規劃充分注重實施的可操作性。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特點,規劃有較強的彈性和應變力,有利於滾動開發,達到開發一片,建成一片,獲效一片。

2.4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

漯河市是國家園林城市,該園區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創建生態城市的大環境下誕生的,生態環保是其規劃的一條重要指導思想,從選址、建設、及「三廢」的排放,都應得到合理組織和處理。

三、【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根據區域發展背景和地段區位條件,該工業區規劃堅持從現實出發變通創新追求特色空間結構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強調節約用地和基礎設施的合理投入,優化規劃編製成果的指標體系,注重園區的生態和環境保護意識,以實現一個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環境優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學的現代工業園區。園區工業性質以一類工業為主。

規劃原則為:

3.1、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

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對於現有工業園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新建園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容量,調整列入生態敏感區的工業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局地景觀和水文背景、區域生態系統以及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影響。

3.2、生態效率原則:

在園區布局、基礎設施、建築物構造和工業過程中,應全面實施清潔生產。通過園區各企業和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盡可能降低本企業的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通過各企業或單元間的副產品交換,降低園區總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過物料替代、工藝革新,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築材料、能源使用、產品和服務中,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可重復利用資源。貫徹「減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園區各單元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

3.3、生命周期原則:

要加強原材料入園前以及產品、廢物出園後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應鼓勵生產和提供資源、能源消耗低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對環境少害、無害和使用中安全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可以再循環、再使用和進行安全處置的產品和服務。

3.4、區域發展原則:

盡可能將園區與社區發展和地方特色經濟相結合,將園區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要通過培訓和教育計劃、工業開發、住房建設、社區建設等,加強園區與社區間的聯系。要將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並與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相協調。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則:

大力採用現代化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再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採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准,要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最佳平衡,實現「雙贏」。

3.6、軟硬體並重原則:

硬體指具體工程項目(工業設施、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建設。軟體包括園區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統的建設、優惠政策的制定等。園區建設必須突出關鍵工程項目,突出項目(企業)間工業生態鏈建設,以項目為基礎。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軟體建設,使園區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四、【規劃結構布局分析】

經過分析,形成本工業園區規劃方案的基本構思,完成對道路系統、綠化系統、個項用地的總體布局、控制指標體系的.規劃設計。

4.1、「線形發展,網路布局」的整體結構。

工業園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要盡可能符合市場運作規律。橫穿工業園的東方紅路和燕山路為園區提供了與外界的主要交通聯系,是主要的發展軸線。同時也使園區內部各個組團由比較均等的區位優勢。在保證一定縱深建設的情況下,工業園區沿兩條主幹道成片狀分布,有利於實現園區的階段性建設和有機生長,有利於始終保持空間結構的完整和同一種類型的工業之間的聯系。

為了高效利用土地,統一管線鋪設,方便交通組織,在地形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採用方格式布局。這樣使得街廓和地塊的形狀比較規整,與街道的連接相對便利,而且相對區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塊在地價上差別較小,在經濟上比較容易體現公平分配的原則,方便了土地的買賣、批租和開發利用,也有利於用地規劃控制和規劃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根據有關城市形態的研究,結合對中小型機械,食品加工等工業投資和發展規模調查,我們認為園區內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為宜,即道路間距約300米—400米。該尺度的街廓被進一步細分為若乾地塊時,可以適合一般投資的廠區建設規模,同時保證周邊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來出現投資大戶,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並小地塊,以滿足使用要求。道路過密,街廓太小,會正價基礎設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道路過稀,街廓過大,細分地塊較大,不利於節約土地,也可能出現街廓內部的中央地塊閑置,出現「死地塊」現象。

4.2、「四縱三橫一斜,向東開放」的彈性發展。

由於燕山路和東方紅路從中間穿過,園區用地被劃分為四大塊。既要保證交通安區和暢通,又要使得園區規劃建設相對統一和完整,因此沒,我們設計了「四縱三橫一斜,向東開放」的彈性發展的模式,園區內道路規劃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採用方格網路形式。首先有貫空穿東西方向的主幹道,再有聯結南北方向的多路縱向幹道,形成"一橫多縱"的內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礎上,再修建多條次幹道。此外,根據不同社區的大小和開發量,結合塊地規劃支路系統。園區內主幹道,次幹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園區的整體路網。

一般來講,在城市整體規劃中,針對城市發展的不可預測性,道路系統規劃往往採取偏大值設計,投資較大。然而,在本次工業園區的規劃中,考慮到園區向東發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縱深發展,同時結合漯河市自身的經濟實力,主幹道寬度確定為48米,次幹道寬度為36米,支路寬度為24米。

1、在功能分區方面,北側辦公為主,在與居住區結合的地段與增設一些商業綜合服務性質的建築,西段與東段增設商業綜合性質如金融、郵電、餐飲建築,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躍該路段的生活氣氛。

2、建築層數與體量布局結合地段的特點,組合成具有一定規模和氣勢的建築群,同時,在道路南側適當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層綜合樓。

3、運用傳統園林的借景與對景藝術手段,建築平面布局疏密相間,使建築的輪廓性與山形地勢相結合;巧妙組織建築空間的圍合與滲透,使建築群、道路軸景觀、廣場軸景觀完美結合。同時,適當降低容積率和建築密度,提供綠化率,充分反映園林城市的特點。

4、建築性格充分反映時代性,文化性與地域性,表現新穎、莊重、大方的建築風格,建築布局盡量考慮南北向布置,平面採用靈活相對規則形狀,以滿足辦公建築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藝術輪廓線處理上,形成以兩端的幾棟高層建築為起點,中部的廣場建築群和綠化為藝術高潮、以十字路口為次高潮的藝術整體布局,從而創造疏密結合、高低錯落、收放有致的空間效果。

6、在道路兩側拓寬成30米綠化帶,並結合建築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內涵的小主題園,以豐富歷史文化底蘊。

7、巧妙組織綠化景觀軸,使東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廣場的綠化、水景等相互滲透,與周圍形成相互交織的綠色景觀軸線。

4.3、「適度集中,組團構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業園,漯河市工業園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特別設計了一條沿河景觀路—燕山路,對其精心營造,使其與廣場、街頭綠地、商業步行街、建築群中休閑空間相聯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統。

園區按照市級工業區的標准進行設計規劃,勾勒了高新技術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業用地、企業服務用地、綠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個布局顯示了獨立而不失整體,超前而不是冒進的特點,描繪了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的繁榮風貌,整個規劃分近期方案和遠期方案實施。

該工業園區考慮到西北——東南風向,將有污染的二類工業規劃在基地的西北方,並在其兩側用綠化帶隔離,在污染小的一類工業區中設計綠化廣場,商貿用地,教育用地,三產服務,為其下方的居住區的居民服務。整體上形成組團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礎上,結合園區自然特點,在上風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結合節點廣場設計,以工業用地為主。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沿路適當布置商業服務設施,園區內部均勻設置公共停車場。在鐵路沿線,靠近鐵路站口附近,集中設置倉儲用地。在沿河去,設計了濱河景觀帶,人們可以在此進行娛樂休閑等活動,體現園區「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注重生態環境對工業園區建設尤為重要。栽種體規劃布局上採取以二類工業綠化防護帶、園區道路綠化、組團中心綠地、廠區綠化四部分組成種體的綠化系統,形成塊狀綠化,帶狀綠化和點狀綠化,這樣,就形成了「點線結合」的綠化系統。在街廓內部,結合地形設計的點狀綠化,以及綠化廣場和沿河景觀帶,形成由地形特色且節約土方的綠化景觀環境。

工業園的廣場

城市廣場是供市民交往。聚會。活動的空間。也是城市中相對寬敞的自由的積聚地,所以人們把它比喻為城市的「客廳」。作為一個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業園也理說應當有自己的「客廳」。本工業園的兩個主要廣場位於燕山路和東方紅路的交叉口東南一隅。廣場位置的布置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居住區位置的要素。

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廣場布置到靠近居住區的位置並且把廣場地性質定位為是休憩性質的廣場,由於本工業園的居住區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這就方便了本工業園的絕大多數市民。

二、公共建築的要素:

燕山路和東方紅的交叉口是本工業園公共建築商業金融建築最集中的地方,這就決定了廣場不但是居民游覽休憩地方,還是商家進行商業服務和政府進行文化宣傳的場所,這就保證充分利用了廣場。

三、作為工業園主要景觀的要素:

廣場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時還是工業園的一大景觀,是工業園的形象。燕山路和東方紅的交叉口工業園人流和車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業園去的人必經之地。

總之,廣場位置的安排是廣場功能。形象。環境充分結合的結果。

廣場內空間的安排則主要考慮到廣場規模。位置及性質。西邊的廣場是一個自由式的廣場,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廣場周圍為綠化,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其內穿插有一條彎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壇。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強了廣場的藝術效果。

東邊的廣場為一規則式的廣場,地面主要為鋪地,主要考慮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築,這就為商家進行商業服務和政府進行文化宣傳提供了一個場所。其內還布置有噴泉。桌椅。雕塑,它同時也是市民休息的場所。兩個廣場分別執行不同的功能,綠化廣場為不規則狀,為改善園區內的小氣候和美化環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廣場為規則狀,臨近居民區和主要公共建築提供一個休閑娛樂健身場所。

道路詳規說明

工業區街道的界定工業區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樣嚴格控制紅線及退紅線界定,但為了地下。地上基礎設施工程管線的建設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據車行道。人行道。綠化和地下設備工程管線--上水。下水,電力、電信、煤氣、供熱及備用路等來確定「紅線」的寬度。在路面設計布置時,其界限往往是相互連接,在線性上並不那麼平直。

工業區路由車行道,人行道、道路綠化、功能小品組成。由建築和庭院綠化構成的「坊」來界定街道,同時,道路也界定各個「坊」,兩者呈現互參狀態。

社區道路設計,除了按功能、規范進行規劃設計外,同時要為居民創造適宜的行為空間。道路綠化,必須保證行道樹的空間,他能改善交通環境,起到領域界定作用,加強了軸向感和識別性。綠化的設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間,人行其中,是一種享受。

道路小區布局:

(1)路燈,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鋪裝,車行要道按國家標准修築,人行道進行美術鋪裝;

(3)阻隔小品有圍欄,車檔等,起引導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線性統一,整齊清潔;

(6)路旁小椅,體現了對人的關懷。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時也是小美術品,給人以美感。其體量小巧,融於環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內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樹、路燈,已經顯現出軸向性、節奏的美;兩旁綠地、院落、建築,使街景更為豐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點綴,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賞品位的小品,以免影響人們行走的注意力,不夠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塊小綠地廣場,布置坐椅、花池、花壇,讓人們在此小憩,形成一塊休閑交往空間,會很受歡迎。

燕山路和東方紅路的設計是道路斷面和平面設計的主要內容。這兩條道路是工業園區同外界聯系的主要交通線路。不僅要滿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時它們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質

燕山路是同向工業園區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兩旁均為工業廠房。將它設計成生態性景觀道路。東方紅路是工業園區的東西向主入口,且根據原有地形條件(道路南側有一條水渠),將他設計成生態性和親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設計

將燕山路設計成八車道的主幹道,道路總寬度為八十五米,首先滿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後在人行道外側延伸出十五米的綠化帶,增加道路的景觀效果。滿足工業園區形象上的需要,同時,也可作街邊公園使用。東方紅路同樣為八車道的主幹道。道路總寬為八十二米,結合道路南側的水渠,設計水景,北側效仿燕山路的設計。

(三)綠化設計

道路中間隔斷上以低矮植被綠化,同時,中間人工種植鮮花,以增加景觀效果。道路旁綠化帶注重豎向設計,從里到外,依次種植花草,灌木,喬木,高度逐漸增高。在灌木與喬木之間設立街邊公園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區和必要的公共設施。東方紅路南側,每隔二十米設一半圓形臨水觀景台,同時,為體現親水性,道路與水渠之間綠化多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視線可直視水景,以增加空間上的廣闊感,利於放鬆緊張的心情。綠化設計的主題思想是自然與人工相結合,即能體現植物的自然生長的隨意性與活潑性,又能體現綠化的整齊劃一。

道路節點說明

此節點位於燕山大路的北端,是進入工業園的主要入口,同時也承載著進入工業園的大部分的交通量。從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觀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動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匯處,處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節點是城市觀察者能夠由此進入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點。道路的流暢是一個城市高效有序發展的基礎,是城市建設朝著人道化方向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工業園中的道路和道路節點就更為重要。為使其交通清晰、連貫,而且有條理,有助於工業園的意向組織,而不是尷尬,所以在設計上我主要關切以下幾點:

1)是否能夠高效率的運作。

2)是否與背景相協調,同時又能體現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夠突出工業園的概念。

4)是否能夠處理好交叉口的關系。

基於以上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分類地解決問題。

一、形式

道路可以採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環行放射式。3、立交橋式。

此節點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據資料顯示,道路節點北側不遠處是一條很重要的鐵路線。(就其長遠來看,應該在公路上架橋,然後讓火車在橋上通過。)

2、此工業園地形左窄右寬,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設計上會在基地右側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終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節點。同時這條斜路也起著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東西向的環城路由於地形的原因,與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約75°的角。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此節點採用了環行放射式。工業園中的交通形式單一,主要是貨運,但是去向復雜。另外,理論上來說,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對道路節點的要求更多,更嚴格。採用環行放射式理論上能夠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幾個問題。但是由於地形的特殊性,採用的環行放射式又不是傳統上的規整形式,在工業園上方從東向西看,此節點很像一個「大」字,所以在美觀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但從其長遠的經濟角度看,還是可以應用的。

二、寬度

燕山景觀路根據工業園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質,規模和道路系統規劃的要求設計成了寬50米,10車道,其中有2個自行車道,這條道作為主道。其他路設計成30米,6車道,其中有2個自行車道,作為輔助道路。以寬度的區別盡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幹路來。因此,貫穿節點的道路南北寬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寬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視覺比較開闊,但是形狀不規則,所以布景上頗費心思。

很顯然,工業園的主題是經濟。那麼,怎樣將布景和工業園的主題聯系起來那查閱的關於經濟類的書籍之後,我總結了幾點心得。其實,廣告的影響人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實,入口的布景就如同為工業園作廣告一樣。我選擇了第二種方式,就是運用布景來影響投資人的心理決策。一般抉擇人要有長遠的經濟目光,所做的決定也是也是大氣的。因此,我認為景觀不宜建得豐富復雜,應該簡潔明了,雅緻大氣。另為,在這樣的條件充分,規模巨大的背景下,人們也喜歡看大氣的景觀。畢竟,這不是廣場,其作用是廣場無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從北向南看左邊高於右邊。所以,在左邊人行道內立一個標牌以平衡兩邊的地勢。標牌用有機玻璃製造,上面寫上標語「相信選擇」,突出了工業園的主題,同時,也不影響後面的景觀。

另外,此景觀設計採用了直徑分別為200米,150米,100米三層環行道,其圓心為交叉口的中心,路寬為4米。同時,配有兩組大型噴泉作為景觀節點,使各條道路有機的結合起來。環行道路同時分擔了中心節點的人流。這種設計同環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設計結合起來,完全到達了其藝術效果和功用。這樣的設計給人一種大氣的感覺,能讓人產生一種長遠的發展目光。而細致的景觀設計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設有一直徑為10米的圓形綠化區,中心放置一個抽象的金屬雕塑,給人一種很塌實的感覺。

G. 工業區集中配套要求

工業區集中配套要求注意安全。
工業廠區的規劃設計對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工業廠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工業廠區規劃設計的原則:
以合肥為例,工業用地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氣體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得布置在城市上風向,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應布置在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及環巢湖地帶。
(2)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嚴禁與居住、公共設施等其他用地功能相混合,與其他非工業用地之間應符合相關防護距離規定;污染較嚴重的工業項目應集中布局在循環經濟園。
(3)工業區配套設施應充分考慮區位、產業門類、就業人口等因素,集中配套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
(4)工業項目用地規模應依據項目規劃的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地率,以及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和總投資額等指標核定。
2、總平面布置:這是工業建築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廠址選定後,總平面布置應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以及公用設施的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的分布等。此外,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的安排也屬於總平面布置的內容。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也是總平面布置必須考慮的。總平面布置的關鍵是合理地解決全廠各部分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全局問題。

H. 新工廠車間布局的規劃都有哪些類型怎麼選

1、加工流水線布置
旨在使大量產品快速地通過製造系統。在標准化較高的產品加工中,如電子工業、汽車工業等,使用這一布置方式。它們使用重復性的加工方式,工作被分解為一系列標准化的作業,由專門的人力和機器完成。系統僅涉及一種或少數幾種相似的加工對象。由於加工過程形成一種流的工作方式,在製造業中,這種方式稱為生產線或裝配線。生產線上的工作單元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種布置方式使得人力和機器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設備費用,同時由於加工對象的快速移動使得在製品數量比較少。生產線的常用布置方式除了直線型布置方式外,還有U型、S型等,便於工人操作和物料運輸量減少。

2、工藝原則布局
用於加工涉及較多工藝要求的產品,這類布置以完成相似活動的加工單元為特徵。工藝原則布置將同一加工類型的機器布置在一起,需要這些操作的加工對象按各自加工順序依次流經各個加工單元,不同產品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加工工藝要求和加工順序。同時由多用途設備保證加工的柔性,這種布置方式通常適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的加工方式,它增加了加工過程中的物流。

這兩種布置方式只是概念上的分類,不是絕對的劃分,在現實中也有很多混合布置的實例,如生產線上線外返工零件的加工設備放置就是涉及到混合放置的例子。工藝原則和加工流水線布置代表小批量加工和大批量生產的兩端,工藝原則具有比加工流水線布局更大的柔性,加工流水線布置比工藝原則布局更有效。

隨著加工方式的改變,從研究角度來看,現代布局方式的理想系統應當具有柔性、高效、單位生產消耗底的特點。數字化工廠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這種理想的布置方式成為可能。

3、單元布置
是將車間劃分為多個單元,每個單元加工工藝相似的零件族,這樣的布局形式稱為單元布局.雖然單元布局在簡化工作流程和改善物流方面非常有效,但一般而言,製造單元是專門為一組特定的零件族而設計的,因此其柔性差。同時在實際單元布局時,存在一個前提假設,即產品需求已知且穩定,同時其生命周期足夠長。實際上,一旦單元形成,通常就專用於那些在該單元內基本能完成加工的零件族。

I. 工業建築的設計要求有哪些

一、定義
工業建築是指供人民從事各類生產活動的建築物和構築物。
二、類型
工業建築種類繁多,例如可分為鋼鐵廠建築、機械製造廠建築、精密儀表廠建築、航空工廠建築、造船廠建築、水泥廠建築、化工廠建築、紡織廠建築、火力發電廠建築、水電站建築和核電站建築等。工業廠房按用途可分為生產廠房、輔助生產廠房、倉庫、動力站,以及各種用途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如滑道、煙囪、料斗、水塔等;按生產特徵可分為熱加工廠房、冷加工廠房和潔凈廠房等;按工業建築的空間形式可分為單層廠房和多層廠房兩類。
三、工業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
1、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這是確定工業建築設計方案的基本出發點。與工業建築有關的工藝要求是:①流程。直接影響各工段、各部門平面的次序和相互關系。②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與廠房平面、結構類型和經濟效果密切相關。③生產特點。如散發大量余熱和煙塵,排出大量酸、鹼等腐蝕物質或有毒、易燃、易爆氣體,以及有溫度、濕度、防塵、防菌等衛生要求等。
2、合理選擇結構形式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材料、施工條件,選擇適宜的結構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易得,施工方便,耐火耐蝕,適應面廣,可以預制,也可現場澆注,為中國目前的單層和多層廠房所常用。鋼結構則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間或振動較大的生產車間,但要採取防火、防腐蝕措施。最好採用工業化體系建築,以節省投資、縮短工期。
3、保證良好的生產環境
①有良好的採光和照明。一般廠房多為自然採光(見工業建築採光),但採光均勻度較差。如紡織廠的精紡和織布車間多為自然採光,但應解決日光直射問題。如果自然採光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則採用人工照明(見工業建築照明)。②有良好的通風。如採用自然通風,要了解廠房內部狀況(散熱量、熱源狀況等)和當地氣象條件,設計好排風通道。某些散發大量余熱的熱加工和有粉塵的車間(如鑄造車間)應重點解決好自然通風問題。③控制雜訊。除採取一般降噪措施外,還可設置隔聲間。④對於某些在溫度、濕度、潔凈度、無菌、防微振、電磁屏蔽、防輻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藝要求的車間,則要在工業建築平面、結構以及空氣調節等方面採取相應措施。⑤要注意廠房內外整體環境的設計,包括色彩和綠化等。
4、合理布置用房
生活用房包括存衣間、廁所、盥洗室、淋浴室、保健站、餐室等,布置方式按生產需要和衛生條件而定。車間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間不大的生產輔助用房,可以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一起。
5、總平面布置
這是工業建築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廠址選定後,總平面布置應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以及公用設施的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的分布等。此外,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的安排也屬於總平面布置的內容。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也是總平面布置必須考慮的。總平面布置的關鍵是合理地解決全廠各部分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全局問題。總平面布置涉及面廣,因素復雜,常採用多方案比較或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選出最佳方案。
四、發展趨勢
工業生產技術發展迅速,生產體制變革和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廠房在向大型化和微型化兩極發展;同時普遍要求工業建築在使用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以利發展和擴建,並便於運輸機具的設置和改裝。
工業建築設計的趨向是:①適應建築工業化的要求。擴大柱網尺寸,平面參數、剖面層高盡量統一,樓面、地面荷載的適應范圍擴大;廠房的結構形式和牆體材料向高強、輕型和配套化發展。②適應產品運輸的機械化自動化要求。為提高產品和零部件運輸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運輸設備的利用率,盡可能將運輸荷載直接放到地面,以簡化廠房結構。③適應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的要求,對廠房的工作條件提出更高要求。如採用全空調的無窗廠房(也稱密閉廠房),或利用地下溫濕條件相對穩定、防振性能好的地下廠房。地下廠房現已成為工業建築設計中的一個新領域。④適應生產向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不少國家採用工業小區(或稱工業園地)的作法,或集中一個行業的各類工廠,或集中若干行業的工廠,在小區總體規劃的要求下進行設計,小區面積由幾十公頃到幾百公頃不等。⑤適應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因用地緊張,因而多層工業廠房日漸增加,除獨立的廠家外,多家工廠共用一幢廠房的「工業大廈」也已出現。⑥提高環境質量,做好工業建築的環保設計。

閱讀全文

與工業場所怎麼布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如何使用網兜 瀏覽:863
寶馬備用油箱能開多久 瀏覽:660
聯大工業區到吉履怎麼坐公交 瀏覽:242
奧迪三元催化器能賣多少錢 瀏覽:532
助力車汽車尾燈多少錢 瀏覽:698
廣東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瀏覽:347
工業工程哪些專業最強 瀏覽:593
寶馬如何拆伺服馬達 瀏覽:991
賓士為什麼是好車 瀏覽:337
去鄭州汽車多少錢 瀏覽:961
汽車啟動瞬間怠速正常多少 瀏覽:937
工業用電什麼時候可以取消 瀏覽:999
奧迪q5更換進氣歧管總成多少錢 瀏覽:377
奧迪全車改色多少錢 瀏覽:599
如何根據汽車型號選用機油 瀏覽:830
汽車空調怎麼調溫 瀏覽:718
賓士行車記錄儀可以回放多久 瀏覽:964
汽車玻璃除霧掉進東西有什麼影響 瀏覽:710
賓士香氛怎麼選 瀏覽:278
新款寶馬x三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