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工業革命1980發生了什麼

中國工業革命1980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8 18:45:39

『壹』 兩次工業革命以後中國發生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後,英國國內實力大為增長,為了傾銷自己的剩餘材料向中國等地進行殖民侵略,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外來戰爭鴉片戰爭。
第二次工業革命過後應該中國式逐步開展了一些洋務運動或者維新變法之類的,主要是出現了外國列強向中國入侵,逐漸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

『貳』 關於工業革命的成就

1733年鍾表匠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1764年-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8年凱伊又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1779年克隆普敦又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mule),後背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又發明了動力織布機,並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動力織布機工廠。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於是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成功發明了單向蒸汽機

1782年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了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在陸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軌

1788年開始架設鐵橋。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

1825年於英國的第一條鐵路上試車成功。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叄』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

1945年美國,原子彈爆炸;

1946年美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47年美國,晶體管問世;

1954年蘇聯,第一座核電站建成;

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1960年美國,激光器出現;

1961年蘇聯,東方號載人宇宙飛船環繞地球一周安全返回地面;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

1972年美國,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77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投入使用;

1981年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升天;

1996年英國,克隆羊「多利」成功;

1999年美國,首次成功製造出人工DNA分子;

2000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類基因工作草圖。

(3)中國工業革命1980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意義

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來對比,蒸汽機的發明極大的提高了人類勞動生產率,電力的發明直接改變了人類幾千年的生活習慣,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意義,更加偉大,空間技術的開創,讓人類探索太空從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已經從自足自滿的求生狀態上升到了,探求自我及宇宙來源的精神追求層面上。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成果,更多的運用在了第三產業上,深刻影響了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體驗方面,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精神世界,豐富了人類的社會生活。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意義,還有另外一面,就是加深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因為技術壁壘,也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的貧富差距。但是可以預見的是,科技進步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而利用科技進步造福全人類,拉進世界各國人民的距離,也是科技界的共同願景。

『肆』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制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晶體管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

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

時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較模糊,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並沒有覆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規模。我們現如今應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的過渡期。

特點: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極致,但是有關於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在具有「思維」後會對人類產生不利企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家電、人機交互、3D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物聯網、資源整合、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製造、大數據革命、機器自組織、雲計算、高度數字化

『伍』 在工業革命期間中國的情況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發生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這時期的中國:

政治上:18世紀中期處於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危機四伏,到19世紀中,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國門被打開,中國出現農民階級對封建統治上午反抗(太平天國運動)和地主階級的運動(洋務運動)清政府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出現辛酉政變,社會性質發生變化成為半殖民地。

經濟上:封建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貧困落後,到19世紀中期,中國自然經濟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的沖擊,開始瓦解。
文化思想上:愚昧無知,夜郎自大,科技落後,文化專制,反封建思想逐漸興起,到19世紀中期,西學東進,「新思潮萌發」。

外交上:閉關鎖國,封建保守,落後於世界,到19世紀中期,國門被打開,清政府政局發生變化,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後,這個時期的中國:

政治上:列強紛紛對中國進行各種形式的侵略,面臨被瓜分的危險,,如爆發了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列強在中國強占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

經濟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但舉步微艱,面對民族危亡,中國新思潮不斷涌現,如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革命思想。

外交上:中國外交更加半殖民地化,國家主權大量喪失,清政府成了「洋人第二朝廷」。

『陸』 工業革命影響下,中國遭遇了怎樣的磨難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鴉片戰爭到中日甲午戰爭前(1840—1894年)。
階段特徵:以商品輸出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結、發動戰爭打開中國國門為主要手段。
A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對華以商品輸出為主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
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起來,標志是總理衙門開始設立
侵華的主要國家是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和相對落後但侵略成性的俄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甲午戰爭到一戰結束(1894—1918年)。
階段特徵:侵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A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漸實行「以華治華」政策(從扶植清政府~辛亥革命後開始扶植袁世凱~袁世凱死後,列強開始對中國分而治之,分別尋找代理人)

B經濟上,由商品輸出為主向資本輸出為主過渡(資本輸出包括開設工廠;開礦;開設銀行;修築鐵路)。
侵華的主要國家除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外,還有後期的德、日、意、奧匈等國家。侵華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分割,後在一戰期間日本獨霸。

『柒』 求歷史高手幫我解答一下

1970到1980期間,中國政治上經歷了文革動亂,一國兩制的初步構想,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外交上,中國先後與西方發達國家建交,取得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軍事上開始大裁軍。 世界上兩級格局依然對立,蘇聯占據上風。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科技上,生物工程技術正式形成。由於雜交水稻的推廣,人類開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西方發生能源危機。 1980到1990期間,總體上應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這期間中國確立了「一國兩制」方針,完善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經濟特區開始設立。 世界上兩級開始瓦解,東歐發生巨變,德國完成統一,亞太經合組織成立。 大體上就是這樣。太詳細的實在太多了。答的不完整,還望大家多多補充。

『捌』 工業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為提高,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界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 蒸汽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成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常常超過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樣出現強烈的沖擊波和引起局勢的大動盪。生產力的超乎人們意料的大發展,工廠製取代手工工場的巨變,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一種新的而貌,帶動著整個社會快速地演變。幾十年下來,就使得以農業與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變成了以工業與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大規模地改變著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地理狀況。新城市的興起,舊城市的改觀,人口由農村流向城市的大趨勢,國家向城市化社會邁進的走向,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的現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處其境的普通人和當政者大為驚訝,有悲有喜,但卻只能去適應,決計無法阻攔。
這種全面深刻的社會變化,說到底就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的表現,後者比前者更加顯露出創造與進取的精神,奮力競爭的意識,更具有挑戰性。它以不可逆轉的氣勢,改變著人們的傳統習俗、價值取向,乃至擇業的標准。在這個社會轉折的進程中,伴隨著嚴重的剝削與壓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甚為鮮明。於是,社會結構、階級結構都發生了變化,組合成一些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形成。
工業資產階級比起工場手工業時期由商人組成的資產階級,有著更強的進取精神和在自由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它以使用機器的產業為依託而取得的成就,也遠非舊日的資產者所能比擬。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勞動力的容量,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都使資本主義在世界歷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變著資本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力量的對比。19世紀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風起雲涌,席捲全球,到世紀中葉就初步形成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正是這種歷史巨變的體現。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會制度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讓位給資本主義。
無產階級即產業工人的隊伍,是又一個全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它與過去的手工工場工人不同,沒有小塊土地,沒有傳統的生產工具,也不帶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純然的僱傭勞動者。使用機器生產的勞動條件和由機器聯結的集中勞動環境,使他們具有了集中、團結、紀律性強的特點。為時不久,他們就逐漸意識到了自己這個群體是同命運和具有共同願望與要求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階級意識,知道自己屬於同一個群體。後來經過科學理論的引導,才會體會到階級覺悟的概念。當然這只是那些先進的工人。工人作為一個社會群體起來斗爭,爭取自己的利益和社會地位,從而形成為一股歷史潮流,為世界歷史增添了新的內容。正是這股潮流推動了意識形態領域中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的逐步結合,這股潮流也日益壯大起來,成為19世紀並行交錯的歷史大潮之一。
兩大社會階級的形成和發展,機器工業對手工業的排擠,使以往的中等階級發生了分化和改組。所謂中等階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資產階級,包括小企業主、小店東、手工工匠、商販等等。他們中的少部分,在機器大工業的排擠下遭到破產,大量被迫受雇於工廠,成為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多數人則還繼續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臨破產的威脅,更多的人雖還沒有面臨危機,但瞻望前景也頗感擔憂。因而也形成為另一個社會利益群體,渴望在社會巨變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為維護和提高社會地位而斗爭。19世紀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流派為數眾多,其根源就在於此。其中,無政府主義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產者的情緒;而極力宣傳保留小私有制的學說,則常是小資產階級憂心忡忡地體現。小資產階級熱衷於參加民主運動,也是出於爭取提高社會地位的願望。 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它使世界跨進了電氣時代。從19世紀60—70年代起,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國學者馬·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創建火力發電站。
內燃機的發明是這時期應用技術的重大成就。奧托製造出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製成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狄塞爾發明結構更簡單、燃料更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80年代,汽車誕生。隨後,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拖拉機和軍用裝甲車也陸續出現。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
化學工業的建立也是19世紀晚期應用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1884年法國人聖·夏爾東發明人造纖維。1869年,美國人黑特發明賽璐珞。1867年諾貝爾發明火 葯。
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856年英國人貝西默發明「吹氣精煉」操作法。1864年法國人馬丁和德國人西門子兄弟同時宣布發明了平爐煉鋼法。1875年英國冶金技師托馬斯發明了鹼性轉爐。世界鋼產量激增。
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許多技術發明是一些工匠依據實踐經驗取得的成果。只有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部門未受到科學新發現的影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都是在英國發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最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於19世紀60—70年代開始時,對一些後進的國家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因此,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廣泛深遠。它在工業生產的領域內部引起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准備了條件。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但企業規模不大。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的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股份公司得到廣泛發展,作為超大規模企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適應這一要求而出現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還為生產過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產中實行進一步分工創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生產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變革,科學化的管理開始興起。 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會條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的重要條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為適應戰爭的需求都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研究開發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各壟斷組織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開發新產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為了與美國競爭,蘇聯也非常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這些情況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從理論上說,這是社會實踐的需要。第二技術與物質條件是前提條件。科技的發展有歷史的繼承性和連續性,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創造的技術與物質條件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礎。第三,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成為新科技革命的理論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使人類的物質觀、時空觀、運動觀和方法論都發生了變革,二戰後初期形成的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成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論依據。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如果按照研究領域歸類,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空間技術等領域的變革。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點。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機的發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機器動力的蒸汽機發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831年法拉第的發電機模型出現到交流電動機的發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電子計算機從1946年正式問世起,僅30年就經歷了5代,80年代生產的電子計算機與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相比,運轉速度提高了30多萬倍,而體積卻縮小為原來的三萬分之一。新技術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也大為縮短,如無線電為35年、雷達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以來的科技發明則多在10年以內,如原子能利用為6年、電子計算機為5年、晶體管為4年、激光器僅為1年。人類科學知識的總量也在迅速增加。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科學情報系統》的統計,科學知識的年增長率,在50年代為9.5%,60年代為10.6%,70年代為12.5%。第二,科學與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隨著科學實驗手段的進步,科研探索的領域也不斷開闊。前兩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以一兩種技術的突破為代表,雖然它們也帶動了其它技術的發展,但是彼此之間的聯系並不密切,連帶產生的新技術數量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則不然,在核能、電子計算機和宇航技術的帶動下,一批批新技術迅速出現並且匯入技術革命的洪流,進而形成宏大的技術群。其中信息技術是帶頭的核心技術,信息技術又以信息控制為核心,它是優化物流、節約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財流的有效手段,被應用到各個技術領域。信息控製成為主要的控制手段後,使各種技術在發展中的橫向關聯性、綜合性、交叉性突現出來,使各種技術呈現出極強的群體性。第三,科學技術各領域之間相互滲透,出現兩種趨勢:學科越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研究越來越深入;學科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科學研究朝綜合性方向發展。以上技術之間的群體性,實際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所揭示的人類三大系統:技術系統、生命系統和社會系統間的共同控制規律。這導致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社會的結合比過去的技術革命要緊密得多。美國科技學的專家普賴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學」和「大科學」的概念,他指出二戰以前的科學是分散的、個體的、隨機組合的研究,屬於小科學,二戰以後,科學進入大科學時代,所謂大科學,是指以統一的方式把相關的科學事業組織起來加以科學管理的科學,是社會化的集體活動,其研究活動規模越來越大,發展到國家規模,甚至國際規模。例如,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和「星球大戰計劃」是國家規模的科研行動;現在的太空合作行動更是國際間的科研合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首先是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次,科學技術與生產之間、科學與技術之間是一種辯證的關系。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辯證關系必然引出第三點,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也就是綜合性越來越強。另外,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研究越深入,自然導致學科的分工越來越細,由於客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在越來越深入的研究過程中必然發現單一學科的研究不能滿足實踐的要求,於是跨學科研究就成為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我們在剛才對第三次科技革命內容的介紹中,已經清楚地看到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通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的不斷提高、勞動對象的不斷改進和擴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一切機器在本質上都是人類勞動的模擬,機器工具是人類雙手的延伸,電子計算機則是人類大腦功能的延伸。電子計算機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的勞動形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必須由人類直接操縱的控制機器動作的機構,變成了由電子計算機操縱機器運行的自動機構,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內的全盤自動化的機器生產體系。以上是導致作為生產力水平標志的生產工具方面發生的變化。現實生產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後,以電子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技術,使人的勞動從直接參加生產轉變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這就要求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則無法同現代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要求導致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勞動者水平的提高。生產力三要素還有勞動對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人類不僅能夠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為勞動對象進行生產,還能夠製造自然界中所沒有的物質材料作為勞動對象新材料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夠按照生產的需要創造大量本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這就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勞動對象的范圍。
5,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影響。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是國民經濟中的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超過了第一、第二產業;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普遍強化。由於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產業結構中的「技術密集」企業發展速度大大超過傳統的「勞動密集」企業。這種技術密集企業包括微電子、機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業以及現代通訊、新能源新材料工業等。1956年美國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職員人數第一次超過了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1960~1978年美國的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比例由0.1∶54.6變為47.8∶49.3;日本由28.2∶71.8變為41.9∶58。從事農業、牧業和漁業生產的人口比重,在二戰前,美國為30%、西歐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國則降至3.6%,1975年西歐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導致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是使人類日常生活發生變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創造的大量新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甚至影響著人類的思想道德觀念。例如,現代化通訊手段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交流信息的傳統方式,也在改變著傳統的人際交際方式;通過國際互聯網,導致人們觀察、認識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試管嬰兒的誕生,有利於解決人類優生的難題,但是也給人的婚姻家庭和倫理道德帶來新的問題。對人們的家庭生活、乃至人類的倫理道德觀念都提出了挑戰。
6,科技革命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擴大。發達國家在發展新興產業的過程中,把原來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費資源多、污染嚴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鋼鐵、一般化工、機械製造等轉讓給發展中國家。這樣既減輕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原料、能源的依賴,又使一些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階段。國際貿易中的商品結構也發生根本變化。電腦、軟體等知識密集型產品的比重上升,礦物、天然橡膠之類初級產品和鋼鐵、銅之類商品的比重降低。發達國家的投資比重也隨著發生變化,從傳統工業轉向尖端技術工業。由於投資於這些產業才能夠獲得高利潤,而這些產業需要先進設備、高水平的勞動力和消費水平高的市場,具備這些條件的只有發達國家,所以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國際資本流動總量中,3/4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另外,為了建設大型工程項目,發達國家之間還進行廣泛的國際合作,進行高層次的國際分工,使經濟國際化的趨勢加強。發達國家利用自己控制著尖端技術的優勢,大量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耗資少、附加值高的高技術產品,壓低初級產品價格,使發展中國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造成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經濟差距的不斷加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工業革命1980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旗亞和奧迪四驅哪個好 瀏覽:658
工業制皂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64
工業機器人的大學有哪些 瀏覽:481
汽車保姆的賬號和密碼是什麼 瀏覽:905
奧迪a6l紀念版如何 瀏覽:845
汽車濺到水泥怎麼辦 瀏覽:660
汽車發動機氣缸蓋過熱有哪些問題 瀏覽:16
洗汽車輪胎的水是什麼東西 瀏覽:169
汽車側門防撞條如何粘上去 瀏覽:739
汽車車內怎麼布置 瀏覽:619
賓士商務車怎麼是福建生產的 瀏覽:725
佛山南海有什麼汽車站 瀏覽:73
中國的工業革命是如何成功引爆的 瀏覽:572
杭州到揚州汽車多久 瀏覽:409
汽車數據流如何修改 瀏覽:465
賓士外皮掛花了需要多少錢 瀏覽:399
奧迪a3為什麼行駛燈一邊變黃 瀏覽:446
中國民用工業有哪些 瀏覽:266
榆林錦界鎮的工業總產值多少 瀏覽:558
為什麼寶馬裝兩個電瓶 瀏覽:643