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五計劃建立完備的工業體系么
一五計劃主要是完成三大改造,對農業、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建成以公有制為主體、手工業、民族小資本主義工商也並存的工業體系。
Ⅱ 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怎麼能說有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鞏固基礎
澤東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是富有遠見的科學發展道路。毛澤東所勾畫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藍圖,所確定的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以重工業優先、農輕重(國防)平衡發展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戰略,對農業的地位與作用的闡明以及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辦法等等見解,大大超過了10~20年後國外發展經濟學家才提出研究的水平,是對人類做出的一項最卓著的貢獻。可參看北京大學博士生郭根山發表在網路上的《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毛澤東經濟發展戰略新論》一文
毛澤東為我們黨和人民所指明的現代化道路,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是一條真正具有偉大光明前途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道路。我們應當加倍珍重,認真研究,遵照這條大道前行。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共同奮斗的宏偉目標。但是,在怎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路線選擇問題上,卻存在著許多歧見。有的主張走西方國家已經走過的資本主義工業化老路,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有的主張放手讓資本主義大發展,待實現了工業化之後再採取社會主義革命措施,一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誠然,毛澤東是不贊成這兩種意見的。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和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中各自所展現的不同特點和經驗教訓,從中國國情出發,指明了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這條現代化發展道路,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點。
1.對改頭換面的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戰爭本性和國內階級斗爭的長期性,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防止導致衛星上天而紅旗落地那樣的不幸結局。
蘇聯教科書增訂本加了一段話,說現在蘇聯已經不再受資本主義世界包圍了。毛澤東說,「這個說法有使人睡覺的危險。」須知,「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周圍,布滿了美國的軍事基地,這些基地的箭頭,都是朝向蘇聯和社會主義各國的。」「1959年,歐洲十幾個國家共產黨的會議中說,現在出現了永遠消滅戰爭的可能性,出現了把一切物力、財力利用來為人民服務的可能性。這種說法,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階級分析,沒有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區別開來。……不消滅階級,怎麼能消滅戰爭?」[1]其實,局部戰爭從未間斷,而無硝煙戰爭的攻勢就更是花樣翻新,無孔不入了。
毛澤東講,「有的同志說,有三類社會主義國家:一類是退回到資本主義;一類是不滿足於現狀,不停頓地向共產主義前進;還有一類是達到一定階段就停頓下來。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說,蘇聯的工業和農業,還是在發展,是不停頓的;但是在社會制度、生產關系這些方面,多年來基本上是停頓的,而且這幾年來還出現了值得引人嚴重注意的倒退現象。」[2]這一方面表現在官僚特權階層已經形成,另一方面除了存在個體經濟外,還存在大量錢權交易、投機倒把的隱形資本主義經濟;在意識形態領域,自全盤否定斯大林後,出現了大量的地下組織、地下刊物和持不同政見者,他們與西方資產階級串通一氣,相互呼應,對蘇共的執政地位和蘇維埃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而當時蘇共領導人和蘇聯主流理論家卻一個勁地宣揚「三無世界」(無戰爭,無武器,無軍隊)和「階級斗爭熄滅論」,從而埋下了蘇共變質、蘇聯解體的隱患。
2.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外爭國家的完全主權,內爭無產階級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權,決不因巨大利誘而拿原則作交易。
這一條是毛澤東為我國人民確立的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不逾地遵循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則。國家主權是所在國人民能夠獨立自主地生產生活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政治權利。而要取得和維護國家的政治主權,首先必須通過革命手段,使國家政權掌握在本國人民手中,再則必須在經濟上、科技上,尤其是國防上擁有獨立自主地研製、開發、發展的能力和實力,從而不受別國的操縱和愚弄。
中國人民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人民,過去深受帝國主義侵略而喪失國家主權之苦難。喪失國家主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本國制度腐朽,統治階級政治腐敗,經濟、科技和文化教育落後,畸形發展,國家實力軟弱,受制於人。為了擺脫落後被動挨打的局面,唯一的出路是堅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實行全民大動員,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蘇聯、東歐一些國家曾經要求我們不要搞完整的工業體系。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據理力爭,堅持要獨立自主,建設完整的工業體系。「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怎麼能說有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鞏固基礎?」「在國與國的關繫上,我們主張,各國應當盡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為原則。自己盡可能獨立地搞,凡是自己能辦的,必須盡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實在不能辦的才不辦。特別是農業,更應當搞好。吃飯靠外國,危險得很,打起仗來,更加危險。」[3]
毛澤東反復強調現代化建設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決不是不要對外開放,不要爭取外援,不要相互支援,它的實質在於外爭國家的完全主權,內爭無產階級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權,決不因巨大得誘而拿原則作交易。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堅持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發展方向和道路,全國人民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毛澤東不但這樣說,而且在他主政期間確確實實地堅持這樣做了。為了爭取外援而又不喪失獨立自主原則,新中國剛成立兩個來月,毛澤東就啟程前往蘇聯訪問,以高超的智慧、魅力和耐心用兩個多月時間同斯大林進行了多次商談,雙方終於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對於剛建立的新中國能夠站穩腳跟,無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此開始,中國得到了蘇聯3億美元貸款和156個經濟建設項目的技術援助,並且得到了蘇聯限期歸還中長鐵路和旅大港的承諾。1958年,赫魯曉夫向中國提出在中國建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的要求,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要控制中國。他頂住了蘇方壓力,經過同赫魯曉夫面對面的據理商談,當即回絕了赫魯曉夫的要求,決心依靠本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設自己的海陸空軍。當蘇聯撤走專家後,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成立了各種集體技術攻關隊伍,各自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堅持「兩參一改三結合」,克服了各種困難,起動了自主開發兩彈一星等高科技工程,卓有成效,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弘揚了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氣概。
3.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多快好省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還是在恢復發展國民經濟和全面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毛澤東都始終強調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堅持工人階級的領導權。這首先是由於工人階級的特性和共產黨的階級性、黨性所決定的。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唯一能夠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的階級,是唯一能夠加強自身團結並團結、聯合其他海內外人民群眾一道革命、一道建設、一道前進的階級,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因而是共產黨的最可依靠的階級基礎,又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階級。再則,毛澤東所關注的現代化,是指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即能夠使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受益、共同享用、共同繁榮發展的全面的現代化。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才能堅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外爭國家的完全主權,內爭工人階級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權,確保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還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備條件,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根本政治前提,離開了工人階級,還有什麼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可言呢?
Ⅲ 二戰之後為什麼只有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其實並非這樣。在二戰之前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已有相當完備的工業體系,機械化程度很高,正向電氣化時代過渡。而中國建立完整工業體系是新生力量的巨大潛力挖掘的結果。
Ⅳ 我國是世界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嗎
如今,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分類來衡量的話(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全世界只有中國擁有唯一完整的工業體系。
相比中國,美國的工業門類只有90%,而日本、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雖然也具備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不過與中國比起來還差很多。
不過無論如何競爭,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產業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只有不斷擴大改革開放,同時努力提升教育質量,才能為後來的競爭打下扎實的基礎。
Ⅳ 獨立的工業體系什麼意思
獨立的工業體系指從製造業到高新技術產業都可以獨立完成的體系。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目前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的國家,中國可以生產出自身以及全世界所需要的所有產品。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以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人口僅僅只是一個基礎,決定一個國家能否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是那麼簡單的,還需要很多硬體和軟體,比如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人才的種類和數量、技術的沉澱等,另外就是成本和利潤的問題,這也是印度沒能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主要原因。
工業體系:
工業體系指一定地域范圍內,工業實力及技術的經濟活動的有機聯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間流的整體,即工業系統。小至一個工業聯合企業,大至一個國家甚至國家集團的工業,都可視為某種工業體系。
小至一個工業聯合企業,大至一個國家甚至國家集團的工業;擁有的核心技術與裝備設施較世界水平先進完善的大型工業,都可視為工業體系。
所有這些單位都在公司一個體系之內,彼此具有密切的配合或從屬關系,形成各種物質流、人員流和信息流。從一個國家來說,各類工礦企業數量很大,但有政府的工業部門和大的公司或企業集團負責總的管理決策。
有專業的設計研究院所協助謀劃,並有專門的物資、商業、外貿、運輸部門或公司提供各種服務,從而形成內部聯系錯綜復雜的工業體系。
Ⅵ 工業體系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
指一定地域范圍內,工業經濟活動的有機聯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間流的整體,即工業系統。工業體系的構成除工業生產單位外,還包括:①具有決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單位和附屬的發展研究單位;②從事原材料採掘、加工或產品修配的廠礦;③為生產廠礦服務的物資調運、產品銷售服務等輔助單位。
Ⅶ 我們現在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是否可以說我們徹底完成了新民主主義
這是兩件事,工業體系完備是的經濟領域的事,新民主主義是政治領域的事。
Ⅷ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美國不是嗎
美國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我們中國面臨的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的精神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
Ⅸ 當今世界有哪幾個國傢具備完備的工業體系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備完善工業體系的國家
Ⅹ 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中國的工業體系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興建的幾百個骨幹企業,為全國工業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建設和發展了幾個重要工業基地和若干工業中心,初步建成了以重工業為主的大工業體系。60年代和70年代繼續加強了能源、原材料和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並在內地建設了一批新的工業中心。改革開放後除已建成獨立完整的全國工業體系之外,在東北、華北、華東也已形成具有一定實力、部門相對完整而又具有特色的大區工業體系。西南、華中、華南的工業體系略具雛型,西北地區則處於初始階段。
此外,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地區(工業基地)一級的工業體系。如遼中南、魯中、晉中以能源重工業為主,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輕紡、化工等加工工業為主,京津唐地區、武漢、重慶和關中地區輕、重工業較為平衡。工業中心的工業體系,雖有相當的發展程度,但大部分由於部門管理分割,使組織聯系和技術經濟聯系都受到一定影響。
指一定地域范圍內,工業經濟活動的有機聯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間流的整體,即工業系統。工業體系的構成除工業生產單位外,還包括:①具有決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單位和附屬的發展研究單位;②從事原材料採掘、加工或產品修配的廠礦;③為生產廠礦服務的物資調運、產品銷售服務等輔助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